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 学前教育原理
学习导读
本部分将学习有关教育、幼儿教育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首先,概述中外幼儿教育发展史以及幼儿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一些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其次,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幼儿园的基本特点和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等。第三,要对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行解读以及就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作一些基本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教育、幼儿教育及主要的一些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2.对中外幼儿教育发展史有一个基本认识。
3.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解读相结合的方法,理解学前教育基本原则、幼儿园基本特点。
4.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依据掌握及理解。
5.对《幼儿园纲要》的框架式认识与理解,了解我国幼儿教育态势与发展方向。
考纲聚焦
1.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能够运用教育原理分析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2.理解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意义,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3.了解中外幼儿教育发展简史和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并能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4.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5.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
6.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7.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8.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上的基本观点和要求。
9.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动态与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 幼儿教育的概念、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考纲聚焦]
1.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能够运用教育原理分析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2.理解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意义,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一、教育的涵义
1.教育概念的解读
在寻求幼儿教育涵义之前,首先要对教育要有一个了解。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上的含义。广义的教育是指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这里,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上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由专业教师承担,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都很强,是一种可控、规范的教育,因此效率、效果更好。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指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经验传递方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性质由政治制度决定,教育对政治制度有反作用;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教育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上的教育,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了一定的政治服务的,无目的的、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我国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同时,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2.幼儿教育概念的解读
幼儿教育主要是指对3~6岁年龄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讲,凡是能够对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如带幼儿到公园玩足球或溜冰、看演出、看电影、电视、读书、要求幼儿协助父母做家务、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或其他的社会活动等,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段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具有专业性、目的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但同时具有保教结合的特点,这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
3.我国幼儿教育的意义
(1)从个体发展的意义来看。从“体”上来说: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从“智”上来说: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从“德”上来说:发展良好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从“美”上来说:培养美感,有初步的审美情趣,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2)从教育基础性和家庭、社会的意义来看。首先,幼儿教育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身体素质、情感体验和态度能力等方面给他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有助于他的后续性学习。其次,幼儿教育也为社会发展和家庭教育方面也直接和间接着提供着帮助和方法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
4.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1)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我国幼儿教育的任务: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为他们的后续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及健康的身心基础。
二、中、外幼儿教育简史概述
[考纲聚焦]
了解中外幼儿教育发展简史。
原始社会初期,对幼儿实行的是氏族内部的公共教育,到了后期家庭教育产生了。随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出现,开始出现了专门的学校,但幼儿教育仍在家庭中分散进行。
(一)中国近代幼儿教育简史概述
近代中国幼儿教育中,清末1903年开始出现了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其内容主要参照了日本1899年颁布的《幼儿园保育设备规程》。之后出现了一批学前教育机构,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成立的武昌蒙养院,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批私立幼儿园和教会幼儿园。
同时也有了1905年严修在天津创办的严氏女塾保姆讲习所;1907年上海务本女塾附设的保姆传习所;1920年张雪门创办的宁波幼儿师范学校等。从这个时期起,教会也开始设立了专门的幼稚园教师培训学校和训练班。
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了学制会议,通过《学制改革系统案》,11月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新学制”。规定了幼稚园收受6岁以下之儿童,并把幼稚园正式列入学校系统,改变了以前蒙养院和蒙养园在学制中没有独立地位的状况,确定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学制的颁布,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江西、浙江等地率先开设了幼稚园,以后全国各省市幼稚园不断发展,并且不断向农村发展。1927年在陶行知领导下先后在南京郊区燕子矶、晓庄、和平门、迈皋桥等地创办了我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幼稚园,即私立南京鼓楼幼稚园。
1932年10月陈鹤琴等人拟定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分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这标志着我国有了第一部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随着这个标准的实施,我国的幼儿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36年发展到了1283所,也有了以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为代表的幼儿园师资培训专科。
1934年苏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颁布了红色政权第一部《托儿所组织条例》文件,《条例》颁布后苏区托儿所的数量迅速增加,并根据解放区的特点成立了托儿所,主要有长期的和季节性托儿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不仅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有所增加,其机构也出现了多样化,这个阶段提出了保教结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一切为了幼儿的教育理念等,这些理念至今也是幼儿园工作中的核心词和关键要素。
[关键提炼]
首先,随着中国1903年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出现,也逐步地带动了幼儿园和师资培养的发展,标志着幼儿教育社会化的开始,结束了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尽管此时的教育带有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的灌输,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其次,教会学校也将一些西方的教育思想带了进来,从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学前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二)中国当代幼儿教育简史概述
1951年,教育部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此规程吸取了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经验和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并且是在苏联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拟定的。规定了幼儿园应对幼儿进行初步全面发展的教养工作,明确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教养要求,这是新中国发展幼儿教育的具体纲领,为我国幼儿教育正规化建设提供了依据。195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中指出:高等教育系应分设学前教育组,培养中等师范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教育部将高等学校院系进行了调整,在我国五大行政区域的高等师范学院中建立幼儿师范学校师资培养基地。
此阶段,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从此产生了长远的影响。1951年底,沿用了30年的幼稚园正式更名为幼儿园。
1981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试行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通知》,作为各类幼儿园进行教育工作的依据,要求各地幼儿园结合实际试行。1989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突出了幼教现代化的教育原则。1990年2月起试行,1996年正式实施。在《规程》中贯穿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把儿童发展放在首位,创设和谐的环境,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这个时期,幼儿园的发展和学前师资培训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2年9月,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关键提炼]
