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节目质量的监控

节目质量的监控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众和节目市场对节目质量会有所考量,节目质量是节目市场的准入证,准入证的发放权在受众手中。思想性是节目的生命和灵魂。当下,娱乐节目质量低下是个普遍存在的难以把控的问题。让节目监控为节目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建立健全节目视听评议制度,开展有效的视听评议工作,为节目管理者提供节目播出现状的权威性资料,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在节目生产的多个环节上设立质量审定监督关卡。

第三节 节目质量的监控

一、坚守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标准——兼谈提高娱乐游艺节目的播出质量

市场经济呼唤着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制、播分离,助推广播电视节目必须作为精神产品进入市场。探索如何以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成为节目制作和播出者认真探讨研究的课题。

新闻媒体的发展,催动节目形式的演变,如今节目已经走向新闻节目言论化;专题节目版块化;社教节目栏目化;所有节目(新闻节目除外)主持人化的形态。广播电视节目还将有怎样演进和变化,大的指挥棒操控在“节目市场”的手中。

节目市场一旦打开,它将驱使节目制作尽快与市场接轨。受众和节目市场对节目质量会有所考量,节目质量是节目市场的准入证,准入证的发放权在受众手中。

尽管今天的节目市场还没有真正打开,还需要一个渐进和转型的过程,但大势所趋,广播电视节目走市场运作之路,是一条节目改革的必经之路。广播电视声屏繁荣的时代即将到来,值得企盼,值得期待。媒体更应以更高的节目整体水平,更高的节目质量标准,迎接这一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一)广播电视节目的总体质量看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

强化广播电视宣传有多种手段和途径,守住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关口,全面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是关键,是提高宣传效率,获取最佳宣传效果的核心途径。

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不但是完成宣传任务的需要,也是发挥广播电视思想教育功能,鼓舞民心士气,弘扬先进思想、文化所必须。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应该担当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神圣职责,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目前的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评价体系尚需丰富完善,但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评估的基本要素,仍然是衡量节目质量的一把铁尺。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不会变。

好的广播电视节目仍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

1.思想性。是出于对广播电视节目在发挥它的宣传教育功能时的一种标准考量。广播电视节目缺乏思想性,也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没有了灵魂,生命的特征就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具躯体和外壳。思想性是节目的生命和灵魂。

2.艺术性。广播电视节目也是“节目”。是节目就要讲究编排制作手法和制作技艺,就要在节目生成的各个环节以艺术的精神、用艺术的手法精细、精心进行艺术创作,并力求使节目达到相对高的艺术水准。艺术性是广播电视节目的精气神。

3.欣赏性。作为音像形态的广播电视节目,它有与其它传统艺术形式不同的声像性特点,而且广播电视节目是借助现代电声、电视技术来完成传播的新型艺术品类。这一艺术品类的声像性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在声音和画面上要独具欣赏性,用以满足受众听觉、视觉的高品位享受。

欣赏性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最后价值标签。

(二)严格节目管理,是实现提升节目质量的保证

广播电视的分级化、窄播化、多频率播出后,广播电视功能得到逐步完善。在多种功能作用的显现与发挥中,其娱乐功能有扩大化的倾向,扩大化就预示一种失调,失调就存在失控。当下,娱乐节目质量低下是个普遍存在的难以把控的问题。

娱乐游艺形式的主持人节目,曾一直是受欢迎的节目形式。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娱乐游艺节目,参与形式灵活多样,节目内容丰富,都在设法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力求通俗,降低参与难度,最大限度的吸引受众。现在各地、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在竭力主推娱乐游艺形式品牌节目。很多广播电台已经把听众电话参与的娱乐游艺节目作为热点节目和主打节目。这些热线参与的娱乐游艺节目以广播独有的风格和魅力,赢得了广大听众。游艺的形式多种多样,达到了很好的娱乐效果,节目聚拢了庞大的听众群,参与的热情曾有过持续升温。

