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成果回顾

历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成果回顾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大陆首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于2004年5月22日~23日在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传播学界的100多位嘉宾出席了会议,并就网络传播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本次年会围绕“中国网络传播事业:挑战与对策”这一主题,集中研讨了四个子题,分别为:网络传播与中国社会变革;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研究;中国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与学科建设;学术网站及传媒频道的生存与发展。

历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成果回顾(1)

杜骏飞 等

中国网络传播事业:何谓挑战?如何应对?

——2004年首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综述

中国大陆首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CHINA CMC Annul Convention)于2004年5月22日~23日在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传播学界的100多位嘉宾出席了会议,并就网络传播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本次年会围绕“中国网络传播事业:挑战与对策”这一主题,集中研讨了四个子题,分别为:网络传播与中国社会变革;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研究;中国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与学科建设;学术网站及传媒频道的生存与发展。

年会得到了广大学界和业界的热烈响应,征稿通知发出后,共收到来自海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单位的学术论文和计划书百余篇。组委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对论文进行了匿名评审,从中遴选出论文64篇(份),收录进年会论文集。会议期间,主办方除安排了盛大的开幕式和大会主题报告外,还组织了12场分组讨论,内容涉及“网络传播:社会与经济发展”、“网络传播:民主与政治”、“网络传播理论研究”、“网络调查和统计方法研究”、“网络新闻传播与教育研究”等方面。来自海内外网络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国内部分网站高层管理人员等近百人参加了本次年会。

1.网络传播与中国社会变革

与会者分别探讨了网络传播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网络传播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为许多研究者所关注,并形成了不同观点互相交锋的格局。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张咏华认为,网络媒体兴起后,参与到当前民主政治加速化的进程,并与传统的新闻传媒产生互动。网络媒体为公众参政议政、行使政治权力提供了具有互动、便捷等特点的新渠道,从而同公民参政议政的新发展紧密相连。黑龙江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郑亚楠则通过对2004年初发生在哈尔滨的“宝马撞人案”的分析,指出网络传播的技术特质决定了它是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天然平台,而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建立双向互动的政府信息沟通渠道和信息发布机制,则不仅是对公众民意诉求渴望和知情权的尊重,更是一个高效、负责的政府应有的职责和法定义务。而暨南大学新闻学院的彭伟步则指出了网上民主的缺陷,他认为这种缺陷主要表现为:网上民主欠缺代表性,网民的声音有缺陷和网上民主影响司法公正。

针对网络传播与经济发展这一命题,与会学者既有从宏观角度来分析网络传播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有从微观角度来考量网络传播对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塑造的影响。前者如宁波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刘光磊,他主要关注的是我国东西部地区的数字鸿沟以及这一现象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他从聚合媒介和游离媒介的角度来考察数字鸿沟的成因,并指出了在我国填平数字鸿沟的可行性和主要途径。后者如来自零点研究集团的吴垠、张慧,他们选取部分美国、日本及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为样本,对这些企业网站的首页通过内容分析、类比分析等手段,来揭示三国企业不同的文化倾向,从而为我国企业通过网络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与会代表还分别从“异化”、“后现代”、“信息乌托邦”等角度来探讨网络传播与现代社会文化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钟瑛从社会层面与人本层面对网络异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网络异化的负面影响进行探讨,指出网络异化造成个人人格的分裂并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网络异化支撑社会异端从而助长了非主流思想的发展。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品良通过分析网络的虚拟性、复制性、符号化、去中心化等特点,指出网络文化传播大多是即时性、娱乐性、消费性的,它创造了更多信息的获取和复制、转换的手段,造成信息数量激增,质量迅速下降,也就进一步推动了大众文化的潮流,使精英文化与学术信息被挤占到次要的位置,突出了本雅明、詹姆逊所阐述的后现代性特征。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周雷认为,基于因特网的虚拟传播异步性、去中心化、非线性和非历史性等特质,一方面使得网络成为一种平权化的信息交互平台,另一方面也对“公共领域”的构建产生消极影响。在虚拟信息的交往中,时间和空间的稀缺使得真正严肃、细节化的信息剥落,碎片化的、游戏性的信息大行其道。这些因素使得“虚拟信息交往”构建的是个人化、风格化的“信息乌托邦”,而不是一个公众导向的“公共领域”。

