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逆向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逆向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会“说”以后,就要“背”了。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想一想学习的进度是否快了,学到的知识是否扎实。钟先生通过切身体会,总结出“逆向法”的五大优点。

“逆向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英语学习解读

第一步,“听”与“写”。

先把某件事情的录音从头到尾听几遍,听不懂也要硬着头皮听。先听懂其大意,分出段落和句子,然后再以一句话为单位反复地听。搞清楚一个句子由几个词组成,每个词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主、谓、宾语都是哪些词……。

对于遇到的生词,我们一定要听到:能模仿录音正确地念出来,准确地抓住各个音节的发音为止。因为只有准确地把各个音节的发音抓住了、读出来了,才有可能根据语法和语音知识试拼出一些词,到词典里查找。

当我们每听一遍就要把听懂的词按顺序写在纸上,排列成句子。对于英语听力比较低的初学者来说。刚起步时听不懂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有时恐怕连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处听不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听懂了的词写出来才能搞清楚到底有多少处听不懂。

如果在听录音时光听不写,很可能漏掉一些听不懂的生词。碰到听不懂的词就先空着,再根据播讲人的发音反复查词典,反复推敲,一直到能正确地听写出来为止。对于个别听写不出来的词,不要就“词”论“词”,一听写不出就立即把录音机停下来,不再往下听写。应该继续听写下去,把听写不出的词放到文章的整体内容上去理解。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孤立地去理解一个词,百思不得其解,但若与整句话、整条消息联系起来去理解,思路就宽了,往往也就知道该怎么拼写,是什么意思了。有时同一个生词在录音中多处出现,一处听不清或听不懂,可以先放一放,看看能不能从别处得到启发。很可能别处的录音很清楚,或者与别的词搭配在一起被你听懂了。

在“听”、“写”过程中,对于没有十足把握的词,要先“写”出来,再在以后的不断“听”、“写”过程中去校验和纠正。“听”与“写”两个步骤不是截然分开的,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初学者来说,一条消息的“听”与“写”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的“听”与“写”互相促进、互相启发、交替前进才能最后完成。从学习英语的角度出发,初学者在起步阶段必须一边听一边写。

总之,如果光听不写,就会有两种情况。一是漏掉了一些听不懂的词语,失去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二是在已经发现有了听不懂的词的情况下,如果只听不写。往往听的遍数再多也可能还是听不懂,但是如果把听懂的部分写在纸上,前后内容联系在一起,经过思考以后再去听,可能又会听懂一些别的内容,如此不断反复,直到全部听懂。

第二步,“说”与“背”。

在整篇文章都听写以后,就要学会“说”。

具体的方法是:听一句,自己学说一句。学“说”时要尽量模仿播讲人的发音,必要时还可以把自己的发音录下来,与录音带的发音对比以纠正自己的不正确发音。学会“说”以后,就要“背”了。把一条消息的听写记录翻来覆去地高声朗读,达到基本会背诵的程度。

很多学生对学习外语是否需要背的问题一直都很困惑,其实,“背”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因为英语新闻广播有一定的格式和句型,“背”上一段时间的消息以后,就会熟悉它的风格和常用的句型,就比较容易听懂新的内容,有时甚至可以超前播讲人的声音,听了一句话中前面的几个词后能提前说出后面的一些词,或听了上一句话后能提前说出下一句来。到了这个地步,听写时的紧张心情就减轻了,或者基本上消除了。心情一放松,水平就能发挥出来,应该听懂的也就能听懂了。

第三步,“想一想”。

如果前面我们所说的:“听”、“写”、“说”、“背”四个学习环节重点突出了“苦干”精神的话,那么“想”这个环节就主要是讲怎样在“苦干”的基础上“巧干”了,就是要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开动脑筋。“想”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想一想学习的进度是否合适,是否符合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学到的知识是否扎实,本书提出的学习要求达到了没有。前面已经提到,由于学习进度是自己掌握的,不知不觉地会加快学习进度,加之不会受到客观的考核,因此往往学得不深不透,达不到预期目的。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想一想学习的进度是否快了,学到的知识是否扎实。

