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最新课标”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论者认为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站在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最新课标”从方法论入手,在2001版课标的基础上再度强调语文课程的性质,提出了两者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

绪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所谓“标准”,就是“衡量事物的准则”。一般认为,课程标准是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指导课程编制和教育活动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效应。语文课程标准就是有关语文课程编制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它以准则形式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要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教材编写的体系和结构,同时提出对教学的原则要求。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下文简称“最新课标”)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的“国家标准”,是广大教师使用新教材、新教法以及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

一、语文课程的地位

关于语文课程的地位,“最新课标”的一段话颇能令人深思。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里,“最新课标”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课程不仅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同样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不仅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奠基,而且为一辈子做人打下基础。

二、语文课程的性质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最新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第一,强调“运用”语言文字,而不是“理解和运用”。

这是“最新课标”较之2001版课标最明显的一处变化。2001版课标中这一条理念是这样描述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那么,“最新课标”为什么要去掉“理解”一词呢?

从信息学角度看,“理解”是输入,“运用”是输出,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基于这种认识,很多老师都重视“理解”。在现实教学中,他们就把语文课上成了理解分析课,理解了课文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在运用上或疏于问津,或只作点缀而已。而殊不知,理解只是阶段目标,运用才是最终目标。从理解和运用的关系来看,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而运用才是最好的理解。因此,为了纠正“重理解轻运用”的片面认识,力图改变现实中“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偏颇做法,“最新课标”去掉了“理解”一词,目的是引起广大教师对“运用”的足够重视。

那么,怎样实现从“理解”到“运用”的转变呢?

就让我们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上寻找一下答案吧。于老师执教的《新型玻璃》一课[1]是这样设计的:第一节课,于老师只是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把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没做任何繁琐的分析;第二节课,于老师没让学生回答“新型玻璃有哪几种,都有什么特点和用途”这些问题,(可能很多老师教这课的时候,解决完这些问题,就算大功告成了。这就是只“理解”而没有“运用”的表现)而是把学生分成五组,分别给五种玻璃写“自述”,要求他们把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还要有点广告效应。这一设计实在是太高明了。高明之处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把理解教材(新型玻璃的种类、特点和作用)作为语言运用的凭借,然后重新组织语言,把自己的思想充分表达出来。于老师执教的《新型玻璃》这一课从输入到输出,顺畅自然,一气呵成,水到渠成,可谓是很好实现从“理解”到“运用”的转变的典范。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美丽的转身。

第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性质的科学阐述,使整个语文教育走出了左右为难的窘境,对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都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2]

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执不休。工具论者从语言的工具性推及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文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思想、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储存传递信息的工具,并因此将语文定位于工具学科。人文论者认为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站在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处:工具论仅把语文作为工具手段,忽略了语文的本来价值,忽略了语文的多重功能;人文论则是以语文学科去附会“人文性”,使语文失去了自身存在的理由和依据。

“最新课标”从方法论入手,在2001版课标的基础上再度强调语文课程的性质,提出了两者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基本内涵是: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文字这一重要的工具;语文课程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

三、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贯彻落实这些基本理念呢?我们认为,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总之,就是使学生在主动的前提下全面提高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素养。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001版课标不仅提出并阐述了语文素养这一科学概念,而且提出了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这是历史性的超越。“最新课标”依然坚守这一重要理念。

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课程改革的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应该是体现学生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验到幸福和快乐。

其次,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涵盖了人通过学习语文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所形成的素质,它包括对语文的感情、理解和应用语文的态度与能力、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语文知识、语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人格等等。但这三个维度不能包含语文素养所应有的全部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语文要求的提高和人们对语文课程认识的深入,语文素养应该不断更新。

第三,要通过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影响。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曾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把学语文比作“熏锅屋”。他说:“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尽管学生千差万别,但只要发育正常,与生俱来便有一种学习和掌握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潜能。入学前的儿童,日常交际用的口语已基本具备。哪儿来的?主要靠家庭的熏陶,是在一天天、一年年的口头交际(听和说)的过程中掌握的。从来没有见哪个母亲教孩子喊‘妈妈’时,先讲一通什么是‘妈妈’。遗憾的是,我们学习书面语言却违背了‘熏’的规律,没有引导学生下苦功去读去背去写,而是一课一课地去讲、去条分缕析。想想,你自己的读、写能力哪儿来的?是教你的老师讲出来的?不是,是你自己在大量的长期的读与写的实践中形成的。”[3]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首先,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体验,更要注意课程内容的正确导向。

由于许多语文材料的本身是多义的,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但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代表所有的独特体验都是正确的。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其认识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有限,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变得尤为重要。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有偏差的体验,教师不能采取强制的办法,令其纠正,而应该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彰显教育智慧。

