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命体验”与叙事性文本
与抒情性文本的直抒胸臆、寄兴抒怀不同,叙事性文本则是通过具体的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与事件来表达作家对世界的理解,来传达作家的生命意识。因此,在引导学生对叙事性作品做生命体验的时候,认识叙事性作品的普遍特征,把握作品的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与事件就显得相当重要。
一、了解小说的“古典”与“现代”
在我们的概念中,“古典”就是指古代小说,“现代”就是指“五·四”以后的现代白话小说。这当然是不错的。但如果把这个概念放在世界小说中来看,那何为“古典”呢?何为“现代”呢?恐怕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它的把握将非常有助于我们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理解小说世界,体味作家借助小说世界传达的生命意识。
从世界范围来考虑,我们大致可以把19世纪以前的小说称为“古典”,而把产生于20世纪,具有反叛性、开放性、实验性、先锋性的小说称之为“现代”。“古典”大体对应于自然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小说,“现代”对应于现代主义小说。
“古典”——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小说观,认为现实生活背后有一种本质和规律,小说是现实生活本质和规律的艺术反映,小说中的人物是现实中人物的艺术反映。所以,“生活的真实”是小说的生命。不管小说离现实多远,即使是浪漫主义小说,寄予了作家崇高的理想,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哪怕是神魔小说如《西游记》,它们也都是来源于生活。如《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所说:“任何神话都产生于现实,由于现实问题的触发而幻想出来的。”正是持这样的小说观,所以我们的文学史称《红楼梦》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马克思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列宁称托尔斯泰的小说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这种小说观认为伟大的小说必然反映和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伟大小说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所以常称这样的伟大作品为“史诗性”的作品,或者干脆称之为“史诗”。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学习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小说时,我们必然要去追问作品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这个形象在小说的社会环境中具有多大的典型性,他带给读者哪些启示意义。这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下面我们着重讲一讲“现代”。
“现代”——现代主义小说观则与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小说观有很大的不同,认为生活是无序的,没有本质的,没有中心的,甚至是荒诞的;小说不再是对生活的某种规律性的反映,而是小说家个人的“弄虚作假”,是“语言的乌托邦”。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生活真实”不再是小说家感兴趣的原则,“人物、情节、环境”这被传统小说家奉为创作生命的“三要素”对“现代主义”小说家不再有约束力。现代主义小说家们普遍感兴趣的不是讲故事,不是写社会或刻画人物性格,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将小说变成了自己精神的探索地带,而使小说对世界的表现变得越来越隐晦,越来越具有涵容性、暗示性、间接性,因而也就使小说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是为什么呢?普遍认为,这是人类走进20世纪后,人类的生存与境遇本身具有的复杂性、艰难性决定的。在20世纪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中期人类经历了世界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后期经历了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至今还在进行中)。与此同时,人类的精神探求越来越复杂化:尼采宣布“上帝死了”,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的潜意识的存在,荣格发现了集体无意识(客观无意识),以萨特、加缪为旗帜的存在主义学派发现了生存的荒诞与非理性,西方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人的“物化”与“异化”的本质,以至于萨特之后的法国存在主义巨擘福柯宣称“人死了”!这些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反映在小说家的精神世界中,自然也就非常复杂。现代主义小说的复杂性,即是现代社会的复杂性的表达。研究者普遍认为,现代主义小说正是以其复杂性反映了20世纪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这三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其作品都显示了比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小说家的作品复杂得多的特质。
也正因为此,现代主义小说阅读的难度较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小说的阅读难度要大得多。从很大程度上说,现代主义小说阅读不是消遣与享受,而是一种艰难的精神历险。阅读者要抵达彼岸,需要有适当的精神储备。我们可以建议同学们到书店去购买一两本有关这方面读本,或泛读,或精读。比如《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吴晓东著,三联书店)、《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刘象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1853年出版)开始,现代主义文学已经历了150多年的风雨。一个半世纪以来,特别是近100年来,现代主义文学成了世界现代文学的主要文学形式。1901年设立的世界上声望最高的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100年来的获奖作者绝大多数都是现代主义作家。可以说,150年间,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文学体裁都产生了一批享誉世界的名家。现代主义作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把文学由表达人的情感发展到表达人的意识、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使文学的内涵得到了很大的拓展、深化,这是浪漫主义时代不能想象的;现代主义作家们从重视对客观世界的主观体验,到把这种体验发展成为作品的“唯一现实”,由此他们发现人的真正声音往往被历史的声音掩盖、压抑,甚至为历史的声音所吞没。于是,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的意识与人的内心活动的原貌、最真实的原始状态得到了真实、生动的表现。这也是以往的现实主义作家所无法企及的。事实上,整个现代主义文学无论是哪一种体裁哪一种流派,对人的思考与表现在许多方面都超越了以往的文学。
比如《变形记》。这篇小说对人的思考是全新的,对现代人的困境的思考也是极其深刻的。但对这样一篇小的体验,若没有对这篇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及对这篇作品的作者现代主义创作观念的充分理解,若还是用读现实主义小说的路子去读它,恐怕就很难真正有所收获了。
卡夫卡是现代主义小说家中的第一位重要作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英国大诗人奥登说,“卡夫卡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卡夫卡的困境在哪里?
