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乡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中国乡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中国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特点,对于认识和了解发展中国家乡村图书馆事业的面貌,指导图书馆事业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个时期从1958年“大跃进”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乡村图书馆事业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曲折发展的变化而直接受到影响。在中国走上改革、开放新的里程后,乡村图书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乡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千千万万个乡镇和村落,居住着九亿多乡村人口。乡村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占全国四分之三人口的经济、文化的进步,关系到整体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和健全。研究中国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特点,对于认识和了解发展中国家乡村图书馆事业的面貌,指导图书馆事业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乡村图书馆发展的历史

和世界各国的状况类似,中国的图书馆是先从城市产生,然后才逐渐辐射到城市周围,发展到在乡村有图书馆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乡村中的图书馆寥若晨星,尽管一些有识之士撰文论及“乡村图书馆之重要和怎样设置”、“乡村图书馆经营法之研究”、“办理农村图书馆应注意的几点”等等,但是由于那时的社会背景及乡村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乡村图书馆很难产生和生存。1927年7月常熟东张镇的益众图书馆,有藏书32 000多册;1928年江南的洞港泾乡通俗图书馆,有藏书3 800多种;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在部分乡镇上的民众教育馆内附设有图书阅览室,像江苏南部的大义镇民众教育实验室,大义镇、练塘镇等民众教育馆均建有图书阅览室。1945年出现的吴县木椟壬士图书馆,1947年出现的洞庭图书馆东山分室,是较为富庶的太湖之滨以私人举办的乡村图书馆。中国东北地区广大农村在40年代后期首先进入经济建设时期,1947—1951年,东北地区乡村中建立的图书馆有4 923个。这些乡村图书馆是在新华书店东北总店的帮助下,农民自愿捐款或用副业生产收入购买图书而建立起来的。据统计,各图书馆藏书平均在100种以上(见书目文献出版社《中国图书馆事业记事1949—1986》)。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的乡村图书馆事业走上了新的发展时期。40多年来,乡村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波浪起伏、曲折向前的路程。可以说,在前进过程中乡村图书馆走过了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几次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但从总的趋势来看,乡村图书馆还是向前迈开了大步。纵观40多年来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1949—1957年顺利发展时期

1949年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加上社会的安定、群众文化工作的加强、乡村扫盲运动的普遍开展,人民群众需要建立自己的文化站和图书馆,借以看书看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乡村图书馆得到了顺利的发展。例如,1951年10月3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建立农村流动图书馆,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指示,指出:自1950年11月—1951年10月,山西全省已建立500多处农村流动图书馆,并要求各级文教部门应配合新华书店开展大规模的通俗书画下乡运动,发动群众建立小型图书馆;1951年,广西图书馆在桂林市市郊试办乡村图书流通站,截至年底,市西郊10个行政村村村都建立了图书流通站;1953年,东北图书馆在乡村建立流动图书馆161个,拥有读者44 031人。1956年,随着大批县级图书馆的建立,在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支持和帮助下,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和巩固,有了专门的业务辅导力量的支撑。

在中国政府1956年公布的《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明确规划了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乡村图书馆的数目在增加,藏书量在增长。乡村图书馆在县图书馆的辅导下,书刊管理和借阅工作走向正轨。据1957年的统计,全国乡村图书馆已建立有18.2万多个。

(二)1958—1965年的迂回前进时期

这个时期从1958年“大跃进”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乡村图书馆事业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曲折发展的变化而直接受到影响。1958年,随着群众文化工作的“大跃进”,乡村图书馆的数目一下子膨胀得很快,据统计,当时的人民公社(乡)图书馆的数量有473 800所。脱离经济、文化和人民需要的“大起”,紧接着便是大落,大批“跃进”起来的图书馆不久便关门大吉,能够长期坚持办馆,巩固和发展下来的乡村图书馆寥寥无几。1960—1962年,中国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乡村图书馆的外部困境使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处于一个低谷状态。到了1962年以后,全国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各行各业重新走上了正常开展的轨道,乡村图书馆亦从低谷中开始走上正常发展阶段。

