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体验”的心理描述

“生命体验”的心理描述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命体验”作为汉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有着独特的心理流程。这里笔者借用来指称语文学习过程中“生命体验”的心理存在。一般说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体验”是建立在民族共通的心理暗示的基础之上的。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教师与学生在“生命体验”的过程中作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达到“图式再生”与“图式呈现”。下面以笔者执教《悼念一棵枫树》为例,对“语文课堂生命体验”的心理流程作一简略描述。

第二节 “生命体验”的心理描述

“生命体验”作为汉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有着独特的心理流程。一般而言,它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可分为“图式预备”“图式再现”“图式修正”“图式再生”“图式呈现”这样一个流程。

“图式”是心理学家常用来描述人的内心世界的某种综合心理存在。这里笔者借用来指称语文学习过程中“生命体验”的心理存在。“图式”通常有事件图式、故事图式、场景图式、角色图式以及共有图式、个体图式等等。

“事件图式”指通常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发生某种事情,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悲”。“故事图式”指多种“事件图式”的结合而形成的故事可能性,如《聊斋志异》等传统小说中多有描述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场景图式”比“事件图式”“故事图式”更注重“特定境头”,是在特定情境中的瞬间事件;“角色图式”指向某一类人,指向某一类人的身份、职业、年龄、阶层、性格、地位等。“共有图式”指某一族群的共有文化心理,比如古典诗词中的“秋色”多有“悲凉”之感,它当然还包括“集体无意识”;“个体图式”则指某一族群的个体与族群共有文化心理相离或相悖的文化心理,如刘禹锡就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语文学习(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命体验”应当是建立在“图式预备”的基础之上的,即在进入某种体验之前,学习者肯定是有某种心理图式做准备的。因为一个生命体进入某一族群当中,他事实上就已开始接受这一族群早已形成的各种文化图式的影响,并逐步形成种种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人类共通的,有族群特有的,有家庭独有的。一般说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体验”是建立在民族共通的心理暗示的基础之上的。比如前文述及的“士志于道”的审美体验,它的前提基础是中华民族共通的由儒家文化共构而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担当”意识与心理的暗示。

当体验者以自觉或不自觉的心理图式接触体验对象,与体验对象所表现的图式一拍即合之后,体验者就会在心中再现这种图式,这也叫图式唤醒。这时,体验者会有一种“心声”共鸣。这一阶段大致对应前述的“情感体验”层次。

在“心声”共鸣之后,体验者的情感、思想、人格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其心理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即时心理值对已有图式进行修正。这一阶段大致对应前述的“思想碰撞”与“文化认同”。

在“文化认同”之后,体验者原有的心理图式已具有某种新质,或者说被赋予了某种新质,这就叫“图式再生”。当体验者将这再生的图式表达出来,就是“图式呈现”。这种再生图式又成了下一次相类体验的“图式预备”。这一阶段大致对应前文述及的“审美体验”。

语文学习的“生命体验”就是在“图式预备”“图式再现”“图式修正”“图式再生”“图式呈现”这样一个流程中反复进行的心理预期实现、即时修正、即时新生、即时(或延时)呈现中完成的。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进程。因为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生命体验”中的“图式修正”与“图式再生”往往又是需要学习者付出更大的艰苦的“精神劳作”才可能达到的,“图式呈现”更需要体验者经过艰苦的历练才可能做好。它的完成不仅需要教师有很好的预设,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更需要学习者“跟进”而不“随以止”。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教师与学生在“生命体验”的过程中作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达到“图式再生”与“图式呈现”。

下面以笔者执教《悼念一棵枫树》(2002年10月,高一第一学期)为例,对“语文课堂生命体验”的心理流程作一简略描述。

师:阅读的关键是要走进作品之中,走进作品的情境之中,走进作品的意境之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之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首诗歌《悼念一棵枫树》。(调动学生的“图式预备”——文学作品的情境、意境及作者心境,诗歌的特性)

投影全诗,老师以《田园的忧伤》的小提琴曲为背景音乐朗读诗作。(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图式预备”并创设学生进入诗作的情境——引导学生实现“图式再现”。)

师:这棵枫树被伐倒之时,周围的世界有什么反应?看看诗作哪几节写到枫树被伐倒之时周围世界的反应。

生1:有第2、3、4节。

师:第4节是不是写枫树伐倒之时?

生2:不是。是第2、3节。

师:对,第2、3节写枫树被伐倒之时周围世界的反应。请大家一齐朗读这两节。

生齐读第2、3节。

师:周围的世界都颤颤地哆嗦起来,是由于悲哀吗?