1883年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现捷克首都),此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故乡。他的履历表平淡无奇: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疾病,死亡。若说有波澜就是他曾三次订婚却终生未婚,非常热爱生命却有时又执意消耗生命,41岁时(1924年)因肺病侵犯而谢世。
卡夫卡的一生是简单而复杂的一生,有人说卡夫卡的一生是一团乱麻: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又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阶级;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他把自己看作一个作家,一生视写作为生命,但生前却只发表过一些短篇,临死时还立遗嘱要朋友布洛德将自己的手稿全部焚毁(他的朋友没有遵从他的遗嘱,而是把他的手稿全部整理出来出版。由此可以说,没有布洛德,就没有了今天的卡夫卡。卡夫卡的最重要的三部长篇《美国》《审判》《城堡》及一些重要的短篇都是他死后出版的);他渴求友谊、爱情、婚姻、家庭,最终却在孤独中走完了短暂的41年的人生。
如何解决个人的生存困境?卡夫卡选择了写作——“卡夫卡的创作生涯堪称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写作状态。他的写作,不是为了在媒体发表,不是为大众,也不是为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而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个人写作。但正因如此,卡夫卡才可能更真实地直接面对生命个体所遭遇的处境,写出人的本真的生存状态,并最终上升为一种20世纪人类的生存状态。这种个人写作的方式与状态首先取决于他的生平经历,尤其取决于卡夫卡的性格。卡夫卡的性格是一种极端内敛型的性格,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典型的弱者形象,容易受到伤害,不喜欢与外界打交道。他在去世前的一两年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地洞》,小说的叙事者‘我’很奇特,是个为自己精心营造了一个地洞的小动物,但这个小动物却对自己的生存处境充满了警惕和恐惧,‘即使从墙上掉下的一粒沙子,不弄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然而,‘那种突如其来的意外遭遇从来就没有少过’。这个地洞的处境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现代人的处境的象征性写照,意味着生存在世界中,每个人都可能在劫难逃,它的寓意是深刻的。有评论家说卡夫卡正是他的地洞中的一个小老鼠。卡夫卡写《地洞》时肯定把地洞想象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他有一段很重要的自白:‘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惟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马上又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这段话出自卡夫卡给他第一个未婚妻的一封信,可以看做是他真实心理的表白。卡夫卡在1911年写的一则日记谈到他的名字的意思:‘我的名字叫卡夫卡Kafka,这是希伯莱语(犹太人的一种语言——引按),它的意思是穴鸟。’因此,我用‘地窖中的穴鸟’来概括卡夫卡的传记形象。这个形象也可以说是卡夫卡对自己生存形态的一种自我体认和表述。这种地窖中的穴鸟般的生存方式不仅仅显示了卡夫卡封闭内敛的性格和生活形态,对小说家卡夫卡它更象征着一种与世俗化的外部世界的生活相对抗的一种内在生活方式,或者说一种内心生活,一种生活在个人写作中的想象性的生活。”“卡夫卡的生活,正是在想象中过一种可能性的生活,他的小说世界是可能性的世界,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卡夫卡的想象力是20世纪人类想象力在可能性限度上的极致。”(见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小说的预言维度:〈城堡〉与卡夫卡》)
《变形记》是卡夫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的故事其实十分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写人变成甲虫。“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接着,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惊吓了秘书主任、父亲和母亲,他由此而被关在屋内,开始了他孤独的生活。随后,他又吓跑了三位房客,父亲一气之下拿烂苹果砸他。最后,他被赶进屋内,锁在里面。又一天清晨,当老妈子过来准备打扫房间时,发现他已经死了。这篇小说被普遍认为是一则关于当代西方社会人的异化的寓言。人变成甲虫,在现实生活中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小说中却不仅可能,而且真实可信。卡夫卡一笔带过了“人如何变为甲虫”的具体过程,着重写人变成甲虫后的灾难感和孤独感。人变成甲虫:甲虫便带着人的视角去看人类,它所看到的是一群多么冷漠、多么空虚的芸芸众生;从人的角度看虫性,甲虫就显得更加孤独、恐惧和不可理解了。格里高尔“说的话人家既然听不懂,他们就不会想到他能听懂大家的话”。主人公既是人又是虫,但它所体验的只是人与虫双面的痛苦;既不是人又不是虫,他远离人与虫的世界,无所归属,只落得凄凉死去。“人变为甲虫”成了现代西方人生存状态与心灵感受的寓言。(以上见刘象愚等主编的《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卡夫卡》)
《变形记》中的真实性体现在哪些地方?
整篇小说因“人变甲虫”并非真实,所以后面所写其实都不可能存在,但当我们把它看成是“人异化的寓言”以后,我们就完全可以将其理解为真实的存在。人变成真实有形的甲虫不可能,但人变成想象中的甲虫却处处可能。如吴晓东所言:卡夫卡的“小说世界是可能性的世界”。《变形记》是一篇想象中的小说,如果假定格里高尔变成甲成是真实,那么后面所写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对甲虫本身的描写,对房间陈设的描写,对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不能自由行动的描写,对格里高尔不能按时上班而担心被开除的描写,对格里高尔声音改变的描写……对秘书主任被惊吓的描写,对格里高尔母亲被惊吓的描写,所有这些都是真实的。也正因此,构成了这篇小说的最大真实——生活中到处都有“变形”(反常化),每一种“变形”(反常化)都会带来与之相随的混乱——正常反应。
小说为了突出这种真实性,很少使用形容词,根本不用比喻、比拟,而是以冷峻、客观的笔调叙述。所以从艺术经营的角度看,小说的真实性体现在冷峻、客观的叙述背后。
《变形记》的真实其实是人自我与世界分裂的真实。在这种真实性的揭示中,我们可以感到,社会发展到这时,人与世界不再和谐,人不再在世界中。当人变成甲虫后,人显然与世界之间有了一层厚厚的隔障,人不能再回到人世间。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了虫,不可能再变为人。这是卡夫卡(时代)的《变形记》与前于卡夫卡时代的一切“变形记”所不同的现实(真实)。此前的“变形记”无论怎么变,最终是朝着人自我期待的方向在变,无论是变成了神,还是变成了人(有好人,也有坏人),或是变成了物,那都是人(作家)期待中的变,这种期待都符合世界的愿望,因此最终是人自我与世界达成了统一。而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任何人都不愿期待的事,这个故事不是世界的愿望,不在世界的许诺之内,因此,它是世界的异化。
如果从社会主题的角度看,卡夫卡时代之前的小说主要是通过人与人的分离(即等级、阶级)来再现社会的种种不合理,卡夫卡(时代)以及之后的现代主义小说则是通过人与世界的分离来表现作家关于人类困境的思考。它不再指向哪一种人,哪一种人性,哪一种制度,哪一个时代,而是指向全部世界,指向世界的一切。也正因为此,现代主义小说的解读很难再按以往的“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体现在哪里”这样的文学理念去把握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来看《变形记》的真实性,我们才可能真正走进这篇小说,体验到小说中强烈的生命意识。
二、了解戏剧性在作品中生命表达的意义
生活中我们常说:这件事很富有戏剧性。但什么是戏剧性呢?这个问题可能我们没有深究过。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矛盾冲突,就是偶然与巧合形成的奇特、奇妙、奇异,不寻常、不平淡、很新鲜,但它又必然符合生活逻辑、命运逻辑。
