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
在西部某个偏远的小山村,有个14岁的男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外出打工,不幸的是,在一次意外中父母双双去世,于是4岁的他就成了没有父母的孩子,最后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爷爷奶奶因为要挣钱养家,每天都很忙碌,除了管住他的温饱,很少有时间与他交流。随着他慢慢地长大,知道自己与别的小孩不一样,脾气变得非常古怪,不爱跟人讲话,而且在学校动不动就打别人,一开始大家还都念在他没有父母,没跟他计较,但这似乎让他变本加厉,每天都在学校打人,老师怎么教育都不管用,爷爷奶奶也束手无策,只能每天把他关在家里,学校老师也觉得这样不太好,但是又没有别的办法阻止他的打人行为,也就不管了。后来来了一位支教的年轻大学生,当她听说了这个男孩的事情后,就找到他家里,告诉他的爷爷奶奶,男孩子可能因为父母的早逝,从而导致心理出了问题,这是健康问题,应该带她到医院去看医生。大家很惊讶,他每天都能吃能睡,身体好好的,打架力气都很大,怎么会有健康问题呢?
什么是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如何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一、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它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异。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人们要与大自然搏斗,依靠打猎来维持生存,如果一个人身体状态很差,甚至生病,那么将无法参与打猎,因而也就不能获得食物,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在那时候,健康对人们来说就意味着生命,没有了健康,很有可能就会没有生命,这可以称为健康的生命观。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种植和养殖,物质日益丰富,人类开始考虑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以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有些人开始寻求长生不老药,人们会在生病时求医问药。在此后的很长的一段时期,人们将自己的健康看成是医生的责任,但由于医疗技术的限制,很多疾病无法治愈,甚至有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在那时,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是以其是否患病及患病的严重程度为尺度的。换句话说,健康意味着没有疾病,因此可将这一时期的健康观称为疾病观。到了20世纪中叶,生产力水平又有了很大的提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因而对健康的认识也不断地更新变化,赋予了健康更多的内涵。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学专家鲍尔(W.W.Bauer)等就指出:“健康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自觉良好,活力充沛的状态。”(1)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宪章中指出:“健康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这一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以往健康意味着没有疾病的认识,同时将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全都纳入了健康的概念中。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健康的十个标志: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对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精神压力;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合适,身体匀称而挺拔;眼睛明亮,反应敏锐;头发具有光泽而少头屑;牙齿清洁无龃,牙龈无出血颜色正常;肌肤富有弹性(2)。
随着社会发展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各国政府与科学界越来越重视人类的心理健康,强调心理健康在维护与促进优化人口素质、提高人类健康方面的独特地位。世界卫生组织在其“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全球性目标中不仅重视防治身体疾病,而且特别强调要促进人类完善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身心健康。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下,有关健康的新概念在全球得到了传播并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保护和增进健康已超出了医学卫生所能胜任的范围,即不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也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个体不仅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和向社会求得医疗服务,而且要在促进他人和全社会健康方面承担义务,这就是所谓的“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因此,在现代人眼中,一个人的健康既是指身体的健康,更是指心理的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勇于面对生活中的任何挫折,能较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与人和谐相处,保持心情愉快,积极乐观,从而能有效的降低身体疾病的发生率。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的发生。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它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健康地生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很显然,我们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心理健康应该是广义的概念。
人的心理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非常复杂,因此没有像身体健康那样有非常具体、客观、可见的指标,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也相对比较笼统,不会非常客观,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都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1)1929年,美国举行第三次儿童健康及保护会议,与会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人在其适应过程中,能发挥其最高的智能而获得满足、感觉愉快的心理状态,同时在其社会中,能谨慎其行为,并有敢于面对现实生活的能力。
(2)1946年,第二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具体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第一,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第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第三,有幸福感;
第四,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 llport)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第一,力争自我的成长;
第二,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第三,人生观的统一;
第四,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
第五,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第六,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人本主义的心理健康观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其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因此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第一,清晰、有效地感知现实;
第二,能较好地接受经验,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第三,能保持和增进人的整合、完整、统一;
第四,有良好的自发性、表现性,生气勃勃;
第五,拥有真正的自我,牢固的同一性,自主,独特的个性;
第六,增长了客观性,超越自我;
第七,创造性的重新获得;
第八,融合具体和抽象的能力;
第九,民主的性格结构;
第十,爱的能力。
台湾学者黄坚厚认为,健康并非指某一个固着的状态,而应将它看成是富有伸缩性的情况。因而他提出心理健康的4条标准:
第一,有工作和职业,而且他能把他本身的智慧和能力,从其工作中发挥出来并有成就感,能从其工作中获得满足感,通常他是乐于工作的。
第二,有朋友,乐于与他人交流,且常能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常多于反面的态度(如仇视、嫉妒、怀疑、畏惧、憎恶等)。
第三,对自己有适度的了解,并有悦纳自己的态度。愿意发挥自己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坦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怨尤。能容忍自己某些方面的短处和缺陷。
