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神童”被拒后该怎么办
7岁的新加坡混血男童艾南具有惊人的化学天赋,顺利通过了英国考试机构的“O”级化学考试,学术能力相当于化学系大三学生,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拒绝将其录取,理由是现有实验设备对于艾南来说实在“高不可攀”。
这则最早出自《泰晤士报》的新闻被国内众多媒体纷纷转载,媒体的兴奋点不在于“神童”,而在于“神童”遭到冷落,被拒绝录取。相关评论也几乎一边倒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叫好,称此举对我们来说是一面镜子,拔苗助长贻害无穷,过早剥夺孩子的童年,只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无法弥补的心理伤害。
我们对待“神童”的一些做法确实值得反思,比如只重视“神童”的智力开发而忽视其心智的成长,甚至将“神童”当作收获名利的表演工具,一些“神童”小时了了大时寂寂,乃至上了大学后心理出现问题的事例,都为“神童”反思论提供了注脚。我们今天其实已经不缺这样的反思了,需要警惕的倒是别由此滑向另一个极端,从“神童”崇拜走向“神童”歧视,先入为主地为其预设一个仲永式的结局。新加坡这所大学的做法引出了一个问题:“神童”被拒绝后该怎么办?
天才的存在向我们展现了世界的深邃与差异。据报道,国外专家研究认为,“扼杀”天才少年的“罪魁祸首”恰恰是追求所谓“平等精神”的现行教育体系。有人打了一个简单的比喻,教育工作者总是希望有一个均衡的结果,“但这是不可能的,我希望自己能有迈克尔·乔丹那样的篮球天赋,可我永远都不可能拥有”。
许多领域都存在迈克尔·乔丹式的天才人物,社会理应对天才给予必要的珍惜、尊重与宽容,否则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浪费。既然我们无法否认“神童”的存在,就应当尽可能地为这些智力绝伦的孩子创造一个相对适宜的成长条件。今年9月以来,香港先后有两名“神童”入读大学,相应地,香港教育部门也推出了一个资优学生培养计划,经评估表现突出者可以连续跳级而无须按部就班。当然,不能将“神童”培养理解成学校的尖子班建设,急功近利的尖子班里是无法产生爱因斯坦或者迈克尔·乔丹的,人力难以胜“天”,天赋真的跟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没有太大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