生3:可以是由于悲哀。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枫树是一个村庄的依托和象征,是一个村庄感情的支柱,看着枫树长大的人们以及与枫树为伴的鸟儿、风儿,觉得失去了生命的知己,失去了生命的支柱,所以可以是由于悲哀。

师:还有不同看法吗?

生4:这个悲哀其实是作者的悲哀。枫树很高大,倒下去之后都震动了,是作者感到的一种悲哀,寄托在物当中。

(生3、生4的回答反映了学生的“图式再现”。但学习如果到此,就仅仅是已有“图式”的再现,学生不能有更多的收获。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图式”进行修正。)

师:要真正地理解悲哀,恐怕我们要进一步走进诗人写作这首诗的特殊心境。课文的编者也跟我们说,这棵枫树已不纯粹是自然界的树,它是诗人情感、意志、生命观的载体,这载体是什么样的,我们恐怕要走进他的特殊心境。大家看屏幕。

(演示PPT)

师:牛汉说:“我有许多诗,是由疼痛的骨头和伤疤的灵敏感觉生发而成的,每个字都带着痛苦。它们有深的根,深入到一段历史的最隐秘处。”那么这段历史最隐秘处在哪里?这首诗写在1973年,诗人牛汉正值知天命之年,他已经历了许多痛苦,个人的、家庭的、民族的。特别是他的精神领袖胡风在1955年被伐倒之后,诗人和整个民族一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史无前例的浩劫,他目睹了许多惨剧的发生。(PPT)——

1955年,胡风被打倒。胡风,鲁迅的学生,鲁迅的精神传人之一,许多文学青年的精神领路人,因坚持自己的文艺观受到迫害,牵连2 100多人。路翎、绿原、王元化、贾植芳、牛汉、何满子等一大批著名知识分子被投进监狱。

1966年,著名作家老舍投湖自杀。

1966年9月3日,著名作家、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双双自缢而死。

三天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杨嘉仁教授及夫人双双自杀。

又三天后,傅雷生前好友、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李翠贞教授自杀。

1966年,著名作家邓拓自杀。

1968年,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自杀。

1968年,著名作家李广田、杨朔自杀。

1969年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自杀。

据不完全统计,在1955年到1973年中国自杀的知识分子有100多名,他们是作家、学者、知名演员和科学家。

师:同学们,中国的知识分子并不像西方和日本的知识分子那样有自杀的传统,但是,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知识精英却这样集中地走上了自杀之路,这的确是一个时代的大悲剧,是我们民族的大悲剧。在这个大悲剧中,所有的有良知的人都会感到心疼,都会颤颤地哆嗦起来。这样一种哆嗦,是一种深深的悲哀。周围的世界为什么颤颤地哆嗦起来,为此感到悲哀!在这样悲哀的心情中,诗人牛汉看到了一棵枫树,那棵经常在它树荫下休息的枫树被伐倒时,便写下了这首诗,用以寄托自己的悲哀。

(教师及时补充材料,并作适当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图式修正”。)

师:更令诗人感到悲哀的是,在这棵枫树被伐倒之后,诗人有了更多的发现。请同学继续往下看第4、5、6、7节。请同学朗读一下,大家思考诗人有什么发现。

一生有感情读4、5、6、7节。

生5:枫树并不美丽,但它有很多生命力。

师:你能不能找一句读出来?

生5:“但它的生命内部/却贮蓄了这么多的芬芳”。

师:这是被伐倒之后诗人发现的。这芬芳是他以前并没有发现的枫树的价值和意义,伐倒之后,才发现原来枫树的价值和意义是这么大。杨朔、老舍、傅雷死去了这么多年,我们是不是越来越感受到他们的芬芳。这些芬芳使我们更加悲伤。我们再来读一遍,体会诗人的发现和悲伤。

生齐读第4、5、6、7节。

师:芬芳使诗人悲伤。当诗人抬起他悲伤的眼睛,再次打量注视这棵倒下的枫树,诗人感到更加悲伤,因为他有了更多的发现。请同学们继续往下看,诗人还有哪些发现?请同学朗诵一下。

一男生深情朗诵第8、9、10、11、12节。

师:诗人还有哪些发现?

生6:发现了枫树的心声,它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但不得已人为地遭到了破坏,所以枫树含着悲愤和郁闷离开了这个世界。它也受到了很多动物的怜悯,这是他新的发现。

师:能不能具体一点,哪几句诗表现了这些?

生7:诗人还发现湖边的白鹤、远方来的老鹰还朝着枫树这里飞翔。

师:发现了这点,诗人为什么感到悲伤?

