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文二 管理四个字
—— 写给远方的校长
尊敬的校长:
我的老朋友,这些天我不时想起给您写封信。2010年我由市教育局到学校任职以来,每年都参加校长培训班的讲座,同来自各县市区的中小学校长进行长时间的交流,获益很多。2010年我在校长培训班演讲的主题是《用心和智慧践行校长角色》 ,去年谈的是《寻找教育回家的路》 ,今年则是《中小学校长岗位风险的思考》 。重回学校,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教育问题,无论是出差在外,还是坐在办公室,我的心总与教育在一起,我的目光时常投入您身上。
自从您来到校长培训班,您无时不让我感到一种亲切,却又夹杂着一丝的不安。你问我, “在市教育局和学校这两个地方工作,有什么感想?”真的,一下子还不知怎么回答好。在机关,你说的哪怕错了,下面的会认为是对的,因为权力是绝对的;在学校,你说的即使对了,下面的会认为是错的,因为真理是相对的。在这绝对与相对之间,其实有一个我们都不太注意的话题:岗位风险。教育行业是社会敏感地带,作为校长,如何防范风险,既干成事,又不出事? “茫茫的大地是阴郁的,我们却必须在其中居住” ,我多么希望我的翅膀能触到您的翅膀,一起飞。
您对校长这个称呼的认识触动我的是历史与唤醒。您说,校长,最初是指官名。在秦汉时期,校为军事编制单位,校长开始是取校中之长的意思,他不是高级指挥官,而是下级军官,当时称校尉。《续汉书·百官志》中讲,每一陵园设令一人,下有丞及校长各一人,校长主兵戎盗贼事。从这里可以看出,校长是指陵园卫兵之队官。
今天我们所称呼的校长,也就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管理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是从1912年开始使用的,一直沿用至今,刚好10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成功引入西学(美式教育) ,创办新式学校,将平民教育纳入朝廷的视野。清政府迫于形势的压力, 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在全国推广新式学堂,分为“小学堂” 、 “中学堂” 、 “高等学堂”和“大学堂”几个等级,学堂的行政负责人称“总理”或“监督” 。1912年学堂改为学校,学校行政负责人改称校长。
尊敬的校长,您在发言中好几次提到,我们经常把校长任职的条件、资格这两个事情混在一起,其实,这两者各有所指。条件,主要是指事物存在、发展的影响因素,强调的是“影响因素” 。而资格,是指根据任职标准,对工作人员工作活动能力的证明,强调的是“能力证明” 。从您的发言中,我知道, 1991年6月25日,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 》 。20年过去了,这个要求一直未曾修改,有点滞后了。但它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在全国明确了校长任职的三项基本条件。第一条包括政治立场、教育信仰、教书育人、师生表率四个方面;第二条包括学历、职称、教龄、岗位培训(入场券) ;第三条则强调体质(健康) 、素质(胜任) 。这个文件没有专门讲任职资格的问题,但对校长的岗位要求,从基本政治素养( 6点) 、岗位知识要求( 5点) 、岗位能力要求( 6点)提出了标准。
您还说, 2005年4月12日,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 》 。这个文件有几个亮点:明确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学校要按照章程自主管理;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校长每届任期为3至5年;对校长培训作了更严格的要求,规定不参加培训确需提前进入岗位的,只能担任代理校长;建立和实行校长岗位津贴。文件第二款第9条指出,中小学校长应当具备6项基本条件,第一条讲忠诚教育,第二条讲履职能力,第三条讲办学思想,第四条讲思想品德,第五条讲法制意识,第六条讲民主精神。文件对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提出了4项标准:一是教师资格,二是职称问题(中级以上) ,三是教龄问题( 5年以上) ,四是体质问题。
不知不觉您就讲到了校长的职权与义务。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就叫职权。您说,职权与职位相关,与担任该职位的个人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你现在是校长,现在就拥有校长的职权,如果你离职了你就不再享有该职位的任何权力,而这种职权依然保留在该职位中,并给你的继任者使用。《湖南省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 》规定,校长拥有7项职权:确定发展规划、学校人事安排、学校财务管理、组织教育教学、确保师生安全、代表学校维权、其他职权(学校章程规定的) 。在行使职权的同时,校长要履行6项义务:遵守法律、贯彻教育方针、接受领导监管、维护师生权益、民主管理、国家利益至上。
“哪里能自由地飞翔,哪里便是我的故乡。 ”您在发言中,一次次叫我猜,什么叫风险?用词典的话来说,风险就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通俗地讲,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风险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您列举了四句话,我现在还记得:“你看这件事有没有风险?” ( 《子夜》 ) “咱们陕北人民为了自己部队消灭敌人,什么风险的事都敢干。 ” ( 《保卫延安》 ) “店老板躲过了风险之后,逃回来了。 ” ( 《杜甫的阶级意识》 ) “皮鞭在王臭子身上、头上,好像捶泥一样的响起来。这等风险,王臭子却还是头一次遇到。 ” ( 《吕梁英雄传》 )从上面这些话中,我们慢慢体会到风险还有“危险”的意思。
