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学段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第三学段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上说,就是抓住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或口语交际教学的不同特征;微观上说,如阅读教学,就是抓住这篇课文区别于其他不同类或基本同类的课文的显著特点。一般情况下,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和学生对象确定主要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改革深化过程中,一些小学语文老师往往注重教法的研讨,却忽视了每次教学后的经验总结。据我们统计,真正能写好教学后记的小学语文教师不足20%。

第二章 教案设计

教师备课,是教学效率提高的根本保证。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要想使“台上”教学成功,那么“台下”认真备课就是必经之途。教师的备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为“备教材”,这个“教材”,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所以首先要学习“最新课标”,弄清有关要求;二为“备学生”,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加强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预见性;三为“备教法”,在“备教材”“备学生”之后,教师还要考虑选择教学方法。不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教学对象,如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同一班里的优生与学困生等,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备课的成果,就是教案。

第一节 教案的基本结构

这里所说的教案,指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某一课题的施教方案。它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化、书面化,是语文教师备课的成果,也是语文教师上课的备忘录。所谓的“某一课题”,就识字、写字教学而言,就是某一组字的教学内容;就阅读教学而言,就是某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就作文教学而言,就是某次“写话”或“习作”的教学内容;就口语交际教学而言,就是某一个专题的教学内容。

从所涉及课时的数量来看,语文教案分多课时教案和单课时教案两种。

一、多课时教案

多课时教案,即“完整教案”,一般分为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两大部分,其大致结构如下:

(一)课题计划

即教学该课题的总计划,由课题名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想和教学后记五部分组成。

课题名称,即本教学设计的课题。如识字写字教学,可用“学写字之一(教案)”或“‘学写字之一’教案”的形式;阅读教学一般可采用“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或“《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的形式;如写作教学,可用“肖像描写(教案)”或“‘肖像描写’教案”的形式;如口语交际教学,可用“说话要注意场合(教案)”或“‘说话要注意场合’教案”的形式。

教材分析,这里所谓的“教材”,指准备教会学生的内容。就识字写字教学而言,就是拟教会学生的那几个字以及他们的载体——课本的有关部分;就阅读教学而言,就是课文;就习作教学而言,就是作文的题目等有关内容;就口语交际教学而言,就是有关场景等等。对教材的整体了解和局部把握是授课的最重要的方面,授课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教材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对教材的分析,重在抓住教材的“个性”。宏观上说,就是抓住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或口语交际教学的不同特征;微观上说,如阅读教学,就是抓住这篇课文区别于其他不同类或基本同类的课文的显著特点。

学情分析,即本教案适应的对象概况,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档次,生源情况、班级情况等维度考虑。

教学设想,即教师为达到预设目标而作的具体设计。

首先是教学目标(不是“教学目的”)的设置,即设置希望通过本课题的教学达到的最终目标。教学目标应按照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来确定,一般包括“文(读写听说能力培养上需要达到的要求)”“道(学生人文培养上需要达到的要求)”两个方面。恰当的目标表述应该是一个完整句,包含五个要素。以“文”的目标表述为例:一为“主语”,由于主语统一为“学生”,故一般情况下可以省略;二为“途径”,即通过什么过程和方法达标,即上述完整句的方式状语,这就可以把“品味语言”安排进去,一般为“通过品味语言……”(也可为“通过对比研读……”“通过讨论……”或其他);三为达到的“程度”,即完整句的程度状语,如“大致”“初步”“进一步”“深刻”等等,具体视文本内容和学情而确定;四为“能力”展现,即完整句的谓语中心语,一般用“学习”“理解”“掌握”“运用”“鉴赏”等等动词;五为“知识”层面,即完整句的宾语,如“文本双线并行的结构”等等。如为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苏教版六上)设置课堂教学目标,学生对象为六年级,可表述为“(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较为深入地理解文中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的手法”;如学生对象为初二,可表述为“(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深刻理解文中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的手法”。当然,即使不将“品味语言”在教学目标中直接表达出来,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必须考虑到文本的语言因素,也必须在反复“品味语言”的前提下逐步“达标”,千万不要越过文本“语言”作架空分析。

然后是重点难点的确定,重点指该课题中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部分,既可以是文本的某个部位,也可以是教学时的某个环节;难点指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的地方,重点和难点有时是一致的。

再次应针对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确定课的类型及准备采用的具体方法,包括教具的选用。(属于“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范畴)

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尽可能地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一级的水平发展;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是否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教法”的选择,首先应着眼于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教无定法”,没有哪一种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教学方法的制定与选择受教育理论、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教学媒体、教师特长以及授课时间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和学生对象确定主要的教学方法。“学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告诉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方法或技巧。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更要考虑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方法和怎样观察思考问题并提出观点的方法;也就是说,必须“授之以渔”。恰当的学法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给学生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是确定教授该课题所需的课时(一般大于或等于二)。

第五是教学后记,即教后感、教学反思。一般先空出一定地方,全文教学结束后补记。在语文教学改革深化过程中,一些小学语文老师往往注重教法的研讨,却忽视了每次教学后的经验总结。据我们统计,真正能写好教学后记的小学语文教师不足20%。实际上,写好教学后记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对教师本人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能否写好教学后记是小学语文教师是否有上进心的标志之一,是“教师”与“教书匠”的分水岭。写教学后记,应记下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及教案使用的实际效果、学生的信息反馈、别人的评议,甚至是自己失败的情况与原因分析。它是自己积累资料,日后改进教法的依据,更是日后进行科研,发表论文的基础。

(二)课时计划

即教学该课题每一课时的具体计划,由第X课时、教学设想、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五部分组成。

第X课时,开篇居中。

教学设想,即该课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该课题教学目标在每一课时的具体化,应包括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每个课时一组,“文”“道”各一;即每个课时解决“文”的一点,“道”可以“重复使用”)、重点难点、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为教案的主体部分,包括教学步骤和环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导入、过渡、悬念设置、自我提示等等。除“导入”“复习旧课”外,一般为五个左右的环节,每个环节必须紧扣该课时的教学目标,可以这么说,每个环节就是该课时不同阶段的阶段目标。对初涉教坛者而言,还需注明每一步骤所需的时间,落实到“分”。另外所设计的每一环节,皆应预备一些“候补”内容,当完成预设任务但时间未到时的可用来补充。

作业布置,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应备有参考答案。

板书设计,指课时结束前的整体板书。课时结束前的板书,必须能反映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可从板书中回忆教学的每一步骤,总结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归纳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至于板书设计的一些有关事项,下面另作专项阐述。

二、单课时教案

随着语文教材中所收篇目的增多,有些课文(特别是自读课文)需一课时教完;所以,必须学会单课时教案的设计。这种单课时教案(亦称简易教案)与完整教案从整体而言应是一致的,但具体来说,仍有不少区别,因为它将“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合二为一。其一般结构如下:

教学目标,不宜多提,一般是一文一道,体现一课一得。

由于仅用一课时,故将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合并,各栏与完整教案基本相同。

一份优秀教案的教学设想、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处处都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切忌随心所欲。

三、板书设计与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是语文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根据教学要求,用精要而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提纲挈领地把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概括化、系统化、图表化的一种形式,为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被称为“微型教案”。设计板书的过程,是教师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的过程;设计板书,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通过板书,可以迅速了解所学课文的重点要点;板书的直观性强,优秀的板书设计,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都有积极的作用。板书设计要达到的要求是,某人即使未曾在教室听课,下课铃响前一刹那从后门走进教室,看了黑板就大致能知道教师的授课内容。板书设计,可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

