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艺术

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艺术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总是把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变成满足心理需要的一种极大乐趣。特级教师魏书生经常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从魏书生的现场课中可以看出:课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热烈愉快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魏书生在教学活动中,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教法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艺术

前面的内容已经介绍了,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培养学习兴趣,就是要善于培养学把间接学习兴趣转化为直接学习兴趣。比如,开始对解数学难题并不感兴趣,但懂得了学好数学的意义和它对培养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开发智力的重要性后,在实践中会逐渐产生对解数学题的直接学习兴趣,以致题目越难越有味,解题方法越多、越快乐,兴趣就越浓。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总是把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变成满足心理需要的一种极大乐趣。

培养学习兴趣,既要注重广泛的兴趣的培养,又要注重中心兴趣的培养。中小学生更应注意广泛兴趣的培养,让他们从作业、考试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更多地接触社会和大自然,对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对大自然的千变万化都发生兴趣。这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使他们开阔眼界、增强求知欲是十分必要的。这个时期他们表现出兴趣多变、爱转移的特点,这是正常现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应注意中心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与教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则视为乐园。魏书生上课,学生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是一种享受。

(一)教学方法生动、形象的艺术

特级教师魏书生经常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传授知识的程序,要研究教学方法,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魏书生的现场课中可以看出:课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热烈愉快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精神的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对兴趣培养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并对一堂课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一堂课应当激发出真正的激动心情,亦即对学生的满足感。在分析和评价教师的每一堂课时,教师一向把注意力放在课堂内领悟知识过程的活跃程度上,放在教师使全班感兴趣的程度上。

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就是一种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事物的本质,事物的种种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变化,人的思想、人所创造的一切,都含有无穷无尽的兴趣源泉。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源泉像潺潺的小溪流入你的眼帘,你走近一瞧,大自然的奥秘的美妙图景便展示在你面前。在另一些情况下,兴趣的源泉隐藏在深处,需要花费精力才能找到它、掘出它。而且情况往往是“接近”和“挖到”事物本性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主要兴趣的源泉。

魏书生在教学活动中,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教法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他认为,教师讲课,寡淡无味、平铺直叙是教学的大忌。他总是力图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趣事、乐事层出不穷,学生思维可以驰骋,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对他教的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爱上了它并迷上了它。

1.以“奇”激趣

课堂中的“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浓厚的兴趣,“奇”是学习内部动机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中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上称这种心理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魏书生任教20多年来,常常有老师听他讲课。次数多了,即使到俱乐部上课,同学们也不紧张。但刚接班时,学生就不习惯。特别是到外省、市上课时,不少学生都是第一次在舞台上面上课,看见下面有成百上千位教师在听课,学生精力不集中,精神紧张。于是魏书生请同学们集体唱一支歌成集体朗诵一首诗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气氛。请同学们集体唱一支歌,唱同学们平时最爱唱的,或是在合唱比赛时得过奖的那支歌,请文娱委员起音并打拍子。有时是魏书生起个头。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能使同学们轻松起来,他们交头接耳地议论选哪一首歌好,纷纷向文娱委员建议,有的还推荐同学独唱,更有甚者,有时把矛头指向了魏书生老师,让他给大家独唱。有一次在全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首届年会上,当着全国同行的面,兴城市三中的学生就将了魏书生一军,让魏书生给同学们来个独唱。盛情难却,魏书生只好高歌一曲《过去的事情不再想》。课堂气氛立刻就轻松了,同学们忘记了是在舞台上面上公开课。集体朗诵一首诗也是魏书生常用的办法,魏书生老师问学生:“大家愿朗诵吗?最喜欢朗诵哪篇文章?朗诵诗也行!“朗诵陈毅的《梅岭三章》。”“可以。”“朗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也行。”于是魏书生老师说:“请全班同学起立,朗诵。”整齐的声音,让学生感到新奇,激发出了学生上课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有很强的好奇心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容易引发他们浓厚的探究兴趣。魏书生利用学生猎奇心理,善于从《国外科技动态》杂志上选择一些文章向学生介绍,比如飞船对接、天外飞行体、人造心脏、逝者冷藏、人工合成食物等惊人的新发现等。这些新奇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自学兴趣。

2.以“新”激趣

新鲜的事物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兴趣。变换教学方法从中得到快乐,学习兴趣就会成倍增长。魏书生老师在校或外地讲课,课前总喜欢用气功冥想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他请同学们起立,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两脚掌平行,背直、头正、微闭双眼,以眼视鼻,以鼻对口,以口问心,然后意念,浑身放松。学生紧闭双目,意想自己像一片云,飘向空中;然后变成一轮月,俯瞰地球这个直径比月亮大两倍的浅蓝色的星体;再想自己是一颗星,在广阔的宇宙空间遨游,这时再看地球只是光亮极弱的一颗小星星……这样学生容易排除与课堂无关的杂念,集中精力于课堂。

