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书写之自我揭露行为对网络人际关系之影响
汤允一 吴孟轩
[作者简介]汤允一,现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众传播学系副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大众传播博士。专业领域:传播研究方法、政治传播、媒介批评、传播社会学。吴孟轩,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研究生。
[摘 要]近几年网络族群流行“网志”(web log)的书写,在其个人所拥有的网志里,以日记、随笔、散文或小说等书写方式抒发情感,吸引其他博客(blogger)的注意。本研究针对博客书写自我揭露之程度与其网络中人际关系之情形,进行探究,希望揭示两者之关联性。
本研究之数据收集,以网络问卷调查方式进行。252份有效样本显示,“自我揭露”以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萃取出“印象形成”、“亲密关系”、“本尊与分身”和“自我描述”等四项因素,“网络人际关系”萃取出“寻求知己”、“团体力量”和“人际吸引”等三项因素。经皮尔森积差相关(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分析网志中之自我揭露与网络人际关系之关联性发现:(1)网志中自我揭露与网络人际关系各个因素之关联性皆达显著水平;(2)自我揭露之四项因素与网络人际关系中的“人际吸引”呈现负相关。此外,上述关联性经净相关分析,控制“人口学变项”以及“网络书写行为变项”后仍达显著水平。
据此,博客书写自我揭露程度愈高,其网络人际关系之“寻求知己”和“团体力量”愈强,而“人际吸引”愈弱。
[关键词]网志,博客书写,自我揭露,网络人际关系
一、序论
Rafaeli和Sudweeks(1997: 4)认为,计算机中介传播内容的重点在于黏性,其目的是保持延续的讨论,并与其他作者相连,而且让团体以及其他作者互动持续。网络上的内容并不如众人所想的那么具有冲突性,对话比较有帮助,而且社会性胜过竞争性。互动讯息似乎更为幽默,包括更多的自我揭露,展现较高的同意度,并且包括更多第一人称复数代名词。这意味着互动性扮演了计算机中介传播社会动态的重要角色,还流露出一些更具互动讯息的对话,使得计算机中介传播中产生出更多的网络人际关系。
网志是目前因特网中最流行的沟通工具之一,使用人口持续增长。美国互联网调查机构Pew Internet&American Life Project于2005年1月2日公布调查报告指出,美国2004年阅读网志(blog)的人数显著增加,2月份时仅有17%的美国成人网民表示他们阅读过网志,而到11月,此百分比遽增为27%(《民生报》,2005)。
从以上的调查报道获知,近年来使用网志的人口逐渐增加,这也代表阅听人利用网志建立网络上的人际关系愈来愈活跃。然而,在因特网能让网民大量使用的特性上所会产生的人际互动,使因特网中的人际关系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为何不同的博客在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会有差别呢?是自我揭露程度高低的影响吗?究竟自我揭露在因特网中扮演多重要的角色? Rudolph和Kathleen(1996: 176)提到,有效的人际沟通需要某些程度上的“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自我揭露的确掌控了人际沟通行为,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深远。
凯奇坡公司创办人Terry Catchpole对于目前博客们善用网志做人际关系互动做了完美诠释,他说,“沟通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开始的,后来我们迷上大众媒体,现在又回归到对话。这是完整的循环”(李宛蓉译,2006: 21)。
二、文献探讨
当1990年Tim Berners-Lee建构第一个WWW(World WideWeb)主机后,超文本(hypertext)的概念改变了人们对记录和信息交流模式的认知。Berners-Lee在投入网络开发的同时,也建构了网页,这些网页的特色在于,它们时常更新,记录当时的日期,将重要的事情作扼要的叙述(艺立协,2003)。然而,经过岁月的累积、科技的进步,现今的网志承袭了Berners-Lee的构想,将以往的记录和信息交流模式应用到目前炙手可热的“网志”(Blog)上。
Blog是一个新创的字,是由Web Log(网络日志)衍生而来,进而发展出Blogging——使用Blog的行为、Blogger——Blog使用者等用语(周易正,2003)。而Blog具备了下列几种特征:第一是“汇整”,所发表的文章会按照某个方法被加以汇集整理起来;第二是“静态联结”,以个人叙述为主要笔调,内容中经常夹杂联结到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第三个特质跟第四个特质很容易让人混淆,分别是“时间戳印”跟“日期标头”,这些网站经常更新(每天甚至每数分钟)、具有明显的时间标示,并且反时序排列文章(最新的文章陈列在网站最上方);第五个特质是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透过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回响/留言/评论(comment)的方式来进行(周易正,2003;Wikipedia,2003;林克寰,2003)。
由于具有以上功能,使得网志易于建立个人网页,也便于博客们在网志上塑造自我形象,透过网络书写方式自我揭露,表达生活周遭所发生的事,使网志浏览者随着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虚拟空间中的温度。这些自我揭露行为是为了寻求其他博客们的认同与支持,透过回响功能与留言版机制讨论文章主题、交换心得,达到计算机中介传播效果。例如,2003年8月,一位匿名为木子美的中国大陆女子,在最大的Blog网站“中国博客”(blogcn.com)上以“遗情书”Blog,写下她的性爱观,每日以6 000人次的点阅率,成为中国大陆最红的网络话题人物。同年,中国台湾地区一位匿名为Fion的女子在明日报新闻台网站上写下名为“七十五个月零一天”的文章,记述她和在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劈腿族前男友Frank六年的交往过程,点击率三周即超过27万人次(陈姿羽,2004)。《中国时报》以一篇“她们在Blog相遇”的报道,记录了三个在中国台湾地区长大的女人,分别居住在美国、意大利和西非塞内加尔,彼此不认识,各有不同际遇,但是却在Blog上相遇的故事,甚至跨越疆域在网络上成为好友(陈大任,2004)。以上这些例子都证明,博客们透过网志自我揭露,而后达到人际互动,形成人际关系。
