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程红兵专辑

程红兵专辑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市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之一。咨询了相关领导,得到这样的答复:程红兵老师对语文教学有独到见解。这四种情况,程红兵老师认为第一种明显不对,后三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考虑。程红兵说,他很喜欢他的第一本专著《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与实践》上的封面插图。程红兵老师意犹未尽,他更把语文教师上升到“应该是一个思想者”的高度。

程红兵专辑

孙兰芳编写整理

走近名师

一介书生的魅力

接到整理特级教师程红兵老师的讲座《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的任务,我开始踏上了认识程红兵老师之路。

认识程红兵

翻看网上介绍程红兵老师的资料:程红兵,教育学博士,现任上海市浦东教育局副局长,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市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之一。上海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开始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先后在《中国教育学刊》、《人民教育》等40多家刊物发表200多篇论文,其中50多篇论文被其他刊物全文转载或转摘。

出版《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与实践》(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年)、《教师人格魅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创新思维与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学生怎样写科研小论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走近澳大利亚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心听校园》(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做一个书生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直面教育现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学校文化建设路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等10多部著作。

应邀主持《语文学习》、《语文世界》、《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的专栏。

主持教育部课题“自主探究式语文教学模式研究”,并通过专家组鉴定。主持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教育部规划课题研究。

受聘担任国培专家,指导国家级骨干教师,应北京大学、北京师大、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华东师大、陕西师大、湖北大学、浙江大学、海南师院、华南师大、中山大学、浙江师大、山东省教研室、江西省教研室、陕西省文联、南昌市教委、广州市教研室等单位之邀到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珠海、杭州、广州、海口、太原、成都、南昌、温州、扬州、银川等40多个城市做过300多场专题报告。

走近程红兵

看着他那骄人的业绩,我心中的敬佩之情越来越浓烈。咨询了相关领导,得到这样的答复:程红兵老师对语文教学有独到见解。于是,我启程走近程红兵老师,聆听他的“独到”之处。

生活中的他,少言寡语,内敛而低调,标准的一介书生。但是谈起他的语文观时,他便滔滔不绝起来。

一、语文教育需要潜心探索

“上一两堂好课不难,难的是不断上出好课;发表一两篇文章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学习、思考。”

“语文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在于常态环境下的语文教育科学实验。而这一点恰恰是这些年来语文教育事业所缺乏的。”程老师说,“今天的教育环境已经变得非常浮躁,教育的外围——社会到处是急功近利的现象,这也影响了很多教育界人士,一边在号召课改,一边马上树立典型;一边启动课改项目,一边开始介绍经验,展示课改成果。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本身就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教育是复杂的,那种希望快刀斩乱麻的心态、那种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必然是昙花一现。”

“多年的阅读让我对语文、对教育有了深切的感悟。我越来越发现,许多学校离教育的初衷、教育的本源渐行渐远,而守护教育、发展教育的根基其实就在课堂。”

教育是慢的艺术,现在语文教师、语文教育专业研究人员更应该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教育教学实验,特别是常态下的语文教育科学实验,多务实,少务虚,做一些大样本的科学调查,做一些大规模的跟踪分析,力求科学严谨,切合实际,不要把力气都用在名目翻新上,不要期望建立一个改变一切的教育模式。唯有如此,语文教育事业的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解决,语文教育事业才能进步。

程老师认为上课要做到四点:明确基本标准,确定实施取向,采取多元模式,关注几个环节。

1.明确基本标准

一堂好的课,要做到五个实。

第一个实——扎实。一堂有意义的课。

第二个实——充实。就是有效率,效率要高。

第三个实——丰实。有生成性的课。换句话说,有生成性的课,课堂上师生对话就会生成很多新的东西。

第四个实——平实。平实的课,常态下的课,不是作秀的课。

第五个实——真实。真实的课,有遗憾的课。

2.确定实施取向

课程实施有四种取向。第一种,得过且过的取向,混日子;第二种,忠实的取向;第三种,调适的取向;第四种,创生的取向。

这四种情况,程红兵老师认为第一种明显不对,后三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考虑。在课程标准的执行上,要采取忠实的取向;在教科书的运用上,要采取调适的倾向;在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要采取创生的取向,创造生成的取向。

3.采取多元模式

认知主义的学习“是知识的获得——教学是知识的传递”、行为主义的学习“是反应的强化——教学是基于操练与练习的训练”、建构主义的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教学是创建学习环境,帮助孩子建构”。这三种主义各执一端,各有它部分真理。但是用一种主义来覆盖整个教学过程的话,肯定是错的。程红兵老师认为:教学有时候是知识传递,有时候是操练,有时候是创建环境,帮助孩子建构。这才是正确的。

4.关注几个环节

第一,导入课文;第二,教学策略;第三,思维方式;第四,课堂开放。

程红兵老师认为:真正的好课还是有文化内涵的课。

二、语文教师要勤于阅读

“现在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师的功底太差,不看书,只看教参,没有人文积淀,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够,与学生没有知识落差。”

回首50年的人生旅程,他感慨自己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阅读。不间断的阅读、写作,让他常常以一种批判的眼光,揭开种种教育乱象背后的症结所在。因为,在骨子里“我原本就是一介书生”。

现实中,程红兵的确做到了不平则鸣,他的呐喊让教育界感受到了久违的新鲜气息。而他值得同行们学习的,除了敢说敢做的个性,还有成就他的从未间断的阅读。

三、语文教师要善于思考

程红兵老师看书喜欢思考,如果觉得书中某个地方不对劲,他就将之记在本子上,后来有了电脑,就立刻敲下来。隔一段时间后,再来看自己是否还坚持当初的想法。如果依然觉得是作者不对,就写出不对在哪里。

因为这种读书习惯,程红兵发表了《对高师中文专业教育的反思》,痛陈师范院校教出来的是不懂教学、不会教学,更不知教学管理的学生。他的《公开课,不要再演戏了》,直指公开课作假的现象。而对于一些高中越来越重视应试的倾向,他著文指出高中不是大学的预备班,而是要为学生的人生和精神奠基。

