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全新的学校生活

构建全新的学校生活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由教师作为强势者所构建的学校里,孩子势必成为弱势者,他们无师自通地学会服从。在由孩子构建的新学校里,情况将发生很大变化。构建全新的学校生活,当然要特别重视班级这个主阵地。传统的班级是以班主任为中心构建起来的,新的班级生活形态是以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生活为中心构建起来的。

第二章 构建全新的学校生活

一、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

从前面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和他们身处其中的受教育环境,有着许多正当的要求。

从我们教师的角度看,教学的一个价值问题是,学生学得很苦,但又没学到很有用的东西。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不管你是以师生关系为显性交往形态的,还是以生生关系为显性交往形态的,都避免不了弱势者和强势者的出现。

即便学校里的主格宾格问题解决了,还是解决不了平等问题。当教师不再是主格,学生不再是宾格,也就是说,真的按照孩子的想象来建构学校,建构班级,建构学生关系,那里,也照样会出现不平等。在由教师作为强势者所构建的学校里,孩子势必成为弱势者,他们无师自通地学会服从。我们经常感慨如今孩子在学校里特别被动,根本没有选择权。他们习惯了被动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处境,以后他们到了社会上,也会如此。

教育是一切人类艺术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事业。教育应作为人类文化现象和社会组织形式予以定位。我们普通的中小学教育所操作的内容,就和国家宪法、公民权益有关,我们平时所做的,居然就是是否动摇了立国之本。杜威说:“……我认为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的工作。……我认为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他还说:“……教育具有改变社会秩序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除了国家本身以外,任何其他机构都没有这个特点。……每个个人都有权在制定社会政策中发表意见,因为他在决定政治事务中实实在在有投票权。既然如此,教育就主要是一桩公众的事务,其次才是一种专门职业。因此,教育界以外的人士永远有权就公立学校的办学发表一些意见。”杜威把教育看成是一桩公众事务,而不是把它看着是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私家园地。

如果教育是全社会的,那我们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来讨论教育,建构我们的新教育。

在由孩子构建的新学校里,情况将发生很大变化。比如谁来当校长?校长还是行政任命的吗?校长的新角色、身份是什么?学校里大人这个退居其次的阶层,又有什么新的功用?班级到底是什么?是以班主任为权威的专制王国,还是一个江湖,还是一个友好和谐的小社会?谁来当班主任?班主任是怎么产生的?新的学校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吗?学生会的功能到底有多大?学校里最显性的组织应该是什么?

二、全新的班集体生活

班级,是学校里可观察到的最生机勃勃的集体。班级没有个性、千人一面是最可怕的。我们构建的新的学校,将大力建设班级集体的个性,形成诸如马云班、鲁冠球班、邱成桐班等特色班级。我们的国内教育大班制,人数实在太多了,是的,众多的人数,给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出了难题。

班级是最容易观察到教育问题的场景,这里出现的,都是具体的问题,是关于人的,是教育的真问题。许多问题到了学校层面,或者到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那里,就变成了一个苍白的假问题,他们关注的是“学生”(一个集合概念),而这里出现的,是鲜活的学生A、学生B、学生C。构建全新的学校生活,当然要特别重视班级这个主阵地。

根据班级各种实际,进行针对研究,建设班级个性,是一件非常有趣又有意义的事。从学生身心成长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生机勃勃的班集体活动的新主题、新形式,放弃传统命令和指导式的德育管理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创设班级系列活动内容,形成鲜明的班级特色,让学生生活在自己满意、自己建构的集体环境里,构建特色鲜明的新型班级,是新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一。

组织出一个什么样的班级生活来,是睿智的班主任要深谋远虑的。班级,是无数个孩子的集合体,这里的人,直接把性格、性情、道德、知识呈现给你,你一眼就知道,他不是符号,不是一个数字。所有具体的孩子都有性格,他们每个人都有故事。这里每天都有故事发生,这里有战争、有审判、有强迫,有风雅、有友好、有合作。这里的自然生态很值得研究,这里的被组织以后的新生活形态很值得期待。

传统的班级是以班主任为中心构建起来的,新的班级生活形态是以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生活为中心构建起来的。重建一种全新的班级生活,需要把传统颠覆掉,换成一个更真实的人际关系群落。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读过书、做过学生,都知道同学给你的评价可能是终生都准确的。