现在,某些娱乐游艺节目已经走过了发展的上升期,日常的播出质量有所下降,甚至曾经是名牌节目、获奖节目,也出现了质量滑坡,受众大面积流失的情况。

想来问题的经症是,节目开办之初,受到欢迎是因为节目的形式新颖,靠创新节目形式吸引了受众,当节目形式的新意渐渐淡化、慢慢散去的时候,节目内容、质量跟不上来,就失去了对受众的吸引力,收听、收视率出现大幅度下降。

1.守住节目质量

节目质量差,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必将最终丢失受众。

广播电视节目需要有大量的大雅之作来支撑节目的播出质量。并希望以贴近生活的通俗艺术手法创作更多的精品节目,来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高雅的文化需求。贴近生活的节目,不见得低俗、低质量。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东西,也不见得一定有高雅的艺术水准。

要守住节目质量,首先向管理要质量,要水平。让节目监控为节目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如今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现场直播、受众参与性节目的大量出现,进一步拉近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一些综艺娱乐节目动员更多的受众直接走进节目中来,为节目注入生机和活力。但也同时给节目监控管理工作增加了许多难度。

但是对娱乐游艺节目的管控应该像新闻节目那样严肃认真,确保节目播出的安全。安全无小事,安全播出,责任高于一切。没有安全就没有质量,提升质量也是为高质量的安全播出。

建立健全节目视听评议制度,开展有效的视听评议工作,为节目管理者提供节目播出现状的权威性资料,并提出改进的意见。视听评议不仅仅是管理手段,也是有效地提高节目的策划能力、策划水平的有效措施,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可靠保证。

2.加重节目分量

节目分量不一定只用大主题、大作品来衡量。那怎样衡量日常播出的节目分量?平淡无奇,琐琐碎碎不会有分量。街头巷议、张家长李家短,也不够分量,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有点分量不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看起来平平淡淡,但我们希望在平平淡淡中,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满腔热情地展示生活的积极的一面,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娱乐游艺节目也决非使听众轻轻松松,欢欢乐乐就达到播出目的了,收到预期效果了。寓教于乐,“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才是最终目的。

把你的立足点放在党的意志和群众的利益的交叉点上,就能发现和挖掘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优秀作品,在娱乐的同时,唱响主旋律,增强节目的厚重感。

娱乐性节目,不可能每次都直接涉及重大主题,但要映衬中心,要为主旋律服务。任何一期节目、任何一次日常播出,都要有编辑思想,都必须体现编辑意图。

节目内容的编排上讲求典型性,就加重了节目分量。不典型就无分量。

足够的信息密度,体现着节目分量。某些娱乐节目,缺少严密策划和精细准备,内容的编排上,密度不够,信息量不足,松松散散,无分量可谈。

3.树立精品意识

全面消除低质量因素,整体提升节目质量,强化精品意识,制作精品、播出精品。在节目生产的多个环节上设立质量审定监督关卡。

(1)节目选题。严格选题审查制度。不能有一个节目、栏目有自留放任,把控不严,质量跑粗的问题出现。

(2)节目策划。要求每期节目都有精心策划。不但要求策划出高水平,也要求播出时达到策划的高水平。但,精心策划并不是钻牛犄角,刻意走旁门左道。更不是缺少专业水准,不讲整体效果,没有全局观念,偏离宣传主线。

(3)节目内容。与节目形式高度统一,雅俗共赏,不低俗、不猎奇,力戒胡编乱造,不故弄玄虚。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作为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4)节目主持

直接影响节目质量,体现在播音主持上的问题比较集中。

反映在语言上的诸如,白话夹文言,语言生涩难懂,词语主观臆造。方言土语,俯拾皆是。不符合国家对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要使用普通话的要求。

反映在有声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如,主持人热衷于港、台腔,地方味儿的表达样式,模仿洋腔、洋调,被当成一种语言时尚,男声“女气”、“女声嗲气”也被当做时髦,在娱乐游艺节目中率先流行开来了,主持人并为此洋洋得意。

