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儿童心理的七个特点
孩子的出生,对于父母来说是最幸福、最激动的时刻。与此同时,初生的婴儿也给父母摆出一个又一个难题。因此,陈鹤琴在《家庭教育》自序》的开头就感叹地说:“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有时候,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的,为什么不肯吃!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生病的,为什么变得这样瘦弱的!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由一个活泼的小孩子竟变为暮气沉沉的老少年!”这显然是陈鹤琴初为人父的切身感受和肺腑之言。
陈鹤琴还说,小孩子不但难养,而且也“难教得很!有时候,他非常倔强,你不晓得骂他好呢,还是打他好;让他去强霸好呢,还是去抑制他好。有时候,他睡在床上哭喊,你不晓得去抱他起来摇摇他好呢,还是让他大哭大喊的好!有时候,他要出去玩玩,你不晓得给他出去玩好呢,还是禁止他好!有时候,他要唱唱歌,你不晓得怎样教他唱,怎样教他学!有时候,他要认识字,画画图,你不晓得怎样教他识字,怎样教他画图。”
仔细想想,如果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基本特征,不注意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做父母的又怎样解决这一个又一个难题呢?何况,教育孩子属于“一次性消费”,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利影响。为此,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中首先列举了儿童心理的七个特点。
第一,小孩子是好游戏的。
据陈鹤琴观察,两三个月的婴儿躺在床上动手动脚,五六个月会把抓住的东西往嘴里放,其实是在“独自玩耍”。会爬会走之后,他们的动作就更加复杂了。“忽而立,忽而坐;忽而这样,忽而那样;忽而爬到那里,忽而走到这里。假使我们成人像他那样活动两个钟头,那一定疲乏不堪了”,但是他们却能乐此不疲。到了三四岁,他们就会把椅子当花桥,拿木棒当刀枪。到了八九岁,他们会喜欢玩各种竞争的游戏。这说明“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但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咏叹和“玩物丧志”的训诫。因此,时到今日,家长、老师和相关部门都非常担心孩子会沉溺于游戏之中。于是,他们总是过早地、挖空心思地为孩子设计各种各样的学习内容,企图把孩子从游戏中“挽救”出来。这样做的结果,说轻点,是违背了孩子的天性;说重了,是在剥夺他们生命的权利。
其实,孩子们之所以沉溺于某种游戏,是因为家长或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陈鹤琴认为,家长不仅应该为小孩子准备良好的设备,还要帮他们寻找适宜的伴侣。只有这样,才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利。
第二,小孩子是好模仿的。
陈鹤琴说,小孩子一岁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比如学鸡啼羊叫,学大人洗脸。到两岁时就能模仿复杂的动作,三四岁时模仿能力会有长足进步,“什么娶亲,什么出殡,他都要模仿了。”正因为如此,如果家长的举止粗鄙,孩子就不会懂得文雅;家长言语粗俗,孩子也会脏话连篇。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第三,小孩子是好奇的。
陈鹤琴发现,婴儿在五六个月的时候,一听见声音就会转头寻找,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去拿,这是好奇的最初表现。到了四五岁时,随着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孩子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大。比如,一个五岁的孩子会把园子里的萝卜挖出来,看看它怎样生长,或者把一钟表拆开,看看它为什么会响。这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好不好呢?有什么用呢?这正是陈鹤琴想要回答的问题。为此,他在引用柏拉图“好奇者,知识之门”的名言后告诉大家,小孩子如果没有好奇心,就不会了解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不会获得真正的知识。
我曾经在《缺乏好奇心,科学没希望》一文中介绍说,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任鸿隽曾经指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类有一种“求智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主要动力,也是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他还说,人类的好奇心是一种既不可勉强又不能压抑的天性。有了这种天性,人们才会对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包括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山川河流、鸟语花香等产生好奇,并萌发探索其奥秘的欲望。所谓科学,就是人们在这种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系统的知识。可见,陈鹤琴说“好奇动作是小孩子得着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是有道理的。作为家长,一定要千方百计支持、鼓励孩子稚嫩的好奇心,千万不要让它受到任何伤害。
1920年陈鹤琴参加新教育共进社,任英文秘书。图为该组织同人陈鹤琴、黄炎培、郭秉文、蒋梦麟、余日章、涂羽卿等在南高院前合摄(前排左二是陈鹤琴)