教师要经常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帮学生制订一些语文学习的规矩、制度、计划,在一些方面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老规矩可遵守。在一些方面让学生猜得透,但在具体一堂课的安排上,具体教法的运用上,在一些小的技术、技巧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越猜得半透不透的,学生越愿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与老师感情越近,对老师所讲的理解得越深。

有一次,有上百位教师来听课,讲的是《核舟记》。遵照学生意见,翻译时先易后难。最后剩下船头一段,因这段人物位置关系不太好理解,翻译效率可能不高。于是他就说:“老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这个办法,大家很容易理解课文。谁能猜一猜,老师想的是什么办法?”他说完,一位同学稍加思索就举起了手,说:“老师一定是想找三名同学,分别扮演苏东坡、鲁直、佛印,让他们照课文内容去做自己角色的动作。他们边做,老师边指导,大家看书,难点就解决了!”魏老师一听很高兴地说:“你猜得太对了!你怎么知道老师这样想?”他说:“我上课时经常猜老师今天又可能用什么好办法讲?猜得多了,猜的能力就强了。”

用这种新奇的、有趣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倍觉新颖,也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

3.以“疑”激趣

兴趣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虽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产生兴趣,但是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疑,即疑难,解决疑难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疑难,让学生思考,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

一位物理老师在对“惯性”进行教学时,讲述了一个免费环球旅行的设想:大气球下吊一篮子,人坐在篮中,升至空中某处,由于地球日行(自转)八万里,悬在空中的人岂不可以领略世界各地风光吗?这个设想可以吗?问题一出,学生争论激烈,思维活跃,用他们所学知识解决后,又感到成功的喜悦,新的兴趣油然而生。

一位语文教师讲《果树园》一课,引导学生分段时,先让学生用一个单音词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于是学生说:一个是“乐”,一个是“恨”。变双音节词一个是“欢乐”,一个是“仇恨”,又变成偏正词组,“农民的欢乐”,“地主的仇恨”,再变成动宾词组,“描写农民的欢乐”,“刻画地主的仇恨”,这一启发,使学生对“疑”层得以解决,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

霍懋征老师在讲《冬晚》“北方的冬天有它的威严”一句话时,启发学生还可以怎样描述“冷”,她要求学生不许说“冷”字,只许说出冷的意思,看谁说得好。这样一来,个个动脑筋,说出“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河里结了冰”、“窗户的玻璃上结了冰花”、“我们穿上了棉衣”、“弟弟围上了大围巾”、“小妹妹的脸冻得像苹果”……学生既展开了想象,又使整个学习过程在兴趣之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以“疑”激趣的方法教学,更为老师们喜欢并常采用。一次,一位老师讲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引用了德国数学家高斯九岁时计算“1+2+3+……+100=?”的故事,引发学生疑问,激起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给学生种种疑问,或让学生捧书解答,或让学生讨论解答……学生就会非常高兴,使学习兴趣倍增。

4.以“趣”激趣

我们一起先看下面几个例子。

在听一位物理老师讲“热辐射”一课时,讲述了一个真实有趣的故事。1903年,在南极探险的高斯号轮船被茫茫的冰封住归路,挖、炸、锯、砍等“武力”办法使尽,结果冰层仍岿然不动。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船长突然想起以前读过的富兰克林的实验日记,于是便让船员把煤灰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烟灰铺在冰层上。阳光照来,冰竟奇迹般地融化了。煤灰和烟灰为什么有这般神奇之功?

在听一位语文教师讲《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这篇课文时,教师先给学生讲了一段插曲:“成仿吾与反动文人梁实秋论战,成仿吾在文章中说梁实秋是‘资本家的走狗’,但文章并未击中梁实秋的要害,梁实秋反倒振振有词地问:‘我是哪家的走狗’?为了彻底揭露他的反动本质,灭掉他的反动气焰,鲁迅先生以强大的逻辑力量,无可辩驳的事实,写了这篇著名的论战文章。梁实秋拿到刊登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报纸时,大惊失色,‘哐当’一声,牛奶杯子掉在地上。”

很多学生在读古诗或文言文时总感到乏味。霍懋征老师在讲古诗时,总是以趣激趣,一幅画、一个故事……她给学生讲曹植和曹丕的故事:“曹植非常聪明,哥哥曹丕嫉妒他,想杀害他,就说:‘我限你走七步作一首诗,做不出来就杀你的头’。”学生问:“老师,曹植作出诗来了吗?”老师说:“作出来了,而且感动了他的大哥不杀他了。”这时学生兴趣倍增,急着问:“是什么诗啊?”老师就教:“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位英语教师在教“现在完成时”重在区别与“一般过去时”的不同,改变那种先概念后公式枯燥乏味的教法,而对一个学生说:Go to the door,please!再说,Open the door,please!然后问:What have you done about the door?学生答:I have opened the door.接着向全班介绍说:He has opened the door.He opened it a moment ago.再问学生:When did you open the door?学生答:I opened it a moment ago.

