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早教机构的传播主体
传播主体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任务,运用符号,借助或不借助媒介工具,首先或主动地向对象发出信息的一方,是传播过程的主体。传播主体是影响早教机构有效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章主要分析早教机构和早教师这两个传播主体。
第一节 早教机构中的传播主体界定
传播主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传播主体是指那些以传播作为谋生手段的记者或编辑;广义的传播主体还包括普通的传播主体,他们是非专门负责传播的人,不以传播作为谋生的手段,就像社会上一些普通的个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事传播的行为,就是一个传播主体。
很显然,在早教机构中,所谓的传播主体是指广义层面的传播主体,即包括普通的传播主体。那么早教机构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传播主体?是单个传播主体,还是多个?是个体,还是群体或组织?传播主体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传播主体,是以某一传播行为、传播过程或者传播活动为参照或依附,离开了这些,这些传播主体的传播属性就难以体现,就像鱼离开了水,就失去了生命。比如在早教机构中,教师如果没有开展传播活动,或者实施传播行为,那么他就不是一个传播者,而只是一个教师而已。
其次,传播主体具有多元分散的特征,在不同的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在早教机构中,教师这一个体可能是传播主体,而机构在对外传播中,机构这一组织也可能是传播主体。而且传播主体不一定是单个的,也可能是多个复合的,比如两个教师在给孩子讲课,这两个教师都是传播主体。
再次,传播主体是可以变换的。这方面分两种情况来理解。一是不同情境中传播主体可能不同。比如在早教机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能是传播主体;在机构的组织传播中,机构变成了传播主体;在早教机构的信息传播互动过程中,学生或家长都可能是传播主体;等等。二是在同一情境中传播主体也可以进行转换,比如教师和学生在信息传播中,可能教师是传播主体,但一旦学生作出反馈,学生就变成了传播主体。
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们不可能对每一种传播主体进行分析阐述。在此,主要分析早教机构中两种类型的传播主体:一是作为组织的早教机构自身;二是作为个体的早教师。
第二节 早教机构:宏观的传播主体
一、早教机构:传播系统的导控者
之前,我们讲过,在早教机构里存在着复杂的传播活动,有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也有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体、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诸多要素。除了机构内部,还有机构外部也存在传播活动,比如机构与竞争对手的传播、与早教市场的传播、与社区、与家庭的传播等等。这些传播活动的整合,我们称之为早教机构的传播系统。在这个大系统里,我们会发现,早教机构的存在是传播系统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早教机构,也就没有这一早教机构的传播系统。所以我们称早教机构这一组织自身是宏观层面的传播主体,它引导和控制着传播系统的发展。比如,一家早教机构的发展目标是争创全国一流的早教机构,那么机构在信息传播时,都会受这个目标的影响,如果传播目标和机构整体发展目标一致时,则起着引导功能,如果两者不一致时,则会发挥控制作用。
二、早教机构如何发挥导控作用
我们从组织传播学的视野来阐述。组织传播是指围绕着相应的组织目标组织成员之间和组织与外环境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以达到组织关系协调的活动。组织传播明确指定组织是传播行为的主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早教机构正是这一组织传播中的传播主体。
这一主体当然仍是以人为核心的,而人除了展示个体即表现为活脱的个性差异外,更体现集合的存在即整体性特征。在导控时,会使传播影响形成整体倾向。比如,家长在挑选早教机构时,除了考虑机构里面的师资之外,还会考虑这个早教机构的整体发展状况,家长脑海中呈现的机构印象,并不是单个传播个体所传达的,而是这个早教机构作为组织所留下的整体图景。这个图景的传播主体就是组织自身。
早教机构作为组织除了是传播主体,还具有介体的作用,它是联系组织内外环境、系统的介体,所以其传播行为是组织内部与外部的综合,这就是说,组织不仅考虑与内部进行信息传播,还必然伸展到组织边界之外的空间的传播活动,以求得组织关系协调。比如,早教机构作为主体的传播活动,不只存在着机构与顾客、与内部人员传播关系,还存在着早教机构与社会其他组织、其他系统的传播关系,早教机构这一传播主体就在这种与内部外部的环境中发挥着导控作用,以求得自身发展的平衡。
而早教机构这个传播主体的导控行为,又有别于其他组织行为,原因在于它被赋予了传播学含义,它的导控行为,必然以传播行为方式来达到组织关系的整体协调,完成组织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从而实现组织的终极目标,如通过公关活动、广告策划等传播活动达到它的目的。
第三节 早教师:微观的传播主体
一、教师:传播过程的实施者
早教机构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以及专业的早教师。在早教机构的组成人员中,早教师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早教机构的传播活动中,传播目标的具体实施者。本书中的“早教师”,是指从事0—6婴幼儿保育、教育、养育的咨询、指导、顾问、教学的教师。按照不同分类,可以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临时教师和长期教师,美术教师、音乐教师,等等。
(一)早教机构师资建设相关研究
国内外关于早期教养机构中师资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师资建设的作用、教师培训及途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
1.国外相关研究
(1)早教师资建设的作用。Lamb和Simth都认为,如果照料者为婴幼儿提供大量的语言和认知刺激,对婴幼儿的需求敏感并积极做出反应,给予充分关注和支持,那么这些婴幼儿在各方面的发展将优于其他的婴幼儿。[1]Raikes,Robenstein,Whitebook等研究发现,比较稳定的照看者,在照料中会经常与婴幼儿互动,更适合婴幼儿发展。[2]可见,经验丰富、岗位固定且能与婴幼儿保持良好关系的教师更利于婴幼儿发展。
