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校对讲稿的过程中又一次领会到了

过校对讲稿的过程中又一次领会到了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认为,用这些词来形容过传忠老师的为人与师风,亦是挺相当的。过传忠老师是朗读朗诵方面的权威,不仅自己有极精湛的接近化境的朗诵技巧,更是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可以说是最了解朗读的。对过老师而言,“桃李满天下”的不仅是数不清的优秀学生,无论是复旦附中还是整个上海中学语文界,受到过老师启迪与恩惠的青年教师也是无数的。过老师把非智力因素提炼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项。

过传忠专辑

王振宁编写整理

走近名师

慈祥诚恳,蔼然仁者

——我所认识的过传忠老师

冯友兰在《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一文中描述蔡元培的人格为“春风化雨、慈祥诚恳、蔼然仁者”,是“最大的教育家”。我认为,用这些词来形容过传忠老师的为人与师风,亦是挺相当的。过传忠老师是朗读朗诵方面的权威,不仅自己有极精湛的接近化境的朗诵技巧,更是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可以说是最了解朗读的。严格说来,我与过老师仅两面之缘,一次是聆听了他的“谈谈鉴赏与朗读”的专题讲座,一次是在他的办公室一起修改讲座实录。但在将过老师的讲座文字化的过程中,两个多小时的视频我翻来覆去看了不下十遍,从中获得的好处是无法计算的。听说当年他在复旦附中任教,因为雄浑朗畅的嗓音和出神入化的讲课技巧,被一批钦佩他的学生们尊称为“过大侠”。我想,如果将过老师比拟成金庸笔下的一位武侠人物,那他一定是千锤百炼、内功深厚、德艺双馨的大宗师。对过老师的学养、学风和师风,最令我佩服的有三处。

一、内功深厚,专业能力超群

此次过老师的讲座是关于朗读朗诵对语文教学和人文鉴赏的作用,整个讲座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理论实际相结合,充满了智慧与巧思。既然是关于朗读,那必然要现场示范。过老师年近七十,依然有过目不忘之能,所需援引的资料从各个年级的课文原文,到典籍报纸的相关文章,无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令人惊叹。更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过老师的朗诵技巧。在用寻常语速语调讲解理论后,突然示范一段深情款款的散文,或一段激情昂扬的诗歌,随后又回归寻常,中间完全不用酝酿,更近乎无缝切换,好几次都令听众惊叹到忘了鼓掌。这看似闲庭信步般的示范背后,是过老师浸润几十年的经验与功力。著名的电影配音演员曹雷在2013年4月29日《新民晚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过传忠是我的好朋友,从少年时代起我们就认识。他为人老成、认真,虽并不比我们大多少,但我们一直叫他‘老过’;他喜欢朗诵,又因为他一直当语文老师,故在我们这朗诵圈子里,也常称呼他‘过老师’。过老师是我们的‘活字典’,他对字音很讲究,也很有研究,我们碰到吃不准怎么念的字,总是第一个拿起电话来问他。”

二、作风诚恳,做事踏实仔细

踏实、仔细、耐心可以说是过老师这一辈教师共同的优秀品质,杨先国老师、刘德隆老先生等也无不如此。过老师从一线教师起,做到复旦附中校长,后来虽然到民革上海市委任职,但一直关心中小学教育,退休后又在中职学校担任老师,可以说从一线到管理的工作都做过,从塔顶到塔基的学生都教过。对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各种层次学生的需求都了如指掌。正因为他看到了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真相,所以也最有发言权。过老师的朗诵理论来源于他几十年的实践和积累,真正做到了理论源于实践,理论结合实际。

当我在过老师的办公室与他一起校对讲稿的过程中,又一次领会到了前辈们的这种精神。时长两小时的讲座整理成文字将近一万,过老师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核对。有些词句在讲时可以以较随意的口语表达,这时就要转化为严谨的书面语。因此两个多小时的讲座,过老师等于给我一个人又讲了一遍。

三、提携后辈,寄希望于青年

对过老师而言,“桃李满天下”的不仅是数不清的优秀学生,无论是复旦附中还是整个上海中学语文界,受到过老师启迪与恩惠的青年教师也是无数的。我与过老师虽只接触过两次,也已深深体会到那种“春风化雨”般的气象。例如在讲座的最后,过老师看当日在座的主要都是青年教师,便饶有兴致地介绍了自己的成长道路。他格外强调兴趣培养不仅仅是求学阶段,从业之后的兴趣对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样很重要。想要在职业道路上有所建树,就要让这份兴趣不断深化、发酵,还要多与该领域的专家、前辈接触。职业不同于学业,后者有人为你规划好了,照着流程一步步做,总能达到合格;而前者是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做的,只有自己为自己规划,发掘兴趣,钻研学术,才能让漫长的职业道路不至于平庸。

