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拥抱好心酸
鄢秋平
导师简介
鄢秋平,男,中共党员,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历史教师。他从事历史教学24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0余年。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亲和细腻的班级管理,总是让学生不自觉地亲近,学生对他的称呼由“鄢哥”变成了“鄢爷”。他相信“天道酬勤”,他践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一路走来,在教育教学的征程上,留下了他厚重的背影。
案例背景
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对父母、学校和教师的“叛逆”、“逆反”是很常见的现象,但ZZ叛逆到否定一切,叛逆到与父亲几乎刀兵相见、水火不容的程度,确实是我做高中教师20多年来所仅见的。怎样打通直到学生心灵的道路,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是长期困扰我们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道大难题,而我和ZZ的故事,对于解决这样的问题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考。
案例过程
坦率地讲,ZZ是那种一眼看去就不讨人喜欢的学生:长发总是遮掩着他阴冷惨白的脸,脸上终年难得一见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笑颜,偶尔从眼角散出的余光瞟你一眼,让人感觉透心凉,穿着打扮总是显得另类,很少看见他跟同学聊天。如果哪个老师不知趣,凑上去想跟他聊聊,他要么爱理不理,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要么冷不丁一句“我就这样,又怎么了?”噎得老师七窍生烟。上课时他就坐在那儿,也不说话,发呆发愣,是否听讲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ZZ很聪明———他初中的老师都这么说。后来他老爸也这么说,再后来他自己也这么对我说。再再后来,我也这么对其他老师说。
很不幸,2009年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班的时候,ZZ分到了我做班主任的文科班,以前他在别的班级,我仅仅是上上课,现在却是我无法回避的问题了。ZZ上课时吃面包、喝饮料、玩手机,整箱整箱的零食和饮料带进教室,就靠这些维持生命,很少上食堂吃饭,迟到、旷课、睡懒觉,拒绝做操,高中生能犯的小错误他都犯(大错误他还真没怎么犯过),常规的做法诸如谈话、批评、表扬等都不见效。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只有无招胜有招了。
知道ZZ的详细情况是在做他班主任两个月之后,他把一个功率很大的吹风机,带到学生宿舍使用,那家伙看起来像一把AK-47步枪,毫无疑问被生活老师没收。我恼羞成怒,一个电话把他父亲从千里之外招来谈话,我知道的真相让我心惊肉跳———两年多以前,ZZ的母亲因为一场凶杀案被判刑,关在杭州某监狱,父母也因此离异,而ZZ的母亲正好是最关心他的人。ZZ固执地认为是父亲设计陷害了母亲,因为这个根深蒂固的想法,他对任何人和事都充满仇恨,在他看来,恩爱的夫妻竟然可以反目成仇,这世界还有谁是可以信任的呢? ZZ的父亲———一个做生意的大老板,在我这个小小的班主任面前竟说得潸然泪下。他老爸说:无法跟他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与沟通,包括亲戚朋友。ZZ拒绝与他父亲住在一起,每次放假都是住在外公外婆家,靠电脑游戏和另类的音乐打发时间。听到这里,我感慨之余,一时也不知所措。
难题还在我这里,只是一时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此后我看ZZ的眼光多了一丝同情,或许还有一些爱莫能助吧。ZZ还是有一个勉强能说的来的女同学,这个女生是我的铁杆粉丝,正是这个女生———我叫她H吧,帮我打开了与ZZ进行交流的大门。一次我随口对H说,其实ZZ的家事很特殊,他肯定很孤独,也很可怜,班上只有你能勉强与他谈话,你就多与他谈谈,多帮助帮助他吧。H有意无意地把我的话转告给了ZZ,ZZ知道了我一直在关注着他,从此ZZ看我的眼光也少了些冷漠,多了些许柔情。实质性的转变在2010年春节,H约了几个学生来我家给我拜年,ZZ知道后,委婉地通过H表示要一起来我家,并通过H问我:能否接受。我对H说:有什么不可以,叫他一起来吧!2010年的正月初六,ZZ就与几个同学一起来我家,我也顺便走进了ZZ的心里。我给学生们做了丰盛的晚餐,让他们在吃喝谈笑中融洽气氛,给了ZZ一个放“心”的场所。后来,ZZ对我说,2010年的那一个春节,他感到特别温暖。
