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年试题精选

历年试题精选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稳中有变”,是指积极汲取历年高考命题的成功经验,在选文和题型上以稳定为前提,在稳定中有所变化;“平中见深”,是指试题的设计既平实又注重分出不同的能力层次,加强试题的选拔功能。具体增添部分的表述是“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需要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和“促进中学的语文教学改革”。近些年上海高考语文的均分一般在97分左右,难度系数在0.65左右。

第18讲 高考动态展望

一、回顾与展望

纵观上海十年来高考的方向,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即“稳中求变,平中见深”。“稳中有变”,是指积极汲取历年高考命题的成功经验,在选文和题型上以稳定为前提,在稳定中有所变化;“平中见深”,是指试题的设计既平实又注重分出不同的能力层次,加强试题的选拔功能。不仅表现在例文的更换,值得考生注意的是个别样题的变化而出现的新题型,试卷体现了课程改革精神,对中学语文教学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1.选文贴近教学,平易而有内涵。考试材料的选择往往直接决定着语文试卷阅读试题的质量。阅读材料各有文体代表性,具体有社科文、散文、律诗、史传文和记。其次阅读材料的题材覆盖了主要人文话题,有指向学术研究规范的重要话题,有指向个体的人生体验,也有指向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感受与欣赏,还有通过优秀的历史人物思考个人与社会、百姓与国家的关系。此外,阅读材料分别呈现出严谨、细致、清晰、朴实、优美等不同的语言风格特征。

如2011年第一篇现代文《家园城市》是科技说明文,内容涉及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问题,该文贴近上海城市定位,贴近学生生活和阅读经历。第二篇现代文《又见鹭鸶》是文学散文,继承了往年选择名家作品的传统,内容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感悟。第三篇选取了东汉古歌《明月何皎皎》,是羁旅之人怀乡思亲的名作,以叙事见长,该诗进入高考试卷,突破了以往只考唐代之后诗歌的范围,对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更完整的中国文学史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第四篇古文《孙叔敖传》取自《史记》,延续了历年高考以优秀人物传记类文章作为阅读材料的做法。第五篇古文《稼说送张琥》是叙议结合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提高自我修养,从而更好为社会服务有所启发。选文更贴近中学的阅读教学实际,所选材料平易之中有一定深度,考生须深入体会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内涵。

2.试题指向明确,全面而又均衡。高考试卷全面落实“考试手册”的“考试目标”,也体现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对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依然以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等为检测重点,直接检测对全文的观点、思路、语言等把握的试题所占比例较高。

如2011年现代文阅读部分的题目强调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联系,12道题目从内容和形式等角度全方位考查测量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涉及到认读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各个方面,层次坡度合理,充分体现了上海卷能力命意的特色。试卷中的第11题是一道多选题,与以往这类题目相比,题目的设计有了一定的变化,不再是从“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和“赏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学形象”多个角度着手,而是将分析对象聚焦在“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切入口较小,考生可在整体把握文章精神的基础上,更加从容应对。不仅如此,试卷题干的设计与语言表述规范周密,发问的指向明白清楚。试卷中的第4题要求考生分别写出第④⑤段中“空间”一词的含义并概括两种不同空间的作用,命题者在题干的发问上,特别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加以限制,有效地避免了考生因产生歧义而进行的盲目作答,体现了命题的科学性。

3.作文命题深刻,简单而又思辨。这几年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有2010年的“丹麦人钓鱼”,和当前国人浮躁、急于求成、只看眼前利益、凡事追求速成、只求数量不重质量等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考生关注身边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引发考生深入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出解救的药方,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来思考。也有思辨性的,如2011年,由两句意思相反的铭文组成:一句是“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一句是“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要求考生对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自选角度,写出自己的思考。这两句话虽然字面意思相反,其实质所指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这个材料的思辨性更强,写作的范围更广,无论是纵向挖掘还是横向开拓,都给考生留下了或深或宽的发挥空间。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同样还是一则具有思辨性的材料,作文材料寓意是:人们对自己心灵闪过的“微光”往往因为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而轻易将其舍弃,结果在天才作品中却又发现了自己曾经产生过的闪光的、有价值的念头,说明一个人应当珍视他自己身上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去羡慕别人。对材料可以从多角度切入,比如对微光的理解、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坚持自我等等,但最后这些切入点的指向应当还是收拢于对“自我”的思考。