凡是听过程红兵讲课或读过他文章的人,都折服他缜密的推理和严密的论证。

“批判和建设是我阅读中的两条线,在我头脑中不断形成。”程红兵说,书读得多了,知道得多了,不自觉地就会作比较,一比较就知道什么是毫无意义的伪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真问题。“看到问题不说出来,心里就难受”。2011年暑假,他去美国的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访问,几天下来他感触很深,写下了《误读美国教育——中国英才教育批判》,观点振聋发聩——“如果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不加改变的话,未来科学世界的高峰仍然是美国人的。”

优秀的教师总是心无旁骛,身在课堂,心在教育,真正的名师总是一辈子学习、思考并引领着同行一同前行。程红兵说,他很喜欢他的第一本专著《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与实践》上的封面插图。他感觉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四、教师应是思想者

程红兵老师意犹未尽,他更把语文教师上升到“应该是一个思想者”的高度。在检讨这些年来的从教生涯时有他一个明显的体会:无论怎样,思想不能缺席,教育需要有价值的思想。教育也罢,语文教学也罢,都要有思想。教育就是文化的传承,语文教学就是语言的习得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核心就是思想。

“思想是一杯浓茶,是一杯咖啡,是一支雪茄,是一个教学行为,是一本教科书,是黑板上的板书,是一次暑假作业。但一根香烟不是思想,一杯浓茶不是思想,一杯咖啡不是思想,一个教学行为不是思想,一本教科书不是思想,黑板上的板书不是思想,一次暑假作业不是思想。”

“思想是什么?思想是形而上的,思想关乎价值,思想是附着于外物、附着于行为的内在的关乎价值、形而上的东西。思想从终极上思考:外物为谁而存在?行为为谁做?为什么存在?为什么而做?”

“教育也罢,语文教学也罢,都要有思想,教育就是文化的传承,语文教学就是语言的习得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核心就是思想,抽去了思想,还有文化吗?但是我们语文教学有思想吗?似乎有思想,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思想,但又不是思想,当这句话蕴含在一个个具体的教育物当中,蕴含在一个个具体的教育行为中,它就是教育思想;当这句话成为一种标语口号、成为一种标签,随处张贴、随时呼喊,那它就不是思想。”

领悟与思考

在整理程红兵老师讲座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凸显“有效”这个关键词。

一堂有效的课,一堂高质量的有效课,我认为首先要做到“根实”。一个教师要有厚实的本专业的文化知识功底,而这厚实的功底来自教师的阅读。

其次要“叶茂”。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要了解掌握自己的学科的知识点,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果能掌握一门艺术特长,更能展现老师的魅力。老师的视野最好能拓展到其他行业,了解其他行业的有关知识,课堂上的生成将更为丰富。

最后才能品尝到“果甜”的幸福。教师的专业的收获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程红兵老师的讲演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很有气势,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有限的时间,我只能为你介绍程红兵老师有关上课的独到见解,讲座中他还讲了备课、教师的语言等独到见解,那就请你翻阅这本书,领悟一介书生的魅力吧。

讲座实录

主  题:语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主讲人:程红兵

时  间:2011年6月15日

讲座内容:

我,一个江西老区上饶市一中的普通教师来到上海,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做了点事。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语文老师,自认为比较合格,如此而已。至于特级教师,是机遇造成的。

今天要讲的是教师的课程教学执行力。

第一部分谈教学的执行力。我觉得相对教学、课程而言,课堂是一个点状的。第一层级,教师要把课上好,再说得好听点,就是精彩课堂。课堂和教学相比,教学是一个过程,它是线形的,课堂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点,我们通常所说聚焦课堂,这个“焦”就是“点”;第二层级,就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做好。

第二部分是课程执行力。课程从总体上来讲是立体的,语文老师能否在课程上有所创新,这是第三层级的事情。

作为语文教师而言,我们给自己提要求:第一步,把课上好,说得好听点,上出精彩的课;第二步,把整个教学过程搞好;第三步,有余力的前提下,在课程上做一个新的探索。

第一部分 教学的执行力

教学常规环节包括这几个方面:备课、上课、作业练习、反馈辅导、测试评价。整个环节有的说五个环节,有的说六个环节。说五个环节,就是把测试与评价合在一起;说六个环节就是把它们分开。这都无伤大雅。今天就备课上课、测试评价谈一谈。作为老师而言,可能第一步就是这个。

一、备课

(一)专家评价教师的代表性观点

专家评价教师的标准: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科书),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1.脑中有纲,要有标准

要有课程标准,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宏观上对语文教学应该有个立体的、全面的把握,语文教学在整个初中四年、在整个高中三年,我们到底应该让孩子学会什么。

听了不少的课,和许多老师做了各种各样的交流,发现了许多问题。问题在哪里呢?老师上课就是根据教科书来上课。换句话说,他没有宏观的把握。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老师是什么?我们站在教室,我们代表谁?我们站在教室,代表共和国。代表共和国干什么?执行国家意志。国家意志体现在哪里?国家意志就体现在课程标准上。换句话说,我们所教的学生,如果他大脑基本正常的话,他必须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因为这个课程标准就是最低的水准要求,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这个学段中的最低水准要求。你只可能高于它,绝不可能低于它。

2.心中有本,要有教科书

有教科书包含两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对教科书要滚瓜烂熟。杨浦区老师对于漪老师非常熟悉,于漪老师上课要把教科书背下来。我们对步根海老师也很熟悉,步根海老师上课要把课文背下来,朱震国老师课上得好也是因为对教科书非常熟悉。背下来的好处在哪里?好像从胸中喷涌而出。

胸中有本还有第二个含义,是对教科书做比较研究,要对教科书真正认识和理解,应该把它放在更宽广的范围下讨论。比如在建平中学的时候,我组织语文教师把现行的苏教版教科书、人教版教科书、语文出版社版的教科书等全国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拿过来,做比较。这一比较,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什么叫教科书。而且在更宽广的背景下讨论教科书,你可以把它的长处拿过来为我所用,用到我这个教学上来。汇聚百家之长,为我所用,你的胸襟就开阔了,你的思维就不一样。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你就真正吃透了教科书。就可以做到胸中有本,对教科书的理解就更深刻。理解教科书的视野要开阔。