当代学前教育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规程》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补充、完善、与时俱进的过程,也看到了幼儿园教育和师资队伍呈现出的多样化的态势。如全日制、寄宿制、学前班、混合班等。如职前培训、在职教师培训等。
外国近、现代幼儿教育简史概述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新兰纳克幼儿学校,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欧文的幼儿学校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内容、方法和设施要素,他开启了近代学前教育的先河。
德国的福禄贝尔1840年开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同时他的思想也波及了俄国,推动了俄国学前教育的空前发展。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采用了本国的教育理论,并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家。
日本1899年颁布的《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奠定了日本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而1926年4月颁布的《幼儿园令》是日本教育史上第一个单独的学前教育法令。
[关键提炼]
首先,各个西方国家的幼儿教育起步早,注重自己的教育内容、思想和方法,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和幼儿园。其次,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教育家的思想影响了西方国家的幼儿教育,继而产生了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
三、中、外幼儿教育主要思想的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
[考纲聚焦]
了解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并能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一)早期产生的一些幼儿教育思想及代表人物
早期的幼儿教育思想最初出现在古代欧洲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中,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的问题,提出了幼儿出生后应接受公共教育,强调了通过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还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伦理学》等,把幼儿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出生前的胎教、出生至5岁的婴幼儿教育和5~7岁的儿童教育。
同时,众多的教育家在他们的论著中集中反映了幼儿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J.A.Comenins,1592~1670),捷克教育家。
主要著作:
夸美纽斯主要著作有《大教学论》、《世界图解》等。其中《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部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
主要教育思想:
(1)重视幼儿教育,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贯穿于夸美纽斯的整个教育体系中,他强调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发展,关注儿童的兴趣和主体性,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
(2)提出了自己关于教学原则的主张,他提出的原则有:直观性原则、系统性与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
(3)把学前教育课程定性为实物课程,是基于他对幼儿、幼儿的活动以及学前教育性质的认识。他十分重视儿童的体育,认为儿童只有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教育。他对智力、社会交往、德育也有自己的见解。他特别强调培养儿童文明的礼貌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4)在《大教学论》中阐述了两个教学的基本思想,一是一切教学必须依循自然的秩序;二是对儿童传授知识,必须依靠感官进行。
(5)他在《母育学校》中探讨了入小学前的准备工作,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建议。如家长要愉快地告诉幼儿上小学将会带来的快乐,避免儿童有恐惧感。
2.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主要著作:
《爱弥儿》,简述了独特而自由的教育思想,是一部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
主要教育思想:
(1)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教育。他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
(2)他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三个方面,即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
(3)他认为尊重儿童,以顺应自然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
(4)他提出了论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这些内容主要有:反对过早地对儿童实施理性教育,自然教育可以通过教育和感官教育进行、提倡消极教育——自然后果法。
3.裴斯泰洛奇(J.H.Pestalozzi,1746~1887),瑞士教育家,教育思想家。
主要著作:
《林哈德和葛多德》、《葛多德是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母亲的读物》等。
主要教育思想:
提出了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一切教育都应以感官教育为基础,他们学习的最好方式是操作,母亲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二)幼儿教育理论产生和确立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幼儿教育机构的出现,促进了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使幼儿教育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国家的教育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福禄贝尔(F.W.Frobel,1782~1852),德国教育家。
主要著作:
福禄贝尔一生致力于探索学前教育理论,实践学前教育之中,撰写了《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著作,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影响了整个欧洲及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
主要教育思想:
(1)指出幼儿教育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2)指出学前教育要全面。
(3)指出幼儿教育要遵循他们的自然。
(4)指出学前教育要注意游戏化,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指导。
(5)指出让幼儿在爱中成长,首先必须教育母亲。
主要贡献:
(1)1837年在德国勃兰根堡组织了新型的教育机关,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幼儿园。从此,幼儿园这一名称便被世界各国所采用。
(2)把幼儿比作花草树木,教师比作园丁,幼儿园比作花园。
(3)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述游戏价值的人,为此创立了一个独特的游戏体系,这一体系中的主要特征是操作“恩物”,这些恩物主要有六种,如一个大立方体,可以分割成多种图形、颜色和数目,搭成各种各样的建筑造型,发展幼儿的语言、认识、想象和创造力。他的一些教具和玩具一直沿用到现在,积木是其中之一。
(4)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并写了一本《母爱之歌和爱抚之歌》。
2.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
著有《儿童的发现》、《蒙台梭利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等,她创办了儿童之家。她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世界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主要教育思想:
(1)教师要尊重幼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应通过个别化的学习途径来实施,这就是她提出的“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2)重视儿童的环境创设。她提出了我们要给幼儿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这些环境应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一个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蒙台梭利认为:首先,有了一个为幼儿自己准备的环境,还必须适时地提供各种活动及材料,使儿童、环境、活动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学习过程。提供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活动,如日常生活和园艺活动;二是感官练习活动,如触角练习、视觉练习、听觉练习、嗅觉和味觉练习。
其次,她认为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第三,她认为幼儿自由学习的质量是由教师的质量决定的,正是教师才使幼儿的自由得以实现。
第四,她提出了教师在为幼儿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没有作业组织的自由将是毫无效益的,没有作业手段放任自由的教育将一事无成。
(4)蒙台梭利教具体现了感觉教育。她专门设计了一套教具,如这些教具有辨别物体形状、大小、高低、长短的镶嵌板,辨别声音、音色的音筒,辨别味道、气味的瓶子,练习小肌肉活动的纽扣板等。
(5)重视教师的指导。她提出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时,应当注意从幼儿的实际与需要的角度出发,设计准备好的环境,安排教学等各种活动,鼓励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材料、探索材料;观察他们并了解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给予必要的帮助。
主要贡献:
(1)1907年在罗马贫民窟创办了“幼儿之家”。
(2)创立了蒙台梭利教学法,今天世界各地都有蒙台梭利幼儿园。
(3)她所创立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具对各个国家的幼儿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
主要著作:
著有《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学校与社会》等。
主要教育思想:
(1)提出儿童中心主义,这是他教育理论甚至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他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是从上面或者外面对儿童施行强迫教育,让儿童学习成人编好的教材,使孩子感到了外来的压力。主张把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
(2)关于教育本质问题,他从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教育即生长”,即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儿童的本能生长;“教育即生活”,即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即教育是通过儿童的主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取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主要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获得经验。
(3)活动课程论。他认为课程和教材应建立在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儿童本身的活动就是课程,也是教材。这样获得的知识完全是通过儿童的自身体验得来的,是儿童的直接经验,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最准确、最有价值的,也是记忆最为深刻的。
(4)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基本原则,他认为儿童是在自己的活动中求取经验、获得知识。获得直接经验就是获得知识,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做的过程。
主要贡献:
