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学(俄国MoscowUniversity)
莫斯科市西南部莫斯科河的右岸,有一座小山,叫列宁山。山不高,只高出河面六七十米,虽然也是山青水秀,波影相映,但远不及世界上许多名山大川那样雄伟秀丽。然而这座小山在俄罗斯,在前苏联,乃至在全世界却很有名气,前苏联还有一首著名的歌曲,歌名就叫“列宁山”,开首一句就是“亲爱的朋友,我们都爱列宁山!”这座小山所以这样有名气和得到人们特殊地钟爱,就因为山上坐落着世界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俄罗斯和前苏联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大学——莫斯科大学,全称为“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该山原名为沃罗比约夫山,意为“麻雀山”。1935年改名为列宁山,1953年莫斯科大学在山上建筑了新校舍。1989年前苏联解体后,又恢复了原名。
莫斯科大学创立于1755年。她的名字与被誉为俄国“科学之父”的M.B.罗蒙罗诺索夫紧紧联在一起,不仅因为罗蒙诺索夫是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奠基者,更因为莫斯科大学就是在他的倡议和参与下创立的。
18世纪的俄国,正处在沙皇专制统治下,新兴的民主社会阶层刚刚兴起。由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比西欧各国迟缓,文化教育也非常落后。高等教育方面,当时只在彼得堡国家科学院中设有附属大学。所以改变落后面貌,振兴经济,发展科学和文化,成为俄国当时一个时代的要求。罗蒙诺索夫出身于农民家庭,1741年从德国马堡大学留学回国后在彼得堡国家科学院工作。作为一名科学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直把发展祖国科学文化和经济当做他终生的抱负,同当时把持科学院的贵族官僚势力和外国籍院士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他痛感到发展国民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培养国家急需的有学问的人才及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意义。他大声疾呼:“俄罗斯人民要在科学领域显示他的才能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不仅可以在英勇善战和其他重要事业中,而且在研究高深知识中使用自己的儿子们。”并于1754年拟就了创立独立大学的倡议和方案。在他的倡议和参与下,俄国第一所世俗的大学1755年5月在莫斯科诞生。
在创立莫斯科大学过程中,罗蒙诺索夫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不同凡响的办学思想,成为莫斯科大学的办学原则和突出特色。他写道:“一定要记住,大学的计划是为所有后代服务的。”把保证培养俄国各个科学领域的具有高度技术水平的专家,列为创办莫斯科大学的根本宗旨。他主张纳税阶层的子弟均可入学,还提出准许农奴阶层的人入学。从而打破了俄国贵族阶级对高等教育的垄断。这是他为发展俄国文化而采取的勇敢步骤。他提出不设当时西欧各大学都必须设置的神学系,并要求教会当局不干涉教学,大学教授的学术著作不受教会的检查。这突出体现了罗蒙诺索夫大学方案的民主性质,也为俄国科学文化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发展民族科学文化,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罗蒙诺索夫还提出大学课程一律用俄语,不准用拉丁语;他坚持在组建大学时预留一些教授空额,以便将来从本校的毕业生中补充。他主张大学设在俄国科学文化的中心莫斯科,而不设在当时的首都所在地彼得堡,以摆脱沙皇宫廷的直接控制,同时,也能更好地保证生源和其他供应。此外,他还提出了建立学系和大学图书馆等一系列重要倡议和规划。正如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所称道的:“罗蒙诺索夫自己就是俄国第一所大学,他在我国为俄罗斯的儿子们传播了科学。”
在此后的近50年内,莫斯科大学是俄国唯一的大学。莫斯科大学的首批教授是罗蒙诺索夫的学生和他的事业的继承者,他们为坚持培养民族的可尊敬的人才和大学的民主化进行了不懈地努力。教育学生:
不谋荣华,不求富贵,
为造福后代,有利社会,
做一番光荣的事业,
永为后世赞美。
鼓励莫斯科大学的学生要同当时流行的醉生梦死、为非作歹和欺压穷人的社会恶习作斗争。
但是罗蒙诺索夫及其继承者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很难完全实现。只有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政权下,广大劳动人民及其子女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的自由才真正得以实现。
