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简案
肖家芸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悟其理,得其巧,用其技,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观秋色
1.识“秋色”———芦花、柳影、夜月、碧空
蓝朵、槐蕊、青布、灰枣
2.辨“秋色”———融灰、白、蓝、暗多种冷色调于一体3.感“秋色”———冷清
二、闻秋声
1.识“秋声”———虫唱、钟声、鸽声、帚声
蝉声、风声、雨声、人声
2.辨“秋声”———寂静
点拨:这么多的声响交叠,看似热腾,实则相反。在那无际的秋空之下,连小虫、驯鸽、扫帚、秋蝉这些细微之声都能听见,足见故都之静。以动衬静静愈静,这是艺术的反衬法。又如雨后话秋的“唉,天可真凉了”,一声哀叹,一个拖腔,回荡在高阔寂寥的秋空,如同回荡在无边的大森林,回荡越久,空寂越深。
3.感“秋声”———孤独
点拨:一个独自飘零者,越静越感到孤独。
三、品秋味
沉浸在冷清的秋色之中,凉意顿生;置身于寂静的秋空之下,悲感填胸:这“悲凉”二字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
其实,这秋色的“清”,秋空的“静”与秋味的“悲凉”,相辅相成,如第四段(分析略)。
四、悟其理
郁达夫为何“悲秋”呢?看一看历代作家的咏秋之作就明白了。
请看投影(取宋玉《九辩》、欧阳修《秋声赋》、苏轼《前赤壁赋》、峻青《秋色赋》中的代表句,详情及分析略),无论是悲秋,还是乐秋,抑或颂秋,都是不同时代在人们思想心理上引起的不同反应。
郁达夫所处时代如何呢?请看自读提示第三段,明确:作为一个正直进步的文学家,是白色恐怖的威胁,导致郁达夫的忧虑孤独心境,这是因“时”生“心”;这种忧虑孤独的心境,常常激起作者悲凉的感情,这是感“时”生“情”;这种悲凉的感情支配着其视听感触总是喜好冷色调,总是寻求宁静处,这是以情驭景:于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的特色。
五、得其巧
把握了以情驭景的特点,便可领悟文章看似疏漏实为精巧。(转入讨论)
其一:作者为何不写“暖色”,不写繁盛?
明确:那样不符合作者孤独的心境,不适合作者悲凉的感情。由此可见,写景散文绝非有景必录,而是缘情择景。
其二:作者为何喜爱“北国之秋”而不欣赏“南国之秋”?
明确:“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比南国之秋更突出、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其三:第一、二自然段写了大段议论有无必要?
明确:插入议论,意在通过古今中外的延伸对比,表明感秋处处有,突出中国之秋味在北方,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以充实内容,深化主题,使景、情、理交融。这段议论有必要。
六、用其技
下面六言绝句表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判断空格处应填的一组词。(投影显示)
桃红复□夜雨,柳绿更□春烟。
花落家童□扫,莺啼山客□眠。
A.润、绕、忙、无 B.含、带、来、犹
C.遭、惹、懒、高 D.逢、喜、急、恼
明确:应填的是B组。(分析略)
《故都的秋》教学简评
蔡澄清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散文名篇,其写作的最大特点在于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中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显然在于分析和领悟作品中写了什么样的景,通过这些景抒了什么样的情,作家又是怎样做到情与景的交融和统一的;学习的难点则在于今天的中学生如何去领悟和理解作者当年写作时的心境与感情。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以为教学任务就基本完成了,教学也取得了成功。肖家芸老师的这篇教学实录,生动而简洁地反映了他执教这篇课文,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评价应当较高。
一次成功的教学,不仅应当看是否完成了应该完成的任务,还要看这任务是如何去完成的,即观察和评估执教者是怎样驾驭教材和驾驭课堂,怎样展示其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的。肖老师的这堂课我亲自听过,我认为体现了一定的点拨教学特色,是一堂很好的点拨课。肖老师参加点拨教学实验与研究已经有好几年了,他是该课题组的优秀成员,已成为安徽省的“教坛新星”。他业务功底很好,悟性较强,对点拨教学的领悟与理解较深,因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能把握要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展示自己的点拨艺术,这对青年教师运用点拨教学法是颇有启发的。中学语文点拨教学,在学生方面,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思、自述、自结、自用的自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方面,则强调教师要适应学生自学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的需要,实施不同的点拨,诸如导入性点拨、研究性点拨、鉴赏性点拨、反馈性点拨、迁移性点拨等等,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让师与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教师的点拨与引导下,经过学生的听、读、说、写、思的实践与训练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这样,点拨教学就进入了较高的境界,教学效果较好。肖教师教《故都的秋》,从文题点拨导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与结构;然后循循善诱,逐步点拨学生研究课文的重点与难点,紧紧抓住“清”、“静”、“悲凉”这几个关键,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重点句段,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点拨和引导学生领悟体会作者描绘语言中所隐含的思想感情,这就抓住了要领;在此基础上再点拨学生总结巩固,实现迁移,水到渠成地结束教学,这个教学过程发展自然、清晰、完整,点拨也很得体,教学基本上做到了教与学、实与活的和谐统一。在实施点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训练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彻底地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满堂灌”,也改变了传统的僵化八股模式,因而是符合点拨教学的要求的,体现了点拨教学的艺术特点的,我认为应当肯定。肖老师在施教过程中也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有感情的普通话朗读,工整而完美的教学板书,以及精于启发、善于应变、灵活机智的教学优势,展现出自己的教学艺术特色,这都给人印象较深,也证明肖老师有很好的教学发展潜力。
当然,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日臻完美和成熟,达到稳健而纯净的艺术境界,肖老师还应当戒骄戒躁,继续奋力开拓,努力上进;而作为一位点拨教学的探索者,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始终认为,点拨教学是有生命力的,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适应时代需要的现代化教法。但要使点拨教学法在21世纪焕发出更大的光彩,则有赖于我们青年教师继续进行探索、实验的研究,创造出更多的更好的经验,使点拨教学进一步发展、完善、提高,逐步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点拨教学理论体系。在这方面,我希望肖老师和其他有志有为的青年同志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1999年12月5日于芜湖一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