(2)早教师应具备的资质。儿童发展协会对一个合格早期儿童教师必须掌握的六种技能进行了认证:营造安全和健康的氛围,促进婴幼儿生理和智力的发展,帮助婴幼儿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强个体力量,提高婴幼儿在群体中积极交往的能力,促进家庭和托幼机构在养育时间和对婴幼儿期望等方面的最佳合作,履行与早期教养方案相关的其他责任。[3]另外,在《国家教育委员会年鉴》中,格里芬认为:教师教育应达到的效果最好是“与实践相关的,而不仅是抽象的与实际教学不相干的教育;是连续的而不是零星的教育内容;是反思性学习而不是规定或教条的学习;并且是建立在教师已有知识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有关实践的知识和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再有,布鲁姆研究了与启蒙老师相关的几个质量问题,结果表明:具备高层次技能的教师所具备的素质是社会性而非认知性或技术性的,表现在教师都很热爱婴幼儿;能通过游戏活动使婴幼儿愉快地学习并从中得到收获;通过积极的强化作用,使他们具备较高的学习水准;这些教师与婴幼儿家长的关系很融洽等方面。
(3)教师培训相关研究。洛特茨等发现,获得儿童发展协会认证或相当于儿童发展协会资格认证的教师比其他未受专业培训的教师更加温和、敏锐、课堂教学质量更高。怀特布克和他的同事认为,指导性的培训项目能够造就熟练、稳定的婴幼儿保育师资队伍。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成功的在职教育必须有下列特征:有应用知识的机会,是长期延续的研究项目而不是一次性研讨会,个性化的培训方式,专家现场指导,迅速的反馈。所有OECD成员国中,婴幼儿教育的教师培训水平在提高,普遍要求教师至少要有3年专科水平的文凭或大学文凭,婴幼儿保育工作者至少要有3年16岁后的职业文凭。另外,所有的教师还要求强化实践训练。然而,现实情况是服务于6岁以下婴幼儿的人员的专门培训上还是很缺乏的。[4]
2.国内相关研究
(1)师资建设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幼儿教育改革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教师是改革的关键,教师是教育理念实施的根本保证。“婴幼儿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经验来自与那些有接触价值的成人、同伴和年龄较大的儿童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供的与婴幼儿年龄和水平相适应的活动。”[5]因此,与人交往,尤其是与更具知识的成人的关系是0—6岁婴幼儿保教的关键、基石和核心。所以0—6岁早教机构中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教师应具备的资质。国内在师资方面,0—6岁婴幼儿机构中拥有学前专业背景的教师的比例还很低,而且即使是学前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学生在学校中也仅侧重幼儿教育的系统学习,欠缺0—6岁婴儿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另外,上海市要求合格的机构需设负责人,教养指导人员,保健指导人员,根据需要可配备营养员。而且主管教育业务的负责人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幼儿园教师等资格,早教指导人员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有幼儿园教师等资格,对2岁以下婴幼儿教养的人员必须有育婴师资格;保健人员必须有职业医师或护士资格。
(3)教师培训相关研究。王颖蕙、曹桂莲提出:在我国,各地早期教养机构工作人员主要是通过上岗之前的岗前短期培训。[6]当然,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也慢慢在对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对婴幼儿教养人员提出了职业资格的准入条件。比如:上海市对所有0—3岁从业人员的准入条件是幼师专科毕业,并获得“育婴员”合格证;南京市对所有0—3岁从业人员的准入条件是获得“育婴员”合格证。陈红梅、胡秀玲提出了加强师资培训具体做法:一是研究机构、幼儿师范学校要敏感捕捉“托幼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充分挖掘早期教育的课程资源,对幼师生的所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以便幼师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顺利适应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二是,针对不同对象(包括幼师生、托班教师、亲子教师、保育员、管理者)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三是,职后培训部门要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提高在岗教师的专业水平。[7]
(二)国内早教师的发展现状
目前,对早教机构教师资格的认定主要参照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文件中将此职业划分为3个等级:育婴员、育婴师和高级育婴师。其中对级别较低的育婴员的学历要求为初中毕业,专业方面未提出任何要求。除“育婴师”外,另一个与从事早教工作密切相关的职业为“早期教育指导师”,其中,在助理早期教育指导师的报考条件中,对学历方面的要求为:幼师(高中)以上或同等学力的应届毕业生;或是从事婴儿教养工作1年以上的有相当实践经验者。可以看出,这两类资格证书的取得在申报条件方面对于学历、专业方面的要求均较低。另一方面,在获取资格证书的培训过程中,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只要参加培训就能通过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即便如此,这两种资格证书也并不被作为在早教机构从教的必备条件。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早教机构的从业教师只拥有一个证书,有些教师仅仅接受了内部培训就上岗了。这种培训一般时间较短、授课内容缺乏系统性,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所起的作用不大。另外,早教师资的缺失也是导致早教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教机构的教师主要来自幼师专业或是有幼儿园工作经历者,但是目前我国公办大中专院校目前普遍没有开设早期教育专业。幼师和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面向3—6岁儿童的幼儿教师,0—3岁的早期教育相关内容很少被提及,仅仅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虽然幼师培养在我国大中专院校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与成熟的模式,但早期教育不同于幼师教育,它在我国引入的时间较晚。