提出了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其次他的“从做中学”的教学基本原则和对教育本质的阐述对现代幼儿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4.陶行知(1891~1946),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
主要著作:
《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如何使幼稚园教育普及》和《幼稚园之新大陆》等论文。
主要教育思想:
(1)提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生产、风土人情为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能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要内容,参加种植、饲养等劳动,让幼儿从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游戏,培养出“生龙活虎的体魄,活动活泼的心灵儿童”来。
(2)认为教师要启发、解放幼儿的创造力,为此提出了五点具体的设想:解放幼儿的头脑,即将幼儿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解放幼儿的双手,即给幼儿动手的机会;解放幼儿说话的权利,即给他们自由表达想法和提问的权利;解放幼儿的空间,即让他们充分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解放幼儿的时间,即给他们自己学习和活动的时间。
主要贡献:
(1)农村幼儿教育的开拓者。
(2)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创建了农村幼儿师范教育和农村幼教研究会等。
(3)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陈鹤琴(1892—1982),中国近现代教育家。
主要著作:
《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幼稚教育》等。
主要教育思想:
(1)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他的教育三大目标: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活的教材。
(2)反对生搬外国的教法、教材,提倡合适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3)主张根据儿童的环境——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作为幼儿园课程系统的中心,让幼儿们能充分地与实物和人接触,获得直接经验。
(4)认为应该把幼儿园的课程打成一片,称为有系统的组织。他把课程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五项,但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
(5)反对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整个教学法”,主张游戏式的教学。
(6)非常重视家庭对幼儿的影响,积极主张幼儿园与家庭合作教育幼儿。
主要贡献:
(1)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2)创立的“活教育体系”,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各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最为重视的游戏活动,主张游戏式的教学。
(4)反对教师为中心,也反对儿童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指导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有机结合。
6.张宗麟(1899—1976),幼儿教育家。
主要著作:
创办了《幼稚教育》月刊、《幼稚教育概论》、《幼稚园的社会》。
主要教育思想:
(1)是我国第一位幼儿园男性教师,其教育思想突出民族性,学习和吸收国外幼儿教育理论,并与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做到“洋为中用”。认为幼稚园要为广大工人、农民解决教育问题,不是只为阔太太服务。
(2)注重调查研究。提出的幼稚教师的标准至今对我们幼儿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方面有许多启示。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培养教师的“儿童中心”。学前教育不在于让儿童掌握多少知识,而关键在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保持其好奇心。
主要贡献:
他一直致力于农村幼稚园的研究和实验,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方案,提出的幼稚园师资职业标准至今对我们学前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仍有着许多启示。
[关键提炼]
在幼儿教育思想史上,捷克的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部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1840年由福禄贝尔创设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他是第一个阐述游戏价值的人,为此创立了一个独特的游戏体系,并将这些操作材料成长为“恩物”。蒙台梭利教学思想和其创立的教学法对各个国家的幼儿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陈鹤琴先生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主张游戏教学,反对分科教学,提倡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反对教师为中心,反对以儿童为中心主义,强调教师的指导,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有机结合。而张宗麟的洋为中用观点和幼稚园教师师资培训标准至今对我们有着积极的意义。
思考与练习十二
●单项选择题
1.广义的教育是指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_______。
①社会实践活动
②教育活动
③教育影响
④系统性活动
2.狭义上的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园教育,它具有专业性、目的性和_______等特点
①广泛性
②指向性
③系统性
④教育性
3.1932年陈鹤琴等人拟定了_______。
①《奏定蒙养院章程》
②《幼儿园保育设备规程》
③《幼稚园课程标准》
④《托儿所组织条例》
4.《幼儿园工作规程》于_______年正式实施:
①1981
②1989
③1996
④2012
5.1816年创办的新兰纳克幼儿学校,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它是由主办的。
①欧文
②福禄贝尔
③奥柏林
④柯夏
6. 是世界上第一部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
①《爱弥尔》
②《母亲的读物》
③《世界图解》
④《林哈德和葛多德》
7.福禄贝尔将他的游戏材料称之为_______。
①大立方体
②独特的游戏体系
③恩物
④上帝的礼物
8.第一个阐述游戏价值的人是_______。
①蒙台梭利
②陶行知
③裴斯泰洛齐
④福禄贝尔
9.陶行知是我国_______方面教育的开拓者。
①幼儿教育中国本土化
②农村幼儿教育
③感觉教育
④城市幼儿园
10.提出单元综合教学,反对分科教学的教育家是_______。
①陶行知
②陈鹤琴
③福禄贝尔
④蒙台梭利
●简答题
1.阐述陶行知的主要教育思想。
2.阐述蒙台梭利的对于教师指导方面的主要观点。
3.简述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4.简述张宗麟先生对幼稚园教师的三点要求。
●材料题
在大班运动活动中,门门小朋友满头大汗地在玩皮球,这时老师看见了,她走过来把门门叫过去,然后给他脱去了外套,在这个过程中,门门试图自己脱衣服,但老师没有理睬,然后老师把衣服折叠好后放在了衣物箱内。
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老师给幼儿们上《秋天的树叶》,在整个活动中,老师一边给幼儿放PPT,一边讲秋天的故事。活动快结束时,老师问幼儿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自始至终没有一次幼儿与教师的有效互动。
而在游戏活动中,两位幼儿为了谁扮演警察,谁扮演公共汽车司机一直在争论,他们的争论占去了游戏活动的二分之一时间,谁也不让谁,最后出现了两位警察在同时指挥交通,没有人当公共汽车司机,其他孩子也没有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显得很冷清。当然这个游戏也没有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任何指导与介入。
请你用有关教育家的观点分析这个材料中这位教师的教育行为。
(材料提示:陈鹤琴的教育观:他反对教师为中心,也反对儿童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指导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有机结合)。
第二部分 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
[考纲聚焦]
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
我国幼儿园是学制的基础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幼儿园又是一种社会公共教育机构,具有福利性,因此,它还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体现了幼儿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这种双重任务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可能对幼儿教育的原则理解得更全面。
同时,作为一名教育者,必须对教育的一般原则进行一些基本的了解,这是教育者从事工作的必要前提。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原则
我们在教育中树立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平等,将他们看做是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尊重每个幼儿的愿望、想法、要求和思想,保护每个幼儿的自尊心,给予他们正面的鼓励培养自信。不可辱骂、谩骂、体罚和心理惩罚幼儿,不能随意批评、呵责幼儿。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重视幼儿的教育,给他们一个温暖、亲切的教育环境,而且要保护好幼儿权益,如幼儿面对家庭暴力、遗弃、虐待等权利受到损害时,及时向园部报告,一起进行自觉抵制和坚决反对。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教师要具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大教育”观,在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周、日安排时,注重幼儿健康、认知、情感、生活、语言、科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培养“完整儿童”,并尊重幼儿的个人兴趣、爱好、个别差异和激发幼儿的潜能。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在制定教育目标时,设计的活动内容能面向全体,促进每个幼儿在现有发展水平的发展,使每个幼儿基本上能达成阶段性发展目标。在现有发展水平达成之后,我们也要考虑个别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尤其是学习型区角活动中(在后面的部分将要进行介绍),注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自主选择,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更多的个体经验,既有利于有优势和特长的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上得到提高,也能给予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更多的巩固及挑战的机会,不断尝试,获得进步,进行耐心的诱导,积极鼓励。
4.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充分利用家庭的资源、社区等各方面的资源为幼儿发展提供支持。可以利用幼儿园周边的社区资源,如超市、邮局、电影院、书店、银行、学校、公园等资源,带幼儿走出校门,进行更多的社会观察和实践体验活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请家长共同收集一些教学资源,如图片、照片、实物等,充实教师教育教学环境的创设;还如可以利用不同职业的家长为教育教学提供帮助,邀请爸爸、妈妈进园给幼儿上课,如“交警爸爸说交规;医生妈妈介绍防病知识”等。总之,合理地利用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服务既是促进家园共育,又能丰富教育资源。
二、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1.保教结合的原则
保育和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保教并重,是幼儿园教育中的基本原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特点。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具有保教并重意识,落实保教结合的具体行为,才能达成这一原则。保育着重于是为幼儿创设有利于他们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给予他们照顾和养育,使其身体机能地发育和身心健康地发展;教育着重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等。同时,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或同一活动中实现的。
