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命体验”与说理性文本
现实世界隐含着“情理”二字。“情”使世界活泼,“理”使世界沉静。没有“情”,世界将死气沉沉;没有“理”,世界将一片混乱。“情”与“理”的有机结合,使世界永远处在一种活而有序的状态中。“情”与“理”,是人生的两面。人要抒情,同样要讲理。抒情性文本主要是用来抒情的,叙事性文本是在破解人生之谜中感喟人生,所以本质上说也是偏重于抒情,说理性文本自然就主要是讲理了。语文学习的生命体验,既要有情感体验,还要有思想碰撞,两者相交相融,缺一不可。但在解读文本时,两者是可以有所侧重的。解读说理性文本,当然更多要从“理”的体验展开。
一、强化学生“读书明理”的生命意识
先讲这一点,是因为现在学生读书太功利,“应试”二字遮蔽了他们明理的目光。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思想上引导他们认识到“读书明理”的意义,更多地接触一些以说理为主的思想随笔,甚至哲学读物。
李大钊曾经说过:“人生第一要求,就是光明与真实”“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的这句话也可理解为倡导对知识的追求,以达到对光明与真实人生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把读书明理看作生命的要义。
自古以来先哲们就读书已发表了各种精彩的言论。孟子的“求放心”说,刘勰的“医愚”说,培根的“力量”说,高尔基的“阶梯”说,都精辟地阐述了读书的作用。书籍作为人类智慧和思想的载体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她是高悬天空的长明灯,一直照耀着人类前行的探索之路。
因为人是社会人,所以读书最先要明之理就是做一个于社会有益的人。于是“读书”往往带上了强烈的使命感,古人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近代人讲“教育救国”,本质上就是“读书”的社会功能的反映。进入现代,读书与社会的关联就更加紧密。年仅12岁的少年周恩来的一句发自肺腑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了现代学子的共同心声。今天我们倡导的“科教兴国”,也是倡导读书的最基本义。
人是社会的人,人同时也是个体的人。因此,不断完善个体的道德品性,全方位使自己走出荒蛮进入文明的生命体,也是读书的重要意义。古人读书更多的是强调这重意义,荀子所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是这一重意义的最集中的揭示。因此,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是“读书”的一种必然,作为独特的个体生命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同样是“读书”的一种必然。人们正是在种种不同的独特体验中走向生命个体的完善。
我们常说:“老老实实读书,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读书”,即不浮不躁、认认真真地用心读书;“堂堂正正做人”,即做一个不“摧眉折腰”、不趋炎附势,有尊严、有良知的人,做一个有爱心、有理想,有自由思想和精神追求的现代人。
“现代人”也就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人”,“现代意识”的本质特征就是“自由”“独立”。只有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军事、政治、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才有可能在读书中实现精神的自由;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批判和创造精神,“尽信书,不如无书”,缺乏独立的思考,也不可能真正进入读书的自由境界。
引导学生强化“读书明理”意识,就是引导他们关注自身的心灵成长,铸造雄健的精神,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发展,做一个不断追求理想的现代人;就是引导他们在读书中不断地体验作品中的思想,开智启悟,明人生大理。要做到这一点,多读书、广读书是必然的,而多读那些直面心灵对话的说理文则更是必然。
二、引导学生关注直面心灵的随笔、杂文、书评
哪些是直面心灵对话的说理文?一类是随笔,如巴金的《随想录》;一类是杂文,如鲁迅的杂文;一类是书评,除了专门的书评外,还包括序、跋、读书笔记等。前两种大家都比较注意,这里讲一讲容易被忽略的书评。
好的书评有一个最大的共性,那就是突出一个“品”字:“品”出书的滋味,“品”出书的个性;“品”出品书者的见识,“品”出品书者的人性光辉。《白莽作〈孩儿塔〉序》“品”出了《孩儿塔》“属于别一世界”的滋味,“品”出了《孩儿塔》“有别一种意义在”的个性,也让读者见识了品书家的见识,感受到了品书家的大爱与大憎的人格光辉。《无韵之离骚》“品”出了《史记》的“奇气”,“品”出了太史公的“心声”,使读者不得不叹服品书家深阅读的功力,不得不欣赏品书家以文化获取“教养”的态度与精神。《密室的生活》解开了一个小女孩身上体现的人类“青春时期的剧码”,彰显了《安妮日记》的独特美——“真情与喜悦”,也让读者发现了品书家对作品开发式阅读的价值。
萧乾说:“书评家应是一个聪明的怀疑者,好的书评要用极简练的文字表现出最多的智慧。”李长之说:“要同情的了解,无忌惮的指责,可以有情感而不能有意气,可以有风趣而不必尖酸刻毒,根据要从学识中来,然而文字仍需是优美而有力的创作。”
所以可以说,读书评是双重的生命体验:在体验原作者的情感、思想的同时,也体验书评者的情感、思想。如读资中筠的《无韵之离骚》,不仅帮助读者体验司马迁贯注《史记》中的“奇气”,也让读者体验到资中筠的心灵律动。(如果读者对《史记》有过深入的阅读,再读这样的书评就会有更多的体验了。)因此,引导学生多读书评,具有一箭双雕之效。
三、引导学生关注具有生命终极关怀意味的哲学阐释
直面心灵对话的文本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类,那就是哲学阐释。哲学文本事实上是最具生命终极关怀意味的文本,非常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尽管经常提到“哲理”,但很少引导学生真正去关注哲学阐释类文本。
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阐释往往给人醍醐灌顶之效。我们可以给小学生读一些以文学形式讲身边哲学的较为浅近的文本,如哲理诗,寓言故事等;给初中学生读一些较为浅近的哲学短论;给高中学生读一些简明的哲学文本。
我们一直低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往往把一些他们早已明白的生活道理反复带进课堂。其实,有梯度地把哲学阐释带入课堂,将不仅对提升他们的生命感很有帮助,还会大大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关注作家的时代敏感度
鲁迅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叫做《人与时》:
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
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
一人说,什么?