根据“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描述,自我揭露是此理论的核心概念。这个理论说明人们愈互相了解彼此,沟通愈是人际(interpersonal)导向;彼此了解得愈少,则沟通愈是个人(impersona1)导向。研究人际关系的学者Miller(1982: 220)相信,人们经由沟通,对别人的认识将从文化讯息层次(cultural information level,一般社交对话揭露的信息)发展到社会学层次(sociological level,和个人在团体中的角色有关的信息),再到心理信息层次(psychological information level,了解一个人的特性、感情、态度等)。因此,沟通的功能是把人从不亲密的层次推向较亲密的层次(Altman and Taylor,1973)。通常,自我揭露帮助人相处得更好,而要和别人发展亲近的关系,就要有某种亲密程度的自我揭露,亲密的两个人彼此自我揭露愈多,吸引力愈大且对彼此的不确定感也会随之降低。但是,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认为自我揭露具冒险性,因为对一个人有较多的认识,虽然可能建立较亲密的人际关系,但是了解太深却可能导致疏离,毫无保留的自我揭露即可能有负面的效果(Gudykunst and Kim,1992;Rudolph and Kathleen,1995; Wallace,1999)。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自我揭露对人际关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网络在线也验证了如离线生活所发生的自我揭露情况吗?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许多人试着要让键盘打字表达更多的社会情感,在因特网上创造人性的印象,每个人都会配合情境,运用适合的策略呈现自己,动机是印象管理的关键(Goffman,1959;Wallace,1999)。事实上,现代科技使人们能够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或网志,在因特网上修饰自己“想要的”印象,也由于科技的进步,更可以善用在网络上设计首页(homepage)的机会,用比较丰富的媒介来呈现网络上的人格,让更多网友获知,而多数首页设计者并未试图创造出一个与自己相异的身份(Wallace,1999;Wynn and Katz,1997)。网志是目前网络市场上最流行的传播工具,程序设计者将网志页面装点得丰富而美观,除了传统的文字书写之外,还可以上传照片、上载音乐、增加链接,甚至可以上传影片等等,增强了网志的功能,这也说明网志在计算机中介传播中有更大的传播效果与影响。博客们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页面形式,利用首页优势,塑造自我人格,并且利用文字或图片,自我描述,让网友认识你是怎么样的人。Elkind(1967: 1025)发现,自我中心的一个特质就是想象观众(imaginary audience)的存在,很多人在这个人生阶段,似乎都过分强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与评价,也会对自己在别人心中留下的印象过度敏感。我们在青少年身上能看见“想象观众效应”,而网络无限的展示空间与不确定的访客人数,也造就了另一种想象观众效应。这两种想象观众效应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别,那就是我们比较能控制自己在网络上的自我呈现。即使我们的技术能力有限,我们仍能玩弄数字影像,不用担心脸上的缺陷,我们可以决定自己要在网络上说什么,要怎么说,以及要呈现什么样的人格特质(Elkind,1967;Wallace,1999)。
因特网的虚拟特性,不免令阅听人存疑,网页中建构出来的人格印象真实性如何? 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France写道:没有谎言,人性就会在绝望与厌倦中毁灭(France,1921)。如果反过来说,谎言会带来兴奋与喜悦,那我们就知道网络是会吸引人的。人们通常认为匿名性是指他们的身份是无法辨识的,在线世界不需具名,无法知道谁是谁,因而我们不需承担后果,而网络上也才有各种角色扮演、欺骗、虚实莫辨与夸大的空间。即使在计算机中介传播中可能会发生视觉的匿名性,因为你确实无法看到他人,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必然无法识别,只是空间的距离和低度的亲身参与感都让我们觉得比较不受拘束,不易被人察觉,也比较不受超我控制(Joinson,2001; Wallace,1999;Thurlow,Lengel and Tomic,2004)。于是,计算机中介传播中的匿名性也能够提供一个机会,让人们把心底的话说出来,充分展现出个人的在线人格,再进一步地展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表达。
远距在场是因特网的特质之一,这似有若无的感觉让人们如何对着冰冷的荧光幕表达亲密感?我们坐在计算机屏幕前,觉得没有人知道我们是谁,觉得和别人距离遥远,觉得安全。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和屏幕另一边那个从未见过面的人比较亲近,比隔壁的人还亲近,我们会对这个人透露较多私事,会比较喜欢他,即使我们只能用键盘表达自己,我们也会对那个人表达较多的情感。打字时我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措词及想表达的情感上,不用担心自己的外表、衣着打扮、自己想要减掉那些赘肉。我们也可以无止境地理想化那些和我们互动的人,也就是说,网络在线提供了上网者能够自我揭露的园地。这也就是Walther所描述的超人际媒介(hyperpersonal medium)(Walther,1996;Parks and Floyd,1996)。