(一)板书设计的要求

板书设计必须适应实际。

一般的黑板,横竖之比大致为4∶1,扣除两边不宜书写之处,实际可供使用部分为2.5×1(甚至为2×1)的矩形,所以,设计板书必须考虑此一因素。一些所谓“卷轴式”的纵排板书格,实际使用价值不大,如将它稍作改造,作横向排列,则效果较好。考虑到当今小学生的视力等因素,书写时上下以八行为佳,一般不能超过十行;字数亦也不宜过多,应简洁明了。

板书效果受教师身高及其字迹优劣的限制,故设计板书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不同的教学对象,适用不同的板书设计,同一篇文章的教学,在不同的班级应有不同的板书设计,当然这“不同”指的是有所撤换,而不是全部推翻。

板书设计必须围绕该课时的教学目标。必须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不必面面俱到,应使学生一看板书就能回忆出本课时的教学要点。

板书设计中的对应部分,其逻辑范畴应尽量一致。(示例见本章三、四两节的案例分析)

(二)板书设计的序列

顺位序列。即板书时沿着教学思路、教学的进程依次而来,板书位置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此尤其适合于篇幅较长、结构复杂的课文。

逆位序列。板书时也是沿着教学思路、教学进程依次而来,但板书位置或先右后左,或先下后上,也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实际上,这种序列之“逆”是相对而言的,在板书者的思路中,它仍是“顺”的。

乱位序列。板书时也是沿着教学思路、教学进程依次而来,但板书过程中具体位置不受上下左右限制,看似信手写来,无序无列,但板书者心中有谱,实际上仍是一种“顺”位。

四、教案设计必须返璞归真

我们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专升本和“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在批阅学员作业时,发现不少语文教师的教案设计已经“走火入魔”。究其原因,网络上一些“优秀教案”“标准教案”是“罪魁祸首”,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教案本”也“功不可抹(没)”。他们规定的教案,常常本末倒置;如此,语文教学越来越难,教学效率越来越低,也就事出有因了。那么,我们应该按怎样的要求设计教案呢?

(一)教案必须环节清晰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并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题或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授课的“备忘录”。

而课堂实录,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截取,可以是视频拍摄,也可以是文字记录,本文就文字记录而谈。其作用有二:其一,为他人提供样板,当作课堂教学的学习范式;其二,供自己或有关人士反思,以求课堂教学精益求精。

前者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等以预设的文字形式体现;而后者体现在具体的过程中,当然,最终也体现在文字记录上。前者只能估计到师生之间的问答,而后者以记录师生之间的实际问答为主。总之,前者重在预设,后者在预设的基础上结合生成;后者是前者的非必然结果。

然而,目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却用大量的篇幅预设师生之间的问答,这些问答究竟因何而来,实在令人费解。或者说,具体课堂教学时,师生间的问答能完全依照预设进行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既然不可能,那么作如此细致的预设又起何作用呢?

“新课程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但显然完全没有预设的教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在课前要进行弹性预设,为课堂生成留足空白。”[1]也就是说,教案要有“弹性”,就是宜粗不宜细,尤其在教学环节部分,大致交代预设的几个授课步骤即可。就如平常用餐,省去那些相互客套的繁文缛节,在简单而轻松愉快中享受美食。实际上,教案上如挤满了预设的内容,授课时很可能找不到要点,根本起不到备忘提示的作用。

当然,并不反对预设一些提示性的问句,教学《安塞腰鼓》(苏教版六上),如果其中某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反复朗读,初步理解文中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的手法”和“通过反复朗读,深刻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就可预设“课文真正意义上写安塞腰鼓是哪些段落?(‘但是’到‘茫茫一片’)”“通过对这些段落的阅读,你对安塞腰鼓有何印象?(气势磅礴。)”“这些段落的前面,作者写了什么?起何作用?(‘静’,为后面的‘动’蓄势。)”“这些段落的后面,作者写了什么?起何作用?(‘静’,使前面的‘动’余音绕梁,引人深思。)”“文中的‘静’和‘动’之间是什么关系?(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等问题,以作为各个教学环节的领衔之语。(后文将作细述)也可预设一些能估计到的学生的活动,可简写,用括号标注;实际上,这就是对学法的兼顾,是“生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总之,不必求一律,视教龄的长短和文本的生熟而异,就成熟的教师而言,教案应尽量粗疏简洁。

(二)教案必须考虑生成

见到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给教师的教案本,基本都有死硬的规定,尤其是教学步骤,硬性分为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等环节,而在“研习新课”这一环节中,又分为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等等,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如此纷繁复杂的死硬规定,新教师望而生畏,根本无法适从;而对一个有探索精神的老教师而言,则完全限制了他个性的张扬和聪明才智的发挥,当然也就难以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了。

教无定法,授课不该有固定的程式;同理,文无定法,教案也不应有“标准”的格式。但几个内容必须具备:首先是学情分析,即“备学生”,能应对所有的不同学生的教案未尝之闻。其次为文本(即前文所说的准备教会学生的内容)分析,即“备教材”,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个性”,针对不同内容设计的教案不能强求统一。然后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课时安排、教学步骤、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以上即“备教法”。

教案中最不应该固定限死的就是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认知。宏观的教学环节,应包括以上所说“备教法”中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反思”诸层次;而微观的教学环节,即上文所说的“教学步骤”。就目前而言,微观教学环节,即“教学步骤”的优化迫在眉睫;实际上,语文教师所设计的教案的精华就应在此处,课堂教学的“出彩”也藉此决定。

就此,最简单、最常态化的做法是,在每个课时中,除导入和总结以外,将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纷繁复杂的预设规定简化为五个左右环节,就如上文对《安塞腰鼓》所设计的五个问题。这五个环节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直至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具体教学过程中,这五个左右预设的环节就是“纲”。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为“织布”,这五个左右环节就是预先确定的“经线”,在“经线”的指领下,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文本个性和课堂实际,灵活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具体“生成”,这就是“纬线”;或复习旧课,或创设情景,甚至拓展延伸。如此经纬交错,最终成“匹”。当然,必要时也可以突破这五条左右“经线”的限制,这就是宏观上的“课堂生成”了。

(三)教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

设计教案必须时时处处紧扣教学目标,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然而,一些教师设计教案时,却常有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出现。主要体现在“教学重点”“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上。

首先是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预设。

教学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由国家规定,是培养人的粗线条框架;课程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为学习该门课程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教学目标是授课者自己制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见可测量的目标。相对来说,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属于宏观层面,教学目标属于微观层面;这三者从抽象越来越趋于具体。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对教学目标有制约作用,教学目的、课程目标通过教学目标得以实施;教学目标通过量的积累有可能质变为教学目的、课程目标——仅仅是“可能”而已,因为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

我们不能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在教案设计中,我们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微观的、能达到的、可测量的,应从“文”(体现知识和能力)和“道”(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考虑设置;至于过程和方法,则不必也无法设置为显性的教学目标,只要在“文”与“道”目标的表述中体现即可。一般来说,“一课一得”,即一个课时设置“文”“道”各一个目标,就足够了。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就如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和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为整个教案的灵魂。当然,“我们制定教学目标要依据对学科知识、学生、教师的分析。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知识的非线性和语文素养的复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元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还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知能储备等,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2]

然而,当今常见的教案上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或依照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设置;或“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并列;或“文”“道”只顾一头;或抽象之至,如“学习本文的叙事特点”……希望如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很难了。

我们认为,教案的前前后后都要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尤其是“文”的目标。然而,由于受固定套路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往往脱离教学目标,“绕道而行”,尤其是“拓展延伸”部分。就如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偏偏到四川绕一个大圈子——当然,如时间充足,囊中充实,绕圈领略一下巴蜀风光也未尝不可。然而,我们的一节课毕竟只有40分钟或45分钟;更为可悲的是,有些行道者最后的终点竟然不是北京,而是到了西藏或者新疆。

所谓的“重点”,指文本中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部位,如段落、语句、词语等等,即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研读反复玩味的部分。如把《安塞腰鼓》“文”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品味语言深入理解本文的反复手法”,就得把教学重点定在先后出现多次的“好一个安塞腰鼓”上。然而,所见的很大一部分教案中,所谓的“重点”,就是将教学目标照抄一遍,岂不悲夫!

