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
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具体落实到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因此,把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从生源的实际和社会对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需求出发来设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建构新的课程体系,培养出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对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培养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是一种历史现象,它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要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而进行不断的调整。但由于学校教学滞后于实践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使得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课程的结构
目前,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表述大同小异,概括起来基本上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三大类。
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大学生的一般素养,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观察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一般由人文类、自然类和工具类课程组成,五年制的还涉及高中段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有些院校又把它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教育理论素养和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专业核心课程的培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学前教育思想观念,掌握进行学前儿童知识教学和组织学前儿童活动以及管理班级的科学方法,掌握学前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形成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教育实践是使学生学会将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程包括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包括幼儿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社会调查、军训、勤工助学、毕业论文和毕业艺术汇报演出或艺术创作展。
以上大概勾勒出了目前我国不同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这样的设置,使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哪些课程是培养教师素质的哪些方面,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的具体体现。[10]
(二)教师培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当前,无论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还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矛盾
长期以来,不同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过分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比如,属于教育大类的学前教育专业,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这两个层次,几乎都不开设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一般开设这门课程,但是,教育学中有关德育、教学、课程、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教师一般略讲甚至不讲,因为有德育论、教学论、课程学和组织管理行为学等专门课程来讲述,而这些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是不开设的,这样,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要窄一些。另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常常只在学前教育这一领域中兜圈子,凡课程都必须冠以“学前”或“幼儿”等字样,视野很不开阔,而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基础课程非常少。
2.选修课和必修课的矛盾
一般来看,学前教育专业每学期开设的必修课程在10门左右(毕业实习学期除外),每周课时在24~30学时之间,学生负担之重是可想而知的,但选修课程开设非常少,三年或者四年只有4~10门。从学时总数来看,大部分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有2800个学时左右,而选修课只有240个学时左右。选修课程比例过低,使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基本上不能满足学前教育教师知识结构“广”“博”的特点。
3.新旧课程更替的矛盾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应符合社会对学前教育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因此,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也在不断更新。不同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由20世纪50年代的37门增加到现在的60门左右,其中许多课程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而每增加一门课程,就会对原有课程在课时、知识体系等方面产生冲击。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一些新的变化,增加一些新课程门类,但增加的课程基本上是在大教育范围内选择的,缺乏与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相联系的前瞻性。目前,世界学前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四大趋势:重视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研究;研究范围拓展到0岁,特别重视3岁前儿童教育的研究;重视缺陷儿童康复教育的研究;重视幼儿教育质量的评估。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对此反应较慢,新增加的课程门类未反映出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这些新变化。例如,很少有学前教育专业增设学校与社会、3岁前儿童教育、儿童语言矫正、阅读困难儿童诊断与矫治、护理学、儿童行为与人格评估、幼儿发展评估等课程。
4.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的矛盾
学前教育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学前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表达能力,以满足学前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长期以来由于受学科课程思想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课程而忽视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导致毕业生专业技能、技巧较弱,对学前教育实践了解不够,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实践的需要。高职高专、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由于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强化音乐、舞蹈、钢琴、美术等技能课程,缩短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等专业理论课程的课时数,或者减少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开设的门数,使毕业生专业理论素养低,向高层次、长远发展的后劲不足。
5.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的矛盾
教育实践是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前教育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高师学前教育本科,还是高职高专、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在过去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课堂到课堂,忽视实践环节;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教育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小,课堂讲授课程多,学生去幼儿园等学前教育实践一线的机会少得可怜。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只包括幼儿园调查和学生实习两项内容,集中的教育实习大约4周时间,如果把平时的见习时间也算上,大概只有五六周的时间。
另外,实习时间的分布也不合理。四年制的本科,学生的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三年制的高职高专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而五年制专科一般安排在第5学期和第9学期。这样,教育实践课程安排在时间分布上过于集中,前几个学期基本上没有实习活动,学生与幼儿园的接触、与幼儿的接触少之又少,一旦实习就得正规地与幼儿接触,容易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实习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11]
二、教师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设置的制约因素比较多,而且相互之间关系复杂,因此,从指导思想的意义上,需要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处理各种关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本科和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科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中占的比例较大,而且这些课程的理论性大多数比较强,从而影响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理论来自于实践,并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培养出能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解决实际问题、反思型、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在课程开发和设置方面,大力开发出实践课程或实训项目,把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者在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训项目,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性指中心或地方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的统一性课程和课程标准,称为国家课程及课程标准,统一性课程多为基础课程;多样性指学校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培养个性化人才的需要,而自主决定的课程和课程标准,称为学校课程,多样性的课程一般对应为专业课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国家课程及课程标准,更要重视学校课程的开发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国家课程和国家标准可以保证学前教育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学校课程可以充分发挥不同优势与特色,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以及适应学前教育实践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三)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指向学生传授与幼儿园教学相关的理念、知识和学习方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原则上应立足于满足学前教育研究的需要,选择当前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紧迫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适应现实的社会需求。唯有如此,课程才能保持充足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由于学前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在不断更新,这是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因素,因此,课程结构不仅应当反映学前教育理论的最新发展,而且还应不断调整和完善。前瞻性的课程设置成为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12]