当博客们尽情地自我揭露之后,相互形成了因特网上的人际互动,人际关系因而产生。人际关系可以定义为“两个互相熟识的个体间一连串的互动关系”(Dauck and Gilmour,198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参与的双方都感到满意的互动关系,然而,是什么因素决定我们是否要和别人建立人际关系?为何我们能够与人建立良好且深入的人际关系?又为什么有些关系从未进展到较深的层次就会恶化?两个理论即人际需求理论(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以及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能解释这些现象。
人际关系和沟通一样满足了人类的基本需求。人际需求理论主张一种关系是否开始、建立或维持,全赖双方所符合的人际需求程度。心理学家Schutz(1966: 18)指出三种我们都需要的人际需求:爱(affection)、归属(inclusion)和控制(control)。爱的需求反映出一个人表达和接受爱的欲望;归属的需求是希望存在于别人团体中的欲望,是种社会性需求;控制的需求是希望成功地影响周遭的人与事的欲望。另外一个分析人际关系的方法是交换理论。Thibaut和Kelley(1986: 9)首创交换理论,他们认为关系可借由互换所获得的报酬(reward)和代价(cost)来加以了解。报酬是接收讯息者所重视的结果,常见的报酬有好的感觉、声誉、经济收益和感情需求的满足;代价是接收讯息者不想蒙受的损失,包括时间、精力和焦虑。如果你预期和他人谈话是舒服的,你将会花时间和他人谈话,如果谈话的结果是令人沮丧的,你可能不会浪费这种时间(Thibautand Kelley,1986: 9)。不过批评此理论者指出,虽然人们可能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是理性的,而这种理性模式并不能完全解释复杂的人类行为(Trenholm,1991; Rudolph and Kathleen,1995)。
再者,无论是人际需求理论或是交换理论,是否应验了处于因特网中人际关系的一致性?归属的需求是希望自己存在于团体中的欲望,Wallace(199: 58)则认为,网络缺乏常见的社交线索,而且多数的在线互动关系都很短暂,所以网络无法发展出真诚又令人满意的团体。尽管网络上许多论坛寿命短暂,但还是有证据显示,网络上会出现一些有强烈“团体意识”的团体。在网志里“团体意识”的形成,有赖于博客们彼此志趣相投,沟通与交流,遂成一股虚拟世界中的团体力量。
博客们在网络上寻找好朋友与想法相近的人,而好朋友的特色是温暖的、有感情的、有信任感、能自我揭露、有所承诺且期待关系的增进和持久(Prisbell and Andersen,1980)。不管多古怪的议题,在网络上也比较容易找到嗜好和我们相似的朋友。我们可以选择要加入哪个团体,可以找到观点更一致的人,而他们几乎一定会强化我们的看法,让我们更偏向某个极端立场。类似于网络的环境只有在团体成员对团体有认同感时,才能造成强烈的团体极化现象(1)。毕竟,团体极化有赖于团体对个人的影响、个人从众的倾向,与团体成员对彼此观点的相互比较。可是,对于不觉得自己是团体一分子的人而言,网络环境则具有孤立、疏远、个别化的特质,他们会忽视团体的看法,走自己的方向。和离线的团体成员比起来,这些人比较容易自行其道,他们甚至会表现出一点抗拒,反向而行,来展现自己的个人特质(Wallace,1999)。长期面对面的团体有充足时间进行人际互动,慢慢培养对彼此的信任,而虚拟团队没有这些条件,他们开始时愿意相信彼此,所以很快就能产生信任感,透过经常互动、强调正面的看法、自愿分担工作、多付出些心力以完成任务(Wallace,1999)。
最后,因特网中能让想法相近的人聚在一起成为虚拟团体,人际吸引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人际吸引指的是各种把人们吸引在一起的力量,如Huston(1974: 3)认为,吸引力是指对另一个人产生情感上的反应,同时也与对这个人的信任、评价、行为有关。然而,多数文献中所讨论的人际吸引之后所产生的爱与恋情,也就是网络恋情,是许多在线人际吸引之后的结果。在进一步跨到爱恋这一层次之前,经常参与讨论、张贴文章、回响与评论是人际吸引很重要的环节,让更多参与者彼此熟悉对方。就如Wallace(1999: 135)所说的,“通常会在网络上和人建立关系的人,参与论坛应已有一段时间,由于他们较常参与讨论、张贴讯息,其他成员对他们也比较熟悉”。在网络上,利用网志来了解其他博客们的线索有限,所以要熟悉某个博客,就需要较长的时间。陌生的博客刚开始使用网志沟通时,大家对彼此的印象都很模糊,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家才逐渐对自己关注的网志形成较深刻的印象——不管是正面或负面的印象。在网志中,印象形成的步调似乎会影响友谊的模式,所以长期浏览参与者比较容易建立起私人关系。除此之外,有些博客花较多时间书写自己的网志,与其他博客的沟通减少,浏览网志的时间也减少,相对与其他博客之间产生疏离感,而无法达到人际吸引的效果;另外有一种博客,根本不希望太多无关的人关注他的网志,于是只允许亲朋好友浏览,其他博客便被限制在外,这样的潜伏者比较难和别人建立友谊,只是“存在”于网志网站里,显然,这也难以达到人际吸引的目的。
综观以上文献讨论,本研究发现,现实生活中当对方对你进行自我揭露时,是容易感受到的,面对面真实呈现,很容易建立起人际关系;而处于虚拟世界中的人们,虽然文献中讨论到没有离线时交谈的压力,自我揭露可以更丰富,但在线的人际关系就因此更活络了吗?人际吸引也不受虚拟空间的限制吗?对此,本研究想一窥究竟,探讨博客借由网志出版形态,在网络上自我揭露之后形成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如何。本研究主要探讨的研究问题如下:
(1)网志书写自我揭露后之人际关系是否显著相关?
(2)控制了相关变项后,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是否有显著的相关性?