二、调整与变化

语文高考虽然有考试大纲作为基础的保证,但每年的高考都会有一些新的调整和变化,与2012年相比,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考试手册》(语文科)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改和完善,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对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复习迎考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1.变化主要表现为“增添”。第一方面的“增添”是“考试性质”中增添了对“选拔性考试”的阐释和命题对中学教学影响的内容。具体增添部分的表述是“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需要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和“促进中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对“选拔性考试”的阐释传递出不少信息,不仅说明高考的社会影响巨大,而且表明高考试题命制必须追求高质量。此外,这一阐释与强调似乎还透露出另外一个信息,就是试题的难度有可能增大。近些年上海高考语文的均分一般在97分左右,难度系数在0.65左右。作为选拔性考试较理想的难度系数一般在0.6左右,也就是均分在90分左右较为合适。不管最终实际状况如何,作为一线的教师和学生至少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增添“促进中学的语文教学改革”,表明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更密切了,两者“结合度”更高了,这是对“教考衔接,有迹可循”呼声的回应,一方面表现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尊重,另一方面表现了高考对发挥“指挥棒”作用的责任担当。

第二方面的“增添”是“考试内容”部分“识记与理解”中两个考点中增添了两个词。一个是把“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改为“理解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删去“常用”,范围扩大,也更科学;增添了“句子”,弥补了考点的缺漏,变得更完备。另一个是把“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改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增添了“常见”,缩小了考查范围,更突出了与现行语文教材的联系,很好地落实了“考试内容”的确定所说的“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要求,结合现行的高级中学《语文》教材”这一要求。据此,这一考点就异常明晰起来,就是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附录”中的文言虚词总共20个常见虚词,其基本用法教材中已有详细说明,可作学习、复习依据。

第三方面“增添”的是“题型示例”部分“写作”中的“例5”(2012年高考作文题)。这颇值得玩味。“题型示例”表明是不同类型的典型试题的举例,“例1”是话题作文(以“杂”为话题),“例2”是命题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例3”是有导语限制的命题作文(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而“例4”(郑板桥的书法)与“例5”同属典型的材料作文,为什么还要“增添”同类型的题型呢?仔细辨析,两者还是有所不同:前者趋于“传统”,后者趋于“现代”;前者利于“发散”,后者要求“聚焦”。在写法上,前者要求“引述材料,提出论点,展开论证,归结材料”。后者则有较大的自由度,只要扣紧材料主要意思来写就可以了。从2012年高考作文实际来看,试题降低了审题门槛,有效避免了传统材料作文因审题失误而造成的低分情况。

2.两个考点表述有变动。一是将“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改为“运用汉语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这一表述范围宽了,更为科学。

二是将“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改为“概括文章内容,把握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这一改动弥补了考点的缺漏,突出了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考点表述的层次也更清晰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改动不是说“概括段落大意”这一能力不需要了,而是将它隐含在“概括文章内容”之中了。

三、现代文阅读必备知识

(一)表现手法

1.象征。通过借用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特定的事物或情理。它包括本体和征体两个方面。能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有深刻哲理性和艺术的感染力。

2.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能丰富文章内容。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4.夸张。通过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加强艺术效果,启发联想,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5.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即陪衬,用同类事物来衬托;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能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突出人物的思想情感。

6.渲染。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烘托来加强气氛,突出人物,为情节发展营造氛围。

7.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寄托在某一具体特定事物之中。

8.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新颖性和形象性是想象的基本特征。

9.对比。注重的是相异性。与反衬有相通的地方,常常彼此不分。它能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10.点面结合。“面”是指事物的概貌,“点”是指事物中的典型。它可使文章富有层次感。

11.虚实结合。即寓虚境于实境或化情思为景物。

12.动静结合。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使行文富于变化而不单调。

13.人称变化。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呼告抒情,真实亲切,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表达情感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14.物象作用类。勾连上下文的线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实文章内容,烘托人物形象,升华主旨,渲染气氛等。

(二)布局谋篇技巧

1.卒章显志。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

2.铺垫照应。使情节发展自然。

3.伏笔悬念。伏笔能推动文章情节发展,暗示事件的发展方向与结果;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承上启下。

5.开门见山。

6.贯穿线索。

7.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8.抑扬。欲扬先抑,也叫先抑后扬,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反之为欲抑先扬。这种方法能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9.以小见大。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不起眼的人和事,挖掘出大的主题或体现一个深刻的哲理。

(三)修辞方法

1.比喻。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事物,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以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对偶使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能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设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8.反问。无疑而问,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9.反复。有气势,增强表达效果,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主旨。