在师资方面,目前早教机构的师资来源不仅限于幼儿教育专业及相关方向,还会涉及艺术、体育、计算机等专业,各专业教师的加入,促进了早教事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这些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早期教育专业训练,只经过短期培训,这让家长对这些教师的教育技能产生怀疑。
目前,早教师培训市场大部分以教学技巧的培训为主。培训中会教学员如何去使用某个教玩具,如何上完一节课,关于教具的使用原理、课程环节设置原因等专业理论知识,缺乏系统的培训。这也就导致有些早教师下课后甚至不敢与家长交流。
由于早教在现阶段缺乏监管单位,这也造成早教师“无名无分”的局面,目前早教师培训市场大部分机构均以“包就业”为噱头招生,没有任何证书,或者颁发本机构的结业证书,但此类证书根本无法获得社会的承认,即使学员到岗后也会由于缺失权威机构颁发的证书而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三)早教师的特征
1.专业性
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早期教育涉及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营养学、脑科学,还涉及思维科学、行学科学、学习科学、家庭教育学等学科。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还涉及美术、体育、音乐、计算机等专业的知识。所以早教机构要注重对教师专业性的培训。就像下面这家机构所做的,开展总部培训和教研活动等(见图3-1)。
2.稀缺性
我国大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对早期教育师资的需求日益增大。笔者在关于“早教师”的百度百科中看到,据专家估算,我国大中城市早期教育机构对各类师资人才的需求每年至少达80万人。其中,亲子教师在北京的缺口约2.3万,蒙氏、感统与奥尔夫教师约5 000人;上海市的亲子教师每年约需2.6万人,蒙氏类特色课教师约需8 000人;广州、天津、武汉、沈阳、成都、重庆、西安等各大城市对早期教育教师的人才需求每年也分别不少于8 000人。一家早教机构负责人表示,“给老师的薪资待遇不错,但符合要求的早教师实在太少了,很多幼教出身的老师过来都无法授课,因为早教师和幼师还是存在很大区别,如果不经过专业的早教理论学习就来上课,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不负责任的”。
图3-1 某早教机构宣传传单
3.重要性
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早期教育奠定人一生的发展基础。科学的早期教育能为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最不可缺失的教育。全球教育界已形成共识,早教比幼教更重要。因此,早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也应是最重要的教师了。早教师往往承担着了解孩子各阶段生长发育需求,给孩子快乐的成长空间,帮助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的启蒙教育责任。因此,师资力量是婴幼儿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师资力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早教机构传播的有效性。
4.特殊性
早教师主要是与婴幼儿及其家长一起游戏、活动,工作时间规范,工作氛围轻松,劳动强度低,适合女性从事。与幼师、育婴师、保姆、婴儿护理师不同,早教师更多的从事0—6婴幼儿及其家长的互动型、游戏式、短时性教育。与上述工作相比,早教师劳动强度较低,工作环境好,工资也更高(月薪一般在5 000—10 000元,资历越久,工资越高)。甚至与文秘、会计、设计师、导游、导购、前台接待相比,早教师的工作也更轻松,基本上没有加班,不用熬夜,工作内容简单;婴幼儿都有家长带着,不用担心孩子们受伤,压力较轻。
5.功利性
早教师和公办幼儿园教师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功利性。现在许多早教机构是商业性的企业,在政府缺少监管的状况下,一些早教机构为了营利不择手段,机构中的早教师变得功利性很强,在活动策划、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呈现出唯利是从的特点。
二、早教师在教育传播中的作用
在早教机构中,早教师的传播效果更多地体现在他给儿童的授课里,这里我们从教育传播视角,探讨一下早教师在儿童教育传播中的角色与形象问题。
(一)早教机构教育传播概述
正如第一章所言,教育传播认为,早教师对于儿童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传播活动。这种教育传播活动主要由教育传播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教育受众等要素构成,这几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循环互动,构成了教育传播的基本活动过程。在这一传播过程,传播者和接受者,是整个传播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的互动对传播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传统教育传播理论中,教育者被视为传播的主体,操控着传播的主动权,决定着传播的方向、规模、方式甚至效益;接受者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接受行为受到传播者的掌控。但在教育传播活动中,我们不能够确认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主动、被动之分,传受双方有时呈现一种双向交互状态,教育传播者和接受者作为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两个主体,共同决定着传播的走向、方式、量度和结果。没有决然的主次之分。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传播理论。对于早教机构的教师而言,要注意两点:一是教育是一种传播,在教育中要发挥传播的特征;二是这种教育传播是传受双方的交互,所以不仅要注意传,也要注意受。
(二)早教师在教育传播中的功能
由上文的教育传播概述,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信息在传播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传播的基本内容。那么,作为传播者的早教师应如何操控信息呢?
