首页 理论教育 超脱与逍遥

超脱与逍遥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自由是指人精神上的自由,它可以超脱各种世俗的行为规范,可以超越生死,而达到一种不依赖任何外在条件的绝对自由,这种境界是道家追求的最高目标。道家认为,人应当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生活,而不应该被社会上的一些虚伪的世俗规范约束。但是,道家又认为只要我们认识到自然才是人的本性,我们就可以不必在意一切世俗的烦恼,而求得一种精神上的逍遥和自由。

4.超脱与逍遥——道家的精神追求

在道家看来,人活在世界上,总要受到社会规范和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制约,是不可能自由的,只能采取“知足不争”,“不为天下先”等办法使自己顺应社会,保全“身”的安全。人的自由是指人精神上的自由,它可以超脱各种世俗的行为规范,可以超越生死,而达到一种不依赖任何外在条件的绝对自由,这种境界是道家追求的最高目标。

超脱世俗

道家认为,人应当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生活,而不应该被社会上的一些虚伪的世俗规范约束。道家代表人物往往是自己理论的亲身践行者,常常做出一些看似怪诞的行为,借此来表示对世俗的抗争。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处世往往是不合常理的,比如庄子在自己的妻子死后不仅不哭反而敲着盆子唱歌,刘伶裸体饮酒等等,当然作为总是力图超脱世俗的群体而言,最著名的是魏晋时的玄学家们,超脱世俗是他们的整体精神状态。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对世俗的礼节很是厌恶,常常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按照当时的礼节,小叔子是不可以和自己的嫂子太亲近的,但阮籍却不理这一套,他很尊敬他的嫂子,同时对她也很亲热。每次嫂子回娘家,阮籍总是帮他提包袱送出很远。许多人讥讽他说:“你嫂子回娘家,你送得这么亲热干什么?”阮籍不屑于顾及这些讥讽,他说:“让那些虚假的礼节见鬼去吧!这些东西不是为我设的。”

阮籍的村里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姑娘,还没有出嫁就不幸死去了,阮籍和她既不是亲戚,也没有什么交往,但是听到姑娘死的消息觉得心里难过,于是就跑到姑娘的家里去,痛哭一场。道家认为,只要是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脚正不怕鞋歪,身正不怕影斜”,对于别人的舆论是不用顾及的。

要超脱世俗,就必须不被外界诱惑影响。道家人物一般都采取避世的生活态度,不追求功名,也不看重财富,而宁愿过着一种隐居的生活。战国时,有一次,楚王打了败仗,有一个屠夫跟着他一起逃难。后来,楚王取得胜利,重新登上了王位。于是,楚王奖赏原先跟他一起逃难的人,自然也少不了这个屠夫。想不到这个屠夫却对楚王说:“大王当初丢了国土,我也丢了宰羊的工作。而现在,大王收回了国土,我也又操起了屠刀,和大王一样恢复了原来的一切,这有什么值得奖赏的呢?”

但是,楚王说:“你一定得接受奖赏。”

屠夫说:“大王当初丢失国土不是我的过失,所以那时我不应该受到惩罚;而现在,大王收复国土,也不是我的功劳,我当然也就不应该接受奖赏。”

楚王边听边对他的大臣说:“别看这个屠夫地位低贱,他的精神境界倒是很高,我要请他出来当官。”

屠夫又说:“我当然知道官员的地位比屠夫高贵,得到的奉禄也一定比宰羊得到的利润多,但是我已经习惯了屠宰场的自由生活,还是让我回到那里更舒适些。”楚王只好答应了。

屠夫的这种做法正是道家所提倡的,宁愿生活贫困俭朴,也不愿为了追求地位和金钱而失去自由,宁愿隐居山野也不愿被世俗所污染,使自己的本性受到破坏。当然,人又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即使是过着隐居生活,也不可能逃避所有的现实。所以道家认为人的身体总是要受到世俗规范的约束,肉体上的烦恼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道家又认为只要我们认识到自然才是人的本性,我们就可以不必在意一切世俗的烦恼,而求得一种精神上的逍遥和自由。达到了这一境界,即使是对生死这样的问题也可以以坦然的态度去面对了。