(三)1966—1976年的十年浩劫时期

十年浩劫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是革文化命的重灾区之一,“文化革命”“史无前例”地浩劫了图书文献,许多大中型图书馆关闭了,乡村图书馆更是陷于停顿或瘫痪。1970年代中期,虽然又有部分乡村图书馆恢复活动,但其活动内容被限制于只能为“以阶级斗争为纲”服务的范围,少数图书馆当时被誉为农村图书馆的“先进”,其实也是为配合形势,应景而生的产物,图书馆活动徒有虚名,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1976年以后,为乡村图书馆新的发展时期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乡村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复苏。在中国走上改革、开放新的里程后,乡村图书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为农业生产服务,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科学种田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书刊文献的服务方向指引下,依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合理地发展乡村图书馆,巩固乡村图书馆的建设成果,开展图书馆的正常业务活动,是这个时期乡村图书馆的基本面貌。1982年,中国内地建立有农村集镇文化中心5 000多个,一般在这些文化中心内都设有图书馆,据统计,1982年底,全国有5 500个乡镇图书馆。就全国各省市来看,乡村图书馆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发展较快,有的地区发展缓慢。但总的来说,各地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多是比较注重本地乡村图书馆事业的建设的。例如,1985午2月,上海市文化局召开了有关乡村图书馆等内容的表彰大会;1985年4月,浙江省在临安县召开了乡镇图书馆(室)座谈会;1986年10月,湖北省在全省图书馆工作会议上通过了《农村区、镇图书馆发展规划》等等。各地的这些举措,对促进乡村图书馆的繁荣发展,起着有力的推进作用。又如福建龙海县,1985年建立起231个乡村图书馆,总藏书量28.6万余册;湖南省衡东县自1986年后,在全县24个乡镇62万人口中,建立乡镇万册图书馆6个,乡镇图书馆18个,村图书室365个,科技图书示范户42户,全县乡村藏书62万余册;江苏苏州市在1986年已有95%的乡镇建起了图书馆,藏书量达100万册以上,山东莱州市乡村万册图书馆已建到村一级,等等,都是比较典型的事例。据有关统计,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内地县以下的街道和乡村图书馆有5万多个。另据王振鹄先生调查统计,中国台湾地区在1970年代末有乡镇图书馆30所。

二、乡村图书馆的现状及特点

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兴农”战略方针的实施,加上“星火计划”的燎原势态,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农村经济有了初步的繁荣,乡村图书馆事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向上。综观我国乡村图书馆发展现状,大致可以归纳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乡村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中国幅员广大,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相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首先得到新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相应先行一步。乡村图书馆的建立、发展、提高同那个地区经济、文化相适应,亦同那个地区的乡村各行各业人们的观念形态和生活需求相挂钩。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乡村图书馆的势头来得快,来得猛。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山东、辽宁、湖南、湖北等省、市、自治区的乡村图书馆的数目在不断增加,藏书量也在迅速增长,江浙一带的乡村图书馆已形成网络。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图书馆也办得红红火火。比如江苏省,1992年全省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江苏全省有2 047个乡镇,1992年建立乡镇图书馆1 970个,其中馆藏1万册以上的乡镇图书馆有350个;在辽宁省,铁岭市郊县1990年已有24个乡、镇文化中心图书馆被辽宁省认定为“辽宁省高标准乡镇图书馆”,全市农村图书馆藏书从1981年的12万册上升到1990年底的127万册;在湖南省,1990年津市有乡村等基层图书馆140个,藏书20万册;1991年,长沙市农村建成藏书万册以上的乡镇图书馆18个,等等。

(二)科技进步和乡办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科技进步加快了我国沿海、沿江地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进程,据江苏省统计,科技进步在该省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超过45%,1992年,这个省已建立324个科技示范乡(镇),2 000多个科技示范村,15万个科技示范户。科技进步要求乡村中应集中有一定数量和品质的图书文献提供专门的业务服务,要求建立、发展乡村图书馆。已建成的乡村图书馆也积极地为农村中的科技进步充当“耳目”和“参谋”。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求本乡本土有图书馆直接为它们提供书刊资料和信息咨询服务,而且这些乡镇企业也为乡镇图书馆提供了经费、馆舍和读者对象。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有160万家,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23%左右。发达的乡镇企业为乡镇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办馆条件。例如,吴江市有77万人,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70亿元,全市23个乡镇已全部建立图书馆,1992年9月份统计,总藏书量207 950册,有万册图书馆16个,馆舍面积2 092平方米。