第四,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
许多孩子都喜欢玩沙土,并且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呢?经过观察,陈鹤琴发现孩子在玩沙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成功的感觉。我想,孩子们喜欢玩水,大概也是这个道理。有一次,他儿子一鸣在院子里用小木块搭了一座房子。他看到这座似是而非的房子,“就极力地称赞他,而且叫他再去搭。”这对孩子是很好的引导,因此陈鹤琴说:“小孩子是很喜欢做事情的,而且很喜欢成功的。因为事情成功,一方面固然自己觉得很有趣,但是还有一方面可以得到父母或教师的赞许。这种心理是很好的,我们做父母或教师的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们做各种事情。”
紧接着他还告诫人们:“不过叫小孩子做的事情不要太难;若太难,就不能有所成就;若没有成就,小孩子或者要灰心而下次不肯再做了。”相反,如果所做的事情不太难,小孩子就因为能够胜任而有成就感。有了成就,他就会高兴,就会有自信。有了自信,就越容易成功。这样一来,就会在“做事—成功—自信”上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
但是许多人却好像不明白这个道理。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思想指导下,各级各类学校的教材越来越深,许多幼儿园还开办“学前班”,提前讲授小学课程。这不仅过早剥夺了孩子们游戏的权利,还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很难很苦的事,这是许多孩子会厌学的根本原因。这些年来,我们经常听人说中国的教育水平比美国高,他们的证据是我们的孩子在中小学阶段比美国孩子掌握的知识多。其实这是我们的短处而不是长处。因为我们不懂得“小孩子喜欢成功”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第五,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
陈鹤琴说,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这是普遍现象。有一次,儿子一鸣在摇篮里哭个不停,东西不吃,玩具不要。后来抱他出门,看到外面的景象,他马上破啼为笑。当时,陈先生在家里还办了一个幼稚园,每逢天气清朗的时候,他就带孩子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看见野花就采采,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水以取乐”。他说:“这种郊游对于小孩的身体、知识、行为都有很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还进一步指出,这种野外生活当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而定,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采采花、种种树或举行短距离远足,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采集标本或外出旅行。这对于他们增长知识、强健身体、愉悦精神,有很大好处。
但是,许多家长却不愿意让孩子到外面去。究其原因,不是怕孩子太累,就是怕把衣服弄脏,或者怕生病出事,“所以一天到晚,将他们关在屋里,好像囚犯一样。”至于教师,又因为害怕麻烦,不愿多事,也使学生失去与自然界接触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是身体孱弱、知识贫乏、格调单一。因为学问不仅需要从书本中获得,更应该在大自然中学习。书本中获得的是死知识,大自然中得到的却是真本事。
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让人们对书本知识产生迷信。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施行,使家长和老师都害怕孩子出事。因此孩子们的户外活动被减少到最低限度。这种违背儿童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的状况,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
陈鹤琴在负责难民收容所工作时,也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带到受伤婴儿收容站参加护理工作。图为陈鹤琴和夫人及子女在上海寓所合影。
第六,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
孩子除了喜欢大自然之外,还喜欢与同龄人在一起。陈鹤琴发现,他的儿子出生47天,就表现出“乐群的心理”。三个月的时候,就喜欢与别人一同玩。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他得出如下结论:“幼小婴儿,离群独居,就要哭喊,两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乐群心理更加强了。……到了十余岁,儿童就喜欢结队成群地游玩了。”如果感到孤独,小孩子还会与想象中的伙伴玩耍。
第七,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
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陈鹤琴在第四点中已经提到。因为孩子喜欢成功,大人就应该称赞,这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很有好处。所谓“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棍棒出孝子”,则是违背儿童心理特征的。不过,陈鹤琴还提醒人们,称赞孩子的方法不可滥用,否则就会失去效用。在书中他没有讲为什么会这样。但是我想,称赞的滥用,会使孩子产生虚荣心,甚至因此而说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