第四,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环境能作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作健全的、有效的适应而不企图逃避。
我国学者王极盛认为心理健康标准有6条:
第一,智力正常;
第二,情绪稳定而愉快;
第三,行为协调;
第四,反应适度;
第五,人际关系适度;
第六,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相符合。
在现阶段,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有很多学者各自提出自己的见解,且仍是众说纷纭,这可能是此前研究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方法论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学者江光荣(1999)认为,在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方法论层面,存在两大倾向:其一遵循“众数原则”,其二遵循“精英思路”。所谓“众数原则”是假定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人心理行为是正常的,偏离这一正常范围的心理行为可视为异常。对“众数原则”研究者历来存有争议,马斯洛是其中的反对该原则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生而就有天性,天性本善,至少是中性的。但人的天性需在环境条件(尤其是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发展成现实的人格或心理品质。如果环境适宜,人就能顺其天性发展出良好的人格或心理品质;反之,就可能压抑、扭曲人的天性,发展出不良的人格或心理品质。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条件本身就是异常的、压抑人性的,大多数人在此条件下都可能不能顺其本性发展,结果出现多数人心理不健全的情况,这样,“众数”所代表的人格就不是什么健全的人格。很显然,以“众数”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是非常荒谬的,在否定了“众数原则”之后,马斯洛提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研究心理健康标准的思路,即“精英思路”,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人,这样的人才代表着真正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根据心理健康者的心理品质来确定。即以自我实现者共同具有的那些心理特点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根据“众数原则”研究所得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称为适应标准或生存标准,根据“精英思路”研究所得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称为发展标准。生存标准立足于个人生命存在,目标是最有利于保存与延长生物寿命,故强调无条件适应环境,绝对顺从社会世态(主流文化)。发展标准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追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通过开掘个人最大身心潜力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崇高、尊严、自豪的人。(3)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较为偏好,但也有一些学者(周燕,1996;江光荣,1999;刘宣文,1999)提出应适度关注发展标准。
心理学家们都认同,生存(适应)和发展是人生的两大基本任务,而且适应与发展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在一定的适应水平上,由于个体生理的成熟或环境、教育条件发生了改变,原有的适应平衡便被打破,新的条件、新的要求需要高一级的心理机能和个性品质才能适应,个体内在的这种需要促使个体的心理机能和个性品质向更高一级水平推进,这一过程便是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关注生存标准的同时必须关注发展标准。
此外,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尽显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追溯分析儒家、道家等文化著作,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中,既关注了生存标准,也涉及发展标准。一些研究者(佐斌,1994;上官子木,1994)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专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在健康人格的设计中,对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及创造性有所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下的早期社会化训练的求同性、自抑性、依赖性、忍让性容易导致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与社交恐惧症等神经症倾向。可见,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在制定心理健康标准时,更不应只强调生存标准而忽视发展标准。
另外从世界各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来看,已开始从传统的治疗模式转向发展模式。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心理咨询更是将发展作为中心课题。1991年度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的主题口号是“健全:贯穿整个人生”,1992年该协会的主题口号是“多样化—发展—尊严”。因此,顺应当今世界科研的新趋势,关注心理健康的发展标准显得十分的必要。而且,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大多数只是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青少年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评价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时取的是一种比较模糊、宽泛的标准。而且要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判断一种行为是不是健康心理的表现,不能离开具体个人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以及年龄、情境等方面的因素。
比如: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正在玩扑克牌,有人在他玩得正开心时,突然将他手中的牌拿走了,他立刻大哭大闹。你会如何评价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这是一名大学生,你又会作何评价?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个连续体,心理健康者与心理障碍者分属这个连续体的两端,而且无论是从外在的行为表现,还是从内在的情感体验上讲,轻微的心理障碍患者与心理正常人之间并没有质的不同。
比如,强迫症患者大部分都会有一些强迫性的仪式性的行为,如患有洗澡强迫症的男生,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洗澡,而且一旦中间被打断的话,就要重新再洗。他自己也为这样的行为感到非常痛苦,但不这样做就更痛苦。回想我们自己,是否也有一些强迫的倾向,比如出门的时候明明知道已经带了钥匙,但还要找找包里,确定钥匙是否在那里,我们是不是强迫症呢?当然不是,但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些强迫的倾向,不过不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也不会为这样的倾向感到痛苦,因此我们还是正常人。所以说,心理健康者与心理障碍者之间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不是根本的质的不同。一个人没有心理疾病,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个完全的心理健康的人,同样的,如果一个人有了心理困惑,也不代表他就一定得了心理疾病。如果完全的心理健康是白色,严重的心理疾病是黑色,那么大部分人都处于灰色状态,大多数的正常人都处于靠近白色的灰色状态,而有心理问题的人可能所处的是更深一点的灰色状态。
一个病人痊愈了叫恢复健康,而没有病的人,若努力锻炼,可以更加健康(健康的人不是一点病都没有,有病的人也不是处处是病)。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样如此,如果我们能更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遭遇,那么我们的心理也会更健康。
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就好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一样,我们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感冒,而心理的问题就像是心理得了感冒。目前心理是健康的不代表一辈子都不会有心理困扰、心理问题或者是心理疾病,现在心理存在障碍的也不代表将来心理不健康。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会随着人的成长、周围环境的变化、人自身的适应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在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我们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