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托·哈恩奖

奥托·哈恩奖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奥托·哈恩奖每两年在法兰克福颁发一次,授予化学、物理学和应用工程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者,物理学和化学隔届轮换。2005年的奥托·哈恩奖获得者是德国物理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哈恩在卢瑟福这位一生培养出12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化学大师身边,学到了许多东西。哈恩的重大发现是“重核裂变反应”。奥托·哈恩也因此荣获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

2 奥托·哈恩奖

知识导航

2005年由德国化学学会、德国物理学会和法兰克福市重新设立,由“奥托·哈恩化学和物理学奖”和“法兰克福市奥托·哈恩奖”合并而成。奥托·哈恩奖每两年在法兰克福颁发一次,授予化学、物理学和应用工程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者,物理学和化学隔届轮换。

img23

特奥多尔·亨施

2005年的奥托·哈恩奖获得者是德国物理学家特奥多尔·亨施。获奖者被授予一枚金质奖章和5万欧元的奖金,奖金额的一半来自法兰克福市,1/4来自德国化学学会,1/4来自德国物理学会。

知识拓展

哈恩与核裂变的发现

奥托·哈恩,德国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879年3月8日生于法兰克福。1897年入马尔堡大学,1901年获博士学位。1904—1905年,曾先后在W.拉姆塞和E.卢瑟福指导下进修。在拉姆塞的劝导下,他放弃了进入化学工业界的念头,投身放射化学这一新的领域作深入的探索。

1905年,哈恩专程前往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向当时公认的镭的研究权威卢瑟福教授求教,并且得以与鲍尔伍德等著名放射化学家一起讨论问题。哈恩在卢瑟福这位一生培养出12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化学大师身边,学到了许多东西。

哈恩的重大发现是“重核裂变反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哈恩的合作人迈特纳为躲避纳粹对犹太人的疯狂迫害,只得逃到瑞典斯德哥尔摩避难。哈恩与另一位德国物理学家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合作,又开始了新的尝试和探索。1938年末,当他们用一种慢中子来轰击铀核时,竟出人意料地发生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情况:反应不仅迅速强烈、释放出很高的能量,而且铀核分裂成为一些原子序数小得多的、更轻的物质成分。

得知实验结果的迈特纳明确指出:“这种现象可能就是我们当初曾设想过的铀核的一种分裂。”后来,哈恩经过多次试验验证,终于肯定了这种反应就是铀-235的裂变。核裂变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子可以把一个重核打破,关键是在中子打破重核的过程中,同时释放出能量。铀核裂变是在没有任何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用纯化学的方法取得的发现,这项发现的科学成就当时就被认为是十分惊人的。

核裂变的发现无疑是释放原子能的一声春雷。

人工核裂变的试验成功,是近代科学史上的一项伟大突破。它开创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深远历史意义。奥托·哈恩也因此荣获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

知识解码

铀核的提纯

铀核是一种物理元素,铀有三种同位素,即铀-234、铀-235和铀-238。其中铀-234和铀-238不会发生核裂变,只有铀-235这种同位素原子能够发生核裂变,或者说,做核燃料的实际上是铀-235。但是,从铀矿山里开采出来的铀-235含量很低,仅占0.66%,绝大部分是铀-238,它占了99.2%。

提纯浓缩铀-235含量的技术比较复杂。因为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如同“孪生姐妹”,无论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都十分相似,采用通常的各种物理提纯方法或者化学提纯方法收效都甚微,代价却很高。现时用来提纯铀-235的主要方法有气体扩散法、离子交换法、气体离心法、蒸馏法、电解法、电磁法、电流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以气体扩散法最成熟,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用的铀核材料就是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所有这些提纯方法,它们的工艺过程都比较复杂,投资高,运转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也高;而且产量低,生产出的铀核燃料成本大。因此,科学家一直在找新的提纯方法。现在,激光科学工作者提出用激光进行提纯,以便降低生产铀燃料的成本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