三、研究方法
1.问卷施测与资料搜集
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web survey)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主要目的是收集博客们在自己的网志中的使用行为、自我揭露的程度与因特网中的人际关系如何。问卷内容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网志书写行为问题;第二部分:网志自我评量问题(包含博客网络书写之自我揭露程度),设定第14题为反向题,测试填答者;第三部分:博客人际关系问题(包含网志书写之人际关系情形);第四部分:个人基本资料(人口学变项)。问卷内容之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的界定,参考Garthoeffner等人(1993)修订后的人际关系量表之自我揭露量表题目,同时也参考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网络心理课题组2003年8月所发之Blog调查题项整理的数项测量题目,每项以李克特量表方式处理。
本研究的对象是已在因特网上拥有个人网志者,目前网络中有不同形式的网志,而每个网志呈现不同的主题,本研究主要对网志中之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进行探讨。例如,“无名小站”正式成立于1999年9月,由“无名小站股份有限公司”维护,根据2005年3月份ARO网络测量数据显示,无名网志(www.wretch.cc/blog)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有平均10%的网友造访率,至3月已增长至23.7%,意即当月有244万的不重复网友造访无名网志。在这个网站之下有12 993个网志(截至2004年2月13日),是目前中国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最多人次浏览的网志网站,也是目前比较具生活形态呈现的网志。生活形态的网志较能吸引博客将生活点滴、心情笔记、日记、小品文章呈现于此,而达到研究的目的。本研究施测步骤如下:
(1)以网络问卷形式进行调查。(2)问卷贴至无名小站网页后,连接至个人服务器,等待填答者将答案接收至电子数据夹(data base),问卷建立时间为期一个半月。实际施测时间是2005年6月10日至7月24日。(3)回收问卷牵涉量表的使用,样本数不得低于300份,如此才能获得较稳定的统计分析数据。本研究实际回收问卷321份,剔除无效问卷之后,有效问卷为252份。
2.样本结构描述
(1)人口学变项样本描述。
本研究探讨的博客252份有效样本,其中女性为187位,占74.2%;男性65位,占25.8%。在年龄分布方面,21~30岁所占比率最高,为46.4%,其次为11~20岁,占44.0%,31~50岁以上的占9.5%。在学历分布方面,统计结果以大专以上程度所占比率最高,为69.8%,其次为高中程度,所占比率为26.6%,最后是国中程度,所占比率为3.6%。
(2)网志书写行为样本特性。
A.平均浏览自己网志的次数
在受访者平均浏览自己网志的次数方面,“每天”浏览自己网志所占的比率最高,为81.3%,其次是“一星期1~3次”浏览自己网志,占11.9%,“其他”这一选项所占比率为6.0%,另外“一个月1~4次”浏览自己网志所占比率最低为0.8%。
B.平均浏览其他网志的次数
在受访者平均浏览其他网志的次数方面,“每天”浏览网志所占的比率为67.9%,居首位,其次是“一星期1~3次”浏览网志,占25%,最后“一星期1~3次”与“其他”所占比率相同,皆是3.6%。
C.平均浏览网志的时间
在平均浏览网志的时间方面,“10~30分钟”所占的比率为54.0%,居首位,其次是“1个小时~1个半小时”,占29.4%,最后是“2个小时以上”,占16.7%。
D.平均书写网志的时间
在平均书写网志的时间方面,“10~30分钟”所占的比率为75.8%,居首位,其次是“1个小时~1个半小时”,占18.7%,最后是“2个小时以上”,占5.6%。
E.平均书写网志的次数
在平均书写网志的次数方面,“每天”书写自己网志所占的比率为63.9%,居首位,其次是“一星期1~3次”书写自己网志,占18.7%,“其他”这一选项占13.1%,另外“一个月1~4次”书写自己网志所占比率最低,为4.4%。
F.平均回响网志的次数
在受访者平均回响网志的次数方面,“1~5次”所占的比率为75.8%,居首位,其次是“6~10次”,占15.5%,“11~30次”占4.8%,“31次以上”占4.0%。
G.平均收到回响的次数
在受访者平均收到回响的次数方面,“1~5次”所占的比率为77.4%,居首位,其次是“6~10次”,占13.1%,“11~30次”占5.6%,“31次以上”占4.0%。
(3)网志中自我揭露情形与人际关系之因素分析。
A.网志自我揭露之因素分析
本研究问卷第二部分“网志自我评量问题”采用五项自我揭露量表,每一项各有若干测验题目测量自我揭露情形,以因素分析法抽取出四个因素,分别是“印象形成”、“亲密表达”、“本尊与分身”与“自我描述”。
“因素一”包括10个题项,命名为“印象形成”,且因素负荷量的多寡依序为:
“因素二”包括7个题项,命名为“亲密表达”,且因素负荷量的多寡依序为:
“因素三”包括4个题项,命名为“本尊与分身”,且因素负荷量的多寡依序为:
“因素四”包括3个题项,命名为“自我描述”,且因素负荷量的多寡依序为:
此24项的自我揭露题项分类出的四个因素,共占解释总变异量的50.99%。其中,因素一“印象形成”可解释总变异量的19.87%(平均数40.17),解释力最强;因素二“亲密表达”可解释总变异量的15.95%(平均数25.55);因素三“本尊与分身”可解释总变异量的9.13%(平均数13.51);因素四“自我描述”可解释总变异量的6.02%(平均数9.73)(见表1)。
表1 自我揭露情形之平均数、标准差及信度系数
B.网志人际关系之因素分析
本研究问卷第三部分“网志人际关系问题”采用五项人际关系量表,每一项各有若干测验题目测量人际关系,经因素分析法分析出三项因素,分别是“寻求知己”、“团体力量”与“人际吸引”。
“因素一”包括7个题项,命名为“寻求知己”,且因素负荷量的多寡依序为:
“因素二”包括6个题项,命名为“团体力量”,且因素负荷量的多寡依序为:
“因素三”包括2个题项,命名为“人际吸引”,且因素负荷量的多寡依序为:
此15项的人际关系题项分类出的三个因素,共占解释总变异量的52.89%。其中,因素一“寻求知己”可解释总变异量的23.50%(平均数25.03),解释力最强;因素二“团体力量”可解释总变异量的20.24%(平均数18.80);因素三“人际吸引”可解释总变异量的9.14%(平均数5.40),可见“寻求知己”的频率最强,其次为“团体力量”,“人际吸引”最弱(见表2)。
表2 人际关系之平均数、标准差及信度系数
四、研究发现
1.网志中“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之关联分析
本单元探究网志中“自我揭露”情形与“人际关系”之间是否有关联性存在。研究者以皮尔森相关分析法,分析网志中“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的关联性,发现以下结果,见表3:
表3 网志中“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之相关分析
