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叫我“妈妈”
陈建如
导师简介
陈建如,女,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化学副教授。宁波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从教30年来,她教过大学,也教过中学并长期担任班主任。30年无怨无悔,她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她严格要求学生又通晓教育艺术。她用爱心和投入赢得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致好评,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先后被评为校首届“三八红旗手”、宁波市局级优秀教师和宁波市百名优秀班主任之一。
案例背景
2004届高中毕业生小陆,小学三年级起就在我校就读。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一,一直是一个“问题学生”,上课经常睡觉,迟到早退,顶撞老师。为此,老师们没少跟他家长“告状”,他的爸爸一看到是万里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手就颤抖,知道自己的儿子又闯祸了。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我的电话,感慨地说:“陈老师呀,你是第一个打电话表扬我孩子的……”之后他逢人就说:“是陈老师让我的孩子背起书包开始念书了,只要他肯读,80岁都不晚,是陈老师挽救了我的孩子……”
案例过程
“老师,我就喊你妈妈吧……”这是一个重新燃起学习希望的学生对我吐露的心声。
2002年我刚加盟万里时,担任高二(1)普通班的班主任。上任后我发现班上有一个学生根本就不学习,上课就是睡大觉,作业更是不做,基础很差又自由散漫不服管教;而他的家长对他要求却很高,由于什么都不会,他无法达到要求,只能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我慢慢地接近他,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用教师的真诚和爱心去感化他。针对该生的情况我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经过一次次谈话,一次次真心的交流,终于使他回心转意,重新树起学习的信心。为避免上课打瞌睡,他坚持站着听讲;每天晚自习他都到我办公室完成作业,就像妈妈陪着孩子做作业那样,我看着他写,一点一点地教,从基础抓起。就这样,这个学生变了,上课不睡觉了,开始回答问题了。一次语文老师上公开课,听课的老师很多,当老师让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时,他抢着站起来回答,生怕失去发言的机会,并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全班同学热烈鼓掌,给予他肯定和鼓励,这令老师们刮目相看。经过努力,这个学生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他爸爸高兴得逢人就说:“我儿子的老师是副教授,她让我儿子背起书包开始念书了,是她改变了我儿子……”高考前一天晚上,小陆到办公室看望我,进门就说:“陈老师,我明天参加高考了,以后恐怕不能经常来看你了,今晚来和你道个别,这几年没少让你操心,你以后要保重身体啊!”说完就抱着我呜呜地哭了起来,“老师,我就喊你妈妈吧……”
我做班主任,“爱”每一个学生,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我坚信“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做班主任,“管”每一个学生,绝不放纵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我坚信“管”可以挖掘一个人的潜力。就是在这关爱与严管中,一个严厉而可爱的老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塑造了一群可爱的学生。
案例追问
1. “老师,我就喊你妈妈吧!”这一声呼唤,是学生对您工作的最好肯定。陈老师对此有何感受?
是啊,这是一个重新燃起学习希望的学生对我吐露的心声!对于后进生,最忌讳的是莫过于“放弃”和“歧视”。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需要爱心呵护。许多学生出现问题,恰恰是缺乏“爱”造成的,因此,在他们身上倾注满腔关爱之情,对学生而言无异于“久旱逢甘雨”,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陈老师,您是如何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的?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洒向班里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只对优秀生关怀备至,对后进生则不闻不问。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往往对教师有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老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甚至恶言相向。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消除师生间的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学生那紧闭的心扉才可能向老师敞开。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怀,用师爱去融化他们心灵中的坚冰,点燃他们心中的自尊和进取的火花,引导他们一步步上进!
3.陈老师,您是如何做后进生的工作的?
我认为做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没有固定的方法,需要老师根据情况,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教育工作。在我看来,应该将后进生置于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从而让大家一起来关注对他们的教育。关于转化后进生,我这里有几点建议:首先,应给予学生以真挚的师爱。其次,我们还应该创造一个适应他们转化的环境。再次,转化后进生要切实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最后,转化后进生要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良好习惯。
读者感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