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彰显生本课堂价值

彰显生本课堂价值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据课程标准展开教学活动。

第六章 彰显生本课堂价值

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求课堂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充分展示课堂开放性特点,尽可能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大的拓展空间。因此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在加强教师引导的同时,也要努力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把课堂时间和思维还给学生。对于思想品德学科和历史与社会学科这两门综合人文学科而言,这样的课堂改革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有以下特性: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着重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特质:(1)体现价值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发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遵循生活逻辑: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学科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对生活事例的解剖与分析得出结论,并引领学生今后的生活。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具有以下特质:(1)呈现思维过程:包括生活主题与史地知识的联系、历史与地理学科概念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区域历史的纵向联系、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重大事件的因果联系等。(2)凸显人文情怀:需要突出四个要点。一是培育民族精神,帮助学生对过去凝聚共同的记忆,在现实中感受共同的利益,对未来形成共同的认知。这是历史教育和地理教育赋予本课程的无可替代的育人功能;二是培养世界眼光,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当代国际社会的视野中,关注全球性问题的由来、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意义。这是历史教育与地理教育的共有价值,本课程理应就此发挥独到作用;三是提高综合能力,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综合时间和空间因素,把握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来龙去脉。这是本课程承载的历史与地理教育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本课程作为综合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四是认同唯物史观,在历史和社会探究中,帮助学生逐步接触并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是本课程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同科学的发展观必然要依托的理论支撑。

综合人文学科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原本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重点,在课程改革的全程、在所有各科课程的实施中都是一以贯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开设综合课本身,就是强化这个重点的举措。从能力培养的要求来看: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面对所有社会问题时,都需要具备运用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从课程整合的功能来看:综合课程的整合,不同于分科课程内部的整合,它是立足于学生认识事物的眼界和经验,把相关学科的“部分”内容分化出来,重组在某个主题的“整体”之中,使学生经历超越学科的综合观察和思考的学习过程,以便更能看出事物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把握主题的意义。从课程实施的特点来看:综合人文课程具有的开放性、实践性、探索性特点,有利于为学生进一步扩展知识面、发展个人专长、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提供机会,其内容的丰富性、视角的多维性、知识的整体性,有利于消除因分科壁垒而造成的无谓的内容重复,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发展创造性思维。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据课程标准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在教学中,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心理需要和价值取向。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同时也要充分展示开放性特点,尽可能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大的拓展空间。在加强教师引导的同时,要努力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收集并运用相关信息,自己得出结论,并有机会阐释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并且要鼓励学生依据材料,合理想象,形成多角度、多层面思维方向,大胆提出自己的创见。

2002年,我校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学科广大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教师从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教师们放下架子,使学生感到平等亲切,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

2.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转变,学生学得主动了,变得大胆了。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改变过去学生跟着教师转的被动局面,学生学得主动而灵活,由过去的苦学变成乐学,由过去的课堂上不愿发言到抢着发言。

3.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没有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已从过去的注重教师教,转到了注重学生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旋律。

4.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新课程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过程更加开放。为适应新课程带来的教学变化,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在前一轮的课改实验中,广大教师积极发挥教育创新精神,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演绎得精彩纷呈,已经形成了一种具有学科特色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新课程促使教师与学生、课程一起成长。

新课程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课堂、学生和教师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新课程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问题,下面几个问题就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解决。

1.教师对课标的把握不准。通过新课程的培训和教学实践,广大教师接受了新课标的学习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却不能用课标来指导教学,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新课标中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三维目标之首,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还是会突出知识目标,如在《财产留给谁》这课中,很多老师会把“知识目标”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即学生在教学中学会如何进行遗产继承和遗产分配。而实际上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中华传统美德。教师如果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那么即使实现了这个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也只能是低效的,甚至有可能是无效的。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把课程改革仅理解为教材的变化;实际课堂教学中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还是让学生来配合教师教;课堂教学停留在教教材、学教材上;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住平原》一课,教材上的案例是泰国湄南河流域,很多教师就照教材的例子介绍平原生活,解释区域差异。其实,我们家住杭嘉湖平原,要了解平原的区域特征,完全可以联系当地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了解自己和周围人们的生活,来了解平原地区人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课标要求与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学科课改方向,防止出现偏离和误导。

