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代江苏高校的情报学研究

年代江苏高校的情报学研究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搜集到10年来江苏地区高校在情报学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224篇和出版的专著29种,作为这篇综述的背景材料。在这种学术背景下,江苏地区高校系统在情报学研究方面的沉闷局面开始有所改变。所以,这五年仅仅应视为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的一个开端,一个准备阶段。于是,到1987年,江苏地区高校在这一领域内出现了一次学术研究的高峰。

1980年代江苏高校的情报学研究

引言

我国情报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的十几年主要是一个介绍和探索性的阶段,在经过“十年动乱”期间的严重停滞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末再度兴起,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正式成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情报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高校系统情报学研究的迅速崛起已是为众所瞩目。在这种情况下,对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界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术状况的变化做一些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考察,对其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我们试图通过回顾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的发展过程,探讨在10年来的研究中取得了哪些进展,还存在什么不足,由此把握研究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同时,根据当前实际情况的要求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高校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1.概论

(1)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我们搜集到10年来江苏地区高校在情报学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224篇和出版的专著29种,作为这篇综述的背景材料。虽然这些并非全部文献,但估计占总数的80%以上,仍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研究中的脉络、流向和动势。只是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能做一些粗浅条的勾勒,对所引用的文献也未能一一列出。

下面将分九个大类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统计,我们认为这种分法将有利于对问题的说明,尽管有些地方是不尽确切的。

表1

img243

表2

img244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多少,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论文质量、研究水平的高低。我们以《情报学报》、《情报学刊》、《情报科学》、《情报业务研究》、《情报杂志》5种专业刊物作为情报学的核心期刊,并进行统计,得到表3。

表3

img245

*本文的统计工作是在1988年底完成的,由于条件所限,对该年度下半年(尤其是10月份以后)出版发行的刊物的搜集不很完全,因而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的差距较前面年度的可能要大一些。

(2)对10年来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的回顾

A.1979—1983年

1979年以前,情报学研究在江苏地区高校中尚未引起什么重视,研究水平比较低,尤其是涉及理论研究的文章很少。

1978年,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成立。1980—1982年间,一批现在已很有影响的专业刊物如《情报科学》、《情报学刊》、《情报学报》等相继创刊,全国性的学术研究开始兴起。1980年是被公认的我国情报学研究的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在这种学术背景下,江苏地区高校系统在情报学研究方面的沉闷局面开始有所改变。据统计,1979—1983年间共发表论文27篇,出版专著2种。

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报检索自动化的技术研究,二是情报工作的经验体会和总结。总的说来,研究中的理论水平较低,研究方法也带有浓重的图书馆学的色彩,很少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思路显得比较封闭。所以,这五年仅仅应视为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的一个开端,一个准备阶段。对于情报学往往是当成一门技术或一项工作来讨论的,而不是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B.1984—1986年

1984年前后,江苏地区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在已经成立或正在筹备成立的一些图书、情报专业中,集结了一批师资力量,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文革”后培养起来的一批中青年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同时,还有一批其他学科的研究者。也许正是由于上述条件的具备,在经过前一准备阶段之后,1984年或者稍早一些,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转机。

从学术研究的成果来看,1984年共发表情报学研究论文24篇,差不多相当于前五年的总和;1984—1986年均发表论文23.3篇,出版专著3种。分别是前5年平均水平的4.3倍和7.5倍。从质量上看,前5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仅3篇,而1984年就达8篇。从内容上看,已很大程度摆脱了前一阶段单纯技术研究或一般性论述的状况,理论性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应用性课题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如基础理论研究已深入到哲学基础问题,情报源研究开始兴起,情报检索的研究涉及一些有深度的理论问题等。

可以说,在这一阶段,情报学已被看作是一门科学,并从理论上来加以研究。这无疑是在观念上的一次飞跃。

C.1987年以来

上述两个阶段的发展,虽然在总体上比全国情报学研究的发展速度慢了一拍,但毕竟为以后的转折奠定了心理、观念以及知识结构上的基础。江苏地区高校情报系统的逐步建立与发展也使得情报学研究大体上具备了一支比较稳定和相对独立的研究队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培养起来的一批图书情报方面的专业人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炼后已开始初露锋芒或是逐渐成熟起来。于是,到1987年,江苏地区高校在这一领域内出现了一次学术研究的高峰。