***表示P<0.001。
(1)“寻求知己”与“自我揭露”因素构面之影响。
“人际关系”因素之“寻求知己”和“印象形成”、“亲密表达”、“本尊与分身”及“自我描述”等四个“自我揭露”因素经统计之后呈现正相关,即印象形成的程度愈强,寻求知己的动机愈高(r= 0.679,P= 0.000);亲密表达的程度愈强,寻求知己的动机也愈高(r= 0.533,P= 0.000);另外,本尊与分身的程度愈强,寻求知己的动机相对愈高(r= 0.336,P= 0.000);最后,自我描述的程度愈强,寻求知己的动机愈高(r= 0.311,P=0.000)。亦即“人际关系”之“寻求知己”的动机愈高,“印象形成”、“亲密表达”、“本尊与分身”及“自我描述”的程度相对愈强。而这四个动机因素中,又以“印象形成”、“亲密表达”与“人际关系”之“寻求知己”的相关性最高(P<0.001)。
由“印象形成”因素相关系数高于其他自我揭露因素可以推论,博客们对于在网志里形塑自我形象以寻求知己是非常看重的。他们运用网志版面与文字描述贴近读者,自我描述、表达情感,甚至以匿名性的方式创造另一个身份,动机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博客欣赏,让阅读者透过计算机上的信息了解博客所要表达的意念,寻求进一步的人际互动关系。
(2)“团体力量”与“自我揭露”因素构面之影响。
“人际关系”之“团体力量”和“印象形成”、“亲密表达”、“本尊与分身”及“自我描述”等四个“自我揭露”因素经统计之后呈现正相关,即印象形成的程度愈强,团体力量的动机愈高(r= 0.521,P= 0.000);亲密表达的程度愈强,团体力量的动机也愈高(r= 0.381,P= 0.000);其次,本尊与分身的程度愈强,团体力量的动机愈高(r= 0.362,P= 0.000);另外,自我描述的程度愈强,团体力量的动机也愈高(r= 0.398,P=0.000)。亦即“人际关系”之“团体力量”的动机愈高,“印象形成”、“亲密表达”、“本尊与分身”及“自我描述”的程度相对愈强。而这四个动机因素中,又以“印象形成”与“人际关系”之“团体力量”的相关性最高(P<0.001)。
由以上结果获知,“印象形成”在人际关系因素“团体力量”相关系数中仍是最高;然而,人际关系因素“寻求知己”与“团体力量”在自我揭露因素相关系数比较之下,“寻求知己”依然高于“团体力量”,于是可以推论,博客积极建立网志形象,在网络中形成一股团体力量,通过博客意念的表达,凝聚共识,寻求认同,更容易找到观念相近的人,强化彼此的看法。
(3)“人际吸引”与“自我揭露”因素构面之影响。
“人际关系”之“人际吸引”和“印象形成”、“亲密表达”、“本尊与分身”及“自我描述”等四个“自我揭露”因素皆呈现负相关,即P值皆大于0.05,亦即“人际关系”之“人际吸引”的动机与“印象形成”、“亲密表达”、“本尊与分身”及“自我描述”这四个动机因素并无相关性。
以上结果皆无相关性,于是可以推论,虽然博客会在网志上建立人际关系,但毕竟要熟悉某人需要较长的时间,长期参与者比较容易建立起私人关系,也因为计算机中介传播的匿名性与远距在场的特性,使得过度理想化对象的想法却步不前,以至于人际吸引无法与自我揭露四个因素构面呈现相关性。
2.网志中“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之净相关分析
网志中“自我揭露”情形与“人际关系”之间可能受到其他变项的干扰,本单元为此进行控制分析,并且排除“人际关系”因素变项之“人际吸引”这一无相关性的变项,做净相关分析。网志中“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的关联性,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项”与“网志书写行为”之后,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网志中“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之净相关分析
***表示P<0.001。
(1)“寻求知己”与“自我揭露”因素构面之净相关分析。
“人际关系”之“寻求知己”和“印象形成”(r= 0.635 2,P= 0.000)、“亲密表达”(r= 0.509 9,P= 0.000)、“本尊与分身”(r= 0.287 4,P= 0.000)及“自我描述”(r= 0.247 0,P= 0.000)这四个“自我揭露”因素呈现正相关,即这四个“自我揭露”因素变项的程度愈强,寻求知己的动机愈高。而在这四个动机因素中,“印象形成”、“亲密表达”与“人际关系”之“寻求知己”的相关性最高(P<0.001)。
在行为及社会科学领域中,有时研究者发现两个变项之间有某种关系存在,但实际上这两个变项间的相关很可能是透过第三个变项造成的,如果把第三个有显著相关的变项去除后,则前两个变项间的相关度可能就很低(吴明隆、涂金堂,2005)。然而,本研究依上述结果得知,“人口学变项”与“网志书写行为”去除后,并不影响“人际关系”之“寻求知己”与自我揭露四个因素变项的相关性。
(2)“团体力量”与“自我揭露”因素构面之净相关分析。
“人际关系”之“团体力量”和“印象形成”(r= 0.466 2,P= 0.000)、“亲密表达”(r=0.370 7,P= 0.000)、“本尊与分身”(r= 0.302 6,P= 0.000)及“自我描述”(r= 0.314 5,P= 0.000)这四个“自我揭露”因素呈现正相关,以上数据说明,这四个“自我揭露”因素变项的程度愈强,网志上团体力量的动机愈高。而这四个动机因素中,“印象形成”与“人际关系”之“团体力量”的相关性最高(P<0.001)。
以上统计结果发现,把第三个有显著相关的变项去除后,“人际关系”之“团体力量”与自我揭露四个因素变项依然相关性甚高,不受控制变项之影响。
五、结论
本研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探讨网志中自我揭露后之网络人际关系是否有正面的相关性。研究显示,网志中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之变项,经由统计结果发现,相关情形相当良好,皆呈现正相关,即P值皆小于0.05。人际关系三个因素变项唯一呈现负相关的是“人际吸引”,它与自我揭露因素四个变项皆无相关性,即P值皆大于0.05。此结果表示,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之间相关性甚强。再者,为了排除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相关性可能受到的第三变项的干扰,控制了“控制变项”——人口学变项与书写行为变项,并且排除了在相关统计时无相关性的“人际吸引”因素,以净相关统计其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其相关性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更确定了自我揭露与网络人际关系是非常有关联的。更可以推论,自我揭露程度愈强,网络人际关系愈活络。本研究依以下几个主题进行讨论。