其次是教学环节的设置。

教学环节中的任何一环,都必须为本节课的终极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即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阶段目标的实施。如上文所说的从上海到北京,最恰当的路线是从上海出发,沿沪宁线、津浦线北行,必须经过的南京、徐州、济南、天津等几个大站就是阶段目标,经过它们才能到达北京。然而,当今很大数量的教案或教学环节不清,或某些环节目标不明甚至脱离。

还以《安塞腰鼓》为例谈教学环节。其中的一个课时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反复朗读,较为深入地理解文中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的手法”和“通过反复朗读,深刻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如下。

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直接描写安塞腰鼓磅礴气势的有关段落,即针对“课文真正意义上写安塞腰鼓是哪些段落?”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当然,其间可有情境创设,之前可以有导入语。——此如从上海到南京。

第二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重点段落对安塞腰鼓的表现,即针对“通过对这些段落的阅读,你对安塞腰鼓有何印象?”进行分析,使学生理解安塞腰鼓势磅礴的特点。其间必须细读文本,可用对比分析法。——此如从南京到徐州。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分析文章开头几个写“静”的段落的作用,即针对“这些段落的前面,作者写了什么?起何作用?”进行分析,学生就此明白此处的“静”是为后面的“动”蓄势。——此如从徐州到达济南。

第四阶段的目标是分析结尾几个写“静”的段落的作用,即针对“这些段落的后面,作者写了什么?起何作用?”进行分析。藉此,学生就能大致了解此处的“静”使得前面的“动”余音绕梁,引人深思。——此如从济南到天津。

第五个阶段的目标是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文中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的手法,即针对“文中的‘静’和‘动’之间是什么关系?”进行分析,学生藉此较为深入地理解文章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的手法,也对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其间,也可以拓展延伸,找来其他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的文本拓展延伸;也可复习旧课,或对比,或类比。——此如从天津到北京。

总之,每一个环节的目标必须清晰,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案起的是提示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围绕目标作具体的不同的处理。

(三)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也必须紧扣目标,如上面所说的《安塞腰鼓》那个课时的作业,应该也必须与“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有关。但这么简单的道理,往往不被正视。

板书(这里指下课前一刹那的最终达成的板书)必须是整堂课的总结归纳,必须是教学目标的视觉显示。也就是说,听课的学生课后能围绕板书回顾课堂教学情景;即使有学生未曾听课,看了板书,也能知道这堂课的大致情况。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板书逐步达成呈现课堂教学总目标的过程。就如上文的《安塞腰鼓》那个课时,恰当的板书设计应该如下:

由于受现代化媒体的影响,声、光、电狂轰滥炸,愿意在黑板上写字的语文教师越来越少,更不要说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板书。我们希望返璞归真的理性化的教案能坚守自己小小的立足之地。当然,教案的理性化绝对不是公式化,语文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学情、文本情况和自己的特点设计出个性化的教案。

第二节 对“学案”的理性思考

时势造英雄,大浪淘沙。在改革的潮流中,各路英雄大显身手,各种新生事物纷至沓来,经得起实践检验者将跟上历史的潮流,而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将被抛在历史车轮的后面。“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在这次教改之际,新名词、新事物也层出不穷,近期热炒的“学案”即其一,此处试就语文学案这一问题,提出商榷意见。[3]

一、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发展

1997年,浙江金华一中率先提出了一个用以帮助学生学习的、相对于教案的概念,即“学案”。学案教学法一经提出,一些地方教学部门积极推广,学案导学模式风靡一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由此,许多高校理论工作者以及一线教师纷纷表达意见,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总体来说,对学案给予正面评价者居多。

(一)学案的得名

稍具文史常识,就应该知道“学案”是记述学派源流及其学说内容并加论断的著作,这个概念起自明清交接之际的黄宗羲,他著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唐鉴有《国朝学案小识》。不知如今“学案”的首先提出者与推崇者命名“学案”时是否考虑到这些,是否有鱼目混珠之嫌?

如今“学案”一语,估计用了仿词修辞格。所谓仿词,就是按照上下文中的某个词语临时仿造一个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词语”,使得用词新鲜活泼的一种修辞格。其一为“类仿”,如“(鸳鸯)我是横了心了,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辈子,别说是宝 玉 ,就是‘宝金 ’‘宝银 ’‘宝天王 ’‘宝皇帝 ’,横竖不嫁人就完了。”(曹雪芹《红楼梦》)其二为“反仿”,如“后来这终于从浅闺 传进深闺 里去了。”(鲁迅《阿Q正传》)既然有了“教案”,那么,就顺手拈来,临时造一个“学案”。显然,命名者认为“教”的反面是“学”,用了“反仿”。按说,仿词的运用有其临时性,但用的人多了,临时变为永久,大约也就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意思。

总之,当今教学界的“学案”的含义和原始“学案”的含义已完全不同。如今的学案,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百度名片”认为,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那么,当今语文学案的现实情况又怎样呢?

(二)语文学案的现实

按一般的理解,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学案没有固定的模式。其一般栏目为:学习要点(目标)、重点难点分析、学习思路、学法指导、同步练习、自我测评、小结、练习答案和提示、资源链接(课外拓展)等。内蒙古师范大学裴亚男老师研究了190篇有关论文,认为学案的操作程序无论复习课和新授课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导向阶段、导学阶段、导练阶段、升华阶段四个阶段。[4]

如果对照一下,那些语文学案上的“导向”“导学”“升华”等阶段,与当今的语文教案的那些有关部分又有什么区别呢?那些语文学案上的“导练(或称自我测评、技能训练)”都可以在前几年风行的、如今被扣上“应试教学”大帽的语文练习册上找到踪影,而其训练量远远超过了语文教案中“作业布置”。所以,我们认为现行的所谓“语文学案”,只不过是“语文教案”+“语文练习册”,仅此而已。实际上,许多语文教师设计语文学案的过程就是把语文教案当中相应的内容加上作业填写到语文学案中的对应项上的过程。所以说,语文学案本身就没有成熟,更没有新意。语文学案之所以被大张旗鼓地宣传并推广,就是因为它替代了语文练习册的功能。——如此,就可以在改革的幌子下名正言顺地搞应试教学,所以就可以被称为“有效”。考试的存在是合理的,那么,进行科学的应试教学又何尝不可。但是,由于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们竭力反对应试教学,学校只能改头换面,瞒天过海,搞起不得不搞的应试教学。于是改头换面的语文练习册——“语文学案”就应运而生。这就是“语文学案”的本质。

学案本身先天不足,又被人为“助长”,最终发育不良,可谓坎坷。幼时听长辈说过马戏团中那些特别矮小长相奇特的小丑的来历:首先偷来长得难看的小孩,然后强行安置在瓮甏中,限制向高处生长,只让横向畸形发育,最终成为“怪胎”。——这就是学案,现实中的学案。

二、学案的“功能”是虚拟的

上世纪末,学案粉墨登场,跻身于教学舞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课改’势在必行,‘课改’如一股春风刮过教学大地,给传统而沉闷的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以新型的“学案”代替了传统的“教案”,以往被教师奉为至宝的“教案”正在作古。”[5]似乎振聋发聩,但却使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学案真有那么神奇?