据统计,1987—1988年间共发表论文127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35篇,出版专著15种。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始走向系统化。如在基础理论方面达到了较高层次;情报源研究的定量化趋势明显;情报检索研究继续保持一定的水平,并涉及了一些新的领域;情报教育已不仅局限于文献检索教育问题;此外,过去基本上空白的情报分析研究与用户研究领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上述回顾使我们看到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10年发展的大致过程:1979年以前比较沉闷,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1979—1983年处于恢复阶段,1984年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此后几年中发展比较稳定,水平逐步提高,研究队伍得以壮大,1987年开始出现研究的高峰时期。从总体上看,研究已向系统和深入的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重点和特色,其研究队伍也已成为江苏地区情报学研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的总体特点和趋势

A.学科研究走出循环、封闭的学术状态,学科知识的综合与交叉日益强化,研究方法得以更新和发展,视野逐步扩大。

由于情报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缺乏现成的规范和系统的方法,在一开始受传统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又比较大,所以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界在最初一个阶段内显得比较沉闷,创新的气氛不浓,讨论和研究往往限于就工作方法研究进行微观的思考,很多文章都属于工作经验的交流或体会,描述性、经验性的方法占统治地位。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学术思想逐步冲破了封闭的思路。我们从引文角度对搜集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近年来研究中所涉及的学科范围比图书馆学方面要广泛和开放得多,并且随着三个阶段的推移,开放的趋势愈加明显,这说明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走出循环、封闭的学术状态。

首先是学科知识的综合与交叉日益加强,引进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据统计,现已涉及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广泛的学科。这种发展又必然带来方法上的更新。新的方法或者来自于移植,或者是交合,或者是类推……最初是比较多地运用了计算机和数学(包括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情报检索技术的研究,1984年以后更新的趋势愈加明显,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出现。先是涉及了情报学的哲学基础问题,而后范围日益扩大,如情报交流的社会心理障碍,情报商品价值,情报学逻辑方法等等,这里不详加列举。总之,新方法、新概念的引入促进了情报学的学科建设,使研究和论证更趋严谨和准确。

此外,还要提出一点就是江苏地区情报学界的视野逐渐扩大。如在国际情报资源共享方面,华东工学院、东南大学先后与美国DIALOG系统实现联机;学术交流方面,进行了一些国际的出访和邀请活动,如有代表参加了国际图联(IFLA)等团体的学术会议;在学科研究方面,介绍了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翻译了一批学术专著等。

B.情报学定量研究日趋深入。

据统计,1984年以来,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中涉及定量研究的论文约占总数的30%以上,定量化已成为明显的趋势,其中部分研究正由探索阶段向应用阶段过渡。运用的方法已涉及传统和现代数学的许多分支,包括集合论,概率论、数理统计、模糊数学以及系统工程等等,研究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从其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①情报检索理论的定量研究

纵观江苏地区高校有关检索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到这种定量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而且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1981—1982年间,有人开始用模糊集合和矩阵方法研究检索过程中的算法模型,此后6年中,在60多篇有关情报检索的论文中有一半以上是涉及定量研究的,内容涉及检索算法、检索效果评价、新型检索系统的结构与模型以及检索语言的规范化等问题。

②文献计量研究

1980年代初,文献计量研究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目前,其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5年以来,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界开始注意这一领域,其中主要是围绕文献计量学及其四大定律进行评述、修正以及应用问题的研究,引文分析的定量研究也受到关注,有关进展将在第二部分中专门讨论。

③情报基础理论、框架研究中的定量

这部分研究的难度最大,其难点在于要对基本概念、框架等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而不单是穿上一件数学外衣。但这种难点的突破往往会使情报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入新的层次。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界对这方面的关注主要在近一二年内,涉及的问题有情报价值和作用的定量化、布鲁克斯基本方程的数学引申以及立意很高的文献信息场模型等。