2.课堂教学实效性不足。如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引入活动式教学,新课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于是不少教师就把这种体验简单地理解为快乐体验。为了追求快乐学习,他们在课堂上设计了游戏、小品表演、绘画、唱歌等活动,有的课确实让学生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但课后冷静反思却发现,虽然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热闹起来了,但活动设计缺少思维深度,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因而对学生的思维没有任何益处,导致了浮躁的学习态度和无深度的思维。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强调探究性学习,但教师所提供的探究资料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或者要求探究的话题过难,都会导致学生对探究活动失去兴趣,如在学习《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一课中,老师的探究话题是“雅典的民主制对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有何意义?”学生尚未学习过现代民主制度这部分内容,没有相应的知识架构,探究从何谈起?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从“教”的角度想得较多,从学的角度考虑得较少,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以及生活体验,因此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足。

3.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存在偏差。新课程强调合作学习,而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仍存在偏差,他们把合作学习简单诠释为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于是课堂上动辄四人小组讨论,让前后学生转来转去,忽视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必要讨论,学生独立思考能否解决。开展合作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操作中要注意,首先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利于小组内的相互协作,组与组之间的相互竞争,同时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其次,只有在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较难完成任务时,或需要相互交流信息时,才有必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需要人人参与,共享成果。

4.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在课改之初,我校学科教师曾经开展过学生档案袋评价方式,但由于评价方式过于繁琐,再另加上没有其他方面的综合评价,最后不了了之,因此评价回复到过去的老路上。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即评价主要以学科教师的评价为主。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上:一是在确定学生社会学科总评成绩时,一般只重视期末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平时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缺少记录和考评,或者是有记录而与总评成绩无关;二是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书面考试,几种常见的题型,很少有实践活动的考查;三是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思想品德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的考查较少。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认为学科考试只是开卷考试,平时不好好学,考试时临阵磨枪就行了。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校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方法与对策,并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中不断实践改进,同时也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方向:

一、把握课程标准设计意图,准确使用和处理教材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区分两门不同学科的不同要求,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充分把握其设计意图,准确使用和处理教材。主要要注意的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二是关注课程标准整体性,三是对课标中的不同模块要区别对待。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首先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设计意图。把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再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假如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本身就不合理。那么即使实现了这个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也只能是低效的,甚至有可能是无效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自觉地钻研和思考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和过程的合理性问题,明确具体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如在《吾爱吾师》一课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尊敬老师”,林久杏老师在教学中却定位为“为什么要尊敬老师”,他认为学生只有认识到“为什么”,才能在行为上表现出“如何做”,学生的思想认识并不是不知道“怎样做”,而是在对教师尊敬性的缺失,因此他在教学设计中更多地让学生去了解感受教师的工作性质,让学生在感性的认识基础上理性地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从而从内心自觉地感受到老师就是值得尊敬的,那么行为上的尊敬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2.关注课程标准整体性。在课程标准的解读中,我们还需注意,一定要把课程标准当作一个整体来看,要学会用统筹的方法处理教材和使用教材,这样目标才不会偏离太远。如孝敬父母的话题在小学品德课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都有,但在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应该有明显不同,在初中阶段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着力解决初中学生在这一问题上所存在的疑虑和困惑。因此.教师只有关注课程标准的整体性,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意图及课程标准中传递的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教材的核心思想,准确使用和处理教材。

3.对不同模块要区别对待。思想品德课和历史与社会学科都是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学科是历史与地理的综合课程,历史模块更多地体现历史的时序性,而地理模块更多地体现读图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课由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四个模块组成.由于这四个模块它们各自所承担的教育内容完全不同,而学生对这四个内容的认识也有近有远,其中道德和心理教育的内容与学生本身的生活比较近,学生本身就已经具备了一些这方面的体验,法律和国情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对比较远,学生往往缺乏直接的感受,其内容也显得更为理性,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不同模块的内容时其感受也会完全不同。因此,我们教师在这四个模块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已经发现,针对不同模块的教学就应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反之,如果不加区别地一致对待,就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千篇一律,幼稚可笑,缺乏实效。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教学的针对性

