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斯霞的爱是本体性的爱
从对斯霞师爱的叙事与分析,以及对斯霞师爱内涵的概括中,我们不难发现斯霞的爱是一种本体性的爱。在斯霞身上,爱就是爱,爱不是别的,爱本身就是目的,这才使得斯霞的爱成为一种真挚的爱。诚如有人概括的:没有爱,就没有斯霞。
斯霞公开发表的文章很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论述教师道德修养的,另一类则是论述教育教学的。但无论哪一类文章,我们都可以在其中读到她对于学生的那种真挚的爱。笔者将访谈对象扩及其学生、同事、子女,是因为仅凭斯霞本人的论述似乎尚不足以成为研究斯霞教师德性的全部依据。原因很简单,即便任何一个小学教师都能够对教师道德发表很精彩的议论,但教育学遭受诟病除了其科学性程度上有欠缺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学所倡导的那种理想与现实存在着极大的反差。就教师道德来说,教师和研究者似乎并不践行自己所“宣称”的道德信条。更何况笔者再三强调教师爱的践行需要实践智慧,否则完全可能成为“学生要不起的爱”或者“给学生带来伤害的爱”。笔者通过多视角的叙事考察,发现斯霞的学生、同事、子女的叙述之间存在着高度一致性,这充分说明她是一个德性高尚的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从而有力地证明斯霞是真正热爱学生的。
斯霞对于学生真挚的爱是一种超越了“母爱”的爱。母爱是伟大的,因为母爱就是母爱,母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母爱是母亲自身的生命、情感的需要,同时,母爱除了让孩子更好地生长之外,别无其他目的。也就是说,母爱是给予性的,是不求回报的,是别无所图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斯霞的爱的确具有“母爱”的特征。但是,母爱虽然伟大,却尚存私性,因为母爱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对自己子女之爱,对其他人的子女则“爱有差等”,当别人的子女与自己的孩子发生冲突时,自己的子女总是自己优先保护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斯霞之爱又超越了母爱,在母爱的基础上又扬弃了其“私性”。这不单单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因为回到本章开始时所论,仅仅用“教师—学生”的角色关系是解释不了这样的爱的,必须回到“人—人”的关系才能够找到其根源。袁微子先生非常精当地将之概括为“人类对于幼小者的爱”。母爱虽然也是人类对于幼小者的爱,但却有着家庭和血缘关系的限制。人类对于幼小者的爱却是一种超越具体主体的爱,斯霞的爱正因为克服和超越了具体的母爱才获得了一种普遍性,才成为一种品质、一种德性。
斯霞的爱是本体性的爱,是因为斯霞的爱并不包含着自私的目的。爱学生成为斯霞的需要,成为斯霞的习惯,成为斯霞的生活。斯霞爱学生,除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之外,别无其他目的,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就是这种爱的“内在利益”。斯霞的爱自成目的,她爱学生并不是为了达到其他什么目的。笔者以为,带有外在目的性的爱是短暂的、不易持久的,因为当目的发生改变的时候,一个人的全部价值谱系就要重新修订,各种价值位序就会发生变化。就是说,德性成为一种手段,这种手段毫无疑问会因为目的的转变而发生价值移易甚至价值丧失。带有外在目的性的爱也是一种消费性的爱,因为当目的达到之后,这种爱就会随着目的的实现而一同被消费掉了。因此,带有外在目的性的爱就会是肤浅的爱,是表象的爱,是短暂的爱,而自成目的的爱则是深沉的爱,是实质的爱,是恒久的爱,斯霞对学生的爱正是这样一种爱。这种爱成为斯霞的一种品格,在教学中,在游戏中,在家访中,这种爱是自然流淌出来的,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丝毫的做作。
笔者曾经在一所小学听课,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得所有学生连同听课的老师几乎屏息静听,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课堂在那一刻出奇的安静。范读结束很久,课堂才爆发出持久的掌声,那掌声热烈而又真诚。可是,当学生准确地回答完问题之后,那位教师却习惯性地这样评价学生:“你回答得真好”,“老师真高兴”,可是笔者却怎么也看不到老师脸上那种欣赏、兴奋的神情!老师对学生的“赞赏”与学生对老师的“钦佩”判然有别。由此,笔者想到,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只是一种工具性的爱,是一种例行公事的爱,虽然有时也“爱”得热烈,但爱的精神却失落了。爱,在很多教师的眼里,只是一种工具,教师需要利用这种工具来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顺利地推展教学进程。当有人来听课时,这就显得尤为必要,没有人听课,甚至可以不用。当教学任务完成后,这种爱就中止了。这种丧失了爱的精神的“爱”,这种缺乏智慧的“爱”,不仅学生不认同,听久了索然无味,就连教师自己也不认同这是爱!
所以如此,笔者以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缺少“童心”。教师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他们不了解儿童的世界。对于在知识方面占有相对优势地位、在思维发展上相对成熟的教师来说,学生的答案显得多么幼稚!他们根本不能领略其中的“童趣”,根本不能知晓这样的解答对于儿童意味着什么,也不善于从儿童所发出的信号中解读出儿童真正的内心世界,甚至不屑于和儿童在一起游戏和“交朋友”。没有“童心”,自然就不会有那种自成目的的爱,因为教师无法获得“童心”所支撑的“爱”的“内在利益”。当一种师爱只追求外在利益时,爱就必然演化为“空虚”的爱。这种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它只会“培养”和“造就”虚伪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