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峻岩专辑

杨峻岩专辑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峻岩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甘为人梯的“老红”。杨老师与学生以心换心,以爱换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1993年被评为杨浦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4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1998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杨峻岩老师敬业、乐业,至今退而不休,依然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培养了许多徒弟,有的成为高级教师,有的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杨老师淡定而坚定地回答。这些就是杨峻岩老师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执著追求的真实

杨峻岩专辑

刘海蓓编写整理

走近名师

追求平凡中的卓越

——记特级教师杨峻岩老师

世上有许许多多“人生格言”、“座右铭”,包含着生活哲理、为人之道,很精彩。杨峻岩老师也曾自拟座右铭,共14字:“无怨无悔无奢望,有心有意有追求。”很平实,但很耐人寻味。杨老师对外面世界的“精彩”无奢望,“有心有意”于教书育人,不懈追求专业发展,有志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有所建树。

我们敬佩他对教育的执著。

“三尺讲台”,有人说平淡庸碌,有人说磨耗才华,当然也有人说满溢崇高,提到“人类灵魂”的高度。杨老师不这样想,他只是想:舍不得。舍不得放下语文教科书,舍不得离开“三尺讲台”,他一直说:他是姓“语文”的。于是50多年了,他一直坚守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对教育一片“痴情”。他对自己语文课的要求是:“篇篇有收获,课课可公开”。每教一篇课文,他都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提高,让学生切实地感到上和不上大不一样,缺了一节课就是损失。杨老师把每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公开的对象是全班的学生,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评判教学质量的监督员。杨老师上每节课都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做到“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自己愉快”。他所信奉的名言是“我讨厌抄袭自己”,他上语文课强调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班而异,尽管有的课文已教过许多遍,但凡是再教,杨老师总是“熟戏生唱”,力求“常教常新”。杨老师在《文汇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时代在前进,学生在变化,教材在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又怎么能‘以不变应万变’呢?”所以,在杨老师5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上语文课始终在“十个有”上下工夫:①有备(认真备课备人);②有人(目中有人,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③有的(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④有谱(有教学设计的总谱);⑤有趣(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⑥有情(满怀激情地上课,同时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⑦有度(难易要适度,讲课要有力度和厚度);⑧有练(精讲多练,让学生“习而得之”);⑨有用(学以致用,在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上见实效);瑏瑠有心(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这“十个有”充分体现了杨老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更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著。

我们敬佩他的奉献精神。

“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杨峻岩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甘为人梯的“老红”。他说:“孩子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园丁的因材施教,所以当务之急是把园丁的教育水平搞上去。”50多年来杨老师不仅为祖国培养了许多人才,而且为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青年教师。经他指点的青年教师不计其数,只要老师们有问,想问,杨老师必定欣然一一解答,不计任何回报。因此他常常戏称自己是“好为人师”。

“以真心和诚心来带教”,杨老师认为做师傅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一颗真心和诚心。自古就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说,而杨老师最令诸多徒弟感动的是他真正能够做到无私奉献,只要你愿意学,他会把他几十年用心血换来的宝贵经验与知识和盘托出。在他眼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唯赤心相待,才能处处为徒弟着想。所以在平时的带教中,杨老师总是牢牢地抓住备课、听课、评课三个环节,尽心竭力地向他们讲授经验,为他们提供资料,给他们上示范课。甘当“绿叶”和“铺路石”。对徒弟,杨老师寄以厚望,用六个字概括就是“像我,变我,超我”,希望他们在学师傅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长,最后超出师傅。这也是一位忠心于教育事业的老教师最大的心愿。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杨峻岩老师用他的高尚师德和精湛师艺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我们敬佩他对学生的热爱。

杨老师热爱教育工作,更爱学生,他说上课是他的乐趣。曾有一位记者问杨老师“如果学生学不会老师该怎么办呢?”。杨老师送给记者4个字“不厌其烦”。杨老师认为一个好老师必须做到“四心”:爱心、耐心、诚心、全心。他说:师爱是教育之魂,师爱是教育的生命线,师爱也是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和粘合剂。他指导学生关注社会,读好社会这本大书;他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用武之地”;发扬教学民主,善于用语言对学生表扬,与学生交流。杨老师与学生以心换心,以爱换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他将对学生的爱发展到令人感动的程度,一心为学生着想,一心为学生成才考虑,用自己的废寝忘食表现着“学生面前无小事”的教育理念。这样的热爱,让无数学生受益,更值得每一位老师好好学习!

杨峻岩老师196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中学语文教学50多年。1993年被评为杨浦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4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1998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杨峻岩老师上语文课强调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班而异,力求“常教常新”,形成了“抓实、教活、求新、育尖”的教学特色和“快节奏、巧设疑、善点拨、含幽默”的教学风格。杨老师善于设计课堂教学提问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提高学生思维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思而有得,学而有趣。教阅读,杨老师注重“思路教学”和“教学思路”,并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写作,杨老师重视提高学生的认识素质、思维素质、表达素质,指导“观察与思考”、“一文多改”和“我手写我心”等。杨老师还把优秀影视片引进课堂,指导学生“看电影,学语文”、“看电影,学作文”,充分发挥影视艺术的德育功能和教学功能。

