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准确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做到准确?一言蔽之,因为准确性与传媒的可信性休戚相关,而可信性是传媒声誉的根基和影响力的源泉。约瑟夫·普利策极为重视新闻的准确性,他将“准确、准确、再准确”作为纽约《世界报》的座右铭,他曾告诫属下:“准确第一。”他为维护报道的准确性不惜代价:
“你无法了解我花了多大代价力图保证《纽约世界报》高水平的准确性——钱财、时间、头脑、赞扬、指责,还有坚持不断的谨慎。……不登假新闻还远远不够,仅仅是避免在付印之前由于处理新闻的人的无知、疏忽或愚蠢而导致的错误也不够。你必须做更多的努力,你必须让所有和报纸相关的人——主编、本埠记者、外驻记者、改写员、校对员——都坚信准确之于报纸正如贞操之于女子。”[3]
美国学者卡罗尔·里奇认为,准确性是优秀记者至高无上的法则,记者所犯的任何一个错误都会损害读者对报纸的信任。《芝加哥论坛报》总编辑霍华德·泰纳(Howand Tyner)强调,准确关系到报纸的可信性,是报纸生存的关键。路透社将准确性作为事业的核心。一些研究成果证明,受众十分关注传媒的准确性。美国“传媒研究中心”(Media Studies Center)的全美调查发现,86%的被访者相信,新闻报道“经常”或“不时”搞错事实。美国“自由论坛”的研究项目发现,“经常出错”正是公众怀疑报纸可信性的主要原因。
上述观点和调查研究足以说明,准确性对记者和传媒至关重要,这也是“准确、准确、再准确”为传媒和学界广为引用的原因。但是,无论从西方传媒还是国内传媒的新闻实践来看,做到准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