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
从前好的,自己回去。
将来好的,跟我前去。
这说什么的,
我不和你说什么。
鲁迅强调的是现在,是今天,是当下。文如其人。鲁迅是活在当下的。他56年的人生,都在追赶时代风云,反过来又拨动着时代风云,引领着时代风云。正因为此,鲁迅才成为活在当下而超越当下的伟人,使其人生既具有重要的当下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鲁迅为什么能如此?重要的一条是他对时代有着高度的敏感。
确实,我们铭记鲁迅、铭记巴金这类人物,是因为他们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文化革命的旗手”“精神价值的战士”“中华民族的方向”。他们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巍峨的丰碑,是因为他们的思想、精神和艺术应和着时代的节律,达到了时代的高度。他们与时代保持对话,成为时代的精魂,为民族复兴凝聚必备的精神动力,而这种力量的基点恰恰在于对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充分表达。
何止鲁迅、巴金是如此?
《诗经》《楚辞》《史记》,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的诗词,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之所以能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亘古流传,正是因为它们无不从某一侧面深刻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某一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某一历史时期生活本质、社会矛盾与发展趋向,抒发了人们彼时彼地的思想与情愫,进而折射出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生活本质与时代精神。
看看《项链》中那个可悲又可敬的玛蒂尔德,那是法国社会视女性为玩物的牺牲品,为“美丽就是出身”的普遍认知殉葬,而她身上又保有着一个小人物的担当。她的悲剧背后是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一碗阳春面》之所以感人,并不是因为故事如何轰轰烈烈,而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老板夫妇这样一群普通人身上的善良与真诚,母子三人身上的勇敢、团结与坚持,故事演绎的是温情社会下的一个温情故事;《窦娥冤》之所以成为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因为窦娥的冤屈不仅属于她个人,更是封建官府一手制造的哀鸿遍野、冤案重重的一种折射。读《阿房宫赋》你可以知道当朝统治者大兴土木骄奢淫逸的生活;读《种树郭橐驼传》你知道了什么叫繁政扰民;读《病梅馆记》你明了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扼杀与扭曲……
“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阅尽千古风流,独占万世潇洒”,才能在社会的大键盘上弹奏着一曲曲时代的歌。
其实,考察伟大人物我们就能发现,他们成就自己伟大的重要凭借,都有“对时代高度敏感”这一条。政治家不用说,军事家不用说,经济学家不用说,科学家也不用说,作家、艺术家也无不如此。回想一下,我们很难找到哪个作家、艺术家他没有与时代相呼相应而能成其大的。有的作家、艺术家貌似脱离了时代,实则是先知先觉者,他们对时代的敏感远远超越了众人,像卡夫卡、梵·高。
文学作品乃至学术研究如果脱离了社会现实,脱离了我们脚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也就失去了回应时代的愿望和能力,导致锋芒的钝挫和生命力的萎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唯有保持着对时代的高度敏感才能应和时代的节律,留下对时代思考的声音。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历代作家们留下的著名政论、史论、文论,都是时代的呼声。它们不仅具有当下意义,往往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并且,对时代的敏感度越大,其振聋发聩的作用越大,其历史影响越深远。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即是。
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作品的时候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作家、作品与时代的关联。这种关联是政治的,经济的,更是思想的、文化的。
五、引导学生体察文章之“道”与“灵”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意思是说文章的变化兴替是与“世情”“时序”紧密相连的。他还说:“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记传盟檄,则《春秋》为根。”从这段话中可知,刘勰将儒家五经看作是各类文章之源。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也阐述了相类似的观点:“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从中可以看出,柳宗元也将儒家五经当作自己写作的“取道之原”。
柳宗元在文章中接下来还说:“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騒》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这里的“旁推交通”大意是“融会贯通”。由这段文字可见,柳宗元将五经以外的先秦诗文及太史公的文章作为自己写作的重要参考,将他们都融进自己的文章之中。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说:“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从中可以看到苏轼对韩愈的高度评价。其实,包括欧阳修在内的宋代文学家多数都给了韩愈很高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是对韩愈为“文”与传“道”的充分肯定。
引述上面几段话主要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中国古代文章至宋代为止,虽然不同时代有一些变化(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但大体是走“载道”一途的。这个“道”当然是儒家之道。这也就是所谓“古文运动”的“古文”之道。我们今天常说唐代古文运动,说唐宋古文运动,说唐宋八大家,都在这一语境之中。