2.情报学研究在各方面的进展与不足

(1)情报基础理论研究逐步走向深化

情报基础理论的研究最初始于对基本概念问题的探讨,并形成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由开始的只是限于对“情报”概念的争论发展到运用一定的方法(如形式逻辑、比较分析法等)和辩证的态度去进行讨论,进而深入到对情报及其价值的定量研究,达到了新的层次。

对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情报学哲学基础与“世界3”理论问题的学术讨论,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界有所参与并存在着两种观点,否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情报学的理论基础,知识的继承和交流是可以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找到合理解释的,或者是强调情报本身的社会性,指出“世界3”对现实的情报学领域并无帮助;肯定者则试图大胆吸收“世界3”理论中的有益成分,以“客观知识”的概念作为对图书情报工作进行理性思考的起点,探讨了“客观知识”在人类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组织化等问题,这实际上是布鲁克斯情报学的一种继续,与近年来知识工程的研究同承一脉。

对在我国流行的国外情报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知识吸收”派(布鲁克斯情报学派)在近几年的影响较大,对其研究也富于新意,如从知识网络的角度对布氏情报学现实意义的阐述以及对布氏基本方程K[S]+ΛI=K[S+ΛS]所进行的数学引申等。②对约维兹“决策学派”的研究和讨论相对要少一些,这可能同该学派在我国的影响较小有关。有关研究比较注重于技术性方面,如结合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一些成果对该学派给予技术上的支持,以及利用情报定量研究把不同的决策方法联系起来构成一种统一的决策模型的尝试等。③各学派中以米哈依洛夫为代表的“科学交流派”的影响最大,因而研究涉及的面也较广,既有就文献交流以及文献工作中的信息流、文献流问题进行的深入探讨,也有就该学派传统理论中被忽视的方面,如情报交流的社会心理障碍等问题进行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中介交流论和文献信息场论的提出是试图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为各学派理论寻求统一归宿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开拓性。

此外,研究中还涉及了情报学的思维方法问题,提出现代情报学的新思维——协同思维方式;在情报商品化问题的讨论上,则结合当前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实践指出其必然性。

(2)情报源研究中定性与定量方法并重

情报源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是情报组织、加工、传播和利用等诸项研究的基础,是情报学理论和应用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因而受到普遍重视。从江苏地区高校在这方面的研究状况来看,基本上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起步晚但发展较快,二是定量与定性研究齐头并进,三是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文献型情报源方面。

从研究论文的分布时间来看,对情报源问题的关注始于1985年前后,起步较晚,但在此后的几年中进展迅速。1987、1988两年论文数量分别达到6篇和12篇,研究内容也不断扩大和深化,涉及文献计量定律、引文分析应用研究、文献情报源的微观结构和宏观布局以及期刊评价等问题。

定量研究成为一种趋势,定性、定量研究齐头并进。从论文数量看,两者比例基本平衡。

在定量研究中,理论性的研究集中在文献计量定律方面,有些论文不拘旧说,敢于突破,如一反传统的对洛特卡定律的验证研究,而指出实际应用研究的新途径,对于文献老化解析式传统描述提出的质疑与修正;应用性的研究主要在近两年,如利用布拉德福定律进行核心期刊的评定,运用计算机进行引文分析的研究等。

定性研究中的理论性探讨不多,主要是一些应用性课题,其中又以文献情报源的布局建设为主。如高校文献资源的建设、地区性文献资源布局以及在全国实现UAP计划的设想等。由于这方面问题涉及面广,而可供统计或利用的材料数据又很有限,所以研究中基本上都是政策性、原则性上的论证。

对情报源的研究进而伸展为对情报搜集问题的探讨,站在新的角度分析情报搜集的过程有利于这一传统工作的改进。如有的研究运用文献计量规律对影响文献情报搜集的若干因素进行了数学分析,并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个改进上述过程的途径。

