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作——《黄帝内经》
在古代,中医学被称为歧黄之术。因为,在传说中,中医学是黄帝和他的大臣歧伯所创立的,后世把黄帝和歧伯尊为医祖。《黄帝内经》便是以黄帝和歧伯问答的形式写成的,约成书于战国晚期。
两千多年来,《黄帝内经》有力地指导着医疗实践,它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一部著名经典著作。它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它以论述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等基础理论为重点,兼述针灸、经络、卫生保健等多方面的内容,至今仍是学中医的人所必读的典籍之一。
《内经》应用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医对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形成自成体系的学说。它运用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消长变化的朴素的矛盾发展观点,指出人体必须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即必须“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才不致生病。书中说:“阴和阳,是天地的根本法则,是万物的纪纲,是变化的父母,是生与杀的本始,是精神寄藏的寓所,所以治病就要探求阴阳这个根本。”治疗疾病的原则就是要将破坏了的平衡重新恢复起来。
《内经》把人体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各部分的器官各有不同的功能,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某部分发生病变,将会影响至全身及其它器官,而全身的状态也可能影响局部的病理变化。五行在书中也得到充分应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有乘虚侵袭之意)、相侮(有恃强凌弱之意),被用来论述人体疾病的各个方面,书中说可以以五行的盛衰来观察身体的健康与疾病。
《内经》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感应。人的身体状况与四季变化、地理水土、社会生活、思想情绪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也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因时、因地、因人分别施治。这一诊断和施治的指导思想,已为现代医学和生物学所证实。
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研究人身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内经》对此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论述。这是从临床实践中观察得来的。在解剖方面,《内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书中所记载的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容量等,尽管不完全正确,但基本上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古人为进行观察研究,从尸体中取出血管将它们拉直测量全部长度。古人还采取分段累计的方法,度量了从唇经咽以下到直肠、肛门的整个消化道的长度,数据和近代解剖学统计基本一致。这一实践加深了人们对人体结构、功能及其联系的了解,为医学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书中还提出了血液循环概念,这比欧洲人提出这一概念早了约2000年。
《内经》强调以防病为主的医疗思想。要人们主动地防御自然界致病因素的侵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即在未病之前采取预防措施,而在得病后要防止疾病的传变,主张早期治疗。至于如何治病,《内经》精辟地分析了“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以及临床上如何掌握治本、治标的问题。至于具体治疗,则运用了内服(包括药物和饮食治疗)、外治、针灸、按摩、导引等多种方法。
在祖国医学史上,《内经》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初步建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以后历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家和不少有创见的学派,但就其学术思想的继承性来讲,主要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经》作为一部科学名著,早已引起国外医学家和科学史家的重视,它的部分内容已相继译成日、英、德、法等国文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