文学是人学,是生活的表现。因此,文学中必然表现着生活的戏剧性特征,尤其是叙事性作品,还得把戏剧性作为作品展开的重要支点。正是从这个角度,古人讲“无巧不成书”;剧作家胡可说“一部好的戏剧,总是依靠人物的独特‘命运’,使人物性格鲜明起来的,总是依靠事物发展的偶然际会,使性格和性格间的冲突激化起来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也因此,我们在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读叙事性作品时,一定要非常关注戏剧性这个支点。当然,因文学作品的体裁不同,其对戏剧性的要求的高度也不同。大致说来,戏剧类作品(包括戏剧、电影剧本等)要求最高,小说次之,散文又次之,诗歌又次之。但要求低的作品并不排除作家对它的高追求。如《晨昏诺日朗》,第四段写看到的黑白两匹马,最后两段写看到的“海子”,都具有偶然性,但正是这种偶然性成就了这篇散文。若没有这种偶然性,这篇散文就没有什么韵致了。不过要更多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要求最高的戏剧说起吧。
戏剧的戏剧性包括时空的舞台性、情节的冲突性及偶然、巧合等技巧性。
舞台性建立在假定性的基础之上。舞台剧在一个三堵墙包围着的舞台空间中演出,观众隔着第四堵“透明的”墙与演员处于同一真实空间来欣赏,这样就有了舞台环境设置的假定性,即以少量的布景和道具来假定一个演出与观赏双方都达成了协议的故事空间。
情节的冲突性,是戏剧中最为人熟知的特性。从戏剧艺术诞生时起,剧作家就用多种方式表现人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异性,由于剧作家观察、表现社会生活的角度和深度不同,作品中戏剧冲突的内容和表现方式都有所不同。在戏剧理论中,很多人也曾在不同程度上强调戏剧冲突在戏剧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黑格尔把“各种目的和性格的冲突”看作是戏剧的“中心问题”;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在《戏剧的规律》中,则明确把冲突作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最后,逐渐形成了理解“戏剧的本质”的一种观念——冲突说。在中国戏剧理论和批评中长时间流行一种说法: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比如古典主义戏剧时代,“三一律”是剧作家必须遵循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这就对戏剧冲突的设置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在他的《诗艺》中写道:“不过我们要遵守理性制定的规则,希望开展情节,处处要尊重戏剧冲突的技巧;在一天、一地完成一件事,一直把饱满的戏维持到底。”比如法国戏剧大师莫里哀的代表作《伪君子》,严格遵循“三一律”的规定,全剧五幕,单线发展,情节起伏,冲突迭现,以达尔丢夫与奥尔恭一家的种种矛盾揭露了伪君子的丑恶面目。又比如曹禺的名剧《雷雨》,全剧以复杂的人物矛盾冲突贯穿。周朴园与繁漪的,繁漪与周萍的,周萍与四凤的,四凤与母亲鲁侍萍的,鲁侍萍与周朴园的,环环相扣,在迭起横生的冲突中,剧情被带向高潮,人物性格的侧面不断呈现,形象渐次丰满。而《关汉卿》的创作亦是如此。关汉卿与叶和甫的冲突被直观地呈现在舞台上,而它的背后有民族的冲突、阶级的冲突,点面相融,关汉卿的勇气、正气、浩然之气与汉民族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即便是强调弱化情节的现代派戏剧,也没有放弃对戏剧冲突的“继承权”。比如存在主义大师萨特,他非常善于处理戏剧冲突,激化人物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外在或内在的冲突触及敏感的政治问题,探讨人类生存的本质(《苍蝇》,借古喻今,以暗示手法召唤人们奋起反抗法西斯统治;《隔离审讯》,一部纯哲理剧,借以阐明“他人即地狱”的论点),每一部剧作的上演都引起了轰动。
技巧性就是对生活中偶然、巧合的艺术处理。罗密欧与朱丽叶必是世仇的子嗣,这一致命的巧合埋下了悲剧的种子,演绎出世间最悱恻缠绵的爱情。蔡婆婆(《窦娥冤》)必是偶然地把下了毒的羊肚汤让给了张驴儿的父亲,这一骇人的偶然让窦娥蒙冤,感天动地。偶然、巧合是引发戏剧冲突,进而推进戏剧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的有效手段。
说完了戏剧作品的戏剧性,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类型作品中的戏剧性。“戏剧性的人物”“戏剧性的性格”“戏剧性的瞬间”“戏剧性的人生转折”,其实我们都不陌生。《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因为一个戏剧性的偶然而赔上了十年的青春,由多梦的少妇变成了实干的主妇,她在应对社会游戏潜规则时输了一局,却在保有健全人格、道德良知上扳回了一局。《守财奴》里的葛朗台,他的人生信条与妻女的人生信仰背道而驰。为金钱所左右的龌龊灵魂和一心侍奉上帝的纯洁心灵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因而一幕幕家庭冲突在守财奴的家中轮番上演。抢夺梳妆匣,老头儿力搏智诱;骗取继承权,葛朗台欲擒故纵;训练女儿,延续“家风”,守财奴躬身垂范。在夸张的戏剧性冲突中,葛朗台的狡诈、贪婪、冷酷、吝啬由抽象的形容词变成了具体鲜活的人性恶。再比如白莽,憨厚、朴实、“额头亮晶晶的”、“有点迂”(《为了忘却的记念》)。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平静温和的青年释放如此的勇力,一首首“红色鼓动诗”,如“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竖起“爱的大纛”“憎的丰碑”。在他所有的诗作中,《别了,哥哥》最为特殊,一母同胞,却选择了完全相反的人生道路,一个为“纸帽”“名号”而屈膝;一个为“劳苦大众”、为“真理”而挺立。这戏剧性的冲突包蕴了无奈、不舍,亲情缠绕,柔肠百转,但这冲突更传递出对未来对信念的坚定与执著。再来看看华盛顿,这位美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两次选择走下权力之巅,而且走得坦然、从容,这戏剧性的瞬间呈现出华盛顿独特的人格美,凡人性和伟人性合二为一,互为表里。
我们甚至还可以看一看古典诗词中的戏剧性因素。叶维廉在《中国诗学》中说:“中国古典诗人也‘偏爱’戏剧意味的活动。”确实,中国古代诗词充满戏剧性因素,表现得最多最强烈的是抒情主人公同社会、命运的矛盾冲突,当然也有性格冲突。举两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词略作说明。一首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写女词人闺中生活的一个场景。夜来风雨摧花,词人醒来问侍女花怎么样了,侍女“却道海棠依旧”。于是词人告诉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侍女对花的淡漠与词人对花的敏感、怜惜,使二者的身份、性情、心态跃然纸上。这首词的一问一答一正,就是一幕表现主侍两者性格冲突的小剧,它通过曲折有趣的戏剧情景表现人物心性及生活情趣。一首是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在妻子去世十年后,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打击后,于夜间梦见妻子,不仅表现了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之情,也包含了自己人生失意的苍凉感慨。“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将喜与悲的矛盾冲突置于人生最幽深的梦境之中,置于人生最深幽的情感地带,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
不难看出,戏剧性绝对不专属于戏剧,它还属于小说,属于散文,属于诗,因为它属于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戏剧性属于文艺美学的一般范畴,具有普遍性。它作为一个重要支点,为撑起文学大厦立下了汗马功劳。
了解戏剧性,了解了戏剧性在作品中的意义,我们就能更自觉地体验作品中偶然与巧合形成的奇特、奇妙、奇异,从中体悟生活与命运的必然逻辑,因而也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作品,理解生活,体悟人生。
三、认识描写是作家生命的深度化入
作家格非说:一个人死了,“就像一首歌谣消失了”。另一位作家余华对格非的这一说法非常佩服,但余华同时又说,博尔赫斯的说法也许更有意味。博尔赫斯说:“一个人死了,就像一滴水消失在水中。”
谁说得更有意味,不是这里要探讨的问题。这里只想借此引出一个话题:描写,是作家的看家本领;精妙的描写,是作家的重要追求;绝妙的描写,更为作家们所津津乐道。就像格非与博尔赫斯的句子。其实,在我们的知识储仓中,描写绝妙的名句还有许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何落九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