1.收集信息
这种信息除了课程信息,还包括活动信息以及儿童的相关信息。早教师对信息的收集,应该出自于儿童的生理、心理的需求,更主要的是出于传播目的的要求和受传者的社会需求等方面的考虑,从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信息收集工作。对于专业教师来说,应该具备对有用信息的敏感性,具有在无意之中保持有意反应的能力,于是能很快地从被动状态转为主动状态,变无意识的信息接触为有意识的信息收集。特别是在对儿童的授课过程中,儿童的生理心理决定了他给予早教师的信息,传递的速度比较快,信息内容也可能处于碎片化,不同时期的儿童,反馈的信息可能会有变化,等等,这就要求早教师能够基于儿童的需求基础上收集信息。
2.加工制作信息
在信息收集完成后,传播者要对信息的内容和表达形式进行加工处理,这主要包括对信息的取舍和将信息符号化两个方面。对信息进行取舍即早教师必须当好信息的“把关人”。首先对课程或活动信息进行把关,有些不适宜教授给儿童的,就要将它删除。信息加工的第二步是要使经过取舍的信息符号化和有序化。早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媒介对信息的加工要求将信息转换成可以传递、同时也是适合儿童接收的符号,并对信息进行整理使之成为有序的、层次分明的和条理清楚的。
3.传递信息
在此阶段,早教师必须采用灵活而有效的传播策略和技巧,借助一定的传播通道,使信息到达受传者。为此,早教师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合理选择和利用传播媒体;注意克服信息传递中的干扰。
在媒体的选择利用方面,主要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媒体选择。比如,这节早教课我要用什么媒体来表现,用黑板、幻灯片,还是电子白板?要不要用一些道具?二是媒体利用。比如,如果用黑板,那么我什么时候用?写一些什么内容?用什么颜色的粉笔,效果会好些?
关于信息干扰问题,的确,在传播通道中总是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噪声或干扰因素。它们是一些不利于信息传递的、妨碍信息传递效率和效果的消极因素。比如传播设施不善、传播环境不良等。那么,我们在传播中,对这些干扰因素要给予关注加以解决。
4.收集处理反馈信息
这就要求早教师在给儿童授课过程中,不要光想着“传”,而要及时做好“受”,尽可能及时、全面、真实地收受信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早教师为什么授课效果不好,往往就是因为他们不及时收集孩子们的反应,只顾着给孩子讲,而没有注意听,听听孩子的心声。
5.调整并修正传播行为
传播者通过把掌握的反馈信息与预定的传播目的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就可以了解传播效果,找出实际的传播结果与预定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以此为依据对整个传播过程进行调整,如改变传播策略,调整输出信息的类型、数量与速度,或修订信息传输的方式方法等。
(三)早教师在教育传播中的角色思考
角色是角色理论从戏剧舞台表演中借用来的一个概念。角色理论认为,任何个人在社会中都不可能是作为“纯粹”的个人而存在,他必然要和周围环境、和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个人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居于不同地位,其本身及其团体对此地位的职能及行为形成一系列的概念,通常被称为角色。”[8]
那么早教师在与儿童的教育传播中承担什么角色呢?
1.意见领袖
传播学中有个理论是两级传播理论。它是指在大众传播中,消息和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首先抵达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接着,意见领袖将其所见所闻传递给同事或接受其影响的追随者。这一过程称作两级流动传播,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第二个阶段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获取信息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那么,在早教机构中,早教师是否充当着意见领袖的角色?比如早教师在给孩子授课过程中,正如两级传播模式中所说,教育信息并不是直接传达给儿童,而是经过早教师这个意见领袖的角色,进行对信息的理解加工,然后再传达给儿童。
2.把关人
把关人,或称“守门人”,是指在向受传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权控制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影响着对信息的理解,决定让哪些信息通过以及如何通过的人或机构。把关人概念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最先提出。把关人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收到的信息和送出去的信息并不是对等的,其差异程度取决于把关人的需要。
而后,美国传播学者大卫·怀特改进了勒温的把关人理论,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和筛选的。为此,他还提出公式: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图3-2所示为怀特的把关人模式,N1、N4就是被把关过滤的信息。
图3-2 怀特的把关人模式[9]
(四)早教师在教育传播中的控制路径
1.早教师做好“编码”与“解码”
传播者在传播时需要对信息内容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编码,编码就是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渠道可以传递的符号的过程,是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孩子在接收到信息后,会有反馈,这时,早教师又需要能够把孩子的信息进行解码。解码是什么呢,它又称译码,是编码的反向过程,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它是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编码和解码环节是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元素。