3.目中有人,要有学生

我听过一个申报学科带头人的教师的课,听下来很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在哪?一个细节让我很反感。这个老师上课时候眼睛始终看着教室的右上方。一堂课下来眼睛始终看着教室的右上方,这是一个很极端的特例。完了之后,我就问陪我听课的学校教务主任,为什么这个老师始终看着教室的右上方?我估计这个教务主任是学数学的,反应非常快,比我们的语文老师反应快,他这样回答我:对不起,程校长,我们这个老师眼睛不太好,他看着教室的右上方,其实就是看着同学们。我无话可说。

其实我们做了相关调查,有很多指标,其中问学生你在课堂上是否感受到老师和你有眼神的交流。最后学生回答的结果是很不令人满意的——只有百分之九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能感受到老师和他有眼神的交流。换句话说,我们很多老师上课连孩子都不看的。这样一个状态,怎么会目中有人呢?目中有人的含义,就是所有的教学应该是基于学生的教学。

在上海某重点中学我连续听了三堂课,三堂课听下来,叫我评课,我就说了:三堂课的老师都是很优秀的老师,三堂课的老师在课堂上都设置了很多问题,但是没有一个老师,哪怕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我说你所有的教学是基于学生,是为了学生,服务于学生的。你都不了解你的学生的需求,你怎么来设计教学?

4.心中有数,要有差异

5.手中有法,要有方法(略)

学生和学生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

即使像建平中学这么好的学校,考进去的都是好学生,但是这些学生也是有差异的。问题是,针对学生差异,我们手上有没有方法。我听课听到了许多好的地方,也听出了不少问题来。我到一所农村学校听课,校长一听我去听课,非常重视。他知道我是语文老师,就找了一个数学老师的课让我听。我问这个老师的情况,校长介绍说这个老师好。这个老师教的班级在中考中总是最好的。无论哪一届,都是最好的。学生喜欢他,家长对他也放心。数学老师干什么?喜欢请学生上黑板板演。我觉得这个老师真的了不起。他请程度最差的学生上台板演,请程度中等的学生上台纠正错误,请程度最好的学生去解说原因,去介绍更加简便、更加有效的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个举措,三种学生全部覆盖到,难怪学生喜欢他。我说了不起。难怪他课上得好,难怪他的学生考得好,他不是浦东新区的特级教师,不是学科带头人,甚至连骨干教师都不是,但他是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的老师。

(二)备课就是自我修养的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有一个老师课上完,大家觉得课上得很好,有人问他,为这堂课你准备了多少时间?这个老师说:为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他这句话很有道理的。尤其我们中小学老师,常常是这样的,你说准备这堂课,具体的时间可能是两个小时,可能是三个小时,但是我们上好这堂课,它和整个人生的积淀是有关系的。

夏丏尊谈李叔同的一段话,我是非常赞同的。他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更重要。”换句话说,当年的孩子和今天的孩子一样,喜欢大学科,忽略小学科,但是李先生教,反常了。反常在哪里呢?超过了所谓的大学科。原因在哪里呢?他的人格。啥叫人格?夏丏尊说:“李叔同教图画、音乐,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都好。”按说,我教图画的,我只要知道图画,不就完了吗?我教音乐的,只要懂得音乐不就可以了吗?但是,他的诗歌鉴赏写作水平、文学鉴赏写作水平超过了语文老师,他的字比专门教写字的老师写得还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都好。我说,这就是所谓中小学老师的特点,他(她)需要有非常广博的知识面,非常开阔的胸襟,夏丏尊说李叔同好比是尊佛像,有佛光,故能令人敬仰。换句话说,这佛光是什么?就是以深厚学养为基础的人格魅力。

我个人感觉,我们当下的教师培训有一个忽略的地方:我们太着重于教学的技法、教学的技术和教学的方法。什么现代教学技术和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什么同课异构,什么教学模式,重要不重要?重要的。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你的底蕴。最重要的是你的阅读面,你的思想深度,你的思考广度。这对学生是终身受益的。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把第二位的排在第一位,而把第一位的忽略掉了。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福州一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叫陈日亮,陈日亮出了一本书,标题非常豪迈——《我即语文》。很显然,“我即语文”,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就是语文。教师自身的学养、自身的人格、自身的思考,他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他会自觉不自觉地表露出来。

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说:“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为什么枯燥乏味?主要是因为语文老师难以讲出学生不知道的东西。”按照我们今天有些流行的观点来说,这不就是错了吗?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这么说。如果“讲”都是错的话,我们老师永远要关上自己的嘴。不能简单地说,学生讲了多少,老师讲了多少?我个人觉得,当下的中小学教育界有一种误区;把一种非常复杂的教育现象,抽象成、简化成非常简单的几个步骤。这就很成问题了。

孙绍振教授说:“课堂要有吸引力,在知识与分析层面上,教师与学生要有落差。”这句话我是非常认同的。否则要你教师干什么?你老师,蹲下身子和孩子讲,那是一种姿态,那是一种对孩子的人格尊重。但是,请你注意,不是将老师的知识水准降低到和孩子一个样。如果将老师的知识水准,降低到和孩子一个样,那么,还要你老师干什么?你语文老师起什么作用?让他自己看书好了。

正常的教学,应该是教师你在认识层面上、思维层面上、知识分析层面上,你要高于学生,应该有落差。如果你和学生一样的,学生看到了教参,你也看到了教参,你就把教参上的东西搬到课堂,还要你干嘛?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对于文本,如果教师在讲解上不能出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分析,都是学生在一般资料上就可以看到的,教师对学生就没有吸引力。老师现在无奈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在于孩子手上有众多的教辅读物。请注意,那个教辅读物实际上是教参的二次加工、三次加工。教师没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没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学生怎么会相信你呢?他知道你从哪里搬过来的,你搬过来的那些东西,他也知道在哪里。这就有问题了。