其次,要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语文。

“最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一段时期以来,课堂上出现“满堂灌”“满堂问”以及搞琐碎分析等等现象,说明这些老师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一理念理解不够。靠传授阅读知识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可能;让学生记住写作知识,就能形成写作能力,不可能;学生背会了许多的语法规则,就能出口成章,也不可能。因为这样的知识没有实践环节是难以转化成能力的。实践表明,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多积累、多读、多写。有人问鲁迅先生,为什么你能把文章写得这么好,有什么窍门?他说:“我说不出来,无非是多看看,多写写。”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积累感悟、读写实践中体会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其三,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何为“语感”?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深受母语耳濡目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泳、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4]

为什么要“整体把握”?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起源于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其四,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提高写字教学质量。

汉字承载的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符号,更有民族审美意识和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学习汉字、学好汉字,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但是,由于学生写字在教学评价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写字教学的严重冲击,当下小学生写字水准严重下降,引起社会人士的忧虑和批评。[5]

“最新课标”明显增强了对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教学建议部分除保留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基本要求外,特别提出“提高书写质量”的要求。并且强调“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这些具体要求。“最新课标”特别指出“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在这里,课程标准重申写字对学生素养形成的重要作用,必然会引起广大语文教师对写字教学的关切和重视。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首先,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其二,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迎接时代的挑战,只有培养出适应世界的现代人,教育才完成了它的任务和使命。21世纪是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世纪,今日一份美国《纽约时报》一天的信息量,等于17世纪一个人一生所能得到的信息量的总和。人类的科技创新与发明的速度越来越快,近500年的世界重大科技发现发明,16世纪有26项,17世纪有107项,18世纪有156项,19世纪有546项,20世纪仅上半叶就有961项!那么眼前的这个世纪,知识创新与发明创造将如“雪崩”般涌现,恐怕并非夸张。因此,无论生存还是发展,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未来人的通行证。基础教育必须给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个基础便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6]

人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接受学习。这三种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同时存在,互为补充。小学生读一篇课文,要进入情境,感悟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更多地需要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然而,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有限,人生阅历不深,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讲解,需要接受学习。目前,中小学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表现在语文教学中,繁琐提问多,字词句训练多,学生死记硬背、疲于应付,因此建立新的教学方式,让体验、发现学习进入语文课堂就成了当务之急。

其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一是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自主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角,意味着个人独立学习、主动探究,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方式、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二是恰到好处地运用讨论、探究等学习手段。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这种氛围在“一言堂”上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的语文课要允许讨论,允许实话实说,甚至允许有争论,有保留意见。“水常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三是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任何学习方式,都要有一个习得的过程。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要,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需要指出的是,接受学习仍是人类重要的也是特有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直接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使有限的生命个体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无限的知识海洋与大千世界。所以接受学习不仅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但并不意味着拒绝接受学习。在新的教学方式里,语文教师仍要“讲”,或提供背景知识,或点拨言语规律,或交流自己收获,或激情熏陶,不一而足。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开放的语文课程针对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弊端而提出。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学习语文,又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因此,我们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课本以外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突破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局限,引进大量鲜活的课外内容,拓宽学生学习语言的渠道;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他们从丰富的课外书籍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提升文化底蕴;渗透相关学科或其他学科内容,在知识的相关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四、语文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的具体化。不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中,都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指导思想,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总目标”的第1~5条,主要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道德品质、人生态度、价值观、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在自信心、良好习惯、基本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在思想品质、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的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既概括又具体的要求,侧重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的要求。第6~10条,主要从具体的语文能力着眼,在培养汉语拼音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使用工具书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既概括又具体的要求,侧重落实“知识与能力”维度的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最新课标”中关于“知识与能力”的要义是:始终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但是,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要注重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加强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材料,逐步形成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必要的语文知识可以通过随文指点学一点,但不求系统,更不求深入。

(二)过程与方法

“最新课标”中关于“过程与方法”的要义是:应十分重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与学习方法。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终结性的结果评价,要充分注重形成性的过程评价。概言之,就是“经历过程,掌握方法”。

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些人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结论和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这种只让学生死记结论、死记标签式语言的做法使语文学习走向了“异化”,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最新课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程目标强化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毫无疑义的。但语文并不单是教给学生一种交际工具,还要立足于人的发展。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作用,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来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从小打好人生底色。

课程目标是纵横交织的:纵向结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即所谓“三个维度”。横向结构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其中综合性学习是学习方式,强调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其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现阶段特别需要予以强调的。[7]

三个维度的提出,体现了语文课程功能的转变——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十年磨一剑”,课程标准从实验稿到修订稿,历经十年,凝聚了广大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智慧和心血。本章从“坚守”和“发展”的视角,对“最新课标”作了初步的解读,目的是让广大教师既能领略课程标准的“精髓”,又能明确“最新课标”“新”在何处,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

【注释】

[1]于永正.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113

[2]陆志平,李亮.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小学语文[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3]于永正.教海漫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180

[4]王淞舟.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J].小学语文教师,2003(7-8)

[5]吴忠豪.认真学习课标,促进语文教学改革[J].小学教学,2012(6)

[6]谈永康.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J].小学语文教师,2003(7-8)

[7]张庆.面向未来的母语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