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读·悟·思·创”
■仇科蕾
摘要:“读”是新大纲中阅读教学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思想。为了让“读”能扎实有效地体现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学中就要努力做到“初读要实,精读要悟”。新大纲在“关于阅读”中同时指出:“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尤为重要。
关键词:以读为主 精读感悟 读有所思 阅读交流 创造性教学
新大纲在“关于阅读”中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一阐述给我们的昭示有三:其一,教学中须以读为主,贯穿始终;其二,阅读课要真正还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一节课,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至少不应少于三分之二;其三,阅读课中的“感知”、“感悟”、“语感”、“情感”要寓于读书训练之中。由此,可以说,“读”是新大纲中阅读教学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思想。那么“读”怎样才能扎实有效地体现在阅读教学之中呢?我的体会有两点:
1.初读要实。所谓“初读要实”,即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全体学生把一篇新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是个奠基工程,须实实在在地进行。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学生来说最大的障碍是生字。四年级的孩子有了较为扎实的生字基础,自学生字的能力也较强,但一些多音字,字形复杂的字,不常用的生字,还有一些普通话音和川音相去甚远的字学生还是很容易混淆。怎样逾越这一障碍?方法可能很多,“寓识于读”通过实践证明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边读边识,边识边读,能唤醒学生对生字的有意注意,识记生字的效率就会提高,读书的正确率也会相应提高,这一教法就可以灵活地操作运用。“教读”也是个历久弥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适度地教读,能够即时传染语感给学生,再加上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几遍有声有色地教读之后,大面积的学生就能快捷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当然,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还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由练习读书,在读中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具体的要求是:“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模糊地记忆)。”只有这样,“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才能读一遍是一遍,实实在在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精读要悟。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我一直坚信:‘读中自悟’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情要靠自己在读中悟;理要自己在读中悟;法儿也要在读中悟。阅读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要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只有学生悟不出,或者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才适当点拨和讲解。”
于老师的“重感悟”启迪我们:“点拨”是外因,“感悟”是内因。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点”和学生的“悟”是辩证统一的。精读中最需要的是教师点拨下的学生感悟。让我们一同走进于老师的《小稻秧脱险记》,欣赏他点拨学生在读中感悟“有气无力”的精彩片断: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是“有气无力”了。
生:(声音洪亮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点。(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
生:(小声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有气无力”。同学们都练读。
无疑,精读中教师巧妙的点拨能使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那么,精读中,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新用语来点化学生,使其有所感悟呢?
——通过仔细读书,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你可以读什么,想什么,只要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你准能读什么,想什么,不信,你就读一读,试一试!
——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读了这节,你还有什么想法?你能具体说说(或写出)自己的想法吗?
新大纲在“关于阅读”中“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这段话最本质的特征在于明确了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正视了学生作为读者的权利,让学生亲自体验阅读的过程并发表独立见解。
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感情的生命个体。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必然决定了他们对课文理解的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思,去辨,去讨论,去交流,便是正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差异性。因为阅读是一个再创造、再认识的过程,是一种个体的情感体验,学生的阅读应当是仁者见仁的。我们有理由尊重学生不同的阅读感受。这样,学生才敢于“发表独立见解”,才能够“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例如,在教学《小狮子爱尔莎》时,孩子们就作者该不该把小狮子爱尔莎放回大自然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同学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认为该放了爱尔莎,因为它属于自然,而不属于某个人,狮子也该有它自己的自由;有的人认为,不该放了爱尔莎,因为它和作者有了很深厚的感情,作者就像它的妈妈一样,而且爱尔莎还可以保护作者。等等。孩子们通过辩论,明确了道理,发展了语言能力,在“思”的同时又多次细读课文加深印象。
又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学生借助专题性学习网站,把课文内容与网站上的补充知识结合起来学习,这不是简单的1+1=2,而是知识的成倍扩大,在知识增长的同时,学生的疑问也在增长,在课文结束时,孩子们利用留言板,或表了自己的课后感想,或提出自己的疑问,真正做到了学了一篇课文知道自己明白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新大纲在“关于阅读”中同时指出:“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要不断创新。
首先是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学观念赋予教师一种理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基本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和主要流程。一位特级教师说得好:“语文教师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不容置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人们的崭新的教学思想。
其次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创新的教学思想需要创新的教学方式折射;创新的教学方式需要创新的教学思想支撑。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孩子“自愿”地学习。凡是出于自愿,其积极性就高,主观能动性就强,效果就好。教学也不例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引发学生情趣的基础上,尝试运用这样的鼓励用语:“愿意读课题的读一读,愿意写课题的上来写”,“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哪一节读得棒就读哪一节”,“哪地方最感动你,你就读哪地方”……这样给学生心理自由,给学生宽泛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表现自己,学生自然会一呼即应,参与读书学习的热情也会空前高涨。
教学生在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段落旁进行批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边欣赏,边质疑,在课文的空白处圈点批注,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自己探索后所写的批语往往精彩纷呈。例如读了《太阳》一课,有个学生写下感想:“太阳为地球送来了光和热,为万物生长提供了能源,但是地球臭氧层遭到了破坏,太阳的光和热如果不穿过臭氧层,而直接到达地球,将会对地球造成破坏性的灾难。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读了《钓鱼的启示》有个学生这样批注:“道德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可实践起来的确很难,大人们就往往不能做到事事遵守法规,时时遵守道德。时间紧迫就闯红灯,没看见垃圾桶就随手乱扔,自己犯了错,怕失面子,就怪在孩子头上,等等,大人尚且如此,又怎么要求孩子?作者说得好,如果每个人从小就受到像把鲈鱼放掉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有道德实践的勇气与力量。”
读着学生那一串串充满激情和显现再创造的流光溢彩的批注语,我不能不说,这就是阅读的魅力,这就是学生的潜力,这就是“批注”阅读的张力。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对话,交流思想。“对话”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心智启迪,是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是以思引思的丝丝连接,是交流之后的认可,肯定之中的引导,浅层之下的深入。于永正老师成功的课堂教学中最亮的一条线就是“对话”。请品味他执教《草》一课引导学生背诵时与学生情趣盎然的“对话”: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吗写草哇?
生:(一愣)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
(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窟窿”是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
于老师与学生寓庄于谐、妙趣横生的“对话”,让我们领略到了什么是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其实,能够运用到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教学方式远不止此,诸如,在读中发现问题的质疑,发现问题后读书思考解决的探究,敢于向书本和教师发难的挑战,能就课文的某个问题各抒己见的争论,以及学生自己布置作业、自由选择作业的弹性作业等。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方式,都要因教师、学生、教材的不同灵活运用,且忌生搬硬套。
(此文在第二届全国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