从研究范围来看,大多限于文献型情报源的范围,而对于非文献情报源的研究几乎没有开展。由于非文献情报源的搜集往往比文献情报源要困难和复杂得多,而且,它的生产,传递和使用带有更大的不稳定性,但现实中非文献情报的实用性往往又比文献情报大得多,这就使我们认识到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有必要重视开展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3)对情报研究问题的探讨偏重于理论

在情报研究方面,由于起步较晚,所以至今尚未在这种高层次的实践中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有关研究多限于理论探讨之中。如一些论文在新的理论层次上重新认识了情报分析研究工作的性质和作用,甚至提出建立“情报研究学”的设想,以及就情报调研成果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

尽管上述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水平,但毕竟是以全国学术研究和实践为背景的,就江苏地区高校系统而言,尚不具备与之相当的实践作为基础,理论走在了前面。因此,可以认为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步骤地开展这种高层次的实践活动将是这一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4)检索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从前面的统计可以看出,情报检索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在我省高校情报学研究中始终是一个核心内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发展过程是先从机检技术的研究开始,而后深入到更为广泛和系统的理论研究。

南京大学的情报检索自动化教研室是江苏地区高校系统中较早进行机检系统开发与研究的学术单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研究显得相当活跃。在那一系列机检系统进行开发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数量质量高、技术性强的论文。可以说,这种技术上的比较深入的研究为后来在理论与应用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定量化是情报检索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动向。首先是对各种检索算法和新型检索系统的研究占有很大比重。如提出的各种定题检索算法对国内一些现实系统的改进很有意义。随着定量研究的深化,在非布尔检索理论,如建立在模糊数学和多值逻辑基础上的新型检索系统等方面有所突破。1982年,有人提出了以FUZZY集合为基础的类自然检索算法,而后,进一步建立了基于类似算法的情报检索系统,并在微机上得以实现。突破传统检索理论的还有关于相关检索和自动反馈检索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试图以扩充型布尔检索用于统一各种现代检索算法的大胆尝试。其次,是对于检索效率的定量研究,查全率(R)和查准率(P)是评价检索效率的两个重要指标,传统的关于“反比”关系的描述具有严重的缺陷,有论文就此进行了严密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又有人提出了“可检性指标”的新概念。

在定性研究方面,除对各种检索工具(包括机检)的使用介绍外,主要进展就是提出了情报组织与检索的统一结构理论,探讨了主题检索不确定性的机制以及结合自由词进行相关检索的方法。此外,对于情报系统的未来也投以极大的关注,如事实检索系统、专家系统、人工智能及其在检索系统中的应用等,尽管目前这些研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但这种探索无疑是必要和有益的。

(5)情报检索语言的研究具有一定水平

我们之所以要把这一部分划分出来单独讨论其进展,主要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即:情报检索语言尤其是主题语言的研究是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一个十分突出的重点。据统计,自1984年以来这类文献的数量在各类文献中居第3位,从质量上看,论文的水平也较高,有50%是发表在情报学核心期刊上的,其中有些论文被引用的频率相当高。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提出的就是这一领域的研究队伍中存在着一个研究核心,由几位水平较高的学者组成,80%的论文和专著均来自这一核心作者群,显示出研究中的连续性和深化程度。

情报检索语言的改革,尤其是分类主题一体化的问题一直是:近年来情报学界所关注的。有关研究除就国内现有词表(如《汉语主题词表》)的改进提出建议之外,主要是论证和介绍了一些国外一体化研究的新进展,眼界比较开阔,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我国检索语言的发展能站在比较高的层次上具有积极的作用。

涉及的技术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关于主题词表的编制,从词表的兼容性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分别强调了重视各类主题词表编制规范化的深远意义和进行了微机在生成词表中的应用研究。另一方面,主题标引的技术问题得到较多重视,主要是就引用次序、组配控制等问题对国内一些观点(包括国家标准中的一些规范)的分析和讨论,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进方法,如借鉴PRECIS(保持上下文索引)及采用分区标目的控制方法等。

检索语言的发展最终是便于自然语言的直接使用,这方面涉及了自动标引与机器翻译,包括自然语言的分析与生成等问题。有关研究把语义处理作为检索语言研究的核心,并具体探讨了实现的途径与方法,指出在各种语言分析方法中以语义分析最为优越,更接近人的智能过程,同时对在国内较之语义分析研究显得十分薄弱的语言生成方法也进行了介绍。