在过老师的教学观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要进行“鉴赏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而鉴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可以说鉴赏是朗读的目的,朗读是鉴赏的重要手段。那么鉴赏什么呢?其实就是教科书。过老师亲自参与过两种教科书的编写,他认为“语文教材是艺术鉴赏的最佳材料”,因为我们的语文教科书是文选型的,选的大部分都是文学作品。但过老师发现现在很多语文教学不把教科书当文学作品来教,“不涉及它最核心的内涵”。文学作品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呢?过老师认为那就是“审美和情感”,这两项是“教育的第一块基石”,是与人类灵魂息息相关的。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必须是建筑在情感上的,如果我们教一篇课文自己不动情,也不能打动学生的心,这个教育就是机械的,顶多传授些知识,或者提高一些应试能力。不接触人的情感,就不能提高大家的审美能力。在生活中,在人生当中,对于美的审度能力都没有,那么,这个教育应该是失败的教育。

过老师的这种理念不就是素质教育吗?在过老师看来,素质教育的概念不是新东西,其实就是以前讲的“五育”——德、智、体、美、劳,五者综合就是素质教育。语文课不仅要承担德育和智育,更要承担美育的责任,而语文课的美育就是激发、引导、培养学生的情感,就是“挖掘出作品中的美,鉴赏这个美,用这个美来打动学生,提高学生的美感、素质”。概括起来,就是用审美的教学使学生“情感激动、人格升华”。

那么具体可以怎么做呢?过老师提了几点,一个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享受和判断相结合”。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形象的,这些形象,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自然形象,都是能刺激人的观感的。我们的阅读和鉴赏,一般就是先从感性入手,再不断地提升为理性。同时,美的鉴赏、艺术的鉴赏又是一种享受,但是在享受的过程中又不断形成一个一个的判断,又是逻辑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享受和判断的结合应该贯穿在整个艺术鉴赏过程中。第二点是“要把鉴赏的效果落实在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上”。过老师把非智力因素提炼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项。过老师希望我们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多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让我们的学生接受感染,产生共鸣,迁移对照,陶冶心灵。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里面的人事物,感知以后又能够体验,化成自己的情感,特别是结合学生的经历、生活产生联想,最后做出审美的判断。

怎样的朗读才能算得上艺术鉴赏呢?过老师提出一个“还原”的标准,并且强调“还原不是还原到诗人、作家的口语里去。还原应该还到的是这个文本里面所包含着的、所显示出来的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要求“朗读者必须完成两方面的任务:第一是朗读者必须深入理解把握文本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和感情,这个是语文课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是要用相应的语言技巧把文本中的书面语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地再现表达出来,二者缺一不可。一个是理解把握,一个是再现表达”。

我们平时讲课,要通过一篇课文讲清一个作家思想、风格、人生,是极困难的。同样,要通过一场讲座要吃透一位特级教师的思想和学识亦是极困难的。不仅要深究讲座本身,更要以此为基点,展开延展阅读与钻研,方有收获。

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道路上如能得一位前辈名师的提携,哪怕只是指点一二,也是受益无穷的。我很幸运,能先后得到杨先国老师、蒋人杰老师的提携,这回又得到过传忠老师的指点,使我暗自得意之余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请允许我再为过老师写一份简历:

过传忠,男,1939年生,安徽人,自幼生活在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任职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民革上海市委、市政协和新侨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过校长、驻会副主委、(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和副院长等职务。

在复旦附中任教30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在强调打好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更力图以教科书的真善美启发,打动和陶冶学生,并努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并运用到学习和生活的各项实践中去。这一阶段,在《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报》、《文汇报》等刊物和报纸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出版过《作文指路》和《说话技巧》两本著作。

自20世纪90年代起,参与高中语文教科书(华东师大版)的编写与审查工作。2004年前后,主编了中等专业学校的语文课本(4册),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较长时间里,过老师热心投入社会语文活动,曾任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自20世纪80年代初,担任电视中学(后改为中专)语文主讲教师近20年,参与编写教科书、教参及指导书籍多册,主持了多届语文学科的命题与考试。

自1993年起,先后担任了电视专题节目《今日一字》、《四大名著趣谈》、《中华成语趣谈》、《诗情画意》等专栏的主持人,其中两部获全国文化类节目一等奖。

长期以来,积极投入以朗诵和演讲为重点的口语训练和交流活动。在大量的有关讲课、评比、指导和排练活动中担任主讲、评委等。曾任演讲及口语传播研究会顾问、上海朗诵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成员,写下了许多有关文章。

过老师还发表了政论和杂文数百篇,在《联合时报》辟有专栏《茶未凉》,连续刊登短论近150篇。

过老师的主要论著有:

1.《说话技巧》(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作文指路》(文集)(1988年)