2.早教师要和学生有“共同经验范围”
在编解码中我们会发现,影响编解码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传播者与受众是否具有“共同经验范围”。
在施拉姆所提出的传播模式中所强调的观念是只有在信源与信宿的经验范围内的共同领域,即编码者和解码者对符号的意义的共同的理解,才是实际上传播的部分,因为只有在那一部分,信号才是信源与信宿共同拥有的(见图 3 3)。
由施拉姆的这个模式,我们可以得出,早教师作为传播者要了解 孩子的生活圈,也要了解孩子的学习圈,具有两者的生活经验,理解两者的生活态度,掌握承载两个生活圈信息的语言符号,懂得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规律或技巧。
图3-3 施拉姆传播模式[10]
3.早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早教师要和儿童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呢?《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一书将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大致分为4类:支配关系、疏离关系、圈层关系和服务关系。我们可以从这4种关系来分析早教师和儿童的关系。
如果早教师和儿童是处于支配关系,那么早教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目标或意图将思想、观点或信息强行灌输给儿童。早教师往往是一种趾高气扬的态度,儿童只有对成人的指导唯命是从。如果两者是疏离关系,那么早教师往往不重视与儿童的关系,往往缺乏为儿童采集信息、传播信息的意识,这种情况下的早教师开展传播活动往往是出于政治、经济、名望或其他私利的目的。早教师往往对授课持一种应付敷衍的态度,“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专心不认真,处于游离状态。如果两者处于圈层关系,这意味着作为个体的早教师有意愿将自己的目的与儿童的需求、兴趣相结合。早教师和儿童的关系像朋友一样融洽,授课的内容是他们共享社会信息、个人想象或体验的载体。如果是服务关系,那么在这种关系中,早教师往往会将儿童看作是服务对象,儿童满意与否至关重要。但是服务关系和服从关系是不一样的,如果早教师对儿童百依百顺,无条件服从,则不是服务关系,而是服从关系。毕竟儿童处于发展阶段,有些方面不够成熟,所以教师对儿童的行为还是需要作一定的引导和控制。
三、早教师的赢效因素分析
(一)相关学者看法
曾经有学者提出,要改变传播的效果,最可行的一个方法是改变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印象和看法。他有无希望?他受欢迎吗?这些对于传播效果都大有影响。美国心理学家C.霍夫兰研究表明,传播者如具有以下3个条件之一,则较有利于其提高传播效果。第一,权威。对于所谈论的问题,由享有盛誉的专家来表明意见,总比无声誉的人更能引起受传者的态度改变,就是说,人们乐于相信专家说的话。第二,客观。许多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声誉主要是由专门知识和客观态度两个方面构成的。如果传播者在公众心目中被认为是态度超然的,不想借演讲来宣传或图利,那么他就比较容易取得传播的效果。要是传播者两者兼具——既是专家权威,又具有客观态度,那么他可以取得最大的效果。第三,“自己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受传者认为传播者与自己不相上下,把他看作“自己人”的话,他就比较容易接受传播者的意见,这相当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听从朋友忠告,有意识地对这一点加以利用,在传播学中称作“认同策略”。[11]
也有学者认为,传播主体的形象是有效传播的第一个重要条件。形象塑造主体应该是德才兼备、训练有素,具有可信性和权威性。
另有一些学者从传播者的特征去分析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心理学家设计出了各种不同的“特征——因子模式”,这些模式当中最著名的是迪格曼提出的“五因子模式”,该模式归纳出了5类带有普遍性的特征,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个人更为具体的那些特征。对于传播特征的理论家和研究者而言,他们利用这样5类特征来解释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播行为。这5类特征分别是:①神经质,即具有消极情绪或沮丧的倾向。②外向性,即具有喜好群居、愿意表达自我和积极思考的倾向。③开放性,即具有喜好反思和想象、注重内在情感和独立思考的倾向。④随和性,即具有欣赏和同情他人、乐于助人和避免发生对抗的倾向。⑤良心,即具有自我约束、抵制冲动、有条理、按时完成任务的倾向。[12]对于一些早教师,我们也需要分析他具有以上哪些特征,而这些特征对于他的传播活动又有什么影响。
学者华爱华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年龄越小的孩子的教育工作者,在素质上的要求越高,因为孩子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需要,也难以理解成人的要求,沟通上会有很大的困难,容易导致忽略孩子的需要,将成人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这就违背了早期关心与发展宗旨:关注与满足。[13]教养人员的基本素养应当有:①母亲般的胸怀。孩子越小,越是稚嫩柔弱而无助,所以他最需要的是母亲,母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心理维生素。孩子离开母亲来到早教机构的时候,他会恐惧、焦虑,有一种不安全的压抑,这时早教师如果能让孩子感到自己真得像他的妈妈一样,那么孩子的心理就能够得到抚慰。②观察与分析孩子行为的能力。看不懂孩子,何谈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为孩子发展创设条件呢?但看懂孩子并不容易。首先要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光从书面了解不足以看懂孩子,还需要实际观察的经验,所以要求早教师要学会观察,随时调整教育行为,及时为孩子提供适当的环境。③诱导年幼孩子的机智。学习掌握孩子接受心理的特点,会巧运心智,用适当的方法有效地引导孩子。原则上少用集体的形式,多用小组和个别的形式;少采用直接教的形式,多采用生活和游戏中渗透的形式。诱导的机智源于经验的积累,源于实践中的思考。