一般来说,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结果三者构成。风险因素是风险发生的必要条件,风险事件是风险发生的充分条件,如何区别两者呢?就看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比如: “下冰雹路滑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 ” “冰雹直接击伤行人。 ”风险的种类有很多,按风险的性质划分:纯粹风险、投机风险;按产生风险的环境划分:静态风险、动态风险;按风险发生的原因划分: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按风险致损的对象划分: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
此时,我却突然在想,也许我能隐身黑夜之中更好。张文质说: “今天,教育问题在我们的时代显示出双重形象,在我笔端倾诉的也正是这样的双重形象:一方面是备受指责的窘迫与疑难,越走越窄的末路,另一方面则是极有意味的唤醒和开启,是亲切的爱抚。 ”您说,这样的双重形象在校长身上也有。单从校长的岗位风险看,可知一二。
您首先讲到了执行政策失真的风险。执行政策搞实用主义、本位主义,弄虚作假,导致上级政策在贯彻时走形变样,甚至闹出笑话。您说,前几年一个区教育局印发《八个严禁》的红头文件,赫然出现“严禁利用师生从属关系在单独找异性学生辅导、谈话时,奸污猥亵女生”条款,并称对违反上述规定的, “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待岗或下岗处理” 。结果引起社会一片哗然,被评为当年最荒唐的十个红头文件之一。
接下来,您分析了选人用人失准的风险。由于目前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还不够健全和科学,选人用人的干扰因素较多,致使在选人用人时容易产生失准以及腐败现象等风险。您说,有的中小学校长一上任就换人,换谁?财务人员,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管家,打牌玩麻将没钱了,一个电话打过去:给我送钱来。朋友,这是很危险的。金钱是一个好人的仆人,但却是一个坏人的主人。人生的喜剧80%与钱无关,人生的悲剧80%与钱有关。人不能把钱带进棺材,但钱可以把人带进棺材。要学会算好人生六笔账:算政治账,志存当高远;算经济账,能知足者富;算名誉账,留得清白在;算家庭账,情谊方长久;算自由账,看海阔天空;算健康账,身心俱舒畅。
课间休息后,您又说了管理决策失误的风险。您以身边同伴为案例,指出一些校长因受其个体素质、能力等所限,对学校的一些事情容易产生误判误决。
谈到师风师德失范的风险,您列举了四种情况。一个是思想类失范:急功近利、拜金主义严重,脑子里除了钱还是钱,把学生当成营利的工具。一个是经济类失范:违规进行经济活动,搞权力交易、权钱交易;收贿受贿,借机敛财。一个是工作类失范:不遵守议事规划,按个人意志办事;工作作风不实,搞形式主义。一个是生活类失范:违反社会公德和婚姻家庭美德,生活不检点,情趣不健康,低俗、庸俗、媚俗。朋友啊,记住两句话:一不要上错床,二不要拿错钱。
离下课还有15分钟,您特别讲到了递延权力失控的风险。我看得出,您极为痛恨少数校长把自己的配偶、子女、亲朋好友放在身边,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
透过您的目光,我再一次审视早已熟悉的您。不经意间发现,个人素质是风险产生的内因。校长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品德、作风、能力、阅历、政策理论水平和心理素质等都对风险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素质越高,则风险越小;素质越低,则风险越大。您告诉我,体制缺陷是风险产生的土壤。比如当前流行的“一把手”依赖症。不管什么事都找一把手。最近,中国青年报社搞了一份调查,结果4 426名受访者中95. 6%的认为: “一把手”依赖症严重,其中75. 5%的认为“非常严重” 。民间有句顺口溜:一把手说一不二,二把手说二不一,三把手说三道四,四把手是是是是。权力越大,被滥用的可能性就越高,产生决策失误、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您毫不客气地指出,监督乏力是风险产生的温床。现在的监督制度是较为严密的,关键是监督制度落实的力度与实效不尽如人意,很多流于形式。比如校务公开。使一些校长用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加大了岗位风险。您在发言中表白,制度虚泛是风险产生的闸门。为什么在一些学校, “家长制”作风很浓?根本的一条,就是校长把制度当狼狗,只咬别人不咬自己,导致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大权独揽。
尊敬的校长,从您的发言中,我理解,防范风险,要自觉遵循规律、敬畏法律、严守纪律、接受他律、抓好自律,真正用好手中权力。规律、法律、纪律、他律、自律,这五律中,最铁的是规律,最硬的是法律,最严的是纪律,最重要的是他律,最管用的是自律。
还记得吗?那天上午,您来到我的办公室,我俩就您前一天的发言交流了许久。特别高兴的是,您对管理工作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因而,我将这些笔录记下来。管理行为的复杂性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因为管理这个行为从三个角度看人:一看善恶,二看对错,三看利害。做善事不做恶事叫好人,做对事不做错事叫能人,做有利的事不做有害的事,那才叫明白人。一次风险过后,都会牵扯到一些人,也总会有人躲过一劫,只有躲过很多劫的人,才可能走得更远。因此要头脑清醒,用毛主席的话来说,这个东西是要花心思去想的,不然就不会明白。有些同志的确不是明白人,这些同志干活很勤勉,但开价很高,到一个地方任职屁股还没坐稳,就向领导提出要这要那,这种人领导是不太喜欢的。