(5)节目播出

现场播出的综艺娱乐节目,因为是直播存在一些难以控制的节目质量问题。如主持人与与嘉宾间“嬉笑打闹,打情骂俏”,追求“感官刺激”,或矫揉造作,忸怩作态,或吵吵闹闹,疯疯癫癫。甚至旧民间艺人的草台班子使用的荤、黄笑话,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也能大言不惭的大讲特讲,脏话满天飞。

(6)节目制作

娱乐游艺节目把受众请进了演播厅,受众参与了,也游艺娱乐了,这就达到目的了吗?节目给了受众什么?受众收获了什么?没有使受众有所收益的节目,算不得是高水准的广播电视节目。

目前,节目缺少制作,不制作,制作跑粗是常有的问题。特别是直播、重播的娱乐游艺节目更是如此。没有精细制作,不会出精品,也难以保证节目的高质量。不该把广播电视文化当作快餐式文化,广播电视对文化的传承是艺术传承,没有艺术的再创造就没有艺术的传承。

实实在在制作高质量等级的广播电视节目,潜心打造精品节目,广播电视工作者必须为此付出努力。

二、论娱乐游艺节目低俗倾向的起因与防范

娱乐游艺节目最初是综艺板块节目的一个栏目,后来逐渐从综艺板块节目中分离出来。风风火火的办成一个独立完整的节目,那还是90年代以后的事。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希望减缓一下紧张的生活节奏,从工作的重负中和思想压力下解脱出来,寻求一种休闲和娱乐。这样,就有了娱乐游艺节目的受众市场,各级电台、电视台于是闻风而动,娱乐游艺节目纷纷上马,不同样式类型的娱乐游艺节目,遍地开花,并且成了听众观众积极关注的收听、收视率高的热点节目,热点节目往往是受众期望值高的节目,最有可能成为问题比较集中的焦点节目。

(一)节目水准低

娱乐游艺节目,大都采取听众、观众电话参与或者现场参与、主持人现场直播的制作播出形式,这也是节目的新颖之处,吸引观众的关键所在,然而这却给节目带来了影响播出质量的多种复杂因素。

1.知识层面低

娱乐性和游艺性是娱乐游艺节目独有的个性特色。但娱乐之中要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教益,寓教于乐。游艺之中也要讲求品味,提升情趣。由于节目的制作者文化底蕴薄,知识层面不够,制约了节目知识含量的提高和节目知识层面的拓展,使节目越来越趋于简单化、单一化,失去了丰富多样的游艺性和娱乐性的个性色彩。面对如此丰富的社会生活、面对群众日益膨胀的文化需求,节目制作者应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补充能量、积存知识、使编排的节目跃上更高的层面。

2.年龄段位低

娱乐游艺节目作为受众直接参与、喜闻乐见的一种节目形式,它应该有广阔的受众群体,各年龄段的人都应该是它的热情参与者和收听、收视者。而事实上,某些节目越办收听、收视面越小,受众的年龄段位越来越低,办成了少儿的“专利”节目。出现这一问题,有诸多相关因素,其中不可忽视的是,节目制作者综合素质欠缺,思想成熟度不够、社会阅历浅、才艺修养不足,致使节目知识涵盖低,主持水平稚嫩,无法吸引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位的受众,结果是给大家办了个只适合低年龄段位的少儿参与收听、收视的少儿娱乐游艺节目(此类节目在少儿专题节目中一般已专有设置)。

3.参与水平低

受众以多种形式参与节目,这是娱乐游艺节目的显著特色。这一特色发挥得如何,游艺参与水平的高低,是检验节目质量的重要标志。我们所说的游艺参与水平低,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听众参与水平低、参与能力差,而实质则是节目制作者组织不够,准备不足,这只是其一。作为节目的组织者、操持者的节目主持人,他(她)应该全心全意、热心热忱地为现场参与者服务,为听众、观众服务,义不容辞的组织好游艺节目。但同时,他(她)也是一个普通的游艺参与者,观众希望娱乐游艺节目的主持人,稍有些才艺方面的修养,不希望在参与游艺的人中,主持人是参与水平最低的一个。