杨老师一面教书育人,一面著书立说,已在报刊发表教育文章300余篇,出版教育教学专著30余种。现受聘于上海市控江中学、市东中学、同济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新大桥中学、安亭高级中学、宝山同洲学校等多所学校担任语文教学顾问,又受聘于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担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导师。他多次应邀前往广东、湖北、内蒙古、云南、新疆等各地讲学,深受师生们的欢迎。

杨峻岩老师敬业、乐业,至今退而不休,依然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培养了许多徒弟,有的成为高级教师,有的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之路上,杨老师留下了坚实而清晰的足迹。

有记者采访时问他:“您打算什么时候第二次退休呢?”“教到我教不动为止!”杨老师淡定而坚定地回答。是啊!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杨峻岩老师追求的是平凡中的卓越,追求的是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企盼在自己一生走过的教育之路上,留下清晰的足迹。

一本本荣誉证书和一张张奖状,记录着他辛勤耕耘的业绩:

1987年,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1992~1994年,上海市教育局优秀专业技术人员;

1993年,杨浦区“三学”状元;

1993~1995年,杨浦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4年,上海市特级教师;

1998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

一本本专著,留下了他的笔耕生涯:

1.《中学语文备课手册》(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2.《杨峻岩老师教你写好作文》(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3.《高考语文阅读复习妙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4.《高考作文备考妙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5.《语文高考答问》(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6.《上海特级教师教作文》(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7.《特级教师荐作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8.《中学写作台阶训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9.《高中作文技巧与训练》(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10.《走进阅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

11.《作文大操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特级教师告诉你,作文应该怎么写》(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快速作文技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14.《写作导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寻找太阳的部落》(百家出版社,1993年)

16.《全国高中应考议论文金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7.《高中作文百篇借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15位特级教师教作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影视与课文》(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20.《学校影视教育新探》(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组稿出版,1999年)

21.《让影视走进课堂》(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组稿出版,2001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就是杨峻岩老师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执著追求的真实写照,是记录他所创造的卓越,是他在教育的沃土上敬业、乐业留下的清晰足迹。

讲座实录

主  题:语文教学虚实谈

主讲人:杨峻岩

时  间:2011年12月28日

讲座内容: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语文教学虚实谈”。“虚”,谈些教学理念和自己的认识;“实”,说说我的教学实践。我现在是退而不休,还没有离开学校和讲台,还在教学第一线摸爬滚打。我现在常给小学生上课,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我和孙女一起“成长”。我的工作重点在初中和高中,对中考和高考特别关注。我现在应好几所学校之邀,担任中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主要任务有“五课”:备课、听课、评课、导课和上课。我的微小的优势在课堂里和稿纸上。

我今天的讲话是“散点式”的,或叫“断想式”的,不成系统,我所讲的内容都来自语文教学的实际,我认为是有意义的,值得重视和探讨的。

第一大点:语文教学要明确和落实“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句话是套用政治术语。“一个中心”,原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那么,什么叫语文教学的“一个中心”呢?我指的是语文性。有专家称,语文性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问题讨论了半个多世纪,从我1963年24岁教书开始,直到现在还在持续讨论。有人强调工具性,有人注重人文性,有人对二者“统一论”持否定意见。我认为现在国家已把语文的特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写入法定的文件,那么我们还是统一认识、认真执行为妥。值得重视的是,新课标明文规定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不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前后的次序意味着工具性是首位的,因为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不然的话我们就难以区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但工具性又离不开人文性,我们讲一篇文章哪有离开思想内容只讲字词句的。然而当前在应试教育强势的情况下,语文教学(尤其是毕业班)人文性严重缺失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作为第一线的教师务必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根弦绷紧,并且使之变成指导思想和自觉行动。现在问题不在于争论,也没必要再争论,关键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看看每堂课我们把二者结合了吗?二者是否统一了?是怎么做到统一的?我经常问我自己,我上这堂课,教这篇课文,二者的结合点在哪里,统一的内容和形式是怎样的,有哪些可取之处,有哪些不足。

现在,我们应该重实践,不断总结自己行之有效的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正把自己的好做法总结出来,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听了许多课,发现有些青年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忽略了这个“语文性”,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去思考研究和贯彻落实,以致出现了偏差,或大谈人文思想而忽略了工具性;或大谈工具性忽略了人文思想,或者二者皆而有之,但比例失调,在“统一”上失了分寸。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落实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因人而异,不同老师和不同学生落实起来是不一样的;因文而异,这篇文章怎么落实和那篇文章怎么落实也是不一样的;因时而异,今天教和过去教、将来教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家去实践,去创造,去总结。但有一条很重要,我们要记住:我们姓“语文”,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绝对不可忘记的,要让“一个中心”在心里扎根。

