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是我校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次“双代会”完成了全部议程,即将圆满结束,这是我校第一次将教代会与工代会合并召开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重点审议了学校“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同时讨论了《校长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以及其他一些按照规定必须由教代会和工代会审议通过的一系列文件。会议开得很顺利、很成功。与会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围绕学校事关全局的发展规划问题发表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将认真分析研究和慎重采纳代表们的意见,把规划修改好,使之成为今后五年学校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法规性的文件。同时也要认真吸取代表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我校“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工作搞得更好。
大家知道,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这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一些纲领性文件,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了学习贯彻中央和国务院文件精神,我校已经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还将陆续研究制定各项工作的发展规划,为了统一思想,我想就“十一五”期间的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如何分析“十一五”期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国际形势的总体发展趋势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多极化的政治格局,但还可以用四句话来加以概括:西强东弱,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和平演变。在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加紧实施“两化”图谋和扼制战略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如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顶住还将长期存在的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如何面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和在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如何迎接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的挑战,等等。这一切,都是我们国家乃至每一个单位制定发展规划所必须考虑的国际大背景。“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准确定位,谋求发展。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愈来愈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愈来愈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因此,全面实施《规划纲要》,通过15年的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力争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力争摆脱被动、脆弱的国家安全体系,防范风险,真正实现老一辈领袖人物毛泽东等所期望的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愿望。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因为缺乏核心技术而受制于人的严峻现状。据国家知识产权局透露,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0%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2004年,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为13万件,其中一半来自跨国公司。例如,我国出口DVD大约每台40美元,可是交专利使用费每台21美元。药品的90%、数控机床的70%、汽车的90%是国外的专利。这些沉重的事实说明了我国与知识产权强国的差距。在未来知识产权的竞争中,我们一定要迎接挑战,顶住压力,立足自主创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地位和尊严。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等等。“十一五”期间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既有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有这个关键时期引发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既有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更有外部压力和扼制战略,如何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全面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确任重道远,不可懈怠。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年初的党委扩大会议上,我用了“五个时期”加以概括,即高校发展的良好机遇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激烈竞争期、高校办学内涵发展期、高校办学效益的低谷期、校内各种矛盾的凸现期。这个阶段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由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发展转移、高校作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阵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力军,务必抓好注重内涵发展,深入前沿领域,凸现优势特色,培养各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等各项重要工作。
二、如何明确“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对我国“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作了深刻阐述,其中重点说明的几个问题都与我校密切相关,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但重中之重是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其中,突出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与我校的办学密切相关。比如,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包括农村文化教育、“普九”、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等;四是增加农民收入。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力有序转移,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部署为农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长远广阔的用武之地,我们务必要在其中寻找发展机遇,谋求发展空间,搭建活动舞台、作出更大贡献。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与学校发展的辩证关系,不要认为仅仅是支持、帮助的关系,而是“双赢”的关系;不是被动等待或者接受任务的关系,而是主动参与,主动服务的关系。要着力在以下几方面作出成效:一是要为培养立志务农的人才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是科学研究要把“三农”问题作为主战场;三是办学的优势和特色要在服务“三农”上作文章,四是要把为“三农”作贡献作为提升学校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第二,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提升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也是目前高等学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目标。高等学校要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和信息等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要着眼长远,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在一些前沿高科技战略领域超前部署。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部署,我校的活动舞台是极其广阔的:
一是发展目标涉及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
二是重点领域涉及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提高利用率的研究;生态与环境的质量监测、生态脆弱区域系统的恢复重建、治理生态与环境保护;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工业和现代流通业;综合开发农林生态技术、保障农林生态安全、开发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技术、农林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发展工厂化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环境调控、超高产高效栽培等设施农业技术、开发现代化多功能复式农业机械,加快农业信息技术集成利用。
