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进去走出来
从接受教育的角度讲,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就像给某人做一件衣服,必先量其身,而后做,故有“量体裁衣,量身定做”之句。也像训练各种小动物,必须与其生活在一起了解其习性,才能训练成功。又像医生给病人治病,必须“望闻问切”、究其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教育学生也是如此。教师只有把自己的地位、认知水平、情感降到和学生一样,即怀着一颗不泯的童心潜心地钻入学生的群体中,钻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了解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情感,洞察他们的心态,理解他们的言行,支持他们的设想,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赢得他们的信赖,大家成为朋友。
从教与学这对矛盾的角度看,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师。他决定着矛盾的性质,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学生能否教育成功,起决定因素是教育者(其中包括教师)。因此教师走进学生中,了解学生只是教育好学生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最终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改变被教育者,也就是说,教育者潜心地“钻进”之后,还要,一定要走出来,恢复教师的身份地位,站在一定的高度,思考教育这些学生的方针、思路、内容、方法与措施。用父母一样的真情感动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偶像”吸引他们,用真善美的人格与事物引导他们,同时还要用大人与小孩捉迷藏的心态和学生“斗智斗勇”。
教师从事的教育是浪漫的事业,因为学生正处在天真烂漫的花季年代,没有浪漫的情怀无法从事这项事业,无论你年龄多大都要有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走进学生的世界;教师从事的教育又是现实的事业,因为世界是现实的,世界中阳光与乌云同在,鲜花与荆棘并存,其中充满着“真善美是”与“假恶丑非”的角斗,“艰难困苦”与“欢乐幸福”的交织,只有浪漫的情怀也无法从事好这项事业,无论你天性如何都要像头雁一样,率领雏雁,排好雁阵,迎击风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