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化教法改革推进教育科研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道

强化教法改革推进教育科研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道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教育科研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道———芜湖市“语文点拨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组实验工作汇报为深入学习和研究“点拨教学法”的创导者蔡澄清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强化教法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探索大面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1996年6月,芜湖市成立了“语文点拨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组。语文点拨教学法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课堂教学实验始终是“点拨教学实验研究”的主旋律。

强化教法改革!推进教育科研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道———芜湖市“语文点拨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组实验工作汇报

薛政民

为深入学习和研究“点拨教学法”的创导者蔡澄清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强化教法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探索大面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1996年6月,芜湖市成立了“语文点拨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组。课题组聘请蔡澄清先生任学术指导,以市教研室中语组和市校际语文大组为核心,以芜湖一中为基地,以市区和市辖三县各类不同层次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53人)为成员,在广阔的语文学科领域进行了多层面、多形式的研究和实验。两年多来,在省教科所和市教委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实验的力度不断加大,实验的范围不断拓宽,对实验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从而使“点拨教学法”在理论上有了新的突破,在实践上也有了新的进展,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取得了可喜的实验成果。

现将实验的情况汇报如下:

实验的三个目的

芜湖地处江南,信息传递较快,教改起步较早,且有一批中青年语文骨干教师。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进行过“初中语文年段分科教学实验”、“读写结合实验”、“语文目标教学实验”、“单元教学实验”、“义教教材整体改革实验”,这些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在课堂听课中发现:有不少教师无论教何种文体,在教学方法和步骤上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即教记叙文,总是先解决字词,再分析结构,后归纳主题;教议论文,总是先找出中心论点,再分析论证结构,后归纳语言特色、主题思想,其共同特点就是一字不漏地逐句逐段地分析讲解,此种教法的弊端十分明显:要么言者谆谆,听者昏昏,效率较为低下;要么重点不分,难点不明,眉毛胡子一把抓,至于学生能力培养则收效甚微。而“语文点拨教学法”恰好弥补了上述不足。因此,我们课题组在实验中确定了以下三个实验目的:

1.强化教法改革,优化教学过程,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语文点拨教学法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科学,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何谓点拨?蔡澄清先生是这样界定它的:“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它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实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开展研究,探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途径,这对促进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推进教育科研,造就跨世纪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通过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为广大中青年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锻炼、提高自己,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理论水平,促使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这就为造就一支教育观念新,科研意识强,教学方法科学的新世纪的年青骨干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利条件。

3.着眼未来社会,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创新时代,需要的是能够迅速接受信息,筛选信息,思维敏捷,高能高效的创造型人才。对此,语文教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点拨教学法注重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启发思维,发展智力,这就为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实验的三点做法

根据以上目的,在实验中我们采取了以下三点做法:

1.抓学习讨论,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实验的起始阶段,我们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蔡澄清先生的长篇论文《点燃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引爆剂———语文教学“点拨法”初探》(见北京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语文教学方法论》一书),并以此作为实验与研究的理论指导和基本依据。在大家深入学习研讨的基础上,课题组又带着问题,请蔡老师作了关于“点拨教学法”的专题讲座,释疑解惑,指明方向。1996年下半年,我们坚持边实践边学习的方法,观看了于漪老师在秦皇岛会议上的讲学录像,学习了蔡老师的《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等文章。为加大实验的力度,去年8月,我们又集中三天时间,举办了由课题组成员和各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参加的暑期“点拨教学研讨班”,反复学习了蔡老师在庐山会议上的学术报告《关于语文点拨教学的几个问题———答青年教师问》,并就有关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我们还给每位课题组成员发了蔡澄清先生的两本学术专著:《语文教学点拨艺术丛谈》(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和柳斌主编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供大家平时学习和研究。此外,我们还先后组织课题组成员赴秦皇岛、绍兴、庐山、昆明等地参加全国有关语文教学专业会议,让他们博采众长,开拓视野。通过学习和参加活动,不仅加深了对点拨理论的认识,而且促进了点拨实验的深入开展,同时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大面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其出路在教改,其他别无选择。