4.收听、收视率低

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活泼新颖的参与形式,使广播电视娱乐游艺节目获取了较高的收听、收视率。《幸运52》、《欢乐总动员》、《超级大赢家》等,应该是电视娱乐游艺节目中,收视率较高的佼佼者。而某些地方台的娱乐游艺节目,却没有理想的收听、收视率。特别是城市调频广播开办的电话参与的娱乐游艺节目,收听率更低。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对哈尔滨市2011年9月至2002年2月所作调查的广播数据显示,哈尔滨市某调频广播中午11点至12点的热线节目的抽量结果:听众的收听率只占0.1% 。而在十年前,曾经有热线点歌节目的收听率达到7%以上。收听面已经窄的令人担忧,难道我们广播办娱乐参与节目,只是为了这几个人来参与?如果只有这几个人参与,又会有多少人收听?又怎么来保证节目的收听率呢?

(二)节目内容俗

娱乐游艺节目,不但要讲求节目的娱乐性,还要讲求游戏的艺术性。不然的话节目怎么会有情趣?怎么提高品位?即便是提出所谓,“办平民电台”的口号,那是指,话要“话说百姓身边事”,事要“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没有降低节目标准、迎合低级趣味的意思。

1.编排手法俗

是否有人以为,有受众参与的娱乐游艺节目,内容俗点无所谓,越俗越显得平易近人,越显得与受众靠得近乎呢?不尽然。我们一直强调,“贴近受众、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三贴近,这如果体现在娱乐游艺节目上,是否理解为,娱乐的活动内容、参与的话题上的贴近,而绝不应该是迎合低级趣味的“媚俗”,也决不能是选择的内容毫无典型意义、缺乏艺术色彩的土得掉渣、俗得倒牙。编排手法上的固守套路、老路,节目内容不新鲜,每天都重复昨天的故事,久而久之,难免落于俗套。

2.主持语言俗

语言凝聚着节目的精髓,直接体现着节目的灵魂。无论是画面的、音响的、色彩的、音乐的、形体的、姿态的表现手法,最终都会变成多种形式的思维语言,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娱乐游艺节目,内容应丰富,形式应新颖,主持人的语言也应该精彩。语音不规范、表达不准确、表述不清楚、情感不饱满,如何让听众、观众满意?语言刻板不鲜活,怎么让节目热烈活泼?“好话不过三”,一句话第一次使用,为创新的精彩;第二次使用,是平淡而无奇;第三次再用,则显得肤浅平庸。

常可以在电话参与的广播娱乐游艺节目中,听到主持人与听众无话找话,无趣逗趣,如此,言语如何不俗?

3.节目格调低

“文如其人”、“节目即人”。什么品位的人,办什么品位的节目。有的节目主持人模仿港、台主持人的味道,以为是时尚,甚至在与听众的调侃中打“荤黄色擦边球”,降低了节目格调。另外,节目的制作者,有足够的文化思想水平,办出的节目才可能有文化思想导引作用;富有一定的艺术情趣,制作的节目才可能产生艺术情趣的提升效果。

(三)节目制作粗

娱乐游艺节目的现场,当然要有热烈的气氛,参与的观众要有激动的情绪,才能获得好的播出效果。但热烈、火爆都不是节目的最终目的,热热闹闹、热情洋溢都不足以体现节目的宗旨。只有在大家娱乐了,欢笑了,玩过了,高兴了之后,有所收获,得到了教益,这才是我们的宗旨和目的。方向不明,目的不清是最大的制作跑粗。

1.目的性不强

办娱乐游艺节目,也应该象办新闻节目和社教节目一样,对其宗旨与目的,不可以有半点模糊和疏忽。而某些直播电话参与的广播游艺节目,却并非如此。节目的重点不突出,主次不清楚,主题不鲜明。节目编排得无规律、无目的,节目不能集中体现编辑思想,让人捉摸不透编辑的意图。

2.随意性太强

有的广播娱乐游艺节目主持人,以个人的喜好来决定节目内容的取舍,自己喜欢的歌曲,连续重播,凭自己的兴趣确定节目的播出样式,有兴趣的栏目,比重大,没兴趣的栏目被挤压。播出的节目明显的暴露出无计划、无设计、无头绪、无章法的问题。