说“文以载道”,还必须再说说韩愈。韩愈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文以载道”四字(直接提出这四字的是宋人周敦颐),但他说过:“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答陈生书》)“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答李秀才书》)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所尊崇的“古道”即尧、舜、禹、汤、周公、孔、孟之道。他的门人李汉在《昌黎先生序》中概括文与道的关系说:“文者,贯道之器也。”这里说的“贯道之器”,实即“载道之器”。
“文以载道”作为中国散文的主流观念,事实上一直强力地影响到今天。为什么?这其实是与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地位紧密相连的。“仁”“义”“礼”“智”“信”“志”“爱国情”“担当志”“大丈夫人格”“勤劳”“俭朴”“斗争”“求索”……都是儒家文化极力推崇的,也是唐宋人倡导的“道”的内容。这些宝贵的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大支撑力。我们的文章当然应当表现、弘扬、发展这些品质了。当然,古代散文所载之道,肯定会有许多不适应于今天的了。我们今天当然要对“文以载道”之“道”作出时代的选择:有利于我们民族向前的一切思想均可视之为“道”,无论是古代的,还是今天的,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不利于向前的就毫不犹豫地摒弃。我们的时代需要真正的载道文章,永远需要载道文章!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永远需要鲁迅的理由。
但力倡载道文章不等于只要载道文章,讲“理”不等于只要“理”。我们同样需要性灵文字!正是不满于文坛的一切皆“道”或“准道”或“拟道”,将“道”变为唯一,充满道学气,明人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也正因为此,明代的小品文蔚为大观,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但提倡性灵也不等于只有性灵,那就又会走向了一个极端。周作人可视为一例。周作人前期的散文有凌厉气,多数都应和着时代的节律,但后来逐步走向了唯性灵,因此文中也就没有了时代,没有了家国,变得高蹈虚脱。
其实,一个生活在时代中的人,他的心中必然是有道有灵的,他只要将“道”与“灵”真实地书写出来,就必然有真性情。我们可以再回过头看看韩愈。韩愈写了《原道》《原毁》《进学解》等载道的文字,但也写了《祭十二郎文》《送穷文》等非常性灵的文字。《送穷文》是一篇神奇之作,它把有生以来陪伴自己的五个穷鬼——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送走,五鬼张眼吐舌、手舞足蹈,向主人申诉:我们作为主人的真正知音,忠实地陪伴主人,赶我们走不仅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能的。主人最终垂头丧气,又把穷鬼请回了上座。而这五个穷鬼就是一个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品格。我们还可以看看鲁迅。鲁迅一生致力于两个字:“立人”。但鲁迅的文字中有很重的孤独感、绝望感,这是鲁迅特有的性灵。
举韩愈、鲁迅为例,是想说明我们大可不必将“道”与“灵”对立起来。事实上,真正辨大理、释大理、明大理之文也是充满深情之文。鲁迅的杂文不需证明。我们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如《过秦论》《六国论》《谏太宗十思书》《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也都情深意切。
体察到“道”与“灵”的统一,回到写作中就不会将心情日记与课堂作文对立起来了。只要是生活在时代中,就必然有情感要抒发,有理想要书写,有大道可担当。因此文章也就必然有道有灵——“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载生活之道,抒生命之灵。因此,在引导学生“读书明理”时,也不可忘“情”之体悟。
六、说理性作品的生命体验重在达理
人在通情达理中长大。通大情达大理者成为智者,成为圣者。经典的说理性作品必然承载着大理,正是语文学习中需要去体悟的重要内容。
如《种树郭橐驼传》,虽说是“传”,实际上是借“传”明理。教学这篇文章,一定要引导学生体悟柳宗元所述之理。
文章先写了郭橐驼种树之“道”——
总的指导思想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树木能按照它的本性生长,达到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具体办法是:“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树根要让它舒展,培土要平均,土要用旧的,捣土要紧密。)
工作态度是:“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移植时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移植好以后放在一边时像丢弃掉了一样。)
坚持的原则是:“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不妨害它自然生长”“不抑制、减少它结果实”。)
柳宗元作文主张“文以明道”。这篇文章所“明”何“道”?
1.“天道”
这篇文章中,柳宗元以“树”为象征,说明“天道”的两层含义:“天”与“性”。“天”是指树的自然生长规律,“性”是指树在生长时可能达到的高度(“硕茂”“早实以蕃”)。由树引申开去,“天道”实指万物存在的自然规律以及万物成长(发展)的最大可能性。“人”作为万物之一,他的“天道”是什么?像树一样,他先是要活着,然后是要生长,再是要生长得好,这个“好”是指在现有条件下达到最佳。
2.“人道”
柳宗元以郭橐驼种树为喻,说明“人道”也有两层递进的含义:先是认识“天道”,再是使“天道”得到实现。郭橐驼树种得好,是因为他充分认识到了树的“天”“性”,并能用最适合树的方法保全树的“天”“性”——使树“天者全而其性得”。由此引申开去,“人道”是指人类认识到事物的“天”“性”,并用最适合该事物的方法保全他的“天”“性”,使他的“天”“性”得以实现。所以可以反过来说,限制、扼杀事物“天”“性”的做法就是不“人道”。
3.“官理”(做官治民)应当尊崇百姓的“天道”
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指出为官者不懂“天道”,更不懂尊崇“天道”,他们扰民的做法是对百姓“天道”的破坏。所以他要写这篇文章,告诫为官者尊崇百姓的“天道”,“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的事情不可再做。
柳宗元所“明”之“道”意义何在?