描写对作家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只有描写才能真正使文章生动起来,形象起来,使文章如生活本身一样多姿多彩,如世界本身一样千姿万态。一言以蔽之,只有描写才能使文章“活”起来。因此,没有哪一个作家不重视描写的。也正因为此,我们读书,就要去揣摩作家们的描写,去揣摩那些描写的精妙处、绝妙处,去体悟精妙描写传达的生命意趣;我们作文,也要学着使用描写,用描写来使自己的文章美妙起来。
就描写的对象看,描写大致可分为“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就描写的手段看,景物描写又有“绘声绘色”“动静结合”等,人物描写又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特写”“概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描写,有时也用于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生活场景描写,它综合运用人物、环境(景物)描写的多种手段。从描写风格看,又可分“白描”和“细描”。比喻是各种描写手段中运用最多的一种修辞,夸张次之。描写的手段很多,这里只选取大家略感困惑的几个地方做一点阐释。
比喻在描写中的意义。比喻有两大类:说理与状物。前者是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可感,使深奥的道理浅易明白;后者是使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加突出,使作家表达的情感更加鲜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精妙的描写几乎都含有精妙的比喻。
如“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用“特产”来比喻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让读者想起品尝过的各地特产:贵州的茅台、新疆的哈密瓜、新郑的大枣……它在突出“悲凉”这一“北国的秋”的重要特征的同时,也将作者对“北国的秋”的深爱、深味彰显无遗。
如“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以“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喻“北国的秋”,不仅将“北国的秋”味浓烈、隽永的特征呈现出来了,而且将作者对“北国的秋”的爱推向了更深广的境界。
再如“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每个读者心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就是“瓦尔登湖”,梭罗的这一比喻借助读者的想象将瓦尔登湖在风景中“最美”的特征推向了极致,无以复加。接着,他又用“眼睛”来喻瓦尔登湖,同样是借助读者的想象将瓦尔登湖明澈、灵秀、深邃等特征推向了极致。
比喻体现作家的想象力,是作家奇特想象的产物,所以它往往能带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回味无穷的韵味。正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此,比喻是多数作家们最爱使用的修辞手段,并且往往是在最难描写的地方获得最大的描写效果。
“愁”难写吧,贺方回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比之,李煜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之。
“月色”下的“光与影”难写吧,朱自清以“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比之。
瀑布的“雄浑”难写吧,赵丽宏以“从地底下腾空而起的无数条白龙,龙头已经钻进云雾,龙身和龙尾却留在空中,一刻不停地拍打着悬崖峭壁……”比之。
……
“白描”与“细描”体现不同的描写风格。白描是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风貌或景物特征,它是中国文学的传统描写手法,如出水芙蓉,自然传神。鲁迅把它概括为十二字:“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自己也是白描的大师。他的小说、散文许多地方都使用白描,如《故乡》中开头的景物描写以及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形象的描写、杨二嫂形象的描写,都是不加渲染、铺陈,而是寥寥几笔就传神地将景物或人物的特征呈现出来。“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里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阴晦”“冷风吹”“呜呜响”“苍黄”“横”“萧索”“荒”,这些描写将一个没有活气、令人倍感悲凉的“故乡”展现在读者眼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在简洁的对比描写中,一个为生活所压而变得麻木、迟钝的闰土就站在读者眼前了。
细描是用细腻的笔触详尽地描绘人物或景物(场景),对描写对象进行渲染、铺陈,如镂金错彩,绮丽华美。大致说来,西方作家,尤其是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作家多用这样的笔法。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左拉等大作家的作品,都有非常精彩的细描。就上海高中课本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三篇文章而言,很显然,梭罗的《瓦尔登湖》(节选)的描写更加细密,许多地方都可称之为细描。如以水涡写湖的平和的一节文字:“细看那圆圆的水涡,那些圆涡一刻不停地刻印在天空和树木的倒影中间的水面上,要不是有这些水涡,水面是看不到的。在这样广大的一片水面上,并没有一点儿扰动,就有一点儿,也立刻柔和地复归于平静而消失了,好像在水边装一瓶子水,那些颤栗的水波流回到岸边之后,立刻又平滑了。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那是欢乐的震抖,还是痛苦的颤栗,都无从分辨。湖的现象是何等的和平啊!”
精妙的描写体现作家体察生活的独特、真切与深刻,体现作家对生活的追求。从本质上说,作家用什么样的手段描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体察生活的独特、真切与深刻。只有对生活有了独特、真切与深刻的体察,描写才可能精妙、绝妙。若停留在生活的表层,没有彻骨之爱,没有切肤之痛,没有洞悉之见,就只能人云亦云了。梭罗写出这样宁静、恬淡、智慧的文字,写出这样“和平”的瓦尔登湖,最重要的是他体察到了“这样‘和平’的瓦尔登湖”。作为读者,也许我们只要欣赏这种“体察”的“独特、真切与深刻”就可以了。但作为作者,也许我们还应当明白这种“体察”背后的某些东西,比如对生活的追求,对写作的追求。梭罗抱着“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徐迟《〈瓦尔登湖〉译本序》)的目标,独立地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里生活两年多,“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同上),这才诞生了《瓦尔登湖》这部绝作,才可能有那些描写瓦尔登湖美丽的文字。同样,我们要引导学生写出好的文章,也应当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崇高追求与对写作的独特追求结合起来,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
精妙的描写是作家生命的深度化入。宗白华先生说:“艺术为生命的表现。”(《艺术学(讲演)》)无论是诗人,还是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他们作品中所述的“事”“情”“理”,都是作家对自我人生体验的开掘与把握。有了这种开掘和把握,就有了心灵底层的灵光闪耀,作品就有了灵魂,有了生气。这灵光与生气,就是作家个体生命的凸现。作品中那些精妙的描写,更是作家生命的深度化入。因为描写不是客观叙述,它的背后有作家独特的体验、强烈的情感,甚至深邃的思想。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有李煜对“愁”的独特体验——源源不断、越来越多,有强烈的情感——感伤、孤寂、痛惜。梭罗说:“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这里有梭罗对瓦尔登湖的独特的体验——明澈、灵秀、深邃、博大,有强烈的情感——赞叹、热爱,有深邃的思想——人在“大地的眼睛”的观照中,将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污浊、愚笨、肤浅、狭隘)。前面引述的格非与博尔赫斯的话更具有深邃的哲理。