班级环境需要切实改造,要让学生感到这里好玩、不虚伪、不假装,是他们待的地方。我们集团许多班级都展开了自己班级个性特色的建设,各位班主任以自己的方式,带领全班同学形成自己的班级个性,班级不再是千人一面,允许各个班级发展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鲜明的性格。每个班级大门前面,出现了班级照片和班级个性语言。许多班级在公共场合高唱自己的班歌,全班一起拍桌子打节奏。在学农场所,在夜晚进行联欢大比拼时,这种班级个性性格的展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班级是大家的另一个“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里,大家对班级的情感更深了。

未来的新学校,一定是本质地处理以上这些问题的,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在这里,如果我们的教育又能让所有的人有良知和判断力,那教育就是真正的教育了。

三、开展个性人格建设

一个人的道德生命可以从各种复杂的人与人的关系中真实地建构。早在2000年,当时我们这所学校还是初高中在一起,叫杭师院附中,我们就曾提出过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从个性人格的角度塑造学生的道德生命。这一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中学政治》2001年9月号“德育工程”专栏上。标题是《探索学生道德自我觉醒、性格养成的德育模式》,全文7500字,有较广泛的影响。

学校德育的一切活动,最终都要内化为学生的一定的价值观,并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走上社会,健康地生活和工作。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大都是由外而内的,采用直接说教的道德教育,没有个体的忏悔,没有自觉,不是由内而外的德育,因而也不是深刻的德育。探索学生道德自我觉醒、性格养成的德育模式强调个体的道德发展,强调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稳定的性格因素。因为只有当人有了一定的觉悟之后,人才会变成真正的道德行为的承担者。

性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对劳动和工作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等。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自觉、坚毅、冷静、沉着等,性格的情绪特征指充满激情与安宁冷漠等,性格的理智特征如主动性、独立性、计划性和思考周密、思维深刻、有创造力、见解独到、想象丰富等。除此之外,性格还有它的动态性质。

学校德育,要想做得深入,要注重形成学生稳定的性格特征,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建设学生一生的道德生命。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用最高的尽善尽美的标准来要求人,将德育理想化、浪漫化、抽象化,在这种情势面前,只会徒添道德失落的窘迫感和罪过感。应该让受教育者有一定的价值观,一定的品行,向善的倾向。德育应该有助于学生好的习惯、好的性格的形成。杜威说:“学校教育和纪律的一个普遍目的就是性格的树立”。

养成一定的性格,把思想品德“投放”到个人性格中去,让个人一生带着它跑,学校应该在此处多下工夫。马斯洛的教育实践中就有一张性格价值一览表,它把节制、勇气、个人效率、自由、健康、诚实、主动性、耐力、可信性、合作、礼貌、友好、尊敬、容忍和理想都列进去。这些良好的品格是人格里面最优秀的内容。我们知道,品格是品德的基础。德育应该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心灵,德育应该有助于人的人格和性格的形成,德育的使命也只有被人格和性格携带着,才能真正地得以完成。任何外在的德育都是弱不禁风的。所以,德育应该回到人的本位上来,应该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一些积极成果,以一定的人格、性格为目标来展开我们的德育,扩大德育的外延和内涵。德育成果不应该仅仅是指形成一定的观念,更应该指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稳定的性格因素的获得。

世界教育改革的走向,从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到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到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再到今天的科学的人道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出现了几次重心转移。学生道德自我觉醒、性格养成的德育路子,大胆地把德育和个性心理建设、个性性格建设结合起来。

目前有几类积极的世界性的道德价值观念,很值得一提。它包括按照社会价值标准,如合作、正直、和蔼、人权、正义等,个人价值标准,如忠厚、诚实、宽容、上进心等,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如民族意识、国际主义情感等,还有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如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慎于判断等。

如果把这些构织成我们现代学校里的学生的道德体系的话,将是大有用的。在个性人格的深处塑造学生的道德生命,即在班集体中有目的地建设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人格,是我们在做班主任工作时切实开展过的一项德育实效性研究。

