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猿”说
1960年,英国的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化石空白期间的人类祖先,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里。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化史上,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哈代指出:地质史表明,400万~8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求生,从而进化成了海猿。几百万年之后,海水退却,已经适应了水中生活的海猿又重返陆地。它们才是人类的真正祖先。
这就是震世骇俗的“海猿说”。
由于海水的压力和浮力,海猿在海洋中进化出了后腿直立、控制呼吸等本领,这就为再次登陆后的直立行走、解放双手,乃至于发展语言准备了条件。正因为如此,它们才得以超越其他猿类,进化成为地球上的真正的主人。
“海猿说”进一步指出:人的许多生理特征,同其他的陆生灵长类动物迥然不同,而与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倒是十分相似。例如:
1.所有的灵长类动物身体体表都生长有浓密的体毛,唯有人和水兽一样,皮肤裸露光滑。
2.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皮下脂肪,这一点,也明显地不同于陆生灵长类动物,而与水生哺乳动物相近。
3.人类通过泪腺分泌泪液,以排出盐分,控制体内的盐分平衡,这也是水兽所具有的特征,而在灵长类动物中却是绝无仅有的。
4.人类所具有的正面性行为,和通过出汗以散发体热的现象,也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大相径庭。
5.妇女在水中分娩没有痛苦,而婴儿也喜欢水,并有游泳的本能,这也说明了人类与水的关系非同寻常。
1983年,英国科学家爱尔默等人在非洲直立猿人化石的发现地考察后也指出,这里“贝冢”中的贝壳,大都是深海贝类,没有高超的屏息潜水技术,是不可能捕捞的。很明显,生活在这里的古代猿人,正好具有这种潜水本领。而这一点,是任何其他陆生动物都不可能实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