柳宗元生活的中唐上自朝廷,下至底层官吏,对百姓层层盘剥,民不安生。这是他被贬永州时考察民情后所作,文章表现的思想在当时有很强的针对性。后来柳宗元被贬柳州时,作为柳州司马,他尽可能减少百姓负担,绝少扰民,使百姓能够“蕃吾生而安吾性”,深得百姓爱戴,被尊为“柳柳州”。
柳宗元的这篇文章对后代具有很大的警示意义。历代统治者很少尊崇百姓的“天道”,他们多数是百姓“天道”的最大破坏者。因此,今天读这篇文章不仅可以启示人们以史为鉴,还能鞭策为政者少扰民,不扰民。
其实,这篇文章不独对为政者有启示意义,对任何人都有启示意义:做什么事情是不是都需要“人道”?需要尊崇“天道”?举一最切近的例子:我们的教育制度是不是做到“人道”?是不是有违“天道”?这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再如学习《拿来主义》一文,除了要引导学生明白何为拿来主义、为何要实行拿来主义这些文章本身已解决的问题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诸如“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拿来”与“西化”、在今天实行拿来主义要处理的一些矛盾等问题。这样,学生在对待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就有了一种较全面的看法,他们的视野就会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
“闭关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不接纳外来的先进文化,盲目自高自大。这里主要是指世界逐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依旧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沟通,更不接受外来文化。乾隆82岁(1793年)生日时发生的事件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件。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西方国家英国给乾隆送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枪炮等作为生日贺礼,英国使者借机向清廷提出三大建议(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互派使者、平等贸易),但遭到乾隆的嘲笑,只在礼单上批下8字:“善体朕意益加款诚”,要英人更加恭顺,永远恭顺。事实上,错过了这次机会,此后中国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中再也没有一次平等的机会了,直到今天。
新中国成立后,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在与社会主义苏联的关系恶化后,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政策。以历史的眼光看,似乎也有“锁国”之嫌。所以有了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有了邓小平时代的到来。
“送去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所谓的“国粹”送到国外去展览,以示自己文化的强大、优越,以此掩盖自己的不足、缺点、缺陷;更有甚者,实行卖国主义,将自己的东西送出去,包括主权,以获取自己暂时统治之需。联系《拿来主义》写作的1930年代,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政府不能正视这种受欺凌的现实,却还一味以“国粹”示人以自耀,这就变成了自欺欺人了。
鲁迅在1934年提出“拿来主义”,但直至今天我们还没有真正很好地实行“拿来主义”。大体说来,我们只是“拿来”,或者接受别人“送来”的,没有能真正“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因此,西学东渐走过100多年后,今天我们似乎正在走向全面西化,最大的事实是,不仅衣食住行全面向西方看齐,而且我们的话语参照系基本上是西方的。今天,我们言必称西方,了解西方远甚于了解自己,我们对自己的信任指数远低于对西方的信任指数。
鲁迅曾说:“中国人对异族,历来只有两种称呼,一种是禽兽,一种是圣上。从没有称他为朋友,说他也和我们一样的。”说“禽兽”是大中华主义,所以“闭关锁国”。说“圣上”是自我精神的奴化。先前奉行的“送去主义”是奉西方为“圣上”,今天的“西化”同样是拜西方为“圣上”。鲁迅曾批判的“西崽”现象——“倚徙华洋之间,往来主奴之界”的“西崽”,今天已成为全社会崇敬的偶“象”。这确实是一种悲哀。
因此,我们今天应当高呼:“东学西渐”!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用中国证明世界!这是我们今天重要的任务。也许今天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这样做,但我们一定要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去做!