所谓教学的两个基本点,一个是“教学点”,一个是“训练点”。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和课文到底教什么?我们要心中有数。我把自己的教学点化成七个小点:第一,终点。终点即教学目标,目标要非常鲜明。同志们离开家到哪里去?如何去?怎么去省时省力又高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落实起来不简单。我现在听课第一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集中,是否落实。毋庸讳言,有不少课的教学目标是模糊的、偏离的,没有完全落实。教学目标是终点,教师的“终点意识”要清醒、要明确。教学目标如何决定?三个字:一是“纲”(课程标准),一定要学习课程标准,学习中考和高考的考纲,做到成“纲”在胸。二是“人”,什么样的学生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同样一篇文章在不同类别的学校教,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三是“本”(课文),目标根据文本来确定,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重点、难点,根据这些实情来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要克服随意化、泛化、窄化和异化。第二是重点,现在课时非常紧,教一篇文章一定要抓住重点,但现在不少课重点不重,到底重思想内容还是重艺术形式,我们不仅要抓课文的重点,更重要的是将这重点有效地落实到学生的认知和技能的提高上。抓重点,就不能面面俱到。第三是难点,难懂的词句、深奥的道理、学生容易失误的地方,一般就是难点。如果学生自学就懂了,我们再教,学生定会索然无味,上课是浪费时间。要教学生不懂的,或是似懂非懂的,我们老师不懂的,学生基本上也不懂。有些课文的难点“教参”上回避,我们应该直面它,解决它。第四是盲点,学生对有些问题无知、浅知,或一知半解,我们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一定要“扫盲”。有个别高一学生连“三国”都不知道,也不知“卧龙先生”是谁,有的学生把阿庆嫂和祥林嫂混淆了,这些最起码的知识和常识学生都不知道,这说明学生不读书、不看报,接受社会信息少,对此作为教师不可讥笑他们,而应热情指点,帮助他们增加见闻,扩大知识面。第五是文章的亮点。“亮点”指写得特别好的,有思想上的亮点,有写法上的亮点。鲁迅的《拿来主义》,“拿来”就是最大的亮点,和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观念是一致的;此文的喻证法是亮点。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亮点,教会学生发现亮点、赏析亮点,鉴赏能力自然会提高。第六是特点。特点和亮点有时候是交叉的,这篇文章与众不同处,它的特色和创意,既是亮点也是特点。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特点,同类的文章也有不同的特点,教会学生洞悉特点,就能领悟“这一个”的妙处。第七个是文章的动情点。教语文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无情不成文,抓住文章最能打动学生的情节或语言,教学效果会格外好。教小说《祝福》,就要抓住“阿毛被狼吃掉”后,祥林嫂“自说自话”的那一段,让学生动情。初中课文《藏羚羊跪拜》,羊向老猎人下跪乞求的那一段,老猎人开枪,把打羊之前的心理活动,以及打死羊后开膛破肚时的心理活动,都非常感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让学生动容、动心、动情,是把课文教到学生心坎里的有效途径,也是把文章的思想内涵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情感的重要契机。教学点不限于这七点,大家还可以补充。

第二是训练点。语文知识怎么学会?语文能力怎么提高?一位大学教授讲过两个字——“实践”。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实践,“读、写、听、说”都是动词,学好语文一定要“动起来”。在听中学会听,在说中学会说,在写中学会写,在读中学会读。实践变成一个字就是“练”,所以一定要训练。我把训练的内容概括为七个小点。

第一是“读”。我们的课本是阅读课本,教语文就要让学生好好读书,这点非常重要。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再到高中,读了十几年的语文书,阅读还是过不了关。中考和高考,失分较多的往往是阅读。怎样提高阅读能力?实践证明,在以下几个点上着力是行之有效的:①“真读”。每次上课,学生都要真读书,“真读”指的是思想集中、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这样的读就像置身考场时的读——真读。许多学生平时在家里看书,在课堂上看书,真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真读书,是态度问题,首先要端正态度。②“细读”,一字一句,一段一段,非常仔细地读。写文章的人非常仔细,反复修改,匠心独运,我们读的人也应该这样。我参加过高考、中考的语文命题和审题,只有反反复复地“细读”,才能拟出试题,才能发现问题。细读即精读,除了逐字逐句地读之外,对标点符号、文中注释等也要细而读之,万不可大而化之。③“深读”。透过字面读到深层,即深度理解。有个成语叫“力透纸背”,我改个字,“读透纸背”,要读到文章的深处,读到作者的心里去,既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真”、“细”、“深”这三个读是最基本的。④“熟读”。熟读精思,熟能生巧。现在许多学生对学过的课文不熟啊!讲起某篇文章,总是“好像”、“大概”、“也许”、“可能”,时有张冠李戴、胡乱串门的情况。我们语文老师也要熟悉课文,做到烂熟于心,历久不忘。⑤“多读”。光读课本是不够的,我很钦佩黄玉峰老师,他读了那么多的书,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日前,刘德隆教授、杨先国老师和黄玉峰老师各人刻了一颗图章,刻的是“六十始读书”。读书是教书人的终身大事。我痛感自己读书不够,所以底子薄,功底浅。⑥“速读”。我们平时阅读可以慢些,但是考试时的阅读要快。⑦“悦读”,或者叫“美读”。教语文就要让孩子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让好书成为他们终身的伴侣。我外出时总是带着书或杂志,有了书,旅途就不会寂寞了,时间也不会虚度了。所以,第一就是要“读”。

第二要“写”。写作文要保证一定数量。现在有的学校高三、初三的写作量是不足的,那怎么行呢?巴金说过:写,只有写,才会写。课内应让学生多动笔,在课上圈画、做笔记、做练习和写感悟等等。有句话叫“勤笔助思”,我现在年过古稀,脑子还比较灵活,讲话没有结结巴巴,这也许和我经常动脑筋写文章有关系。我们老师动口多,但动笔少了一点。希望老师们“述而且作”。