[辅助案例] 在早上的中班运动活动中,王老师组织幼儿们拍球,她先教给幼儿如何一边走,一边拍球,然后让幼儿们自己找空地进行练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拍球动作、技能的同时,观察到一位幼儿的鞋带散了,及时地上前并指导幼儿系好鞋带。有一位幼儿运动量太大,出了不少汗,却没有及时地脱衣服,于是教师就招呼幼儿停下运动,给予适时的休息和脱衣、擦汗的提醒。在这个过程教师既有教育(指导幼儿拍球的方法和技能),也有保育(指导系鞋带、休息、脱衣、擦汗),体现了教师保教结合的意识和行为。
[辅助案例] 在大班阅读区内,两位小朋友正在有兴趣地看书,教师走过去看见其中一位小朋友有鼻涕流出来,教师提醒幼儿用纸巾擦去鼻涕,提醒另一位小朋友要注意眼睛与书的距离,并示范了看书的正确姿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既有注重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的保育意识,也有保护幼儿视力的指导行为,说明该教师的保育观察与指导力也是很强的。
尽管有专职的保育员,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注重保育和教育两方面是我们工作的基本。
2.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们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要素。游戏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最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因此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能愉快地游戏。关于游戏将在后面的游戏活动的指导中进行详细的介绍。
[辅助案例] 某个冬天的上午,一群大班幼儿们正在教室里进行集体学习活动,这时外面下起了大雪,对于南方城市长大的幼儿来说,下雪是比较少见的。幼儿们从教室里看着外面的雪,兴奋不已。这时,王老师停止了正在进行的活动,让幼儿们排好队到室外玩“我和雪花交朋友”的游戏了,老师让幼儿用手接雪花、用眼看雪花、用鼻子闻一闻。回到教室后,教师让幼儿们讨论雪花的形状、感觉、味道,幼儿们开心极了,争先恐后的发言。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位教师不仅有着教育机智,也将游戏活动作为满足幼儿活动兴趣而加以有效运用,充分体现了游戏愉悦身心的功能,同时,也让幼儿在这个快乐游戏的过程中感知、体验对雪花的认识,获得对雪花的直接经验。
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幼儿园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出发,以活动为基础展开教育过程。注意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因此,幼儿园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能让幼儿在丰富且主动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辅助案例] 大班的老师发现孩子们在“看影子找图形”的木制智力玩具时,有较多幼儿对影子的观察及探索兴趣很高。于是,这位教师在次日的户外活动结束时,给每个幼儿一支彩色粉笔,要求两人一组,相互找影子,并把它用粉笔画下来。在活动中,幼儿愉快地在阳光下奔跑,忙着画不同样子的影子,很有乐趣,且同伴之间互相帮助。回到教室后,老师与幼儿对影子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什么有影子?每个人影子一样吗?什么时候的影子最短,什么时候的影子最长?等等。
这个活动中,教师及时捕捉到幼儿的活动兴趣,利用室外活动场地进行对影子的探索,注重教育的活动性,充分让幼儿在自由的寻找中找到“影子”,并利用“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方式,让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和积极的实践,获得了直接经验。这种教育的活动性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方式,很符合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的特点,效果显著。
[辅助案例] 在重阳节来临之前,大班的王老师进行“我给爷爷、奶奶写封感谢信”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剪刀、纸张、信封、蜡笔、水彩笔、胶水、手工纸等美工材料,让幼儿们运用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等多种形式制作敬老卡。然后教师利用区角活动的分享交流引导幼儿们用语言对爷爷、奶奶表达祝福。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尊敬老人的情感,老师还特意设计了“寄信”的集体活动,重点讲解了信封、信纸、寄信的特点,引导幼儿将敬老卡装在信封里。第二天教师带着孩子们到社区邮局参观、让孩子咨询邮递的事情、排队购买邮票、邮筒投放等。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和开展了多样的敬老活动,通过对感恩这一线索,帮助幼儿获取了制作卡片—表达祝福—参观邮局—咨询—邮票—邮递等多种有价值的经验,使活动具有丰富性、连贯性、多样性,活动中传递的有效信息有助于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的多种发展。
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了教师组织的活动(集体活动、生活活动、运动活动等)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游戏活动、区角活动及自由活动等)。在这些环节中,渗透多种教育目的、策略、方法等,同时还要注意一日活动中组织与实施各类活动的平衡性、整体性,各类活动的交织性,各类活动动静交替性。
[辅助案例] 在早秋的一个早晨,小三班的有些孩子们7:10左右开始陆续来园了,早晚护导室早护导的教师7:00开始在等待着这些早到的幼儿。7:30分每个班级的早班教师已经在岗了,幼儿入园时先要在保健老师处晨检,然后进入教室。早班王老师让先来的幼儿们进行自由活动,他们可以交流玩家里带来的玩具,也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8:00,幼儿们基本到齐了。晚班文老师也到了,她微笑着与孩子们相互打招呼。接着孩子们开始喝牛奶和吃饼干的生活活动了。8:30,老师要求有需要的幼儿去卫生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保育员准备好了运动活动所需要的各类物品。
8:40幼儿们到操场上开始运动了,8:45开始,幼儿们分散玩大型积木,在这个过程中两位教师和保育员一边帮助幼儿,一边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一位幼儿出汗太多,教师将干毛巾给他,让他擦汗,一位保育员给文文在后颈放了一块干毛巾,因为她穿的是高领毛衣,以免出汗后幼儿不舒服。9:05教师集中幼儿,与幼儿一起开始玩传统游戏“丢手绢”,9:10全体幼儿集中开始做“我们的世界真美好”的幼儿韵律操。
9:15小三班的幼儿们进了班级,幼儿们入厕、喝水和休息。9:30,王老师根据周安排开始了集体教学活动——“擦香香”,教室的墙体上教师布置了秋天的一些主要特征,在卫生间门口有教小朋友擦香香的步骤指示图。9:45,幼儿们按自己的需要去卫生间或喝水或自由活动。10:00幼儿们开始进行自主活动——角色游戏。有的在娃娃家,有的在理发店。10:20,两位在巡视,根据孩子的需要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开始让幼儿们集中进行游戏分享活动,谈谈各自的一些体会,然后幼儿们开始自由活动了。
保育员开始消毒和做午餐前的准备,中午11:10幼儿们开始进餐。保育员和王老师对个别幼儿提供一些帮助。11:50,幼儿们基本上吃好了饭,晚班文老师带幼儿们去进行户外20分钟的餐后散步。12:10,幼儿们进教室做午睡前的准备,如入厕、脱衣服等。12:20幼儿们陆续上床睡觉了。在这个午睡过程中,老师和保育员不断地进行巡视和观察,对一些不良午睡习惯的孩子给予帮助和整理,如有些孩子踢被子、有的睡觉头上蒙被等。文文一直不睡觉,王老师发现后坐在她身边,用手轻轻地拍着她,直至她入睡。自始至终保教人员一直很安静、不间断地来回观察与巡视。
2:30随着柔美音乐的想起,幼儿们陆续地起床了,有个别幼儿没有醒来,文老师过去看了他一下,轻轻地在他耳朵边叫了一声。起床的幼儿们陆续入厕和盥洗,文老师看着幼儿们是如何擦香香的,并给予及时的指导。3:00,幼儿们已经坐在桌子边开始下午的点心了。3:20文老师让孩子们进行自由活动。3:30王老师和文老师带幼儿到操场上进行老鹰捉小鸡的体育游戏。3:50左右,幼儿们回到了教室进行回家前的准备。4:00家长入园接幼儿回家。(注:本一日活动来自上海地区的幼儿园)
从以上一日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
首先,在一天时间里,有生活活动、自由活动、运动活动、集体学习活动、角色游戏、分室活动等。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平衡,体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
其次,从生活活动中可以窥见:教师注重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教师的介入和帮助是适当的,而不是包办代替。
第三,整个一日活动中保育和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第四,一日活动中,教师结合周计划、日安排,将各种活动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如集体活动中的擦香香和下午的生活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是紧密相关的。
第五,我们也看到了各种活动交织进行,如集体活动、自由活动等。活动特点体现了动静结合,如体育活动(动),接着的学习活动(静)等。
第六,我们也看到了他们户外活动时间、午睡时间为2小时左右,达到了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
同时,我们也在一日活动中,看到了幼儿园教育具有的一些特点:多样化的“生活”、丰富的“游戏”、教师的指导语和环境给予幼儿的“启蒙”,室内室外不同场所的“活动”以及教室环境布置、材料投放、角色游戏给予幼儿的“教育的潜在暗示”等。
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作为早班和晚班的王老师和文老师分工不分家,在上下午的孩子运动、游戏、生活中都有两位教师在安全保护、游戏指导、生活帮助方面相互协助。而在集体活动时间里,晚班的文老师去准备自己的案头工作和下午的活动了。
[关键提炼]
首先,要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掌握教育的一般原则。通过多个辅助案例,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并重的原则;游戏为基本的原则;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和活动性原则等多项原则。
第三,通过小三班半日活动的辅助案例,我们对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原则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要注意两点:一日活动中各类活动的平衡性、各类活动的交织性、各类活动的动静交替性;一日活动中各个活动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第四,教育的一般原则和幼儿园的教育原则是实施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准则。它们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思考与练习十三
●单项选择题
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_______、_______。
①教育、保育
②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
③保育和教育、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④公共机构、福利性
2.以_______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原则。
①学习
②游戏
③教学
④集体活动
3.以活动为基础展开教育过程,注意活动形式的_______。
①多样化
②功能化
③教育化
④目的化
4._______相互渗透、相互联系,_______并重,是幼儿园教育中的基本原则。
①保育和教育 保教并重
②教育和游戏 学习和游戏
③学习和游戏 教育和游戏
④生活和学习 安全和教育
5.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_______、_______活动。
①教育 学习
②保育 教育
③生活 游戏
④生活 学习
●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2.教育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材料分析题
1.大三班新来的文文天生脸上有一大块比较明显的红色胎记,他刚来园时性格比较内向,给人的感觉显得胆小、自卑,喜欢一个人玩,孩子们好奇他脸上的那个胎记。但王老师对这个孩子给予了格外的照顾,他总是说文文是我们班最能干的孩子,他的胎记显得与众不同。在老师的直接影响下,其他孩子对文文的胎记不显得那么好奇了,也很喜欢与文文在一起游戏,文文逐渐地在生活自理、建构游戏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的优势,变得开朗、活泼,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认识,对自己逐渐地充满了自信。
请结合以上材料,结合有关原理分析这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
(提示:请从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温馨、平等的班级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