其实,在今天,要真正实行“拿来主义”还是有许多困难的。至少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1.“拿来”与“接收”的关系。“拿来”绝不是“接收”。“拿来”是一种开放的胸襟,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我化他。它体现的是自信、自强的品格。“挑选”是“拿来”坚定方针,没有“挑选”,就变成了全盘“接收”,就失去了自我的主体地位。
2.“拿来”与“送出”的关系。“送出”是主动让世界认识中国。“送出”不是“送去主义”,“送出”与“拿来”一样,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今天,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是有限的,西方妖魔化中国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让世界了解中国,向世界说明中国,是非常必要也非常艰难的。“孔子学院”的建立是一种重要方式,但还应有更多的方式更大的力度。
3.“拿来”与“弘扬”同步。全球化进程中,民族身份认同成为许多民族的焦虑核心。中华民族也遇到了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开放接纳世界的同时,一定要弘扬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只有这样,鲁迅讲的“新人”才会产生,否则就不是“新人”,而是失去了自我的被外来文化“奴化”的人。那样就更不要说“新文艺”的产生了。
七、教学案例
1.案例
《愚溪诗序》(第二课时)(实录)(2005年11月,高一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黄荣华
(多媒体推出课题及柳宗元画像)
师:上节课我们主要感受了《愚溪诗序》的文辞之美、文理之美和蕴涵其中的作者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先请同学齐读这篇文章,读出柳宗元怀才不遇的抑郁。
(学生齐读《愚溪诗序》)
师:上节课我们谈到这篇散文蕴涵的作者的抑郁心情,主要是通过“以‘愚’自嘲”“以‘愚’写智”这种方式来表现的。“愚”和“智”本来是一对矛盾,泾渭分明,不需要我们辨析,但柳宗元文中所引述的与自己对立的两个人物是宁武子、颜回,宁武子、颜回都是孔子欣赏的人,宁武子的大智若愚,颜回的睿智如愚,也是中国几千年来普遍认同的一种优秀品质,因此柳宗元的在这篇文中确立的智与愚的关系值得探讨。到底何为“智”?何为“愚”?
(多媒体推出问题)
柳宗元到底是“智”还是“愚”呢?先请同学展开辩论。先请正方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
生:我方认为,本文欲扬先抑,以“愚”写“智”,充分体现了柳宗元的智者形象。文章前4节写“愚”,第5节写“智”。柳宗元之“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善鉴万类”,概括为两个字就是“慧眼”。柳宗元生在中唐,明辨是非,看清万物,看出了宦官专权民不聊生的昏乱状况,所以他具有慧眼。第二,“清莹透澈”,概括为两个字就是“洁质”,高洁的品质。柳宗元对当世身感愤懑,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永贞革新,换句话说,这是在“邦无道”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敢。所以我们认为他有“洁质”。第三,“锵鸣金石”,概括为两个字就是“美声”。柳宗元参与革新,制定条文,试图造福于民,这就是“美声”。第四,“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概括为两个字就是“奇文”。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写了8篇政论文,82首诗,8篇赋,9篇骚,有名句“许国不复为身谋”。在这些诗文中,他坚持自己的政治观点,文以明道,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结合,正如本文中以愚溪自比,抒发自己对不公正遭遇的抗议,所以我们认为他有“奇文”之智。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柳宗元是一个集“慧眼”“洁质”“美声”“奇文”于一身的智者。谢谢。
(同时,教师相机板书——柳之智:慧眼洁质美声奇文)
(热烈掌声)
生:我方认为柳宗元是一个愚者。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全文以愚溪自比,愚溪的特征就是柳宗元的特征,而愚溪是怎样的呢?是“笨”。何以见得?各位请看文章第三节,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入,不能兴云雨,概括为四个字就是“无以利世”。这种对世人无用就是“笨”。第二,是“傻”。“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是正话反说。柳宗元身处中唐,唐朝由盛转衰,宦官专权,可以说政治黑暗,他却想凭一己之力与之抗衡,很明显这是以卵击石。由此可以看出,柳宗元缺少作为一个高官必备的政治智慧,这是他的“傻”。第三,柳宗元被贬后不能正视自己的失败,只是以诗文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在此期间写了一批诗文,但牢骚满文,只想到自己的受挫和受到的不公,而不去想如何改变自己受挫的局面,这就是他的“痴”。第四,是“呆”。再看文章最后,柳宗元这样一个“笨”“傻”“痴”的人,还“颇以文墨自慰”,自认为“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这是对自己“笨”“傻”“痴”的欣赏,何其“呆”也?综上所述,这篇文章表现出的是柳宗元“笨”“傻”“痴”“呆”的愚者形象。谢谢。
(同时,教师相机板书——柳之愚:笨(无利于世)傻(不会装愚)痴(申述主张)呆(对笨傻痴欣赏))
(热烈掌声)
师:正方认为柳宗元是智者,集“慧眼”“洁质”“美声”“奇文”于一身的智者。反方认为柳宗元是愚者,“笨”“傻”“痴”“呆”,“呆”就是对自己前三点“笨”“傻”“痴”的欣赏。下面正反方能不能展开一下自由辩论?
生正1:我想请问对方辩友,难道在“无道”之时装傻就是智的表现吗?柳宗元没有装傻,将自己完全献给了国家,在个人安危与国家兴亡之间,他选择了为国家而舍自己,这难道不是智的表现吗?
生反1:我方认为,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不能改变大势所趋,在不恰当的时机做无谓的抗争的人只能称其为莽夫。视局势情况而动,在适当的时候保全自己不能说是一种愚,而是一种智,这是一种高超的生存选择。
生正2:“邦无道”装傻是一种苟且偷生的行为,“邦无道”能挺身而出,改变不利的局面,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天下来说,都是一种智。
生反2:在人生不得意情况下柳宗元写下的发牢骚的文章对国家的兴亡和个人的政治主张的实现都毫无益处,这难道是智的表现吗?显然不是。
生正3:正如对方辩友所说,柳宗元不能在政治上得势,他因此而写些文章来警示君王,警示后人,这难道不是一种勇者之智吗?