3.《还原——朗诵的实质》(《文汇报》,2011年12月19日)

4.《朗诵和语文教学》(《语文学习》,2011年7~8期)

讲座实录

主  题:谈谈鉴赏与朗读

主讲人:过传忠

时  间:2011年12月14日

讲座内容:

各位老朋友、老师们、同行们,我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年,但是在第三十一年的时候离开了,所以我是一个语文教学的老兵,但也是一个“逃兵”。1992年离开的,离开了已有二十年,但是这二十年中,也没有和语文教学完全脱钩。一个原因是我始终参加朗读方面的活动,朗读、朗诵、口语表达,包括演讲啊、辩论啊等等,社会上一系列语言方面的活动,我是一直参加的,因为我是市语协副会长。这些活动当中,是很需要跟语文教学联系的。这是一个原因。第二呢,我在从政,搞民主党派和政协工作十年以后,又到一个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附中专)。到了那边,我又接触了全新的另外一批学生,就是中等专业学校的这批学生,也上了那边的语文课,还主编了一套中专的语文教科书,现在中专的语文教科书,上教社的那套,是我主编的。我这辈子倒是碰到了两头了,复旦附中碰到的学生那是绝对地享用了咱们国家最好的一些教育资源;而像那些三校的——中专的、技校的、职校的那些学生,那样的语文课真是……你们以后可以去听听、看看,跟他们接触一下,真是挺可悲的。所以这两头我都接触以后,就又有了一些感受。今天来跟大家谈谈其中的两点,一个是语文课里要进行艺术鉴赏的教育,提高学生们的鉴赏能力。第二是朗读,就是说语文课里一定要进行朗读教育,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所以今天我讲的题目,就是“鉴赏和朗读”。

这两个题目为什么要提出来呢,因为我觉得,这两个题目都是我们语文课、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师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语文课里如果这两条没有了,就会更枯燥了更没有意思了。第二点呢,也是落实我们纲要里面所必需的三个维度,就是知识和能力的维度、方法和过程的维度,尤其是第三个,情感和价值观的维度。要在语文教学当中落实这三个维度,特别是第三个维度,离开了鉴赏、离开了朗读,将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刚才我讲,语文课在这两个问题上,最能发挥作用。第二,这也是最能够落实我们总的教学目的的两个环节。最后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目前这两个方面这两个问题,是很不被人们重视的。艺术鉴赏往往就没有了,朗读更是引不起人家注意的。现在的语文教学,你们最熟悉,我已经不熟悉了,但是从我接触到的来看,好像比我们当时,更可悲了。现在我偶尔去听听课,或跟一些家长或小朋友接触一下,他们都好像不感兴趣。而我们过去上课的时候好像还是蛮有味道的。所以,根据这三点,我今天要突出讲一讲这两个问题。