(一)目标定位不可能由教师向学生转变

“目标定位由教师向学生转变”,[6]这是对学案持褒扬态度者的共论。

众所周知,“教”与“学”是一对矛盾,但却是对立统一的。如果没有“学”,那么,“教”的对象是什么?如果没有“教”,那么,该如何“学”?即使所谓的“自学”,实际上也有广义的“教”。就“教学”这一概念而言,本身就包含着“教”与“学”两个维度,两者相互依附,共生共长。因为有了“教”,才能“学”得好;因为有了“学”,才能“教”得好。——这就是“教学相长”。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有些人以“教”为中心,轻视“学”;但同样也有些人以“学”为中心,轻视“教”。这两种情况都是反常的,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但是,持“目标定位由教师向学生转变”论者却将“教”与“学”人为地对立,因为少数“教”者的失误,竟然要让“学”来替代“教”,岂不是犯了极端的二元对立的错误!

也有人认为由教师制订的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的是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忽视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我们并不否定这些情况的存在。然而,当今学案的制订者是谁?还不是教师?在制订学案的过程中难道没有可能重复以往的错误吗?“教师设计的‘学案’和教师设计的‘教案’之间,难道仅仅因其名称不同就能保证教师自觉地以学生为主体考虑教学吗?这种‘求实先由以求名’的古朴思想用以解决现实性问题,其实效性就显得十分可疑了。”[7]

所以说,当今学案的制订者自己的指导思想尚不明确,就企图通过学案让学生成为“主人”,只能是善意的谎言。更何况事实上目前的学案大多是由有关人士或有关部门设计好批量印制给学生的。这个问题后文将有专门的论述。

(二)“使三维目标实现相互渗透”[8]是个伪命题

持此论者,无非是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为目标。持此论者所犯的错误,就是将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混为一谈,玩起了“穿越”。课程目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学习该门课程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教学目标是授课者自己制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见的、可测量的目标。前者属于宏观层面,较为抽象;后者属于微观层面,较为具体。前者对后者有制约作用;前者通过后者得以实施,后者通过量的积累有可能质变为前者——仅仅是“有可能”而已,因为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的课程目标直接关系到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最有“语文味”,这个目标最为“显性”,可以细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关系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个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显性”,也有细化为教学目标的可能。“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也颇能体现学科特征,就语文而言,颇能体现“语文味”;但它最为特殊,它无法细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因为它是隐性的、“动态”的、渐进的,其是否“达成”无法量化,故无法细化为教学目标。

正因为如此,授课教师一般都将知识与能力的课程目标细化后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实际上,成熟的语文教师不可能不注意学生的活动,也就是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三维目标的自然渗透。所以说,学案教学“使三维目标实现相互渗透”是个伪命题。

(三)学案导学法不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是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并以学案作为教学主要依托的教学模式。”[9]有关论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总之,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诸学科的长期教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的教学的计划或类型。”[10]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地联系着,依次为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就理论依据而言,上文说过,内蒙古师范大学裴亚男老师研究了190篇有关论文,其中明确提到学案教学理论依据的有21篇文章,其中,认为建构主义为其理论依据的文章占16篇;[11]然而,教案教学的理论基础又何尝不是建构主义?

就教学目标而言,如今语文教案教学的教学目标早已以学生为中心,是“学生……”,而语文学案导学的教学目标无非也是“学生……”,何新之有?

就操作程序而言,学案导学的操作程序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导向、导学、导练、升华四个阶段,相比教案教学,仅是“导练”的程序大大加强,其所谓的“新”,难道就在此处?另外,在语文学案导学(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然而,语文教案教学中学生又何尝不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质疑并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呢?

就实现条件而言,学案导学的实施条件除硬件外,首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然而教案教学又何尝不是?就教学评价而言,到目前为止,最权威的评价还是各级考试,学案导学之所以能被推行,无非是因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今天的教学现实,分数还是硬道理!

所以说,到目前为止,语文教案教学法与语文学案导学法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称“学案导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甚是无稽。

三、莫让统一的学案侵蚀我们的教学

虽然说语文学案先天不足,且又后天失调,致使畸形发展;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各地学校教师、学生手中的“学案”多如牛毛。——这些“学案”,基本都由语文年级备课组集体设计,有些甚至是统一制作的印刷品;而正是这些统一的语文学案,正在侵蚀我们的语文教学,摧残我们的学生。综合分析一下那些常见的学案,还可发现如下不得不说的问题。

(一)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学案对教学的负面影响

当今的语文学案(尤其是统一印制的语文学案)的推行者,所持的实际上还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思维方式,虽然可以用“优质资源整合”的理由,但如此批量生产,却有意无意地妨碍着个性发展。其后果是教师个性特色无法展现;学生的个性被抹杀,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个模子的产品。批量印刷的语文学案,造成了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模式化、思维的模式化、教学过程的模式化。试问,这样框死了的语文教学,新课改倡导的“生成”还能存在吗?实际上还是课本中心论的翻版,只不过课本换成学案而已。

教师的个性特色是指教师在自己个性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的教育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个性特色具有导向、凝聚、亲和等诸多功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教学的成败。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劳动带有明显的个体色彩,属于其个性特色的聪明才智,体现在备课、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堂生成中,如果教学时使用详尽的、统一的学案,被学案牵着鼻子走;那么,教师的个性特色就根本无法展示,这是戴着镣铐跳舞。

就学生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从社会需求来讲,作为一个职业,或者是一个分工,都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所以说,我们主张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但就现实理解而言,‘学案’似乎至少是由同一个教师提供、同一班级、同一教学时段、每个学生拥有的同一份副本。这样的‘学案’,如何能提供它实现‘因材施教’‘自主选择’乃至‘个性发展’的教育承诺?”[12]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是活人与活人的交流。语文教学必须要有情感熏陶,“情感熏陶一是来自学生与作品的情感交流,体会作家的感情,二是来自于与老师、同学的情感交流。”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品读、讨论等等,都是情感熏陶的得力手段。但何时范读、何时朗读、何时品读、何时讨论,必须视课堂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使用详尽的、统一的学案,被学案牵着鼻子走,师生关注的是答案的正确性,上课的核心内容也是讨论问题的答案,即使学生说出了情感但不等于体验到了情感,真正的情感交流往往被削弱了。[13]

(二)面面俱到,致使教学没有体系

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阅读教学。由于受“人文第一”的影响,如今我们用来进行阅读教学的语文教材本身没有严密的知识能力体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成熟的语文教师都有着自身的较为科学的“山寨版”的知识能力体系,课堂教学中一般都能做到“一课一得”,宏观把握时一般都能做到“得得相连”。

那种统一印制的语文学案,每篇课文往往由不同的人员设计,宏观上难以建构完整的较为科学的知识能力体系。具体课文的学案设计者唯恐挂一漏万,其考虑可谓详尽,就我们见到的那些学案,可以说有关每篇课文的语言形式与中心意思的方方面面应有尽有。运用这样的学案进行统一的面面俱到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们就无法在自身建立的教学体系中活动,语文教学还是一盘散沙。

(三)培养着一批不会自己看书的教师,贻害无穷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14]语文教师必须读书,读书能提高人生境界,提升本身的品位;读书能完善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储备;读书能生成专业智慧,使自己更聪明。说得功利些,读书能解决备课中的难题,读书能使自己授课时滔滔不绝。但是,人都有惰性,那些详尽的教学参考书早已害人匪浅,如果再按规定的详尽的学案授课,那些功利性较强的教师就没有了读书的热情。也就是说,现在的语文学案正在培养着一批又一批不读书的语文教师。岂不悲夫!