绝描的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是作家生命的深度艺术化。孙犁说:没有什么比描写一个人物更难。人物描写是作家艺术生命的外化。作家要塑造一个人物,多数时候总是要对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描写的。描写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物塑造是否成功。所以,绝妙的人物描写,被看作作家生命的深度艺术化。这有三层由表及里的意思:作家对描写对象有了感觉,产生了或痛苦或喜悦或悲伤……的情感,非要用笔表现不可,这是生命的觉醒;作家选择这样的语言描写,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描写,这是作家艺术生命的觉醒,描写的过程就是作家美学理想的实践过程;绝妙的描写背后一定隐藏着作家体悟到的深厚的生活哲理和审美倾向,所以隐含着作家的道德与审美的双重选择,是作家生命理想化、艺术化的结晶。
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抓住自己的手大喊捉住贼了的动作与语言,活画出吝啬鬼的特征。茨威格用传神的笔法为我们刻画了一双苍白、纤细、神经质的手。这双手为赌博而生就,似乎具备了脱离生命主体的意志力和独立性,它是文学史上的一件瑰宝。鲁迅用白描的笔触为我们勾勒祥林嫂的眼睛——“顺着眼”“依旧顺着眼,只是眼角有些泪光”“眼睛间或一轮,表明她还是一个活物”,三处眼睛的点染将主人公受尽凌辱和欺压,越走越逼仄的人生道路勾画出来。巴尔扎克写葛朗台抢夺梳妆匣:“纵”“扑”“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漫画式的动作设计,既增添了作品的喜剧色彩,又将老葛朗台嗜钱如命的性格特点作了一个戏剧式的“亮相”。而文章收笔处,弥留之际的葛朗台做了一个骇人的动作——“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他那似乎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也因为镀金的十字架,镶银的圣水壶而立即复活”,这些夸张而略带戏谑色彩的动作细节是对文章开头人物造型的呼应,也是对“葛朗台”式的吝啬、守财的无情嘲讽。
从很大程度上说,没有描写就没有文学,更没有叙事性作品。明于此,在引导学生对叙事性作品做生命体验时,我们就绝不会对那些精彩的描写随意处理了,而要将它深化、细化处理了。
四、叙事性作品的生命体验重在破解“人生之谜”
我们可以从狄尔泰的两段话中得到一些启示——
“最伟大的诗人的艺术,在于它能创造一种情节。正是在这种情节中,人类生活的内在关联及其意义才得以呈现出来。这样,诗向我们揭示了人生之谜。”
“诗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个体从对自己的生存、对象世界和自然的关系的体验出发,把它转化为诗的创作的内在核心。于是,生活的普遍状态就可溯源于总括由生活关系引起的体验的需要,但所有这一切体验的主要内容是诗人自己对生活意义的反思。……诗并不企图像科学那样去认识世界,它只是揭示在生活的巨大网络中某一事件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或一个人所应具有的意义。”
狄尔泰在这里所说的“诗”,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所有艺术,尤其可指向叙事性作品。社会的变乱,人生的沉浮,人际关系的种种纠葛,朝廷政治的倾轧斗争,外敌入侵的民族灾难……这些都可以通过作家的独特体验而交汇为某种特定的人生意义之谜,并最终伴随着作家的审美发现而凝结为充满文学光芒、穿越时空屏幕的审美形式。特别是史诗性作品,无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它要读者以生命体验的方式化入作品之中,去破解“人生之谜”;以审美的眼光化出作品之外,发现、感受生命与生活之美,最终获得人生的启迪,实现生命的重塑。
以《香菱学诗》为例。香菱为何要学诗?香菱学诗在《红楼梦》中有何意义?要确解这一“人生之谜”,我们就需要化入作品之中,又化出作品之外。
曹雪芹为什么非要写“香菱学诗”?他主要是想让香菱“脱俗”,这体现的是曹雪芹的生命观:“俗与不俗=非诗与诗”。小说是借宝玉之口表达这个观点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在曹雪芹看来,“这么个人”——聪慧、漂亮的女性,只有会诗才是“不俗”的。看看,大观园中那一批聪明灵秀的女孩子(水做的),其诗才高于宝玉(泥做的),宝玉的诗才又高于贾政及其清客(浊物),贾政及其清客的诗才又高于薛蟠(呆子);年轻女子们的可爱程度与她们的诗才成正比,林黛玉最可爱,诗也最好,次之以宝钗、湘云、宝琴、李纨、凤姐;自三十七回至八十九回,作诗填词成了年轻人的重要活动内容,而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年轻人特别是女孩子的欢乐与可爱。可见,会不会作诗,作诗的水平的高低,与人的可爱程度成正比。
在整部《红楼梦》中,作诗是重要的内容,这是展示诗性生命的高贵与美丽。这些高贵与美丽的生命最终都归于毁灭,小说的悲剧性质也就更增强了。香菱在《红楼梦》众女子中的地位是十二钗正册之后,副册之首,可见其地位不低。但她的一生极其不幸,原名叫“甄英莲”,即“真应怜”。可见作者对她寄予很大的同情与怜悯。这里作家让她“脱俗”,从艺术上看是增加她令人同情的指数。
若从总体上看,香菱学诗的故事还有一箭双雕之效。它是《红楼梦》整体运思中的一个点,是《红楼梦》故事链中的一链。
“香菱学诗”既写学诗的人,也写教诗的人。这个故事中的老师林黛玉一反往日的多愁善感、孤傲尖刻、使小性子,而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不像宝钗那样囿于礼节规矩而推托,反而饶有兴致。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乐为人师,当仁不让,主动、率真、自信,溢于言表。
应允香菱之后,她首先鼓励香菱树立信心:学诗是“什么难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然后她简洁、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接下来她推荐王维等人的诗作,使香菱懂得了“取法乎上”以及积累和感悟的重要性。树立信心,明确方向,采取有效措施,这正是学习的三个重要步骤。同时林黛玉在教学中还强调自学,重视检查反馈、交流讨论、订正总结,鼓励与批评相结合。当香菱写出第一首诗时,林黛玉及时点拨“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只管放开胆子去作”。当香菱拿来第二首诗时,林黛玉虽然深感惋惜“自然算难为他了”,但还是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直至香菱最后写出新巧而有意趣的佳作来。由此可见林黛玉深谙为师之道。
这个人物可信吗?当然可信。首先是她有当“好老师”的诗学基础,前面几十回许多地方都展现了她的诗学修养,无论是读还是写。她在读诗与写诗上最有心得。其次是她的性格在此呈现一种必然。她是诗魁,她不为师谁为师?别人为师她也未必乐意。假如宝钗当老师了,说不准她又会说出一两句什么尖刻话来。因此,她乐意为师、热情为师是她性格中的必然因素:在她完全自信的范围内,在她受到完全尊重的事件中,在她能体现高贵人性(诗性)的时候,她就有了最好的心情,也就会有“反常化”行为。其实,这不是“反常”,这是人生的另一面。《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有时也表现在这些地方,它不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那样,人物形象的塑造在集中的几个章节中完成了,此后就不再有发展,而《红楼梦》几乎是将人物的每一次出场都看成是一次性格展出,因此,《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要等到这个人物在整部小说的故事中完全退场以后才最后完成的。
五、教学案例
1.案例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实录(2006年4月,高一第二学期)
授课教师:黄荣华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请同学翻开课本。
(板书课题)
师:先问一下同学,读到这篇文章之前,你心中的鲁迅形象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生1:我心中的鲁迅形象是一个为国家兴亡而奋斗的志士。
生2:我心中的鲁迅形象是一个用笔来奋斗的勇士。
生3:我认为鲁迅是一位极其严肃的很有文化内涵的学者。
生4:鲁迅是一位热爱青年、关心青年、严谨、抓紧时间的文学家。
生5:我觉得鲁迅先生的思想比较尖锐、以笔为枪、为祖国的未来而奋斗。
师:每个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都描述一个崇高的鲁迅形象。我们用两个字概括一下,哪两个字?