思想品德教育就其课程性质来说,其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地方在于它有更突出的生活性、情境性和践行性。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真实地面对学生青春期的特殊心理成长,尊重他们的身心发育特点,不回避青春期生活的情感喜悦与烦恼问题,关心他们的生存状况,了解他们因社会生活变动而带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的需求,并善于挖掘他们的真实想法,想学生所想,说学生所说,引导学生说心里话。下面是有关自信话题的两种不同设计方案及其达成的不同教学效果:

设计1:教师以学生熟悉的刘翔为事例来作为自信话题的课前导人。虽然类似于刘翔这样的明星人物学生比较了解,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由于这样的例子太典型,且离学生自身的实际太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这时学生的体会往往是“他行,我不行!”,从而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

设计2:老师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以下问题:我们班谁最好?我们班谁在哪一方面最好?我们班谁在哪一方面可能最好?我们班谁在哪一方面目前可能最好?通过以上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让每个同学体会到:每个人都有相对于别人好的一面。不管别人是否发现,也许自己也尚未发现。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所以应该自信。自信不仅是成功时才有,当你迷茫失落遭受挫折时,相信未来才真自信。

可见,针对以上话题,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走进学生心灵,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产生体验,形成共鸣,感受自信所带来的意义,并不断地自信起来,这才是思想品德课教育的价值所在和意义所在。只有这样,情境和问题的选择才会更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还需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合理的教学方式必须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反对成人化,也避免幼稚化。由于我国德育课程的设置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很多教学内容在小学就已经涉及,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尤其要注意做好与小学品德课的区别,千万要避免因简单重复而在学生心中产生厌烦情绪。

三、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培养学生合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兴趣学生才有积极参加合作的愿望,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合作兴趣是合作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反应,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此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创设合作情境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兴趣,促使学生乐于合作的兴趣,共同分享合作的喜悦、体验合作的乐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养。

2.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技能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讨论。首先,要培养小组成员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在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小组里是无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修正和保留意见。要让学生认识到当自己的意见与别人不一致时对于正确的意见要敢于坚持,对于错误的意见要敢于纠正。当有的问题由于思考角度不同观点也各不相同暂时无法达成统一结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保留意见或者找机会同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第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鼓励每小组反思在小组合作交流方面的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小组鼓励每个成员还能做点什么,以便小组的作用发挥得更好。最后,在讨论时教师对讨论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有步骤,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注意事项,做到活而不乱。

3.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友善互助。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发言以此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小组的讨论。教师既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又要特别注重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善于接受异质的组员,即接受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组员在一起合作,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并积极思考,能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疑问或建议,能围绕发表意见的同学的思路积极思考,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等。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合作伙伴友善,学会赞美别人,对其他同学的精彩发言要学会给予鼓励,在互相赞美和鼓励中激发自信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要以朋友式的关爱去帮助他们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互助、互帮、团结、协作共同提高这也正是合作学习的本质。

四、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提倡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学习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评价的类型从评价主体上分,包括教师评学生、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学生等;从评价的时序上分,包括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的方法有观察、调查、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测验、考试等。

相信只要我们弯下身、沉下心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好好地思考我们学科的特质,挖掘学习的价值,一定能真正打造、彰显出综合人文课堂独特的生本魅力!