三是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中关于城镇区域规划、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和特色建筑、垃圾等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四是重大专项技术涉及动植物品种和药物分子设计技术、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高效能源材料技术等。
五是基础研究,如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等。这些方面都是我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务必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取得突破。我校“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涉及面广,我认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新农村建设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能纲举目张,迎刃而解。
三、如何处理“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中的一些关系
1、机遇与挑战
我校“十一五”期间面临着有利于发展的国内外形势。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有利,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使我们少走弯路,缩短差距。国内有13亿人口的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有丰富的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资源,有明显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科技教育基础,有持续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这些条件决定着我们将可以大有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本世纪初仍处于超常规发展时期,招生规模还将短时期持续攀升;内涵竞争的加剧将刺激高校的发展速度和办学质量;办学方向、办学理念、教学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改革、党建工作将为适应高教发展而整体提升。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环境、就业等压力大,收入分配矛盾突出等等,这种国际大背景决定着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做好克服各种矛盾,应对各种风险的充分准备。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态势使我们具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劣势;内涵发展的矛盾问题又使我们面对需要重新调整战略重点,匆忙应对的紧迫;办学效益不佳,实力不强,与高教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常常使我们面临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影响学校发展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凸现,瓶颈效应、体制障碍和机制缺陷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这些就是构成学校发展的严峻挑战。
机遇是千载难逢的,务必抓住。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抓紧工作。挑战是严峻的,我们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奋力拼搏的斗志,把挑战看成是考验各级班子能力和素质的机会。
2、前瞻性和现实性
一个学校的发展一定要着眼长远,具有战略的眼光,具有宽广的视野。所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只有站得高,才有居高临下的气魄。当然,理想和现实永远是有距离的,理想固然植根于现实而不能脱离现实,但不能因为要立足现实而没有信念和抱负。这一点对我们农大尤为重要。我们不能因为起步晚,包袱重而妄自菲薄,不能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多而畏畏缩缩,不能因为各种议论而止步不前,不能在等待观望中坐失良机,在瞻前顾后中犹豫不决。在办学过程中,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克服一些误区,我列举以下11个方面:
一是对提升办学层次的认识不能仅仅局于以博点和硕点的数量多少为标准。要从数量向质量转移,重在办学内涵的深化。
二是在强调多学科协调发展时,不能以一般代替重点,以均衡掩盖特色,以综合性掩盖专业性。
三是在强调为经济社会服务时,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为标准,应该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尤其是当前“三农”面临的严峻形势,要多算政治帐,少算经济账。
四是在专业设置和建设方面,固然要考虑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但决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要充分发挥大学所具有的传承文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功能,保持高等学府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的相对独立性、继承性和学术性。
五是强调办学效益时,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盲目地鼓吹教育产业化的口号,而要正确地计算教育成本,科学地评价办学效益。
六是在对待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时不能重“硬”轻“软”,始终要坚持“软”“硬”兼施,协调发展。
七是在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上,既不能因为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而忽视科研工作,也不能强调学科建设而重视科研、弱化教学,教学、科研始终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八是在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上,不能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基础研究具有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知识、手段、资料数据等多种功能,具有潜在、长效的作用,有时甚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九是强调科研工作必须抢占前沿领域时,要立足现实,量力而行,把握某些领域中某个方面的制高点,不能与名校和强手去作无畏的抗争,或者步其后尘,亦步亦趋。
十是在为拔尖人才创造条件时,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经费、平台、政策等技术层面上,而忽视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如提倡学术氛围,反对急功近利;提倡团队意识,反对排斥他人;提倡见贤思齐,反对嫉贤妒能;提倡优劳优酬,反对绝对平均主义等等。
十一是办学格局在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下,要允许有的院(系)、有的专业办成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多样化的办学格局。
3、理论性与可操作性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毛泽东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理论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的指南作用。
我们制定各种规划都要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进行。就是要用这些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方向,理清思路,把握其中的辩证关系。
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联系我校的实际,一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二是正确处理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坚持适度发展规模、重点深化内涵的办学思路不动摇;三是要坚持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四是要教学、科研、产业三管齐下,坚持产学研一体化不动摇;五是要使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深化各种办学层次的内涵不动摇;六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坚持德育首位不动摇。
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一定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落实到具体的可操作层面,变成可操作性的具体目标。任何有创意的思路、前瞻性的设想都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载体,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否则,一切好的思路都将因为没有落到实处而付之东流。
同志们,江西农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起步晚但发展快,不肆张扬但特色鲜明,实力弱但后劲足,我们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让我们奋力拼搏,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去迎接江西农业大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在2006年4月20日七届一次教代会暨六届一次工代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