(四)明显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当今的统一印制的学案,其一大半实际上就是练习册。其授课过程,基本就是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实际上,有些略读课文的学习只要解决一两个问题就可以了,但是,有关方面受利益的驱使,书本被大量增幅;于是,语文学案设计时就有了规定的形式要求,一般的课文都会有五六个问答题,甚至十来个,致使完全成了一堂解题课,学生完不成,“吃不了兜着走”。另外还有课后作业,可怜的学生,永远在沉重的负担下挣扎。

一个先天不足的孩子,如果后天能得到必须的营养,精心的培育,那么,或许能健康成长,跟上同龄人的步伐。如果后天得不到关爱,被有恶意的闲人或者无恶意的闲人利用,进行反常规的喂食、包装,那么,他将陷入罪恶的泥淖,甚至为虎作伥,与那些闲人们一起干无恶意的害人的勾当。纵观如今的“语文学案”,尤其是统一印制的“语文学案”,早已走火入魔,早已害人匪浅。所以说,将这些“怪胎”逐出我们的语文课堂,乃当务之急。

第三节 多课时教案案例分析

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一般情况下每篇课文的教学都由多课时完成,所以说,教案写作,必须从多课时教案入手。多课时教案,一般适合用于应该详讲的篇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看别人怎样设计教案,照样子设计,以后跳出这个“样子”,从有法到无法,此是成功的捷径。

一、第二学段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石榴(苏教版三上)》(教案)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安城第二联校 石龙

第一部分 课题计划

一、教材分析

《石榴》是一篇优美的以“物”为描写对象的散文。首先,其按石榴生长的季节顺序写作的方法颇值得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时模仿;另外,其通过生动形象的拟人等手法所进行的细致描写也很有特色。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的能力应该具备,但对于课文中的一些难懂的长句子仍要帮助读通、读顺,为理解课文做好准备。对文中一些多音字容易出现误读,需要进行方法上的点拨和学习实践。在内容理解方面,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写了什么,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能理清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但对于作者情感的体悟、写作手法的运用、观察事物的方法等等则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升。

三、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牢固掌握本课的10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较为深入地理解本文按时间顺序叙写石榴成熟过程的方法。

3.通过比较品读和仿写,深刻体会拟人化语言的运用。

4.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初步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第三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按季节写石榴成熟过程的方法和使用拟人化的语言的方法。

(四)方式方法

品读法、朗读法、比较法、批语法、仿写法

(五)课时安排

安排两个课时

四、教学后记

设计两个课时,对有些学生而言,紧迫了一点,所以,也可以作三课时设计。第一课时在解决生字生词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本文宏观上的先后顺序问题,第二课时重点解决微观上的先后顺序问题,第三课时重点解决拟人等修辞手法。

第二部分 课时计划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在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按先后顺序叙写石榴成熟过程的方法,并会迁移运用。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课文朗读,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有关石榴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难点

学习按季节写石榴成熟过程的方法,并会迁移运用。

(四)具体方法

朗读法、比较法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摸石榴

1.上课伊始,教师首先拿出装有石榴的布包,让孩子们摸包里的东西,让他们猜猜是什么?

2.然后,让孩子们再说说对石榴的了解。

3.最后,揭示题目《石榴》,让学生读书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石榴的。

(阶段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摸清学生对石榴的了解程度。)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读“石榴”

1.学生练读,注意习惯。在读书之前,让学生说说读书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要随时划出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句。

2.检查读书情况。

首先,检查生字词。⑴读带拼音的生字,然后去掉拼音再读。注意帮助正音,“抽、甚至、摘”都是翘舌音,“枣”是平舌音,“甚、津”都是前鼻音。⑵读词语。注意“喇叭”的“叭”和“石榴”的“榴”在词语中都读轻声。

其次,开火车读课文。(1)让听的同学与朗读的同学互提要求与建议,使孩子明确自己在读或听时该注意些什么。(2)学生评价。学生之间正确、公正、激励性的评价与建议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3)注意指导把长句和难读的句子都读通顺,特别要耐心地鼓励读书有困难的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最后,学生再读课文,努力达到正确流利。

(阶段目标:指导学生学会生字词、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

第三环节:自主感悟——品石榴(上)

1.教师范读,学生再读,并边读边议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填空:春天( )( )→夏天( )→( )( ),并说说课文整体上按什么顺序来写石榴的。

2.学习第一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驰名中外”的意思。

3.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结合图读懂“抽出”“长出”“开出”“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等词语,引导学生想象春夏时节,石榴生长的过程和景象。通过提问,“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让学生体会石榴花色彩和形状之美。学生通过反复地读,感受石榴的美。

4.学习第三自然段,这是本文的重点段。

首先引导学生给这一段分层,然后逐层朗读体会。第一层,要注意体会“热闹”一词的妙用。第二层,是写石榴成熟过程中,石榴皮的变化。其中,“先……逐渐……最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出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其中“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这组关于外皮颜色变化的词语,生动、形象地把石榴成熟的过程写出来了。让学生当小老师,给这一层写批语,自读自悟,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作者观察细致,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当。

(阶段目标:整体把握文本,理清写作顺序;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学习按季节写石榴成熟过程的方法,并会迁移运用。)

三、作业布置

观察一种果实,用“先……逐渐……最后……”句式写出果实成熟的过程。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细读,体会拟人化的语言的使用的美妙,并会迁移运用。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体会拟人化的语言的使用的美妙,并会迁移运用。

(四)具体方法

复述法、比较阅读法、实际体验法

二、教学过程(承第一课时)

第三环节:自主感悟——品石榴(下)

1.第三自然段第三层,写石榴成熟时,惹人喜爱的样子。在这一层的教学中,可采用比较法。即出示“石榴各个都成熟了,有的都熟裂了。”和原文的拟人句进行比较,并让学生边看图片边体会“裂开了嘴”“笑破肚皮”“报告喜讯”,引领学生在悟中读,在读中悟。让他们一方面读出喜爱之情,另一方面,领悟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2.运用拟人方法,迁移运用

高粱熟了。____________________

苹果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目标:通过文本细读,体会拟人化的语言的使用的美妙,并会迁移运用。)

第四环节:真实体验——尝石榴

把带来的石榴分给各组,让他们看一看,尝一尝,体会作者描写的真实、准确。

第五环节:根据材料——仿石榴

分给各组一个橘子,让他们观察、品尝,然后仿照第四段写一写。

(阶段目标:通过文本细读,一方面体会拟人化的语言的使用的美妙,另一方面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以先后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