孩子是在一种本真的状态里来到学校,他们来时,懵懵懂懂。学校所有文化环境的建构,会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什么地方,你在这里应该怎样。他们在学校里成长,发展着自己的性格,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世界观,判断力。一些学生很聪明,他来守你学校的规矩,只是不改变自己。事实上,一个学生个体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它是很坚固的东西。个人的行事方式也是很难改变的,个人与人相处的方式也是很难改变的。还有,许多学生的真实的道德状况是处在隐蔽状态下的,是难以观察的。一些以德育工作著称的学校,看到的是这样一些情景:学生出操或上体育课来回时,跑动很整齐、有序,学校的门口有人喊老师好,车辆也放得很有讲究,校园卫生有学生在搞,校园违纪有人在抓,班级里张贴着很多班级规章制度和各种检查结果以及约束条款,很显目的表格上勾画着学生每天、每节课的表现,早读时有学生拿着一个本子在巡视在记录,上课时也有一个学生不时回头记录同学的听课情况,记录违纪行为。学校教导处每周对每个班级进行卫生检查,并责成值周班的同学对每个班的每天出勤、广播操和眼保健操、中午自修纪律、下午音视欣赏、班级卫生等情况进行全天候的检查登记。学校团委和年级组也组织部分学生干部对各楼层的班级进行全面的检查。这些数据汇总起来,就是学校所做的看得见的卓有成效的德育工作!当然,他们一定也处理个别学生的重大违纪行为。

这里,我们提出的学校新德育,完全不是这样的。它是从学生个体生命开始的,从所有学生的个性和他们和世界的相处开始的。一个人优点和缺点的总和,构成他的个性。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其品性表现是不一样的。我们对之观察、认识以及对待,也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完全是由于性格脾气的因素而被考评为品行等级很低,而另一些不声不响的学生则被我们认定为优等。还有,学生的班级表现和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是不一样的。学校这里,有严重的认定的不科学。

引导学生识认自己的个性、人格是我们的第一个做法。好的性格和善良的品性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资本。性格就是命运。我们让学生首先有这样的意识,根据今天的个人性格状况,来对自己的未来个性、品格进行展望、改造和建设。

下面是三个学生的自我性格认定:

·我的性格不讨人喜欢,这个是事实。幼儿园、小学、中学,所有与我接触的人在最初都觉得我蛮好、直率、可爱,可到最后没有多少人会一直保留这一种看法的。大家都说我有些过激,什么事情高兴了就做,不高兴就不做,是的,我非常任性,喜怒都挂在脸上,对自己讨厌的人绝不给一个笑脸,有时会无端地讨厌一个人进而嘲笑他,有时我自己也觉得不对。我有什么话想说就一定要说出来,从不看场合。我这个人经常被人说“有个性”,其实我晓得这个词褒贬义都有。我选择的朋友若家长不同意,我就两天不和他们说话。

·我的性格十分开朗,十分幽默,爱开玩笑,所以人缘极佳。现在因为当了班干,有些人不喜欢我了。有时,我的性格又十分古怪,想入非非,幻想将来家财万贯,开着“宾士”大摇大摆逛车河,有时又幻想自己能成为军事家,在乱世中,把三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为己有。我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常用电脑游戏中间的角色来理解生活里的所有人物,画一些十分古怪的画,令人发笑。

·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把每件事情都说出来,自然心中的秘密就有好多好多。我不大愿意听别人的批评。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不大和人闲谈,我不会也不懂得赞赏别人或者是批评对方。一方面我说不出那些美丽的词,使人一听就露出微笑,另一方面当我批评对方时我又说不出那种让人伤心的话。也许这跟我是天秤座的有些关系,星座书上说“天秤座的人过分要求和平”。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人总在谋求这两者的一致,或者更多的不一致。我们所做的个性人格建设的第二件事就是让别人来说你。

看下面的资料,别人对上面三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

·你聪明,活泼,对朋友的缺点直言不讳,学习认真,乐观,成绩不错,字写得好,朋友多,爱笑;总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任何困难;上课睡觉,有时说的话会伤人的自尊心;搞笑,成绩优秀,开朗,自强,好掩饰缺点,对同学过于极端化。性格开放,没有男女界限。可爱,歌唱得好。善于观察思考,重义气,把朋友看成宝,也有点把自己装扮成黑道上的人。你的眼睛很漂亮。

·你是本班最像男生的同学,为人直爽、幽默,正义感强,有是非感,乐于劝架;有信用,十分善良,有些粗鲁,有时武断,有时工作不够负责,性格刚直,力大无比,壮男,希望多交朋友,多与人交流,多多学习,会得到更多人拥戴。人品好,可爱,简单,帅气,为人凶猛,却有一颗善良的心。并不喜欢得罪人,有时是非不分。言行一致,不计较小事,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为人正派,善良,心胸宽阔,宽容,喜欢把人际关系网改建成家庭关系网或者师徒关系网。为人很沉稳,待人不错,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欠钱拖很久,耍小聪明延误,但又重情义。同学有困难,主动上前帮助。见解独到。

