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化典籍的大浩劫
1937年8月15日,日军飞机轰炸南京,位于北极阁前四牌楼的中央大学图书馆和中大附属实验学校首先被炮弹击中;8月19日下午6时,敌机又一次轰炸中大,大礼堂被炸损,图书馆和科学馆周围落下七枚重磅炸弹,炸死职工七人,损毁房屋多处;8月26日,敌机再度轰炸金陵古城,把中大附属实验学校及其附设图书馆夷为平地。抗日战争中,南京地区被日本侵略者破坏的图书馆有43所,损失宝贵的文化典籍170万册以上。
位于夫子庙贡院街七号的南京市立图书馆,其馆舍、藏书和图书馆临近建筑物均被日军炮火焚毁,该馆收藏的一整套珍贵的历史文献——《缙绅录》,片纸无存;其他如方志、辛亥革命文库等文化典籍被焚成灰烬。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本侵略军进城以后,灭绝人寰地进行长达六个星期的烧、杀、淫、掠,我死难同胞达30万人,我大量的文化典籍成了侵略者疯狂洗劫的对象。日本帝国主义派出的所谓“科学调查团”,到处进行搜索、抢劫活动。据日本《赤旗报》1986年8月17日载文披露,当时日军上海派遣军特务部长命令“立即检查南京市内的重要图书,准备接受”。日本特务搜索、提供了南京70多处有重要文化典籍地方的情报。早在1937年11月11日日军占领上海后,日本侵略者在上海成立了对华掠夺文化典籍的专门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和“学术资源接收委员会”。1938年1月19日,这些掠夺机构派出9名成员乘汽车从上海开赴南京,沿途对镇江金山寺藏经阁等8处文献收藏地点进行了查封。1月22日抵达南京后,根据日本军方指令,汇同日军派出的士兵、特工人员、文献和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700多人,对南京国民政府机关和南京的文化机构进行搜索清查,清查对象有“教育部”、“外交部”、“交通部”、“行政院”、“文官处”、“考试院”、“实业部”、“财政部”、“铁道部”、“全国经济委员会”、“中央研究院”、“国立编译馆”、“国学图书馆”、紫金山天文台、中央大学、“建设委员会”、地质学会等70余处。日军还雇佣中国劳工830多人,动用卡车310辆,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将南京88万册宝贵的图书文献劫运去日本。被劫走的典籍中有记录清朝历代皇帝有关事迹的“实录”,有日本侵华战争以前的种类齐全的中国各级政府的公报,有当时最新的对中国经济产业的调查和事业计划,有大批中国古代保留下来的珍贵的善本书、孤本书、地方志等文化遗产。因此,连日本人也认为这是一场“文化大屠杀”!
据战后统计,日军侵犯南京时除了劫走了中国关于财政金融、矿业、公路、水利、石油、粮食、地质资源等大批统计资料外,还掠去南京地区公藏和私藏图书880 399册。这些文化典籍中有:写本《大清实录》6 778册,古代典籍420 000册,报纸合订本5 621册,中文期刊合订本120 000册,外文期刊合订本49 000册,西文图书34 000册,中、日文图书245 000册,等等。被劫掳的文化典籍仅有部分于抗日战争胜利后被追回,绝大部分茫然无踪,不少珍贵古籍善本流落国外。至于战时图书馆在迁徙途中遭受到的损失,在日军炮火下所遭遇毁灭性的灾劫更为惨重。位于龙蟠里的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1937年上半年,已积累有宋、元、明、清历代珍藏20多万册。抗战期间,该馆为避免馆藏的损失,先将一部分书籍搬迁到苏北偏僻地区兴化县,然而仍未能逃出侵略者的魔掌。寄放在兴化北门外观音阁的珍稀木刻丛书及方志总计共6 803册悉遭焚毁;存放在兴化罗汉寺和乾明寺内的2万数千余册秘藏书籍于1941年间兴化再度沦陷时被敌伪劫取售卖糟蹋。