此后的日子,有事没事的时候,我就陪ZZ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走,但绝不谈他家里的事情,虽然这些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我相信,只要功夫到了,ZZ自然会主动讲给我听。我有时故意弄一些小事情请他帮我做,让他觉得他是有用的且有能力对班级作点贡献的,我也不再为一些小错误责备他。以后每次放假的时候,ZZ都主动到我家。我则陪他聊天,做饭给他吃。他说:老师,我真的很孤独。其实ZZ很健谈,谈自己,谈班级,谈老师,谈他自己有多聪明,谈母亲……母亲是他人生最大的安慰,每年寒暑假都要在外公外婆的陪同下,去杭州的监狱看望母亲。但他一直不能原谅他父亲,其实他母亲的事情与他父亲真的无关。
知道了问题的症结后,尤其是我觉得能把握ZZ的心理后,我决定主动出击了。一次放假,他前脚上车回家,我后脚就跟了上去,与他父亲约好地点进行家访———先与他父亲谈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我把ZZ叫到他父亲跟前,当他得知我已经在他家附近等他的时候,他不敢相信,或者不愿意相信我在他的家乡富阳。接着,在我的引导下,他与他父亲进行了一次恳切的交流,父亲流泪,儿子也流泪,亲情在燃烧,冰雪在融化。
之后的ZZ多了些笑颜,尽管还是孤独着,但他开始学习了,主动把手机交给我保管,迟到等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尽管对父亲的误会还没有完全消除,但在父亲节等节日知道给父亲打电话问候了。一天,我在外应酬,喝了点酒,家务事也有点烦心,到学校后,我找他聊天,他突然转身抱着我,一个拥抱让我百感交集,好心酸!
心态转变了,学习也好起来了,到高三的时候,ZZ已经进入文科重点班前十名。他说,就为我这一番心血,也要努力学习,报答我。我心里想:报答不报答,报答谁,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ZZ在改变,在成长,在成熟!尽管他仍然孤独着。呵呵——— !
半年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一点关爱,就可救赎一个灵魂。这就是我和ZZ的故事!
案例追问
1.鄢老师,您在这个学生的身上花费了不少的心思,跟“问题学生”打交道,您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学生的心态与社会一样,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加上现在教育体制的诸多弊端,于是“问题青年”、“叛逆学生”越来越多,这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如果能够深入下去,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看似叛逆的面孔下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他们的叛逆其实是在乞求人们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救赎他们的心灵。作为老师与他们打交道,不要总是用有色眼光打量“叛逆”学生,总认为“叛逆”学生就是“问题”学生。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思想需要碰撞,他们的孤独需要抚平。这既需要教育的技巧,更是对教师职业良心的呼唤。跟“问题学生”交流,好比登山,最初的旅程很孤独、很痛苦,学生拒绝与你进行任何交流,但一旦打开了学生的心结,就好比登上山峰,你会领略到无穷的美景。所以打开他们的心结最重要。
2.在跟“问题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您是怎样把握好时机,在最合适的时机介入学生的心灵的?
人世间,唯有爱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教育就涉及良心和技巧问题。对有叛逆倾向的学生,心理介入的时机很重要,在他们最脆弱的心灵深处找到病症,在他们最孤独的时候,不动声色地予以关注,察言观色,寻找时机。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颗关心学生的慈爱之心,这样你总是能找到那个时机的。
3.在这个学生的转化过程中,您对教师的职业有什么新的理解?
教师教书育人,教师这种职业的伟大完全可以让我们感到自豪。
读者感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