此外,研究中还涉及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开展的研究也还比较少。如初步介绍了建立在反馈算法和评价基础上的互交式语言,进行了情报检索语言的数字化尝试以及检索语言研究中的逻辑方法,如普通逻辑、模糊逻辑、数理逻辑等。

(6)情报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文献检索

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得到广泛开展。

情报教育大致可划分为两部分:一是用户培训教育,一是专业情报教育。

近年来,江苏地区高校在情报用户培训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广泛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起步早、范围广是其中的两大特点。如1980年前后,就已经有一些基础较好的老馆或专业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并就其推广积极呼吁有关部门的重视。1984年春,教育部下达(84)教高字004号文件,各高校纷纷响应其号召。据1985年底对江苏地区55所高校的统计,当时已有42所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占76.3%。

随着实践的发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日趋广泛和深入。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到教材内容、效果评价,从对经验体会的总结、阐述到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明显的存在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如在最初提出这一问题的时候,只是注重文献检索技能的培养,而后注意到情报吸收能力对于帮助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进而明确指出用户教育的内容应着重于情报意识和技能两方面的培养,并基于这种认识提出了大学生用户培训系统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研究过程中,一直有着丰富的实践作为基础,反过来,这些经验总结与理论探讨又提高了实践的效果和层次。据统计,1985—1987年间共发表有关论文38篇,占其间总数的1/3,出版教材16种,范围涉及社科、医药、林业、电子、数学、计算机等方面,其中较有影响的如:《情报检索》(张厚生、路小闽主编)、《社会科学文献检索》(赵国璋等编著)、《科技情报学》(郑守瑾主编)等。

在专业情报教育方面,总的来说是重于办学而轻于研究。1978年,南京大学开办图书馆专修科,1985年建系并增设图书馆学第二学士学位班,翌年又办科技档案第二学位班,进行了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1981年初南京师范大学和金陵职业大学分别开设了图书馆学(夜大)和图书情报(函授)大专班;1983年南京工学院、南京农学院先后成立了图书情报专业,此后南京航空学院、华东工学院、河海大学等均开办了类似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到1988年,江苏地区已有各类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十几个。但另一方面,至少在1985年以前,对于专业情报教育的实际问题和理论性研究却很少,直至近一两年来才就我国图书情报专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但具体结合江苏地区实际情况对办学层次结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问题的探讨、论证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目前江苏地区情报教育系统在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上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一些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必备的办学条件,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研究能力上与具有较高层次的情报研究工作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等等。

因此,我们认为:结合江苏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情报专业教育现状与人才需求的深入调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控制与发展策略和管理方法将是江苏地区高校情报教育研究当前的主要课题。

(7)情报用户研究范围狭窄,存在着大片空白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情报学界开始了这方面的初步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可以认为,用户研究的深入必然会给传统的封闭式的工作模式带来新的生机,对解决目前情报服务中诸多弊端、改善情报传递、提高情报利用的社会效果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在这一领域内却存在着大片空白。

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用户研究包括用户调查、用户分析、用户培训这三个方面。如果我们把文献检索教育归入用户培训的范围内,那么尚可以认为用户研究在这方面还取得了一些成就(前一部分已做了论述),但必须看到,几乎所有的研究也仅限于此。尽管有些论文涉及了用户调查问题,但只是以文献检索教育为目的的,在调查的范围、方法、内容上都还有很大的局限。此外,就几乎没有对于以指导情报服务为目的的用户情报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的研究。这就是说,忽视了用户研究中最基本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失重”现象。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前江苏地区高校情报系统的基础结构中没有用户问题相应的地位而使之被置于情报工作的环节之外,用户仅仅是被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构成对情报系统起调节作用的内在元素,以致难以给用户研究带来必要的压力和刺激。因此,我们认为,要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必须首先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即树立“用户第一”的基本思想,认识到情报用户实际上是社会情报流的驱动力及去向,是情报系统中的起点和终点。

