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港(荷兰)
鹿特丹是荷兰仅次于阿姆斯特丹的第二大城市,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位于荷兰西部北海沿岸,莱茵河与新马斯河汇合口。港区由市中心沿新水道一直伸延到河口,直通北海,新水道与北海相连,全长32千米。入海口低潮平均水位21~22米,平均潮差1.65米。港区面积100平方千米,水域29.l平方千米。其中海船水域21.48平方千米,内河航船水域7.6平方千米。现有七个港区,40多个港池,码头岸线总长37千米。自东向西主要港区是马斯、瓦尔、博特莱克、欧罗波特和马斯低地港。共有650多个泊位,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位、万吨位的轮船停泊作业。港区专业化分工严密,设有石油、矿石、钢铁、化工产品、粮食、木材、杂货、散装等专业码头和集装箱船、滚装船、载驳船作业区。外港欧罗博特港深水码头可泊巨型货轮、超级油轮。内河航船无需过闸即可进港。鹿特丹港设备先进,装卸货物高度现代化,建立了雷达和计算机调度指挥。设有大宗货物进出储运油库,钢铁、粮食、化肥等专业仓库或货棚及冷藏库等。为了吸引更多的货物过境、储存、转运、分销的需要,港口辟有自由港,港区设免税存货的仓库,为客户提供了各种方便。现有400多条海上航线通往世界各地,有11 00多班次远洋轮船定期往来。每16分钟就有一艘远洋轮船进港或出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年吞吐量3亿多吨。进出港的货物主要来自亚洲、欧洲,其次是南美洲和非洲。在进出口货运中,转运量约占总吞吐量的40%。进出港货运中大宗货物占90%以上,其中过境转运的占85%,主要是原油和制成品为主。转运的主要国家有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共同体国家。
鹿特丹港的腹地非常广泛,在国内,以鹿特丹为中心,集中了荷兰的主要工农业城市。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水运网把这些城市和鹿特丹连接起来。其附近邻国的德国、瑞士、法国、比利时、英国等工业发达。这些国家发展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和燃料主要靠进口,产出的产品又要出口,使居于它们中间位置的鹿特丹港成为他们大宗货物的转运中心。不仅如此,鹿特丹港的腹地向远扩展到整个西欧、中欧及东欧的部分地区。故有“欧洲门户”之称。可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经济发达腹地,是鹿特丹港不断发展的有力支柱。
鹿特丹的发展与港口的发展息息相关。鹿特丹原为一个渔村。1283年在这里修堤防开辟围垦地而得名。荷兰地势低平,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荷兰”即低地之意。全国有60%以上的地区海拔不超过1米,低于海平面的地区占38%,最低点为海平面以下6.7米。所以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为世界所罕见。鹿特丹位于低平地,低于海拔1米。1328年修筑堤坝形成渔业港镇。1570年后随着西欧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的开辟,成为英、法和德国之间的过境运输港。19~20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及苏伊士运河通航而复兴,特别是1895年建成通北海的运河新水道,1877年接通市区与南荷兰间的铁路,以及德国的鲁尔区成为欧洲最大工业区以后,港口腹地范围进一步扩大,至20世纪初一跃成为荷兰第一大港,为欧洲与亚、非、北美间过境运输繁忙港口。20世纪初起,港区不断西延,相继挖掘了当时世界最大人工港——瓦尔港、博特莱克港等。60~70年代又根据集装箱的发展,开挖了贝尔运河及修建欧罗波特港。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1984年处理集装箱254万多标准箱,居世界第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和西欧共同体的成立,共同体之间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加强,促进鹿特丹港更加繁荣。港口面积不断扩大,吞吐量显著增加,使鹿特丹自1965年起,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现在鹿特丹市区面积200平方千米,市区人口1990年65.4万,成为荷兰第二大城市。在海运的有利条件下,随着港口的发展,鹿特丹的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主要工业有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并成为欧洲炼油最大基地和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现在已发展成西欧的贸易中心和商业金融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