国学图书馆另一部分迁藏于南京朝天宫地下密室内的数十大箱宋元稿本、抄本、校本等文献,被侵占的南京的日伪搜索发现后,运往竺桥日寇设置的“图书整理委员会”;国学图书馆收藏的清代档案,卷帙浩富,密藏于马公祠厢房内,全被日军践踏,烧毁。该馆未来得及搬运走而留在本馆置于馆舍夹弄内的名贵字画,也被敌伪劫掠一空。1938年4月1日,侵华日军40余人,乘汽车两辆又闯进国学图书馆开箱抢书,声称“书为逆产,今东亚共和,文化大同,汇集一处”。自4月1日至4月5日,将国学图书馆前后楼未来得及搬运走的藏书抢运一空。其中有清咸丰至宣统年间江南各公署档案6 488宗及尚未整理者60余大篓,以及该馆历年自行刊印的各种书刊存本,悉被敌寇运走。中央图书馆,战时将重要图书封装262箱,移存南京朝天宫博物院地库内,1937年秋季西迁时,因轮船吨位有限,结果运出的仅130箱,未运出的130余箱图书及该馆保存的所有前国学书局印书版片,150种、7万余片,几乎全部散失。1940年前后,已迁到重庆的中央图书馆派员在上海沦陷区抢救收购善本书,用邮包一一寄存于港岛的香港大学内。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日军进攻香港,中央图书馆所寄存的善本书落入敌手,被劫去日本。战后,几经周折,被劫的107箱善本书才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运回。抗日战争时,民间收藏的文献典籍,遭受毁掠的不计其数。如,居住在大石坝街的我国名中医石云轩私宅,被日军搜去石氏多年悉心购置、积累的贵重书籍4大箱,古董字画2 000余件,宋版医书10多部;著名学者曾照燏收藏的古代佛教寺院壁画,古代对联、字画,历代图书典籍、金陵官书局刻本和湖北官书局刻本,碑帖、拓本等等均被日军劫掠。公藏的单位,像中央图书馆、中央大学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图书馆、金陵大学图书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等在日军铁蹄蹂躏下或在疏散内迁的辗转迁徙途中,成批图书散失或遭焚毁。如,“中央研究院”损失图书6万多册,档案文卷80宗,期刊合订本4万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被掠走的典籍文献中有汲古阁本《汉书》、《后汉书》,古香斋本《史记》,竹简斋本《三国志》,扫叶山房本《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续编》,王应麟编毛边纸本《玉海》,清朝湖北官书局版《十三经注疏》,汉代30余种碑帖等等;中央大学图书馆内迁前有藏书40多万册,1937年8—10月间溯江而上,西迁进川,途经川江时沉没10数大箱书籍,抵达重庆后又遭日军飞机轰炸,到抗战胜利后该馆图书统计,只剩下18万册图书和杂志。
日军除对南京文化典籍大浩劫以外,对江苏、上海、浙江乃至我中华各地收藏的文化典籍同样进行疯狂的扫荡、掠夺。如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苏州潘氏滂喜斋、江阴南菁中学图书馆、浙江省立图书馆、吴兴刘氏嘉兴堂、天津李氏木樨轩等藏书均遭抢劫。仅计抗战第一年,江苏就被毁坏图书馆300余所,上海173所,浙江377所,河南392所……国内各类图书馆共计损失2 118所,公、私图书馆藏书损失总数在1 000万册以上。日本侵略者法西斯强盗行径,并没有使中国人民屈服,1942年,八路军为抢救著名的金代刻本——山西“赵城金藏”,同侵占华北地区的日军展开殊死战斗,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抢救并保护了这部4 330卷极其珍贵的文化典籍。1949年以后,“赵城金藏”移送北京,交国家图书馆收藏。
2000年1月于南京四牌楼
《随笔》,2000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