(8)情报服务与管理的研究缺乏实质性进展

情报服务与管理在各类研究中是与实际工作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领域。一方面,它以实践为基础,其研究状态可以直接反映出实践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对于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各种经验的总结和深化研究也可能直接指导着实践。

从统计来看,江苏地区高校在情报服务的研究上显得很不景气,年均发表论文仅1篇。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是研究缺乏基础,内容比较单调,反映出情报服务工作实践的严重贫乏;另一方面则是研究中缺乏新的思路和方法,层次上不去,尤其对实际工作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在情报工作管理方面,主要是进行了一次“图书情报一体化”问题的讨论,而且大部分都持赞同的观点。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这次讨论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思路上都过于强调情报工作与图书馆工作的共性,而忽视了两者在层次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以致没能很好地研究和回答“一体化”之后怎么办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情报职能的明确提出,对高校情报机构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亦略有进展,如对高校情报工作模式和情报机构企业化管理的探讨等,但这些仅仅是一个开端,对很多更具实际意义的问题尚未触及,距指导改革实践的要求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9)情报政策研究极为薄弱

情报政策研究被称为“情报学理论的制高点”。1982年,国内有的学者呼吁和强调情报政策的研究。据国内有关统计,到1984年有关研究已占文献总数的1/8。但这些给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界所带来的触动似乎很小,有关研究显得异常萧条。从表(1)的统计来看,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种状况至少又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下列两个问题:一是由于缺乏宏观指导、协调,江苏地区高校情报系统是处在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下,情报工作显得相对薄弱,二是情报学研究缺乏系统而有效的组织,基本属于自发性质,以致从整体上看,存在着一些不应有的空白。

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方面在于自身的理论准备不足,人员素质、组织方式不适应情报政策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在于有关领导部门对情报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情报意识,未能从政策性的角度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结合江苏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下列课题将是近期内迫切需要加以关注和研究的。

①国内及江苏地区情报政策研究的现状。

②国外情报政策、发展模式(尤其是专业系统或地区性)的比较研究。

③江苏地区高校系统情报事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④高校系统情报服务的基础结构及其体制规划。

⑤情报商品范围及高校情报系统的情报市场结构研究。

⑥各种情报技术开发的经济技术论证、可行性分析、发展预测及宏观协调与领导。

⑦江苏地区专业情报教育的发展控制战略研究。

⑧情报学术研究的组织与协调。

3.对加强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的几点建议

(1)淡化学科意识,开拓服务市场,让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走向科研、走向社会,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随着外向型、开放型经济机制的引入,高校科研面临着一个走向社会、开拓市场的重大课题。在这种形势下,对高校情报学研究来说,也正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考验和难得的机会,即一方面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江苏地区高校情报系统的服务能力以及情报学理论、应用及方法研究的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可能通过对教学、科研和其他决策活动的有效参与使社会看到情报工作的巨大作用而获得广泛的重视,从而巩固学科地位。

但是,尽管这一要求非常迫切,江苏地区高校情报部门中只有很少数真正花力气开展了面向社会,走向教学科研的情报调研、预测、论证等活动,大多数情报单位或者尚在观望或者仅仅一般性地把这一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如部分情报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较差,难以胜任各种深入的研究;现行体制不合理,不能为开放型的服务、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没有必要的情报政策作为宏观指导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观念问题,即:我们的情报学界学科意识过于浓厚,缺乏面向情报服务实践的开创意识,在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之间没有找到一个适宜的结合点。

因此,我们认为要使情报学研究真正面向科研、走向社会,首先应当认识到:现在只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抓住机会,运用情报学的研究成果积极为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要么坐等观望,而感叹于我国情报学的落后和不被重视,以致错失良机。

(2)对10年来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大讨论进行回顾和反思,重新探讨新形势下江苏地区高校情报系统的结构模式和体制的深化改革。

