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一、内部条件
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心理动因。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是客观学习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内部条件在学习动机形成中是需要被首先注意到的。
(一)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在社会实践中,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需要和认知事物的方式,从而反映在学习动机上的认知和求知需要也多种多样。由于每个人在需要的强度和水平上不尽相同,反映在学习上动机的强度和水平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课堂上,学生常常有两类主要目标:一类是以掌握所学内容为定向的掌握目标,有这类目标的学生不管犯多少错误或遇到多大的困难,仍能坚持学习、钻研,能主动地寻求挑战并不断提高,具有较强的坚持性。在归因方面具有外归因的倾向,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学习方法。另一类是以成绩为定向的成绩目标,有这类目标学生则将注意力集中于他们的行为表现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不是在意自己学到了什么或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是关注他人怎样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分数在班上的位置。他们往往尽量避免出错,避免挑战,知难而退,坚持性较差。在归因方面具有内归因的倾向,倾向于将成功归于运气、能力和课题,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和运气。
(二)成熟与年龄特点
从各种动机表现中会发现,幼年期孩子对于社会影响和家长的过高要求常常不予理睬。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幼年期的孩子对于生理安全过分关注,而随着年龄的增大,渐渐会对社会影响(如教师、家长的期望)给予更多的注意,并且社会性的动机作用也有所增强(如注意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学会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等)。
(三)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
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受到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意志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比如有些学生以竞争中得首位及得到别人尊重的威信性动机为第一位的动机,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交往性动机可能是最主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年龄特征,也反映了个体差异。此外,成功与失败对不同学生的作用不同也反映了个别差异,有人趋于进取而有人则避免失败。
(四)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学习动机与学生的理想、志向紧密相联。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直接反映的理想情况或志向水平,都影响着学习动机和目标结构的形成。理想水平高,则学习的动机就越强。
(五)学生的焦虑程度
学生的焦虑通常是指担心不能成功地完成任务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担忧的感觉。焦虑水平高低不仅会影响学习的动机,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任务完成有不良影响,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由于动机与学习相互影响,焦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焦虑对动机的影响也是值得探究。
二、外部条件
(一)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
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情感环境和精神环境,不同的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动机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国外有许多心理学家研究“家长的态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凯尔和赫尔赛(潘菽,1980)对两组打算上大学的男孩进行了调查研究和互相比较,目的在于找出两组学生学习动机上的差异及父母态度的相关,结果发现父母的期望与管教对孩子的学习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二)教师的榜样作用
大量研究证明,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教师本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期望也会对学生的动机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期望行为和期望结果,进而产生不同的对待方式,这些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水平和报负水平。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工作,要善于把各种外部因素和学生的内部因素结合起来,配合各方面力量去完成的。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设置具体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到达目标的方法,以确保他们能够知道他们将学到什么。教师还应教学生学会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比如,在学生做作文时,教师可教给他们一些景物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以及写作顺序等方法。
2.设置榜样
教师可以社会上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为榜样,使普通学生了解成就动机高的学生的想法、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但榜样的设置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即榜样学习应该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否则起不到榜样的作用。
3.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某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
第二,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若在过程中,学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将体会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满足感;角色的要求又促进了他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第三,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在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上常常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教师可将该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是培养后进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经验。要求教师要用极大的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利用对该点的发扬光大,迁移到学习上,使其产生学习的需要。
5.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不同的学生归因方式存在着差异,但归因倾向是后天形成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培养,尽量避免不良的归因方式。可以采取如下的帮助措施:
第一,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第二,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以帮助他们达到目标,让他们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不是能力,使他们明白,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的道理。
第三,教学生学会按时完成他们的计划,并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反馈。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还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且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前面谈到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同时,对于那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个体而言,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设置情境使其有成功的体验,以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