第一部分,语文课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以陶冶学生的心灵。

我觉得语文课,特别是语文教科书,是艺术鉴赏的最佳材料。语文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现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科书是艺术鉴赏的最佳材料,这点我想大家都有体会。我们的语文教科书跟英语教科书有点像,是文选型的,它不是系统的理论学术型的,它是一篇篇文章,文选型的。而从五四以来,我们的教科书选到现在,我的感觉基本上选的还是文学作品。非文学性的作品,有时候拼命地想选一点,比如说明文之类的,但是老师和同学都不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差。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语文教科书,就是优秀作品选读,或者提得再高一点叫经典作品选读,古今中外。你要真正地了解文学了解艺术,语文教科书实际上是最合适的。但是恰恰很多语文教学不把这些教科书当做文学作品来教,不涉及它最核心的内涵。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不是孤立的,提高一个人的艺术鉴赏能力,不是说要这个人将来成为艺术家,成为艺术评论家,成为艺术理论家,没这个必要的。但是,一个真正的公民,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生活质量比较高的人,我觉得他有个基本条件就是应该有相当的艺术鉴赏能力,那样你才能活得比较滋润。有一个研究员,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叫孙云晓,他在几年以前做过一个调查,那个调查的材料挺好的,反映现在我们孩子的情感、感情出现了非常令人担心的倾向,那就是荒漠化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荒漠化呢,这和我们平常的语文教学,和我们整个青少年的艺术教育、艺术鉴赏教育的缺乏是很有关系的。孙老师认为,真正的教育永远是和人的灵魂相关的。对啊,咱们大家都相信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就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所以真正的教育都是和人的灵魂相关的,审美和情感才是教育的第一块基石。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是建筑在情感上的,不动情,不能打动人心,这个教育就是机械的,顶多传授些知识,或者提高一些能力。不接触人的情感,就不能提高大家的审美能力。在生活中,在人生当中,对于美的审度能力都没有,那么,这个教育应该是失败的教育。所以,我们常常讲,要提高素质教育,其实素质教育也不像很多人讲得那么奥妙——好像谁也讲不清楚。我觉得,实际上,素质教育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五育啊——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的。我觉得它应该包括身体心理方面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劳动技能方面的,还有艺术审美方面的,这五个方面的综合就是素质教育。实际上更简单的还是老话,德、智、体、美、劳。而在这个素质教育里面,艺术审美的教育现在是很缺乏的,所以就引起了荒漠化。而这个艺术审美教育我们甚至可以很简单地称它为美育。过去我们在整个的教育体系里面,美育是比较完整的也是比较充分的。我们的美术课,我们的音乐课都是搞美育的。实际上呢,我们的语文课,也承担了相当重的美育任务。语文当然应该是个智育,因为教你语言文字,一个国家的母语;它也承担德育的任务,特别是在十七年、文化大革命以前,包括文化大革命当中,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那是很时兴的,甚至有的时候很时髦的。但是,语文同时又承担了美育,而且是要落实到学生心灵里去的美育,对这一点,我觉得大家就认识得不是很充分了。尤其是现在,应试教育发展到今天,当你们在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时候,实际上很多时候是以牺牲美育为代价的。我不是怀旧,但我想到我做中学生的时候,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20世纪50年代。我觉得那个时候,可以说整个学校都浸润在一种非常强烈的艺术的氛围当中。我们不仅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那些艺术作品,从中感受到心灵的美啊,感受到感情的崇高啊;而且我们的课余,也是排戏啊,朗诵啊,看戏啊,看电影啊,特别是我那个学校是两部制,上午上课,下午不上课的。下午不上课,我就一个电影一个电影看过去,我们话剧队就一个戏一个戏排。现在谁那么搞,这个校长肯定被撤职。我是非常喜欢搞艺术的,特别是喜欢朗诵,喜欢演戏等等,但是当我做复旦附中教导主任、复旦附中校长的时候,我恰恰不能放手搞这种活动,因为有压力。人家到复旦附中来,你老让他排朗诵,老让他演戏,干吗啊?考上海戏剧学院啊?考不取的。这种情况后来愈演愈烈,同学们的艺术鉴赏活动就很明显地被边缘化了。至于音乐、美术,根本就被排斥了,不上课了。这样呢,青少年被迫疏远文学艺术和丰富的生活,审美素养,道德素养,创新能力都会受到限制。因此,以乖戾、偏执、自私、冷漠等为特征的情感荒漠化的倾向就严重地出现了。所以,情感的荒漠化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天敌,应该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注意的问题。

艺术教育也就是审美教育,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我们语文课,它可以说是具备审美教育的天然条件的,应该把审美教育融入到语文的教学目的当中去。因为不管是审美的对象,审美的主体,审美所达到的社会效果,应该都跟我们语文课密切结合的。而现状不是这样。现在高中教育还可以,这些作品都还教,当然没把它当作是文学作品,但总还是教的。中专和技校的语文教育就更令人担心了。叫我编一套教科书,四册,说是可以教四个学期,但是我后来一了解,很多学校四册压在一个学期就教掉了,或顶多两个学期,那你怎么可能教好啊?而且当时我想强调一下,因为中专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能不能从口语表达开始抓,所以我那个教科书里面,有口语表达的内容,有朗读的内容。结果下去一听课,一座谈,他们都跳过去了,都不上这一段内容。为什么?因为进度来不及。所以从现状来看,不管是我们比较好的学校,还是更多差一些的学校,都没有把艺术鉴赏真正地纳入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所以我今天特别要呼吁一下这个问题。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应当在语文课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第二点我要讲,艺术鉴赏教育的核心,艺术鉴赏教育怎么做。有的老师是把它系统地搞成一个课程的,南模的王圣民老师她就把她的语文课上成美学课,她把她的一些美学理论啊等等结合进教科书,重新组编,也是一个办法,但那毕竟不是语文课,因为语文课除了艺术教育以外,它的基础的教育还有很多内容。我觉得有一个办法能把艺术教育更好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就是用真善美的精神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同时通过这个途径来陶冶学生的心灵。要把艺术概念,要把艺术鉴赏活动引入到我们语文课中来。

什么叫艺术呢?艺术是运用特定的物质手段按照美的规律,塑造感性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跟教育一样,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要“利用特定的物质手段”,文学我觉得也包括在里面,文学是用语言文字,音乐用声音,舞蹈用形体等等,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塑造感性的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在我们语文教学里面,关于这些特点倒还是接触的,如果不接触的话,你是不能上课的。如果一篇小说,我们教的时候,你连人物形象也不分析,一篇散文或者诗歌,你连它的社会意义也不讲,当然不可能上课。但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做这些事情,这个“美的规律”我们就不是很自觉地把它渗透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之中了。怎么能够挖掘出作品中的美?怎么能够来鉴赏这个美?怎么能够用这个美来打动学生,提高学生的美感、素质,这个方面问题就多了。