第三是“听”。听也很重要,教会学生听出中心、听出关键、听出精彩、听出问题、听出言外之意等。

第四是“说”。现在语文课“说”的训练比较薄弱。自主招生考试、工作应聘等都要求学生“说”。我们的学生说得不理想。我们应该加强“说”的训练。“说”至少应该做到“五个有”:有中心、有内容、有条理、有详略和有感情。会说话是语文的基本功,我们应该从小学开始就练学生的“说”。我给小学生上课,学生上课举手太积极了,我很高兴。不过,不少学生听我一问就说,质量不高。后来我要求他们做到“一听二想三说”,想后再说,就有质量了。对中学生来说,要善于表达自己观点,抒发自己感情,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需要认真备课的,要有计划和措施,方有成效。

第五是“想”。语文课贵在切实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上语文课要看学生有没有在不断地想,学生不想的课是失败的课。我听课喜欢坐在前面,看学生的表情,看他们有没有在想。我们上课,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思考状态、亢奋状态,这就好了。毛主席说:“多想出智慧。”语文课如何让学生多想、会想、深想、发散性地想、创造性地想,并在诸多想中成为有智慧的人,这是一个颇有科研价值的课题。

第六是“问”。现在老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问”上不给力。训练问,应让学生敢问、多问、会问(问到点子上)、乐问(问了以后有乐趣、有收获),学生还要“自问”。我上课经常设计如何让学生质疑发问。只有深入钻研和思考,才会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第七是“化”。在内化上下工夫。不论思想感情还是知识技能,都要学而“化”之。“化”就是学会了,突破了,飞跃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运用。用语文,是教学的根本,我们要在“化”上下工夫。

综上而言,“训练点”我讲了七个,“教学点”我也讲了七个。“杏花楼”的月饼,有个品种叫“七星伴月”,我想借用这个词用于教学,叫“七星伴课”。上述教学点和训练点,可谓老生常谈,并无新意,但常谈后依然存在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因而常谈还是必要的,也是当前教改需要解决的。

第二大点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细处、深处和妙处,深切感受作者的匠心和课文的魅力。细处、深处和妙处体现在文本的各个方面,首先看文章的题目。题目的作用大致有:点明主旨、涵盖内容、形成悬念、表达情感、展示思路、表明线索、说明意图、增添文采等。为此,教课文要重视解题。解题对理解文意和提高作文的审题能力很有帮助。比如《藏羚羊的跪拜》,这个题目有悬念:藏羚羊向谁跪拜?怎么样跪拜?为什么要跪拜?老猎人看到藏羚羊跪拜有怎样的表现?跪拜的结果如何?藏羚羊跪拜,最后还是被打死了,给我们怎么样的启示?这个题目蕴含着很多的问题,而且是全文最动人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个题目还点明了藏羚羊是本文的“主人公”。如果改为“藏羚羊和老猎人”,那就失去了特有的魅力。抓住这个题目让学生玩味和比较,领悟其妙处,对理解文意和提高鉴赏能力大有好处。再如林海音的《窃读记》,在学生学完整篇文章之后,可问学生题目中哪个字最值得玩味,学生会说是“窃”。“窃”的义项之一是“偷”,如电影《窃听风云》,成语“窃窃私语”。可再问学生,就文章整体来看题目中的“窃”包含哪些意思,经学生合作讨论,会发现这个“窃”内涵丰富:“窃”中有“得”、有“喜”、有“苦”、有“辱”、有“恨”、有“爱”,这个“窃”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值得学习和发扬。还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若改成《林教头看管草料场》,好不好?当然不好。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改后的题目缺少了特定的环境、缺少了标志性的地点、缺少了悲剧的氛围、缺少了规定情景中的人物特点。反过来,原题中的“风雪”是典型环境,“山神庙”是标志性的建筑。看着这个题目眼前宛如出现了活动的画面:林冲扛着花枪,挑着葫芦,迎着风雪去沽酒,以及坏人火烧草料场,林冲报仇雪恨……这个题目只有三个名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组成一个句子,如同“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极为简约而传神。初中课文《永远执著的美丽》,这个“美丽”在题目中的特定含义是什么?是袁隆平的高尚人格、执著追求、科研硕果、无私奉献和淡泊名利。“永远”是指他从六岁开始参观园艺,一直到七十几岁,依然为“美丽”的理想而不懈奋斗。“执著”就是坚持不懈,奋斗一辈子。“美丽”是题眼,也是文眼,贯穿全文。我写过一篇赏析文章《“美”线串珠,技法高超》。袁隆平的“美”,一是“园艺之美”,他热爱园艺。二是“无悔之美”,他在贫困的农村战天斗地,无怨无悔。三是“付出之美”,为了搞杂交水稻,他呕心沥血、辛勤劳作。四是“贡献之美”,他的科研成果养活了世界上那么多人,贡献大如天。五是“本色之美”,他是科学家,享有崇高的荣誉,但依然保持劳动者的本色。六是“心愿之美”,他还有美丽的梦想,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再如古文《伤仲永》,“伤”字值得玩味。谁伤仲永?怎么伤的?伤的原因何在?伤有什么严重后果?由仲永之“伤”想到今日孩子有哪些“伤”?抓住了“伤”,就抓住了文章的“魂”。