(三)备课备什么

1.宏观上备课

第一,要明确学什么。不是教科书有啥,咱就讲啥。第二,学到什么程度。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否所有的内容都要挖得很深,有必要吗?这可能也有问题。深度如何?广度如何?长度怎样?它是需要我们去研究的。宏观上要备课,在备课之前,你对我们所谓的课程标准应该有个非常具体的认知。需要多少时间,需要怎样的空间,课程学习的条件到底怎样,有些内容的学习需要特定的时间,有些内容的学习需要特定的空间,它和特定的学习内容相匹配。

特定的语文内容和特定的学习方式、学习空间是相匹配的。比如说,当语文老师,都会讲到唐诗。讲到唐诗,都会提到边塞诗。说白了,我们上海的孩子听你讲边塞诗,他是没有感觉的,他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介绍一个极端的例子:这个极端的例子没有仿效的意义,也没有仿效的可能。因为这个难度比较大。我曾经带着学生跑到嘉峪关,跑到玉门关,跑到阳关去。到了阳关,他知道了什么叫“西出阳关无故人”;到了玉门关,他知道了什么叫“春风不度玉门关”。它说明了什么问题?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学习内容是相匹配的。

换句话说,我们在宏观把握初中四年、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之中,可以考虑哪些活动可以怎么组合,用什么方式学习,完成课程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如何组合,组织教学策略,这也是很有讲究的。听了不少公开课,学生的组织方式,有时候团队讨论,有时候分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也是有讲究的。分小组讨论的讲究在哪里呢?我们现在看了许多公开课的小组讨论是假讨论。什么叫假讨论呢?上课没多久,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前后两排四个学生讨论讨论。不到两分钟,孩子们开始纷纷回答问题了。这种讨论不是真讨论,而且前后两排的组合就有问题。学生小组组合中,异质组合是最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孩子和孩子之间有差异,组合才有价值。比如说,我在建平中学担任校长的时候,我提拔了三个副校长,其中一个是教数学的,一个是教物理的,一个是教生物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我的不一样。如果都和我一样,我还要你干什么?换句话说,我们这个团队组合才能效益最大化。我的思维方式他们不具备,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不具备的。我们这个团队才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学生小组也是这样。不是简单的前后四个人一讨论就行了。它要考虑能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一定要有差异性。所以,一旦要小组讨论,他们可能要重新调整位置。

第二,如何评教,如何评学。这里我特别强调,我们上课,都喜欢请教研员来评课,都喜欢请所谓的专家来评课。评课请专家来,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但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评课主体还是学生。假如把学生当堂留下来,请学生来谈谈这堂课的话,我觉得对你会有比较大的启发。

我现在就有意识地做这件事。课上完后,找这个班的三五个同学,当着任课老师的面,来谈谈这堂课。很多老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真的没有想到孩子是这样想的。我们老师预设的东西可能和孩子是一致的,但我们老师预设的东西有些可能和孩子是不一致的。

我参加高考命题的时候,有一个环节:要请试测生来试测。为什么要请试测生来试测?我们六个专家出考题,都是从成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请试测生来测试,就是看孩子是怎样考虑问题的。这样一匹配才行。老师假如真的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你一定要听听孩子的想法。说到底,课不是上给校长听的,课不是上给教研员听的,课是上给学生听的。课是为学生服务的。

2.微观上备课

微观上备课,首先是教学目标——老师要干什么?为什么要有如此目标取向?目标的依据,第一位来自学生,第二来自教科书。我们现在有些课第一位是来自教科书,教科书咋样就咋样。说白了,数理化的教科书逻辑强一些。语文教科书的逻辑性本身就不是很强的。所以要根据自己本班学生的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我们现在有些语文课不像语文课,没有语文的味道。种了别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这样也不对。

当下教学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目标模糊。

有一次在一所非常好的学校听课,应该说,学生对执教老师还是比较喜欢的。听说有一个专家来听课,孩子们非常想帮老师,一定要给自己的老师撑撑台面,一定要把这堂课上好。上课过程中,孩子很想表现一下,很想帮老师一把。但是始终没有搞明白,老师这堂课到底想干什么。所以越帮越忙,老师一头汗,孩子一头汗。我看着他们双方面这种状态,我也干着急。老师写在教案上的所谓课堂教学目标一二三,清清楚楚。但是呈现在课堂上的是乱的,目标模糊。目标模糊怎么办?我觉得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可能有启发。

第一,成就证明。什么是成就证明,就是用可以观察的学生行为动作来设定为目标,用行为动词来表示。比如,可以用下面几个行为动词:让孩子们读出什么;让孩子们写出什么;让孩子们列出什么;让孩子们给什么下出定义;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做出什么样的演示。实话实说,我们语文有语文的学科特点,但理科的这种方式有些也可以嫁接到语文学科。这样对你来说心里就清楚了,我这堂课到底想干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第二,行为条件。什么是行为条件?就是你要他达到的行为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具体化。比如,借助什么完成什么,能不能明细点。很多老师就没有做到这一点,课上完了,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第三,水平要求。实话实说,当下许多老师的课是没有水平要求的。我个人觉得,没有水平要求的课就是低效率的课,甚至是无效的。什么是水平要求?多少时间完成多少任务。换句话说,速度是什么,它的精确度怎样,它的质量如何?很多老师,特别是文科类的老师很多课堂上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举个例子:英语课,今天讲英语单词,脑海中一定要有水平要求。我这堂课英语单词讲完之后,孩子们的拼写准确率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就是水平要求。老师如果不确定水平要求,孩子们的时间就浪费过去了。浪费过去,这堂课结束,孩子们获得什么,不知道。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历史老师,这堂课上完,孩子不看笔记,能够写出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五个主要原因,并且对每一个原因进行评论性解释,全部完成时间三十分钟。这就是水平要求。我听了许多语文课,就是没有时间概念。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今天这节课没有讲完,没关系,下节课继续,下节课没有讲完,再往下节课继续讲,实在讲不完,找校长要课时。要不到课时,就抢自习课。抢不到自习课,就和音乐、美术、体育老师商量,你的课给我上吧。补课就是说明你的目标设置有问题,我们没有水平要求。

