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心理因素的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探究
英语科 郑 丹
[摘 要]在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英语阅读的能力。在具体的初中英语阅读过程中,阅读的效率会受到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因此,从学生的性别、性格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提出有效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使初中生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心理因素 学生 初中英语阅读 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到来,英语这门国际性语言已成为我国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尽管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了英语课程,但英语这门学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很困难,特别是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差异十分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含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因素,其中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是关键原因之一。我国的英语新课标的目标强调了要使教学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且要关注满足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身上,不仅是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更是要研究和关注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找出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的真正原因,并对其进行正面引导;同时在教材和教法等方面,也应该从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角度来考量。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提出有效的初中英语阅读策略。
一、初中生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西方语言学家卡瑞尔(Carrel)认为,“在世界范围内,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而言,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会发现,阅读是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英语课开始,直到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基本都会有英语这门课,许多学生学到最后进入工作岗位后,都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英语学习者没有很多机会运用听说技能,但是,大量的英语文字材料提供了阅读机会,从而使他们获得了国外的各种信息、文化和丰富的知识。外语阅读是需要读者和文章互动的一种信息加工,因此,英语阅读的效果必定会受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影响。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就是读者的主观性的影响,例如,英语语法知识的掌握、背景知识、心理因素等。
(一)缺乏足够的英语阅读兴趣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帮助学生扩大视野、获取新知识、运用旧知识最直接的有效方式,但是,现在制约中学生阅读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因为对学习这门科目有兴趣,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则不仅会持之以恒,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会轻易地放弃,可以相信这种兴趣也会融入到其他科目中。我国的大部分孩子入学后,从小学到初中,在面对各种学科压力的同时,很多人都会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特别是兴趣。虽然学校的英语教学中也有阅读课,教师也鼓励和指导学生的英语阅读,但学生从初中开始就有厌学或者是放弃学英语的心理。特别是到初中阶段的后期,有些学生在面对五六篇的英语阅读理解时,一看见就完全失去做题的信心,更没有耐心去阅读完,在选择题时完全是随便选几个答案。这种恶劣的英语阅读学习心理也逐渐影响到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如听力、语法选择、写作等。
(二)基本的英语知识不牢固
学习任何一门外国语言,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几项。在儿童掌握自己的母语后,接触另外一门外语时,也是从最简单的听说模仿开始,之后再进行系统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而这个时候进行的就是语法的系统学习。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结构和语法框架,这是构成一门语言成立的基本要素。但是,中学生这方面掌握不好,不熟练,也不牢固,因而不能够搞清楚整篇文章的意思,再加上阅读的时间有限,就更容易放弃英语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同时也影响到英语学习的其他部分。由于没有系统的语言知识,构不成正确的语言组合,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语言意义在头脑中形成,因此,在英语的听力、写作等环节也相继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现象,以致英语这门科目被完全荒废、最后被完全放弃。
(三)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不了解