赏析题目,可以放在上课之初,也可以放到课的最后。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一个着力点。应该让学生懂得“题好一半文”。

第二,文本的细处、深处、妙处,还体现在词句、段落和结构等方面。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第一段写“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灯”,“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前面的“街灯”和后面的“街灯”各有什么意思?应让学生思考。前者指现实中的街灯,后者是虚指,是喻体。这两个比喻句从地上写到天上,天地浑然一体,通俗明白,富有意境,又为下文做了铺垫。这就是文章的细处、妙处。后面还写道:“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定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闲游”是什么意思?是悠闲地逛街。我让学生说说牛郎织女闲游时的步态、神态和心态。同学们通过想象描摹牛郎织女的“三态”,人物就活灵活现了。“不信”两个字好在哪里?“不信”有肯定的语气,表达诗人坚定的信念。“不信”是口语,通俗中显力量。而且,“不信”与“定然”、“一定”相呼应,反复强调天上的美好,反衬现实的黑暗。“那朵流星”,为何不说“那颗”流星?同学们说诗人把流星比作花,更有美感。“你看那小姑娘的脸笑得像朵花”,很美吧?诗文中有许多词句值得玩味、品鉴、赏析,不要囫囵吞枣,更不要视而不见。课文《藏羚羊跪拜》中有一句话很值得分析。“到了藏北,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不少老师上课把这句话忽略了。“不由自主”说明什么?说明作者平时是一直在想这只藏羚羊,而今到了藏北,自然又想起来,可见作者对藏羚羊感情之深。“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这句话包含着丰富的含义。首先是羊的母爱,母爱集中表现在“跪”。其次,怎么跪?“深深一跪”。作者用了动词“浓缩”和文言虚词“于”,一下子就将藏羚羊的精神、品质和形象凸显出来。这句话极其精炼、深刻,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又总起下文。还有,老猎人怎么开枪的,藏羚羊怎样倒下的,老猎人的心理活动,也都写得非常细腻生动。我很喜爱冯骥才的散文《花脸》。其中有一句“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啊!好像在说我 的光荣史”。我问学生,这里的“我”是指关公还是指“我”(儿时的冯骥才)?我有意把二者对立起来。学生们开动脑筋,有的说是作者,有的说是关公,各讲各的道理。当同学们争执不下时,我再发问:“一定要非此即彼吗?能不能把二者统一起来呢?”这一问,同学们思想开窍了。其实,这个“我”是关公和“我”合二为一了。“我”就是关公,关公就是“我”。这时我再追问:“表现孩子什么心理呢?”——对英雄的崇拜。再如古文《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 。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两小儿回答孔子话中的“也”字,表现了他们发表观点语气十分肯定,充满自信。两小儿在陈述理由时句末都有语气词“乎”字。“乎”是反问的语气。前者用陈述句的“也”亮出鲜明的观点,后者用反问句的“乎”摆出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观点,充分说明两小儿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同时展现了他们率直、自信、善于言辞和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最后两句的“也”和“乎”,先用判断句说明孔子的“无知”,后再用反问句表现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全文共有三个“也”和三个“乎”,这些文言语气词对刻画人物形象极富表现力,对这样的细处和妙处,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

下面讲第三大点:课堂教学要努力做到“十戒”、“十要”。这是我长期听课的所思所感。

第一,力戒随意,要严谨。上课是严肃的事、神圣的事,绝不能随意。“随意”在现今的课堂上并不鲜见,例如:随意开讲,随意提问,随意解释,随意板书,随意发挥,随意朗读,随意结束,等等。“随意”说明什么?没有认真备课,没有深入钻研,没有反复推敲,没有缜密思考。“严谨”意味着科学、准确、认真、精当、严密、有条理、合情理。说一个现象:文章还没讲解,就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让大家评议。这违背了人的认知规律,这就是随意。有位老师教《一碗阳春面》,先让学生演课本剧,然后再来分析人物和情节,这不本末倒置吗?我在大学演过戏,戏剧学院的老师先要我们做好案头工作,对人物和情节进行分析,在全面深入理解剧本的基础上再用形体和语言来表现。理解是朗读、表演的基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教学作风也是高尚师德的表现,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随意容易出错,这样的教训我们可能都有吧。当然,对名师来说,在严谨基础上的“随意”,那是得心应手,出神入化,是进入自由王国的一种理想境界。

第二,力戒含糊,要清晰。教学中一定要把概念讲清楚,要多查字典,多向行家请教。例如,想象与联想不能混为一谈。联想是由此及彼地想,如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等。想象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高中有篇文章《简笔与繁笔》,简笔与繁笔和详写与略写有区别。详写与略写是就材料对表现主题思想的作用来说的,和中心思想有关的多写,无关的少写或不写。简笔与繁笔是艺术表现的形式问题,长颈鹿的脖子和仙鹤的腿,各有长处,简笔繁笔也各有好处。对比和衬托也有区别,星星对月亮而言是衬托,衬托有主次关系,月亮是“主”,星星是“次”。对比,如香与臭、白与黑、美与丑,二者是对照关系。电影《红楼梦》中两个场景同时发生:这边是贾宝玉被骗婚,热闹非凡,那边潇湘馆林黛玉忧伤将死,悲惨异常,这就是“对比蒙太奇”。又如伏笔和铺垫、插叙和补叙等,诸如此类的区别,我们老师都要搞清楚,查明白,含糊不得。