3.差错率偏高

差错率高,是某些娱乐游艺节目的共性问题。参与性直播节目偶尔出现点小的差错,听众、观众不会因此提出过于苛刻的批评、指责。但节目的制作者,不可以因此放松对节目差错率的控制,降低节目播出标准。节目制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准备不足,连续出现的,多次播错字音,播错人名,报错歌名,放错磁带、光盘的问题,司空见惯。听众、观众“见惯不怪”,习以为常。

4.精品意识差

娱乐游艺节目的内容,尽管不具备很高的专业性和欣赏性,但也应讲求节目的播出质量,尽管内容是现场观众参与的娱乐游艺项目,但也应精心制作。制作不精细,差错、疏漏不断,整体质量偏低。我们虽然不能像《春节联欢晚会》那样下大气力,精雕细刻,但也应对每一期节目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细心制作,让每一期节目播出之后,都少一点遗憾,多一点欣慰。

(四)应对办法与改进措施

1.节目的播出水准低的问题,实质上是对节目质量管理不严密的问题

这只能通过对节目的有效监控、准确评估,来制定相应对策,有效地加以解决。

首先,节目的管理者要对娱乐游艺节目,确定个较高的播出质量水准,以此作为可否播出的尺度,不达标准限制播出。

其次,提高节目的策划水平。某些娱乐游艺节目明显暴露出策划、准备不足,案头工作不细问题。娱乐游艺节目要十分重视节目策划,不但要有专人进行节目策划,而且有必要培养高水平的专职节目策划人。

另外,某些地方采取的,对节目的听评、视评;定期进行的受众收听、收视率的社会调查等,都是提高节目播出水准的有效措施。

2.节目内容俗的问题,实质是队伍的素质问题

节目低俗,也有个如何把握播出节目的政治与艺术标准的问题。

首先,要从根本上提高节目制作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并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这应该是一项基础工作,人的水平提高了节目水平才能上去。

其次,播出的节目都该有个艺术尺码,缺少情趣、不讲艺术标准的节目,让它过不了审批的关卡。

另外,营造一个业务研讨的好的风气好氛围,让专业人员在业务上尽快成熟提高。有必要将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的高低、制作节目的优劣,与个人利益挂钩。某些地方采用的业务、质量排名,实行前位奖励、后位警告、末位淘汰的做法,也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3.节目制作粗的问题,实质是精品意识没有真正牢固树立起来

精品意识是产生精品节目的思想基础。如果真能让精品意识,从评奖桌上走下来,回到节目编辑的工作台上来,变成节目编播者的质量意识;改变每年评奖时强调一次精品,到每期节目都强调做精品,一年强化365次质量精品意识。那么,日常播出的节目,包括现场参与的娱乐游艺节目的质量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娱乐游艺节目的观众现场参与的直播形式,给节目制作播出带来许多复杂繁琐的准备工作,加大了节目制作难度。但这不能作为节目质量低、内容俗、制作粗的一个理由和借口。无论是电话参与的广播娱乐游艺节目,还是电视现场直播的娱乐游艺节目,都应极力克服目前存在的“低俗化”倾向,通过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充分准备,认真播出,细致制作,把节目质量推上高雅的精品等级。

三、热线节目如何才能不“冷凉”

热线直播形式的主持人节目,一直是受众非常欢迎的节目形式。目前,没有哪家电台不办热线参与的广播节目,很多广播电台已经把听众电话参与的直播节目作为热点节目和主打节目,下工夫、花气力来办,这些热线参与节目以广播独有的风格和魅力,赢得了广大听众。诸如点播热线、供求热线、投诉热线、法律热线、医疗热线、情感热线等节目吸引了众多的受众的热情参与。

img22

图2-4 录播双城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新闻》。刘莉、作者

主持人热线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新颖的热线参与形式和与听众贴近的节目内容。但是,听众热线电话的直接参与,也给办节目者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增加了一些必要的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因为准备不足、协调不当等问题,“热线”不热了,节目走向低温冷凉。