10.用典。即在文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使语言精炼,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达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1.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表义含而不露,言简意丰。

12.化用。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或句子的某些语素。内容上又富有新意,增强表达效果。

13.引用。可增强文学色彩或说理的可信度。

14.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表示讽刺或强调。

(四)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环境、细节)。

     抒情(直接、间接)。

     议论(引论—本论—结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立论、驳论)。

     说明(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等)。

描写方法: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环境描写(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推动情节、突出主旨)。

     描写技巧(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远景近景、明暗相衬、粗笔勾勒、工笔细描、概括描写等)。

抒情方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大胆表露)。

     间接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因事生情、寓情于事、寓情于议、托情于议)。

(五)语言风格

雄浑(内容充实,作者内心的浩然之气现于纸笔;气势轩昂,读之有苍茫之感,感情深沉。作品有慷慨悲歌、胸襟豁达、气魄宏大等)。

豪放(豪迈奔放,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景象壮美、崇高,场面壮阔)。

沉郁(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用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的悲剧氛围,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俊爽(英俊豪纵,飒爽流利)。

冲淡(冲和、淡泊,含有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在淡泊的外在形态中,深蕴着无穷的韵味)。

旷达(疏狂不羁,通俗豁达,潇洒飘逸)。

自然(不事雕琢,不使人感到做作)。

含蓄(主观情态不直接显露于字面,而是寓文意于生动、具体的场景中,用精巧的语言,虚实相济的技巧,塑造出余韵旷达的意境,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洗练(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流畅、圆润洒脱、意蕴无穷的境界)。

清幽(清静而幽深,表面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不着边底)。

风趣(以夸张、比拟、双关等手法,含蓄地表现被曲解了的真情,或是轻微的自嘲,或是含泪的微笑)。

绮丽(客观物象的描绘精美、丝丝入扣,用词造句清丽华美,绚烂可观,颇有富丽气象)。

(六)论证方法

例证法(典型事实或发散联想概括例证,例+问+论)。

引证法(名言、哲理、谚语、格言、典故、公理、民谣,引+议+问、引+问+论)。

对比论证法(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对比中揭示共性本质,揭示独特的个性)。

分析论证法(本质分析、因果分析、假设分析、辩证分析、系统分析等)。

归谬论证法(反证法一种,即先假定反论题为真,并由此导出错误的推断,因而证明反论题的假,然后得出原论题的真。如欲望与规则,逸豫与忧患等)。

四、历年试题精选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回望昨日的感伤

①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然而,他所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这无疑成了他生命的绝唱。不久,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

②茨威格正是以感伤的目光回望着过去的时光,并以这样的笔调为我们撰写了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③我读过作者的不少作品,如《人类的群星闪烁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总是为作者对人物心理的透彻描写和细腻的笔触而叹服。记得在一部中篇小说中,他描写过一个赌徒的手。在他的笔下,那只手就仿佛是一个生命,血管、指头的细微变化,被他赋予了强烈的生命动感。从那之后,那只手我再也不可能忘记。

④在《昨日的世界》这样一部回忆录中,茨威格同样显示出他小说家的才华,但同时更增加了他所擅长的思辨性。这本书的副题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非常贴切地表明了他的特殊身份和这部作品的特点。他没有把回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相反,他将对整个欧洲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对自己所经历的时代故事的描述之中。这样,读他的书,人们所了解的,不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如何成长、成功的文学生涯,而是作为一个著名文人,他眼中的传统欧洲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

⑤文化,自始至终萦绕在茨威格心中。他留恋生于斯长于斯的维也纳,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圣地。它有着博采众长的愿望和接受外来影响的特殊敏感,它把那些最不一致的人才吸引到自己身边,使他们彼此逐渐融洽。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宽容的文化环境之中,没有陌生感和排斥感,已经在情感上属于这里。正如茨威格所说:“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居民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成为一个超民族主义者,一个世界主义者,一个世界的公民。”在他看来,维也纳文化是西方一切文化的综合,对于一个犹太人来说,更是如此。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昔日的文化辉煌已不复存在,而希特勒的出现,这个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从此就陷入了野蛮之中。

⑥茨威格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业已爆发的时刻被迫远离祖国的。他所离开的,不仅仅是他所熟悉的街道、建筑,不仅仅是小提琴流淌出的旋律,而且是在他看来欧洲赖以存在的文化价值。难怪他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只是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忧患意识,更是一个文人的深沉忧虑和思考,而浓郁的感伤将这一切笼罩。