生(齐):伟人。
(老师板书)
师:我们读鲁迅,确实感到了这一点。我们预习完这篇文章后,你看到了鲁迅伟人的另一面,请你说一说第一印象。
生6:他对年轻人比较和蔼。
生7:他是一位很亲切的长者。
生8:他也是个很随和的人。
生9:是个跟人平等相处的很和蔼的人。
师:又会有一种鲁迅的形象在心中呈现。与“伟人”相对的,他可能是生活中的一位什么人?
生(齐):凡人。
师:(板书)可能就是生活中的一位普通的人。我们一起来看课文,写出了鲁迅凡人形象的哪些特征?请同学齐读文章的第一、二段。
(学生齐读)
师:是左脚还是左腿?很多同学读错了。是左腿。第一部分写了鲁迅的什么?
生(齐):笑声。
师:特征是什么?
生(齐):明朗。(老师板书)
师:第二部分写了鲁迅的什么?
生(齐):走路。
师:我们换个词来表述?
生(齐):步伐。
师:步伐,或者叫步履。特征呢?
生(齐):轻捷。
师:我们继续往下看文章的第三、四、五、六、七、八部分,写了鲁迅的什么?其实写了鲁迅如何待人接物,第四到第七部分写了鲁迅如何对待朋友萧红的,写了“待友”。我们先看这几个部分,鲁迅以一颗什么样的心来对待朋友。一起看第五部分。45段到48段。请同学读一下。
生10:朗读。
生11:鲁迅在这里是非常风趣,童心未泯。
师:就是有颗什么心?
生11:童心。
师:第一组同学看第三部分,主要写了鲁迅哪个特征?第二组同学看第四部分,鲁迅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待人?第三组同学看第六部分,第四组同学看第七部分。
(生默看课文)
师:第三组同学,你看的内容写了鲁迅“待友”哪个特征?
生12:写鲁迅不大注意人的衣裳。
师:最终注意了吗?
生12:最终注意了。
师:那是写他注意呢,还是不注意呢?
生12:注意了。
师:这里写了他一种审美的眼光,第几段特意提到了这种眼光?
生(齐):第11段。
师: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写了色彩与色彩的搭配,写了色彩与体型,写了鞋子与萧红的什么不符合?
生(齐):身份。
师:款式和身份是否吻合,这都体现了他的眼光。第22段用了一句概括性的话。这样的眼光有什么特征呢?萧红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齐):催逼。
师:第四组同学,鲁迅是以一颗什么样的心来“待友”呢?
生13:是一颗诚心待人。
师:何以见得?
生14:让许先生付钱。还有那饼我做得不好,但鲁迅先生问:“我能再吃几个吗?”
师: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客人的包涵、体贴等等,一种诚心和诚意。好的。(板书)再请下一组。
生15:我认为是鲁迅先生的细心。萧红问为什么海婴喜欢跟她玩,鲁迅先生的回答和海婴的回答是一样的。
师:这一部分的核心是不是讲细心呢?
生16:我觉得体现了鲁迅生活中的慈祥、和蔼。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梅雨季很少有晴天这些句子,我们请同学读一下,这里是写什么?请同学读一下。
(生17有表情地朗读)
师:这里写到许先生和周先生都笑了,是会心地笑了。这是一颗什么心?就用这个词。
生(齐):会心。(板书)
师:朋友和我就在短短的一瞬间,很快达到了心灵的共识,沟通之快,体现会心。下一组来说说。
生18:体现鲁迅的真心。第66节写鲁迅告诉“我”,这个商人是贩卖精神的商人。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鲁迅最后告诉“我”说明他对朋友还是很真诚的。
师:这个商人是谁?
生18:是冯雪峰。是诗人,文学家。
师:是诗人、文学家,又是共产党人,不能把身份公布出来。他如何跟萧红讲呢?他说他是一个贩卖私货的商人。他不能不告诉萧红,又不能完全告诉他。大家注意他的为难,有两个地方体现他的为难。哪里很为难?
生19:“他在地板上绕了两个圈子,很有意思地在地板上走了几步。”
师:他在思考什么问题?
生19:在思考怎样对萧红说他的身份。最后很含蓄地说了。
师:尽管不是彻底地完全地告诉萧红,但是萧红还是明白了,两人心照不宣。是一种真心,一种倾心。一心一意待朋友。(板书)请同学读一下第八部分。
(生20动情朗读)
师:这里是鲁迅以什么样的心来对待什么样的人。先说对待什么样的人?
生(齐):对待青年。
师:如果我们扩大一点,这些青年都可以做鲁迅的朋友。我们也可以讲他是待友。深恶痛绝是因为青年的草率。但是,又把信展读,一直读到深夜,体现了对青年的什么?
生(齐):关心。
师:再强调些。
生(齐):爱心。(板书)
师:我们大体上梳理一下文章的内容。基本上抓住了鲁迅作为“凡人”的特征。我们的笑声有可能会明朗,走路也可能会轻捷。但是,萧红就是写一个“凡人”鲁迅吗?“凡人”鲁迅的背后,我们看到鲁迅一种怎样的品性呢?是不是更加不平凡的东西深含在里面呢?比如明朗的笑声背后有没有一种鲁迅更特别的东西存在?