(一)把握节目的特点 解决“热线”不热难题

主持人热线节目的制作特点集中体现了一个“难”字。“难”与“热”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就因为节目做起来难,做出来才“热”。

首先,电话的内容具有难以预见性。

广播电视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节目内容的准确性,决定了播出内容要有所选择,有效控制。然而,由于电话参与者的身份的千差万别,他想谈的内容是不可预料的。又因为只要想参与,每一位听众都可以随时拿起电话参与到节目中来,要谈的即便是限定的内容,也会有低俗与高雅之分,有深奥与浅薄之别。更何况很多时候听众还会说出某些预料不到的话题内容。

其次,参与话题的走向存在逆转性。

有时参与的话题较为敏感。参与的人(嘉宾)有时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们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也会有较高的表达和论述能力。如果话题的走向朝着既定的方向展开、深入的话,(当然这是我们所希望的)会给节目策划、现场主持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有参与者的积极配合,理应做出更高标准的节目。但是,许多时候参与的话题内容会出现始料不及、预想不到的走向,这就为节目的把控,带来一定困难。主持人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见机行事,相机处置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能够在紧要关头,遇事不慌,急中生智,在参与内容的调控应变中,使节目增添光彩。

再次,有产生差错的潜在性。

潜在的差错不但来自热线参与一方面,即听众热线参与话题内容的不确定、不确切。有时也来自主持人对话题即兴表述的不准确、不严密。更来自案头准备工作的不缜密、不细致。这些问题,如果是录播节目都可能避免,但热线直播却是潜在的隐患。为避免差错,避免播出产生负面效应,影响节目质量,无疑增加了主持人直播前准备工作的难度。

如果根据热线节目的特点,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难点、难题,就有希望使热线节目继续热起来。

(二)重视热线节目策划 让节目自身“保温”

热线直播节目开播之初,红红火火,听众有热情、参与有热情、交流有热情。但是,当那种对节目形式的新鲜感退却以后,怎样才能使热线节目常热不冷,保温不凉呢?

1.持正确导向,严守节目主题

节目播出要严格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无论什么节目、无论什么形式、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忘记安全,尤其不可出政治差错。不偏离导向,不偏离主题是安全的保证。直播节目的编辑、导播、主持时时都要有导向意识、政治意识。接听电话内容要向主题上引导,话题展开要向主题主线上靠近,在热烈的话题讨论中充分体现编辑意图,最终达到播出目的。安全有了把握,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节目,才能有热烈的场面、热烈的氛围。

2.讲究编排手法,提高策划能力

无论怎么说,目前热线节目也已不再是新鲜的节目形式了,但却可以用精细新颖的编排手法,弥补缺憾,增添新意。在节目的编排策划上,借助于广播这一现代化宣传工具,充分利用先进的媒体优势和电声技术手段,大胆创新、起用听众喜闻乐见的编排形式,让听众每次都有新鲜感,参与热情不衰不减。

3.把好直播关口,提高播控能力

直播节目应该追求真实、热烈的现场效果,没有了现场的热烈气氛,也基本失去了直播的意义,为了保持热线参与直播节目的活泼热烈的鲜明特色,在确保播出安全的基础上,要密切各直播环节的有效配合。诸如导播对电话参与听众在参与话题上的引导、导播与主持人的默契配合、技术对播出效果的有效支持,以及现场工作人员对现场参与者的组织与配合等,都会产生不可低估的现场效应。较高的整体播控能力,可以使节目的主创人员,轻松自如、全副身心地投入热线节目的直播之中,大胆调节节目气氛,始终保持着和谐热烈的直播状态。

