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课堂气氛沉闷”
上课时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个班级课堂气氛就是这样沉闷,真没办法?”“课堂气氛”确实是讲好一节课的重要因素。
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是学生“不吭声”。老师讲好、讲差,学生无表情;老师发问,学生沉默是金。
深挖课堂气氛沉闷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老师。
总的就是一句话: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放好“位子”。教师不要在心里(潜意识中)把自己放在“高生一等”的位子上。这样只能是“一言堂”,师生的思维被束缚,学生想象的翅膀被折断。教师要从心里明白:教学是平等对话的艺术,其核心是信任与尊重。在每一节课上,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子上,这样才有了和学生对话的可能性。同时,还要时刻告诉自己“学生自己能解决好”,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学生。有时还要“逼”学生表达。某个学生第一次说一句话,下一次就可能说三句,第三次就可能说六句。这里很重要的环节是教师要教会学生“什么问题,从哪些方面去阐述,练习多了学生自然就会表达了。一个学生的表达还可以“刺激”其他学生的“表现欲”,产生“比”的效果。气氛自然而然地就会活跃起来。在相互对话和互动中,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要怕学生听不懂,不要怕学生表达不清楚,不要怕学生自己思考与表达耽误时间。这样做看似耽误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而不是“教师讲明白”。老师千万不要剥夺孩子说“一句话”的权利。您今天给了他“一句话”的机会,就可能给了他一生的机会。
2.有激情。教师讲课要有激情。尤其是每节课和学生的第一个照面。老师要用那种饱满的精神状态,奇妙而富有活力的“开场”抓住学生的兴奋神经。教师在一节课中,声音抑扬顿挫,神采飞扬,结构清晰,环节紧凑,那饱满的激情和智慧的语言感染着学生跃跃欲试。反之,学生只能是昏昏欲睡。
3.讲方法。教师要改变那种“一问,齐答”和“无意义”的发问。如,老师:对不对呀?学生:对——。听懂了吗?听——懂——了。到底懂没懂,老师也不是全知道。老师最好用“点击式提问”,单兵教练,营造紧张学习气氛。如,老师:A同学请回答。(A同学话音刚落)请问B同学,A同学回答是否正确?你的观点(B同学回答刚一结束)C同学是否同意,有没有补充?……这样,一生作答,全班思考。气氛紧张热烈。还要注意的是提问面不能过窄,更不能“总是那几个”!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希望,都能积极参与。
4.重评价。老师在课堂对学生的评价十分重要。而老师往往忽视了这种评价。评价干瘪无味。总是“好、对、错”有时又带有讽刺和打击的色彩:“这都不会,你听什么了。”“你错的让我不好意思”等等。在这样的评价中,哪个学生还敢发言,更别说积极了。评价要富有激励性。语言生动,幽默,真切,丰富,还要尽量贴近学生。即使是一个字也要富于变化再加上语音,语调衬托也具感染力。如“好——妙——牛(哇)——酷!”等。举一例:A同学回答十分精彩。老师评价:“一个字,‘妙’!老师百思不到的思路,被你小子一语道破,再一个字‘牛’!”再一例:一个同学答得有误。老师评价,“思路方向十分正确,我知道你明白这个意思。你再听听别人的想法好吗?”这样的评价精彩、宽容、准确、激励、幽默、智慧。
还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学生进行评价,是锻炼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日常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如把学生的每节课的得分累加并按一定比例加到期中考试或期末的成绩中,以此来激发学生每节课的学习积极性。
5.炼语言。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准确、鲜明、生动、幽默的口头语言再加上得体的肢体语言,既抓学生的心思,又抓学生的眼球。学生是不会沉闷的。语言是需要积累和精心准备的,更需要有意识的提炼和积极的尝试。教师锻炼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老师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功课。
6、巧设问。良好的设问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前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有讲究的。一般不设问如下三个类型的问题:一是用“是”和“不是”就可以回答的。二是只有“唯一”答案的。三是还在争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机会、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形成讨论和探究,这样的课堂气氛还会沉闷吗?这也是一节好课重要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