学习一门外语,除了能否听说读写外,还要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但是,中学生这方面的接触很少,在初中的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涉及文化背景差异,教师也只是稍稍点评和讲解,因此,初中生所掌握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极为贫乏的。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从而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阅读的效果。在进行英语阅读时,学生的背景知识结构应包括要对此语言所在的国家、社会、风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文章的主题有所领会和认同,其阅读的效果和效率就会更接近文章的主旨,从而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四)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
尽管我国在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开设了英语课程,重视英语的听和说,但英语毕竟是学生的第二门语言,和他们平时说的母语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英语一旦脱离了课堂,就很难在某种环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就难免会受到汉语的影响,例如,写作、阅读等都会按照自己的汉语思维模式来进行思考。虽然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总是再三强调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要转换思维模式进行学习,但有些学生仍旧做不到,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英语写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汉语似的英文。这无疑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不加以纠正,一直受到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那就根本不是在学习英语,而是在汉语的基础上“发明创造”,结果什么都不是。所以,在学习英语时,牢记模仿是一把金钥匙。语言和语言之间都是相通的,学生要分清哪些是相通的,哪些是不通的,只有这样才能学得轻松,在英语阅读上才能读懂和读通。
二、初中生心理因素对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影响
初中生英语阅读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无疑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难题。但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教师往往会从教材、教法上入手,而忽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因素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其中包括男女生的性别因素、男女生性格因素等。
(一)性别因素
1.男女生理因素影响的不同
在初中阶段,由于男女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特点,学生正处于性成熟和身体急剧变化成长的青春期,他们在智力能力、语言天赋、认知风格、学习能力、学习动机、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力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正常和普通的生活成长环境下,女生的学习态度一般比较好,学习动机比较明确,对于教师的教育和教导比较可以接受而且可以持之以恒下去。而男生多半由于好动、好玩等心理,对于老师的交代和教育不重视,不能耐心听下去或是看下去。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本博(Benbow)和斯坦利(Stanley)发表了题为《数学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事实还是假象》的文章,解释男生为什么取得高分时,认为这是内在原因而不是社会原因。我国许多研究学者也认为,学科成绩和性别有关,男生在数学上优于女生,女生在语文、英语上优于男生。在初中各个科目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初一、初二年级中男生的理科成绩好于文科成绩,女生的文科成绩好于理科成绩。同时在性别上反映出的成绩差异是男生总是在理科方面(如数学、物理)优于女生,而女生的文科成绩(如语文、英语)也总是优于男生。
研究还发现,初中生在性别角色认同的程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普遍认同自己的社会文化规定的男性标准,表现出很强的男性气质;而女生则对社会文化规定的男性与女性标准认同很低。随着年龄的成长,女生更迎合了传统的情感取向,男生更迎合了成就感取向。这样的差异反映在英语上,女生多会表现出细腻、认真、耐心的特点,男生多会表现出粗枝大叶的特点,因此,在英语阅读上女生就存在明显的优势。
2.男女生对英语阅读题材兴趣的不同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它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学习成绩。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一门科目感兴趣,那么他就可以愉快、主动、积极、有效地学习。在初中这个特殊的阶段,在学生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时,男女在不同科目上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这门科目上,特别是占重要部分的英语阅读上,男生和女生也表现出不同。体现在英语阅读理解的题材上,因为学生的角色认同会受到社会、传统文化、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男生多半更倾向于明显的、快速的、直截了当的、理论型的文章,而女生由于情感比较细腻、性格内向沉稳等因素,更喜欢叙事型和故事型文章。因此,在初中英语考试中的英语阅读理解部分,为了考查一个学生阅读的全面性,在五篇或者四篇的英语阅读理解中一定会涉及叙述文、议论文、科普文、说明文等。但由于男女生对英语阅读题材的兴趣不同,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在这个环节的得分。