据有关报道介绍,成都一业余音乐学校的钢琴老师教授学生钢琴时,自有一套办法:他将枯燥的音符变成快乐的乐章,将十指练习变成有趣味的游戏,将古巴艺术家打响板的动作用于训练孩子们的节奏感和全身的动感。

以“趣”激趣,实质上是让学生“乐学”,老师们都应像魏书生一样,让学生从愉快中获得知识。“趣”,既可活跃课堂,又可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一定沉浸于欢乐之中。

教学的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因教材内容而定。可从其他报刊上引入一段文章做研究,也可用一段故事来启发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处于欢乐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到以实激趣、以情激趣、以境激趣。

很多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无趣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觉得语文课学了没多大用处,学多学少没关系,学不学没关系。针对这种情况,魏书生就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入手,将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等有联系的实用知识引进课堂,这就打破了统编教材的单一乏味性。比如他把其他学科的知识引进语文课堂教学中,这就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不认真学好是不行的。

很多学生都喜欢新奇的事物,课堂教学中希望有更多新颖的因素。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兴趣。魏书生善于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学语言方面,他就采用变换音量、音调、语速等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枯燥的说教只能使学生大脑疲倦和沉闷。而创设一个逼真的诱人的情境,就可以激活大脑,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魏书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自学比赛活动,创设一个个竞赛情境,诱使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情和学习的效果也有紧密的联系。因为良好的学习效果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欢快的心情;而欢乐的心情又巩固原有兴趣,从而产生新的浓厚兴趣,以致使人沉迷于学习中。魏书生善于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其实就是以欢乐的心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课堂中如何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所说的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教学内容上的疑问。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使学生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产生好奇心与学习愿望的情境。

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经常是从“问题”开始的。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对外界事物好奇,富于探索精神,在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便高涨起来。因此,魏书生在教学中,总是恰当地设计给学生提出一定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知识和习惯方法去解决,形成学生认识“冲突”,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精神集中了,思维积极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1.做好课堂计划,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上好开头课的艺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的开始部分,要设置好问题的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的交互作用下,产生一种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出现“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状态,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头课意在达到引起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兴趣。魏书生在开头课中设计问题情境,总是遵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趣味性,指出学生思考的方向,并和旧的认识结构发生联系。只有符合这样要求的问题情境,才能使学生一接触到问题情境,就像吸铁石一样产生一种定向反射“生理机制”,随即产生不随意注意,继而转化为随意注意“心理机制”。这时不管问题有多困难,也要力求解决,于是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学习动机。

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趣的问题,使学生概括了解教学内容,造成覆盖整册教材成一节课的问题情境,通过丰富有力的例证使学生了解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产生学习这些知识的愿望。魏书生老师在讲《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一课时,他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对教科文卫、工农兵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给予过具体而及时的指导;他精力过人,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被夺权,公检法被砸烂,军队被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他力撑危局,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他廉洁一生,无儿无女无财产,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一周致哀。”这样,全班同学的情绪便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怀念中,学习这课的兴趣更浓了。在讲《人民的勤务员》这课时,魏书生这样开头:“老师像同学们这么大的时候,校园、工厂、部队、田间,到处都传颂着一个人的名字,传颂着他的光辉事迹。那时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真心诚意地学习他,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理解、信任、关怀、帮助。那时我们国家比现在穷,但人民群众都感觉精神上很充实、很幸福。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雷锋精神深入人心。”“谁具备了这种精神,谁就会是精神富翁。”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看看怎样才能变成精神富翁。《论语六则》这课书的导语,他这样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们的思想。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中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就高了。

好的导语就如有磁石的魔力,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聚拢起来;好的导语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2.不断用积极有趣的课堂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各种兴趣的价值莫过于用疑问、难题激发起来的兴趣。因为这样的兴趣是从学科内部各种元素的关系中派生出来,又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深入到学科的内核去,从而成为一种不断催化智能的刺激,学生在学习中,就可以形成一种最佳心理状态。

魏书生老师在讲《核舟记》时问学生:“核舟有多大呀?”学生一时竟说不上来,再看教材,写的是“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接着他请学生用纸叠一个这样大的东西。大家叠出来了,像半根粉笔那么长,高度还赶不上粉笔的直径。接着又请同学们在这上面画上五个人,八扇窗……同学们试着画,可怎么也画不下,魏老师这时说,“古代艺术家不是画,而是刻,而且人物刻得栩栩如生,神情毕肖……”魏老师这样一说,学生对我国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更加叹服。同时,学生也时刻对魏老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而充满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