2.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研究

互联网新技术及其带来的网络媒体的新变革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方兴东等对新兴的博客(Blog)现象作了深入的研究,指出博客是互联网技术促成的一次新的媒体革命,是真正来自草根的个人媒体力量的体现。博客的出现集中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媒体界所体现的商业化垄断与非商业化自由,大众化传播与个性化(分众化、小众化)表达,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三个基本的矛盾、方向和互动,并在对未来博客的价值取向、内在机制做出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分别就“博客作为媒体开放源代码”和“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做了深入的阐述。

虚拟社区是网络媒体生态研究的另一个焦点。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杜骏飞探讨了虚拟社区的社会实在性问题,他认为虚拟社区作为“物象的”或“拟真的”社区,是在意识中真实存在的物理图景,其“虚拟”一词的所指,是一种更为深刻和确实的“主观客观”。他指出,虚拟性只是虚拟社区的表象,实在性却是它的灵魂。虚拟社区的诞生所带来的最重要的理论意义是:一种崭新的未定义的人群,可以实在地存在于虚空之中。虚拟社区,不仅可以有效地指涉和展现人类的生活,而且有能力在本质上实现生活本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彭兰则选择了人民网强国论坛这一典型社区进行了个案研究,探讨了这一个案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其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她指出,强国论坛最为重要的实践价值在于:一是为普通民众打开了一条更为畅达的“下情上达”的渠道;二是由于其特殊的传统媒体背景以及它自身的民间属性,不仅使其成为一种对话的渠道,还使它担负起更重要的双重功能:它既是人们观察中国政治动向的一个窗口,又是人们了解中国民意的一个窗口。而在理论范畴,她则主要阐述了强国论坛作为公共话语空间的特点、优势和不足,指出应让强国论坛从“公共领域”的神话中走出来。

3.中国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与学科建设

许多学者都提出了研究网络传播或在网络传播背景下研究传播理论的新视角。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殷晓蓉从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了网络传播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主要探讨了中西文字建构差异、网络数字语言特性、中国语言“历史编码”作用的消解以及对“会意文字”的回归等问题。中国科技大学信息与决策研究所所长汤书昆等则基于网络传播系统的复杂性结构,来探讨基于小世界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特征将会对网络传播乃至网络社会的变革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主张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探索网络传播系统复杂结构的形成,从而探索网络传播的拓扑结构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理论视角。作者认为,在研究中可以受“小世界”模型的启发更好地理解“地球村”的概念,通过传播网络的结构分析“地球村”形成的内在机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胡翼青则从传播理论研究的一个传统领域——效果研究入手,分析网络传播对经典传播效果研究理论的冲击和挑战。他认为,网络时代的效果研究必然向着二元化、人性化和整合化的方向发展与变迁。他还应用实证的方法,对传统效果研究中的两大重要理论——“使用与满足”和“沉默的螺旋”进行了验证,认为网络“使用与满足”现象比传统媒体的“使用与满足”现象更加明显,而同时,在虚拟社会中,“反沉默的螺旋”的现象时有发生。

网络传播的研究方法问题也为与会学者所普遍关注。在各组的讨论中,许多评议人都纷纷就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论证的严密性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调查统计研究所教授柯惠新及该院研究生王锡苓、黄刚等以网络调查和统计方法研究为主题组成了调查组,柯惠新、王锡苓在对亚太五区/国数字鸿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运用二手资料分析的方法,从ICT设施、自主使用程度、个人技能、社会支持及利用互联网的目的五个维度对亚太五区/国的数字鸿沟现象进行描述,并探讨个人社会经济地位、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及居住地区等多种内在因素。黄刚、黄可等则着眼于网络传播研究方法更为操作层面上的问题:网络调查中的问卷设计和中文网络论坛研究的抽样设计。