生反3:毋庸置疑,我们说的智者是能正视自己的失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的人,但柳宗元不能做到这点。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摆脱革新失败和被贬的阴影,而对方辩友还为柳宗元的固执辩护,不是有着和柳宗元一样的顽固吗?
(掌声)
师:双方针锋相对,因时间关系辩论暂时就到此。到底谁有理?谁的理大?
正方(齐):我们理大。
反方(齐):我们理大。
师:看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一下柳宗元的“智”和“愚”。柳宗元到底是智还是愚?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先看看柳宗元引述的对立面。
师:请看课本182页第9个注释:“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上节课我们谈到“愚不可及”不是指愚蠢到了极点,而是指装愚佯愚的智慧别人比不上他,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孔子赞许宁武子佯愚。宁武子是卫国大夫,他在出使鲁国时,鲁君演奏了只有天子招待诸侯才能演奏的音乐。鲁君不是天子,天子才能演奏的音乐,鲁君却命乐工演奏来招待卫国大夫,这就是“无道”的表现。宁武子毫无反应,后来鲁君派人问他怎么没反应,他装愚说不知道,以为乐工在调试音乐呢,把这个事情就糊弄过去了。孔子对这种在“无道”情况下装愚来保全自己的行为是赞许的。
(多媒体推出)孔子赞许宁武子式的“愚”(佯愚)
师:《论语》中还有其他的地方体现了孔子的这种态度。(多媒体推出)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师:“废”就是埋没,“邦有道不废”就是在政治清明时施展自己的才华,“邦无道免于刑戮”就是在天下昏乱时免受刑罚和杀戮,能苟全性命于乱世。像南容这样的人孔子很喜欢他。
(多媒体推出)“以其兄之子妻子之”。
师:这里的“子”是指女孩,先秦时候“子”可指男子也可指女子。请一个同学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生:孔子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做妻子。
师:可见孔子对南容态度是——
生(齐):欣赏
师:再看《论语》里另一则:(多媒体推出)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师:“仕”指什么?
生(齐):“仕”是做官。
师:“卷而怀之”指无道时卷起自己的才华不展示出来。你们认为孔子称他是什么呢?
生(齐):君子。
师:再看一则:(多媒体推出)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师:“矢”是指什么?
生(齐):箭。
师:“邦有道”“邦无道”都像“箭”,说话和行事像箭一样直。孔子对他的评价是“直”。蘧伯玉与史鱼的表现有区别吗?
生(齐):有,“君子”和“直”。
师:“直”显然没有“君子”的评价高。有德者为“君”。为什么孔子对蘧伯玉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生(齐):显示出政治和生存的智慧。
(多媒体推出)政治与生存智慧
师:孔子为什么赞赏这种政治和生存的智慧呢?我们看他有一个生存原则。他所讲的“愚”在什么原则之下采用?
生(齐):“无道”。
(多媒体推出)“愚”的原则:“邦无道”
师:我们再看一则:(多媒体推出)……邦有道,贫且贱,耻也。邦无道,富且贵,耻也。
师:大好时机,你还贫贱是羞耻的事。这里的“贱”不仅仅指地位低下,还指什么?
生:大好时机,应施展自己的才华,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提高自己的地位,获得别人的尊重,这样才是对的,否则就被别人瞧不起。
师:“邦无道,富且贵”有几种可能?
生:第一:可能与无道之君同流合污。
生:第二:可能与无道之君无道之人做无道之事。
师:这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叫什么?
生(齐):助纣为虐。
师:还有一个成语叫什么?
生(齐):为虎作伥。
师:这样看来,“邦无道”则“愚”的原则有几层意思?大家记下来:
第一:“愚”要排除“邦有道”,“邦有道”不能“愚”,要施展才华。第二,“邦无道”又无力改变这样一种无道局面的时候“装愚”,不仅用来保全自己的生命,还用来保全自己的心性,保全心性的纯洁、高洁和清洁。这种“愚”可用孟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
生(齐):穷则独善其身。
师:第三,“富且贵,耻也”还指什么意思?
生:不与无道之人做无道之事。
师:宁武子的“愚”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生存原则呢?(多媒体推出)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维护社会正义良心与_____________的统一,勇与怯的统一。
生:维护社会正义良心与保存个体生命的统一。
师:如果没有原则,只有自己,那就是无耻。没有“原则”、放弃“正义与良心”、心中只有个体生命,那就是滑头、无道德。孔子强调的是社会与自我两者的统一,两者都不能丢失。这就是孔子赞许宁武子的“愚”的本意吧。我们再看颜回,孔子也是赞许的。看课本182页第10个注释:“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这里的“省”是指什么意思?
生:考察。
师:“发”是什么意思?
生:发挥,阐发。
师:孔子说课下考察颜回私下的言行,看得出能对我讲的有所发挥有所阐发,所以颜回不愚。这是孔子特别欣赏的什么样的人呢?