研究还表明,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短的只有8—10分钟。如果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一个学生的注意力就更没有办法控制和提醒。因此,能否将全部注意力投入到阅读理解中,也与男女生对阅读题材兴趣的不同有很大关系。由于男女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兴趣不同,就很容易出现喜欢阅读的题材就认真做题,不喜欢阅读的题材就放弃的现象。
(二)性格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环境,即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在先天素质及儿童不成熟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和儿童主动社会实践活动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基本有出生次序的影响、早期经验的影响、父母的影响、经历和生活转折的影响、文化沉淀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的影响。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时,性格不同的学生也就会出现不同的教学困难和不同层次的学习成绩。
在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力时,学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教师的精心教学,同时也会受到他自己的接受能力、吸收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影响。例如,认真、自信、坚持等性格就有利于英语阅读理解的学习,具有这样性格的学生会表现出自信心较强、责任感较强,往往会坚持进行英语阅读;而胆怯、懒惰、腼腆的性格会表现出思维过于缓慢、遇见问题优柔寡断,从而影响英语阅读理解。性格虽然无好坏之分,但在英语学习、英语阅读理解上会有不同的表现。
1.毅力因素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心理这样的先天因素方面存在着不同,因此,表现出的外在性格也有很大的差异。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之间的词汇知识、理解能力、阅读速度、阅读兴趣和习惯都不同。在相同条件下,学生之间也存在相对的差异。男女生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受到后天影响而形成个人心理特点的不同,表现在身体、智力、动机、兴趣、情感、毅力等各方面,所以对待英语阅读的心态也不一样。
其中,个人的毅力发挥了关键和不可忽视的作用。毅力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常表现出和学习中的困难相连。在一个人的性格因素中,毅力或意志力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形成有先天和后天因素,但是后天的影响更大一些。在英语阅读理解学习中,毅力这个因素可以说发挥了关键作用,因为它可以使学生在遇见任何学习困难时不退缩和不放弃。如果一个学生具备了这种品格,那就可以使他坚持到最后。毅力差的学生,一遇到英语阅读的困难不是知难而进,而是知难而退。有些学生只是奋力学习英语一刹那的功夫,而没有做好持之以恒的准备。多半没有耐心、缺乏毅力的男生就会选择放弃,而性格沉稳的女生大部分都会坚持到最后。例如,在初中考试的阅读理解中,每篇文章大概有300—400个单词,随后有五个选择,分值占到一题两分,阅读时间非常有限,大致须在4—5分钟内阅读完一篇。因此,在篇幅长、时间有限、分值又大的阅读环境下,难免很多学生坚持不到最后。总之,在男女生性格差异中,毅力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仅影响英语学习,就连其他文科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2.信心因素
在性格因素中,除了意志力外,发挥很大作用的还有自信心。自信心的形成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先天和后天的因素都会对形成良好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更多的影响是来自所成长的家庭环境,从孩子牙牙学语到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这种对自我的认同是受到父母、成长环境的不断的鼓励和肯定而形成的。信心的维持不能总是靠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肯定和认同,它还要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中获得,因此,学生要学会从学习、生活中获得自信心。
在信心方面,男女生的差异多数表现出女生不自信的更多些,而男生由于受到社会角色模式影响,因此在做任何事情时会表现出比女生更多的自信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发现,女生很胆怯和害怕接触英语阅读理解,特别是面对篇幅很长、生词量比较大的文章时。一般讲,男生在自信心上表现较好,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认为自己完全可以有效地完成英语阅读。如果没有信心阅读完一篇文章,学生往往会说看了也看不懂或是根本就看不懂,这样首先就在心理上自己打败了自己,连看都不敢看,又怎么会有毅力来阅读完文章,因而就没有信心来阅读,逐渐就形成了一种恐惧英语阅读理解的心理,从而影响到整个的英语学习,甚至会完全放弃英语这门科目。
3.情绪因素
在情绪因素上,女生的焦虑情绪重于男生,这与她们的性格、社会角色、朋友圈等因素有关。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和成绩的最大因素之一是接受学习的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它是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克拉申(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提出的“情绪过滤假释”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者并不吸收他们所接触的全部语言材料,他们的动机、需要、态度、情感状态把外界语言环境所输入的某些部分筛选出去,这样就会影响到语言学习的速度和效果。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同样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英语阅读理解,而消极焦虑的情绪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厌烦感甚至使其放弃英语阅读理解。