(二)赢效因素分析
早教师本身应具有怎样的因素才能产生较佳的传播效果呢?我们认为,早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信性、接近性、熟知性和悦目性等特质因素。
1.权威性
权威性是指传播主体具有使传播受众相信、听从的力量、威望和地位的特质。通常,早教师越有权威性,其传播的影响力就越大,儿童或家长就越信从。早教师的权威性一般体现在3个方面:
(1)表现在权力和地位上。早教师的权力越大、地位越高,儿童或家长就越容易接受其影响。
(2)表现在专业特长上。早教这一行从事的是比较专业的工作,所以,如果早教师在某一方面具备特长,就能比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更容易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3)表现在能力和才华上。能力和才华是早教师素养和智能的显现,它熠熠生辉,具有诱人的魅力。早教师越是具有传播能力和才华,就越容易受到儿童的喜爱,并容易在家长的心目中确立其权威性的地位。
2.可信性
可信性是指传播主体具有使传播受众承认和信赖的一系列特质。在早教机构中,可信性既是指儿童或家长对早教师相信和信任的感觉和态度,也是指儿童或家长对早教师认可和承认的倾向和程度。在传播过程中,早教师越是让人觉得可信,人们也就越容易按照他的信息意向发生变化。
3.接近性
接近性是说传播主体在信仰、民族、籍贯、专业、个性、情趣、距离上与受众越接近、越相似,就越容易产生好的传播效果。在早教机构中,这种接近性或相似性会使受众产生一种“同体观”倾向,把早教师看作是“自己人”,从而在传播中也易造成与早教师意见一致的情境。
俗话说:“情投意合结良缘”。只要早教师作为传播主体与传播受者之间情趣一致、意气相投,就容易得到传播受者的接受和认同,彼此之间也会产生好感。伯恩等人的实验表明:态度的类似性程度与好感之间是一种正数直线上升的关系,即相似性越增加,对其好感的程度就越高;相反,一旦龃龉,彼此不仅以观点不一而告终,还意味着可能要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人总是追求对“自己正确”的印证,而存在着具有类似态度的他人,就可以增强“自己正确”的安心感。[14]
4.熟知性
东京大学诧摩武俊认为,一般来说,无论对人还是对事,总是接触机会越多,怀有好感的程度就越高。对初次见面的人或未知的事物,由于不了解那个人或那件事的全部情况,往往会怀有不安,不知如何对待。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不确实的部分减少,熟知性增加,亲近的倾向就会加强。[15]可见,在早教机构的传播活动中,只要早教师多露面,增加与儿童或家长接触的次数和信息互动的频率,就会使他们产生“熟人”印象,形成亲近的倾向。
5.悦目性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教师的悦目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一般认为,教师容貌漂亮、风度翩翩,对学生具有悦目性,那么他(她)本人及其所传信息则易为学生所接受。这点对于早教师也同样适用。
(三)早教师的相关报道
以下是一篇关于美吉姆早教师的报道:
随着“早期教育”的概念越来越广为人知,社会正逐步接受并真正重视起孩子在启蒙阶段的引导和培养。早教行业的蓬勃发展,使早教机构对老师个人素质、专业性的要求日益增加,由此致使从事早期教育的老师门槛逐年提高。现在正是高校毕业生招聘月,要想进入早教这个朝阳产业,大学毕业生需要怎样的素质呢?记者就此走访了业内具有代表性的美吉姆早教中心,与这里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首先,像孩子更爱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来到美吉姆,记者正好赶上一堂“欢动课”。记者看到,孩子们正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做动作,伸伸胳臂,拍拍肩膀,抖抖脚,摸摸肚子,和音乐搭配起来非常有趣。记者注意到,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只要是在跟孩子交流互动的时候,老师始终都保持蹲着或单膝跪立的姿势。这是为了缓解与孩子的距离感,也是为了让孩子从心理层面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一位美吉姆老师在休息时这样告诉记者,俨然一副儿童心理专家的模样。很难想象几分钟前,他还在教室中央像个“大顽童”。美吉姆(中国)负责课程与培训的副总裁王琰表示,在儿童心理学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在
图3-4 美吉姆老师在课堂上
任何时候,与儿童交流都必须“平起平坐”,而具体的做法就是要降低自己的身高,缓解与儿童之间的距离感。显然,美吉姆的老师们在这一方面都具备了相当的知识和经验。这种“尊重”正是建立在爱孩子的基础上。因为,有爱心是做早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其次,专业技能需过硬,呵护儿童要用“心”。
早教行业有着它的特殊性,由于接触的大多是低幼儿童,它不仅要求老师具备过硬的专业性技能,还要求老师有很强的责任心,随时用“心”去呵护孩子。
记者了解到,美吉姆课程的一大亮点正是其“欢动课”,其核心是综合游戏、运动、体操、音乐、舞蹈、接力比赛和骑乘游戏等,让孩子们在获得无限欢乐的同时,收获身体和心理的综合性发展。由于课程中有专业运动教具的使用,美吉姆对老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极为重视。王琰向记者介绍,在老师培训中,除了严格把关老师的体能以及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更注重老师的实际操作手法以及训练。比如,在所有的体能项目中,无论是使用器材或非器材类内容,老师都被要求做好辅助重心控制工作,对儿童髋关节进行扶持和保护,帮助小朋友运用自己的上下肢力量以及协调性等独立完成训练;再比如,在一些悬荡项目中,老师还被要求保护好儿童的腕关节,在辅助其独立抓握的同时,老师需要采用美吉姆独有的运动保护手法,防止意外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锻炼不但掌握到了一项技能同时还获得了成就感,培养孩子自信心。