2.抓课堂实践,探索点拨教学规律。学习点拨理论是为了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开展课堂教学实验始终是“点拨教学实验研究”的主旋律。两年多来,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实验不放,坚持做课、说课、评课制度。1996年下半年,我们首先把本市的四位“安徽省教坛新星”推上讲台,运用点拨法进行教学实验,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和各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参加听课、评课,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在评课中,探索点拨教学规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蔡澄清先生虽然工作很忙,但是每课必听,每听必作有针对性的高屋建瓴的评析、指导,使授课人和听课者均眼界大开,深受启发,获益匪浅。1997年以来,我们又安排18位老师担任市级实验课教学任务,同96年上实验课的老师相比,他们有一个特点,即女教师多,年轻教师多,三县的教师占有一定比例,从而使实验逐步由重点中学向一般中学拓展,由城市中学向农村中学延伸。为了上好实验课,我们还安排执教者先行试教,再公开上课。蔡老师亲自担负起指导任务,从备课到上课,每一个环节他都不放过,指导到位。因而使公开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暂时安排不了市级公开课的课题组成员,我们要求他们上报自己选定的上课篇目和教案,在所在学校所教班级自行实验,并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去搞好实验。通过课堂教学实验,不仅使课题组成员基本掌握了点拨教学法的精神实质,而且在全市广大语文教师中,营造了一个“学习点拨法,宣传点拨法,运用点拨法”的浓厚的教改氛围。

3.抓教育科研,及时总结实验经验。抓教学离不开抓教研,“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市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便拟定并印发了实验实施方案和62个实验研究参考课题,同时提供了38篇参考论文目录,发给课题组每个成员,并要求大家每人自选一个研究子课题,在认真进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每学期每人至少交一篇教案或教学实录、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两年多来,我们共收到点拨课教案、教学设计、点拨教学论文共138篇。为给课题组成员提供发表文章的园地,市教科所于1997年元月,创办了《芜湖教育科研》(语文点拨教学实验研究专辑),每月出一期,现已按时出了20期,其中收有点拨论文、评课实录、点拨教案、教学设计、实验小结等,共49篇。这些刊登的文章均经过蔡老师和课题组修改、审定,具有一定的质量。每期印出后,我们都及时报送省教科所、市教委、全国中语会,并寄发全国有关语文期刊,汇报我们的工作和实验进展情况。其中有多篇文章已由《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发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师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张吉武主编,对我们的实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从1998年起,该刊专门开设了一个“点拨教学实验研究”专栏,每期用9000字的篇幅,连续刊登有关点拨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文章。目前,该刊1998年第1—8期已经出版,计发点拨教学文章16篇,这不仅在本省语文界引起了较大震动,而且也给了我们以极大的鼓舞。为展示实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这次会议前,我们以《语文点拨教学理论与实践》为书名,汇编了一本文集,会议期间将发给与会代表,敬请批评指正。

实验的四点收获

1.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果。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实验中逐步摸索出符合点拨原则的多种教学方法和途径,正如蔡澄清先生说的,点拨没有模式但有“术”,这个“术”就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二是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由于是基于实践,来源于实践,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产物,所以对我们教学更有指导意义。

2.培养了一批教改生力军。通过实验,一些青年教师走上实验讲台,得到锻炼,脱颖而出,他们勤于学习,勇于实践,自觉运用点拨思想和点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并结合自身的个性和特长,使点拨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他们已成为我市的教学骨干和教改生力军。有的同志已开始由芜湖走向全国,像胡寅初老师,曾受邀请前往苏州、广德上示范课,受到一致好评;肖家芸老师于1997年暑假赴秦皇岛在全国青语会第二届年会上点拨示范课,荣获一等奖;曾鸣老师于1997年4月,去青岛参加了由全国中语会、青语会召开的青年教师教改座谈会,他的关于市点拨教学课组活动情况介绍,受到与会者的称赞。此外,在1997年安徽省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中,课题组有四位成员写的点拨教学论文分别获二、三等奖,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成绩喜人。

3.推动了全市教改、科研工作的开展。市教科所以点拨教学实验为龙头,经常通过有关会议宣传课题组的工作,并要求各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参加听课、评课,带回精神,在面上推广,以此来强化改革意识,营造语文教改、科研的氛围。在点拨实验带动下,我市的单元、目标教学试验也在广泛、深入地进行。从而使全市的语文教改和科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4.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实验之初,我们就确定三所不同层次学校的三个班为实验班。通过实验,同平行班相比,实验班在各方面均占有明显的优势:

从毕业考试成绩看:芜湖一中许纪友老师运用点拨法所教的初三(2)班,今年毕业考试班平均成绩为89.3分,比年级人均成绩高2.1分,该班64人,今年有51人被省重点中学录取,有5人被市重点中学录取。重点中学录取率为87.5%,比平行班高出一倍以上。芜湖铁路中学马章苟校长所教的初中毕业班,97年毕业考试成绩比平行班高5.2分;而芜湖市十六中杭启义老师所教的班,97年初中毕业考试成绩,竟比其他班高出20多分。

从学科竞赛和发表习作情况看:芜湖一中初三(2)班两年多来,有31篇学生习作发表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语文新苑》等省、市级刊物上,并有4人在刊物封二上作为“文苑新苗”专题介绍。同时,该班有11人在国家、省、市级作文竞赛中获奖。芜湖铁路中学和芜湖十六中实验班学生亦有不少人在市级作文竞赛中获奖和习作见诸报刊,这是平行班学生无法比拟的。

从整体素质看:实验班学生思维敏捷,肯动脑筋,善于言辞,不仅语文学习成绩好,而且其他学科学习成绩亦超过平行班。如芜湖一中初三(2)班学生,先后有20人分别在省计算机、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中获奖。

实验的三点体会

点拨教学实验研究之所以能扎实、深入、有序地开展,并取得上述可喜成绩,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三点:

1.行政领导的大力支持是搞好实验的保证。“语文点拨教学实验研究”已被安徽省列为“九五”期间重要科研课题之一。市课题组从筹建、成立到开展实验自始至终得到省教科所和市教委的关心和支持。课题组每次活动,都由市教委下发文件,通知各校领导并转课题组成员,从而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市教科所还编印了《芜湖教育科研》(语文点拨教学实验研究专辑)每期印出后,市教委和市教科所领导都亲自过目,并在有关会议上对点拨实验给以充分肯定和鼓励。省教科所、省中语会的领导也多次来芜召开座谈会,亲临课堂听课,给以指导。凡有课题组成员的各校领导也都积极支持这项工作。例如芜湖一中是语文点拨教学实验研究重要基地,校长梅博群同志热情支持实验,给活动提供条件和方便。所以说,各级行政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实验成功的有力保证。

2.专家里手的具体指导是搞好实验的关键。蔡澄清先生是全国十三位著名特级教师之一,他创立和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在全国享有盛誉,我市点拨教改实验,就是在他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的。他不仅给课题组成员作点拨法学术讲座,予以理论上的指导,还亲自参加听课、评课,通过课例分析指出实验课的成功与不足,使大家颇受启发和教益。不仅如此,他还具体指导一些上实验课的老师备课、写教案,帮助试教,从而提高了实验课的质量。课题组成员撰写的教案、教学实录和论文,每篇他都仔细过目,亲自修改,有的还整段整段地重写,这不仅保证了论文质量,也使课题组成员的科研写作能力得到较快提高。由此可见,点拨实验能在正确轨道上深入进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些可喜的成绩,与专家倾注大量心血是分不开的。

3.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投入是搞好实验的前提。参加实验的课题组老师,都是我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有理想,有热情,自觉自愿地参加点拨实验,对教学改革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课题组老师的教学任务都很重,但他们都能在完成好本职工作前提下,积极从事教改实验。不仅担任实验课任务的老师能认真对待,充分准备,勇闯新路,暂时没有实验课任务的老师,也都能自觉地在各自班级自行实验。每次活动,不论是在市里举行,还是在三个县进行,课题组成员都能踊跃参加,认真听课、做课、评课,发表意见,形成一种浓厚的研究风气。正是这种高涨热情和探索精神,使得点拨之路越走越深入,越走越宽广。

我们相信,今后在全国中语会、省教科所和市教委的领导下,在专家的指导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语文点拨教学实验研究”之花必将越开越鲜艳!

(作者系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芜湖市青年语文教师讲习所副所长、语文特级教师。本文原载《语文点拨教学丛书·点拨教学理论与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