其次,总结和归纳自己在学习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和学任何别的知识一样,只有经常总结和归纳的人才能学得快、学得好。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碰到的困难不同,因此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也不同,应该及时地进行归纳和总结。自己总结和归纳出来的经验和教训,适合自己的情况,用来指导自己学习,效果特别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一步说,自己总结和归纳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可能对别的人也有参考价值。

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具体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很渺小的、不成系统的,没有太大价值,但是积累多了,量变引起质变,可能会成为系统的、有价值的、有一定新意的一种方法。

最后,进一步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内容,使之系统化、规范化、记忆深刻化。例如每学到一个单词或一些文法知识,要好好地想一想,过上一段时间还要很好地归纳整理一下。归纳和总结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分析自己在听写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差错。实践证明通过分析自己的差错进行学习,效果特别好。

例如,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有的内容听写不出来,有的听写错了,有的听懂了但写得不对……,就要分析原因和找到避免的方法。就拿单词来说吧,如果听写中自己不会的单词,多次试拼出来的词在词典里都没有,或虽然词典里有,但不是所要的答案,最后通过别的途径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就要很好地总结一下为什么自己多次试拼出来的词都不对,是不是没有准确地抓住播讲人的发音,还是自己的语音知识不高,或是碰到了什么特殊的发音。

当我们在学习每个新的单词的时候,都应该在拼写、发音和释义等三个方面与自己已经掌握的单词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以形成“联系记忆”。发音和拼写上有特点的词要倍加注意,看看能否找到记忆的窍门。对于语法也是一样,如果理解不了或理解错了,就要找语法书来看,搞清楚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什么,自己为什么理解不了,或者自己的理解错在哪里等等。与其他学习英语的方法相比,“逆向法”有什么优点呢?钟先生通过切身体会,总结出“逆向法”的五大优点。他写道:“逆向法”采用“听、写、说、背、想”五法并举学习英语的好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能使学习者注意力集中,并能够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通常的正向学习从现成的书本出发,由老师一课一课地讲,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因为老师讲的大部分内容书上都有,很容易使要求不高的人产生与老师讲授“不同步”现象,例如老师在讲前面的,孩子却翻看到后面去了,也很可能老师在苦口婆心地讲解,而孩子却不注意听、在想别的等等。

很多学生虽然在表面上在注意听老师讲解,但仍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而没有积极地开动自己的脑筋,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听别人讲解时很容易“似懂非懂”,讲的人是懂的,讲起来头头是道,听的人似乎都懂,但实际上却不一定真正掌握了,从“似乎听懂了”到真正懂之间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在“逆向法”的学习过程中,一般没有现成的具体的课本,而以录音带为学习内容,以录音机和各种词典为自己的第一老师,学习者的思维完全受“老师”(录音机放出来的声音和查阅各种词典)的制约,必须与之同步。录音机不停地转动,放出来的声音连续不断,迫使听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稍有疏忽就得重来。

对于难以集中起自己注意力的人来说,“逆向法”确实是一种好方法。用“听写”的方法由读者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一个词一个词地写出一个课本来。由于学习者本身是课本的主动“创造者”,因而会有很强的参与意识,能充分调动起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正因为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在局外人看来似乎是枯燥无味的“听”、“写”英语录音,却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不少用“逆向法”学习的人都反映,只要一坐下来“听”、“写”,三四个小时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

很多人在学习英语中,听老师讲解,或看课本,似乎都懂都会,实际上却不一定真正掌握了。可是自己却又不能意识到这一点,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进展了好几课了,补不上了,只好放下不学了。采用“逆向法”学习就没有这个问题,一般说来能独立地正确听写出来的内容就是真正掌握了,从我学习和辅导别人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看,还没有碰到过一个能独立地正确听写出某一段录音而不懂英语的情况(至于是否能完全懂得其内在含义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有的内容比较难懂,即使英语全部听写出来了,也不一定懂得内容)。