三、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的重建
目前,在我国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任务主要是由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三种培养形式来承担的,但这三种形式不仅在人才培养目标、生源特点,而且在三者本身的特性方面都有不同的地方。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结构体系构建过程中应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与要求。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源特点和课程设置要求
这个层次的学生优势是起点高,文化基础扎实。这些学生毕业时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且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专业理论知识的功底较厚实,在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科研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些学生从事幼儿园实际工作的能力比较低,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和弹、唱、跳、画等专业技能欠缺。同时,他们的专业思想也不稳定,认为去幼儿园工作是“大材小用”,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不是很高。
从专业培养目标来看,这一层次的毕业生就业面覆盖更广,除了学前教育教师,他们还面向学前教育科研工作、学前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其他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培养、培训机构的工作岗位。因此,对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要求更高。
(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特点和课程设置要求
这个层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与教育理论水平比五年制专业要好;同时,专业技能比本科扎实,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具有“起点低,落点高,定向强”等特点。
从专业培养目标来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面向整个职业。因此,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原则应遵循能力本位原则和实践性原则,要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作为课程目标设置的基本要素来考虑,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来设置课程,形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设置模式。
(三)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特点和课程设置要求
这一层次的学生在舞蹈、钢琴、美术、声乐等专业技能方面的功底较扎实,能满足幼儿园一线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同时具有学制长、学生职业定向明确、职业思想稳定等优势。但这些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偏低,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素养、科研素质等方面较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明显不足。
因此,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既不是高职高专的“孪生”版,更不是本科专业的“缩小”版,它应有特色;二是五年制课程结构不是“3”和“2”的简单相加,即三年高中课程加上两年的大专课程,应构建一个能合理衔接两个阶段的课程平台,整体地考虑五年制课程体系;三是虽然两个阶段课程设置类型有侧重点,但要考虑课程设置的联系性,比如,艺术类课程不能全部放在前三年等;四是强化实践教学、专业理论素养、人文素养等类型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四)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生源的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应由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和活动课程模块五大模块构成。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即广泛开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教师职业道德、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并且广泛开设文史哲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选修课。开设广泛的公共基础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职业素养,对学生进行一般知识的熏陶,使他们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达到高等教育培养人的一般要求。并且,使学生一进入师范专业学习,就能首先在感性上对教师职业形成一定的认识,为以后的从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即开设传授基础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类知识”的课程,这里的“教育类知识”课程不再局限于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门课程,应包括教育概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同时要求这两类在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能有机地结合,使学科课程能较容易地“教育化”,内化为学生的内在专业素质。首先使学生掌握宽广的学科和教育基础知识,形成对教师专业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对其进行“专”的教育,把“专”与“博”分开,更有利于教师素质的形成。
广泛地开设基础的“学科知识”课程和“教育类知识”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背景,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教与学的规律,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教育专业素养,培养更会教学的“专家型”“研究型”专业教师。[13]
3.专业课程模块
一是改造专业课程群,突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三学六法”的局限,把专业课程群分为教育类、心理类、游戏类、课程类、教法类、应用类等。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学、早期教育、早期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幼儿发展与评价、中外学前教育史等课程;心理类课程有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游戏类课程有游戏理论与游戏指导、游戏开发等;教法类课程除传统的六大教法,为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增设幼儿双语教育课程;应用类课程主要是指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这一类课程,如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指导、幼儿园观察与记录、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训练、学前儿童营养与营养餐的配置等课程。
二是加强教师素质的训练,增设此类课程模块,包括普通话、教师语言表达、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书法(钢笔字、毛笔字)、教师礼仪等课程。另外,像计算机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大学生英语等级、常用文体写作、演讲与朗诵等方面课程都应根据需要做出适当安排,以全面加强学生的素质训练。
三是对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造,使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构架为“纵横”框架。“横向”上把专业技能课程分为声乐类、钢琴类、舞蹈类和美术类四大类,“纵向”上按照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使每一类专业技能课程在课程门类、内容难度、学习要求等方面在纵向上依次递进延伸。声乐类课程依次包括声乐基础、儿歌表演唱、合唱与指挥;钢琴类课程依次包括钢琴基础、钢琴伴奏、钢琴选修;舞蹈类课程依次包括舞蹈基础、幼儿舞蹈与舞蹈创编、舞蹈选修;美术类课程依次包括幼儿美术基础、手工制作、幼儿园环境设计、美术创作等。
专业技能课程的“纵横结构”设置,不仅体现学科知识内部的逻辑联系,同时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的联系性、递进性,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是增加保育知识的课程。学前教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照顾好孩子的健康,让他们快乐成长,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因此,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因而在课程设置中,应适当增加保育知识课程,使学生具有膳食营养、卫生保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救治等多方面的扎实知识与技能。
4.实践课程模块
首先,要开设实践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教育实践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对待教育实践的态度。实践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环节、实习(见习)计划的编制、实习(见习)报告的编写、观察记录的编写、课后反思、说课评课等。
其次,做好见习活动的设置与安排。一是集体见习活动的设置与安排,集体见习活动要避免传统的见习时间短、安排过于集中、缺乏联系性等不足,采取“全程化”学前教育专业实习见习活动课程的设置形式。第一学期,开设以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概况与趋势,以及学前教育实践发展状况为主体的专业讲座,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第二学期设置为期两周以保育工作为主体的保育见习;第三学期、第四学期都是为期两周的以教学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见习;第五学期是为期两周的以游戏活动组织与指导为主的游戏活动见习;第六学期是为期两周的以幼儿园环境设计为主体的环境设计活动见习;第七学期是为期四周的综合实习活动。二是临时性教法课程的见习活动。教法见习活动是根据不同教法课程的进度、课程内容的安排与要求,临时性地组织去幼儿园见习该教法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并要求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另外,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不仅包括在幼儿园的各类见习、实习和幼儿园各类活动设计等,还包括针对家庭、社区各类社会调查、学前教育社会咨询、亲子活动实践等。
5.活动课程模块
开设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班级活动、专业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校园演讲比赛、专业技能比赛、读书活动、幼儿舞蹈创编比赛、书法展示活动、说课比赛等,锻炼学生社交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文体艺术能力、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