美的规律是什么呢?这方面说法很多,但是我觉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所谓遵循美的规律,就是展示和追求真善美。就是在我们语文教学里面引导同学跟我们一起展示、追求真善美,这就是我们进行美育或进行艺术鉴赏教育的核心内容。真善美是个整体,是和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里谈到的。我们的教科书里面,作品里面,始终都有着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比和较量,所以我觉得我们要进行美的教育,不能孤立地就美谈美,应该跟真和善连在一起。所谓的真,就是客观的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以及它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所谓的真就是不假,真是美的源头,美的基础,美的内容因素,也就是真理,真就是真理。我们现在作文里面,我们现在教学里面,涉及那么多的假话,涉及那么多的假象,搞了那么多的假的玩意儿、套路,本身就是跟美对立的。什么是善呢?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所追求的有利有益有用的功利价值。问题是这个“利、益、用”是对谁而言的?是对个别人而言的还是对广大社会、人民群众而言的。这是美的灵魂,美的内涵,美的目的。有了这两个前提,我们的美的方向就比较容易考虑了,它是永远跟真和善结合在一起的。那么什么是美呢?有一个定义是这样讲的:“美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在客体对象上以宜人的物质形式显现出来的积极、正面、肯定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普遍性共同性的品格或特质。”美的最核心的东西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的、正面的、肯定性的一种反映,一种以赏心悦目的形式在客体对象上的显现。而这种人的本质力量,它的品格它的特质,特别是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共同性的品质就是美的核心。我们要对同学进行美的教育,就是要进行人的教育,就是要进行人格的教育,就是要进行人的魅力的教育。文学就是人学,我觉得也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丑呢?就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扭曲,扭曲了人性,就丑了,就是否定。所以,这样一种理念,这样一种思想,如果能够渗透到我们的语文教学里面去,我们在潜移默化当中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熏陶、这方面的教育。应着重在人上,文学艺术作品,它里面的人、事、景和物等等,实际上都能够显示人的本质力量。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就是人的质的规定性,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些地方。人能够自由地自觉地活动,人能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创造,人的蓬勃的朝气,发展的努力,包括人的健美的身体、丰富的精神、纯洁的道德都是美的。所以,艺术鉴赏要从真善美入手,用真善美的精神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的话,我们才可以达到目的发挥艺术的作用。

艺术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又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艺术的作用也就是功能是通过鉴赏活动来实现的。首先艺术有三个要素,一个是作者、一个是作品,还有就是读者、观众、鉴赏者,三者缺一不可。一个戏剧作家写出来了,导演、演员把它排出来了,但始终没跟观众见过面,不能说它是个完整的作品,因为它的审美的过程还没完成。有的作家写了作品,他说我藏之名山,多少年以后再见,那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所以实际上,我们每一个学生,从他第一次读诗、第一次看戏、第一次看电视剧开始,他就是一个鉴赏者了,他的鉴赏者的身份就已经出现了。而在我们语文教学当中,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学生始终是以鉴赏者的身份出现的。其次艺术的价值、功能有三个。它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这个大家都很熟,但这个还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最重大的,是它美感的功能,是它审美的功能。这个功能,在我们语文教学当中应该能够达到。所谓艺术鉴赏,就是每个鉴赏者,对艺术品,进行审美的把握。高尔基说过,艺术能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本身,提高他们的自信力,激发他们对于真理的祈求,同人们鄙俗的行为做斗争,它善于在人们的身上找到好的东西,唤醒人们灵魂中的羞耻、愤怒和勇气,它能使人变得高尚、坚强,能用美的、圣洁的精神来活跃自己的生活。概括起来,我觉得就是它能够打动人的情感,愉悦人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人的心灵,使人们获得特殊的美的享受。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搞得好的话,除了其他的收获以外,应该能使人们获得特殊的美的精神享受。再概括一下,我觉得有八个字就可以了,就是说通过这审美鉴赏的教育,使学生情感激动、人格升华。