第二点,融合了各种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集于一体。“逆向法”的“听、写、说、背、想”五法并举,是比通常的正向学习要难得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把发音、语调和语感、单词的意义和拼写、句型、文法等等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融于一体,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单词的发音、重音和朗读的语调;在不断地猜测和查字典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发音规则并牢牢地记住了猜出来的词,比较简单的课文,等到基本正确地写出来的时候就已经会背了;对于各种常用的句型也很熟悉了,长期听写,对于英语的语法结构也就习以为常了,能用英语的思维方式直接接受英语了。

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超强的语感是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点和弱点。一般说来,只有自己的发音基本正确了,才能听得懂播讲人的话。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某个词听不懂,最后通过各种办法找到了这个词,却原来是一个认识的词,因为自己原来的发音错了或重音读得不对才听不懂的。在听写过程中学“说”的阶段,必需要播讲人说一句,自己学一句。虽然不一定能学到惟妙惟肖,但总会八九不离十,达到发音基本正确,别人基本上可以听得懂的程度。这样坚持学上一段时间,会不知不觉地掌握一些英语语音、重音、语调和连续的知识。学习英语语音、重音、语调和连续等最有效的方法是听由英美人朗读的录音带,然后反复模仿。十几年以前,录音机很不普及,无法做到这一点,因而不得不依靠词典上的音标和课本上的升降调符号等辅助手段。现在,录音机已经普及,客观条件已经改变了,但是不少人仍然沿用老方法,学习一个多音节单词时,在记住它的拼写的同时,还要记住每个音节中的元音怎么发音、单词的重音在哪个音节上等内容。

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但增加了记忆的准确性和记忆量,而且在应用时(例如朗读书面文章),对于见到的多音节单词往往需要判断一下每个元音发什么音、整个词的重音在哪里等等,不能立即读出,而且经常口不从心,脑子里想发某一个音,但是嘴里读出来的却是另外一个音等等,因而差错较多,不是元音的发音不对就是重音的位置不对。

而通过听标准的录音带进行学习的英语的人,一个英语单词的语音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形象记在脑子里的,应用时能准确地“脱口而出”,但不一定能立即说出每个音节中的元音怎么发音、单词的重音在哪个音节上等。

而且有的语音知识点很难用书面语言正确地表达出来,只能靠听和模仿地道的发音才能学会。这种情况很像北京话的“儿音”,像“小孩儿”这个词,其中的“儿”字发音很轻,念重了就不对。但到底轻到什么程度才恰到好处?只有听地道的北京话才行。

对于第一次碰到的英语生单词,由于“先入为主”的关系,一上来一定就要把它读对,否则事后费很大的劲也不一定能纠正过来。由于你听的录音是地地道道的英语,发音标准,只要跟着学,一般情况下不会有读错的问题。

第三点,这种方法学到的英语知识印象深刻,记得快记得牢。不少人学习英语过程中感到最头痛的一个问题是记不住生词。研究记忆的科学家们指出,记英语单词,不能完全靠机械的死记死背,而是要靠“听、说、写、背、想”五法并举,耳、嘴、手、脑同步动作。这样做,视觉、听觉和口腔肌肉以及手部肌肉运动等在脑子里产生的印象就会很深。

我们把播讲人的声音和自己复诵的声音进行比较,找出不足,能使人精神集中,排除外界各种影响。特别是当脑子发胀、不太清醒时,声音的效果尤其明显。在听写过程中不断地书写英语单词,可以形成“运动记忆”。

书写的次数多了,就会成自然,需要时手就能“下意识的”把想要的词“信手拈来”,好像没有经过大脑一样。

我们知道,有很多汉语的科技名词是从英语音译过来的,在记英语单词时正确地读出来,也有助于记忆这个单词,例如我们从报纸上知道西方有一种毒品叫“可卡因”,在学到“cocaine”这个单词时如果发音正确,与“可卡因”联系起来,很快就记住了。