⑦写完这部回忆录后不久,茨威格就告别了人间,那是1942年。他未能看见希特勒的覆灭,未能看到他的祖国重又恢复文化的创造。今天,当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过现代化媒体手段向全世界现场直播时,亿万听众沉醉在文化的魅力之中,而他所亲身经历的苦难,似乎已成为遥远的回响。

⑧然而,不管时间流逝如何匆匆,《昨日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有着永恒的价值。它会使我们想得更多,更深。在二十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我正是以这样一种心情细细阅读茨威格的这部作品。他的忧虑,他的感伤,深深地触动着我。

⑨当下个世纪人类回望这个世纪时,又该说些什么呢?

1.写出课本中茨威格作品的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3.茨威格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茨威格创作的《昨日的世界》是以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

 B.茨威格怀着伤感创作《昨日的世界》,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失去了祖国。

 C.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是一篇颇具感染力的人物传记。

 D.本文标题与《昨日的世界》具有内在的呼应,寄寓了作者被往事深深触动的情怀。

5.第⑦段提及“今天”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为了抒发作者_______的情感。

6.《昨日的世界》“有着永恒的价值”,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些什么呢”,你会怎样说(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世间最美的坟墓》。

2.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

3.(1)宽松的生存空间,主要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感情的隔阂,能够和谐共处。

(2)宽松的文化环境,博采众长,综合了西方一切文化。

4.D。

5.对茨威格未能看到法西斯的覆灭而痛惜。

6.字里行间渗透着茨威格对二战时期人类不幸遭遇和欧洲文化衰落的思考与忧虑(意思对即可)。

7.要点:感悟、引申(如:牢记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珍惜和平,光明战胜黑暗)语言。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手工是一种遗产

①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用双手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无论盖房造物,还是做饭制衣,都由双手来完成。但这还不够,双手还要去实现人类对更精美事物的追求,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于是,从生活的智慧、技术的发明直到审美理想便都由双手来体现。由于审美进入十指,许多艺术相应而生。

②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是愈聪明 ;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自己奇特的本领和气质。

③手工中智慧与技术的含量是长久以来一代代积累而成的。在漫长的传衍过程中,不断冒出来一位又一位工匠。他们心灵手巧,聪明过人,或是在技艺上做了这样或那样的绝妙的改进和创新,或是在审美情趣上做了一些提升,受到人们的认同。这些新的技艺或审美便自然而然地融进传统的手工中去。精湛的民间手工全是千锤百炼的。但是,在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以师徒方式单传的。如果艺人没有后嗣,技艺的传承便会中断。面对广元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铜面具上的方孔,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的古蜀人用什么利器切割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他们用何种技术把坚硬的玉石切割成纸板一样的薄片,并打磨得如此细腻与光滑。大量的手工技艺生生灭灭,随其自然,这也是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

④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里。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从文明的传承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⑤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一次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属于手工的时代,工业文明属于机器的时代。由于机器的能力与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这一转型急剧而猛烈,所向披靡,故而抛弃手工在所不惜。然而,人们在生活中只会关心物品的本身,不会关心造物的手段——到底是机械还是手工。等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⑥如今,市场开始青睐手工制作的陶艺、锻打的铁艺和种种编织的手艺,为之标上高价。市场的规律是“物以稀为贵”和“按工计价”。人们认可这种高价,是因为手工制品纯朴、生动,带着人的气息。人用双手触弄和制造这些物品时,总是渗透着心中的想法、审美情趣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而且不会重复。这是机器制品不具有的。在冷峻的千篇一律的工业文明的时代,手工给人一种具有怀旧意味的人文的温馨,就像那些仿古餐厅中摇曳的烛光。

⑦然而,遗产的意义远非如此。

⑧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手工是不同地域的工匠聪明才智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体和个性的象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说,每一种手工的背后还有一片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中,只有少量的体现在手工制品中,更多的保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因此,抢救与记录濒危和珍稀的民间手工,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也是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的全新课题。我们以前没有做过,但现在非做不可。因为,老房子在轰隆隆地与我们告别,缤纷的手工正在不知不觉地成批死亡。

⑨人类放弃手工,使用机器,是伟大的进步。但我们有时还要记忆手工。因为——

⑩放弃手工是为了文明的发展;记忆手工是为了文明本身。

(冯骥才)

