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讨论教学法教学设计·语文选修

讨论教学法教学设计·语文选修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而十二生肖中的成语,更是构成了中华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对成语的学习和运用切勿各自为政,要融会贯通,探明成语的来源,把成语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联系起来,更应把成语和生活联系起来。语文,不仅在教室的课堂上,更在广阔的社会中。

案例五 讨论教学法教学设计·语文选修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学设计

宁都中学 陈庆文

一、教学目标

1.明确成语的来源。

2.了解成语承载的文化信息,探究成语与文化的关系。

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悟成语中浓缩的中华文化。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成语探究中华文化。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设备: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大家兴致勃勃地来到教室,看上去个个精神抖擞,要上课了,老师想对大家提点小小意见:希望同学们听课时聚精会神,讨论时各抒己见,回答问题时力争对答如流;当然,如果你吞吞吐吐或者词不达意时也不要有后顾之忧,因为我不会对大家求全责备;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跟老师群策群力把这节课上好?请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我。

请问刚才老师的这一段话在用词方面有什么特点?

明确成语的概念和学习成语的意义:

成语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它是我们阅读、表达和写作中密不可分的朋友。学习和运用成语,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而且可以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精炼、更深刻。因此不断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学生活动

成语积累知识竞赛

第一关:先声夺人(准确读出成语)

A组:不容置喙 稗官野史 呱呱坠地 喟然长叹

B组:徇私舞弊 浑水摸鱼 自怨自艾 揠苗助长

C组:请君入瓮 心宽体胖 空穴来风 暴虎冯河

D组:风姿绰约 咄咄逼人 毁家纾难 间不容发

总结: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加强积累,收集并整理容易读错的成语。

第二关:正本清源(看图说成语)

A.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夫妻久别后团聚。)

B.刻舟求剑:形容一个人不懂事物的发展变化,静止地看问题。

C.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D.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有才能的人。

明确成语的来源:

1.寓言故事;2.历史故事;3.文人作品;4.外来文化。

总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成语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一块绚丽多彩的瑰宝。其中的资源犹如一片广袤无边的森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积累成语时,要学会梳理,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已学过的成语。

第三关:博古通今(根据提示,快速说出成语的意思)

1: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泛指高雅艺术。(成语与音乐)

2:八拜之交:指结拜的兄弟关系。(成语与礼俗)

3: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建筑的高大、众多与华丽。(成语与建筑)

探讨成语承载的文化信息:

文学艺术,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礼仪习俗,衣食住行,植物动物等。

总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更是文化的积淀。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成语,不但可以印证并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说到文化,我们不能不提十二生肖,它是中华民族永远剪不断的文化情结:子鼠值岁,丑牛接班,寅虎继任,卯兔候补,十二生肖依次出场,它们不仅仅将每一年的地支化为灵气飞动的属相,更是蕴含着博大的中华文化。而十二生肖中的成语,更是构成了中华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

用十二属相填成语。(幻灯片)

第四关:畅所欲言(说说有关狗的成语)

狗急跳墙 狗胆包天 狗头军师 狗尾续貂 狗仗人势 狗血淋头 狗苟蝇营 狗眼看人 狗屁不通 鸡飞狗跳 鸡零狗碎 鸡鸣狗盗 狐朋狗友 狼心狗肺 兔死狗烹 偷鸡摸狗 猪狗不如 丧家之犬 声色犬马 鸡犬不宁 狗嘴吐不出象牙 挂羊头,卖狗肉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探究:为什么汉语中带有“狗”字的成语大多都含有贬义?

1.在古代,从大约5000年前开始,人类进入了古文明的时代,由于食物的匮乏,穷人一般养不起狗,只有富人才养得起狗。凭狗的智力,其判断人的标准就是服装,对衣着华丽者便会和主人一样“仁慈”,而对衣冠褴褛者,狗成了富人的帮凶。因此,人们得出“狗眼看人低”的结论。除了“狗眼看人低”外,“狗仗人势”也是最使人讨厌的,而狗的主人往往是强势群体,狗便有恃无恐地狂吠。由于封建社会的等级存在,人不如狗的现象比比皆是,打狗还要看主人。因此,百姓们就把对富人的仇恨转移到狗,狗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2.中国人自古崇尚君子文化,君子不为斗米折腰,做人要有骨气,中国人历来看不起有奴性和阿谀奉承的人。而狗依附于人来生存,狗在中国人眼里是丧失独立意志的奴隶,在弱势的时候便夹起尾巴以获同情,没有骨气,国人鄙之。而最主要的,在古代,往往有些人寄食于权贵阶层,为其做尽坏事,于是人们很容易地把这种人和狗联系到一起,便有了“狗腿子”“狗苟蝇营”“鸡鸣狗盗”“狐朋狗友”“狼心狗肺”“兔死狗烹”“偷鸡摸狗”“猪狗不如”等词。

(三)方法引导:采用比较的方法探究成语和文化的关系

1.与“马”作比较:古时候,行军打仗离不开马,交通运输更离不开马。

名垂青史的马:项羽的乌骓马,关羽的赤兔马,秦琼的黄骠马。

马的成语:马到成功 汗马功劳 金戈铁马 快马加鞭 走马上任 青梅竹马 马革裹尸 天马行空 一马平川 千军万马

车水马龙 兵荒马乱

2.与西方人对狗的态度作比较:

在西方,人们挖掘更多的是狗的忠诚的特性。说一个人好,甚至会用狗来形容,比如说一个人诚恳,憨厚,就会用上good dog. He is a good dog, he deserves a good bone.这不是骂人,而是好人有好报的意思。他们不会把狗看做是下贱的生命,而是看做朋友、家人。而在现代,更多中国人开始受西方文化影响,开始接受狗,喜欢狗,狗的地位大大的提高了。中文的“幸运儿”译成英语就是“ alucky dog”。

(四)课堂总结

我们把成语誉为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因为它简洁精辟,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信息。对成语的学习和运用切勿各自为政,要融会贯通,探明成语的来源,把成语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联系起来,更应把成语和生活联系起来。总之,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不仅在教室的课堂上,更在广阔的社会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