审美活动的特点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是享受和判断相结合。任何的文学作品它当然都是形象的,没有形象,失去形象就不是文学作品了,而这些形象,往往是刺激人的观感的。我们的阅读,我们的鉴赏,往往是从感性入手的,但是在这个感性的接受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提升为理性。寓教于乐,而不是耳提面命的,而不是强迫灌输的。同时,美的鉴赏、艺术的鉴赏又是一种享受,但是在享受的过程中又不断形成一个一个的判断,又是逻辑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享受和判断的结合应该贯穿在整个艺术鉴赏过程中。而在语文课里这个结合是最容易得到的,因为语文课里的感性理性,享受判断本身就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语文课里不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不断从享受悟出判断,这都是有很好的条件的。当然,艺术鉴赏也该有它一定的条件,那就是要有一定的艺术的知识,有一定的艺术的能力,有一定的艺术习惯。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文化广场看日本的《白毛女》,芭蕾舞《白毛女》不是中国的特产,最早是日本搞出来的,松山树子她们搞的,那个时候,五十年代,了不起啊,她们到中国来演《白毛女》,演那个芭蕾舞。那天我去看,旁边坐了一个老干部。开始戏还是挺吸引他的,跳啊跳,跳到杨白劳死了躺在那里,喜儿扑上去。因为是舞蹈啊,舞蹈语汇很丰富,哭天抢地在那里跳啊跳,结果旁边那个老干部就吃不消了:“跳什么跳?你爹都死了你还跳?”因为他没有欣赏芭蕾舞的习惯,他没有芭蕾舞舞蹈语汇,所以他就感到,你爹都死了,你一句话也不说,也不哭,也不喊,就在那里跳,你跳什么呢?由此看来,我们要进行艺术鉴赏,还要有相关的艺术知识。譬如毕加索的画展,现在是动足脑筋了,有讲解,而且讲解还录了音,可以租了以后挂在身上,一边看一边听,但好像仍然看不大懂。包括我们看那些现代舞,热闹是很热闹,啥意思呢?艺术的价值是通过鉴赏活动来实现的,我们语文教学就应该是鉴赏活动的阵地。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艺术鉴赏的内容可以通过对真善美的显示和追求来把握它,来了解它。

第三点,要把鉴赏的效果落实在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上。刚才讲的是个过程,是个内容,怎么来鉴定,怎么来获取这些成果呢?我觉得应该把鉴赏的效果落在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上,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进行学习,我们获取知识,生活当中促进一系列智力活动的有一系列的心理因素。这个心理因素,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智力的因素,一类是非智力因素。智力的因素现在大家都很重视,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为了升学这几个力是一点都不能少的,都抓得很紧很好。但是要取得好的成绩,要很好地成长,单单只激发智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智力因素它是一个操作系统,它是参与了认知活动的,它是我们学习的心理结构,但是我们的认知活动还有它的动力系统,你不会操作是不行,但你会了操作你没有动力也是操作不起来的,它是学习的心理条件。你能够进行心理活动,但是你没有心理条件,心理活动也进行不下去。所以非智力因素是不参与认知活动,但对认知活动起到保证、调节和促进等作用的一些心理因素。这个大家可能感到生疏,实际上它也很具体,我们通常讲的非智力因素有五个: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最后是性格。我们多调动人们的非智力因素,多激发人们的非智力因素,让我们的学生接受感染,产生共鸣,迁移对照,陶冶心灵,这个过程,在语文课里都可以完成。如果我们具体的步骤就是整个的审美过程,那就是由感知到体验到联想到判断的过程。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里面的人事物,感知以后又能够体验,化成自己的情感,特别是结合学生的经历、生活产生联想,最后做出审美的判断。

改革开放初有过一场很好的大学生演讲赛,有一位辽宁的女大学生演讲父辈的眼睛,他就从罗中立的标题为《父亲》的油画讲起。她说这幅画里最打动我们的就是父亲对我们期盼的眼神和嘴角上欣慰的笑容,她就接着这个讲下去。先看这幅画,这个就是审美的感知,感觉到这幅画了,知道画的什么内容,是个老头,农民,由这个感知,她就体验到我们的父辈真的是不简单,他们过着那么艰苦的日子,但是却供我们来上学,希望我们能改变着世世代代的命运,他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所以她由感知到了体验。接下来呢,她说她有一次大热天过桥的时候,看见一个老汉,推着很多钢材过桥,过不过去。她就上去帮他一起推,推过去以后,那个老人想感谢她,朝她看了一下,看到了她的校徽。然后那个老人很欣慰地说,我的儿子也在上大学。这样她就把画上那个老人和生活里碰到的老人联系到一起,所以罗中立画里的父亲不是个别的,罗中立的父亲是我们大家的父亲,这些劳动人民是我们大家的父亲。他们为什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他的眼睛不是茫然的,是有期盼的呢?他的嘴角不是埋怨的而是带着笑容呢?就是因为他们有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希望就是我们,而我们怎么来满足他们的希望,使他们不要失望,我们怎么才能真正地很好地来感恩,来回报父老兄弟们、民族国家对我们的期望?这个女大学生整个的演讲实际上就是艺术鉴赏的过程。就是鉴赏罗中立的这幅美术作品的过程,怎么由感知到体验到迁徙联想一直到最后得出判断。我觉得这样的被激发被感染产生共鸣,迁移对照以后收到的是陶冶心灵的效果,是很可贵的,也是很实在的。