网络新闻传播教育也是网络传播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赵志立总结了网络新闻传播教育在中国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认为网络新闻传播理论创新是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的基础,网络新闻传播教育应面向实践培养复合型人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文秘系李建英则总结了网络传播教育的主要目标:培养具备新闻传播职业素质、掌握熟练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应注意坚持“人文精神第一,媒体技术第二”,坚持与实践相结合。

4.网站与传媒频道的生存与发展

网站与传媒频道的生存与发展这一议题不但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参与,而且来自新浪网、人民网、千龙网、中华传媒网、传播研究网以及中国江苏网、紫金网等网站或传媒频道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共同参与,分别组成了两场专题讨论。新浪全球资深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在年会主题发言中指出:门户网站必须坚持对网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基本运营原则,必须不懈地改善自己的工作,加强自身的管理。与成熟的传统媒体相比,年轻的网络媒体更需要防止滥用媒体权力,谨防媒体暴力的出现。不能无原则地迁就部分受众,为了流量而一味追求低级趣味。也不能哗众取宠、人云亦云,成为非理性情绪的集散地和放大器。稳定与持续发展来之不易,中国的网络媒体更需要展示它的建设性作用而不是破坏力量。陈彤还与学界专家杜骏飞、方兴东、彭兰等就网络新闻的特征、网络中的“意见流”作用、商业网站与传统媒体网站的不同发展之道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与会代表都认为本次网络传播年会对推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闵大洪在主题报告中指出的那样,1994年至2004年这十年,中国大陆已初步建立起中国互联网传播学科,今后十年,应将这一学科的学术地位和研究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阶段,而年会的创办标志着学界同仁站在了学科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上。

(执笔:杜骏飞、秦州、耿婷、孙艺)

网络社会传播与控制:悖论解析

——2005年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综述

2004~2005年,中国的网络传播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也出现了诸多新的、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研究课题。有关网络社会的传播与控制问题成为最为迫切的研究热点之一,与此相关联的则是:构成当下中国网络社会基本形态框架的博客门户、数字城市、电信传播、新型虚拟社区等,正在谱写最新的媒介文明。

在此背景下,学界和业界同仁于2005年11月4日~6日在南京举办了“2005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会议的主办方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及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协办方为新浪网、博客网、南京龙虎网、JsMap江苏地图网。

本次年会的主题为——网络社会:传播与控制。会议包括五个基本研究主题专场和一场workshop。五个基本研究主题分别是:博客研究专场;数字城市、无线网络传播研究专场;网络新闻媒体发展研究专场;网络社会的传播与控制研究专场;网络社区研究专场。而会议最后的workshop的主题是: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研究前沿。

大会主题发言由国家信息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熊澄宇主持,主题报告人及其主题分别为——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教授陈卫星:“网络社会结构定义与控制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闵大洪:“关于中国博客发展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新一代互联网:再次改写的新闻传播景观”;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顾东冬:“体制与资源——新闻网站的运作与发展”;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副教授陈霓:“A Comparative Study: Students' Perception of and Attitudes Toward Online Commercials—Hong Kong Vs.Mainland China”。

1.博客研究专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金兼斌基于大量数据,对博客写作的可持续性问题作了实证性研究,分析了有哪些因素决定了博客是否继续写作,这些因素之间的结构如何,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蕾报告了她对于博客现象与传统出版关系的研究,她对比了博客与传统出版在传播模式上的不同,认为博客的出现对传统出版有一定的冲击,但是最后将会与传统出版形成一种全新的格局,彼此共存,共同发展。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郑智斌以“博客与维客对比分析”为题,分析了正在兴起的博客和维客各自的不同特点,认为这两种技术分别突出了个人性和公共性,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模式和价值取向,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向度的复杂性。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祁林的报告的主题是“补偿性媒介理论与互联网的未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刘津探讨了博客私人日志的传播特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教曾凡斌对中美博客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不同作了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周玉黍则从“新人际沟通场域的构建”的视角探讨了博客的价值和意义。

几位来自业界的媒介领袖也参加了这个单元的学术讨论。其中,博客网创始人、董事长、CEO方兴东博士作了主题为“我们所理解的博客文化”的报告,而新浪网副总编侯晓强的演讲题目则为“新浪博客:宏大现实与远大前程”。