总之,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听、写、说、背、想”五法并举的学习方法,手,耳、眼、嘴四者同时把信息送到脑子里去,学到的英语知识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而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所以有人形象地把自己用“正向法”学到的英语知识比作分立元件电子线路,不但体积大、费电(学习花的时间多),而且故障多(学到的知识不完整、不准确);而用“逆向法”学到的知识则好像是集成电路,不但体积小、省电(学习花的时间少),而且故障少(学到的知识完整、准确)。

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是经过自己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推敲才解决的,所以印象深、记得牢。自我解决问题以后为什么记得牢?道理很简单,就好像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要认路一样。如果是别人带着去的,或是坐汽车去的,即使去了几回、几十回,到头来也还不一定能独立地知道怎么去,反之如果是自己一边问路一边找着去的话,恐怕去一次就能牢牢地记住。

第四点,可以大大提高英语的熟练程度。听写时,自认为听懂了的词和句子都要写出来,句子结构要符合语法,每个单词的拼写要准确无误,没有把握就勤查语法书籍和词典,以纠正不准确的语法知识和单词拼写。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听、写、说、背、想”各种单词和句型,不但可以把原来“晃晃悠悠”的英语知识固定下来,把“滥竽充数”的剔除出去,而且可以在脑子中形成“音形一体化”的英语形象,只要听到一个词的发音,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出这个词的形象,反之也是一样,只要看到一个词的形象,耳边似乎会立即响起这个词的声音。

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程度,说明你的英语熟练程度已经有很大地提高了。“熟能生巧”,熟练到了一定程度,对英语就会有特殊的“敏感性”,具有“明察秋毫”的能力,阅读一篇英语文章,一遍看过去,就可以抓住大意和关键词;如果是看手稿,可以很快把不合适的地方和各种差错挑出来。熟练到一定程度,还会形成对英语单词的“整体识别”能力,也即能从某一个英语单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词中的某几个字母、词的长短等上去识别一个英语单词的含义,而不是每看到一个英语单词,先逐个字母的默念一遍,然后再去思索是什么意思。

我们知道,这种内行和外行之间识别事物能力上的差别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学习英语所特有的。例如,一般的人听“嘀、嘀、哒、哒”的莫尔斯电码,感到毫无规律,但是报务员听起来却是一串串有意义的数字或字母,水平高的报务员甚至还能从“嘀、嘀、哒、哒”的细微差别(即报务员所谓的“手法”)中识别出对方是谁。

又如看一张电视机或录像机的原理图,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元件,在外行人看来,不知哪个接着哪个,但对于有方框图和信号流程概念的内行人看来,是完全有规律的。听写稿多了,习惯成自然,即使有的时候只听不写,但脑子里仍然会自动地显现一行一行的词和句子来。这种思维能力是任何人都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对熟悉(必须是很熟悉,而不是一般的熟悉)的事情,只要一回想,各种情景历历在目。学理工的人思考各种问题,物体的形状和相互关系位置就画在自己的脑子里;棋手下棋,熟到一定程度棋盘就在脑子里,能清楚地回忆出来一场比赛的每一步棋,两个人可以躺在床上下盲棋,如此等等。

第五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锻炼和提高“说”英语的能力。虽然听录音是单方向的,但是由于在听写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说”的环节,一定程度上也可使“说”英语的能力得到锻炼。起码可以做到如俗话所说的“舌头不发硬”,坚持不断地“听、说、背”英语,熟练到了一定程度,在与外国人对话时,不知不觉会从自己的嘴里说出一些语句来,真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而且符合英语语法。

我们知道,日常会话所用的词汇与慢速英语所用的词汇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所介绍的“说”并不能代替口语的训练,想学日常英语会话的人仍然必须去学英语会话读本。钟先生讲,他在不同层次的人中间大力推行“逆向法”,结果凡是坚持用这种方法学到底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获得了成功。

在英语学习中,“逆向法”主要强调是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注重听说水平的提高,并从听力入手学习英语的做法,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是适用的。当然,“逆向法”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是起步阶段的难度大、耗时多,“短期效应”不明显,没有坚强毅力和急于求成的人很难坚持学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