图3-5 美吉姆老师辅助小朋友进行吊环练习
这位老师还告诉记者,在上课过程中,老师的责任心非常重要。尤其是在1岁以下儿童参与欢动课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掌控全场,并时刻提醒家长要与孩子保持一臂距离。的确,记者也在欢动课上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此外,记者还发现美吉姆的老师控制课程节奏很有一套,课程环节之间的过渡显得有条不紊,确保孩子完成每个训练时都能得到妥善的保护。
第三,个人综合素质要求高,职业考核严格
作为早教行业的领导者,美吉姆早教师的准入门槛较高。所有早教师都要大学本科毕业,而且要求英语娴熟。美吉姆对老师的管理和要求也极为严格,有一套完善的培训和考核体系。王琰透露,即便是已经培训合格取得了教师证书的老师,仍需不断学习实践并继续接受多次培训,并参加更高一级的职业考核,合格者才能晋升。
图3-6 美吉姆老师在演示如何使用教具
对于美吉姆老师的素质,家长们也是交口称赞。不愧是国外知名早教品牌,这里的老师不仅爱孩子,有童心,更重要的是专业素养高。一位家长这样告诉记者,我家孩子向来胆小,没想到,我们才上到第5节课,他就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一步步学会了走平衡木,还能自己从圆桶的一边爬到另一边。
王琰表示,美吉姆欢迎真正爱孩子、活泼开朗,有亲和力的大学毕业生,投身于早教行业。美吉姆有着完善的教学培训体系,一名新人可以在这里得到系统专业的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早教师。早教行业的广阔前景,加上行业领导品牌的不断努力,相信这将是大学毕业生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
(资料来源:美吉姆国际儿童教育中心。)
(四)蒙氏教育法对教师的要求
由于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儿童为中心”,迥异于传统幼儿教育的以老师为中心,所以老师就不再是一个站在黑板前面大声呼叫、发号的权威角色了。他不会以“灌输”知识给孩子为教育目的,反而是居于“帮助儿童生命成长”,设计、指导孩子自己学习的客观立场。
以启发和诱导为手段,而让孩子乐于自由、自动地去动脑筋,使智力和体能不断地增长。所以,蒙台梭利的“老师”在“实验儿童之家”称之为“导师”。
1.他必须懂得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学方法
我们说蒙氏是一个实践家,因为她会将理想化为方法而付诸实践;我们又说她是教育家、科学家,因为她用观察的方法,发现了《童年之秘》(意指童年成长的奥秘。这是蒙氏理论的名著),替孩子找出了教育的根据点。
正因为蒙氏实践理想和方法的“教具”,是根据对“儿童的发现”(意指蒙氏对儿童的发现,亦为名著)而设计的,导师假如不明白这个道理,便会一成不变地、机械式地指导儿童,反而忽略了儿童内在的需要和他们成长的法则及个体的差异,而造成不合理、无效果的干预行为,甚至对孩子造成伤害。
此外,她也要熟悉蒙氏的教育方法。例如,家庭主妇想将一块猪肉切丝,假如她仔细观察它自然组织的纹路,懂得运用适当的刀法,就可以顺利而且漂亮地切出一条条肉丝;反之,如果拿起刀就乱切一阵,结果的不顺利与难吃是可想而知的!
懂得原理和方法的导师,在指导儿童学习的“工作”时,会深知“它”其中的目的、程序与启导之间的变化;她会懂得孩子内心的意识、学习的能力与自然的限制;以及什么年龄、什么心态应该给他什么东西,而予以正确地指导,才会有效地帮助他们的身心能够正常发展,并提高其智能潜力。
2.要懂得如何操作教具
儿童借着教具获得智力与体能上的开发,而教具的介绍,必须靠导师适当地提示,所以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人物。
她不但能简易、简洁与客观地示范给孩子“教具”的使用方法;还要能随时了解孩子对此项教具的反应,以决定启发他继续操作或诱导他暂时停止。
她还要虚心认真地观察面前“这个”孩子内心的需要和限制(尤其是心智和体能的)。同时也能真正地懂得什么是“以孩子为中心”!例如,不用强迫式的语气命令他这样、那样地去做;会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不采取高倨姿态;示范时能轻声细语,动作轻慢而利落,等等;这些细微的地方,导师也都必须注意,才能让孩子明明白白地领受,高高兴兴地“工作”(学习)。
3.导师的综合特质
她要很有耐心地观察孩子,关心他们的需要,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她能根据观察所得,设计出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一个教材、教具和良好气氛的负责“准备人”;孩子如何和环境接触,他能居中协调与引导;更是一个孩子学习“灵感”的“启发者”,与转变“头脑”的“诱导人”。他要能保证这个环境,维持环境的完整,让孩子的每一次接触,都是完整的学习。这些特点,是幼教导师都应具备的素质。此外,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导师本人须时常保有谦虚的下台心态。有许多大人常存着些老气横秋的态度,比如说:自以为是。这在蒙氏教室里,是一个相当大的“障碍物”,因为它遮蔽了导师对儿童的认识,容易导向武断与强行方法上的错误。所以在蒙氏教育里,“大人”也是受教的一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导师必须具有谦卑、仁爱之心,要能改变个人传统“唯我独尊”或孩子无知无识的不良旧观念;重新认识儿童是潜力无穷,前途远大的“未来才俊”;并且要以儿童为师,才能当一个成功的新幼教导师。
4.具有成功的启发技巧
“启发式教学”的标语,几乎在每一张幼稚园的招生简章上都能看得见。但是妈妈们得小心,以大人为中心的启发,仍旧是依成人的主见“传授些知识给孩子,让他们被动地去领悟、记忆或模仿”,完全不同于蒙氏教育里的“让孩子们自己去打开吸取知识的灵窗,运用自己的思考,而日新又新”。让我们从一句问话中来体会这种不同(当然,得视儿童发展的程度来发问):
▲传统式:小明,你看看这两个球有什么不一样?哪一个是大的?哪一个是小的?