导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以《财产留给谁》为例

【课标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懂得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情分析】对于的财产继承过程中的出现的矛盾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听说的案例很多,但具体的法律知识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八年级的学生也很想知道碰到类似的案例时该如何解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尊重权利、尊重法律的意识,并发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社会主义优良传统美德。

2.能力目标:提高依法维护财产继承权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遗产、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范围、继承顺序;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学习重点】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遗产纠纷案例,家庭成员为争夺遗产闹上法院的情况也不少见,那么在财产继承中到底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活动】

(一)自主学习(在8分钟内阅读课本P76~80,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题)

1.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_______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________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公民________的财产。

2.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六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3.在法定继承中,遗产的分配原则是:一般情况下,应当_______分配;特殊情况下,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_______。

4.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继承方式包括_______继承和________继承两种。

5.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获得遗产,不属于_______,而属于______。

6.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继承人应当本着_______、_______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协商不成的,可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_______提起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教材,为后面的学习作基础准备。因为学科的特殊性,学生没有课外时间安排本学科的预习,所以这一环节放在课堂上完成。

(二)合作探究(各小组10分钟内完成,把小组讨论结果记录在白板上,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

【案例练习】冯某因病去世,家中留下存款70万元,其中10万元为其贪污所得。冯妻尚在,女儿正在读初中。冯某还有一个母亲、一个弟弟,弟弟已成家;一个儿子(与前妻所生,随前妻生活)已经参加工作。冯妻在处理冯某遗物时发现有冯某亲笔书写的遗嘱一份,要求在他死后拿出5万留给女儿读书,5万捐赠给希望工程。

请为冯家拟定一份遗产分配方案,并简要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该案例比较复杂基于两方面考虑:(1)整合了课本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2)设置了各种“陷阱”,若不认真理解相关知识点就可能出现错误,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打开学生思维,教师可在学生对这一案例的分析中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为“后教”作好准备。

(三)大展示

组1:冯某的遗产共有70万元(10万元为其贪污所得,不合法不能成为遗产);拿出5万留给女儿读书,5万捐赠给希望工程(因为这是遗嘱里写的);余下50万元冯母、冯妻、儿子、女儿、弟弟五人均分各得10万元(因为这五人都是法定继承人,按一般情况,应当均等分配)

点评1:参考课本,这里弟弟是第二顺序继承人,没有继承权,所以不应该分得遗产。除非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

组1:谢谢!我们作如下纠正:

余下50万元冯母、冯妻、儿子、女儿四人均分各得12. 5万元(因为这四人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按一般情况,应当均等分配)

【设计意图】选择该组展示,因为出现的错误比较容易被其他组同学发现并解决

组2:冯某的遗产共有60万元(10万元为其贪污所得,不合法不能成为遗产);拿出5万留给女儿读书,5万捐赠给希望工程(因为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余下50万元冯母20万元、冯妻、儿子、女儿三人均分各得10万元(因为这四人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但考虑冯母年事已高,可多分一点给她)。

其他组点评:按一般情况,应当均等分配。不能这样分配。

组2答:一般情况,是应当均等分配。但我们已经说明了有特殊情况。

师追问:特殊情况下不均等分配应当由继承人协商同意,你们觉得其他人会同意吗?

组2答:哦,对,我们这里就加个前提,就是其他三人同意。我们组相信他们会同意的。

师:为什么?

答:因为他们都是一家人,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亲相爱。

师:讲得真好:继承法第十五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互谅互让、团结和睦”这本来是一个道德要求,我们国家继承法把它上升为了一个法律要求。就是为了家庭更加稳定和谐。

【设计意图】选择该组展示,让学生在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的争论中突破本课的重点目标即在遗产继承中要发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社会主义优良传统美德。

组3:冯某的遗产共有30万元(10万元为其贪污所得,不合法不能成为遗产。60万元是夫妻共有财产,应该与其妻均分,30万元才是冯某个人的财产,在他去世后成为遗产);拿出5万留给女儿读书,5万捐赠给希望工程(因为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余下20万元冯母、冯妻、儿子、女儿四人均分各得5万元(因为这四人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按一般情况,应当均等分配。当然他们也可协商分配。)

【设计意图】该组呈现的是老师点拨后形成的正确方案,突破了“共有财产应当分割后才能成为遗产”这一难点,由学生来呈现正确方案,达到“生练生”的目的。

最后:请各组修正你们组的方案,与之前的方案有何变化?修正后各组方案呈现在白板上。

【设计意图】纠正学生前面出现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总结

你们认为在遗产继承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首先,是要确定哪些是遗产。其次,要是否有遗嘱以及遗嘱是否合法。第三,法定继承人有哪些?怎样分配?第四,发生争议怎么办?