1.有人认为第②段画线句中“聪明”一词使用不当,建议改为“灵巧”,你认为如何?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③段中举“青铜面具上的方孔”例子的主要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说明中国古代工匠手工制作技艺的高超。

 B.说明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

 C.说明许多手工技艺的传承现在已经中断。

 D.说明当今社会的手工文明正在日益衰弱。

3.第⑤段中关于“文明的转型”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观全文,概括手工遗产的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本信息,用对话形式介绍“机器”与“手工”各自的主要特点(对话形式如下,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机器说道。“______________”,手工说,“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认为使用不妥的,可从语法角度分析,也可从词义辨析的角度判别(近义词词义的辨析或词语的搭配),指出其主谓搭配不当的语病。

认为用词恰当的,可从“聪明”一词不仅体现人类双手的灵巧和神奇,而且说明它凝聚着能工巧匠的智慧的角度分析。

要点:理由充分,与观点一致,得2分;理由不充分,与观点一致,得1分;缺乏理由,与观点不一致,得0分。

2.A

3.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4.(1)带给人们怀旧的人文温馨 (2)见证工匠的聪明才智 (3)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体和个性的象征 (4)蕴含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息。

5.要点:机器特点:千篇一律;通过档案资料保存;能力和效率高

手工特点:注入个性(不会重复,无法复制);口传心授、绝技单传;感性和悟性,给人怀旧的人文温馨感受。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点 绛 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叶梦得)

【背景资料】 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135年),五十九岁的叶梦得卸任归居吴兴。此词为他独登卞山绝顶亭时北望中原的抒怀之作。

1.作者“惆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作品中画线句所寄寓的情怀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 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简析作品的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感慨自身孤独寂寞(无志同道合之人相伴);(2)虽有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因年老闲居在家,心有余而力不足,遂生无奈之感。

2.C

3.要点:平易质朴(平实如话,质朴无华,平中见奇),找出作品中依据,评析。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永州龙兴寺息壤记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③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④。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史记·天官书》及《汉书·志》有地长之占,而亡其说。甘茂盟息壤⑤,盖其地有是类也。昔之异书,有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帝乃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其言不经见。今是土也,夷之者不幸而死,岂帝之所爱耶?南方多疫,劳者先死,则彼持锸者,其死于劳且疫也,土乌能神?余恐学者之至于斯,征是言,而唯异书之信,故记于堂上。

(柳宗元)

【注】 ①陬(zōu):角。 ②甓(pì):砖。 ③锸:铁锹。 ④禨(jī):吉凶征兆。这里用作动词。相信吉凶征兆。 ⑤甘茂:秦丞相。息壤:秦国地名。

1.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堂之地隆然负 砖甓而起者(  )  (2)其人鬼且禨 (  )

(3)而亡 其说(  )  (4)其言不经 见(  )

2.以下加点词与“其人鬼且禨”中的“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圆其说 B.不胫而走 C.降龙伏虎 D.貌合神离

3.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鲧窃帝之息壤    B.岂帝之所爱耶

 C.余恐学者之至于斯  D.而唯异书之信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其之敢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甘茂盟息壤,盖其地有是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本文的思想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承担(顶着) (2)迷信鬼神 (3)同“无”,没有 (4)常

2.B 3.BC

4.(1)因此寺庙中的人都把它看成神异的现象,没有人敢铲平这块鼓起的土。(得分点:神、夷、宾语前置句“人莫之敢夷”) (2)甘茂在息壤订盟,大概是因为这地方也有这一类(土地自己增长)的情况吧。(得分点:盟、盖、是)

5.要点:批判鬼神迷信,体现了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牖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juān剥削)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国,可也!

1.本文第一、二段分别叙述了_______和_______。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得一项是 (  )

 A.半野园自相国逝世后即遭废弃,早已不复昔日胜景。

 B.陈君久居京师,日久天长,内心烦闷,想返回故乡。

 C.本文是陈君通过杭君的介绍,邀请作者特意撰写的。

 D.陈君在粤西做官时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

3.作者规劝陈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篇讽喻文章,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_______。

5.你对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

【参考答案】

1.半野园的概况和文章写作缘由。

2.C

3.希望陈君能够像陈相国那样,努力建功立业,而不要一味贪恋富贵生活。

4.委婉含蓄、借题发挥等。

5.应有辩证认识:不要置民生于不顾,这在当时和现在都有积极意义。“得志”的“志”从历史的角度讲,有一定的局限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