这三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和别人对他们的认识,都呈现在班级里,打印出来,张贴在班上。有一段时间,班级里很热闹,都是这样的交互评语,大家都在看。每个人都是评价别人的人,也是被评价的人。然后,他们开始改变自己,或者试图去改变别人。当然,也有些尖锐的评语,让人有痛感的话,不过都是善意的批评。那些能直击别人弱点和缺陷的话,是性格建设的一剂猛药。

之后,我们所做的第三件事,是让每个学生与美好品德签约。先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个人性格价值要素的图谱,作为同学自我趋同的依据。然后,每个人都来确定自己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蓝图式的认定,可以是理想化的,也可以是针对自己个性缺陷所做的反向认定。其目的是要积极地建设个人良好的性格。每个人为自己画一幅道德图景,为自己的未来品性状况画一张草图。虽然学生的实际品德是在行动上体现出来的,是在行为过程中得到改变的,但是,要改变他的不良品性,首先要引起他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所提供的个性人格图谱要素如下:

有是非感、有责任心、有义务感、有事业感、有羞耻感、有友谊感、有荣誉感、有集体主义情感;

富有同情心、善于交际、有礼貌、懂合作、友好、尊敬人、能容忍、重承诺、能自律,能自我规劝,能自我反省,能自我批评,能自我监督,能自我禁止,能洁身自好;

自信、自爱、自尊、能悔过、心智健全、忠诚、坚定、勤劳、勇敢、公而忘私、舍己为人、与人为善;

诚恳、坦率、勤奋、细心、有首创精神;

谦虚、自尊、自信、自卑、严于律己、自觉、果决、坚毅、冷静、沉着;

充满激情、安宁、自控较好、基本心境良好;

懂节制、有勇气、讲究个人效率、崇尚自由和健康、诚实、有主动性、有耐力、可信性高;

有主动性、独立性、计划性、思考周密、思维深刻、有创造力、见解独到、想象丰富、思维空间广阔、情趣高雅、有性格特点;

公平、正直、诚实、仁慈、慷慨、友好、满足、入迷、宁静。

接下来,请每一个学生为自己选择、认定,并请家长帮助确定。一旦确定后,学生就要积极地去从事建设自己良好的性格因素和品德因素。在一系列的班会课上,大家来谈论每个人的道德状况、品性状况、合作状况。这一种个性品德的建设,还公示出来,让别人监督,让大家监督,督促自己刻苦追求完善。班里没有许多规章制度,也没有许多考评表格,却有这样一个人格图谱。孩子应该在班级集体这里获得与人交往的技术,形成自己的个性人格,接受交往过程中间的教训,无所畏惧,坚持正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也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同。同时,还要意识到自己是有缺陷的人,但要追求完善。

现在,随着《按孩子的想象构建现代学校》课题的全面展开,我们教育集团正在大力构建新学校层面、班级层面的班级领袖、校园楷模和学生精神领袖、德育表率等,我们不期望出现什么学生官僚,但期望培养出未来活动家型的学生和人品上乘的学生。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培养什么样的民族,创造什么样的社会。教育对人是垂怜的,终极关怀的,是关注人的道德生命的,如果不这样,就不是教育。我们更多的是在培养全新的学生,让他们具有新的道德面貌,新的价值观,新的行为,新的影响力。

四、道德实践和价值观形成

在班集体中,很容易发现学生彼此之间的差异。有些人关心社会和集体,愿意履行相应的义务;有些人对人的态度诚恳、坦率、有同情心、善于交际、有礼貌;有些人洁身自好,孤僻。有些人勤奋、有责任心、细心,有首创精神;有些人懒惰、没有责任心、粗心、墨守成规。每个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都有差异认识,会进行针对教育。在班集体中,如何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科学认识,如何积极地建设学生良好的性格面,也即对学生个性进行有目的的“成型”“塑造”,是我们致力要去做的。当然不是让大家去做性格分析,而是针对每个人或某一些小群体,创设出大量的真实情境,然后在一系列的“道德行动”(道德实践)中,使学生获得对道德的认识,并把自己认定的个性品德外化为善良、诚信的个人行为。任何一种德育模式里都应该有道德实践的内核。一个班级里,是有品德榜样的。有些学生,虽算不上是综合的品德榜样,但在某一方面的道德特征非常明显,比如善良、慷慨、助人等。这些都是活生生的道德教育的材料。道德建设和品德建设,特别需要利用这些真实情境里的德育“素材”来做文章,从而建设班集体的整体精神面貌。一个班级里,是有弱势群体的。在今天这样一个学习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下,成绩的优劣与否,与一个学生在班级的实际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造成了班级的弱势群体。这些同学的心理发展和个性成长都处于不良状态。这一群体需要爱护和鼓励。