(三)文化主管部门重视,乡村间公众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举办图书馆是中国乡村图书馆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上面提到的从乡镇企业的收益中提供经费,进而建置馆舍等来兴办图书馆,在当前是举办乡村图书馆常见的—种途径。乡村图书馆面向乡村农民、乡镇企业职工、乡村知识分子、学生、医生、专业户以及一切在乡村生活、劳作的人民大众,可以说,属于公共图书馆类型,但是乡村图书馆不是像县以上公共图书馆那样由国家拨款,而是靠当地的集体、企业、学校乃至个人的“赞助”来作为经费来源,因此,乡村图书馆在前进的道路上存在的困难较多,1990年代,我国各地文化主管部门比较重视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从当前那些乡村图书馆办得好的地方来看,多是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县图书馆比较重视,当地群众比较热心,办馆方式比较得当,因而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采用哪些方式办馆?除了挂靠乡镇企业外,还有:

1.多方集资,如,地方财政拨一些,发动群众筹一些,县里的图书事业经费补一些;

2.“以文补文”,“以书养书”,乡村图书馆对用户适当收取一点图书折旧费,用以购买新的书刊;

3.以县图书馆为基地,兴办乡村图书馆网络,实行馆际合作,资源共享;

4.鼓励专业户、个人创办图书馆;

5.工厂、学校和乡、村联办。上海市松江县开展工厂、文化站联办乡镇图书馆的活动,收效明显。1987—1989年,该县21个乡镇图书馆购书费计119 157元,其中28 730元来自社会联办,占总数24%,1990年1至9月,12个乡镇联合83家乡、村两级企业,取得15 630元联办费(见于慎忠《“厂站联办”工作的探索与发展》,《图书馆》1991年3期)。

(四)从实际出发,举办图书馆;从乡村需要出发,开展图书馆活动,是当前乡村图书馆的又一特点

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的几次大起大落的波折以后,中国的乡村图书馆事业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当前一个时期,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阶段。在举办乡村图书馆时,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准来确定办馆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经济发达地区先行一步,经济还不富裕的地区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用完成指定指标的行政手段去“拔苗助长”。江苏的苏州、无锡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是苏锡常“火炬带”,经济发展较快。这一地区的乡村图书馆普及面较广,如无锡市所辖的无锡、江阴、宜兴三县(市)及郊区,有120个乡镇,到1991年底已建乡镇图书馆117个,占乡镇总数的97.5%,馆舍面积13 137平方米,每个乡镇图书馆平均有馆舍面积120平方米;藏书总量109.5万册;年购书费70.5万元。而同是江苏省的苏北地区,由于经济面貌不同,乡村图书馆发展的规模就不能按无锡这一模式去生搬硬套。

从乡村需要出发,开展图书馆业务活动,这是乡村图书馆富有生命力的基本原因,也是当前乡村图书馆一大特点。比如上面提到的无锡的乡村图书馆,117个乡镇馆年接待读者243万人次,流通图书301万册次,图书馆直接为农民服务,使乡村人们感到图书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需要,反过来进一步关心并帮助促进图书馆的巩固和发展。

乡村图书馆以收藏通俗文化书刊、科普图书、乡土文献以及适合乡镇工业用的技术资料为主,针对本地实际需要组织,管理书刊资源,提供“科教兴农”的信息资料,这对乡村经济有着直接的推进作用。乡村图书馆为基层管理人员提供决策管理信息;为乡村企业提供技术和市场信息;为农、林、牧、副、渔业提供科技信息;为“丰收计划”提供乡土信息;为乡村大众提供可读书籍;乡村图书馆以自己的独特服务成效建立和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中国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其中乡村图书馆尤为引人注目。1993年2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指出:“文化事业持续发展”,1992年末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2 563个。在这些国家举办的公共图书馆的四周,千千万万个乡村图书馆更像数不尽的小小的明珠一样散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乡村大地,闪闪发光。中国乡村图书馆事业所走过的路程和特点,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图书情报事业作了一个方面的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永厚.论乡镇企业的情报需求和服务途径.图书情报工作,1992年第5期

[2]吴慰慈.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状.图书情报研究,(建系四十周年纪念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88年1月

[3]古学介.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是科技兴农的基础工作.图书馆信息导报,1992年第1期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六十一辑,199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