生:体现鲁迅的直率,是一种真心地发出来的笑。
师:如果大家对鲁迅的生平有更深更广的了解的话,我们可能对“明朗的笑”会有一种更深的认识。他从小家道中落,坠入困顿,历经坎坷,备尝世态炎凉。但是他的笑声没有阴郁,所以他的笑声不是阴笑,是明朗的笑。鲁迅成名之后,四面树敌,四面迎敌,常常是胜利而归,但是鲁迅的笑声里没有张扬,不是冷笑,不是奸笑,不是狂笑,是明朗的笑。他在揭示中国人的国民性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中国人的做戏,所以他看中国人的假面具看得最清楚,但他的笑声中没有丝毫的假和虚,所以他的笑不是皮笑肉不笑。如果我们了解鲁迅这点,就知道鲁迅的明朗的笑背后,他的笑是没有被玷污的笑,是纯真的笑,本真的笑。你刚才讲得非常好。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的明朗笑声背后的澄明的心性。我们再往下看。不顾一切地走去,这是什么性格的体现?
生(齐):坚定。(板书)
师:内在的心性表露无遗。刚才我们说到“催逼”,“催逼”的背后有没有鲁迅特殊的地方?他是很注意别人穿衣裳的,还注意得非常仔细。从头到脚。可以看出他品察之细致。萧红说,我穿的时候你不说,现在怎么说了。鲁迅说你不穿我才说,你穿我就不说了。这说明了鲁迅的什么?
生(21):尖锐、咄咄逼人。
师:尖锐、咄咄逼人的背后是什么?
生(齐):包容、体贴。
师:或者叫宽厚之心,鲁迅以他那样一个身份,在你面前看这鞋怎么这么不顺眼,他不说,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可以体现他品察之细致、待人之宽厚。但宽容之后又有很强的原则性,不让许先生那样装扮萧红,可体现他处世之原则。萧红问,他怎么懂这么多。许先生说,大概在日本读书,体现他积淀之深厚,所以才有一种“催逼”的力量。
(板书“催逼”)
师:下面看“诚心”背后的鲁迅具有怎样的品性?这段里有两个“一定”。这样一个大作家陪这样一个年轻人,一直陪下去,陪到底。可以体现鲁迅待人的体贴和真挚。
(板书“真挚”)
师:再看这“会心”,梅雨季节,天晴了,出太阳了。鲁迅说很高兴。就是这点意思吗?萧红对鲁迅先生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鲁迅在《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屈原几句诗,最有名的是哪两句?
生(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其实鲁迅一生都在追求。用这里的话来说是追求什么?
生(齐):天晴。
师:追求天晴。追求太阳。不单是为他自身,而是为整个民族在追求太阳、追求温暖、追求光明。上次我们讲到,他到日本去后,写了《自题小像》,怎么写的?
生(齐):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师:报国之志,不断地求索。这就是一种对太阳强烈的追求,一种信念。萧红对鲁迅的这样一种理解,鲁迅也体会到了。所以会心地笑了。一种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所会之心体现了鲁迅的求索之心。
(板书“求索”)
师:写童心这一段,鲁迅怎么会说对萧红说,“好久不见好久不见”?那是写鲁迅一种童心背后的一种天真。(板书“天真”)这种天真也体现了鲁迅很重要的一面。我们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所感知。它也体现了鲁迅一种很独特的心情。在此之前还学了《为了忘却的纪念》。他能够摆脱各种重压,驱除各种遮蔽,使自己保持一颗本真的童心,很难得。(板书“本真”)
师:再看下一部分。在为难和解难之中我们看到鲁迅有一种什么样的内在心性?
生22:我看到鲁迅对待朋友十分真诚。
师:是真诚。(板书)最后一部分,这颗童心之后,我们更可以感受到鲁迅的大包容。鲁迅说一个都不饶恕,那是对谁?
生(齐):对敌人。
师:对青年朋友,他是大包容,体现了他的厚道。(板书)通过这层分析我们进一步看到了鲁迅这些特征的背后有着非常特殊的东西,“凡人”之后有着一种非凡人的东西。我们能不能概括一下,前面三部分,是通过笑声、步履、眼光告诉你,鲁迅是个什么人?是“以真示人”。后面几部分可以体现鲁迅的以真待人。我们再概括成两个字,这篇文章写出了一个什么人?
学生(齐):真人。
师:“真人”鲁迅。(板书)鲁迅一生致力于“立人”。他自己首先在生活中树立了一个“真人”的形象。再以这个“真人”的形象在催逼着他的学生、他的朋友、他的所有的读者。这就是特别要注意的地方。有一句话说得好。说一滴水也能映照太阳的光辉,伟人的生活小事,也能映射出伟人的大情怀、大品格。所以这种从“凡人”到“真人”到“伟人”的过程,可能比较好理解,但从“伟人”到“真人”到“凡人”的一种回归,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可以用王安石的一句诗来概括这篇文章:“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难”。“凡人”的背后有着不平凡的地方,或者说平淡背后是一个绚烂多姿的世界。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提到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看起来是很散的,但到底是用什么贯穿起来的?现在你能用一个字贯穿起来吗?
生(齐):真。
师:课下阅读《回忆鲁迅先生》全文,进一步感受平凡鲁迅背后的绚烂。下课。
2.《回忆鲁迅先生》说课评课(实录)
黄玉峰:小黄,你给我们上了一堂很有意思的课。本来大家注意的是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也就是金刚怒目的一面。不大注意他大爱的一面,表现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这堂课通过萧红的回忆来传达这样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而且感动了很多学生。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样设计这堂课的。
黄荣华:谢谢黄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每一篇课文,属于教材中的经典的篇目,它都应该有自己非常独特的地方。我教这么多年书,总有一种想法、一种追求:能不能把这篇文章的独特的地方给挖掘出来,并把它化作课堂的每一个步骤,让师生共享它的独特性、独特美。
黄玉峰:就是上出文章的个性来。
黄荣华:对。这是我先要说明的一点,设计这堂课的总的指导思想。回到这篇课文本身来说,就像黄老师你说的,这篇课文确实表现了鲁迅独特的一面:伟大背后的平凡的另一面,就像学生在课堂上讲的“凡人”的一面。这一面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这是这篇文章的独特之一。第二个独特之处是,文笔非常淡,非常朴实的,但是这种朴素背后的绚烂,是一般的学生很难感受到的。
黄玉峰:这种淡的文章学生不大体会到的,你是想尽可能让学生从淡中读出它的绚烂来。
黄荣华:往往这种真正的平淡和朴素的文字,它是有很高境界的作者才能写出来的。
黄玉峰:我们青年学生中,这方面是很不注意,他们看到的文风比较花里胡哨,表面很红火,没有把感情用平实的语言来表达,这是很欠缺的,这样的引导也是很有必要的。
黄荣华:这是这篇文章第二个独特的地方,平淡背后确实有绚烂,或者说寻常的地方有奇崛之处。第三个独特之处,是根据我目前的教学情况,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尤其是最近几年发现,学生太过于注重自我的一种表现,很少能够非常切实地进入文章本身。这篇文章刚好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的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积累不借助外面的资料能进入这个文本,并随着阅读的深入能逐步地挖掘到更深的东西。