2.无线网络传播研究专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匡文波以国际化视野,报告了他对于手机媒体传播发展研究的宏观构想。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的蒋宏教授、戴永明副教授从“社会动员新工具”的角度探讨了手机的未来发展潜力,他们认为,由于手机具有移动性、人际交流特性等有别于传统大众媒介的特性,随着它的普及和技术的革新,必将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动员工具。

由于该议题涉及大量业界进程问题,因此也吸引了颇多的技术研究者。中国军械工程学院研究生院宋体柏、贺震中、杨洪路提交的论文为“无线Ad Hoc网络的研究”。河南理工大学李卫贤、王娟报告了他们对基于Web Services的数字城市的基本估价。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叶伟芳探索了基于P2P的搜索技术和方法。而上海师范大学蔡新则对移动多媒体教育系统框架作了精细的研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资深业界人士,JsMap江苏地图网总经理、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晓清以“城市搜索、网络服务与手机通讯”为题,作了非常专业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学界代表们的极大兴趣。

3.网络社会的传播与控制研究专场

南京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李永刚从历史分期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互联网管制的理念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以“汇聚与分权”为关键词,分析了变革中的互联网将会对中国社会的话语权力所形成的冲击,她认为,互联网中正在发生的一系列变革正在把互联网带向两种趋向:汇聚与分权。她逐一分析了互联网中各种正在发生的技术变革对互联网将会产生的影响,指出这两个趋向的共同目标是创造一个更为高效而平等的网络社会,但是技术的日益发展必将带来产业上的震荡,并引起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各种力量的较量。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咏华的论文探讨了中国互联网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若干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钟瑛对中国互联网管理模式及特征作了详尽的实证研究,她认为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管理,在这一模式之下,以立法管理、行政监督、技术控制、行业自律等手段进行网络控制与导向,由此所形成的基本特征是:发展与控制并行不悖;政策与法规相结合;社会监督与个体自律并重;适应网络经营者成分多元的分类管理。此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赵志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张瑜、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传播系副教授谢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胡翼青等也都报告了他们对于网络空间的社会聚集与传播控制之间的关系的观点。

不同于以上宏观理论研究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刘瑛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互联网在中国重大疾病控制中的传播功能。台湾元智大学资讯社会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左正东、陈晓菁则从一个实例出发,研究了互联网的族群社团、艺文网站和文化政策的互动关系。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与传播系博士研究生彭泰权实证分析了“媒介·对话·公共舆论·参与”四者之间的交互因素,设计了衡量互联网对公共领域影响的四个指数。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秦州通过对中国近年来重大矿难报道的分析,以实证方法研究了新闻搜索中的舆情峰值问题。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3级博士生王眉则阐释了她对于网络名誉侵权中公众人物的有限抗辩的学术观点。

4.网络新闻媒体发展研究专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董天策从议程设置理论出发,对我国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作了全面探讨,在回顾议程互动形成的基础上,分析了议程互动的方式,阐明了对待议程互动与断裂的正确态度,系统论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在学理上的基本含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陈彤旭以若干典型实例,讨论了新闻网络评论栏目的创新方法。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新敏则就网络新闻版面处理的视觉中心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指出网络版面与传统报纸版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和自己的特点,网络版面编辑不能片面地移植报纸编辑理念。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刘洁讨论的主题是:地方网络社区建设与市民民意表达。

特别要提及的还有,作为业界代表,龙虎网CEO、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顾东冬及其同事,以龙虎网的模式为案例,介绍了他们发展地方新闻网站的主要经验;作为江苏网频道总监和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研究生双重身份与会的李海权,也从实务出发,讨论了重大新闻活动中地方新闻网站的作用问题。

5.其他讨论

在网络社区研究专场中,澳门大学传播系助理教授吴玫以“电脑中介的非正式公众领域”为题,重新定义了互联网中文政治论坛的基本性质,她对“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在互联网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深入的探讨。基于对多个中文政治论坛的定量测量数据的分析,她认为互联网上的中文政治论坛构成了一个有着公共性、交互性、普通公民性、非功利参与性、多元性等特征的电脑中介的非正式公共领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政治表达的平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陈红梅基于自己对大陆中文时政论坛的研究,分析了网络传播的一般状况与特征。苏州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徐国源以网络生态主义观念为思想工具,提出了自己有关构建网络“绿色”空间的观点。上海市体制改革研究所陈亚亚为本次会议贡献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高校BBS网络中的同性恋群体研究。