第三,力戒粗疏,要精细。

第四,力戒庞杂,要精要。

第五,力戒单向,要共振。现在我们的教学共振不够,特别是毕业班,大量的是单向输出和一味灌输。如何通过互动式、合作式教学,达到良好的共振效果,是很有价值的科研课题。

第六,力戒俗套,要出新。我们每天上课不能都是出于一个模子。不同的文章可以有不同的教法。教法要出新,这需要苦思冥想,大胆创新,也可以借鉴“他山之石”。教学板书一般都是教师自己设计,而新大桥中学的刘海蓓老师有时让学生自己设计板书,有时让学生对老师的板书提出建议,这就是出新。我们老师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和绝招,应当交流和发扬。有位教师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把电视剧《水浒传》中的相关片段制成课件引入课堂,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大有裨益。

第七,力戒平淡,要有趣。学生上语文课,有如喝白开水,寡淡无味,毫无兴趣,自然会打瞌睡。我们老师听乏味的大报告,思想不也会开小差吗?上课要有趣,除了教师的语言风趣幽默之外,更重要的是发掘文本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不少学生不爱读鲁迅的作品,主要原因是看不懂,有时代隔阂和文字障碍。一旦让学生了解了时代背景,过了语言关,许多学生还是喜欢鲁迅作品的,并且能感受到鲁迅小说和杂文的思想深度和文笔精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在让学生对作品的原汁原味进行品鉴,用名著精品固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当然,这也离不开教师这个“中介人”的娓娓而谈和循循善诱。作品的原汁原味,加上教学的有滋有味,学生读课文定会津津有味,学语文也会兴味盎然。

第八,力戒拖沓,要明快。

第九,力戒过场,要落实。于漪老师讲过一句话:教过是容易的,教会是难的。有些内容我们教过了,但并没有真正教会。我再发展一下,还要教活,这篇文章教会了,换一篇会不会呢?考试时会不会呢?所以我们要教过、教会、教活,千万不要走过场。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过场,那么到了大学,到了工作岗位,语文过不了关,不能适应学习和工作的需要,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

第十,力戒残缺,要完整。下课铃一响,教到哪里算哪里,下节课再说,这也是常见的现象。上一节课有如写一篇文章,没有结尾的文章,残缺不全的文章,还能算是好文章么?

第四大点:讲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教学提问,使师生的问与答优质化。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活课堂教学的“利器”。有位专家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教学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托尔斯泰在写《复活》时讲过一句话:“我的小说的每一个情节不是独出心裁,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我想我们上的语文课,每一个提问,不是独出心裁、不是精心设计,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当然这是高标准)。日本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曾用了两年时间,专门开展什么是好的课堂提问的讨论。最后得出五个观点:①表现教师对教科书的深入研究;②与学生智力、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④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每项具体目标;⑤提问富有启发性,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五个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

我在各校听课,发现老师们在提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我归纳为八个“无”:

第一,无准备。平时上课的不少提问是心血来潮,随心所问,张口就问,问前没有认真准备,因此有些问题问得不妥,本身也成了问题。

第二,无斟酌。上课问什么、问的对象、问的角度、问的方式、问的深浅、问的措词、问的态度、问的引导、问的推进、问的共鸣等等,这些问题都缺乏充分而周密的思考和预设。教学提问是一门学问,没有斟酌的提问大多没有质量,主要表现在问的太浅、太大、太空。凡学生不假思索在几秒钟内就能回答的问题,一般是质量不高的问题。

第三,无质量。问题要提在关键处,所谓关键就是文本的重点、难点、亮点、特点、动情点、考点等。提问,要“牵一发动全身”,能促使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深度理解和独到理解。现在有不少提问重在“是什么”,而对“为什么”和“怎么样”问得不多、不足。提问,一定要有思维的含金量。教师在提问之后,学生思而答之、议而得之、争而明之、辨而悟之,这才是有质量的问题。

第四,无等待。提问后不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老师的教时紧,希望学生一问就答,一答就对,一对就好。学生在答的时候,老师往往不由自主地与学生抢话,不少老师难以控制自己的说话欲。有位老师建议:“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有答就评,可以延迟评判,这样更有利学生学习。”他说了五点:“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去展示,给学生冲突让他们去争论,给学生支架让他们去攀登,给学生权利让他们去评价。”这些建议很好,我再加两点:给学生胆量让他们去挑战,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创造。

第五,无共振。我们的教学提问最好能做到一“问”激起千层浪。不要一对一的“电话式”对话。提问表面上一对一,实际上是一对众,要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问答之中。

第六,无变化。问的方式方法不会“变脸”。可正问、可逆问、可追问……我教过一篇时文《界碑啊,界碑》,我问学生,这个题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复。反复有什么作用?——强调。强调什么?——感情。什么感情?——爱国的感情。仅仅是热爱国家的感情吗?——还有感慨、自豪、忧伤,蕴含着很多感情。这样连续地追问,促使学生逐层深入地思考,有利于理性思维的发展。另外,还可曲问,兜个圈子来问;也可错问,用错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辨。单问,是问一个学生;复问,是问大家。快问,让学生抢答;慢问,让学生思考。还可连锁问、求助问……不仅教师问,还应启发学生积极地问。问要多变,其宗旨是为了更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第七,无表态。学生回答得好还是不好,教师应该表态,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一些安慰、一些体贴、一些面子、一些台阶。无表态,或漠然视之,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八,无节制。满堂问,太杂、太碎、太滥,以致失去了问的功效。