再举一堂篮球体育课。这堂课干什么?投篮。老师上课让大家集中起来,教孩子投篮。分解动作一二三,之后自己做示范。再请两个同学做示范,示范完了之后,就拿来一大堆篮球给学生:你们投去吧。快下课了,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活动一下,结束了。这堂课教孩子们投篮,有几个孩子在多少时间,投中了几个篮,根本不知道,没有水平要求。我们很多政府官员、很多领导、很多家长都在说,孩子上完体育课,汗都不出。这是表象,深层次就是我们老师没有水平要求这个概念。

下面这个体育老师有水平要求,他提出学生要在三分钟内做15个兔子跳的动作。这就有水平要求了,三分钟是时间。学生的时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靠补,靠不停地挖别人的课时来上课,这不是个办法。

上述三种办法,我们统统称之为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有缺憾的。行为目标的缺憾在哪里呢?它强调了行为结果,它没有注意到内在的心理行为过程。结果有了,效率高了,没有注意到孩子内在的心理过程。他注意了外在的变化,但忽略了内在的能力和情感变化。我们现在的教学经验,都是讲好的,不讲不足的问题。其实,任何一种举措,你仔细分析一下,它都有它有用的地方,也有它存在的问题。就像吃西药,它总有副作用,我们就权衡一下,吃还是不吃,用什么方式来调理等等。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课堂效率实在太低,我们可以借助行为目标,来解决阶段性的问题。

但这不是根本的办法。怎么办呢?设定内在过程和外显行为相配合的目标。心理学家强调:把内在和外在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在考虑行为动词,考虑水平要求,考虑客观条件,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考虑这些词语:比如让孩子们喜欢什么,比如让孩子们欣赏什么,比如让孩子们尊重什么,比如让孩子们理解创造什么等等。把内在和外在结合起来。

什么叫做教学的艺术性?教学的艺术性让我们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让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究、不断地去追寻。我们到底用什么方式最好。这里只是一种方法,把两者结合起来。什么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当下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方法,它是因时因地因内容而变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

3.到底教什么

我们过去讲教教科书。教科书有啥,我们就教啥。教科书咋说,咱就咋教嘛。我们现在讲用教科书教人,用教科书教学生,不是教科书有什么我们教什么,而是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教什么。这句话很抽象。不是根据教科书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这句话还是很抽象,我后面用一系列的具体事例来阐释。什么叫根据学生的需求呢?到底教啥呢?我们先搞清楚,什么是学生已经懂的。学生已经懂的,我们只需要检查就完了。什么是学生不懂,但他看了教科书,自己可以搞懂的。你就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看教科书,让孩子们去概括,让孩子们去提炼。概括不到位,你去帮他纠正,提炼不到位,你去帮他纠正,如此而已。什么是学生不懂,看了教科书也不懂,他需要讨论才可以搞懂的,不是随随便便为了讨论,就简单地设计一个。什么时候让学生讨论呢?他看了教科书也不懂,需要讨论才懂的,你就让他讨论。什么是学生不懂,看了教科书也不懂,通过讨论还不懂,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绝对会的。这个时候要你老师出来了,老师该讲授了,老师该阐明了。什么是老师讲了也不懂——你别以为老师讲了,学生一定懂了;如果老师一讲就懂的话,老师天天讲好了。有些是通过活动才能懂的,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嘉峪关、玉门关、阳关),你要到了那个地方你才能搞明白的。你要通过一个实践活动才能搞明白。随便举一个体育例子:你要教学生游泳。你在课堂上咋讲都没用,你要把他丢进水里才能让他学会游泳。这就是实践才能懂得。你就设计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这即是基于学生的教学,这就是服务于学生成长的教学,这就是用教科书教学生。

教师语言有三境界:第一境界,老师要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学生听得懂,说得出。如果想不清楚,说不明白,是不适合做老师的。我在建平中学当校长的时候,复旦大学的硕士博士都会跑来应聘当语文老师。我考查他的方式是什么?我找一篇文章让他读,连读三遍,不够,再三遍,再不够,再读三遍,九遍,总够了吧。然后,请你拿着这篇文章,到教室中,给学生讲出这篇文章的子丑寅卯来,讲出个一二三四来,你只要自圆其说,我就认你。这是基本功,这是培训不出来的。如果连这点能力都没有的话,他是不适合当老师的。比如陈景润,他肯定是想得清楚,但面对中小学生肯定是说不明白的人。那么他不适合当中小学教师,但未必不适合当一个大数学家。

第二境界,你得讲得有味道。你要生动,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朱震国老师,一开口,他的语音就很有吸引力。他语言的表达艺术是我们做这行的看家本领。老话讲,当老师是干什么的?是吃开口饭的。我们今天不能借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借口,而淡化了对自身能力提升的要求。

我个人认为,第三境界,老师讲得很少,老师的话语之中却包含了无穷的意思,换句话说,老师的寥寥数语,打开了孩子们一扇扇思维的窗户。把思维的窗户打开了,让孩子们尽情地去思维、去想象。这是最高境界。其言有尽,而意无穷。不是我们话越多越好,话讲得很少,但是启迪了孩子们的思维。让孩子们尽情地去体会,尽情地去品味,尽情地去思考,这是最高境界。

备课是什么?备课就是备各种可能性。因为课堂总是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刚才讲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其实一讲就明白的,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很潇洒,孩子无论提什么问题,他都能应对自如,课堂教学组织得很好。原因在哪里?一种可能性,他临场机智,第二种可能性,他准备得充分。不论你想的问题,你提的问题,你准备的问题,你所遇到的困惑,都在我预先设计的当中。我都考虑到了。

二、上课

上课做到四点:明确基本标准,确定实施取向,采取多元模式,关注几个环节。

1.明确基本标准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的课,做到五个实。第一个实为扎实,即一堂有意义的课。我们发现有些语文老师上课的有些环节常常没有意义。原因在哪里?因为学生觉得上你这堂课和没上你这堂课没有差别。没有差别就没有意义。上你这堂课,一定要有差别,这就是意义。

第二个实就是充实,就是有效率,效率要高。有些课堂没有效率的。前一段时间听一位语文老师借班上课,第一环节他模仿名家的做法,他干什么?“同学们,你们猜猜我姓什么?”我心想你姓什么和这堂课没有关系的,你爱姓啥姓啥。我们有些老师导入部分,或者说开场白,三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八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切题。这个效率就大打折扣。时间哪里经得起你这样浪费。