在年会闭幕前,香港城市大学英语与传播学系的祝建华教授以“互联网的搜索分析”为题,为年会组织了精彩的workshop,受到了研究生与会者的欢迎。

(执笔:杜骏飞、徐笑古)

数码传播与社会转型:经验的分享与破译

——2006年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综述

2006年12月15日至17日,2006年度“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在香港浸会大学吴多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香港浸会大学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会同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共计举办30场140篇论文发表会及主题演讲。

2006年会的主题为“数码传播与社会转型:中华社会及其他地区之经验”。在三天的时间里,来自祖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传播学专家、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了此次盛会。牛津大学网络研究院院长William H.Dutton教授、英国西敏斯大学Nicholas Garnham教授、加拿大传播与社会学研究学者Vincent Mosco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新闻资源研究院主任John V.Pavlik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等多位具有全球声望的网络传播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年会围绕着多个相关子议题作了深入而充分的学术讨论,以下试列举其主要议题和部分学术观点:

1.对网络传播发展进程的宏观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闵大洪认为,2005年,以博客大众化及各类Web2.0网站的涌现为标志,中国互联网传播进入Web2.0新阶段。Web2.0的本质是“参与式的架构”,因而使互联网上“一人一媒体”及“所有人向所有人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简便,使传播内容更加多元、传播形态更加多样的局面得以呈现。他认为目前的Web2.0网站,大致分为六种类型:博客、播客、维客、互动多媒体网络杂志、新型虚拟社区、社区搜索聚合。伴随Web2.0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新变化,政府、网站、网民三者间的关系亦变得更加微妙。政府面临着“如何管理”的难题,网站面临着“如何营利”的压力,网民面临着“如何表达”的选择。在中国目前的新闻体制现实中,Web2.0阶段尚无法实现互联网上的公民新闻、草根媒体的局面,但技术的作用和用户的意识将使今后互联网管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华中科技大学钟瑛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其竞争格局进行了探讨。首先,她对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阶段进行了梳理,认为对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以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主体——互联网业界的整体兴衰为标志,即以互联网行业本身的起落为线索,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年1月以前,是互联网萌芽到初步成型阶段;第二阶段,1995年初~2000年中旬,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一次高峰;第三阶段,2000年中旬~2003年底,是互联网发展的低谷;第四阶段,2003年底到现在,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二次高峰。其次,她认为,我国互联网发展十多年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从最初刻意地模仿美国模式,到发现中国特色的网络运营模式,其所显示的主要特色与竞争趋势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商业门户网站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垂直网站在特色定位上抢占阵地;电信运营商进行业务多方位拓展;媒体网站在回归与开拓中努力转型。

河北大学田建平的论文阐释了网络技术媒介的基本性质,指出网络媒介终究只是一种工具,潜伏于其背后的决定因素是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以及民族国家的哲学习惯及文化治力。他认为,国家或地区历史与文化语境中的网络传播,其实都是一种相对规定下的“自我延伸”与“社会演化”过程,这一规定也必然地限制了网络传播的各种形式与意义。网络文化是一种工具文化、技术文化,抑或媒介文化而已,网络技术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与社会“转型”,并将更多的世界文化图景展示于中国一般公众的面前。

此外,德国波茨坦大学的李南君的发言回顾了中国接入互联网的早期工作;香港树仁学院的宋昭勋回顾了网络新闻学的意义与简史;台湾政治大学的吴筱玫对电脑中介传播的理论做了回顾与梳理,她提出了一个理解计算机中介传播的理论架构,分别从媒体特质方面、互动层面和计算机中介下的自我等层面进行了探讨。