第六环节:当小导游——说石榴

(阶段目标:内化语言,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三、作业布置

用拟人的手法,写一种自己熟悉的水果。

四、板书设计

【分析】

这是一份以两个课时为整体的教案,其教学环节设计甚为规范,未曾受那些所谓的“优秀”教案的影响,每个环节紧扣教学目标,阶段目标清晰,层层推进。

第一环节“摸石榴”设计,通过摸一摸、猜一猜,既直观,又能加深孩子们对石榴的感受,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让孩子们再说说对石榴的了解”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其实很重要。让学生说一说,唤起孩子心灵深处已有的认知。经过交流,教师做到心中有数,适当对预设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认为孩子是一片空白,他们都是具有很多经验的活生生的个体。于永正老师还说过,一个高明的老师,不在于教会学生很多知识,而在于他能知道学生有哪些知识需要了解。可见这一环节的重要。

第二环节“读石榴”设计,字词教学比较扎实,特别是对较难读的字进行了强化。在检查读书时,渗透了学习方法以及重在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通过扎实的指导,争取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的读书目标。

第三环节“品石榴”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文道统一”原则。“学习按季节写石榴成熟过程的方法,并会迁移运用”,体现了“文”的方面;“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则是本课“道”的核心。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要善于运用课文这个例子,品位揣摩、感染熏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把课文从头到尾讲解一遍,就算万事大吉,完成任务了。他们没有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新课程理念吃透理解。本设计善于寻找读写结合点,巧妙地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第四环节“尝石榴”设计,是对第四自然段的验证。第四然段主要写了石榴子的样子和味道,这时候让学生先观察后品尝,一方面学会了如何观察,如何表达,更主要的是为下一环节的“仿石榴”做下铺垫。

第五环节“仿石榴”设计,有了上一环节的“尝石榴”,再写桔子就水到渠成了。

第六环节“说石榴”设计,意在让学生进一步熟读课文,积累内化语言,让学生进入“小导游”的角色,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大家以“谁不说俺家乡好”的豪气,向八方游客介绍家乡的石榴,既有趣,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之,本设计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环环相扣,文道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和体现,是一份较为优秀的教学设计。

【附课文】

石 榴

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二、第三学段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六下)》(教案)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中心校 任传斌

第一部分 课题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是叶圣陶先生所写的一篇游记散文,语言表达通顺流畅,中心意思

颇为明确;所以,不必花过多的功夫“深挖”。文中,游记特有的移步换景的写法较为典型;另外,作者的遣词造句也甚为严谨,用词颇为精确。这些对学生的作文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教学设计应该重点考虑这两个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一般学校的六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身上多多少少有着升学的压力。所以,授课时应该注重一些理性。

三、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能认、会写文中的“甸”“鹃”“桐”“臀”“漆”“笋”等生词。

2.通过粗线条阅读,基本理解游记散文移步换景的结构特点。

3.通过文本细读,深刻体会本文用词的精确。

4.通过反复品味,深刻体会双龙洞的奇特瑰丽。

(二)教学重点

文中有关作者游踪的语句、第5自然段

(三)难点

对“挤压”“稍微”“准会”“再加上”“即使”“也”等词语含义的领会。

(四)方式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文本分析法、背诵法

(五)课时安排

安排两个课时

四、教学后记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教学预设更不可能尽善尽美。虽然说本教案的设计较为合理,但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多了些,学生又要识字写字,又要学习“移步换景”这个新生事物,达标率不甚高。所以,今后可考虑将两个课时的顺序调整一下,第一课时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体会本文用词的精确,第二课时再学习移步换景的结构特点。

第二部分 课时计划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设想

1.通过粗线条阅读,基本理解游记散文移步换景的结构特点。

2.通过反复品味,深刻体会双龙洞的奇特瑰丽。

(二)教学重点

文中有关作者游踪的语句和各处景物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两个洞的不同特点,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四)具体方法

朗读法、文本分析法

二、教学过程

(一)由简介叶圣陶导入

(二)具体环节

1.散读文本,说出作者游览时经过了哪些地方。(阶段目标:大体感知作者的游踪。)

2.品读、分析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在解决“甸”“鹃”“桐”等生字的基础上,看看作者沿路看到了什么。(阶段目标:了解沿路景物的特点。)

3.品读、分析第4自然段,在解决“兀”等生字的基础上,辨明外洞是怎么样的。(阶段目标:理解外洞宽敞的特点。)

4.品读、分析第5自然段,在解决“臀”等生字的基础上,辨明通道是怎么样的。(阶段目标:理解通道狭窄的特点。)

5.品读、分析第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在解决“漆”“笋”等生字的基础上,弄清作者在内洞看到了什么。(阶段目标:理解内洞的特点。)

6.阅读全文,再度感受作者的游踪和沿途景物的特点。可拓展其他“移步换景”的文章。(阶段目标:明白游记最基本的写法是移步换景。)

(三)总结:顺势导向游记文的写作。

三、作业布置

画一幅双龙洞的游览示意图,点明每处景物的特点。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设想

1.通过文本细读,深刻体会本文用词的精确。

2.通过反复品味,深刻体会双龙洞的奇特瑰丽。

(二)教学重点

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对“挤压”“稍微”“准会”“再加上”“即使”“也”等词语修饰作用的领会。

(四)具体方法

背诵法、比较阅读法

二、教学过程

(一)由以往学过的某篇用词精确的课文导入。

(二)具体环节

1.仔细阅读第5自然段,看看作者进内洞乘坐的是怎样的船儿。用置换法分析“刚”“再”字的修饰作用。(阶段目标:明白通过词语的修饰体现船小的特点。)

2.熟读第5自然段,看看作者乘船的姿势怎样。用置换法分析“没有一处”的作用。(阶段目标:明白通过词语的修饰体现船小洞窄的特点。)

3.再度熟读阅读第5自然段,看看小船儿是怎样行走的。用置换法分析“先”字的作用。(阶段目标:明白通过词语的修饰体现洞窄的特点。)

4.再度阅读第5自然段,直到能够背诵。看看作者乘船时感受到什么。重点分析“挤压”“稍微”“准会”等词语的修饰作用。(阶段目标:明白通过词语的修饰体现洞窄的特点。)

5.拓展阅读第6段,看看作者对石钟乳的感受怎样。重点分析“再加上”“即使”“也”等词语。(阶段目标:明白内洞的瑰丽)

(三)总结

三、作业布置

从文章其他地方找出一个修饰语用得精确的例子,并作简单说明。

四、板书设计

【分析】

这是一个双课时的案例,就本章所提的要求而言,设计得比较规范合理。

首先,教案设计考虑了“学法”,开篇的“学情分析”,是该教案设计的出发点,如果对三年级的学生,就不能使用这样的教案。

从教学目标的预设来看,体现了“一课一得”的原则,就“文”而言,第一课时解决“移步换景”问题,第二课时解决“用词精确”问题;前者主要通过略读,后者必须通过细读,从粗到细,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就“道”而言,两个课时相同,实际上,学生读这篇文章,只要明白双龙洞的奇特瑰丽,就已经不错了。

重点难点的预设都比较科学,都能从文本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围绕教学目标预设,并不是将教学目标照抄照搬。

从教学方法而言,以文本研读法为主,轮流运用置换法、拓展法、朗读法、背诵法。

上文说过,教学环节中的任何一环,都必须为本节课的终极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即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阶段目标的实施。该教案两个课时中,每个课时都设计了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阶段目标明确,环环紧扣,而且考虑到了“文道结合”,最终“文”“道”双达标。如此授课后,如果做一个小测验,学会的学生不会少于80%。