4.选好参与话题,提高驾驭能力

参与性节目,如果无人参与,那必定冷场,所以参与话题的选择对提高听众的参与兴趣、活跃现场气氛,非常重要。切记不可炒冷饭,炒不热冷饭就冷场,话题一定应是听众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与听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应该是适于参与、便于展开讨论、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话题。应该强调的是,对入选的话题内容及相关知识,主持人要提前了解和掌握,要留心注意不要忽略有关的细节,甚至要收集挖掘相关的细节。有时一个不引人注意的细节,往往能够触发催动对方心潮的闸门,细节是主持人打开人心的钥匙。作好案头工作,对话题能够“收”、“放”自如,伸展得当,就能柔韧有余地驾驭话题,轻松自如地把握节目,引导参与者以活泼热烈的情绪,紧张而又有秩序地参与热线节目。

(三)作好“交流”的准备“加热”热线节目

与听众直接对话,热线交流,如果“对”不起来,交流不起来,也不会有热烈的节目气氛。话题性热线节目,交流是关键。如果没有与听众真正交流,没有与听众同步沟通与对话,只是以同一种语气说话,那总是与听众有一定的距离。即便是点播热线、供求热线节目也如此,主持人与听众在电话中的简单对话交流,如果得体得当,也会产生“一语三冬暖”的效果,使人感到亲切,吸引众多听众。主持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好的节目要靠每次节目的创新来增添新意,所以主持人在每一次节目中说那些说过无数遍的节目用语的时候,一定要有“今天这一次”的真切与热情,有今天这一次最新的感受。永远不重复“昨天的故事”,使自己每天都有新形象,每天都给听众新感觉。这样可以稳定听众群,吸引更多听众的热情参与。除此之外,热线节目的这些特点也给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热线节目播出的运行过程中,节目主持人起到了主导节目的关键作用,节目主持人驾驭节目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整个节目是否能够被听众所接受,是热线能否做到不“冷凉”的一个关键环节。

1.树立主持人自身形象和风格

主持人语言应该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品性,这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共同要求。黎运汉在《汉语风格探索》一书中说;“语言风格是人们运用语言表达所形成的诸特点的综合表现,它包括语言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流派风格、个人风格、语体风格。”

主持人作为传播过程中节目与听众的中介,必须把对节目和听众的了解作为树立语言风格的出发点。把符合节目特色、满足听众需求作为追求语言风格的归宿。主持人通过语言所制造的现场气氛和格调必须与节目风格相协调、相融合。同时又必须符合听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为传播对象所接受,所认可。

因此,根据广播热线节目的特点,热线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集中体现于直播现场语言交流中。通过对听众心理的正确把握,与其进行准确的语言沟通交流,主持人从准确地把握节目的特色和听众接受心理入手,让自己的心灵和语言全力贴近节目和传播对象,这样才能树立热线节目主持人的独特语言风格,丰富节目的精神内涵。

主持人的风格也是主持人的魅力,有人也把主持人的个人魅力称之为“台缘”,好的“台缘”是吸引听众热情参与、得到听众热情支持的主要因素之一。

2.强化热线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的对象感

声音这一传播媒介具有双向效用,通过热线,主持人可以感受到听众的所思所想,同样通过声音,听众可以感受到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可以经受得住推敲的,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也是可以通过声音的接收迅速判断参与的听众的心理,进而通过声音的传递使自己的有声语言和节目内容,给听众留下回味。需知受众广泛、层次复杂,年龄、文化、兴趣爱好千差万别,接受能力差别悬殊,不易把握控制。所以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和主持人语言的可接受性需要仔细地选择和推敲。主持人要始终发挥交流引导和有效控制的作用。主持人的语言须具备清晰的对象感,语言交流应是特定情境中的特定活动。忽略了特定的语境,再漂亮的词语,再闪光的语言,也只能是“空对空”。模糊了对象感,没有明晰的语言作用的“着力点”,也就失去了语言的作用。

3.做好和参与对象进行现场交流的准备

交流很重要,作好交流的准备也显得十分的必要。一般来说,话题性节目交流的准备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主持人要尽可能多的了解掌握嘉宾将要表达的思想观点,选好切入点,相互配合,真正交流起来。二是,主持人对热线电话参与的听众将要发表的谈话内容,作准确的预测,早做准备,胸有成竹,灵活对应。对电话中出现的预想不到的问题,也要准备几套应急处理方案,以防不测。三是,为嘉宾与听众之间的交流,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对听众可能向嘉宾提出的问提,事先给提个醒,让嘉宾有思想准备,不适合展开深入的话题,巧妙转移,对适宜展开深入的话题,引导嘉宾、听众沿主题、主线逐步深化。交流起来了,气氛融洽了,场面就热烈了。