形塑个人网络印象。本研究发现,“寻求知己”与自我揭露因素构面——“印象形成”与“亲密表达”的相关系数高于“团体力量”与自我揭露因素构面的相关系数,而“团体力量”与自我揭露因素构面——“本尊与分身”与“自我描述”的相关系数却高于“寻求知己”与自我揭露因素构面的相关系数,于是可以推论,博客们在网络上“寻求知己”时,对于自我形象的建构较为看重,博客可以在自己的网志上书写或选取网志版面形式塑造自我形象,透过私人日记、心情随笔、散文、诗句或小说甚至照片等方式适当表达自己生活周遭所发生的种种事情,使网志浏览者留下深刻印象。这些自我揭露行为都是为了寻求其他博客们的认同与支持,经由浏览增加人气,如能对文章表达适当的意见,回响功能便已开启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网络,社群的观念就此产生,这也是一般网志书写者乐意见到的现象。
虚拟社群团体力量。有些人同意称网络上的团体为“社群”,经由在线的社会互动来操弄认同,意味着上网者正在孕育一个新的社群;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根据他们外在的样貌或所居住的地方形成社会结构,而是依据自己所想、所信、所感兴趣的事物(江淑琳译,2004)。Rheingold(1993: 5)将虚拟社群定义为是一种“源自网络的社会集合体,以形成网际空间上的人际关系网络;当有足够的人数进行足够的公共讨论时,这种具有人类情感的社会集合体便会出现”。于是,虚拟社群形成,日渐成为网络中的“团体力量”,而此力量的成形有赖于每一位博客的认同与支持。自然地,博客们在筛选对方是否可以成为朋友时,较为关心的是坐在计算机那一方的人是不是本人,还是自我建构之下的分身,也关注那个人在网志上的自我描述够不够真诚,所以,博客们经常透过回响与留言版机制讨论文章主题,声援作者也不在其下,经过相互认同与支持之后,渐渐地酝酿成一股虚拟世界的团体力量,达到人际传播的效果。
临床研究发现,每个人对外在力量在其生活中有多少控制力量与影响力,持不同看法,而以控制观(locus of control)来思索这个问题时,将控制观分成“内定控制观”和“外定控制观”。研究结果发现,这些观点和个人生活的许多面向有关。内定控制观较强的人,比较会在学校表现突出、在商场上成功、会赚钱等,他们对自己掌控环境的能力持乐观、正面的态度(Rotter,1973)。将之推及因特网,由于网络让使用者有很大的掌控能力,更可以印证这一族群比其他族群更容易掌控自我揭露,而形成网络人际关系。国际知名传播学者Goffman(1959: 111)认为,我们花费大部分的清醒时间来从事所谓的“印象管理”,意思是说,形塑别人的印象并且持续地影响他人对我们的印象;而传播学者Thurlow(2004: 52)引申此论点,做了更加贴切的描述:我们不只在计算机中介传播里,将一片片关于人们的信息拼凑在一起,并且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关于我们的正确观念,事实上,我们总是花费许多时间这样做,即使我们喜欢说自己并不会因被人们如何看待所困扰。这也就是为什么传播就像“信息游戏”,我们努力找寻有关他人的信息,并且决定他们应该知道我们的一些事情,这样可能看起来像信息管理,然而,我们真正想要知道他人信息的唯一理由,就是能够支撑我们与他人之间建立人际关系。因此,网络空间的奥妙在于可以任由我们塑造,而我们在使用之际,即在创造这个空间,重新塑造这个空间,也塑造一个虚拟空间中的自己。
真实与谎言之间。当然,博客理应知道虚拟世界中真实与谎言只有一线之隔,面对上线时冰冷的计算机荧光幕,而不是实体的人物对象,键盘敲打出来的词组与离线生活中的思维一致吗?网志中的自我描述一定是真实的吗?也许,正与你谈的天花乱坠的是一只训练有术的猿猴。所以,依据推论,这就是虚拟世界里难以达到人际吸引与自我揭露有相关性统计数据的原因吧!
本研究里发现人际关系因素中的“人际吸引”这一变项与自我揭露变项皆无相关的统计结果,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议题。虽然有研究显示,刚开始在网络上与他人互动时自我揭露得越多,互相喜欢的程度越高于离线生活中面对面的互动(Bargh,et al.,2002; Joinson,2001; McKenna,et al.,2002; Tidwell&Walther,2002),但是,博客们知道,虚拟世界充斥着许多谎言、欺骗与角色扮演,不比离线生活来得实际。以计算机中介传播的观点解释,因特网传播中有着隐秘性与匿名性的特质,书写者可以隐瞒性别、年龄,让这个虚拟世界充满新奇与刺激,博客们更可以大方地揭露自己,更大胆地执行网络交友,在网志里用心地想象出关于其他博客的信息,并且期望其他博客能够得到关于自己网志的正确信息,甚至远比离线生活面对面交友更活跃。计算机中介传播中的“超人际传播”观念指出:计算机中介传播能够真正地更加友善、社会化与亲密,甚至超过面对面传播(Walther,1996),此观点应验了本研究的结果。
在线与离线之人际吸引。许多文献里谈到,网络人际吸引是通过网络交往之后彼此相互吸引,而后在离线生活中相约见面,也许进一步成为好朋友或产生恋情。但毕竟这一切似乎都无法如预期想象中美好,所有虚拟世界中的想象,都必须回归到真实世界中。尽管网络蓬勃发展成为一种人际吸引的媒介,网友们总会认为网络是能让人们互相认识、吸引、陷入爱情的好管道,然而,人类与因特网的本质让网络上所建立的关系很脆弱,大家可能揭露得太多、太快,并把对方理想化,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角色扮演、欺骗与匿名性也让网络上发展的关系变得很危险(Wallace,1999: 155)。虽然博客可以在网志里充分地展现自我、揭露自己、寻求知己,更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建立社群,形成团体力量,但是对于网络中充斥着的不确定性仍然有所防备,以至于网志的人际吸引无法有相关性统计来证实。
有鉴于此,本研究也针对在线的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的形成是否有别于离线时的交友方式进行探讨。一开始交友时,以面对面方式进行,排除了在线人际吸引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场域情境下发展出友情,容易达成人际吸引的目的。当人们彼此接触时,吸引力就此萌生,人与人的接触经常在不经意的状况下发生,也可能因为座位、居住环境或工作因素而使某些人的接触较为频繁,身体的接近性(physical proximity)往往成为吸引他人注意的第一步(曾华源、刘晓春译,2000)。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很直接地感受到对方的情绪状态,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与我们交朋友,情感的接触是直接的、可见的,不论是透过语言还是非语言传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对方的温度。于是,相信彼此的评价是正面时,我们就会表现较多的自我揭露,较多正面的态度,和别人之间眼神的交流会频繁起来,说话时的口气也较为温和,人际吸引力愈来愈强,亲密感、人际关系因此也愈来愈良好。前述论点在计算机中介传播中是不可能发生的行为。尽管社会心理学者提出,重复曝光(repeated exposure)或经常接触此种刺激时,人对这个刺激的正面评价就会提高(Zajonc,1968);或者,相似性愈多,吸引力愈大(Byren,1961b; Schachter,1951; Smith,1957)等理论已应用在现今的计算机中介传播理论上,都无法证明在线的人际吸引能与离线生活中的人际吸引相提并论。