第三个实——丰实,有生成性的课。换句话说,有生成性的课,课堂上师生对话就会生成很多新的东西,举个例子,一堂幼儿园的课很好玩,这堂课师生讨论六种动物该不该穿衣服。结果都是不该穿衣服。这时候有一个小朋友举手,说:“老师,蛇也不需要穿衣服。”我说蛮好,这堂课生成了一个新的东西。哪知这个老师说:“对不起,今天不讨论蛇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孩子压下去了。评课的时候我说了,幼儿园,有必要这么课程化吗?有必要这么目标集中吗?孩子产生一个新的东西,说明你这堂课有效率了。你的孩子生成了一个新的认识,挺好的,你要鼓励他才是。

第四个实是平实的课、常态下的课,不是作秀的课。(略)

第五个实是真实的课,有遗憾的课。现在有些公开课,假到什么程度?假到连学生回答问题都是排练好的,那就毫无意义了。十全十美的好课,那就一定是假课。包治百病的良药,一定是假药。

孙绍振说:中学语文最容易变成废话集散地。没有效率,我们浪费了很多生命中宝贵的时间。我做了调查:学生最讨厌老师在课堂上讲他已经知道的话。明明他已经懂了,明明他已经知道了,你还在讲个没完,喋喋不休,唠唠叨叨,你的理解没有和学生形成落差,你和孩子站在一个平面上,这就有问题了。

再来看看学生怎样评价课堂,刚才我说了,我们一定要听孩子的想法。这里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个孩子说在课堂上希望听到三种声音。

第一种是掌声。他希望在课堂上听到,无论来自学生也罢,来自老师也罢,深刻而又精辟的见解,让他有所感悟,让他豁然开朗,让他甚至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他会不自觉地鼓起掌来。你老师讲的他都知道,你老师讲得不精彩,学生讲得不精彩,没有给他留下痕迹,他觉得这堂课没用,没效率。我现在听了许多初中和小学的课,老师很好玩,学生回答基本满意,就组织学生鼓掌,鼓掌是很有节奏感的。我当时想,这是你组织起来的,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我们希望是来自学生内心的。

第二种是笑声。学生希望课上得生动精彩。让他产生强烈的兴趣,这个要求不过分的。复旦大学有一次组织学生无记名投票,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十大人气教授,排在第一名的是陆谷孙教授。有人问:“陆老师,你的课为什么让学生这么喜欢?”陆老师说:“我的每堂课,一定要让学生大笑三次。”这句话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学生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上了这么多的课,我们作为老师,希望他每堂课都高度集中注意力,可能吗?不可能。他总要走神的,他总要抛锚的,他总要开小差的。有经验的老师,课上到一定程度,说一两句笑话,把学生逗笑了,或者拿自己开涮一下,或者拿孩子开涮一下,全班同学的思维神经集体放松一下,然后重新回到课堂,神清气爽。我喜欢开车,也有专职驾驶员。我如果开车连续超过两小时,我一定停下来。如果专职驾驶员连续开车两小时,我一定要提出上洗手间,也许我没有这个需求,但是驾驶员休息三分钟、五分钟,去走一走,去散散步,去抽根香烟,去喝点水,他绷紧的神经放松一下,然后重新回到驾驶座上,神清气爽,是有道理的。

第三种是辩论声。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孩子希望辩论。说白了,我们今天的学生和我们当年读书不一样。我们当年读书啥特点?老师说啥,咱就记啥,结果考试就考啥。老师说啥都是圣经,都是真理,都是对的,我们就忙着记住啥。但今天的学生不一样了,他希望说一些不一样的话,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观点,甚至和教科书、和教师有不同的观点,甚至很喜欢和你老师辩一辩。起码说明什么?社会在进步。起码说明什么?孩子的主体意识在觉醒。这是好事。2008年上海市教委选了十个人,叫我带队到美国加州去考察。在美国加州我们听了上百堂课,我们同时到了一所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那里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室,原本是为美国军方服务的,为美国情报机构服务的。后来,它不但用在军方,用在情报机构,而且还用在教学上了。上课的时候,孩子的头上戴着一个像帽子但又不是帽子的东西,孩子们的思维状态通过电脑屏幕全部能够呈现出来。孩子们的思维是困顿的,孩子们的思维是疑惑不解的,孩子们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孩子们是很想表达的,你点到谁,他就出来,清清楚楚。经过他们的实验分析了解,课堂效率最高的,就是孩子们在辩论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卖一个破绽给孩子,有意识地把一个错误卖给孩子,然后让孩子和你去争辩,孩子在和你争辩的过程中,他的思维是最活跃的,这也是你的教学效率最高的时候。

我们再看看孩子们是怎么评价老师的。有一个学生说,好教师就是在课堂上显得比平时更漂亮的老师。这是孩子的期盼,你想一想,这也是有道理的。我们老师很辛苦,特别是中小学老师很辛苦。有人曾经讲开玩笑的话语:我们老师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我们很累很辛苦,但是你走进课堂应该神采飞扬,孩子们希望看到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很高的老师。这是孩子一种期盼的心理。还有学生说:老师,你微笑时最美。我们现在的老师上了十多年的课了,当了二十多年的老师了,现在形成一个职业毛病了,走进课堂不会笑了,好像学生始终是欠他的。你看,魏巍写过的一篇《我的老师》的文章,“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小孩调皮,她拿教鞭抽他,这个孩子居然敢拿东西一挡,而这个老师却是轻轻地敲在石板上,仁慈之心啊,仁爱之心啊,由此可见一斑。实话实说,我们在课堂上讲了多少话,孩子能记住你几句话,但是你一个细小的动作、情态,可能他一辈子难忘。你看,魏巍他就一辈子难忘。西方有个教育谚语: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

2.确定实施取向

课程实施有四种取向。第一种,得过且过的取向,混日子,明显地不对。第二种,忠实的取向。第三种,调适的取向。第四种,创生的取向。

这四种情况,第一种明显不对,后三种,我的观点,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考虑。啥意思?在课程标准的执行上,要采取忠实的取向,我刚才说了,那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共和国的意志,在学科教学上,在语文学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它的最低水准要求,你只能高于它,绝不能低于它。所以要忠实。