(多媒体推出)孔子赞许颜回式的“愚”(如愚):“敏于事而慎于言”的____________之风。
生:君子之风。
师:同学在辩论的时候注意到了宁武子与颜回的“愚”,但还有一个“愚”没有注意,在文章第1段的第3行。
生(齐):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
师:古有愚公,今有愚溪。显然柳宗元把自己比作愚公了。愚公也是个被认可的人。刘向《说苑》里说齐桓公打猎追一头鹿到山谷,碰到一老翁。问老翁山谷叫什么名字,老翁说叫愚公谷。齐桓公很奇怪,问怎么叫这样的怪名字呢,老翁说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齐桓公说,看你样子不像愚笨之人呀。老翁说:听我慢慢道来。我养了一头母牛,生了一头小牛,小牛长大了,又买了一头小马驹。有个恶少看到我买了头马驹,说牛不能生马,就抢走马了。邻居说我太愚蠢了,怎么就给他抢走小马驹了呢?桓公听了也说,你真是一个愚笨之人。齐桓公上朝,把这事告诉给了管仲。但管仲并不这样认为,请看——
(多媒体推出)管仲再拜曰:“……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刘向《说苑》
师:这里的“狱”是指什么?
生(齐):案件。
师:管仲说:老翁知道案件审理不公平(不公平,所以打官司打不赢),所以就把小马驹给了恶少。请求让我好好治理政务。孔子说:弟子们记下这件事啊,桓公是建立霸业的君主,管仲是辅弼桓公建立霸业的大臣,尚且有把聪明的人当作愚笨的人的事情发生,更何况比不上桓公、管仲的人呢。刘向在这里是假托孔子欣赏愚公。
(多媒体推出)刘向(假托孔子)欣赏愚公式的“愚”(认愚):通达不争
师:欣赏愚公的什么呢?认愚。我不跟你争,争是自取羞辱。他看得很远,这就是一种通达。柳宗元还不能与愚公比。因为柳宗元还在争。
师:至此,我们讨论了这篇文章中的“三‘愚’”。这篇文章中的“三‘愚’”都有值得看重的“智”。
(多媒体推出)三“愚”之智:_______________。宁武子的政治智慧(佯愚)颜回的君子之风(如愚)愚公的通达不争(认愚)都是一种坚守,坚守内心的高洁。他们放弃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生:放弃是为了获得,为了保全,保全自己的性命、才华、节操。坚守自身。
师:坚守自身,用孟子的话是独善其身。
(多媒体推出)(三“愚”之智)——独善其身式的坚守。
师:这样看来柳宗元就真的不如他们了?刚才反方说柳宗元“笨”“傻”“痴”“呆”看来不是没有道理。所以我们有必要继续探讨下去。柳宗元自己怎么看呢?他被贬后写了一篇《瓶赋》,其中有两句(多媒体推出)“子无我愚,我智若斯”。
师:“斯”是什么意思?整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生:“斯”是这样。你们没有我愚,我的智像这样。
师:柳宗元这里说的“愚”与同学说的“愚”是一样的吗?我看有所不同。文中第1段说“以愚触罪”的“愚”理解成不顾自身利益,参加永贞革新,变革现实社会似乎更加合理。第3段说“无以利世”,不能利的“世”是谁的“世”?是老百姓的“世”吗?
生:不是。
师:是宦官、豪族、节度使把持的社会现实。“今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这里的“理”是谁的“理”?“事”是谁的“事”?
生:当权者。
师:对,柳宗元清楚地看到自己参与革新,违背了当权者的既得利益。第5段“用文墨自慰”目的是什么?申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抒发愤懑。我连写文章的权利都没有吗?申述权利也没有吗?
师:综上所述,已非常清楚:柳宗元的“愚”是指什么呢?那就是四个字——(多媒体推出)抗时伸己。
师:柳宗元如果按孔子的说法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些?像宁武子那样保全自己,像颜回那样不说,像愚公那样不争?
生:可以。
师:与柳宗元同时代的韩愈就对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也持不同的态度,略有非议,认为柳可以做得更好。
师:这就是柳宗元的“愚”。那么他的“智”呢?请大家齐读第5段。
(生齐读)
师:关于柳宗元的“智”,除了同学们前面讲的四点,我再补充一点:(板书)“超鸿蒙,混希夷”。这里有没有“我”呢?
生:无我。
师:无我的境界。“许国不复为身谋”。柳宗元说“我智若斯”。“若斯”之智是什么呢?如果说前面三人的智是指暂时放弃的话,那么柳宗元就是永不放弃的坚守。(多媒体推出)永不放弃式的坚守。
师:大家想一想,有哪些历史人物像柳宗元一样是永不放弃地坚守自己的理想呢?
生1:明朝的于谦。宦官当政,但他没有退缩,依然为保卫明朝而积极地做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生2:《五人墓碑记》里的颜佩韦等五人,宦官魏忠贤当道,五人不惜牺牲自己推翻宦官专权,坚守理想不怕打压。
生3:在匈奴牧羊19年的苏武,坚定不放弃自己的气节,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师:还有很多,像孔子、屈原、司马迁、谭嗣同、马寅初等。孔子的可爱是允许别人暂时放弃,但他自己永不放弃。这些人物的永不放弃与前面所讲的暂时放弃是不同的。永不放弃式的坚守,使得民族精神有了一种别样的风景。这种“风景”是指什么?