黄玉峰:现在的教学上有这样的问题,比较多地引用外面的东西。扩展也是一种语文教学的手段,用来扩展学生的思路是很有意思的。另外一方面是,让学生就文本读出东西来,这也是教师的一种基本功,就是教师不引进外面的东西,就课本本身读出东西来。
黄荣华:我根据它的第三个特点,设计目标的第三点就是想从某种程度上纠正当前不少学生的浮夸学风。从这三个点出发,我设计了这样一堂课。让学生认识“凡人”鲁迅背后的“真人”。我读的时候归结为“真人”,想把学生也带入这样一个境界。从“凡人”到“真人”到“伟人”的认识,再从“伟人”反观“真人”“凡人”的表现是非常的不容易。这就是我这堂课的设计意图。还有一个大的文化背景,还没有明确地在这堂课上传达出来。目前我们对鲁迅的整体评价,包括思想界、学术界、文学界,甚至整个鲁迅研究界,即鲁学的外部和内部,都对鲁迅本身的定位、地位有一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从学生从小接触的信息来看,他们所知道的鲁迅是一个遥远的伟大的抽象的形象。如果他们再接触到一些外界的对鲁迅的不同的声音,他们在感情上会产生更大的距离,这是一个大的思想文化背景。没有在课堂上传达这点,但我通过这篇课文,想让学生离鲁迅更近一点。我们需要鲁迅。
黄玉峰:鲁迅确实是我们国家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了解鲁迅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责任。我觉得了解鲁迅我们要多侧面去了解。比如通过这篇文章的话,展现的萧红眼睛里的鲁迅,一个很真实的鲁迅。所以你把他归结为“真”,我觉得很不错。要上好一篇课文,关键是老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我在听课过程中,觉得你对文本的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如果让我对你的课作评论的话,我就用这两个字:清和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上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你把性格、笑声、步履、眼光、待友之童心、诚心、会心、倾心,这些都把它概括起来,引着学生来概括,这也很好。现在学生缺乏概括能力,他只有一般的感受,他不会用非常精炼的词来概括。我觉得你的概括还是很好的。
黄荣华:我来插一句。我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有一点我往往不会遗漏,对语言能力的提升,这语言能力应该有两种,一种是归纳概括能力,还有一种是揭示能力。比如笑声“明朗”是归纳概括,“明朗”背后的“澄明心性”则是一种揭示。现在我们的学生既缺少一种归纳概括能力,又缺少这样一种揭示能力。揭示能力在许多学生中是相当匮乏,我希望在课堂上能帮助学生发展这方面的能力。
黄玉峰:这点还是做得不错的。你对文本还是了解得比较深厚的。能够讲清这个道理,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是可以提升的,照理说这篇文章很浅,一读就懂,难在浅文里找出文章的奥妙之处。文中有很多跳跃的事件,为什么这样去排列?作者的匠心在哪里?虽然语言是非常朴素的,但构思是有匠心的,你把这个匠心突出来,这点很不错。最后你归结为“真人”,归结为“看似平淡最奇崛”,从文章来看,是很好的。不过,我有一个想法,这文章是不是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上。你要表达你的理解是好的,但怎么样让你的理解和学生的写作有个联系。比如这文章之所以写得这么好,可以从细节的词语中更深入地探讨下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来。你的导是很重要的,但导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牵,我有一种感觉,为了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在这堂课上得到很多的信息,你讲得比较多,学生自己讲的比较少,其实学生自己是可以总结出来的。比如写鲁迅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笑得咳嗽起来,这里包含着鲁迅的童心、真心、会心。都在里面了,他们会总结出来的。因为鲁迅的动作“抓起来,头上帽子一扣,伸出腿去”这些动词是怎么写出平淡中的深意来的,把内容的理解和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比如“我”穿的衣服,鲁迅有一段话,我觉得鲁迅特别善解人意,特别的体贴。作者的语言是很简单的,“我穿的时候你不说,我不穿了你倒说了?”鲁迅也有一段话,“正因为你不穿了我才说,你穿了我就不能说”,这就是一种体贴。“来了。来了”很简单的语言写出了鲁迅的真实情况。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不要做作。把生活的本真表现出来,然后再提炼。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切入的话,也许你的目标会完成得更好些。我有这样的想法,你怎么看?
黄荣华:我理解您的意思。是不是从怎样写鲁迅的角度来切入?我现在切入的角度是写鲁迅的什么?我们每一篇文章都有两个大的角度,一个是写了什么,一个是怎样写。我开始设计的时候也想了这个怎样写鲁迅的角度,后来我否定了。否定有两点,一是学生可能感觉不到的还是平淡背后的绚烂,学生往往会忽略的。二是我之所以没有讲它如何写,是我感觉这篇文章确确实实是无技巧的技巧,很难讲这种技巧。就是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这些概念要真正了解还是要通过写了什么来落实。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也提出了这些问题,其实它有着一种非常内在的联系的。比如他的笑声、步履、眼光是外在的,以外在的形象展示鲁迅真人的一面。后面其实是他内在的心性,我通过那么多“心”来归纳,就是让学生感悟他内在的心性。
黄玉峰:你刚才讲了两点,第二点说很难讲。我完全能体会的,因为我作为教师,也碰到这种难题,想到的,但讲不出。这里可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从怎么样写中探讨文章写了什么可能一举两得,当然是很难操作的,因为它很平淡。特别是细节描写的捕捉。通过细节告诉学生写了什么。这里有好多设计。上课,这样设计是一种成功,那样设计也是一种成功,我们不能说这种设计一定好,另外一种设计一定不好,但是我觉得一条一条总结,其实可以快点结束,留下时间让学生来讲背后的东西,我们要看出萧红的眼泪,萧红写他是完全写出了父爱感情,鲁迅对她也完全像女儿一样地对待。这些字里行间的东西捕捉住了,等于也说出了你的那个写什么的问题。这里可以探讨,以后再上的话,可以在这方面试一试,多向地尝试。
黄荣华:您的这个说法我是很认同的,我也在快速地想这个问题,针对不同的文章我有一些不同的设计,您刚才讲的读出眼泪,那就是情感。我以前讲《悼念一棵枫树》,我设计的是一种情感撞击。我讲《寒风吹彻》,情感撞击之中有一种哲理的思索。后来我讲《听泉》主要注重对它哲理的挖掘。这篇,我想,它写得这么平淡,我们能不能以一种淡的方式与它吻合起来。
黄玉峰:你因为教的不是一堂课,是教很多课,可以在每堂课里完成一个任务。在这堂课上我主要突出这点,这也是可以的,这是很淡的一篇文章,说容易看懂,学生也容易看懂,说难也难,怎么样用最短的时间内切入文章里去,不但领会到它说了什么,而且体会到萧红的文笔的美。这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今天就谈到这里吧。
黄荣华:谢谢您,黄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