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知识建构到课堂建构

从知识建构到课堂建构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效教学理念的产生,基于对知识形成的深入分析,以课堂实施行为的解剖为基础,从建构课堂环境出发,提出了使课堂高效的认知规律和建构原则。掌握知识,应该成为教学在智育方面的主要目标。依据对知识和能力的认识,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教学的有效性,关注的是教学的所有细节,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才构成总体的有效性,这也就是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从知识建构到课堂建构

一、知识和能力的三个构建层次

有效教学理念的产生,基于对知识形成的深入分析,以课堂实施行为的解剖为基础,从建构课堂环境出发,提出了使课堂高效的认知规律和建构原则。在进入高效课堂的认识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高效课堂认知规律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关注有效性,从理解构建知识的基础开始。

当代心理学家安德森主张把知识分为两类:

一是陈述性知识,是“知什么”的知识。这种知识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事实,它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和传递。

二是程序性知识,是“知如何”的知识。它通常指的是智慧技能、认识策略和动作技能。

心理学家梅耶则认为,其实还有一种策略性知识:即如何进行学习的知识,它是一种包括记忆,解决问题和自我控制在内的一般性方法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生用来调节对自己内部认知活动的控制力度,学习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我们所说的学习方法,实质上指的是认知策略,学习的本质是使学生掌握这些认知策略。

对于学习能力的认识,人们通常认为:

第一,严格地说,能力无所谓潜能力与现实能力之分,被称为能力的就其本身来说都是现实的。我们说一个人有能力一般是指这个人已经能够顺利地完成该项活动。

第二,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人的能力强弱因具体活动领域而异。

第三,能力是不断发展的。

概括起来,能力是保证个体能顺利完成一定活动并直接影响活动的主观条件,是由智力和知识构成的有机整体。掌握知识,应该成为教学在智育方面的主要目标。

二、关注教学逻辑的必要元素

任何教学都是以有效性为目的的,“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这是将课堂行为引向有效性的最关键途径,而其中四个元素缺一不可。因为所有的教学活动背后必然有教学意向,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这意味着要把学生引向教学活动中心,要将立场拉回到作为教学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学生身上。而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意向向实现教学目的进行转变,教师必须以某种形式向学生描述知识情景,阐述知识背景,演示学习内容,这就是明释内容。恰当的形式,才能达到引起意向,明释内容的作用。但所有的教学行为显然都是指向结果的,所以说,这四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

三、课堂的实施是三种行为的并行

教学的实施主要分为教学行为、辅助教学与课堂管理行为三种形式,按照其功能,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为下表:

img1

主要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辅助教学行为主要帮助教学行为来实现教学的目标,但课堂的管理行为则是课堂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上,三者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

四、教学的基本形式

依据对知识和能力的认识,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教学的有效性,关注的是教学的所有细节,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才构成总体的有效性,这也就是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

课堂教学的实现,其实质就是教学的四个逻辑元素在教学行为中得以实现的过程,把教师行为作为参照系,可以归类为三种形式。(T:教师, S:学生)

①T告诉S(T为主要行为主体)

②T与S对话(共为行为主体)

③T指导S学习(S为主要行为主体)

在T告诉S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自身在知识、经验上的丰富性,在预设和生成中,主要通过呈现、示范的方式,将特定的知识或技能传递给学生,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或技能,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从而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T与S的对话中,教师引入富有价值的话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交流、讨论等教学形式的灵活运用,富有技巧地展开特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情境中加强对意义的理解。

在T指导S学习的过程中,则是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针对学习内容,适时地加以组织点拨,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学会自己处理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的能力。用表格的形式可以列为下表:

img2

显然,在三种教学行为当中,“ T指导S学习”的行为是最直接有效的。由此,建构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认为,建构主义的主要观念是:

1.知识的基础是语言、约定和规则,而语言则是一种社会的建构。

2.人类知识、约定和规则对某一领域知识真理的确定和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个人的主观知识经发表而转化为他人有可能接受的客观知识,这一转化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过程,因此,客观性本身应被理解为社会性。

4.发表的知识须经他人的审视和评判,才有可能重新形成并成为人们接受的客观知识,即主观知识只有经过社会性接受方式方能成为客观知识。

5.个人所具有的主观知识就其本质而言是内化了的、再建构的客观知识,即客观知识获得了主观的内在表现。

6.无论是在主观知识的建构和创造过程中,还是参与对他人发表的知识进行评判并使之再形成的过程中,个人均能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基于此,教育学、心理学家乔纳森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要构建以下教学环境,以使有效性得到实现的可能:

1.问题/项目:强调问题驱动学习,不是先从理论或原则出发,而是运用有趣的、具有投入性的真实的问题,帮助学习者形成问题意识或主人翁意识。为此,问题的建构应该是不良好的,有一些引起方面或部分必须由学习者去定义或建构。

2.相关案例:运用相关的案例来支持学习者的相关经验。新手在解决某种特定问题的时候,往往缺乏的是相关的经验,而相关的案例能帮助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进行多元表征,因此,给学习者提供相关的案例作为“支架”是非常重要的。

3.信息资源:给学习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解决问题。强调选择相关的、适当的材料的重要性,及时向学习者提供信息库和知识库,并能让学习者自行选择。

4.认知工具:指能承担和促进特定认知过程的工具,包括视觉工具、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他们能帮助学习者完成问题,解决任务。

5.交流与协作工具:指能培养协作的学习环境,并以社会性的方式实现知识的社会建构的工具。

6.社会/情境支持:包括物质基础设施,教师和学习者的训练准备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