超越死亡

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个人生命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步步地走向死亡的过程。无论是豪门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是声名显赫,还是默默无闻,作为人最后都难免一死。对于死亡,人们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

鲁迅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生了个儿子,他的朋友都跑去祝贺。一个人对主人说:“这个孩子长大了是要当官的。”主人自然是十分高兴,请他到酒席上大吃一番。另一个人对主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同样得到主人的一些奖赏。第三个人对主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主人一听,气得暴跳如雷,命仆人把这个人痛打了一顿。其实,说孩子要升官发财的人是在奉承主人,而说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人,倒是讲了一句大实话。在这个故事的最后,鲁迅感叹说:“讲谎话的人得到奖赏,而说真话的人却挨打。”

死亡总是让人厌恶和害怕,从古至今,许多人幻想用求仙拜佛、服食“长生不老药”等办法来摆脱死亡,但是,从没有听说哪一个人如愿了。死亡一直是罩在人类头上的一道阴影。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死亡呢?是悲观厌世、混世随波,还是抓住有限的生命,做出一番事业?

道家认为对生死应该持一种超脱的态度,崇尚自然人生,以自然的心态去面对死亡。一个人不应该贪生怕死,生与死都是自然的安排,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既然是这样,我们就不要勉强去做力不能及的事情。出生了,不必欢天喜地,面对死亡,也不要伤心绝望。人有出生的一天,也就必然有死亡的一天,就像有白天就会有黑夜一样,这是自然的规律。每个人都逃不掉的,既然是这样,我们何不坦然接受自然的安排呢?

庄子认为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死亡,才会仔细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在这一问题上庄子是十分豁达的。据说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的朋友惠子前去吊丧,却看到庄子蹲在地上,一边敲着瓦盆,一边唱歌。惠子见到后,非常气愤。他说:“妻子和你一起生活多年,不知为你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现在她死了,你不哭倒也罢了,为什么还要敲着盆子唱歌呢,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回答说:“你这样说不对。妻子与我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同甘共苦,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她是我这一辈子最信赖最依恋的人,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你说这样亲密的人死了,我能不悲伤吗?当她刚刚闭上双眼的时候,我悲痛欲绝。但后来仔细一想,妻子原先是没有生命的,后来气息凝聚,才有了生命,现在她又由生命走向死亡,这样的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妻子此刻正安睡在天地这座大房子里,我如果在这里痛哭,岂不是太不明白生命演变的道理了吗?这么一想,我也就不伤心了,反而为妻子平静地接受自然的安排而高兴。”

惠子于是心服口服,他感叹说:“一个人要想活得洒脱大度,仅仅明白生是怎么回事还不够,还要懂得死是怎么回事啊!”

生命既然有一个开头,就一定会有一个结局,就像一出戏一样有开场,也就会有落幕。哪一个演员可以在舞台上从开天辟地演到地老天荒呢?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的生生死死中发展绵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台上的演员,不必在意你是主角还是配角,只要把属于你自己的角色演好,到你人生的幕布落下时,你就可以无愧地对人们说:“我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相传老子死的时候,他的好朋友秦失听到消息,赶到老子的灵前吊丧,但他只哭了两三声就出来了。老子的一个弟子感到很奇怪,就跟出去问他:“你难道不是我老师的好朋友吗?”

秦失说:“当然是了。”

弟子又说:“好朋友的吊祭应该十分悲痛,而你刚才只是轻轻地哭了几声,未免有点太草率了吧?”

秦失说:“刚才我进去的时候,见到许多的老人在痛哭,好像哭自己的儿子;许多年轻人也在伤心地哭泣,就像哭自己刚刚死去的父亲。老人和年轻人都哭得这样悲伤,这种对生的留恋,对死的诅咒是违反自然天理的。应该来的时候,你的老师应时而来,到该走的时候,你的老师又自然地死去,这一切都是顺应自然的变化,有什么可以悲伤的呢?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坦然地听从自然的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脱啊!”

