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村儿童的现状:农村住户调查结果
云南农村住户调查结果揭示了居住在云南农村的3至6岁儿童现状的几个主要方面:家庭照顾条件;儿童认识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学龄前儿童入园状况;育儿者照顾孩子的习惯做法。此外,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证实了和儿童发展结果和入园状况密切相关的几个因素。
在云南农村,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戚而不是父母照顾的儿童比例为25%,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3]。接受调查的父母平均受教育水平为初中,祖父母平均只接受过小学教育。总体而言,研究结果证实,云南农村儿童在家庭中接受的早期激发不足,贫困、边境或少数民族县的孩子的家庭育儿环境最差。云南省贫困县72%的家庭称,他们从来没有和自己的孩子玩耍过;47%的家庭称,他们从来没有给孩子读过书;80%的家庭称,他们家里没有任何书籍。这一发现值得特别注意,因为有广泛的证据表明,玩耍和阅读书籍都与儿童健康积极的发展相关。母乳喂养这种积极的养育孩子的做法在云南很常见:92%的家庭用母乳喂养孩子。
遗憾的是,吸二手烟的现象在云南很普遍。约90%的家庭有在幼儿面前吸烟的情况。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二手烟对婴儿和儿童的健康有很大损害。怀孕期间吸二手烟是造成婴儿出生体重较轻的一个直接原因。出生后吸二手烟的婴儿更有可能面临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风险。父母吸烟会使婴儿更有可能患上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中耳感染(中耳炎)和肺炎。此外,3米以内的二手烟会使婴儿在出生后18个月内的住院率增高。对于吸二手烟的年龄较大的儿童,他们的肺部发育不及那些没有吸二手烟的儿童。他们也更容易患上哮喘和耳部感染。
云南农村儿童经常看电视。95%的儿童每天都看电视,其中25%每天看两个小时以上。调查数据显示,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与认知发展呈正相关[4]。另外,看电视节目的效果有赖于电视节目的内容和类型。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适龄的、早教类电视节目能够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入学准备产生积极影响。然而,童年时接触电视上的暴力内容与儿童今后具攻击性的行为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对儿童看电视进行严密监控十分重要。
多因素回归分析也揭示了一些与儿童身体、认知和社会能力发展相关的因素。根据体重衡量的儿童身体发育指标与是否是贫困或少数民族县的女童呈负相关,但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高等教育)、家庭收入及定期健康检查则呈正相关。同样,家庭收入、经常喝牛奶、是否住在贫困县或出生在多子女大家庭都与儿童的身高有密切联系。
在儿童的认知和社会能力发展方面,家庭收入、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儿童认知发展有显著联系。在影响儿童的认知和社会能力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独生子、汉族也与儿童较高的认知技能相关。家庭收入和普通话使用与儿童的社会发展呈正相关;来自贫困或边境县往往与儿童的社会发展呈负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入园率、健康体检频率、积极的育儿方法与孩子的发展结果之间存在明确的正相关。尤其是,经常给孩子阅读与孩子的社会和认知发展也呈正相关。每天看电视1—2小时或超过2小时与认知技能呈正相关,但与社会技能发展呈负相关(统计上结果不显著)。
有几个因素影响到孩子的入园比例:家庭收入、“留守”儿童状态、母亲受教育程度、与最近的幼儿园的距离、在家里说的语言[5]。家庭收入在人民币10,000元至20,000元之间的儿童入园的可能性比家庭收入低于10,000元儿童高两倍。此外,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母亲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可能性比无教育背景的母亲高2.5至4.5倍。
鉴于这些研究结果,推广农村儿童优质学前教育值得特别关注。幼儿园作为一种正规的学前教育方式可以提供适当和有效的环境,帮助改善儿童认知与社会情感发展并为入学做好准备。尽管某些影响学前教育入学决定的因素很难改变,比如孩子的性别、所在地点和家庭收入,但其他因素,如母亲的教育、与最近的幼儿园的距离以及学前教育的费用负担能力等因素可以通过政策干预得到改变。
与此同时,家庭在儿童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大量文献已经表明,缺乏学习机会和低质量的监护者与孩子的互动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云南农村地区早期激发、玩耍以及给儿童阅读的水平严重不足,因此,需要采取各种干预措施为儿童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以扭转这一趋势。通过健康或教育服务提供者的适当指导和支持或家长的集体培训,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激发和互动,在孩子的认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