刚才这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这样的激发是一个自然地发生的过程,不是强迫的,不是耳提面命的,是一个润物细无声地整体接受的过程。我们可以举些例子,大家都很熟悉的李白的《月下独酌》,大家都会背的,也要学生默的。那么在教学当中,怎么能够使他们对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艺术作品在艺术鉴赏上提高水平呢?能够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感染呢?我觉得,这里有一个事情是很突出的,我们读这首诗,往往就着眼于看看有什么联想啊,有什么浪漫主义啊,有什么精彩的想象啊等等。但是我们仔细读啊,有的时候我读得是要哭的。因为这首诗,实际上李白这个时候是空前的寂寞,空前的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到了什么程度?“无相亲”啊!你也不来,他也不来,什么都没有。没有一个人陪他,那么怎么办?他想到明月,月亮总在的。明月还不够,把地上影子也算上。大家都说这是天才,实际上这叫没办法的办法。是极端地寂寥,极端地孤独之后产生的追求。他很了不起,能够自我解闷,能够自我调节。他有个乐观的尾巴——“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而且这个乐观不是一般的乐观。我们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来了解李白怎么突破寂寞孤独的困境,力求改变自己处境,追求美好前途的,这种可贵的人格力量,这才是真正的积极的浪漫主义。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比如普希金的《一朵小花》。普希金的处境是很困难的,被流放,遭压迫,很多人还挑拨离间,他最后是决斗死的。但是这么几句诗却是浸透了他无边的遐想,而在这些遐想里面充分地透出了他的人性的关爱,对于乐观和美好情景的想象与追求。包括他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个不是随随便便的自我安慰。当人们读到这些诗的时候,当用这样的语言来浸润自己的时候,人的本质的力量,就会在我们的心中萌发,就会起到它的作用。

有的时候,政治色彩很强,是不是就不美了呢?不是的。殷夫的《别了哥哥》,我是把它选在教科书里的。如果把殷夫的这首诗,看作是对反动派的控诉,是对党的无比的忠诚,是阶级斗争意识的强烈的显现等等当然也不错,但还不是他艺术上最珍贵的东西。我觉得有两个东西很有意思的,一个是追求真理,一个是亲情。

最后我想讲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杨绛《老王》、巴金《鸣凤之死》。我们通过这样的审美教育,激发人的责任心,激发人的正义感,激发我们同学的同情心,激发我们的包容心。凡是这些真的善的美的,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些作品来激发。这样的语文课上得有感情,上得有激情,上得动人。我们常常说仁者爱人,常说诗穷而后工,说义愤出诗人,我们自己就得有这样的义愤,我们自己就需要这样的仁人之心。哪一个真正的文人,哪一个真正的大家不是关心社会,关心民族,不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于那些边缘的人民那些弱势群体啊?你躲在强势群体边上得意洋洋地歌唱,那有什么价值呢?当然我们也要正面歌颂,正面歌颂也得歌颂你真善美的东西。

下面我讲第二部分,关于朗读。

朗读真正要进入课堂也是很难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我先谈谈朗读的实质和作用。徐世荣先生关于朗诵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朗读是把写作语言还原变为口语的有声语言,补上书面语言表达不出来的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使语言增加了活力,有了跳跃着的生命。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成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这段话道出了朗读的实质,尤其是“还原”这个词准确地阐明了文本和朗读的关系。怎么还原法,怎么才算真正还原了?还原不是还原到诗人、作家的口语里去。还原应该还到的是这个文本里面所包含着的、所显示出来的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这点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物质外壳,离开了思想感情,语言无非是一堆声音,有什么价值?所以这里有三个关系:一个是思想,思想是最根本的,人跟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有一个,就是人会思想。思想抓不住的,摸不着的,但是思想有它的外壳,思想由它来显示,那就是语言,人借助语言来进行思想。文字无非是语言的记录符号,是第三位的。朗读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技巧,一种形式上的固有的规则。没有清晰的思想和充沛的感情的武装,而只是在语气、语调、语势、语感上随意地发挥,甚至拿腔使调,绝不是好的朗读,绝不能准确地传达出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跳跃着的生命和活力。所以朗读者必须完成两方面的任务:一个是朗读者必须深入理解把握文本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和感情,这个是语文课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是要用相应的语言技巧把文本中的书面语,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地再现表达出来,二者缺一不可。一个是理解把握,一个是再现表达,所以张颂先生讲“把口头语言写成书面语言这是写作,这是一门学问;而把写作的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这是朗诵,也是一门学问。”他是把朗读学和写作学对应着考虑的,而这两门学问,它的起源它的核心都是思想感情。所以朗读确实是一门学问,它不是简单的见字发声或者是想当然的发挥再现,它应该是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的再度创作。我们书面阅读的时候应该是三个过程,由作者到作品到读者;而朗读就有五个环节,作者——作品——读者/朗读者——朗读作品——听众。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向学生传递字词句篇的知识,为的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的教科书是文本,是书面语,由于长期的习惯,教学中的大量时间都花在无声的阅读和写作上,即使是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也只涉及文本的内容和写作的方法,并不多去探究文本如何还原成有声的丰富的口语。而叶圣陶老先生就说:“语文里面有个语字,如何听他人的话,如何更好地说自己的话,正是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的。”所以要在提高读写能力的同时相应提高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驾驭语言文字,这是人际交流的根本工具,为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促进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的沟通和转换。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朗读是个桥梁。所以朗读的本质就是还原,还原的是思想和感情,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朗读又是文学鉴赏的一项重要手段,尤其是情感特别丰富的文学作品,你只有朗读出他的思想,你才能体会。