在教科书的运用上,你要调适。你要调整适合于自己学校,适合于自己班上学生的特点。一套教科书出来,让上海中学的学生满意了,可能职校的学生就不满意了,太难了。如果让普通学校的学生满意了,那么上海中学的学生肯定不满意了。所以任何教科书都有先天不足。不足在哪里?它不可能普遍适应于任何一所学校。在教科书上采取调试的去向,我再举这个例子来说:在法国有一种说法,用教科书的老师是很懒的教师。仔细体会一下,是有道理的。很多法国老师是不用教科书的,用自己的讲义。为什么?因为我的学生跟其他学校的不一样。我的班级学生他有独特性。我为什么要用标准化的教科书呢?标准化的教科书是有弊端的。弊端是什么?就是它不可能普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学生。

在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要采取创生的取向,创造生成的取向。

3.采取多元模式

为什么要采取多元教学模式?我们回到原点吧。我们当了十多年的学生,我们当了十多年的老师,啥叫教学?啥叫学习?我们用一句话来表述,就会发现问题。认知主义的表述:学习是知识的获得——教学是知识的传递。老师干什么?二贩子。贩给你,不就完了,这是认知主义。后来我们发现有问题,教学不仅是要传递知识,而且要培养能力,于是第二种主义出来了: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说什么?学习是反应的强化——教学是基于操练与练习的训练。数理化老师喜欢操练,现在语文老师也喜欢操练。不断的操练,有用吗?肯定有用的。但是我们后来发现,这个操练也有毛病。后来第三种主义出来了,叫建构主义。学习是什么?知识的建构。教学是干什么的呢?创建学习环境,帮助孩子建构。现在大学教师最喜欢讲建构主义,但是,我的观点是什么?这三种主义各执一端,各有它部分真理。但是用一种主义来覆盖整个教学过程的话,肯定是错的。教学都是传递知识,错了;教学都是操练,错了;教学都是创建学习环境建构,也错了。正确说法是:教学有时候是知识传递,有时候是操练,有时候是创建环境,帮助孩子建构。这才是正确的。换句话说,就要采取多种模式。

我在美国听了上百堂课,实话实说,很多课不如上海的课,但有四堂课我是挥之不去的,印象很深。

第一堂课,我称之为引导争辩的课。2008年恰好赶上美国大选,这个老师就拿奥巴马来说话,绝大多数同学站在奥巴马这一边,但是有三五个同学反对奥巴马,双方同学展开激烈的争辩。一个思想火花、一个思想火花纷纷冒出来。这堂课特别地活跃,我感到这堂课特别有意思。

第二堂课,上一篇课文叫《走出非洲》,后来被拍成纪录片了。说的是一个非洲青年来到美国获得成功的故事。这个老师干什么?这个老师请了两个人来:请了作者,请了导演。然后让孩子们向他们发问。孩子们向他们提了好多问题,这两个人招架不住,应接不暇。有些问题能回答,有些问题不能回答,但是这堂课的效益非常高。我称之为充满疑问的课堂。

第三堂课,我称之为走向生活的课堂。这是法国籍的老师上的课。按照我们的观点,就是德育课——主题是人要有同情心。这老师第一件事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然后请所有的同学把外套脱下来。接着他发出第一个指令:你们用一只手,不要其他同学的帮助,用一只手把外套穿起来。没有一个同学穿得起来。然后发出第二个指令:你们借助其他同学把外套穿起来,所有同学穿起来了。老师事先准备了四个轮椅,请四个同学坐上轮椅,到街上兜一圈,然后回到教室。回到教室后,孩子们纷纷发表感慨:人是需要有同情心的。

第四堂课,让我印象很深,我称之为唤醒智慧的课堂。他是一个理科老师,我们都觉得上海的理科老师是很强的。所有的理科老师都喜欢讲知识点。但是这个老师将知识点串成一根知识链条。不但将它串成知识链条,而且上升为一种思维方式;不但上升成一种思维方式,而且让孩子们养成一种思维习惯。我说这个老师了不起。

我们都知道智商特别高的孩子是少数,特别低的也是少数。要把那些智商平平的、智商中等的孩子教成聪明的孩子,需要我们老师运用智慧。所以我觉得如果只运用一种单一的模式,就会导致我们丰富多彩的教学变得狭隘。

4.关注几个环节

第一,导入课文。现在碰到不少问题,绕来绕去。举个例子,有个老师上课一开始干什么?提问:“同学们,你看我长得怎么样?”我当时听了莫名其妙,孩子们听了很突兀。你长得怎样和这堂课有啥关系?孩子没有回答。这个老师只好自问自答。老师怎么说的——“我很丑。”我很纳闷,看看小伙子,也不算丑。接下去听他说:“但是我很温柔。”我心想你这个男教师怎样这么娘娘腔呢。接着听到他说:“希望同学们在我温柔的课堂上诗意地去学习。”这个时候,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绕来绕去没有意思,我们很多课就在这样的废话之中耽误掉了。

第二,教学策略。我们都知道启发式,讲到启发式的时候,我们都知道问答。问答其实很有讲究的。举个例子,小学二年级学习的课文是《带着尺子去钓鱼》。文章说,在丹麦,钓到二十二厘米以下的鱼必须放生,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老师在一个不该设置问题的地方设置了一个问题。老师说:他们该受到怎样严厉的惩罚?我们知道小学老师喜欢咬文嚼字。他在“严厉”两个字上加了重音,孩子都是明白的。第一个孩子就说:“把钓鱼的人丢到海里去,没收他的钱。”这已经够厉害了,这个老师没有反应过来。没有反应过来,老师就摇摇头。孩子心想,老师摇摇头可能是严厉的程度不够,不够怎么办,再加码吧,“让他坐十年牢。”老师还是没有反应过来。继续摇头,继续摇头,只好再加码:“无期徒刑。”老师仍然摇头,只好枪毙了,再不枪毙不行了。最后一个学生的答案就是:“枪毙。”这堂课上得没有文化。原因在哪里呢?《带着尺子去钓鱼》这篇课文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公民要遵守法律。孩子们回答的答案恰恰是随心所欲,草菅人命。想干吗就干吗,想杀人就杀人,跟你的教学目标是相悖而行的。在不该设置问题的地方设置问题,在老师该醒悟的时候又没有醒悟。你其实应该早就告诉他答案——六个月的监禁。这和那个枪毙差得太远了。