以后生活中我们碰到相关案例,我们都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分析,相信大家都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img17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既是对案例的分析的结论,又是对本课知识的总结提升,学生可以此方法分析其他案例,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提升。

【自主反思】作为对导学模式的尝试,这节课先后上了三次,第一次教研组磨课、第二次两地四校展示、第三次再重上,学生的反应、同伴的点拨、专家的点评,让我有了深刻的教学反思,给了我很大的收获,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学案的开放性

“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要求教师在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的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科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等进行编写。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

(1)学案应体现教材处理的开放性。学案的编写一定要依据课标、教材。如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内容的把握理解等。但不囿于教材,要善于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合理的取舍,以便于以学生的学为宗旨。《财产属于谁》是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内容,该课讲继承法的基本知识,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案例相对比较零散杂乱,因此,学案中保留了课本中的知识体系,但没有运用课本中的散乱的案例而是自编一个案例开展学习,更有利于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学案应服从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学案的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学案应侧重点拨关键、启发问题、激发兴趣,目的是引导学生能进入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状态。

本课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原有的设计是自编一个案例以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分步完成案例的分析。这样的设计教师可以有效控制课堂,但也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学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感觉是老师设计好让他们步步完成了课堂教学,思维也因此受束缚;二是环节太多,小组很难开展合作与汇报。最后改为将整个案例直接抛给学生进行自主分析,这个案例分析有很大的弹性,一是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每位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结论,二是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同时由于该案例设置了各种“陷阱”,若不认真理解相关知识点就可能出现错误,反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很多都是教师在课前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教师可在学生对这一案例的分析中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为“后教”作好准备。

2.“先学”的充分性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导学课堂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切实落实“先学”,在这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疑问,产生困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点拨,让课堂变成解决问题、消除困惑的场所,学生也更有兴趣。由于学生学在先,学生在“自学、自练、自评”的过程中暴露问题、发现问题、感到困惑,这样学生就带着目标,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其求知内驱力将会得到增强。有时甚至无须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也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的中心任务落在“学”层面上,不仅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把课堂思维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先学”的充分性。

(1)常规性“先学”。即重点放在阅读和双基学习上,本课中第一环节的自主学习就是按教材顺序,以填空形式,在教材中都可以找到,从而引导学生看教材。这些知识点既是本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下一环节案例分析的理论依据,如果在填空的过程中不加以理解,就会直接导致案例分析中出现错误。所以学生一定要在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来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突破性“先学”。即针对教材的目标、重难点,让学生自己去推导、分析,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中的案例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使问题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究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在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情感方面得到体验,达成三维目标。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预设的案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进学生共同发展。通过自我对学习方案的设计和落实,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和自我实践的足够时间和空间。

(3)碰撞性“先学”。组内的碰撞:组内的每位同学对案例进行分析后把自己的分配方案作简单的说明,有不同意见的同学马上会与之交流、讨论甚至争辩,据理力争认证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让他们各抒己见,充分地发表各自的观点,不要过多干预,学生在争论与碰撞中会说出错误的原因、更正的道理,因而会不断修正错误,在纠正错误、讨论、争辩中获得知识,从而达成共识。也许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依然不正确,但一定比最初的答案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说前面的“先学”是一个学生个体的静态思考过程的话,那么组内的碰撞则是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动态生成的“先学”过程。