2.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发展研究

作为会议的主题发言之一,南京大学杜骏飞基于中国大陆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基础数据库的统计分析,通过对期刊论文内容、种类、数量、趋势、热点的描述和阐释,定量研究了1994年以来中国大陆在网络传播领域的学术进展、学科间的相关性、外部因素对学术生产的影响力。研究发现:中国大陆的网络传播领域是一个广泛的学科交叉的领域,不同子学科之间是充满渗透性和互动影响的;网络传播学术领域的进展与业界的技术进步、市场景气呈现同步变化;越是应用性的研究,越是由市场需求所决定。数量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规模受到了来自国家权力的“外部因素”的强有力的制约;然而,有关意识形态的制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却引起了较为明显的反弹:制约越是严厉,研究越是趋热;总体分析,中国大陆的网络传播学术发展,蕴含着“初期繁荣—沉淀和停滞—深度化—进一步繁荣”的周期变化。通过数据,杜骏飞也特别指出了在该领域,存在着某些特别重要、敏感而目前尚未得到深入研究的学术议题。

清华大学熊澄宇的发言论述了新媒介研究体系的建构思路。他通过考察2005年国内学术期刊登载的有关论文、召开的相关学术会议和一些相关学术著作的出版情况,认为可以这样勾勒中国近年新媒介研究的概况:热潮方兴未艾,质量有待提高;科学研究方法欠缺,偏重宏观论述;聚焦互联网,善于捕捉热点前沿动态,深度仍显不足。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新媒介研究理论体系的建构设想。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乔同舟的发言论述了网络传播研究的一种新可能,他通过研究复杂性理论视野下的互联网涌现现象指出:应该从互联网上最常见的聚集现象入手,探究和总结作为网络传播基本形态的涌现之特点,并且以此为基础,通过对网络传播中三个最关键的要素——互联网(介质)、信息(内容)、人(主体)——的分析来把握网络涌现现象。他认为涌现现象揭开了网络传播的新天地,应该从涌现开始,重新认识网络传播。

3.网络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

网络发展的十多年间,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掀起了一场为世人瞩目的社会转型浪潮。网络已经影响到不同阶层的人群,影响到人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会议围绕网络发展与社会变迁展开了学术交流。

河北大学的王秋菊在分析当代社会阶层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传播对当代社会阶层变动的影响。她通过剖析某些从业者的特征,揭示了网络传播是影响当代社会阶层变动的因素之一,网络传播对我国当代社会阶层变动的巨大作用力,当代社会各阶层对网络舆论传播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南京大学的段京肃通过对宁夏灵武市白土岗乡“首家农民网吧”的出现和消失的背景分析,指出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不能单纯依赖市场化模式,而应该从政府政策性支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入、肯定新技术创新代理人的积极性等诸多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入手,切实可行地发展农业信息化,为农民提供有效、实用的信息服务。

中国传媒大学的段鹏,在2005年10月到12月间,对中国湖南、四川、海南省的4个贫困县和20个贫困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得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媒介接触习惯调查结果: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络四大媒介中,电视媒介由于政策的扶持和其自身特点,成为这些地区民众接收信息的首选媒介,广播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有待加强,而报纸和互联网络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接受度受到了使用者性别、知识水平、职业、收入等因素的制约。通过与报纸、广播、电视的对比,他分析了互联网络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及少数民族生活地区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数字鸿沟的途径及现实意义。

此外,台湾辅仁大学的谢媚如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网络使用对居民社会资本的影响;中国传媒大学的江宇通过一项关于北京市青少年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家庭和学校环境与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情况;南京大学朱丽丽以南京市鼓楼区幼儿园网站为例,做了网络虚拟社区与幼儿教育的实证分析。

4.数码传播与文化变迁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的金振邦认为,新媒介孕育的网络文学,已经给传统主流文学带来了危机。网络开拓着文学新的生存空间,推动新世纪文学的艺术裂变和历史转型。网络媒介正在全方位地改变着文学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新媒介带来了新的文学观念、表现手段、体裁样式、审美趣味、批评视角和探索空间。媒介理论是文学研究的全新视角,它不仅是当下文学研究的科学理论之一,同时将颠覆传统的文学历史,重新描述世界文学的演化轨迹。