中国台湾的黄炳煌说:打高尔夫你只要考虑自己打得好就行,打网球你还要考虑对方,有来有往。我们很多老师就是不考虑对方怎么回答,所以,我刚才讲,备课就是备各种可能性。因此,有些老师就是打高尔夫的做法,叫做有去无回。打过去拉倒了,管他怎样折腾。我们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反应。

我从报纸杂志上看来的一个案例: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念起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什么?孩子们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老师说:错。答案是什么?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荒诞啊!答案可以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可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还可以是其他。

问答式的教学策略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他还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问题是单一模式。什么叫单一模式?老师提问题,众生回答。我听课喜欢坐在前排两边的位置上,好处是可以观察学生的表情。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孩子们的眼睛可以告诉我,这堂课是成了还是不成。我看有些孩子虽然在张嘴,但没有吐出词来,他把握不大,他就不说,因此把很多问题遮蔽住了。这种大合唱是滥竽充数。可不可以独唱呢?

第二种问题是我们很多老师一提问题,马上就张三回答李四回答,这叫即问即答。这种即问即答说明了什么?说明你的问题设置不合理。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思而得之。为什么不让孩子闭上眼睛想一想?少提几个问题行不行?你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行不行?我们很多课堂上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我听过老师上朱自清的《春》。老师一上来呈现一个画面,然后问学生:同学们,春天是怎样来的?我在下面听课就纳闷:这哪是语文课该提的问题?这是天文学问题,应该是地理老师问的。哪知道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回答:春天是盼望中来的。因为课本上是这样说的,这个提问没有价值。

所以我们要关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孩子们的全员参与,关注孩子们的情绪状态,关注孩子们的交往状态。我觉得什么是课堂?课堂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老师和学生当下即时性的交流。换句话说,交流的质量如何,是关键所在。

第三,思维方式。课堂上的思维方式也非常重要。什么是思维方式?倒过来看理科的例子,再看文科的例子,就方便点。听一堂物理课采用演绎思维,这个老师上来先干什么?先讲定理,先讲定义,先讲公式,然后师生共同解题,然后布置作业。定义、定理、公式是什么?它是一般性的东西。然后是个别性的例题、作业题,这就是演绎法。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但如果都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这孩子有问题了。他非得掌握一般性的东西,才能解决具体性问题。换句话说,他面对具体性问题,他就没有能力去解决。有人讲高分低能,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分数很高,但是他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可能需要另外一种方式——归纳法。我听了一堂数学课的归纳法。他是从生活中的一道问题入手,先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具体问题,然后让学生由这个具体问题上升到一般的规律,让孩子们下定义,然后对照课本上的定义,再去做题。他是由个别上升到一般,再由一般回到个别。

我觉得这两种思维方式要组合起来用。我们语文课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我们既要用演绎法,我们更不能忽略归纳法。让孩子们在归纳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

你说,我们教孩子,到底教啥?语文课我们到底教给孩子什么东西?说到底,就是教给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给他知识,他自己看书就能获得,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形成思维的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四,课堂开放。课堂适当打开,我们讲课堂生成,就是要开放。

一个数学老师出了一道小学题:99乘以2等于多少?孩子换了一种思维方式计算,他给予大加赞赏。100乘以2再减去2,就是99乘以2。过去我们讲:教科书就是学生的世界。现在我们讲: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课堂一定要打开来。

我举个英语课的例子。这个老师插科打诨,英语老师讲得挺有味道的。那天是情人节,学生正在讨论蓝色妖姬。有同学感叹:蓝色真美,出淤泥而不染。老师就心生一计,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blue。老师问:这是什么意思?孩子说:蓝色。老师再问:还有什么意思?少数学生回答:忧郁。老师告诉学生:这词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高贵。高贵的人往往是忧郁的,所以他们总是不开心。要开心的话,就得当穷人,所以叫穷开心。孩子们哗然,立刻就记住了这个词的意思。完了之后,老师乘胜追击:blue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淫荡。所以blue book就是黄色书籍。孩子们惊呆了,睁大眼睛。这个老师的文化底蕴从这里表现出来了。他宕开一笔,说明他心里有货。老师问:在中国文化之中,高贵是什么颜色?——他在进行文化比较。学生回答:黄色,皇帝的龙袍、宫殿的颜色都是黄色的。老师问:中国文化中用什么颜色表淫荡?学生说:黄色。学生回答之后立刻惊讶起来:怎么会是这样的?这就产生了一种中外文化比较的问题。换句话说,孩子不但记住了单词的意义,还引发了一种文化思考。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孩子产生了疑问,这个疑问对他来说是有价值的,对孩子的成长是有价值的。他引起了孩子们进行文化比较和文化思维。

什么叫好老师?我刚才讲了,为这堂课准备了一辈子,陈日亮说“我即语文”。

什么叫好课?我们看热热闹闹都是好课?可能是好课的一种形式,但我个人觉得,真正的好课还是有文化内涵的课。这就是开放的作用,开放的意义。不读书的老师是讲不出来的。你和孩子一个层次,你说把课堂还给学生,可能吗?你如果高于学生,你就会考虑什么时候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当下最大的弊端就是,把丰富的、多彩的、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成一个抽象的词语,这是要误人子弟的。

时间关系,就先讲到这里。

反思提升

1.你同意下面的分析吗?“现在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师的功底太差,不看书,只看教参,没有人文积淀,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够,与学生没有知识落差。”现状是语文教师没有时间读书还是不愿读书,或者其他什么原因?

2.你认为教师的书卷气是如何养成的?程红兵老师的“坚持读书和思考”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3.这个讲座中出现了不少教育理念和观点,你都能接受吗?你最欣赏哪些理念和观点?

4.程红兵老师的讲演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很有气势,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本次讲座的录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