生8:诗人自己就像白鹤老鹰一样是崇敬这棵枫树的后辈。

生9:“还没有死亡的血球”,表示对这个世界有留恋之心。

生10:枫树原来很高大的,可以为白鹤和老鹰指引方向,它现在虽然被伐倒了,但还能起到一种指引的作用。白鹤和老鹰还是在向它飞过来。

生11:前面写到了芬芳,第11节写到了“泪珠,也发着芬芳”,这两个“芬芳”的意义是不同的。前一个“芬芳”是已故的知识分子的价值的芬芳,而后面的“芬芳”是一种升华的情感,从泪珠的液滴里散发的芬芳,被诗人赋予一种新的含义。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不断修正与丰富自己的心理“图式”。)

师:刚才好多同学其实涉及了“仿佛亿万只含泪的眼睛向大自然告别”,有的说怨愤,有的说留恋,“含泪的告别”有没有这些成分在?为什么是含泪的告别?有没有枫树对大地一片深情?这种含泪的深情是不是老舍、傅雷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他们这样的一片深情却被无情地伐倒,令人悲伤。我们想起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这么深沉,却被伐倒了,不令人悲伤吗?这是不是含泪的告别?这样看来,是不是一种悲壮的告别?刚才同学谈白鹤和老鹰的时候,没有深入地谈下去,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最摇撼我的就是这句。为什么?

(有时,学生的体验不能深入下去,教师就要抓住关键处给予引导,使其深入到作品的腹地。)

生12:说明白鹤和老鹰对这枫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们明白枫树对他们的意义是很大的。就像那些作家对我们的文化影响是很大的。

生13:这棵枫树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曾经领导着这个时代,它虽然倒下了,但它的追随者仍然朝着它所指引的路向前走。

师:同学们理解的是这棵枫树倒下之后,白鹤和老鹰还在飞过来,是知道枫树已经倒下。我的理解是白鹤和老鹰并不知道枫树倒下了。一个人去拜访一个老朋友,当它迈进老朋友的门槛的时候,却发现了老朋友的遗像。在惊愕之余,他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打击。还有什么比这种打击更令人悲伤的呢?当白鹤和老鹰飞抵枫树上空的时候发现枫树被伐倒了,它们是不是也要问: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所以它震撼我。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是个悲伤的世界。请看最后2节。

(学生有学生的体验,教师有教师的体验。二者方向基本一致,只是深浅不同。这没有关系。如果学生已达到了教师的高度,或超过了教师的高度,教师就可以不做什么了。至此,“枫树”的“图式”从刚开始阅读的朦胧的“图式”变得非常清晰了。这就是“修正”。)

老师朗读最后两节。

师:生命被伐倒,大地就要悼念它,诗人要悼念它,我们也要悼念它。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

师生在背景音乐中齐读。

(使心中的“枫树”“图式”完整地建立起来。)

师: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令我们深深地悲伤。走进一首诗,走进了一个悲伤的世界。走进了一个包含了伤痛的诗人的心灵世界。但是,我想问,这首诗仅仅是让我们走进一个伤痛的世界吗?除了“悲”,还有没有其他的目的?我们讲“诗言志”,这里有没有“志”?(板书“悲”“志”)

生14:我想起了中国一句俗语“树倒猢狲散”,用在这里恰恰相反,虽然树倒下了,但它的凝聚力还在,诗人沿着文化名人没有走完的足迹,愿意继承他们的遗愿,使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生15: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疼痛,这种疼痛对个人和对民族都是不能抹去的。正是这种疼痛才让我们的眼睛清晰地去看清一些事实,也以此为警戒。诗人希望将来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学生在几十分钟的体验后,心中的“枫树”“图式”已“再生”了,并且有较好的“呈现”。)

师:你刚刚讲的是要继承,她刚刚讲的是要记住。走进这个悲剧,就是要记住这个悲剧,不要让这个悲剧再次重演。“把你最后的绿叶保留下来”,就是让我们走进一个时代的大悲剧,记住这个时代的大悲剧,走出一个时代的大悲剧。悲悼之情表达一种纪念之志。我们用四个字来概括:以悲明志。(板书“以悲明志”)

师:诗人自己说:(PPT)“没有伤疤和痛苦就没有我的诗,这当然是一种悲剧。我多么希望每个人都活得完美,没有悲痛,没有灾难,没有伤疤,为此我情愿消灭了我这些伤残的诗,我的诗只是让历史从灾难中走出。”我们同学的发言印证了诗人这句话。历史有过太多的灾难,还会有很多灾难,这是我们人类要直面的一个问题。今天学了这首诗,我想送给同学一句诗,赫尔德林的一句名诗——“人诗意地安居于在大地之上”,就是要抵御悲剧,抵御灾难,创造诗意。还有一个小作业,从诗艺的角度为这首诗写一篇400字的赏析文章。

(教师的讲述帮助学生将心中刚则建立起的“枫树”“图式”再生为新的“图式”,成为他们下一次做相类体验的“图式预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