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野兽带大的孩子们

野兽带大的孩子们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熊是继狼之后“收养孩子”最多的动物。猎人们抓住了其中之一。尽管他用嘴咬,用手抓,表示反抗,但猎人们仍把他带走。后来约瑟夫学会了一些词汇,但始终没能摆脱像熊一样吼叫的习惯。1960年9月,巴斯克诗人琼一克劳德·阿曼在西撒哈拉沙漠区发现,一个大约8岁的男孩同一群瞪羚一起生活。阿曼对他观察了整整两个月,他估计这孩子可能是撒哈拉游牧部落摩尔族中的一个孤儿。这孩子用四肢行走,吃草,刨根,似乎已被瞪羚群体完全接受。

野兽带大的孩子们

除狼之外,其他野生动物也在收养人类子女,毫不落后。与印度狼孩同时并也同样驰名的是“印度豹孩”。

1920年,印度的一个名叫芒兹·卡查尔的小村庄的猎人,在附近的原始森林里打死了两只雏豹,并将它们带回村里。然而母豹跟踪而来,并在村子附近窥伺。两天后,一个农妇在靠近原始森林的田间工作,她的2岁的男孩在地上玩耍,突然她听到孩子的哭叫声,回头一看,一只豹子叼走了她的儿子。以后再也没有找到,人们以为这个孩子一定是被豹子咬死了。

没想到,三年后,猎人们在村子附近打死一只母豹,在它栖身的洞里找到两只雏豹,同时还有一个小男孩!他就是三年前失踪的孩子,此时已经5岁,但只会四肢爬行,他的手掌和膝盖上都长着厚茧,全身皮肤已磨成厚皮,而且满布伤痕。当人靠近他时,他要咬人,见到鸡、鸭,扑上去就撕碎吃掉。这个小孩从野外被找回后只活了三年,虽然学会直立和双脚走路,但不久就得了眼病,双眼瞎掉,但他仍能利用他特别发达的嗅觉辨认人和物体。

科研人员曾对他进行考察,法国的《自然》杂志对他作过报道,还刊登了这个“豹孩”的照片。

熊是继狼之后“收养孩子”最多的动物。热衷于分类学的林耐在他的《自然系统》(1758年)里把这些“野孩子”称作“野生智人”,还列举了包括下面这则在内的一些有趣的例子。

1661年,有个猎人在立陶宛熊经常出没的森林里发现了两个小孩。猎人们抓住了其中之一。尽管他用嘴咬,用手抓,表示反抗,但猎人们仍把他带走。

这个9岁的孩子不仅长得非常健壮,而且很漂亮。不久,有人把他送到华沙,取名为约瑟夫,在一户贵族人家当了仆人,并且成了皇家和贵族们的宠儿。但不管怎么想方设法,人们还是无法教会他说话,或者强迫他改掉熊的习性,他仍然吃生肉和野草。尽管如此,他还是学会了在提及耶稣的名字时朝天抬起眼睛并举起双手。有几次他跑回树林。有一回人们看到他温柔地跟一头野熊拥抱在一起,而那头野熊是所有的猎人见了都害怕的,因为它曾咬死了他们的两名同伴。后来约瑟夫学会了一些词汇,但始终没能摆脱像熊一样吼叫的习惯。

有两则瞪羚羊带孩子的故事也很特别。

1946年的一天,一群坐着吉普的伊拉克士兵在叙利亚沙漠追赶一个同瞪羚一起生活的12岁男孩。他像瞪羚一样向前蹦跳,跑得比任何人都快。带到文明社会后,由于缺乏理解以及受到粗暴的对待,他多次逃跑。最后,主人把他脚后跟的肌腱切断,他变成了残废。

1960年9月,巴斯克诗人琼一克劳德·阿曼在西撒哈拉沙漠区发现,一个大约8岁的男孩同一群瞪羚一起生活。阿曼对他观察了整整两个月,他估计这孩子可能是撒哈拉游牧部落摩尔族中的一个孤儿。这孩子用四肢行走,吃草,刨根,似乎已被瞪羚群体完全接受。

他在日内瓦的保护野生动物学会上说:“我亲眼看到他接近羚羊时舔它们的额头,以表示好感。”

阿曼发觉他活得很愉快,因此决定不把他带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