2.教师在进行数活动“5的两位好朋友”,在师幼活动中许多的孩子知道了数字4和6是5的好朋友。可贝贝对老师的提问总是显得一脸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回答,通过老师不断地引导和同伴的启发,她还是理解得不好。于是王老师在第二天的区角活动中,将这些内容通过丰富后放在了区角活动中让幼儿进行再次的操作和摆弄。在区角活动开始后,王老师看见正在玩建构的文文说:“王老师很想与你一起找找5的两位好朋友,你愿意吗?”文文中断了正在搭建的大楼,与王老师一起到了“好玩的数字”区角里,这里王老师让文文先数一数这里有几个小猫,然后问:“离3号小猫最近的两位小猫是什么小猫”、“离4号小猫最近的两位小猫是什么小猫”。通过王老师逐渐的引导,文文理解了数“5”的两位好朋友。
请结合以上材料,结合有关原理分析这位教师在这个活动中的行为。
(启示:请从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入手分析)
第三部分 幼儿园环境概述
[考纲聚焦]
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幼儿园环境
从幼儿园教育来说,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了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包括了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二、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1.环境具有教育性
幼儿园的环境是结合教育目标、幼儿发展特点、幼儿园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的。同时,我们也要明确,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创设不仅是美化的需要,更是我们实现、丰富教育意愿的重要方式。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应把教育意图隐含在其中,通过环境影响幼儿,启发幼儿、教育幼儿。
[辅助案例] 一所以幼儿童话故事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中,幼儿园的楼梯、走廊、大厅有中国、外国比较著名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电影胶卷、图书、照片、相框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有些是教师自制的,有些是教师和孩子一起设计的,不仅具有美的元素,更具有教育的功能。
2.环境具有可控性
幼儿园的环境呈现或材料选取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中,通过我们根据教育目的、孩子发展需要,经过不断的筛选,使其符合幼儿发展的选择标准。其次,我们可以根据社会热点和孩子关注的热点及时将有关内容体现到我们的环境中。第三,我们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
[辅助案例] 在自由活动中,老师发现孩子这几天很关注世博会的建筑,他们分享着自己从电视上看到的各类展馆。因此教师从网络上下载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展览馆放在了建筑角里,给孩子们搭建这些建筑提供了材料支持。
三、幼儿园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1.物质因素
物质环境是幼儿园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会对幼儿园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应该结合我们的教育目标和孩子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材料与安排空间,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
[辅助案例] 在楼梯口的空闲地方,幼儿园根据这一地方的空间特点制作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格子柜,里面呈现了孩子们在泥工美术室里的各类作品,这些作品有大有小,形态各异,有的装饰在各类可利用的废旧的物品上,有的镶进了相框。这既美化了环境,也展示了孩子对美的追求和感受。
2.精神要素
(1)人的要素。在精神要素中,教师是幼儿园中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是影响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决定因素。这是因为:教师的思想、态度、情感和行为本身就是构成幼儿园环境的要素之一,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决定着他们的教养方式、师幼互动方式、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等方面的关系。
其次幼儿园的各种环境都是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精心创设与控制的。因此,如果教师具有正确的观念与行为,就可以敏锐地发现幼儿的各类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因素,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
[辅助案例] 大班的王老师在教室的环境里设计了“夸夸我的好朋友”栏目,在每个孩子的相片下面放了一个纸杯,旁边放了许多彩色纸条。鼓励孩子们如果觉得你的同伴在某个方面做得很好,你可以悄悄地拿一条彩色的纸条放进去。
[辅助案例] 王老师发现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被四周的春天景色所吸引,结合这个问题老师在区角活动中投放了多种美术材料,如皱纸、橡皮泥、颜料、棉签等,并在墙壁上出现了一些教师自制的、现成的关于春天景色的图片或自制画或教具,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去表达表现春天的某一景色。
(2)文化要素。幼儿园文化对幼儿环境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园管理者、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园长的人性化管理,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和对教师成长的关注,善于发现教师的进步。教师们有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教研活动。家长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各类支持等,这些都对幼儿园的文化有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辅助案例] 每天早上,园长总是出现在大门口迎接教师和幼儿的到来,对老师说一声你好,对这个孩子蹲下来说几句话,对那个孩子摸摸头。与个别家长交流一下。在日常活动中,园长在听课和观摩活动中,善于发现和鼓励教师好的一些做法和亮点,对家长、教师好的建议和想法及时能在管理和环境中体现。
四、教师在幼儿园环境中的作用
由于教师是幼儿园环境中重要的人的要素,那么教师也在幼儿园环境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有:
1.环境的准备者
作为环境的准备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准备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1)环境中隐含着目标。教师必须带着明确的目标来准备环境,将周围的人际因素和物质条件精心地加以组织,让环境中的一切负载教育的信息,让环境去告诉幼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辅助案例] 走进中班教室,在建构角门口入口处教师贴了4双小脚丫印,暗示孩子里面可以容纳4位小朋友。如果每个小脚丫上放上了鞋子,你就不能进去了。选择其他的游戏去玩。在小菜场里,老师在每个篮子上写有文字和画有相对应的蔬菜,便于孩子在活动结束后将各类蔬菜按类归放。
(2)让幼儿感兴趣,更使其增加兴趣。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换位思考,这些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是否能引起幼儿的操作和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如何丰富已有的材料增加再次引起幼儿的兴趣等。
[辅助案例] 王老师发现在“我型我秀”表演区里的孩子不多,有些去了之后看一下就走了。后来老师在分享活动中通过与幼儿交流,发现孩子们已经对那里的表演没有了兴趣。第二天老师放进去了有关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红太郎的头饰及一些道具,孩子们发现后非常感兴趣,争先恐后地表演起来了。
(3)环境准备中孩子是主角。尽管教师是环境的准备者,但幼儿参与环境是教师准备环境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幼儿参与环境的准备,是最受幼儿喜欢的,可最大化地引起幼儿关注和投入。如果教师包办过多,那么她准备或提供的不一定适合孩子,也不一定很好地吸引孩子。
[辅助案例] 大班王老师发现孩子们在讨论即将到来的元宵节,有的说要吃芝麻汤圆,有的说要吃肉汤圆,有的说喜欢吃水果汤圆。老师抓住这个机会与孩子一起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汤圆皮用什么做?孩子说应该是白色橡皮泥。馅应该准备些什么?需要几样?有的说可以用其他颜色的橡皮泥来做馅,有的说可以有四样馅。那做好的汤圆应该放在哪里?放到小吃店里。那客人如何辨认是什么馅的呢?有的说放在牛奶盒或小碟子里,上面做好标记等。第二天美工区里有了上面的各类材料和制作汤圆的步骤图。
2.环境的控制者
准备好了环境后还需要教师的控制,这种控制是指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教师发挥环境控制的环节有: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帮助幼儿展开活动——指导幼儿解决纷争、困难或情绪问题等。
[辅助案例] 区角活动开始了,文文想去建筑区,但里面的人已经满了,因为昨天搭建大桥没有成功,今天还想试一试,因此他在教室里转来转去。王老师看见后告诉他:“你可以到美工区看看,那里有许多材料,你可以用橡皮泥做一座大桥。”在老师的启发下他去了美工区。过了一会,文文就沉浸在自己的制作中了。
[辅助案例] 红红的家传出了很激烈的吵架声,扮演妈妈的文文与扮演爸爸的瑞瑞在那里大声地争论,老师走过去询问了原因,原来“妈妈”说客人来了让“爸爸”到水果店买点水果,“爸爸”不愿意去,他要炒菜给宝宝吃。老师了解情况后,问他们“当着客人的面吵架好不好?”“用什么办法决定谁去买水果?”在老师的引导下,最后“爸爸”到水果店去买了香蕉和苹果,娃娃家又恢复了平静。
3.环境的调整者
幼儿园的环境不是固定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发展,以及教育主题、教育目标、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经常调整环境,使它保持适合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辅助案例] 一位老师发现科常区里的沉浮实验、磁铁实验等没有几个孩子去玩了,因为大多数孩子基本上尝试过了。王老师不断思考:如何给这些大班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关于科常方面的一些材料支持。在集体活动“动物大世界”活动中,孩子们对各类动物的外表产生了兴趣,教师根据这一兴趣和发展需要,投放了几种常见小动物的封闭透明的标本盒、放大镜,并设计了任务卡。这样,科常区又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每天里面观察、记录的孩子一直没有间断。
思考与练习十四
●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2.简述影响幼儿园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材料分析题
随着音乐的响起,孩子们一个个拿着小椅子坐到了教师跟前,王老师让言言去拿自己的泥工作品,这位腼腆的小姑娘很害羞地拿着作品站在小朋友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王老师反复地说:“声音再大一点,说得再完整一些。”原来这个言言胆子很小、腼腆,但手很巧,随着孩子们给言言的掌声,她的“笑脸橡皮泥作品”摆在了美工区的桌子上了。
王老师到益智区拿了一副走步棋说:“这是王老师今天放进去的材料,我看见浩浩和天天两位小朋友过去铺开来后没有玩起来,能告诉我原因吗?”天天说:“我们不知道怎么玩?”接着,老师把图谱贴在黑板上与孩子们一起开始讨论。根据以前玩棋的经验,孩子们开始制定规则,提议玩法,通过王老师的不断引导与孩子们的互动,王老师与天天的示范玩法结束了本次讲评,孩子们开始收拾和整理材料去了。
结合以上材料,请利用有关原理分析这位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适宜性。
(提示:从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中关于环境控制方面的角度来分析)
第四部分 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
[考纲聚焦]
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幼儿园有大班(5~6岁年龄段)、中班(4~5岁年龄段)、小班(3~4岁年龄段)的班级,也有一些地方设置了混龄班和学前班,主要招收的对象为3~6岁的孩子。也有一些地方在幼儿园附设有托班(2~3岁的孩子)。每个班级有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这种配班形式称为“两教一保”;还有一些幼儿园有两位教师两个班级一位保育员,这种配班形式称为“两教半保”。其他的配班形式不在这里进行介绍。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幼儿园班级中的保教人员通过组织、计划、实施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实现保教的目的。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环节
一般而言,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学习:
1.各类班级计划的制订
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老师为本班未来发展确立目标并能预设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管理活动。主要体现本学期我们干些什么?如何实现?