另外,Walther(1992: 190)的“社会信息过程”(SIP)理论强调,面对面传播与计算机中介传播之间的差异基本上应该不复存在,这不是说面对面传播与计算机中介传播之间没有差异,而是说,人们在网络上的互动能够补偿面对面互动的不足,而且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换言之,刚开始在现实生活中交友,经由适度的自我揭露产生人际关系,甚至有更深一层的交往时,是比在线的人际吸引来得实际许多,而若是经由彼此在网络上的互动,显然能够加强在离线生活互动上的不足;反之,倘若一开始的相识从在线开始,这种人际上的吸引,相信与本研究预测的一致,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身体的接近性应该是最大的致命伤。当然,人们能够选择利用网络媒体,如利用网志这样的工具来传达友情与爱情,虽然有可能导致不友善与冷淡的互动,然而,人们可能会发现,他们有能力使用计算机中介传播代替面对面互动或者弥补面对面互动中的不足,并且他们仍然能够维持满意且温暖的人际关系。
是谁在Blog。网志是现今因特网中炙手可热的工具,研究者试图了解,是什么样的人口经常在使用网志?本研究发现,网志书写的人口学变项比例以女性居多,比男性多将近三成;年龄集中在21~30岁这个阶层,大专以上程度所占的人口最高;而博客几乎每天浏览与书写半小时以上。
本研究发现,女性书写网志多于男性,而在浏览网志上却是相反,男性多于女性。由此可见,女性心思细腻的程度易于表现在书写上,抒发情感。Pearson、Turner和Todd-Mancillas(1991)三位学者发现,女人比男人易于揭露自己,揭露得比男人多,而且比男人更能察觉影响其自我揭露的线索,然而,这种推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Hill and Stull,1987),而本研究结果符合Pearson等学者的理论。但是值得探讨的是,性别、年龄真的可以影响男女自我揭露的程度吗?网络中的匿名性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学者Thurlow在其2004年的著作里再次叙述了网络匿名性的重要发展:通过计算机中介传播所提供的相关匿名性,特别是在聊天室、电子布告栏、新闻群组等互动次系统中,匿名性被宣称是为去实体化而铺路。去实体化意指认同不再是依赖于你的身体外观,或是被你的身体外观所束缚(Thurlow,2004: 99)。因此,归化于网络空间的子民,都是虚拟子民——也就是说,不论是和那个空间的互动,或是在那个空间的活动,我们的人身都没有作用(宋伟航译,2000)。于是可以证明,计算机中介传播的匿名性能让性别与年龄模糊化,以至于不会干扰网志中自我揭露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性。
最后,从2004年底到2005年,中国台湾地区的网志才真正起飞,落后欧美国家和地区将近一两年的时间。报纸、电视台、杂志等传播媒体争相报道,甚至请专家座谈,如火如荼地展开一连串的活动,都是为了让这个已在全球发光发热的网络新宠儿在中国台湾地区延烧。目前网志使用者中学生和年轻族群占大多数,市场开发者从原始的在线书写功能为出发点,在网络使用功能上力求进步,研发出可以上传照片、播放音乐甚至播放影片的功能,为了抓住年轻族群,让PDA、手机都能书写网志。由于传播科技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通过网络上新工具的传播模式,虚拟世界的人际关系更值得探讨。Straubhaar在1996年的著作里已经写到,计算机与传播科技之融合会改变我们置身的世界,而所花费在传播通讯上的时间将占我们日常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比例(Straubhaar,1996)。Graham在1999年时也提出因特网是一种传播方式,与印刷传播一样,两者都极度依赖书写文字,而且他认为因特网应视为在文字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时间流逝所发明出来的一种传播方式(Graham,1999)。以上两位学者的理论,印证了目前网志在因特网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Robert A.Baron&Donn Byrne(2000),《社会心理学》(曾华源、刘晓春译)。台北:洪叶文化。
陈大任(2004年3月24日),“她们在Blog相遇”。《中国时报》“消费副刊”。
陈姿羽(2004年2月8日),“当网络遇上破碎恋情”。《联合报》“联合报副刊”。
Dodge&Kitchin(2004),《网络空间的图像》(江淑琳译)。台北:韦伯文化。
蕃薯藤(2003),“2003年网络大调查”。引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3/p1.html。
林克寰(2003),“部落格与全民媒体化”。引自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2&f_SUB_ID= 5&f_ART_ID= 205。
Mart(2004年7月1日),“台湾的Blogger主力族群调查”。引自http://blog.markplace.net/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 128&blogId= 1。
美联社纽约电(2005),“网志读者人数显著增多网络传播影响越来越大”。
Paul Levinson(2000),《数位麦克卢汉》(宋伟航译)。台北:猫头鹰出版。
史倩玲(2005),“中文Blog,谁能引领风骚?”。《数位时代》,第108期。
Straubhaar J.&LaRose R.(1996),《传播媒介与信息社会》(涂瑞华译)。台北:亚太出版社。
Robert Scoble and Shel Israel(2006),《商业裸体革命》(李宛蓉译)。台北:商周出版社。
吴明隆、涂金堂(2005),《SPSS与统计应用分析》。台北:五南出版。
艺立协(2003),《BLOG部落网格线上出版、网络日志实作》。台北:上奇出版事业处。
Rudolph F.Verderber&Kathleen S.Verderber(1996),《人际关系与沟通》(曾端真、曾玲珉译)。台北:扬智文化出版。
周易正(2003年10月26日),“个人日志,全球发声”。《中国时报》“开卷”。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网络心理课题组(2003年8月),“Blog调查题项”。引自http://www.psy.zsu.edu.cn/blog1.htm。
Altman I.and Taylor D.(1973).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New York: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Bargh,J.A.,McKenna,K.Y.A.,&Fitzsimons,G.M.(2002).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True Self”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58,33 48.