我罗列了这八个“无”,可能是吹毛求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也有许多精彩的、高质量的提问,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和深入研究。

接下来,我想谈谈“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的注意点和着力点”,下面讲几个“性”:

第一,问题要有针对性,下面有10个小点:

1.问在理解文本的关键处。换句话说,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牛鼻子”在哪里?例如《永远执着的美丽》,“美丽”就是牛鼻子。小说《孔乙己》,其中有好几个“笑”字,“笑”字可谓文眼。可抓住“笑”字来提问: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孔乙己的可笑?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孔乙己在讥笑中悲惨死去,原因何在?我们读了孔乙己后,非但笑不出来,心中还隐隐作痛,这是为什么?问“笑”,就问在点子上,能激起思维的波澜,引发学生的兴趣。

2.问在学生认知的疑难处。高中课文《邂逅霍金》中有一句:“车驶进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时,我什么都没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为什么这里“都是”?又或许“都不是”?这是疑难处,教学参考书上没有解释,我们上课就应该通过问答来解惑。

3.问在学生貌似无疑实则存疑的忽略处。秦文君的《表哥驾到》,“驾”在古代指帝王的车子,“驾到”在今天用作敬辞。联系前文来看,母亲对表哥驾到是什么心情?“我”是什么心情?这心情前后有没有变化?这些都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是可以在这些地方设问。《散步》是莫怀戚写的散文,开篇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起在田野散步。”教师若不提出这个问题,学生就会不假思索地一读而过。“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话什么意思?母听子的话和子听母的话,原因一样吗?“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母亲、妻子和儿子为什么都“听我的”呢?“我”当时有什么样的心情?抓住这些容易忽略的地方提问,很有价值。

4.问在学生看法分歧的思辨处。《项链》中的马蒂尔德十年还债,生活艰辛,十年以后她的思想感情变了没变?说她变了,但她还那么怀念十年前的那个风光的舞会;说她没变,这么穷、这么累、这么苦的事情她都肯干,她到底变了没变?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大有裨益。

5.问在揭示主旨的点睛处。

6.问在作者匠心独运的精妙处。

7.问在扣人心弦的动情处。

8.问在以读促写的结合处。

9.问在旧知在新作中的复现处。

10.问在隐含考点的应试处。

限于时间,上述各点就不举例说明了。

第二,问题要有思考性。提问宜曲不宜直,一定要让学生动脑子。提问要有一定的思维坡度。爬坡是要花力气的,答问不能张口就说,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跳一跳,即发挥主观能动性;够得着,指问题要难易适度。学生经过反复思考,基本答得出来。提问后,一个人都答不出,或者问题也听不懂,那就不好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在三秒钟内多数人刷地举手,这不是好问题,不值得称道。

第三,问题要有序列性。问题从易到难,从浅到深,要排一排。先感性后理性,先文本后拓展,要形成教学的思维链,环环相扣,让学生拾级而上,步步深入。

第四,要有预测性。教师问了以后,心里应该知道怎样回答,有几种答案,估计学生会怎样回答,哪里是“事故多发地段”,失误的原因何在,怎样纠正,怎么样回答才会正确等,这些问题我们在设计提问时都要想好。教师对“问域”要认真考虑。问域指问题的范围。问域不能太大,不要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不然学生难以回答。

第五,问题要有激励性。提问中要给学生提示,要巧妙降低问题的难度,要给学生信心和勇气,要不断给学生鼓励和表扬。学生思而答之,是一项脑力劳动,要让学生感受劳动后的快乐,即使答错了也有收获。

下面讲第五大点:把“目中有人、研究学生”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是当前教改的热门话题。我主观认为现在的教学工作存在“五重一轻”:重教学教参,重教学设计,重学案编写,重教学观摩,重经验总结,却轻研究学生。我们现在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内心世界、学习方法等,并不完全了解。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也是雾里看花。前不久我看了市教委一位领导写的文章《教育,从研究学生开始》,他讲了三个观点:一是研究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教育习惯和自觉行动;二是研究学生要紧扣今日学生的时代特征;三是研究学生应该研究全部的学生和学生的全部。这三个观点对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很有指导意义。怎么去落实研究学生呢?重要的在于目中有人。首先,在备课时要目中有人,不要只想教科书教法,而要多想想学生,同时多问问自己,我教这篇文章为什么?例如教《石钟山记》我到底教给学生什么?教《拿来主义》提高学生哪些思想认识?学到哪些语文知识和技能?这篇文章对学生的终身有什么影响?其次,在上课时目中有人。要做到众人在我眼,我在众人眼。上课时要善于察言观色,掌握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心理状态,特别要关注学生的眼神变化。学生“目不转睛”说明思想集中、认真思考,有时“目不转睛”是神色迷茫、心存疑虑。“目光炯炯”显示心有所悟,兴高采烈,有强烈的表现欲。“目光黯淡”意味着畏惧、胆怯。“目光飘忽”说明心不在焉、疑惑不解。“目光呆滞”表现心事重重,人在教室心在外。注意研究学生的眼神,因为眼睛会说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上课目中有人,还要跟学生心贴心,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被尊重感、被信任感、被关爱感,讲句时髦的话,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幸福指数”。再者,批改作业时也要目中有人。我们面对作业,其实就是面对学生,尊重作业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劳动。我们批改在纸上,落实在人上。有位学生很赞赏他的数学老师,他说这位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凡我做对的题目他用红笔打一个大大的钩,凡做错的题目他打一个小小的叉。一个大大的钩和一个小小的叉,让我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俗话说“细微处见精神”。目中有人,关爱学生,就要体现在教学和日常生活的细微处。