莫斯科大学从创立之日起,就成为俄国先进哲学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中心。
莫斯科大学创建时,仅有10名教授,100名学生,根据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仅设有哲学、法学和医学三个系。哲学系主要学习内容是历史、语言和物理、数学。1804年制定了俄国第一个普通大学章程。莫斯科大学章程,这是在十月革命前俄国学校历史上最民主的章程,大学成了教学和科学的指导中心。同年莫斯科大学改设伦理和政治(哲学)、物理和数学、医学、语文四个系。19世纪初又陆续成立了一些学术团体,如俄国古代史协会、自然科学家协会、俄国文学爱好者协会等。到1916年校内就已建立了心理学、物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学、比较解剖学和哲学6个科学研究所。这些都在俄国科学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十月革命后,莫斯科大学一直是前苏联高等学校的主导部门——综合大学的典范。1953年莫斯科大学新校舍在列宁山落成,共有27幢主要楼房和10幢辅助楼房,蔚为壮观。许多实验室都拥有精密仪器和第一流的设备。有田径场、游泳馆、体育馆、操场等一系列体育场所;还另有一座占地42公顷的植物园。莫斯科大学校园成为莫斯科市的重要文化景区。
莫斯科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度熟练的专家、中学教师和工农业、科研机构工作人员。各系、所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单位和统一体。截止80年代中旬,全校共有19个系(所),29个教研室,450个实验室,12个教学科研站,7个科研所,3个博物馆,4个天文台,还有高尔基学术图书馆,植物园。计算中心、出版社、印刷厂及其他附属机构。全校共有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6220人,研究生5000余人。共有教学、科研人员8600人,其中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125人,教授和博士1300余人,副教授200人,副博士5000余人。1956年以来先后有6位教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奖。
莫斯科大学图书馆也是由罗蒙诺索夫主持下与学校同时建立的。此后的100多年里是俄国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型图书馆,并在建校第二年即向公众开放。现有藏书600余万册,不仅是校内最大的学术和教育辅助机构,该馆也是俄国全国各高校图书馆的业务领导机构和全国外国科学文献中心。馆内还收藏有大量初版古典科学著作、珍贵文物、古书和珍贵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有连续几十年,乃至100多年的珍贵期刊。
莫斯科大学200多年来为俄罗斯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和科学家。仅在十月革命以前,杰出毕业生中就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科学家,如解剖学家、野战外科学与外科解剖实验学创始人尼·伊·皮罗戈夫,俄国生理学派创始人伊·米·谢切诺夫,俄国临床学最大学派创始人、内科学家谢·彼·包特金,俄国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教育家康·德·乌申斯基,数学家、彼得堡学派创始入巴·里·切比雪夫,天文学家费·亚·布列季欣,动物学家、俄国生态学和进化论的先驱之一尼·亚·谢韦尔优夫,物理学和农业生物学家米·格·巴甫洛夫,历史学家、俄国国家学派奠基人谢·米·索洛维约夫,现代空气动力学创始人尼·叶·茹科夫斯基等。
莫斯科大学上一世纪的毕业生和学生,还有一大批在中国读者中享有崇高声誉的世界著名文学家,如诗体喜剧《聪明误》的作者格里鲍耶陀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作者、诗人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和《悬崖》作者冈察洛夫,散文家、长篇小说《罗亭》、《父与子》作者屠格涅夫,戏剧《肥缺》、《没有陪嫁的女人》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和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革命家、作家赫尔岑等。
十月革命后,中国有不少学者和留学生曾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和进修。1957年,毛泽东访问前苏联期间,曾同邓小平、彭德怀等人一起到莫斯科大学接见了包括中国现任总理李鹏等在内的中国留学生、进修生代表,并发表了著名的谈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