如果没有专门的机构,像情报学这样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就无法有效地开展其实践活动;如果没有广泛的实践作为基础,情报学理论研究也就不可能得到真正健康的发展。那么,江苏地区高校情报系统目前处在一种什么状态下呢?据调查,情报机构的设立和管理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图书馆中设立情报资料部门,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这是目前的主要趋势;二是设立直属院(校)或归校科研处主管的情报部(室、科);三是尚未设专门的情报部门。从总体上说,目前江苏地区高校情报部门尚未有效地开展情报研究工作,主要精力和人力、物力仍放在日常的被动服务和内部资料的搜集、加工和整理上,可以说“一体化”之前的问题仍然存在着。其原因前述已做说明,即在于10年来“图书情报一体化”的讨论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主管部门的更换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模式,旧的包袱没有甩掉,基本上没有达到讨论中预期的效果,以至有少数高校在实行“一体化”一段时间之后,因无起色,又归复到以前的体制中去了。

上述情况使我们看到:要使高校情报系统的研究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并走向江苏地区科研和社会,必须对10年来的关于“一体化”讨论进行一点反思,尤其要注意从情报工作的特点出发,比较具体地探讨新形势下,高校情报研究工作的管理体制,范围和模式等问题。

我们认为:改革之后的高校情报部门,不论其是否采用“一体化”的体制结构,都应具有下列特点:①在模式上,不应再是图书馆中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翻版,而应以其研究工作的特点来决定;②在环节上,应利于情报部门甩掉文献搜集整理的包袱,而把主要精力集中放在各种服务上,尤其是要把超出传统图书馆工作范围的情报调研、预测活动、技术论证、人才培训、资料编译,二、三次文献服务等放在重要的位置;③在管理体制方面,应是一个开放性的工作系统,其活动不应局限于部门之中,以有利于吸收高校系统的教学、科研人员参加有关情报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

(3)要把人才培养放在战略地位上考虑,加强情报学研究队伍的建设,尤其是整体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新生力量的培养。

培养一支具有高度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情报学研究队伍,是我省高校情报学理论和应用研究走向社会的根本保证。从我省高校情报部门工作人员现状来看,基本上同一般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差别,在情报研究能力和知识结构上尚有很大差距,如研究范围、视野狭窄,对各种情报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比较陌生,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方面的知识甚少,外语水平不高等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从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①从整体上改变江苏地区研究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从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工作人员的现有知识结构来看,仍然存在着较大缺陷。即一方面相当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情报学教育,不具备一定的情报意识和基本素养,仅仅能从事一般的事务性工作;另一方面,在经过情报专业教育的人员中,又普遍缺乏其他专业知识,其情报研究的能力也很有限,难以进行一些有深度的研究,而那些可以作为某一方面专家或专业人员的情报学研究者在我们的队伍中的确是太少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解决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有计划地进行在职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二是引进其他学科的专业人才,并通过培训使他们具备必要的情报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②加强新生力量的培养。近年来,在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脱颖而出,显示出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研究能力以及作为新一代研究者所独具的优势,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研究力量。必须看到,情报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有赖于新一代研究者的迅速成长。尽管他们尚有许多不足,但却具有更多的不可多得的长处,如思想解放、不固执,敢于突破、敏感性强,易于接受新事物等等。热情地扶植和培养这些新生力量,将是解决江苏地区情报学研究队伍建设的最根本的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术上的进展,是以学术思想的突破为先导,以学术交流为基础的。情报科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国际合作和交流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情报学的发展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综观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十年动乱”中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几乎是空白,“十年动乱”之后的十几年来,尽管江苏地区高校系统在这一方面做出了一切努力,但由于体制、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这种交流与合作开展得还非常有限,甚至全地区高校系统也没有为此建立一个统一的交流机构。国内曾有专家呼吁,我们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15—20年,特别是国外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情报学状况了解甚少,如果我们不通过加强这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促进发展,开拓创新,则势必影响我们对国外先进思想的吸收和资源的利用,从而失去寻求跨越某些发展阶段的可能性。

当前,正值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加强江苏地区高校情报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了。抓住这个机会,则必然大大有益于江苏地区情报学研究的发展,并为我国情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费卫亭合著)

陈乃林主编.江苏高等学校图书馆年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