在班级场境里,可以进行道德实践的事情有许多。生活就是素材,教师可以直接备课。比如针对交往有缺陷的同学进行人际交往的训练。现在的家庭环境,孩子成长的社会背景,确实造成了有些学生很不善于与人相处。当然,也有个性性格上的原因。这样的学生,需要总结与人相处的教训,需要学习交往。有些孩子做事率性,凭情绪,只一两个人能说得来,其他人对他感觉都不大好。交往是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技术。班级里学生之间的一切矛盾几乎都是由交往造成的,几乎都是由个性造成的。在学生个体行为层面这里,道德感、道德观显得并不重要,人被情绪所左右,冲动、好斗,凭本能做事。这里,我们又将问题引到了个性这里。为什么纠缠个性、性格,因为个性、性格是具体的,道德和道德观是抽象的。有些孩子对周围环境抱对立态度。对立态度从哪里来?某些同学,总被同学、任课老师以及家长反映到班主任这里来,说他如何冥顽不化,如何不守纪律。孩子处于成长期,好动、喜欢新鲜、新奇,挑战纪律,是正常的,纪律与学生的生命力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有些学生是违反纪律的英雄,但教师事实上并不讨厌他,相反却认为他可爱,为什么?而另一些学生,则是人人都不愿意理睬他们,这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些真的不好的品性。这种同学,人际关系则是到了令人忧虑的地步,人人瞧不起他,看低他。

教育是一件良心工程,真正做教育的人都心怀忧戚。在这个功名场的大世界里,他们做着自己的寂寞的事情。关怀一个人,会有什么回报?如今政府办教育,政府向社会负责以办好教育;政府又责成教育主管部门办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责成学校办教育;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以办好教育,学校责成教师来搞好教育、教学。教师,到了教师这里,才开始作用到“人”——学生,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迂回。绕到最后,才绕到人这里。我们应该倒过来,从基层的班级,也就是从许多具体的孩子这里,来建设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所以,若有可能的话,要减轻班主任的任课负担或者有专任班主任出现,让大家更好地从事教育。教育,若得不到社会智力资源和相关公益机构的帮助,是浅陋的,也是没有水平的。学校里面的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上那些富有教育理想的人士,两者应该兼容起来。社会公益机构,也应该渗透到学校里面来。

人有两个生命,一是生理生命,一是一套关于怎么活的价值体系。后者支配着前者。一个成长期的学生,其内在的稳定的人生态度,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怎么给予,这就需要课程改革,设立相应的学校课程来。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建设人的价值观系统的灵魂工程,不是说教工作。孩子们都在努力做一个社会人,他们按照榜样或自我设计在构造自己。有这么一个孩子,他走到办公室会叫起来,啊老师你一个月就这么点工资啊?……我爸一个人一个办公室,我妈也一个人一个办公室!他们的价值观会通过他们的言语、行动经常性地表现出来,我们不需要分析就能获得他的生活态度和对人世的态度。一个人的价值观可以影响,但不能强制性地改夺。所有,学校课程应该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发、设立的。

现实世界是无数错误价值观的迷宫,中国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各种精华和糟粕的社会文化全晾晒在外,还没有建立起真正健康的社会文化。有操守的教育也只能发出苍白无力的呼声。不在价值观上改变一个人,是肤浅的教育。值得关注的是,落后的价值观也能成为一个人成长的积极动力啊,这真可怕。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观念,也在激励着许多孩子读书。价值观就是一个人的另一个生命。它也和这一个生命一样,在茁壮成长。孩子很稚嫩,他们并没有罪,但社会把毒性自然地注入他们的肌理。一个成人是有他的价值观体系的。他的生命价值观是关于他这一生应该怎么活的,他的工作价值观是关于他的职业态度的,他的交往价值观是关于他怎么和人交往的。一个天真的孩子,他带着自己彩色的生命来学校了,他希望我们这些大人给他的“袋子”里装东西,然后,他将带着那些东西去飞到世界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