生1:这是一种敢于冲破不利局面,敢于对权贵说不,是有悲壮色彩的一道风景,很令人骄傲。
生2: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很中庸的民族,像这样能坚持到底的人物是非常需要的,不然这个民族就缺少了点什么。
师:缺少什么呢?(多媒体推出)他们的坚守使得一种______________的精神永不失传。
师:什么精神?
生:永不放弃,坚持到底,傲岸不屈……
师:对,他们的坚守使得一种“傲岸不屈”的精神永不失传。他们尽管失败了,但他们的失败不是相对于个人利益而失败,而是——(多媒体推出)个人对历史的失败,个性对社会的失败,理想对现实的失败。他们演出的是伟大的____________。
师:谁能解释这几句话?
生:“个人对历史的失败”指历史因为这些人的失败而推迟了进程;“个性对社会的失败”指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性的失败就导致了社会的失败,他们是相互联系的;“理想对现实的失败”我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师:这解释起来确实有些困难。他们失败了,是历史的强大惯性碾碎了他们,是社会的强大阻力挡住了他们,是现实的强大反动击败了他们。他们高洁的理想在现实中碰壁了,但他们的理想点燃了现实,他们的个性温热了社会,他们个人的失败丰富了历史。他们虽然失败了,但历史因他们而前进了。所以说,他们的演出是伟大的什么?
生(齐):悲剧。
师:对。人间悲剧。他们的失败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很多思考。
师:请正反方同学总结一下。当我们有了上述的对话以后,你们再来看柳宗元是愚者还是智者的问题时,还坚持自己原来的观点吗?
生(正):学了这篇文章后,听了老师的见解,我也不像以前那么拘泥于智愚之分了,拘泥于柳宗元是愚还是智这个问题了,而是思考我们该成为怎样的人。首先作为智者我们要用一双“慧眼”探察当时现实,探察周围的一切,然后我们还要保全自己的“洁质”,敢于对权贵说不,敢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们还要像柳宗元、屈原、司马迁一样不平则鸣,用自己的“美声”向不平之事说不,然后也用“奇文”像利剑一样直抵龌龊的社会,像柳宗元“许国不复为身谋”,永远不放弃自己的坚守。当然有的时候固然也可以调整自己的策略,像南容,像蘧伯玉,像宁武子,像愚公一样,在“邦无道”无能为力的时候保全自己的生命以图有为也是一种生存和政治智慧。有时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内心的高洁,有时放弃未尝不是更大的获得。试想柳宗元如果放弃一点不那么直行也许能更好地造福社会。我认为“愚”需要原则,“智”需要原则,“愚”与“智”本在一线之间,只要心中有原则,只要心中有坚守,只要心中有高洁的志向,无论“智”与“愚”,有何不可呢?
生(反):老师说的这两种坚守——“独善其身式的坚守”和“永不放弃式的坚守”我认为都不是反面的,都是正面的,并不是矛盾的。面对情况不同,有时候选择“独善其身式的坚守”更有利,有时候选择“永不放弃式的坚守”比较适合。有时候张扬个性,有时候要收敛,两者需要看情况而定,是可选择的。
师(小结):正反双方的思考都有些变化。我们特别欣赏、钦佩能坚守的勇士,我们也不否认暂时放弃的“愚”者,但我们鄙视那种“邦无道而富且贵”的滑头、无道德之人。
(同时板书——更钦佩勇士不否定“愚”者应鄙视滑头)
师:给同学一道练习题——以《“智”“愚”辨》为题,整理课堂笔记,融入“现代社会如何尽可能避免‘智者失败’的悲剧”的思考。
2.教学说明
就在上《愚溪诗序》的前几天批阅学生随笔时,读到这样的顺口溜:“在家莫与父母斗,出门莫与歹徒斗;在校莫与老师斗,上街莫与警察斗;国内莫与‘共党’斗,国外莫与美国斗。”我感到自己没有能力用笔写下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批语,也很难通过谈话的方式帮助学生真正认识“斗”与“不斗”的问题。于是,我把这个问题与课文反映的“智”“愚”的问题联系起来考虑。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智者”,不会有人愿做“愚人”,但实际上问题没有这么简单,而是相反。这就使得“智”“愚”问题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必然会碰到这个问题。(“斗”与“不斗”其实就是这一问题的表现)。人生该“智”还是该“愚”?何时当“智”何时当“愚”?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最后他也没有思考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来。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智者大都在这“智”“愚”问题上做过深入的探讨,且各有心得。“智”“愚”问题实际上蕴含着民族的许多宝贵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大生命的一个重要命题。当第一堂课学生对柳宗元的说法提出异议时,我感到有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让学生自己先去研究、整理,然后在第二课堂展开辩论。有了这个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便可抵达“智”“愚”问题的深处,并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