幼儿园班级学期计划主要包括:班级情况分析(孩子发展的分析)——班级工作目标(以教育部《纲要》和《指南》为依据,按年龄段特点目标入手提出符合自己班级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实施措施(通过哪些途径、哪些方法、哪些策略来达成)——调整部分(如在学期中期进行某些方面的调整留下空地,便于教师记录)——重大活动安排(如三八妇女节、五一节、六一节、家长会、亲子活动、社区等活动)——计划达成反思(学期末期对本计划的达成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便于为后续性的班级计划书写提供一些依据)等。
2.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1)两位教师分工不分家。无论是“两教一保”、“两教半保”,还是轮流上早班和晚班的老师。首先两位老师都是班主任(有些幼儿园分主班和副班),由于幼儿教育有它自身的特点,我们认为还是不要区分主班和副班,因为孩子的运动、游戏、生活、区角活动等各方面需要两位教师的共同关注与指导,这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这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种理想模式。在具体的案头工作方面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分工,但学期计划、周计划制定中,两位老师一起协商制定,不可只是一位教师的想法或做法。
[辅助案例] 夏天的某个早晨,中三班早班王老师7:30准时到了幼儿园,接待孩子入园,早到的孩子开始进行自由活动了。8:00晚班文老师也进入了教室,与班级孩子一起相互问好。8:10两位老师带孩子到操场上去运动,在运动中两位老师和保育员一起看护着孩子,辅助孩子在球类区活动。集中运动游戏中,早班老师带着孩子们做“运西瓜”的游戏。韵律操开始了,早班老师在前面带领孩子做操,晚班老师在后面做早操。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早班王老师进行了集体教学活动。晚班文老师到教室办公室进行下午的活动准备或第二天教学活动的教具准备。接下来的游戏活动中,晚班老师与早班老师一起巡视,对一些有需要的孩子给予及时的指导,解决着孩子的纠纷或争议。
[辅助案例] 11:30晚班老师用好午餐进入教室,早班老师去用餐和午休,晚班老师开始带着孩子们进行餐后散步,约12:10孩子们开始上床睡午觉了。1:00早班王老师进入教室,巡视了孩子的午睡情况,然后到办公室准备第二天的各类活动准备,做有关的案头工作。2:20孩子起床了,晚班文老师进入孩子午睡间一起帮助和指导孩子的生活。2:50孩子们开始进行区角活动,两位老师不断地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观察。3:20两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玩体育游戏,晚班老师为主,早班老师协助。4:00早班王老师下班,晚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等待家长。4:25晚班文老师将部分还没有接走的孩子送到了晚护导室,并写好了这些孩子的姓名和联系方式。4:30,晚班文老师检查教室下班。
[辅助案例] 中三班的老师和保育员协商后决定,每周四中午,保育员看孩子午睡,两位老师一起根据学期计划、教学活动进程和小教研活动要求,安排下周的周安排,并对本周的周计划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2)做好孩子的分组工作。幼儿园应根据活动室的空间、桌子的大小和幼儿人数进行分组,便于孩子开展有序的生活活动。这就需要对孩子进行分组。这种分组有外出排队时的分组;有孩子以小方桌为单位的分组,便于孩子按组进餐。
[辅助案例] 小三班的老师在开学第三周等孩子们的情绪稳定后,开始着手分组。先是将孩子分成了六小组,分别命名为“小兔组”、“小马组”等各类幼儿常见的小动物,经过几次提醒和练习,每个孩子知道了自己吃饭应在哪个小动物组了。经过一个月后,老师又将孩子分成两大组,一组叫“草莓组”,一组叫“苹果组”,每次带孩子外出他们知道了自己的站位。
(3)班级工作的总结与评价。学期末期,两位老师一起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主要的有班级计划、个人专业化方面成长的思考。其中,班级计划两人从教学效果、孩子各发展成长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对下学期工作重点进行展望。而在个人专业化发展方面,主要有本学期自己发展的亮点、发展的不足以及下学期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进行综合的总结和思考。
[辅助案例] 学期末期,大三班的两位老师对本学期的班级计划逐项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孩子发展方面从效果达成、发展亮点、发展不足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反思。并对下学期班级工作进行了思考和展望:重点有幼小衔接、六一活动、大班毕业典礼等方面。
[辅助案例] 王老师根据自己本学期个人发展计划,逐项地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她认为自己在孩子语言发展、区角活动材料支持、游戏指导方面有了进步。同时也对自己在数方面和幼儿常规培养等方面还要进一步通过教研活动、自我学习来加以提高进行了展望,将这两点作为下学期自己专业化成长的要点。
三、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班级管理主要有生活方面、教育教学、家长工作、社区资源利用、班级间大带小、合作活动等方面。
1.生活方面
两位老师和保育员在一日活动中,保证幼儿能有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给予孩子生活起居、饮食、卫生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2.教育教学
班级两位教师根据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一日活动中根据活动内容和孩子年龄特点做好每个环节的精心准备,设计好教案和教具的准备,游戏活动的指导和区角材料的按需投放,有的活动有及时反思的意识。每周能对周计划进行全方位的思考,结合不足,合理、科学地制定下周计划。
同时,对孩子的发展亮点、不足进行思考,经常运用研究方法如观察法、作品分析法、谈话法等对每个孩子的发展进行研究,进而促进自己专业化方面的不断发展。
3.家长工作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要经常通过多种通道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发展,对家长提供多方面科学教养的信息支持。召开家长会之前,两位老师做好详细的方案设计,切勿无重点、长篇大论的讲座。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两位老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有民主意识,创设一个民主、开放、团结、温暖的管理过程。让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如值日生,如有些规则的师幼共同制定,如家长参与亲子游戏的设计,如环境的创设等。
[辅助案例] 在“宝贝购物中心”里,几位幼儿忙着开张前的准备,文文正在对不同颜色、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纽扣进行分类准备摆放。贝贝正在剪从家中邮箱中收集来的超市的宣传册上的各类物品,亮亮依据自己的经验将贝贝裁减好的物体图按类张贴在橱背上,并在商品纸盒中写上价格。
思考与练习十五
●简单题
1.简述班级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2.班级管理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材料分析题
1.在大三班9:30的区角活动时间里,早班王老师和晚班文老师一起在巡视和指导幼儿的区角活动,大约30分钟以后分享(讲评)活动开始了,早班王老师提出了“今天你发现了什么”、“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两个问题,孩子们讨论得很激烈。时间过去了将近6分钟,讲评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晚班文老师也给幼儿提出了与上面差不多的两个问题与幼儿进行互动,用了大约5分钟时间。
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晚班教师在讲评活动中的适宜性。
(提示:从班级工作组织与实施中,教师分工不分家来分析。尽管两位教师分工不分家,但晚班老师更多的是协助早班教师指导幼儿的区角活动,给予幼儿一些指导和帮助。如果这位晚班老师发现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或发现的问题有价值的话可以参与,但时间不宜过长。如无以上原因,晚班老师不参与讲评等分析)
2.大三班的老师想在教室里设置植物角,放些什么?谁来浇水?还有怎么样记录植物的成长等方面老师希望与孩子们互动,午餐前老师告诉孩子们有事情与孩子商量,老师提出了想设立植物角的建议,孩子们很乐意地答应了。老师提出种植哪些植物时孩子们的建议很多,有的说种植蒜头,有的说种植太阳花,有的说养仙人掌等,大家争议的很激烈,各有各的道理。这个时候,老师将孩子们的建议罗列出来,让每个孩子举四次手来表决自己同意种植的四样植物,根据大多数的意见最后确定:种植蒜头、土豆、黄豆、油菜花四种。接着老师与孩子又开始讨论怎么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以上材料中,这位老师做得对吗?为什么?