4.提高专业素质,增强驾驭节目的能力

热线节目和普通的口播节目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别,它需要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有更多的应变和即兴发挥。如果一档热线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只是机械性的照本宣科、播讲早已准备好的详尽稿件,那么这样的热线节目的播出是不会有热线效果的。

热线节目要求主持人要在对话交流中把握问题实质,既要处理好听众的问题,同时又要把握好节目走向,确保节目沿着预定目标进行。主持人在热线节目中驾驭导引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主持人应该针对其热线节目某些专业内容,多补充专业知识,增加专业素质,以便能够应对各个层次的听众的专业问题和各种偶然性问题。

(四)热心办实事 真心办热线

作为热线参与的连线节目或热线参与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还要有“积极缝合”的意识。“缝合”就是主持人能够把不同嘉宾的言谈,不同的谈话内容衔接起来,组织成为相对完整的话语内容。“严密”就是主持人话语巧妙,能够画龙点睛,使相关的不同话语内容缝合后,更鲜明、生动,甚至趣味横生,使各个局部效果相加大于整体效果。还有,热线节目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必须得到训练和提高。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层次参差不齐的受众问题很难从容应对,这样的状态是无法成功驾驭这样的节目的。一个节目主持人,如果要想胜任纷繁变化的热线节目,一定要储备充分,用稳定的心理状态和丰富的阅历与学识,以不变应万变。

另外,主持人在节目中语言应适当的幽默诙谐、自然洒脱,因为生活需要幽默,广播电视节目也需要诙谐幽默。幽默的语言是建立在主持人熟悉生活中相关事物关系的基础上的。但是应该注意,不要单纯为了让人笑而出洋相,要防止庸俗,切不可将无聊当情趣。所以,主持人的主持“功夫在主持之外”,热线节目尤其如此。

某电台的《法制》节目就是以热线为桥梁,现场帮助听众解决法律疑难问题的参与性节目。在一次直播中,听众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两位老人通过老年活动结识,并产生感情,希望能够共同组建一个家庭。但是其中一位老人家在外地,办理结婚证需要当地派出所出具证明。而这位老人的儿女不同意,拒绝出示户口。这两位老人无奈之中给电台热线节目打来电话,寻求帮助。这是一个在平时节目中很少遇到的事件,主持人在现场能否顺利解决问题,不仅仅只是关系到两位老人的幸福,同时也显示广播媒体在听众之中的形象问题,既然听众信任我们,我们就应该为他们解决问题。这里就需要主持人在充分准备节目之后,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好的应变能力,遇到事情不能慌,能妥善的处理问题。在节目的现场,主持人请律师回答问题,从法律上肯定了二位老人的自由结合符合法律规定,可以结婚。导播将电话直接打到了老人所在地的派出所,当地派出所同意根据户口存根证明,为老人出具婚姻证明。主持人的灵活应变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密切协作,使得这次热线节目成功的帮助两位老人成为合法伴侣,节目播出后,收到了预想不到的好效果。

主持人热线节目还能不能再次出现或长久保持当年开播之初的那种听众的热情参与、现场的热烈气氛、受众的热情收听的情况?不难回答。只要我们是真心办热线节目,实心实意,脚踏实地地为受众办实事,并且通过科学严密的组织策划,主持人精心细致地准备以及现场恰到好处的应变处理。使之播前“储备能源”,现场“释放热量”,不断给节目后续加温,就可以长久保持热线节目的温度,让热线节目常新、常热,不“冷凉”。

【注释】

[1]江泽民:《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1991年版,第775页。

[2]张颂:《语言传播文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3]张颂:《语言传播文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4]张颂:《语言传播文论》(续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5]江泽民:《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1996年版,第454页。

[6]《人民日报》2012年6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