▲蒙氏:来!小明,摸摸看这两个球,你发现了什么?
前者的问题,局限性大,而且早已规定好儿童必须回答些什么问题;而后者的弹性非常宽,不仅要小孩亲自摸摸看,去体会感觉,更将问题的限度放到最大,孩子可以灵活地运用自己的脑子,发现事物的种种不同和奥妙。再者,前一个问题,是老师“期待”的有限答案;后一个问题,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各种的答案。观点与立场,是多么大的差别呀!
如何启发孩子,是一件颇难的工作,需要相当多的思考与技巧,经验的累积与专业性的训练,都是不可缺乏的修炼。但假如您是一个新手,无法拿捏其中的诀窍,要心里摆着一个谱:“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去动头脑”,话出口前也先细细咀嚼再三,时日一久总可以揣摩得到其中方法的!
5.具备爱心、耐心
虽然儿童本能上与生俱来的“内在的动机”会驱使他(她)们自动去接触环境、喜爱环境,操作各形各色的教具,但如果没有老师用她们的“爱”去关注和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便难以持久而“见异思迁”,而使得蒙氏倡称幼儿成长的“工作”(指儿童自己去接触环境,实际地去操作教具而求长远的工作)变成一般成人眼中所谓的“游戏”;意义和效果就完全变质了。所以有爱心、耐心、高度教育修养的导师,才能使孩子的智力与体能得到有秩序、有层次的发展。
四、早教师的形象塑造
下面我们专门从儿童这一视角,去分析儿童喜欢什么样的传播者,对早教师在塑造形象时能够得到一定的启发。
(一)儿童喜欢什么样的形象
1.媒介中的形象
在儿童媒介中,我们看到一些传播者形象,比如动画片中《爱探险的朵拉》中的小姑娘朵拉、《芝麻街》里的布偶艾摩、《巧虎》里的卡通动物巧虎等。不管是朵拉、艾摩还是巧虎,他们和《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喜羊羊不同,前面3个他们除了是动画片里的主人公,而且还承担了传播者的身份,他们在动画片中起到了一种引导的作用。
那么,这些媒介中的传播者有什么特征呢?脑科学领域的学者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他们曾作过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原先学者们以为孩子们会喜欢漂亮的人物或动物形象,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孩子们反而对奇怪的东西感兴趣。这点告诉我们,早教师作为传播者在塑造形象时,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求异心理。
2.生活中的形象
在生活中,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对于成人长相、语言等有什么特别的喜好吗?
(1)对于成人的语言。与其他的语言形式相比,婴儿更喜欢倾听“妈妈语”。所谓“妈妈语”,又被称为“儿向语言”,通常指的是母亲指向婴儿的语言,它具有语速慢、声音高和音调高度夸张等特征,并具有强烈的起伏性。所以,早教师在教授婴儿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特征,判断是否受孩子喜欢。
(2)对于成人的外貌长相。在婴儿期,儿童就开始显示出对身体外部特征,特别是面部特征的偏好。在对人脸的注视中,婴儿对充实的正常面部最为感兴趣。4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偏好正常的不扭曲的面孔。而在长相一般的正常面孔中,婴儿们则更喜欢长相美丽的人脸。12个月大的婴儿会对“漂亮”的成人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感,更愿意和他们玩。
(二)形象塑造时的泛灵论思维
另外,年幼的儿童表现出一种泛灵论思维,认为任何事物同人一样具有生命。例如问一位3岁多的儿童:为什么天上的云彩会动呢?他会说:太阳公公生气了,把云彩气跑了。学前期儿童喜欢童话故事,因为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来描述,正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儿童的这一特点,在传播者形象塑造时,可以考虑运用一些拟人的形象,比如成人装扮成卡通人物,来给儿童上课或一起搞活动。
【注释】
[1](美)杰克·肖可夫等:《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儿童早期发展的科学》,方俊明等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2](美)芭芭拉·鲍曼等:《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幼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美)芭芭拉·鲍曼等:《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幼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4]田甜:《郑州市0—3岁早教机构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5]张婕等:《从重新认识大脑看关系中的0—3岁婴幼儿保育》,《幼儿教育》,2004年第9期。
[6]王颖蕙等:《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文献综述》,《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第11期。
[7]陈红梅等:《0—3岁早期教育的师资管理对策探析》,《教育导刊》,2008年第6期。
[8]郑燕祥:《教育的功能与效能》,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版,第144页。
[9]David.M.White,“The‘Gate Keeper’: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in Journalism Quarterly 27,1950,p.383-390.
[10](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11]蒋春堂主编:《公共关系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6页。
[12](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13]华爱华:《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页。
[14]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页。
[15]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