当前,英语是我国各级各类学生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分值比例很高。与此同时,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和晋升中,英语也是必须考虑的条件,因此,学生对英语这门科目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科目,而要学好英语特别是学好英语阅读理解的迫切心情也胜过其他科目。这无疑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使得他们在做英语阅读理解题时焦虑感和压力感倍增,因而严重阻碍了英语阅读的效果。尤其在考试这个特定环境下,做英语阅读理解题时,学生所承受的压力有可能是平时练习时的几倍。学生表现出消极、焦虑情绪甚至是反感、颓废的心理,在这一点上女生的反应要大于男生。这主要是女生天生性情大多比较温顺、内敛、不轻易释放情绪,一旦在学习上碰到了困难又没有适当的方法解决,其内心就会变得急躁,但又不知所措而压抑着;而男生恰恰相反,他们活泼、冲动、情绪外露,有了焦虑情绪后多半都会通过外部活动释放减压,甚至一部分男生不认为那是焦虑情绪,而只是学习上碰到困难不开心。
三、基于心理分析的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高低凸显英语学习水平和教学成果的好坏。英语阅读是帮助学生扩大视野、获取知识、接触世界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在每年的中考和高考中,阅读理解的分值和阅读理解的篇幅都在逐渐加大和难度加深。实际上,英语阅读理解成了中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基于前面所述的心理分析,可以提出几个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
(一)坚持正面引导,提高英语阅读的动力
要使学生英语学习有好的效果,必须要有学习的动力,而学习的动力必须从正面引导入手,使学生认识到英语是国际交流的手段,在将来的工作中可以与国际接轨,所以,充分掌握英语这门交流工具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指出,在广州这样经济开放比较早的一线城市,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否则必将被广州这样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所淘汰。因此,在学生进入英语课堂的第一天,教师就开始灌输和强调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就对英语的学习加倍重视。作为教师,不但要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有效的教学,而且要结合当前世界上发生的要闻趣事,如国际消息、时事热点、科技创新等,结合英文单词,使学生在学习枯燥的英语语法时,可以跟得上世界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觉得自己所学习的英语是有用处的,是可以帮助自己了解和学习世界的一种有效工具,从而加强对英语的重视和兴趣。
(二)挖掘语言天赋,坚定英语阅读的信心
从人们学习语言的途径来看,每个人都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和能力。无论哪个国家的人,学习自己母语时都是从牙牙学语开始,从听开始,再到模仿,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这些,这也说明语言的学习和数理化学习不同,没有能力的高低,只有学习程度的快慢。因此,在学生接触英语时,教师就要告诉每个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人人都可以掌握好英语。每个学生都应该挖掘语言天赋,使他们在学习英语上树立充分的信心,摒除畏惧感,并掌握正确的方法。
(三)培养对英语的耐心,积累英语阅读的能力
英语的学习犹如爬泰山一样,而英语阅读的学习也是爬泰山的最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在爬到一半的路程时,没有看到泰山的顶峰就开始放弃。因此,学生必须具有持之以恒的耐心。这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英语阅读也一样,在坚持了很长时间后可能仍然没有明显的效果,但不能因为没有很快看到效果就选择了放弃,其实之前的长期努力就如登泰山一样打下了基础,如果再坚持的话,那就可以度过学习的瓶颈期,英语阅读理解的效果就会大幅度提高。
(四)运用正确方法,提高英语阅读的速度
在英语中,单词和词汇是表达阅读理解中最小的单位,读懂句子首先就要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就要先理解句义。研究表明,当一篇英语文章的生词量超过5%时,学生就会对英语阅读产生排斥,因此,记住英语单词和词汇很重要。其实,记忆英语单词的最大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心理问题。许多学生经常说的怕忘记英语单词和词汇,总是记不住,其实在学任何语言时忘记新的词语和单词是一件非常正常的现象。英语单词和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忘记的时候就要拿起字典查阅。据统计,一个生词如果因忘记词义而返回去查阅字典三次,就不再容易被忘记了。所以,首要应该消除记忆英语单词和词汇单词的最大心理障碍,用字典反复查阅,并反复记忆。学生只要消除忘词的恐惧心理,遇到生词就耐心地查字典,搞清楚词的意思,那么提高英语阅读的速度就没有问题。
(五)扩大阅读范围,在英语阅读中广种薄收
英语是国际上一种通用的语言,应用于各种方面,学习英语最后就是要落实到阅读上,因此,英语阅读的内容绝对不能只限于课本上的文章或考试规定的题材,而应该是涉及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学生所学习的英语阅读才是鲜活的,是与时代同步的,也将对他们今后工作中的英语应用有好处,可以将英语作为一门有效的交流工具。因此,在给予学生学习用的英语阅读文章时,应该扩大英语阅读的范围和领域。应该说,这样做也可以满足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求。
(六)循序渐进阅读,运用英语阅读三步法
1.快速扫描文章,抓住文章主题
在面对一篇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时,首先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英语单词量和语法基础,快速地阅读和扫描全文。特别是在考试时压力大、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先快速阅读,马上抓住文章的主题。因为考试时间有限,阅读文章篇幅、题材多样,学生思考的时间也非常有限,看到一篇文章时就应该快速阅读,跳过生词抓大意,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在头脑里形成对文章内容和题材的第一印象,为后面的细读开好了头,避免没有时间看内容,而随意地乱选择。