做到目中有人,研究学生,根本点在于一个“爱”字——对学生的真爱、深爱、恒爱。我很欣赏相声演员姜昆写的一副对联:“对同道心存平和,于艺术拥抱真诚。”我将这句话改一下:“对学生心存真爱,于教学拥抱深情。”这样,我们就会走入教学的新境界,就会取得研究学生的新成果。

第六大点讲的是:呼吁语文教学向读写结合传统回归。全国新颁布的新课标中有一个亮点:“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流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其实,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民国时期的语文大纲中就提出:“精读与作文练习,应注意密切配合,务使每一精读之教学结果,即可应用于作文练习,或由每次作文练习,引入精读教学。”而今的语文课,重课本教学,而课本主要供阅读所用,对写作涉及很少,执教者对写作自然比较轻视。虽然初三高三毕业班重视作文指导,那纯粹是为了应试。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的基础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写作基于阅读。”他又说:“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阅读是一种吸收,写作是一种表达,吸收是表达的基础,从阅读中获取写作资源和写作技巧,在写作中表现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素养,反过来可以促进阅读。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之一,是学生获得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让我们记住这个“唯一”,没有阅读或者阅读不够,学生就失去了写作的范例。

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有多种途径和表现形式。一种是二者远距离的结合,不限于课内和课本,泛指一般性的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名著阅读。我这里重点讲近距离的结合,也即发挥课文的写作功能,或者叫学课文为写作文“进补”。如何“进补”呢?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要有强烈而鲜明的读写结合的意识。思想意识指导行动,行动由思想意识所决定。在绷紧读写结合这根弦的同时,执教者要有基本的写作理论的武装,要掌握多种文体的写作技能。“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发掘课文的写作元素,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借鉴课文的写作技法,进而应用于自己的作文。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寻找课文阅读和作文训练的对应点,例如:

1.课文的标题解析——提高作文的审题能力;

2.课文主旨的把握——掌握文章立意的要素(正确、集中、深刻、新鲜等);

3.记叙文的典型材料——选择人或事的生动事例;

4.议论文的说理论证——选择和运用论据,以及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5.课文的组材之妙——作文剪裁的技巧;

6.课文的结构层次——作文的布局谋篇;

7.课文的开头结尾——作文的起笔和收束;

8.课文的艺术手法——作文的技巧运用;

9.课文的表达方式——作文中的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的具体运用;

10.课文的语言特点——作文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

11.课文的真情实感——作文“我手写我心”;

12.课文的创意和特色——作文的独抒新见和表现个性。

不论现代文还是文言文,甚至是古今诗歌,都可以找到读写结合的对应点,这里限于时间,不一一举例说明了。还要一提的是,读写结合的意识,也应该在学生心里生根,让他们“读时想着写,写时不忘读”,自觉主动地将阅读中所学的写作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实践中。

读写结合还有一层意思,利用教科书设计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例如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对文章的主旨、形象、情节、技巧、细节、语言甚至某句意蕴深刻的话、某个精彩的词进行赏析评改,执笔成文。还可对课文进行改写、续写、扩写、缩写,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有效地进行作文训练。总之,课文不仅仅是阅读的材料,也是丰富的写作资源。对课文这座“富矿”我们应该充分地发掘,积极地利用。

以上讲了六个大问题,总称为“虚实谈”。我退休前在岗工作时,对“实”(教学实践)下的工夫比较多,而对“虚”(理论学习)重视不够。退休之后,对“虚”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学习加强了。我感到教师是实际工作者,咱们不怕艰苦,埋头实干,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是一条专业发展的正道;但务“实”的同时切莫忘了务“虚”。“虚”绝不是虚无、虚假,而是指导教学行为的理念、意识和准则。加强“虚”的修养十分重要,是取得教学“实”效和高效的可靠保证。我们要以“虚”导“实”,以“实”悟“虚”。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虚”、“实”并进的过程。务“虚”全靠自觉刻苦的学习,只有与时俱学,与时俱改,才能与时俱进,对吗?

2009年,我曾给自己写了几句话:

上课不厌,带教不倦;

学习不止,写作不断;

年过七旬,持续发展;

乐此不疲,益寿延年。

我用这几句话和同志们共勉。谢谢大家!

反思提升

1.这是一位老教师倾毕生精力的语文教学经验之谈,虚实兼备,大小有之。你能梳理一下这个讲座里讲到多少个“点”吗?请把它列成一个提纲简表,再悟悟其中的“虚”与“实”。

2.设计课堂教学提问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达到课堂教学提问的最优化?怎样把目中有人落实到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等诸多环节中?请选择自己做得较好的一点与同伴交流。

3.课堂教学有哪些“常见病”?我们怎样有效去改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