这份教案的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都符合要求,都能围绕各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尤其是第一课时的板书设计,如果某个学生当时不在课堂,看了这个设计也能明白教师上课的大致内容。

授课之后,能及时进行反思,是这份教案的另一个特点,如果积累了四五个这种内容的反思,一篇“论教学内容之量”的教学论文就呼之欲出了。

【附课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第四节 单课时教案案例分析

实际上,由于课时的紧张,由于阅读量的增加,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一个课时中教授一篇课文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在高年段),其中也包括一个课时教授那些内涵非常丰富的文本。这种教学,也应从“文”“道”双方各设置一个目标进行教学活动并完成它;如该篇课文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可以顾及一点而忽略其余。

一、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识字六(苏教版二下)》单课时教案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孙晓凤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四册《识字6》,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教材介绍了12种动物,大多数是孩子们熟悉的。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的策略,充分调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去识字,使认识事物和识字同步发展。本课将12种动物名称排成4组,每一排都是押韵的词串,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的韵味。课文配

以相应的图画,渗透了动物回归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图文对照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拓宽视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汉字1000个左右,并且有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但是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等多种形式,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营造愉悦、快乐的学习氛围,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和反复练习,努力学会本课6个生字。

2.了解12种动物的名称,认识12种动物的样子,建立起名称与事物的联系,丰富学生知识,激发学生人与动物和谐、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笔顺正确、规范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三)方式方法

朗读法、情境法、训练法

(四)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自制12张动物图片、词卡(左边是图,右边是词,能折叠)

(五)安排一个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动物园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这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到野生动物园去看一看。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的心一起飞到野生动物园。

2.(贴动物图)野生动物园到啦!和你认识的动物打个招呼。

3.这些动物生活在大自然中,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快活呀!识字6就介绍了它们。(板书:识字6)

4.谁来读课题:识字6(指名读,齐读)

(阶段目标: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读词串韵文,初步感知

1.老师给大家示范读识字6的词串,请小朋友看清字形,听清字音。

2.学生打开课文,看要求:

(1)图文对照,自己借助拼音练读词语,准确、响亮地读出来。

(2)一边读,一边想《识字6》介绍的都是什么。

3.检查:

(1)指名读,正音要读准12个词语,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轻声,后鼻音。)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

(2)去掉拼音读词串。指名读。

(3)交流:《识字6》介绍的都是动物名称。

(阶段目标:正确、流利朗读韵文;了解12种动物的名称。)

(三)争当小导游,诵读拓展。

1.小朋友,如果能给这些可爱的动物挂牌,并能用1—2句话介绍一下,那就能成为野生动物园的小导游了。

2.分小组学习,老师给每个小组发1种动物的牌子。小组学习要求:①准确读出动物牌子的名称。②用1—2句话介绍一下这种动物的样子。③推选出一个代表,上台给动物挂牌和介绍。

3.教师巡回指导。

4.小导游交流。

(1)给“狮子、大象、老虎”挂牌。

①学生交流。(每个学生先读动物词卡,再给动物挂牌,然后带上资料介绍。)

②听了他们的介绍,你们发现这三种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凶猛、威武。)

③谁来读好这组词?练读,指名读。

④男生朗读,齐读。

(2)给“仙鹤、孔雀、鹦鹉”挂牌。

①学生交流。(仙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白……孔雀的尾巴就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鹦鹉长着五彩的羽毛,还会学人说话呢!)

②听了介绍,你觉得这三种鸟儿都有什么特点?那怎样读好这组词呢?(读得美一点。)

③练读,指名读,女生读。

(3)给“猴子、猩猩、麋鹿”挂牌。

①学生交流。(猴子活泼机灵;猩猩憨厚可爱;麋鹿,角像鹿角,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出示图片欣赏)你喜欢他们吗?

②练读,指名读。

③齐读。

(4)给“斑马、棕熊、袋鼠”挂牌。

①学生交流。(斑马身上的斑纹起保护作用,袋鼠因胸前有一个育儿袋而得名;棕熊身体大,能爬树,会游泳。)

②试试看,怎么读好这组词?

③指名读,齐读。

5.这篇词串识字写得可真好,这么多珍稀动物生活在野外,多自由呀!没有人去伤害它们,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你喜欢这些动物吗?那谁来读好这篇词串韵文,用朗读表达出你对这些动物的喜欢。(配乐)

6.今天,我们去野生动物园认识了许多的珍奇动物,当了一回小导游。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①动物园里可真热闹,有(    )的(     ),有(    )的(    ),还有(    )的(    )。

②(    )在(    );(    )在(    ); ()在(    )。我多么喜欢这些可爱的动物呀!

7.自由练说后全班交流。

(阶段目标:认识12种动物的样子,建立起名称与事物的联系;丰富知识,激发学生人与动物和谐、保护动物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四)自主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狮、虎、雀、猩、斑、鹿、袋

2.自由识记字形。

3.当小老师,教同学自己学得拿手的字;难字“鹿”由教师指导学习。4.电脑演示笔顺。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教师巡回,及时纠正孩子的写字姿势。

(阶段目标:认识生字,能按笔顺正确、规范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课堂教学按照教学设想进展非常顺利,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好,但总体感觉整堂课比较累。仔细分析一下原因,感觉以后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课堂结构的时间分配上不能平均分配,要突出重点、强化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什么?是识字写字。可是本课教学在认识动物和当小导游介绍动物上用了过多时间,应把重点放在认识陌生动物与识字写字同步,效果可能会更好。

【分析】

本识字教学设计特色是:学生在情境中进入“动物园”,在朗读中欣赏动物,在介绍中热爱动物。教者能凭借教材,但又不囿于教材,处理教材有创新,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宽和延伸,把文路、教路、学路三者和谐地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做到有情有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既有利于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更能诱发他们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这里,用真实的动物园情境,课前教师在黑板上画好森林环境,导入新课时,贴上可爱的动物图片,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自读词串韵文,初步感知”环节中,教师不但注意每一个词语和具体事物的联系,而且特别关注串与串之间的关联,最后达到对整个词串的整体感知。另外,在朗读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醒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去想与词语相对应的图像,把表面孤立的图像整合为一体,以便在学生头脑中建构、存储起可供日后解决问题时能够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的相似模块。

让孩子们收集资料,介绍动物园里的动物,这其实是又一次情境的渲染。在“争当小导游,诵读拓展”环节中,通过争当小导游,孩子们的感情又一次升温,他们很快进入角色,加深体验,边看边说,边说边想,俨然是个小导游。他们的介绍迸发出灵性的创造性的火花,彼此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孩子们的思维活了,课堂活了,文字丰满了,增强了喜爱、保护动物的情感。

识字、写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本环节设计坚持先自学而后教的原则,教学本课生字时,分为两步:先让孩子们自学,再人人争当小老师,把自己学会的字介绍给大家;有一定难度的,就由老师带着学,悉心指导。这样扶放结合,既有利于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生字,又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同时,在学生练字过程中,教师随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加以纠正,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流行的一些所谓的“优秀”教案,都有师生问答的过程,如此的预设,实是儿戏。试问,正式授课时能按这种预设的问答进行吗?这份教案,设计者仅是粗疏的设计了几个环节,所以,正式施教时很利于课堂生成。