组间的碰撞:即大展示环节。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基础上的提升,展示的各组将各自方案写在了白板上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每个小组所呈现的结果都已是小组智慧的结晶,由于各组所呈现的方案都各不相同又开始了激烈的辩论,相互间的碰撞既引发更多同学的关注也会引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争论,其他学生听得很认真并不时地给他们评判,也因此激起更多思维的火花。学生的争论的过程也是不断逼近正确答案的过程,做错的学生也明白了错误的原因所在。这样的课堂辩论一定比教师的讲解和反复强调效果要好很多,学生亲历过程比知道结果更重要。这个辩论是生成的精彩,教师应让其充分地呈现出来。这时各组的展示及组间的评价依然是学生“先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当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展示及评价,让学生能讲的,能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都通过学生自己来解决,不要过多、过早地介入,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困惑,为“后教”作好充分地准备。

3.后教的选择性

“先学”是基础,“后教”是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点拨,疑难重点展示等手段,把学生不成熟的点状思维串联成线,上升到新的高度。“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要开启学生通窍之门,就要让学生先学,然后依据学后施教。先学后教,即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充分地“先学”,暴露出问题后,教师才给予点拨释疑,即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

这里最大的挑战,是教师要根据学生暴露的问题调整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真正做到“以学定教”。直到这时,教室里基本上听不到老师的声音,但老师的大脑应该在高速运转:学生的哪些问题是接下来要重点讨论的,叫哪些组上台展示、更正才更具有代表性,还有哪些内容是要教师加以突出、引导的……一系列的问题考验着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智慧。这时教师的教,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选择:

(1)内容的选择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先学”情况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已经会了的不教,老师教的地方必定是学生自学后还不会的地方,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本课教学中,教师选择哪些小组进行展示就是对要教的内容的指向性选择,教师选择展示的小组方案都存在着一些错误,而这些错误可以通过组间的质疑与评价来进行修正;同时汇报时的先后顺序中也体现了这些错误问题的层次性,最先展示的小组的问题是最容易解决,依次汇报,最后小组呈现正确方案,也是对前面小组存在问题的修正。

(2)时机的选择性。即教师应当在什么时候介入才最有效。教师过早介入,学生“先学”的充分性就不能很好地体现,有时是有些问题没有暴露出来,有时是有些能力没有体现出来,最后就变成了传统的课堂上的教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过晚介入、过少介入,教师的作用减弱,课堂会显得无序,小组间的矛盾不能得以解决,谁也说服不了谁,课堂变成了学生争吵的课堂。

本人在第一次课堂尝试的时候,每个小组上来汇报的时候,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自己比学生还着急,对学生很不放心,就迫不及待地讲出了正确的方法,需要讲的讲,不需要讲的也讲。这样就回归为了原来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听课的老师课后给我的反馈就是学生的汇报不断地被我打断,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受到影响,甚至连学生汇报的积极性都受到了影响。

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吸取了前面的教训,一直等着小组汇报完毕才开始介入,应该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的新问题,但由于学生的能力所限,许多问题一知半解,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而事实上老师只需适当的点拨学生就能得出结论,但由于我没有及时介入,课堂就变成了学生间相互无效的争论,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让其他同学失去了听课的兴趣。可以说我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在两种不恰当的介入时机都尝试过后,我进行了第三次尝试,选择两个介入时机,第一次是在小组讨论过程给予相应的指导,避免了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一些细节上问题,从而使汇报的过程比较顺畅,特别是最后一组汇报的同学,我有意识地进行了相应地指导,让他们发现错误作出了正确的方案,最后汇报时就由该小组给全班作讲解,借同学之口把老师要讲的内容讲出来,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效率;第二次是小组汇报时各组的观点争执不下或疑惑无法解答时,这时从学生的表情可看出他们期望教师讲,也就是学生产生了求知欲,教师才适当点拨并引导学生更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冒出一些问题,为了不打断学生的汇报又不至于错过学生的困惑点,我就把这些一闪而过后面容易被略过的问题及时写在黑板上,等学生汇报结束后予以点拨。

(3)方法的选择性。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必须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学法”意识。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取新知、掌握学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及思维发展过程展现出来。

我们尝试导学课堂的时间还不长,在尝试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困惑与不足,但是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就会有不断地进步,真正体现导学课堂的意义与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