2.正常速度的阅读,注意五个“W”的问题
第二遍阅读时,就要有重点地去细读,在阅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五个“W”,即一篇文章所写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找到了这几个点并把关键的内容记下来,那么就基本接近问题的答案了。
3.结合文章,巧妙答题
在这之后,就是要看英语阅读理解后面的问题。对于初中英语阅读特别是大型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来说,在五个选项中,其中大多数都是有三个选项可以在文章中一目了然地找到答案的,只要你看清楚问的是什么。同时,初中英语阅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让学生选择细节问题时,最后一个选项总是概括和总结性的,需要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含义,而且细节问题的题干也和文章中答案所处的位置非常接近,也就是说把问题的题干搞清楚了,到文章中找出一样的话语,那么这个选项的答案在前后便可以找到。除外,有些选项也是可以根据英语和生活常识排除选择的。
四、基于心理分析的英语阅读方法的实效
通过对初中生进行正面心理的引导和实施积极的策略,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宽初中生英语阅读的领域
在分析心理因素对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和阅读策略的影响之后,很多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初中英语考试要求的书本或试卷,首先,有部分学生开始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把英语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学好英语特别是阅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更多最新、最前沿的国外信息等。由这部分学生带动英语阅读能力中等甚至比较薄弱的学生,激发团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英语学习中,分成学习组、文艺组、生活组、体育组等,学生可以按照兴趣加入,分工搜集各个组的专题,比如学习组搜索国外最新的科学研究文章,文艺组搜集一周外国大片的票房排行榜,体育组负责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报道和评论,生活组负责世界上一周的轶闻趣事。任何专题都以原版英文的形式呈现在班会课上,有些是简单的英文标题,有些是短小的新闻报道,有些是影评笑话,大家一起分享英文乐趣,就这样逐渐培养一种英语广泛阅读的意识。
(二)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的速度
学生对英语阅读有了一定的动力和兴趣,通过英语阅读有了了解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对自己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知道得更多。当学生在原有的英语基础上遇到了阅读的难题时,比如单词的遗忘或新词的陌生、对句式的迷惑、对整片文章的内涵把握不准等,就会想各种途径和办法解决,利用英文字典、互联网等,甚至是请身边的老师、父母帮助自己。这样,学生逐步形成了英语阅读的习惯,提高了英语阅读的速度。还有,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知识外,英语阅读程度不同的学生平时可以在课后随意地交流讨论,这也使一些英语阅读程度较差的学生受益。
(三)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的正确率
在拓宽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范围和逐渐增加英语词汇量的基础上,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阅读也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初中生最后还是要面对英语考试,还是要以成绩和分数说话。因此,学生仍然要面对英语考试中的四篇英语阅读理解,不仅仅要读懂,还要根据问题来选择正确的答案,而且更难的是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主题的理解和把握,要选择出最佳答案。由于学生通过英语阅读扩大了英语阅读范围和增加了英语词汇量,学会了把握文章的结构、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找到文章的关键词、处理细节问题或概括问题等,并在心理上和做题能力上有了准备,从而使得英语阅读正确率有所提高。
总之,在初中英语阅读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因素对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影响,其中包括男女生的性别因素、性格因素等。针对不同性别、性格的学生,坚持对学生正面教育,提高英语学习动力,坚定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英语阅读耐心,激发英语阅读兴趣,扩大英语阅读范围,培养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只有这样,初中生在英语阅读的广度和速度上才能有所进步,英语阅读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M].Prentice Hall,1988.
[2]CARRELL P L.Can Reading Strategies Be Successfully Taught[J].TESO Quarterly,1998.
[3]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何满红.影响英语阅读理解的读者因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2).
[5]张美燕.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J].百家杂谈,2013(9).
[6]李双妮.影响中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8).
[7]王庆玲.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培养探索[J].现代阅读,201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