暨南大学吴文虎探讨了网络话语暴力现象,通过回顾2006年以来新出现的网络话语暴力现象,全面分析了网络话语暴力产生的原因:内因——网络环境本身的特性,具体分析导致网络话语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外因——历时性因素在于“五四”以来话语暴力路线的延续,共时性因素在于网络话语暴力是由当前社会语境所造成的,诸如话语体系的低俗化,中国处在转型期的焦虑心态,以及后现代主义某些特征在网络上的反映等。他从积极意义上讨论怎样看待网络话语暴力的现象,并认为对网络话语暴力的负面效应应该从以下方面看待:正确认识网络话语暴力产生的平台;对新生事物的新生现象,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有关部门可以采用一些软控制来规避网络话语暴力现象。

中南民族大学的陈峻峻研究了鄂西民族地区的网络媒介发展,他通过对鄂西土家族的网络与受众状况调查,认为鄂西民族地区受众对网络的了解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作为第四媒介的网络在少数民族受众中的使用还有待进一步引导和合理开发。

此外,中国传媒大学的谷俊明就新媒体传播和虚拟社会空间问题作了探讨;华中科技大学的牛静在论文中阐释了网络知识分子言说的“启蒙诉求”。

5.其他方面的学术讨论

会议上,学者们还对网络传播的其他学理层面进行了探讨,如关于博客的功能和使用、网络社区与教育、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网络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等议题,都有相关论文发布以及激烈的讨论。

在会议的主题发言中,各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各抒己见,发言精彩纷呈。牛津大学的William H.Dutton教授提供了研究网络与社会传播的广阔视角;加拿大昆斯大学的VincentMosco教授探讨了数码传播时代知识人群的问题;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的John V.Pavlik教授论述了数码融合对媒介与社会带来的影响;祝建华教授论述了网络时代的中文发展问题。

上海大学张咏华从上海传媒业的新媒体战略探究了网络时代新、老传媒的互动,她通过对比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媒体在互联网崛起的挑战下,积极采纳信息高新技术的状况和当前上海媒体运用新媒体战略的现状,从中透视出网络时代新、老传媒互动过程的发展轨迹。在她看来,在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中为重新定位而采取种种创新之举,始终是原有媒体在新的社会传媒格局中谋求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就当今互联网时代传统传媒处理其与新传媒的关系的实践而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传媒竞相上网和当前传统媒体主动形成和实践新媒体战略,就是传统传媒应对挑战的创新实践及其发展轨迹的反映;竞争与聚合/融合,可以说是网络时代新、老传媒的互动之重要特色。

南京大学的秦州对博客传播中的“补偿性”功能与意义作了探析;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汤允一,论述了博客书写之自我揭露行为对网络人际关系的影响;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华金玲,做了中国移动通信媒体服务的亲和力以及在普及扩散中出现的区域化落差的研究;台湾世新大学的黄聿清,对两岸主流电视节目供需与观众收视偏好作了初步比较;武汉大学的肖珺,通过对中国新闻奖首届网络新闻评奖的思考,分析了大陆网络新闻的价值。

围绕“数码传播与社会转型:中华社会及其他地区之经验”的主题,代表们共同探讨了我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旨在通过明晰的比较,借鉴先进经验,使我国的网络传播取得更好的发展。台湾元智大学的左正东通过费城与台北的比较,分析了无线城市的双城经验;香港浸会大学的甄美玲探讨了各国手机拍摄的法律规范;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陈怡廷,从网络社会议题中探求了话语文化圈的消费取向问题;暨南大学的吴非,论述了全俄罗斯广播电视公司的市场化与国家化管理问题。

会议的研究工作坊围绕“学术与发表”主题,祝建华、陈韬文、陈琳、马乘龙等教授讨论了中华传播学国际化的问题,并讲解了自己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经验。

在会议闭幕前,还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演讲人沙龙。在李金铨教授的主持下,围绕着互联网哲学的若干重要议题,William H.Dutton教授、Nicholas Garnham教授、Vincent Mosco教授、John V.Pavlik教授、祝建华教授、杜骏飞教授展开了一个多小时的学理讨论,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全场互动。

(执笔:杜骏飞、文妤)

【注释】

(1)本文之出版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网络社会的传播与控制研究”资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