Byrne,D.(1961b).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Attitude Similarity.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2,713 715.
Charles T.Hill and Donald E.Stull(1987).Gender and Self-Disclosure: Strategies for Exploring the Issues.In John H.Berg and Valerian J.Derlega(Eds.),Self-Disclosure: Theory,Research,and Therapy(p.95).New York: Plenum Press.
Duck S.and Gilmour R.(1981).Personal Relationships,London: Academic Press.
Elkind,D.(1967).Egocentrism in Adolescence.Child Development,38,1025 1034.
France A.(1921).The Quotation Page,Auther Index.From http://www.quotationspage.com/quotes/Anatole_France/.
Garthoeffner,J.L.,Henry,C.S.,&Robinson,L.C.(1993).The Modifi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al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Psychological Reports,73,995 1004.
GudykunstW.B.and Kim Y.Y.(1992).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nd ed(p.202).New York: McGraw-Hill.
Goffman E.(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Regionsand Region Behavior(pp.111 140).Doubleday Anchor Books: Garden City,New York.
Huston,T.L.(1974).A perspective o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In T.L.Huston(Ed.),Foundations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pp.3 28).Orlando,FL: Academic Press.
Joinson,A.N.(2001).Self-disclosur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Role of Self-awareness and Visual Anonymity.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31,177 192.
McKenna,K.Y.A.,Green,A.S.,&Gleason,M.E.J.(2002).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What's the Big Attractio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58,9 31.
Morahan-Martin,J.&Schumacher,P.(2003).Loneliness and Social Uses of the Interne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19,659 671.
Miller,G.R.and Sunnafrank M.J.(1982).All Is for One But One Is Not for All: A Conceptual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In Frank E.X.dance(Ed.),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 Comparative Essays(pp.220 242).New York: Harper&Row.
Parks,M.R.,&Floyd,K.(1996).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6: 1,80 97.
Pearson J.C.,Turner L.H.,and Todd-Mancillas W.(1991).Gender and Communication,2nd(ed.)(pp.177).Dubuque,Iowa:Wm.C.Brown.
Prisbell M.and Andersen J.F.(1980).Th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Homophily,Ievel of Uncertainty,Feeling Good,Safety,and Self-disclosur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8(Summer): 22 33.
Perseus Blog Servery(2004).“The Blogging Iceberg-of4.12 Million Hosted Weblogs,Most Little Seen,Quickly Abandoned”From http://www.perseus.com/blogsurvey/thebloggingiceberg.html.
Rafaeli,S.and Sudweeks,F.(1997).Networked Interactivity.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4).
Rheingold,H.(1993).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Addison.Wesley,New York.
Rotter,J.(1973).Internal-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Scales.In J.P.Robinson and R.P.Shaver(Eds.),Measures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Ann Arbor: Institute for Social Reasearch.
Schachter,S.(1951).Deviation,Rejection,an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46,190 207.
SchutzW.(1966).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Palo Alto,Calif.: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Smith,A.,J.(1957).Similarity of Valuesand Its Relation to Acceptanceand the Projection of Similarity.Journal of Psychology,43,251 260.
Tidwell,L.C.&Walther,J.B.(2002).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ffects on Disclosure,Impressions,and Interpersonal Evaluations: Getting to Know One Another a Bit at a Time.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8,317 348.
Thibaut J.W.and Kelley H.H.(1986).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2nd ed(pp.9 30).New Brunswick,N.J.: Transaction Books.
Thurlow C.,Lengel L.and Tomic A.(2004).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Internet.
Trenholm S.(1991).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2nd ed(p.191).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Wallace,P.(1999).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lther,J.B.(1992).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Communication Research,19,52 90.
Walther,B.(1996).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23,1&3 43.
Wynn,E.,and Katz,J.E.(1997).Hyperbole over Cyberspace: Self-presentation&Social Boundaries in Internet Home Page and Discourse.The Information Society,13(4),297 328.
Zajonc,R.B.(1968).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monograph).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1 2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xposure of Blogger'sW riting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Internet
Tang Yunyi Wu Mengxuan
Abstract: For recently years,it is a very popular way“web log”on website for network population.To draw other“bloggers”attention,one could release his emotion by writing essay,fiction,prose,and keeping diary in his personalweb log.
Researchers expected to disclose the relation between“self-disclosure writing”and“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net”.The exploration for this research is emphasis on the above two points.
Themethod for this research's data collection is vi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website.There are 252 valid samplings show that“self-disclosure”is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and has four factors such as“impression formation”,“liking and loving”,“online role play”and“selfdescription”.And“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net”has factors of“finding others of like mind”,“group dynamics”and“interpersonal
attraction”.Through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we found two points of view,and they are as the following:
1.The correlation for every factor reaches a significant level between“self-disclosure”and“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net”.
2.The four factors in“self-disclosure”and every factor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net”show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sides,by the way of pe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above relation still can reach a significant level by controlling“population variable”and“writing behavior variable”.
In view of the above,“self-disclosure”of blogger's writing is higher,“finding others of like mind”and“group dynamics”is stronger,and“interpersonal attraction”in“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net”is weaker.
Keywords: web-log,blog writings,self-disclosur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Internet
【注释】
(1)社会心理学研究指出,“团体极化”现象或许能解释为什么网络上常出现极端的看法,却没有中庸的声音。一个人可能在开始时对某个问题持中庸看法,可是在跟其他人交谈过后,他的立场却会从中间地带转向极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