(结合班级管理中充分体现民主管理,让孩子参与到其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考纲聚焦]
掌握《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上的基本观点和要求。
为贯彻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总则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幼儿园教育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为依据制定。
[解读] 本条说明了《纲要》制定的法律依据、来源、演变由来。
(2)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解读] 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前一句为性质,后一句为幼儿园的根本任务。
(3)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解读]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家长、社区、社会等各类资源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创设一个健康、安全、丰富的教育环境。
(4)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解读] 在一日活动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为孩子通过良好、多元的环境创设和丰富的、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促进孩子发展的需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悦、快乐的环境中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5)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解读]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以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活动中关注孩子已有的经验,并有挑战点,通过丰富的学习材料支持来促进孩子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6)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解读] 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我们要注意这种差异性,在面向全体的同时,通过区角活动、游戏活动,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形式关注孩子发展的差异性和潜力的挖掘,让每个孩子自信和快乐地成长。
二、《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各领域教育目标、内容的解读
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等。
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
(一)健康
[核心词] 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1.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活动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内容与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依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养成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要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配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3.指导要点
(1)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2)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3)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
(4)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辅助案例] 早上中二班级的几个孩子在大门口相遇了,他们开心地说着话,丢开家长牵着的手,一边与家长说着再见,一边去拉着自己同伴的手一起愉快地走进了幼儿园。走进教室他们向老师和保育员打着招呼,看见了园长也在教室里,问了声“园长妈妈好”。走进教室后他们忙着交流自己的玩具,忙着与同伴交流着自己昨晚看的动画片或妈妈爸爸讲的童话内容。音乐响起来了,孩子们开始排队,值日生拿了一卷纸巾和干毛巾,保育员和另一位老师拿了今天要玩的体育游戏的辅助材料,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操场上。
在大型积木区,孩子们依次排队开始玩了,保育员和两位教师分别站在等待区、孩子滑滑梯、平衡区三个地方,看着孩子们在玩,不时地对能力差一些、胆子小一些的孩子给予鼓励。看见有些孩子出汗了,保育员就让孩子过去擦汗或休息,一位弟弟小朋友流出了鼻涕,老师提醒他到班级服务箱里拿纸巾去擦拭。一位妹妹小朋友的肚子没有包好,一位老师提醒她过来,并站在边上看她包肚子,并在耳朵跟前说了几句话。
[辅助案例] 在集体游戏中,孩子们两手展开在走“独木桥”,双脚跳过“小河”,爬上了“小山坡”。在做早操时,领操的孩子尽管背对着孩子,但脸上笑眯眯的,老师面对着孩子,跟着音乐节拍开心地领着操。孩子们愉快地做着“世界真美好”的韵律操,舒展的动作、开心的表情表示着孩子运动的快乐和健康的成长。
(二)语言
[核心词] 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1.目标
(1)喜欢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2.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该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3.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体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辅助案例] 小三班的孩子们正在自由活动,他们有的在交换从家里带来的玩具,有的在一起说着话,老师没有去干涉孩子的活动。在卫生间里,有一位孩子不小心踩了另一位孩子的脚,这位小朋友赶快说了声“对不起,我不小心”。那位小朋友快要哭的表情转变了,还了一声“没关系”。在接下来的语言活动《小猫请客》中,老师通过多媒体配上生动、夸张的肢体语言的故事讲解,孩子们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在师幼互动中,他们知道要像小兔一样做一个不插话,听完别人的话再提出问题的好孩子。
[辅助案例] 大班正在进行“看看谁讲的故事有趣”的语言游戏,孩子们安静地倾听台上孩子讲的故事,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孩子插话,也没有孩子说话,教室显得特别安静,不时地给予自己的同伴掌声。接下来的师幼互动中,老师提出“谁听到了哪些好词好句?他们是什么意思?”通过与多位孩子的互动,老师的追问:“这些话我们应该在哪里或什么时候用合适?”通过不断的互动与回应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词汇,也在不断培养着孩子的倾听习惯。
(三)社会
[核心词] 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1.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积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爱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其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3.指导要点
(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要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辅助案例] 在角色游戏中,有几位孩子在玩“我要去逛街”的游戏,一位孩子今天扮演着司机,还有四位孩子扮演着乘客,他们一会儿到百货大楼、一会儿到动物园。这时,老师装扮成了一位老太太上了公共车,告诉司机要去百货大楼给小孙子买生日礼物。这时一位弟弟小朋友赶快站起来,让位给“老奶奶”,还说句“你下车的时候要小心点,慢慢走”。
[辅助案例] 在“我是建筑师”角色区里,一位孩子扮演着总工程师,他要求另一位正在搭建的孩子帮他用插塑搭建绿化,口气颇像命令。这位孩子不开心了,因此不理睬他,自己继续搭建着高楼。他跑过去向老师告状,老师走过来看了看说“你怎么说的?”“你自己想办法,应该怎么说更好,他才会听你的话?”经过老师的点拨,过了一会,老师发现,他们两人一边在愉快地讨论着,一边在找积木搭建。
(四)科学
[核心词]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
1.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周围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2.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现象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8)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3.指导要点
(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2)要尽量创设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3)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辅助案例] 在科常区,两个孩子正在尝试在一张垫板上让一个完整的乒乓球、半个乒乓球、玻璃球、泡沫球转起来,由于这个尝试比较复杂,因此教师在操作桌上面画了选材料——放点水在垫板上——不同球体的尝试结果记录三幅粗略提示步骤,最终这两个孩子在不断的尝试中感受到了只有半个乒乓球可以连续转起来的成功体验。
[辅助案例] 文文正在一个人专心地摆弄各类不同的锁,他根据老师提供的各种各样的锁,通过自己对锁和钥匙的观察,不断尝试用不同的钥匙去开锁,有些是成功的,有些是失败的,对于打不开的锁他再次观察它的外表、锁孔以及钥匙的外形、大小、齿口。在不断的尝试中,他将所有的钥匙和锁都配上了,他体验到了成功感。
(五)艺术
[核心词]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1.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5)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3.指导要点
(1)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2)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
(3)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辅助案例] 在大班“春天的花园”美术活动中,老师先让孩子观摩了几幅春天的图片,这些图片非常美,色彩丰富、艳丽,有山水的、有花园的、有草原的、有乡村的,也有城市的。孩子们看到后被里面美丽的风景所吸引,这个时候老师给孩子示范了画直线、曲线、小草的画法,然后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材料去画自己看到的春天景色。
[辅助案例] 在中三班区角活动中,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泥工、橡皮纸、图画纸以及各种颜色、剪纸、蜡笔等,两种折纸步骤图张贴在桌子后面,由易到难的递进性层次。每种工具和材料老师有序、有层次地放在不同的搁板或墙壁或桌面上,用废旧材料自制的盒子、盘子装盘,并用动物图形或花朵做了放置点与物品的一一配对。教师用动物图形或花朵做的标志,色彩搭配鲜艳、协调,富有美感。
三、《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组织与实施解读
(1)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解读] 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的根本出发点和原则。
(2)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解读]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概念。
(3)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解读] 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要结合本地、本园、本班级实际进行。各类计划根据孩子的需要或活动的特点灵活调整实施。
(4)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
[解读] 《纲要》所给予的是指导性的框架式文本,具体的目标结合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验、发展需求确定。
(5)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本《纲要》第二部分的有关条款进行,同时体现以下原则:
①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②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③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解读] 在设计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时,在遵循目标和内容的同时,还要体现以上三条原则。这些原则是我们设计活动出发点和基础所在。
(6)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解读] 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注重整合性、整体性、趣味性及活动性和多样化,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体现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的要求。
(7)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
[解读] 注重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活动性。
(8)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①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促进、推动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②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③教师的态度、教养及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④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引导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⑤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解读] 幼儿园的环境能间接或直接地推动幼儿的发展,同时应利用各类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服务。
(9)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①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②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应相互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③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尽量避免消极等待现象。
