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课外活动

学校课外活动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由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实施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校内活动是由学校领导,教师组织指导的活动;校外活动则是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活动。学校课外活动应反映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知识水平,反映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关键。

第二节 学校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由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实施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组织指导者的不同。校内活动是由学校领导,教师组织指导的活动;校外活动则是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活动。也就是说,课外活动并不仅仅限于学校范围之内。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都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但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方面又不同于课堂教学。其特点有:

第一,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教育者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随时随地经常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受教育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实际的需要,自愿地组织、选择和参加活动。

第二,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课外活动规模的大小、活动时间的长短、活动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灵活掌握,没有固定模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

第三,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课外活动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或受教育者不同愿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不像课堂教学那样要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要求去进行。课外活动内容可自行决定,可深可浅,可多可少,还可以不断变动,具有很强的伸缩性。

第四,过程上的实践性。在课外活动中,受教育者有直接动手的机会,可以在其亲自参与、组织、设计的各项实践中获得实际知识,提高能力。

课外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和扩大课堂上所学到的间接知识,而且能不断获得新的知识;(2)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3)课外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体力、审美和劳动能力;(4)课外活动有利于及早发现人才,促进人才的早期培养;(5)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培养,并防止受教育者走上盲目或极端;(6)课外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7)课外活动是训练学生善于利用闲暇时间的一种有效方式;(8)课外活动是培养良好公民的一种手段。

二、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学校现行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思想政治活动。这主要是结合国内外大事、节日、纪念日或其他重大政治活动,以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提高思想觉悟为目的的活动。

2.科学技术活动。这是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发展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课堂上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相比,在学校课外活动中,科学技术活动更强调动手过程,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全面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

3.文学艺术活动。这类活动包括课外文学、艺术活动和娱乐活动,学校借助多种文艺形式,把学校课外活动开展得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气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4.体育活动。这是学校课外活动中最普遍、最广泛的活动,也是青少年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5.社会公益活动。这是指集体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的活动。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这类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它是由教师、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针对学生需要组织的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其特点为规模大、时间短、人数多,多为一次性活动,具有一定的普及性。其最大优点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同时对活跃学校生活、创造某种气氛和形成一定的声势有很大作用。这类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集会活动,展览、表演和竞赛活动,学科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问、游览活动,文体活动,出墙报、黑板报、办校(班)报等。

(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在教师或辅导员指导下,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以某一课题为内容自愿组成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经常性的活动。这类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学科小组,劳动技术小组,文艺小组,体育小组等。

(三)个人活动

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余的独立作业的活动,如阅读各种书籍,独立观察实验,制作教具模型,进行艺术创作,收集标本,饲养动物等。这些活动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四、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

实施学校课外活动的要求主要是: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学校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它的整个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它应当在国家教育方针、具体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开展,并且要始终坚持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有的放矢。

第二,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课外活动由学生自愿参加,不是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因此课外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和要求,内容应丰富多彩,形式应灵活多样,做到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寓教于乐。

第三,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学校课外活动应反映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知识水平,反映学生的实际需求。

第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全部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精心组织的。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关键。但教师并不是放手不管、任其自然,而是要积极引导、指导,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第五,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这是搞好学校课外活动的根本保证。学校领导要端正办学思想,充分认识到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把开展课外活动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做好宣传组织工作,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管理,为活动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购置必要的物质设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