一个人走得顺不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遇贵人五读书。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曾说: “我们清华人发展好的基本上都是当年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中有个口号叫‘听话、出活’ 。听话就是听领导的话,出活就是把领导交代的事情做好。 ”周济还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怎么说的呢? “多年来我发现,但凡能听话的人,往往出不了活,但凡能出活的人,往往又不听话。 ”
尊敬的校长,您不要轻看了“听话、出活”这四个字,它解决了管理工作者个体行为最核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遵从,一个是统御。不遵从,将没有人会用你;不统御,将没有人可用。华中科技大学陈海春教授对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颇有研究,他形象地说,在一棵树上,上面的猴子看下面的猴子都是笑脸,下面的猴子看上面的猴子都是屁股。只要走上管理者道路,我们就是一群猴子,只是在上下的不同,就看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了。是做花果山的美猴王,还是做玉帝身边的弼马温;是做五行山下的受压者,还是做西天取经的戴箍人,就看你的表现和运气了。
只要大家再读《西游记》 ,看了孙悟空,你就知道什么叫从政。在花果山,没有本事当得了美猴王吗?毫毛一吹、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这是领导看中你的基础。到领导身边工作,就是做弼马温,刚开始看不懂很轻蔑,稍微看懂一点就以为把什么都看懂了,就和领导同志叫板。领导不满意就派二郎神、托塔天王抓他,最后派如来佛祖降他,渴了给他喝铜水,饿了给他吃铁蛋,还要搞个咒语,然后陪唐僧西天取经,戴个紧箍咒,到了西天问他要什么,他说他什么都不要,只要把紧箍咒取下来。搞行政管理是一个去个性化的行当,没有才华、个性,肯定走不了,过于有才华、个性,就会违背某些基本规则。
尊敬的校长,不知不觉我说开了,我还想接着说。由于职业的关系,几乎每天都与书本打交道。这几十年来,就是在努力做三件事:读书、教书、写书。读书育己,教书育人,写书育世。特别是最近两年,因为在写书,看书比过去更勤快了。我的体会是,学习改变思维,思维改变行为,行为改变习惯,习惯改变命运。老人常说:读好书、遇贵人,也就是这个理。
关于读书的话题,自古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代读书人认为,君子当左琴右书,桌上一杯美酒。因而,李白豪迈地说: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曹操则无限感叹: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是如此短暂,拿着酒唱着歌,这样的情怀能有几回?苏东坡更是把酒临风,醉意朦胧中唱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琴、书、酒是古代文人的三友。“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进入21世纪这些都变了。我们把琴丢了,把书本也放下了,唯有酒还是放不得。我们愿意这样吗?不是。因为在今天的社交圈子里,经常不是靠头脑来说话,而是靠肠胃来说明问题、表达感情的。有事没事总要吃一顿,不如此,就无以表达心中那点意思、那点感情。大家也体会到,酒不是好东西,但没有比酒更好的东西。可是,我的校长朋友,也要注意,不要老喝土酒、讲土话、用土办法。
古人念书多为明理,今人读书多为名利。于是其结果往往把“书”念成“输” ,让自己的人生输在人格品德上。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哪有精力去读书?章太炎先生曾说: “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 ”他的意思很明白,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看来,对读书人来说,除了读书本,还要读人生,读社会。
有一个问题已经争论很久了:读什么书,怎么读。我的主张是,读书不要画框框,定界限。兴之所至,随心所欲,想读什么就可以读什么。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搞专业研究的。也不要抱怨,我看了、我忘记了。恰恰在看和忘的过程中,素质得到提升,气质发生变化,心灵得到滋润,心态得到改变。“变态”就是学习的一种境界。相随心生,境由心染。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心态如何,你的状态如何,你的态度如何。如果心态不行,马上改;如果状态不好,马上改;如果态度不正,马上改。改变心态,改变状态就是“变态” 。“变态”就是打开胸怀,有胸怀的人往往容易成功。胸怀大了,大事往往变成小事;胸怀小了,小事常常变成大事。所以成功的常态就是不断变态。
尊敬的朋友,你的学习是你的事,他的学习是他的事,而我们的学习却是关乎教育的事。我过去讲了一个观点:只有老师好好学习,才有学生天天向上。今天,我要跟您说:只有校长好好读书,才有老师天天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