④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解读] 幼儿一日活动组织中的几个注意点,尤其要保证幼儿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
(10)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①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表达、表现。
②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③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锐地察觉他们的兴趣、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④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⑤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解读] 回答了教师在组织活动中的角色是什么、应什么、该什么的问题。
(11)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解读] 0~3岁幼儿的保育教育可以利用幼儿园资源为社区家长提供科学喂养、生活习惯及智力启发的辅助服务;其次,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提炼] 《纲要》中的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首先,体现了尊重幼儿的权利、学习特点、发展水平、个性差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尊重和鼓励教师的创造性,尊重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等理念与观点。第三,组织与实施也反映出了在这个过程中应有教育性、主动性、开放性、灵活性、针对性等幼儿园教育教学等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方面的要求
(1)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科学性、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解读]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调整和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
(2)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解读] 幼儿园教育评价由多方参与才更能利于孩子和教师的后续性发展。
(3)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解读] 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以及研究能力,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主要途径。
(4)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解读] 教师自评为主,其他人员也要参与其中,帮助老师共同分析与思考,便于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5)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
[解读] 几种主要的评价方法。(前面章节有详细的介绍)
(6)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解读] 注重过程中的评价,并根据过程中收集的信息不断改进保教工作。
(7)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查以下方面:
①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②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③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④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⑤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并推动其多方面的发展。
[解读] 强调了重点考查点,这也是自我反思、不断调整的依据和关注点。
(8)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
①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②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③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④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⑤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倾向等。
[解读] 幼儿发展评价中强调了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发展水平、不同个性、不同差异的孩子。
[关键提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四部分,从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多元性(发展、合作)的评价方式,以及多方法、多角度,重过程、重差异、重质性等方面评价方式,明确阐述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不能给幼儿进行排队、筛选,进而将幼儿分等级贴类别符号,这将严重伤害幼儿自尊心和后续性发展信心,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六部分 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
[考纲聚焦]
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幼儿教育在模式、理念、课程方面的变化与趋势
(一)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变革
办园模式:公办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格局。
教育理念:
1.儿童观
把幼儿看做有积极主动学习愿望的人,幼儿能在一定环境中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
[辅助案例] 在中班益智区里一位幼儿正在对不同颜色、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纽扣进行分类。在美工区里,一个孩子用橡皮泥装饰着一个饮料塑料瓶身。在建筑区里,两个孩子在一堆废旧纸盒中选取一样大小的牙膏盒制作地铁车厢。在建构区里有两位小朋友正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搭建中环高架。在将近20分钟的时间里大部分孩子们投入专注,对自己的操作或摆弄很有兴趣。在音乐响起时,每个人的小脸满是快乐和自信满满。
2.儿童学习观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了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是学习的主要形式,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辅助案例] 教师用自制的纸箱或隔板进行了区域间的划分,设置了美工区、探索区、益智区、表达表现区等大区,每个孩子安静、富有兴趣地在自己喜欢的区域里操作和摆弄。“我型我秀”区放在了靠近门口的小房间内,益智区放在了教室最里面,显得很安静。教室里的整体环境设置高低有序,整齐干净,符合幼儿自我张贴和拿取材料,悬挂物和有关标志富有童趣和美感。
3.教育观
采用各种教育方法、教学方式,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让幼儿通过自己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发展自身内在的能力,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满足和成功。
[辅助案例] 走进大三班的教室,从环境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主题的线索:正在进行的是“我的好朋友”的主题,其中,益智区、美工区、探索区中都有主题方面的材料。如,益智区里“比一比谁更高”、“找一找好朋友的属相和生日”、美工区里的“送朋友一朵鲜花”、“我给朋友做蛋糕”、探索区里的“用放大镜看看好朋友的手”等。而在建构区里“我给幼儿园盖花园”、“我们小区的停车场”是上一个主题的延续。有趣的数字世界里投放了“找一找我朋友家的门牌号”、“我和谁的生日同月”、“我和谁的生日同日”等,每个孩子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他们通过尝试、探索来寻求答案。这个环境既有老师预设的,也有孩子制成的,既有老师制作的,也有孩子和老师一起布置的。
4.教师角色
教师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与家长、社区、社会资源密切配合。
[辅助案例] 济济是个很麻利的中班孩子,他在20分钟的时间里首先到了美工区用橡皮泥撮了炒面,然后到语言区里读了一本介绍动物的书籍,最后到了建构区盖车棚。在这个过程中,尽管选择了三个内容,但老师观察中始终没有干涉他的行为,因为他没有半途而废。其中他在玩积木的过程中,没有破坏他人已经搭建好的作品,并及时谦让给一位妹妹小朋友一块空地,让她也能有地方搭建。老师在讲评中及时肯定了他的这种行为。
(二)课程模式的变革
由于国内外信息和各种思潮的不断涌入,我们国家的课程模式呈现出了多样化,如单元教育课程、综合教育课程、田野课程、乡土课程、游戏课程、混龄课程等。
二、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
(1)学前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家长、社会对幼儿教育高度重视。
(2)公办园、企业办园、集体办园、社会力量办园、民办园、私立幼儿园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模式将继续下去。
(3)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关注的焦点。
(4)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建立激励机制。
(5)幼儿教育交流合作的国际化态势将保持并进一步加强。
思考与练习十六
●选择题
1.教育的一般原则有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原则、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原则、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和_______。
①利用幼儿家庭和社会资源的原则
②利用保教结合的原则
③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④幼儿为中心的原则
2.幼儿园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出发,以活动为基础展开教育过程,注重活动的_______,让幼儿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①全面性
②知识性
③多样化
④学习性
3.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的_______和教育活动。
①集体活动
②自由活动
③保育活动
④生活活动
4.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_______,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①《幼儿园工作规程》
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④《幼儿园发展指导意见》
5.一般来说,我们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
①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
②健康 生活 计算 音乐 美术
③体育 学习 常识 数 美工
④艺术 学习 体育 常识 音乐
6.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_______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_______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①能力 发展
②爱好 兴趣
③兴趣 特点
④兴趣 爱好
7.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_______和_______。
①写和读的能力
②说和听的能力
③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④说和写的能力
8.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_______、_______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①自然 环境
②方位 空间
③人 物
④时间 空间
9.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支持者 合作者 引导者
②牵引者 灌输者 校对者
③评价者 引导者 判定者
④引领者 支持者 推动者
10.教育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_______,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_______。
①经验 近期发展
②发展 经验积累
③挑战性 长远发展
④满足 发展
11.幼儿园教育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法、谈话法、_______等多种方法。
①记录法
②指标测定法
③作品分析法
④筛选法
●简答题
1.简述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
2.简述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
3.简述健康领域的指导要点。
4.简述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
5.简述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
●材料分析题
幼儿园所在的社区正好有一家大型超市,大三班有几位家长也在里面工作,通过两位教师的联系店方同意周一下午老师带孩子进行参观和购买东西。周五下午,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互动:首先,让每个人向家长要5元钱,然后自己先在家里写好需要购买的小玩具或零食。其次,要求每两人一组,自己找伴。在购买时讨论一起算算每个人买的东西正好是5元,不多也不少。第三,对有关规则和要求进行了讨论。
星期一的下午,超市里人比较少,两位教师和保育员带着孩子们来到了超市,孩子们两人一组安静地走在各个区域,孩子们提着自己的篮子,一起讨论着,一起看着,对采购的东西一起计算着价格。有的买了零食,有的买了小玩具,两位老师和保育员分别站在三个不同的结账处,手中各拿了一些零碎钱便于个别幼儿买的东西可能出现超支,孩子们两人一组在排队结账,并索要了发票。事后在总结活动中,老师发现本次活动效果非常好。在“来来超市”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在物品分类、摆放方面、角色扮演方面也更丰富了。
请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有关原理谈谈你对本次活动的想法与认识。
(提示:请从家长、社区资源的利用来推动孩子的发展角度来分析)
思考与练习选择题答案
思考与练习十二
1.① 2.③ 3.③ 4.③ 5.① 6.③ 7.③ 8.④ 9.② 10.②
思考与练习十三
1.③ 2.② 3.③ 4.③ 5.②
思考与练习十六
1.① 2.③ 3.③ 4.③ 5.① 6.② 7.③ 8.④ 9.① 10.③
11.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