汉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崇尚老庄的皇帝,他以道家“无为”的思想治理国家,在他统治时期,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力大大发展,封建王朝出现了繁荣景象。不仅如此,他还主张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死亡。公元前157年,他得了一场重病,自己知道将不久于人世了,于是,他平静地写下了一份遗嘱:“我早就知道天下万物有生必有死,死亡是天地之理、自然之情,用不着过于伤心。如今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一见到能活就欢天喜地,一听说要死就惊慌恐惧。有的人死了之后,安葬不知花了多少的钱财,甚至于弄得倾家荡产;活着的人因过分伤心而弄坏了自己的身体,更可恶的是,有的人死了,还要逼迫着活人为他陪葬。我非常不赞同这种对死的态度,因此我嘱咐天下的官吏和人民,在我死后,只准带孝二天,与我同族的人也用不着大声地痛哭。带孝的麻长三寸就足够了,太长了是无谓的浪费。埋葬我的陵墓不要造得太高,只要可以把棺材埋得看不见就行了。别的事我不能一一交代,一切按照从简的原则去办就是了。”

汉文帝坦然对待生死的做法,在今天仍然是有其借鉴意义的。

生理上的衰老和死亡不可避免,没有必要整天为此坐卧不安,关键是要确立正确的态度。培养广泛的爱好和对生活的热爱,主动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把自己的个人生活同火热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死亡就不再可怕。人生像一条小河,一路奔腾咆哮,激起美丽的浪花,形成壮观的瀑布,越到下游河面越宽,河水也流得越平缓,最后流进大海,与海水浑然一体,从而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大海之中,结束了自己的存在。一个人只要明白他的生命融进了人类生命的大海之中,他就会坦然地面对死亡,因为他明白,他关心的一切都在继续,人类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息。

自由逍遥

道家抛开一切世俗规范,看破一切生死悲欢,在境界上就是要达到一种自由逍遥。这种自由,是不依赖任何外界条件的绝对的自由。传说列子可以利用风力而飞行,在普通人看来是非常自由的,但庄子认为这还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列子还要借助风的力量才能飞行,一旦没有风,他也就飞不起来了。

要达到自由逍遥的境界,首先要具有远大的志向,博大的胸怀。《庄子》里有这样一个寓言:在北海有一种名叫作鲲的鱼,它的身体庞大,身长有几千里。它变成一只鸟,人们把它叫做鹏,鹏的身体有几千里长,当飞起来时,它的翅膀像遮盖天空的云层,它在海上飞行时,溅起的巨浪长达几千里,他可以飞上九千里的高空,带起的大风,吹得一些尘埃和小的生物在半空中飘荡。生活在小水洼里的小鸟看到这种情景,嘲笑大鹏说:“它是想飞到哪里去呢?我飞到十几尺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多么愉快啊!何必要飞得这么高呢?”庄子感叹道:“小鸟怎么会知道大鹏的志向呢?”

小鸟所想的不过是在自己狭小的生活空间里,自得其乐,而大鹏的目标则无比远大,这种无比远大的境界正是道家所追求的。所以说,不能和井里的青蛙淡论大海的事,因为它们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不能和夏天的虫子谈论冰冻的事,因为它们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只有看到大海,才会明白小溪的浅薄;只有看到高山,才会知道土丘的矮小。这里的大鹏实际上是道家理想人格的化身,庄子是在借大鹏抒发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追求。

有了远大的目光和志向,就不会轻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就能够保持自己的本性,从而和自然融为一体,在精神上达到逍遥的境界。道家认为真正的逍遥超脱了人间的一切生死悲欢,一切名利声色,不受任何世俗规范的约束。按照自己的本性行事即是合于自然,就是合于“道”。

道家的自由逍遥,表现了人类精神追求的远大目标,但是由于对自由的过分强调,而忽视了自由的相对性,事实上是不存在摆脱了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的。这种绝对自由的追求一旦在现实的生活中不能实现,便很容易走向消极厌世,甚至随波逐流,游戏人生。道家的自由逍遥对我们的有益启示是:多一点自由逍遥、豁达潇洒的生活态度,坦然地面对生活的现实,认认真真地过好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