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人工合成胰岛素
知识导航
2012年12月10日,中国作家莫言的身影出现在全世界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令人振奋。但让人遗憾的是诺贝尔科学奖依旧没有中国内地科学家荣获,似乎在与中国人保持着距离。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曾经有多项科学研究离诺贝尔科学奖那么接近过,却又遗憾地失之交臂。人们不禁要问:我们有能力获得它吗?我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够获得它?
钮经义
1979 年,钮经义代表人工合成胰岛素团队竞逐诺贝尔化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接近诺贝尔奖。在 1966 年 4 月举行的华沙欧洲生化学会联合会议上,中国成功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新闻,成了参加会议的科学家们的中心话题。不久后,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蒂斯尤里斯教授来到中国参观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对在场的中国科学家说:“你们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十分令人振奋,向你们祝贺。美国、瑞士等在多肽合成方面有经验的科学家未能合成它,但你们在没有这方面专长人员和没有丰富经验的情况下第一次合成了它,使我很惊讶。” 但这一成就最终未能获奖。
知识拓展
胰岛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蛋白质激素,可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胰岛素。1922年,胰岛素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治疗。
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与两弹一星并列的震动世界的科学成就。这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稍后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也完成了类似的工作。
邹承鲁
邹承鲁(1923—2006)是生物学家,我国率先发起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的领头人,确定了胰岛素全合成的路线,为我国率先实现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作出了重要贡献。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的荣誉会员。
1978年,他与另外四位候选人共同被推荐入诺贝尔奖候选项目;1981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一等奖。
1959 年,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过程中,邹承鲁教授领导的实验组曾取得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就——把天然胰岛素拆成 A、B 链,再重新复合,得到了活性恢复到原活性 5%~10%的产物。 这证明胰岛素的结构信息存在于其一级结构中。1961 年,美国科学家安芬森发表了一项理论意义类似的、相对简单的工作——氧化被还原的核糖核酸酶肽链复性、结晶。他用尿素变性天然核酸酶 A,并能复性。这一成就获得了1972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人工合成胰岛素专家熊为民说:“如果在安芬森提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之前, 或者与此同时, 我们发表成果倒是有可能竞争诺贝尔奖的。可我们的结果发表得比他晚了不少时候。” 其实在复合A、B 链,得到5%~10%活性的产物后,研究者曾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成果。1959 年 11 月 16 日,生物化学研究所向中国科学院上书要求尽快发表重合成成果。然而,基于保密考虑,为了避免外国科学家利用这一发现首先完成胰岛素的合成,最终未获同意。
安芬森
这使得这一成果削弱了本该具有的影响力,也许是最大的遗憾。
知识解码
华人获得的诺贝尔科技奖
诺贝尔奖设立百多年来,已成为一个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象征和民族具备知识创新能力的标志,也成为人类精神和学识的最高境界。
在当今世界,获奖的科学家已达 500 多位,有获奖人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30 个,其中获科技奖的华裔有8名。
获得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有6名,还有2人获得化学奖。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因发现“吉普赛”粒子,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因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因利用激光冷却气体,使冷却的原子陷在原子捕捉器内的方法获得技术上的突破,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因发现电子在强磁场、超低温条件下相互作用,能形成具有某种特异性质的量子流体,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钱永健:1952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因研究绿色荧光蛋白,20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高锟:1933年生于上海,拥有美国、英国国藉并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身份,因光纤通信方面的研究,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