这份教案“教学后记”中的反思甚为深刻,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分析成败得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可以这么说,这份反思,就是一篇教学论文的基础。

【附课文】

识字六

狮子 大象 老虎

仙鹤 孔雀 鹦鹉

猴子 猩猩 麋鹿

斑马 棕熊 袋鼠

二、第二学段习作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习作四——写对话(苏教版三下)》单课时教案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 王锦彬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乌鸦反哺》,体会有关对话的写法。凭借教材中的三幅图画进行看图作文。教材先提供了范例,帮助学生阅读思考写人物对话的方法,又提供了可选作习作内容的三幅图画,还强调了写作要求——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些要求具有很大弹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任选一幅,也可以另选内容写一段对话。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看图写话的基本方法,逗号、句号的使用也已经训练过。所以对于本次的看图写话,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只是引号的正确使用以及如何把对话写得生动具体这些方面有一些难度。

三、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在读懂例文《乌鸦反哺》,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怎样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描写人物。

2.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对话来实现。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视频片段(无声)

(四)安排一个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看动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无声)(阶段目标:激起习作欲望。)

(二)看例文,学习写对话的方法(阶段目标: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1.说话人:前、中、后、无

2.提示语:动作、神态、心情等

3.标点符号

4.分段写

(三)把《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视频分成三部分,三组同学分别写对话。(阶段目标: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

(四)展示,讲评。(阶段目标:取长补短,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继续修改完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课本三幅图任选一,写对话。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课堂上孩子们精神抖擞,从他们的习作来看,本堂课的教学设想是很成功的,特别是能按照儿童认知特点设计他们喜欢的内容,是最成功的。当然,还有两点不尽如人意,今后需要改进:一是,学生通过例文总结了写对话的特点之后,就直接写《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片段,缺少一个坡度,应该针对对话的四个方面的特点设计四个句子,分别训练之,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二是,讲评作文的时候,教师评得过多,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思考、讨论甚至争论,效果可能会更好。

【分析】

该习作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选题紧密联系生活,符合儿童特点。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本设计是怎样激起学生习作兴趣的呢?上课伊始,老师就播放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片段,孩子们注意力立刻“聚焦”,聚精会神地看起动画片。看着看着,他们会发现这熟悉的动画片怎么是“哑巴”呢?于是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根据画面,推测着里面的人物会说些什么。可见,教师善于选择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符合儿童特点的话题,是习作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其二,指导充分利用例文,重难点突出。看着画面,学生想急于表达出来,可是他们又说不准确。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看看老师又是怎样启发的呢?不是直接告诉写对话的方法,而是通过例文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时点拨,重难点不攻自破,学生豁然开朗。学生“跳一跳就摘到了桃子”,增强了信心,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斗志更加昂扬。所以,教师善于寻找“最近发展区”,充分利用例文,适时引导、点拨,是教学智慧的表现。

其三,训练分工协作,扎实有效。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学生总结出了写对话的方法,然后到实际的对话中去运用,才能化方法为能力。那么,怎么练才是最佳策略呢?本教案可谓匠心独运。训练的内容是观看的动画片,可谓一以贯之;训练的形式是分工协作,每个组完成不同的任务,最后交流展示,有利于实现单位时间内学生最大面积训练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附例文】

乌鸦反哺

一天,我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忽然从乌鸦巢里传来“哇——哇—”的叫声,声音低沉、嘶哑。

妈妈对我说:“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

妈妈叹了口气,说:“它老了,飞不动了。”

“那怎么办呢?”我着急地问。

这时,两只小乌鸦衔着虫子飞进巢里。

妈妈对我说:“你看,小乌鸦在给妈妈送食物了。它们长大了,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这叫‘乌鸦反哺’。”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得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

三、第三学段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安塞腰鼓(苏教版六上)》单课时教案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 张庆芳

一、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内涵非常丰富的文章,如“反复手法的运用”“排比手法的运用”“特殊语句的运用”“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等等,都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如果作一个课时的设计,应选取最有典型意义的

一点,或授课人最有把握的一点。

二、学情分析

本教案适用于一般学校的六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身上多多少少有着升学的压力。所以,授课时应该注重一些理性思维,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引导。

三、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较为深入地理解文中排比手法的运用;

2.通过反复朗读,深刻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

(二)教学重点

文本的⑸—⒄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三种不同的排比现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方式方法

文本研读法、朗读法

(五)安排一个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由“北方人粗犷,南方人细腻”导入

(二)具体环节

1.通过初读,分析文本中最典型的排比句。(阶段目标:初步体会“标准”排比句对表现安塞腰鼓磅礴气势的作用。)

2.深情朗读,继续分析以上段落,分析文本中的段落排比。(阶段目标:进一步体会排比段落对表现安塞腰鼓磅礴气势的作用。)

3.再度朗读,继续分析以上段落,分析文本中的句中排比。(阶段目标:较为深刻地体会句中排比对表现安塞腰鼓磅礴气势的作用。)

4.反复朗读,比较分析三种排比的异同。(阶段目标:明确典型排比句把陕北后生打腰鼓的神采与艺术特点给表现出来;排比段落语言整饬,条理清晰,散中见整,节奏鲜明,给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味;句中排比不但表现出安塞腰鼓舞蹈的特点,而且富有多方面的激情。)

(三)总结,可补充一段动静结合的文本巩固练习。

五、作业布置

用排比句表现自己学校的一个场面,不少于100字,题目是“下课铃响了”。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如此教学设计,将忽略很多有用的内容,如“反复手法的运用”“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特殊语句的运用”等等。当然,这里所谓的“忽略”,并不是“抛弃”,教学其他课文时如涉及该点,可以再度“捡起”;同理,为完成本目标,也可以利用教学其他课文时所“忽略”的内容作为旁证。

【分析】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人将“单课时教案”称为“简易教案”,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个“简易”并不是文字上的“简”,而是将“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合并后的“简”,内容上并不简。

在一个课时让学生有所得,其目标设置必须合理,此教案的目标设置符合“一课一得”的原则,而且难度不大,一般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也就是说,都能有所得——这是关键。教授这篇课文,授课教师将教学重点设置在文本的当中部分,因为这个部分的排比手法用得最多,且三种排比皆有。

其教学环节步步深入,环环紧扣,且阶段目标清晰,如此教学,学生定能有所得。其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都紧扣教学目标,使人一目了然。

一个课时教完一篇内涵较为丰富的文本,这份教案做出了样板。

【附课文】

安塞腰鼓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由于牵涉到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不同特性,“教”应该没有定法,教案的设计也不应该有定法。但是,如果以“没有定法”为借口,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案写作不闻不问;如果任凭所谓的“标准教案”“学案”泛滥;那么,教师们将无所适从,语文教学的无序状态将愈演愈烈。所以,我们在本章中重点探讨了教案的规范性,从有法到无法,乃是正途。

【注释】

[1]彭玉华.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案内容创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1)

[2]彭玉华.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案内容创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1)

[3]王家伦,张长霖.语文学案——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怪胎[J].中学语文教学,2012(6)

[4]裴亚男.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5]崔国明.“学案”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9)

[6]孟献华,李广洲.教案与学案的对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6)

[7]崔国明.“学案”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9)

[8]尚小峰.对语文学案的思考[J].教育革新,2011(4)

[9]许亚冰.中学语文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

[10]丁证霖等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1

[11]裴亚男.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12]裴亚男.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13]许亚冰.中学语文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

[14]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