第三,朗读是沟通听说读写的桥梁。直接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王世堪先生曾经有过一段话:“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在初读课文时以朗读来熟悉语言和内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以朗读来意会,在吃透课文以后以美读来读出自己的理解和领悟。”他是从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来分析的,我还想从构成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分析,朗读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先说字的教学,首先是把要字的音读准。如果在教学当中结合着读,不断地提高同学的字的读音的能力,那也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情,至少你可以少读一些错别字。

再说词的教学,也是朗读的非常重要的基础。读词没有什么单独的技巧,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把每一个词、每一个词组都读活,用社会约定俗成的读词的习惯和技巧,启发学生读出词的性质、状态乃至感情色彩,从而形成具体的视像,这就为学生理解和把握作品整体准备好扎实的基础。关键的词语,我们要引导同学,一起用语音来捕捉它的内涵,来摄取它的形象,这既是朗读的需要,也是教学当中词语理解的需要。

句子,句子是朗读很关键的环节。如果能正确而熟练地读出句子的停顿、重音和语调,那么就会对文本语言的内容的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有的时候甚至会比单纯的语法结构分析和逻辑成分分析更有效,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把语气、语调、语势等因素融入了朗诵者的感情里,形成了一种意会比言传更牢固更有效的成果。

最后篇章的朗读就更难了,这是一个整体,它涉及速度,就是节奏,还涉及作品的色彩和基调。篇的理解,实际上就是思想感情的理解。

在方法上,可用范例教学和规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我们现在很习惯用规律教学,探讨了很多规律。包括朗读,朗读学、朗读的小册子、朗读讲座,用规律来教学,当然是对的,但这种东西不仅涉及知识,还涉及能力,不仅涉及整体的带规律的东西,还涉及个体的往往非同一般的东西。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范例来让他学习,让他模仿。

蔡元培的美学理念我觉得非常重要,他把美育扩得很大。我觉得我们应该向他学,有大美育的概念。

我的兴趣比较广泛,这兴趣得益于从小学到大学的不少老师,我参加了一些活动,接触了一些艺术家、电影演员、电影导演,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引导。所以我觉得你们在引导学生的时候,不妨为他们提供一些条件,不要限制他们,让他们多接触一些社会上的人,包括你们自己,多接触一些。我的朗诵,在高中的时候呢,自己感觉到有点入门了。就跟一些艺术家们接触,从他们那里再受到感染。但真正对朗诵有一些理性的剖析还是看书,还是研讨,还是要实践,而且还是上课。你课堂上教的东西,对你自己是最重要的,你搞不清楚的话就不敢进课堂,或者你上不好课。要广泛地引起兴趣,要广泛的在社会上跟有关的人接触。我看书看得很多,我看戏看电影也看得很多,都是跟兴趣有关系的。

第二点呢,你要有一个目标。初中时,我听过一些人的非常精彩的报告,那时候我在市西中学,校长是一个民进的领导,他每个礼拜都会请一些文学家、艺术家、各方面专家来讲座。我潜意识里很想讲得像他们那样好,到了大学特别是工作的时候,潜意识就变成有意识,就是有目的地追求这方面的要求,哪里不足我去补充,哪里不够我再去锻炼。有了这个追求的目标,再围绕这个产生广泛的兴趣,有志者事竟成。所以你们在年轻的时候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一般的事情上,要看书就看最好的书,要找老师就找最好的老师,要做事就做最有价值的事,要不断地了解自己的不足,扬长补短。

反思提升

1.有人认为,朗诵无非是见字发声,把文本上的字一个个念出来,大不了念得清楚些,响亮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朗诵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2.“还原”是朗读的实质,要能正确“还原”一部作品最重要的是抓住什么?如何能使你的朗诵并非只是一堆声音和符号,而是有价值的表达呢?

3.以艾青的两句诗为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该如何处理这两句诗的停顿、重音、节奏和情感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